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学 术 论 坛引言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又称为高半胱氨酸,为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是氨基酸半胱氨酸的异种。
正常人血浆中,HCY以还原型存在的占1%左右,与白蛋白结合的占70%左右,形成小分子二硫化物占30%左右。
同型半胱氨酸与多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有关,如胱硫醚β合成酶缺乏;血清内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潜在心血管疾病的标记,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危险因素,使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
因此,测定血中HC Y浓度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实验室检测方法1.1同位素检测法该方法的原理是:14C标记的腺苷与HCY缩合后,通过色谱分离,液体闪烁计数放射强度来检测H C Y的含量。
同位素检测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强,但实际操作比较复杂、繁琐,且可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未能得到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1.2气相色谱检测法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半胱氨酸、蛋氨酸、甲基甘氨酸和胱硫醚等多种相关物质。
尽管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但因为仪器价格昂贵,不能得以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目前比较成熟且推广应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但在样品处理、层析条件、样品检测及定量的存在许多变异的缺陷,容易出现随机误差,使其难以标准化。
根据HPLC 为柱前或柱后衍生的方式、荧光、电化学检测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检测方法。
只有具备优良的检测设备、熟练的检测技术和经验,应用HPLC的时间足够长,准确选择和制备内部质控,才能应用HPLC准确测定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
1.3免疫学测定法这是目前医疗机构的主要检测方法。
该方法应用特异性较高的抗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单克隆技术,采用免疫法或荧光偏振法检测其含量。
美国雅培公司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技术,用A X S Y M仪器检测H C Y的含量。
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技术的原理为:含二硫苏糖醇预处理液血浆标本后,各种形式的H C Y均被还原成游离H C Y (tHCY),后者在过量腺苷存在和S-腺苷-L-同型半胱氨酸(SAH)水解酶的作用下,生成SAH;此时,将预稀释的SA H混合物、抗-SAH单克隆抗体和标记的荧光S-腺苷-L-半胱氨酸示踪物一同孵育,检测仪器会自动检测偏振光的变化,即可检测出血标本中总HC Y的含量。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范文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部分以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存在,微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大部分通过二硫键与白蛋白结合而存在。
大量对Hcy的研究表明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Boushey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浆总Hcy水平每升高5umol/L,相当于胆固醇升高500umol/L。
伴有血浆Hcy升高(>10u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
二、影响血液Hcy水平的因素1、遗传因素:C667T点突变可引起Hcy升高。
CBS基因多态性。
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2、性别与年龄: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Hcy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且男性>女性。
女性在绝经前的水平较低,绝经后显著升高,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3、营养因素:①VitB6、VitB12、叶酸等Hcy代谢辅酶摄入不足时,则Hcy升高。
②饮酒:长期饮酒可引起肝细胞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从而造成Hcy血症。
③饮食中蛋氨酸过高:有报道认为高动物蛋白饮食可能是Hcy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1、内皮毒性作用。
2、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3、致血栓作用:Hcy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C蛋白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4、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Hcy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
5、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高氧化剂,它能防止很多细胞成分的氧化互相作用,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Hcy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从而对机体造成危害。
6、影响体内的转甲基化反应:Hcy浓度的升高会影响体内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甲基化能力的降低影响细胞的发育及分化,这可能是Hcy致病的关键因素。
叶酸用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高的原理

叶酸用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高的原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同型半胱氨酸高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由于体内叶酸代谢异常导致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
同型半胱氨酸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

[5 ] Guttormsen AB , Svarstad E , Ueland PM , Refsum H. Elimination of ho2 mocysteine from plasma in subjects with end - stage renal failure. Irish J Med Sci 1995 ;164 (Suppl . 15) :8.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 年第 19 卷第 3 期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nd Clinics ,2008 ,Vol19 ,No. 3 · 10 1 ·
同型半胱氨酸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
袁玉亮
(北京大兴中医院检验科 ,北京)
1 同型半胱氨酸概述
© 1994-2009 China Acade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10 2 ·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nd Clinics ,2008 ,Vol19 ,No. 3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 年第 19 卷第 3 期
参考文献
[ 1 ]Malinow , M. René, Plasma Homocyst (e) ine and Arterial Occlusive Dis2 eases : A mini - review. Clin. Chem. 1995 ;40 :173 - 176.
