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会科学健康观

第一章社会科学健康观
第一章社会科学健康观

第一讲科学健康观

第一节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人类对健康的认识随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的三维健康观。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这一定义,并指出“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而其实现则要求卫生部门及社会各部门协调行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对健康做出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人们对健康做出了如下的诠释:(一)身体健康

躯体健康一般指人的生理健康,是指身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生理健康不仅指无病,而且还包括体能,后者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就可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体能也叫体适能,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第一,心理健康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而且有自知之明;第二,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第三,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三)社会健康

社会健康,也称社会适应性,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四)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由思想品德和人格自我完善两部分构成。

二、健康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为了便于大家在实践中对照,现将WHO原来为健康所制定的十项具体指标和现在最新制定的“五快三良好”标准列出,以供大家自我评价时参考。

(一)十项具体检查指标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细。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挡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二)“五快三良好”检查标准

“五快三良好”检查标准是指: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亚健康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首先提出,人体除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这一发现随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学者的研究所证实,并称这一状态为中介状态、病前状态、亚疾病状态、半健康状态、灰色状态、临床前态等,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我国学者将其称为“亚健康状态”。

一、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是人们身心、情感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低质量状态,虽然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已存在潜在的病理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达到明显病理性反应的程度。从生理角度来讲,就是人体各器官功能稳定性失调尚未引起器质性损伤。

亚健康概念包含前后衔接的3个发展阶段:(1)轻度心身推敲;(2)潜临床状态;(3)前临床状态。

二、亚健康的表现

国内有学者认为,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机体各器官功能性障碍,出现精神、胃肠道、心血管、肌肉等四大方面的症状。对此,人们提出如下具体表现:(1)身体疲劳乏力、易累,肌无力,体力活动后全身不适,体力难以恢复。

(2)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冒,咽喉不适,口腔黏膜溃疡等。

(3)胃肠机能紊乱,食欲不振。

(4)关节痛、肌痛、头痛、淋巴结肿痛、胸闷、心悸、气短。

(5)失眠或嗜睡。

(6)健忘、头脑不清醒、记忆力下降。

(7)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抑郁寡欢,常常感到孤独无助。

(8)烦躁、情绪不稳定,紧张,易怒,焦虑等。

(9)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病退,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谐。

(10)眼睛易疲劳、视力模糊。

三、亚健康的分类

亚健康内涵丰富,外延广泛。诸多学者对亚健康的分类和各类亚健康的主要表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亚健康可分为:身体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道德亚健康状态及慢性疲劳综合症。

四、亚健康的危害

1.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均是从亚健康状态转入的。

2.影响工作、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特别是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

3.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病,严重时甚至造成自杀和伤害事件发生,危及社会安全。

4.引发慢性疲劳综合症,严重影响健康与寿命,甚至造成过劳死或英年早逝。

五、亚健康发生的原因

亚健康的形成与发生及不同表现,与个体的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认为亚健康是由于社会、心理、生物、环境和不良生活方式等不良因素作用机体,使人体的神经、免疫、细胞因子、内分泌网络系统的功能紊乱,致使机体整体功能推敲的一种状态。

主要原因有:1.过度紧张和压力;2.人际关系紧张;3.不良生活方式;4.环境污染

第三节健康维护

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可以认为,维持健康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即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依靠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达到提高健康水平和增强自我保健能力的目的。

健康维护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树立现代健康意识

二、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三、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四、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五、保证良好的睡眠

六、戒烟、禁毒

七、节制饮酒

八、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九、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十、避免和清除环境污染,保持机体与环境平衡

十一、预防疾病

十二、加强个人的安全防范

第一章 科学健康观

第一讲科学健康观 第一节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人类对健康的认识随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化。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的三维健康观。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这一定义,并指出“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而其实现则要求卫生部门及社会各部门协调行动。”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对健康做出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人们对健康做出了如下的诠释: (一)身体健康 躯体健康一般指人的生理健康,是指身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生理健康不仅指无病,而且还包括体能,后者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就可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体能也叫体适能,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第一,心理健康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而且有自知之明;第二,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第三,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三)社会健康 社会健康,也称社会适应性,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四)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由思想品德和人格自我完善两部分构成。 二、健康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为了便于大家在实践中对照,现将原来为健康所制定的十项具体指标和现在最新制定的“五快三良好”标准列出,以供大家自我评价时参考。 (一)十项具体检查指标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细。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够抵挡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二)“五快三良好”检查标准