中老年脑白质疏松症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测定的临床意义

(6 13 土 22) 岁。 组在年龄、 1 8. 2 性别构成比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尸>0. 05) 。不选择脑出血、 脑梗
死、 血管性痴呆、 肾功能不全、 肝 甲状腺机能减退、
1. 3. 2 叶酸及维生素 B1 标本采集及测定 标本采 2
集空腹静脉血Z m , mi 内用高速离心机离心 , l 3 0 n 离 心后取得血清。用 Be kma 公 司的自动化学发光 c n
Vitamin BI: were measured in 30 middle aged and aged cases with leukoaraiosis conf rmed by CT and MRI and i
comPared with controls. Result ln middle aged and aged patients with leukoaraiosis , plasma levels of total s the homocysteine wer higher , e levels of ser m f late and Vitamin B1 wer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s. Compared e h t u o 2 e with the contr ls , dif rences had statistic signif cance( p <0. 001) . Homoncystine level was positive corr lao the f e i e ted with leukoaraiosis, whereas f late and Vitamin Bl2 levels were nega ively cor lated with leukoar iosis o t e r a Conc us on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leukoaraiosis in middle aged and aged Patients and homocysteine , l i o f late and Vitamin B:2. Homocysteine f late and Vitamin B,were impor ant r sk f ctors of leukoaraiosis. o 2 t i a [ Key words1 Homocysteine ;Folate ;Vitamin B, : ;Leukoaraiosis
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代谢过程中重要中间产物。
目前认为高Hcy血症是体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的敏感指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者中,高Hcy血症患病率为13-47%。
在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今天,评价血Hcy继而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测量结果的因素血浆中Hcy约70%与白蛋白结合,为结合型。
其余的游离型则主要以二硫同型半胱氨酸和以二硫键结合的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化合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量以还原型存在于血浆中,我们通常所指的是总Hcy浓度。
影响Hcy水平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遗传与营养缺乏。
遗传因素主要包括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及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突变。
叶酸、维生素B12和B6等缺乏也可导致高Hcy血症。
可影响Hcy的因素见表1,许多药物对Hcy也有影响(表2)。
健康人少量进餐不会影响Hcy水平,但进食高蛋白餐后6-8小时Hcy水平可升高10-15%,这或许可解释Hcy的日间变异,清晨水平较低,而夜间较高。
Hcy季节间变异较小。
卧位Hcy水平低于坐位,或许可以解释同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Hcy的差别。
血清Hcy水平略高于血浆。
抽血后不同的离心测量时间和不同的抗凝剂对测量结果也有影响,血透对Hcy影响不大。
不同年龄Hcy升高的主要原因也存在差异。
新生儿Hcy升高主要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或胱氨酸尿症引起。
儿童则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
成年人高Hcy血症主要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低叶酸、维生素B12饮食、MTHFR C 677T基因多态性导致。
老年人除上述原因外还有药物及肾功能损害参与。
不同水平Hcy升高其主要原因也有不同。
Hcy轻度升高(15–30μmol/L)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MTHFR C 677T基因多态性、轻度的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轻度肾功能受损、药物及检验误差引起。
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意义

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
其中,脑梗死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和认知障碍,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至关重要。
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是目前一种常见和有效的方法,用于诊断和预防脑梗死。
在本文中,将介绍这些指标的意义及其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具有重要代谢功能的氨基酸,它是一种有毒代谢产物,但在正常情况下,它会被分解和排除。
然而,Hcy水平过高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血浆Hcy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高Hcy水平是脑梗死的一个预测指标。
因此,联合检测Hcy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预测脑梗死的患病风险。
叶酸(Folic acid)是维生素B族的一种,它在体内可以被合成并在身体的一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叶酸水平过低会导致动脉硬化,从而导致脑梗死。
此外,叶酸也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功能,从而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因此,检测叶酸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脑梗死的患病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患病。
维生素B12是另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它也被认为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同样的健康问题,如叶酸缺乏。
检测维生素B12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标志炎症反应的蛋白质,它通常被用来检测动脉硬化、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
研究表明,hs-CRP水平的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因此,检测hs-CRP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脑梗死的患病风险,采取预防措施。
总的来说,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叶酸、B12维生素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的健康状况,及时预测脑梗死的患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 )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部分以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二硫化物存在,微量以还原型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大部分通过二硫键与白蛋白结合而存在。
大量对的研究表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浆总水平每升高5,相当于胆固醇升高500。
伴有血浆升高(>10)的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H型高血压。
二、影响血液水平的因素1、遗传因素:C667T点突变可引起升高。
基因多态性。
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
2、性别与年龄: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且男性>女性。
女性在绝经前的水平较低,绝经后显著升高,认为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3、营养因素:①6、12、叶酸等代谢辅酶摄入不足时,则升高。
②饮酒:长期饮酒可引起肝细胞蛋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从而造成血症。
③饮食中蛋氨酸过高:有报道认为高动物蛋白饮食可能是血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三、同型半胱氨酸致病机理1、内皮毒性作用。
2、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3、致血栓作用:可促进血栓调节因子的表达,激活C蛋白和凝血因子Ⅻ、Ⅴ,血小板内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从而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4、脂肪、糖、蛋白代谢紊乱: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还可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促进斑块钙化。
5、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高氧化剂,它能防止很多细胞成分的氧化互相作用,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干扰谷胱甘肽的合成,从而对机体造成危害。
6、影响体内的转甲基化反应:浓度的升高会影响体内许多物质的甲基化过程,甲基化能力的降低影响细胞的发育及分化,这可能是致病的关键因素。
许多有关高血症的生化基础有待明确,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及防治需继续探讨。
四、与其它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协同作用吸烟:研究发现,每日抽烟量大于20支,同时血浆>12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是水平正常且不吸烟者的12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降低,提示叶酸和维生素B,:的 缺乏可能与AD有关。这与不少的研究结果相一 致。Wang等01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低血清叶酸 和维生素B,:水平的非痴呆人群在3 a后发生AD的
Hcy水平每升高5 la.mol/L,患AD的危险性就增加 40%。Kruman等研究发现AD患者在发病之前就 有Hey水平的升高。Guidi等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提示AD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迟发 型AD患者的Hcy水平高于早发型。 [参考文献]
例,年龄58—80(68.9±6.8)岁。
茨海默病(AD)患者和50例健康查体者的血脂、血 清维生素Bm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
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1.2研究方法人选研究对象均获同意,在禁食
10 3
h后次晨7:oo~8:00在肘正中静脉抽取静脉血
临床资料AD患者42例,男18例、女24例,
(收稿11期:2008—10-09) 63
万方数据
S,Beiser A,Selhub J,et a1.Plasma homocysteine∞a dementia and
risk factor for
Ahheimer§disease[J].N
Engl J Med,
2002,346(7):476-483. (收稿口期:2008.10-08)
・经验交流・ 首次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病协会(ADRDS)推荐的l临床可能AD诊断标准及中 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并结合简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0.0软件进行统计处
理,检测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D组患者血清CHO、TG、Hcy水平显著高于对 照组,维生素B,:和叶酸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均<o 05)。见表1。
Ahheimer’s
d/sease[J].J NeumseiRes,2002,70(3):361-366. [2]Wang Hx,Wahlin
]ation
to A,B&sun H,
and
folate in
m
the development of Ahheimer’8
disease[J].Neurology,
(17%)发生抑郁;有无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1)。 讨论: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可阻碍卒中患者的康复 并影响其生活质量,与额外增加的残疾、认知障碍和病死率相 关联,因而充分认识PSD的重要性对卒中的康复至关重要。 据报道,PSD的总体发生率为33%,且卒中后早期、中期及晚 期各阶段发生PSD的危险性相似。本组是对卒中后早期PSD 的观察,发现PSD的发生率为30%,略低于PSD总体发生率 的33%,这可能与卒中患者早期对社会、家庭的依赖性尚未充 分体验,以及对疾病本身的康复存有希望有关。本组病例无 重度抑郁,多数为轻度抑郁,表明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对较 轻。PSD的发生机制可能是多因素的,但人格缺陷与神经过 敏症是重要成因。曾有报道称左侧半球及额叶病灶与PSD 有关,但对PSD的系统回顾表明尚无证据显示PSD的发生与 卒中部位显著相关。本文显示左、右半球损害及缺血性卒中 与出血性卒中均对抑郁的发生无显著影响,但失语与抑郁的 发生关系密切。卒中后失语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更高。提示言 语功能的丧失在现有卒中病理基础上加速抑郁的发生或使其 程度加重。PSD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情绪低落、兴趣缺乏,自 责、早醒等,为此我们建议脑卒中患者应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及 药物治疗,积极帮助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康复,避免精神 创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唤起积极情绪,采取措施保证足够 的睡眠。