第一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教与学目标: 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 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 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实质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健康的涵义 二、心理健康的涵义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要把健康作为人的第一权利,作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 ——马克思 “若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洛克 “一个健康的乞丐比患病的国王更幸福”。 ——叔本华 一、健康的涵义 1.神灵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3.生物医学模式 4.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一)健康概念的演变 (二)健康的定义 汉字中的“健康”:体健、心安和适应社会需要 《晋书·郭璞传》中的“健”,即肌体强壮有力; 《尚书·洪范》中的“康”,即平安、安乐。 生物学的角度——强调人生理、身体的健康 美国医学哲学家鲍斯:“什么是疾病?凡是与健康不一致的都是疾病。……健康是正常的功能活动,这里的正常状态是统计学的,功能是生物学的。” 1979年,《辞海》: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并具备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社会学的角度——强调个体参与复杂社会体系的本质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健康可以理解为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 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 )1948年:“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 1989年:“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四个层次: 生理健康——没有疾病,功能正常,体质健康。 心理健康——各种心理功能正常,心理活动协调,人格发展良好,能应对环境的变化。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接触良好,角色符合社会要求,行为表现符合社会文化环境

2017年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打印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 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们把客观世界划分为互相联系有互相对立的两部分:一人为中心的人类社会和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界。由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就相应分化为两种独立的科学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2、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3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关于人类的历史和未来,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同研究。4按照历史的维度,人文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孕育奠基阶段,二是生成发展阶段,三是拓展反思阶段。 5、人文社会科学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6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性。 7、教材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功能分为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以及社会管理功能和社会决策功能和咨询功能 8、一般人所说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程度,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人类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一期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项基本内容 9、有人指出,狭义的文化包括了三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等,第二个层次是指,表现第一个层次内容的物质载体第三个层次是指各种制度、风俗 10、现代咨询以周密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为依据的 11、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包括: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 12、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模糊性所以定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定性研究的失当,往往会导致定量分析的失效。 13理性的直觉有三个特性,一是非逻辑性二是综合性三是自觉性; 14、常见的几种抽样方法是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方法,多级抽样方法 15、实地方法包括以下研究方法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 1要科学的解释人的本质,就必须(C用人的社会存在去解释) 2、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3、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C 社会学) 4、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B经济学) 5、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语言学、考古学)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是(D历史的治乱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衰完全同步) 7人文社会科学在发挥思想教育作用时最大的特征是(B以理服人) 8、据90年代初专家预测,到200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20门一级学科中排列将是(A管理学) 9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日本) 10、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定性研究)。 四、简答题: 1、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何共同点?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哪些特殊条件?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 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说说教材所阐述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三种一般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 (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 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 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观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力所在,使这些学科的工作者比之于他们的前辈,更能在研究中取得有价值的突破。它们 的关系是:对特定对象的认识往往是从初步的定性研究开始的,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定量研究则是对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细化。两者循环交替, 不断把主体对对象的认识引向深入。 (4)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观在方法上对人类智能的两极给予了同样的重视。科学家常常能凭借卓越的直觉能力,在混乱复杂的事实材料面前, 敏锐地觉察到某一类现象和思想可能具有重大意义,预见到将来在这方面可以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或科学成果。这样由直觉作出的大胆预言,常常决 定了某一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战略。同时,如能加以一定的、科学的分析技术进行预测和研究,该研究领域的成果就更可靠。 2、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哪些?: (1)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自身的理性认识,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产生的源泉和动力,正确的人文社会科学理念产生以后,又能进行一步 推动社会实践的进程。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推动的关系,就是互动关系。 (2)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外部,即社会需要;一方面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即自身的 矛盾运动。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需要构成了辩证的统一。 (3)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如果新出现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对旧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而没有对旧理念的基本原理、方法与理论框架