有关,降低血脂及补充维生素B叭叶酸可能对AD预防和治疗有益。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血脂;维生素B,:;叶酸;同型半胱氨酸
R741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66X(2008)46-0062-02
2003年11月~2008年3月,我们对42例阿尔
老年人(全部来自于本院健康查体中心),无神经精神 科疾病史,无卒中史及痴呆病家族史。男23例、女27
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进行诊断,MMSE正常 值范围为26—30分。患者均行头颅CT或MR扫描,
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慢性酒精中毒、正常颅压脑
积水、头部外伤、颅内肿瘤、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继 发性痴呆疾病(如代谢原因)等;近期服用过调脂药及
维生素类药物者也在被剔除之列。对照组50例健康
表1
两组血清CHO、TG、Hey、维生素B。:和叶酸水平比较(i±s)
刘迎春 (东营市胜利中心医院,山东东营257034)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研究显示卒中 后1个月内PSD的发生率为11%一39%。本文分析首次脑 卒中出现抑郁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PSD发生的相 关因素。 临床资料:2005年4月一2006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首 发脑卒中患者108例,男68例、女40例,年龄45-78岁(56 士11)岁。均经CT证实为大脑半球梗死或出m,其中脑梗 死82例,脑出血26例。损害部位:左侧半球病灶44例,右 侧半球病灶64例。患者意识清醒、能配合检查,生存时间均 超过30 d。全组患者此前均无抑郁和其他精神疾病史,无 精神疾病家族史。 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在首 次卒中后3—4周时对患者测试。HAMD评分为≤7分为正 常,8一19分为轻度抑郁,20~34分为中度抑郁,>35分为重 度抑郁。 结果:108例中,32例有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0%;其 HAMD评分为(24.2±4.3)分,其中重度抑郁0例,中度抑郁 9例,轻度抑郁23例。32例中,男21例(31%),女11例 (27.5%);病灶位于大脑左侧者14例(32%),右侧者18例 (28%);脑梗死发生抑郁25例(31%),脑出血发生抑郁7 例(27%);患者不同性别、卒中部位及类型问抑郁发生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文108例中伴有失 语32例,其中20例(63%)发生抑郁;无失语76例。13例
出盔医绫三塑!堡笙箜鲞笙堑塑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脂、维生素 B,2、叶酸
、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李广强,王小洁,元小冬,王艳玲,邓红亮 (唐山市开滦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
对42例阿尔茨海默病(AD)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脂、维生素B。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
测定,并进行组问对比研究。结果AD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Hey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时酸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增高、维生索B。:和叶酸降低可能与AD发生
3讨论
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
AD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征
性病理学改变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原纤维缠结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血CHO高的老年入、中年有高
CHO血症者更易患AD。脂筏是质膜上富含CHO
(Nrr)、细胞外大量老年斑(SP)形成及神经元缺
失。p淀粉样蛋白(A13)是sP的核心物质。当Ap 生成增加,自发快速聚集形成B片层折叠结构,进
2001。56(9):1188-1194.
[3]Semi
JM,Christmann D,Dubost
in lateonaet AD
T,et
a1.CSF—folate levels am de・
Transm,2001,108
cTe∞ed
patients[J].J Neural
(1):93-99.
[4]Seshadri
[1]Y扑al;isgwa K.Cholestem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in
危险是正常人的2l~3l倍。Serol等¨1发现AD患
者的脑脊液叶酸水平也是降低的。叶酸和维生素 B,:的缺乏能推动AD发生的根本机制目前仍不明 确。维生素B。:与叶酸在代谢上相互依赖,维生素 B,:缺乏可先后导致四氢叶酸和甲烯基四氢叶酸生 成不足,间接导致dTMP生成不足,造成DNA合成 障碍和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另外,叶酸和维生素B,: 的缺乏导致了Hcy水平的升高,Hcy的神经血管毒 性作用增强了A13和谷胱甘肽的神经毒性作用,同 时Hcy可能也在叶酸和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大脑 损害中起了部分作用。Seshadri等¨3对1 092例平 均年龄为76岁的志愿者进行的前瞻性实验表明,
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和p
分泌酶都存在于脂筏中。因此APP酶切为A13的过 程以及A13的聚集主要发生在脂筏中。B分泌酶是
而形成A13纤维大量沉积后导致SP发生。大量证 据表明,脑A13的生成与CHO的量有关。Yanagisa
wa等…发现,AD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62
APP酶切为AB过程的限速酶。APP经由哪条途径
ml送本院检验科,用日立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
年龄51-81(68.1±7.2)岁。患者符合美国国立神经
分析仪进行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及Hcy 测定,用美国强生公司的ECiQ型全自动化学发光 免疫分析仪进行叶酸和维生素B。:测定。
病及语言障碍和卒中研究所(NINCDS)和AD相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