健康管理师第一章多选题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1.按照新定义,健康管理的目标包括() A.制定健康计划 B.完善健康和福利 C.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D.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E.消除或减少无效和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2.按照新定义,健康管理的目标包括() A.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B.易化疾病早期诊断 C.改善就医环境 D.避免可预防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E.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3.健康管理的性质包括() A.是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B.一般不涉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C.是一门综合学科 D.健康管理的对象是亚健康人群 E.是一个提供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的模式

4.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包括() A.健康管理来源于实践 B.疾病发生前或发生发展过程中提供预防干预可阻断、延缓或逆转其进程 C.遗传因素可以导致慢性病 D.引起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大部分是可以人为干预的 E.健康管理效果显著 5.健康管理的三大基本步骤包括() A.收集健康信息 B.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 C.制定健康管理计划 D.进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E.评估健康管理效果 6.健康管理常用的服务流程包括() A.健康体检 B.健康评估 C.个人健康管理咨询 D.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E.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7.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包括() A.生活方式管理 B.需求管理 C.疾病管理 D.灾难性病伤管理 E.亚健康管理 8.目前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包括() A.膳食 B.体力活动 C.吸烟 D.适度饮酒 E.精神压力 9.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包括() A.以群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B.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C.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D.由健康管理师为目标顾客作出生活方式选择 E.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精心整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教案 於省财校2010年8月 1. 2. 3. 4. 5. 度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探索,形成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二)社会科学的地位 1.社会科学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巨大动力 2.社会科学是实现社会进步和创建文明社会的先导 3.社会科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精神文明的强大支柱

(三)社会科学的功能 1.认识功能; 2.导向功能; 3.管理功能;4服务功能。 第二课:我国的政治制度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诞生 1. 2. 1 2 ⑴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⑵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⑷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 2 1 2 第三课:思想文化 一、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一)、思想文化: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1.百家争鸣: ⑴主要代表是儒、道、墨、法等诸家。

⑵代表人物:儒家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和庄子;法家有韩非子。 2.儒家的勃兴 ⑴孔子: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⑵“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徳治民, 3. 1. 2. 1 2·陈独秀: 3·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二)从三民主义到邓小平理论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如何建立科学健康观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把健康理解为身体不生病,也就是“无病即健康”的观念。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如今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包括三层意思:①身体上,即生理上健康;②精神上,即心理上健康;③对社会环境能很好地适应。 我认为建立科学的健康观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八原则: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④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⑤食量与体力活动平衡,保持适宜体重;⑥吃清淡低盐的膳食;⑦如果饮酒应限量;⑧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2.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三五七:运动贵在坚持,重在适度。每天步行3公里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5次以上,运动到你的年龄加每分钟心跳次数等于170即适量。 3.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五一五:吸烟酗酒是健康的大敌。应当戒烟,一时戒不了,每天吸烟不超过5支;可以不饮酒,如果饮酒,每次酒精含量不超过15克。 4.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两个三:第一是三个快乐,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第二是三个正确,即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 此外,要建立科学的健康观还要学会“两个结合、三个化”。两个结合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健康体检、健康监测和中医养生相结合的;三个化是指个性化、系统化和数据化。 首先,养生必须因人而异,个性化很强。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不能听说喝绿豆汤对健康有利,甚至可以治愈一些疾病,就跟着喝。绿豆有清热、利水和解毒的功效,是很好的养生食物,但是绿豆性凉,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因此,关于养生的食疗方应该是千人千方。 其次,人的健康是非常复杂系统工程,单就与健康有关的学科而言,涵盖了现代医学中的预防、临床和康复医学,心理学,营养学,运动医学等和中医学。不是靠单一的食疗,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再次,现代医学几乎很难作假,是因为以数据为诊断基础。养生可以定性定量,以直观的、透明的、信息完全对称的方式,让人们可以参与知晓和管理自己的健康有关数据。 众人追捧养生,目的无非是求健康,但很多人对健康认识却存在不少误区。吴明指出,有人认为健康是生来就有的,不需要投资、管理和维护。自己的车到跑了里程数,马上送到4S店保养,而对自己的身体几乎从不保养,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保养。再者,有人一旦生病了,就希望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治好。“其实健康维护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只能靠一点一滴积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大,很多疾病都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引起的。因此我们应该接受专业的系统健康教育,学会自我保健,选择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力争朝着“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的道路走,远比我们因为生活的不规律患上疾病之后而期待医术的昌明现实的多。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一章自检自测答案

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单选题 1.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不包括D. 职业环境 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E. 改变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 3.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4.“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属于健康促进五大领域中的 E.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5.高血压病的家族聚集现象体现了影响健康的A. 生物学因素 6.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不包括B. 沟通 7.在健康的内涵中,心理的完满状态指的是B. 自尊、达观,有心理适应能力 8.下列关于健康素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健康素养是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9.关于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重要形式 10.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宣言》中,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不包括D.开展疾病控制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很好地体现了三级预防的思想? ?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表现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病因预防,如帮助人们建立 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有效利用免疫接种等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等; ?二级预防体现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疾病的发展,促进疾病的治愈。通 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做到定期体检、在察觉有疾病征兆时及时就诊,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三级预防指的是及时有效的治疗与康复,预防并发症和伤残,恢复社会生活和劳动 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于慢病而言,本身就是有效的治疗因素。此外,健康教育与 健康促进还能为康复提供设施设备等环境支持和政策的支持。 2、影响健康的因素。 ⑴遗传与生物学因素 ⑵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⑶自然环境因素 ⑷社会环境因素 ⑸卫生服务因素 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关系 1)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干预活动过程。 2)卫生宣传更强调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形成氛围与轰动效应,而不注重科学管理和循证决策的过程,宣传对象比较泛化,宣传活动为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不注重效果评价 3)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重要形式,健康教育则是卫生宣传目标、内容、实施方法上的深化与系统化,也是对卫生宣传功能上的扩展。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们把客观世界划分为互相联系有互相对立的两部分:一人为中心的人类社会和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界。由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就相应分化为两种独立的科学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2、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3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关于人类的历史和未来,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同研究。4按照历史的维度,人文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孕育奠基阶段,二是生成发展阶段,三是拓展反思阶段。 5、人文社会科学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6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性。 7、教材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功能分为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以及社会管理功能、社会决策功能、咨询功能 8、一般人所说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程度,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人类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一期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项基本内容 9、有人指出,狭义的文化包括了三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等,第二个层次是指表现第一个层次内容的物质载体;第三个层次是指各种制度、风俗 10、现代咨询以周密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为依据的 11、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包括: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 12、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所以定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定性研究的失当,往往会导致定量分析的失效。 13理性的直觉有三个特性,一是非逻辑性、二是综合性、三是自觉性; 14、常见的几种抽样方法是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方法,多级抽样方法 15、实地方法包括以下研究方法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 1要科学的解释人的本质,就必须(C用人的社会存在去解释) 2、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3、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C 社会学) 4、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B经济学) 5、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语言学、考古学)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是(D历史的治乱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衰完全同步) 7人文社会科学在发挥思想教育作用时最大的特征是(B以理服人)

健康管理师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知识汇总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22个常用概念 第一节概述 1:目前,对健康管理的含义,存在着不同视角的理解(第1页): 1)、从公共卫生角度认为:健康管理就是找出健康的危险因素,然后进行连续监测和有效控制; 从预防保健角度认为:健康管理就是通过体检早期发现疾病,并做到早诊断及早治疗;2)、从健康体检角度认为:健康管理是健康体检的延伸与扩展,健康体检加检后服务就等于健康管理; 3)、从疾病管理角度认为:健康管理说到底就是更加积极主动的筛查与及时诊治疾病。健康管理概念内涵的要索与重点:健康管理是在健康管理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服务。 健康管理的宗旨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其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重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风险因素控制。 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 健来管理的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健康管理的任务是: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2:健康管理的目标与特点(第2页):

按照以上对于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的目标包括: 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3:时间点 1978年WHO在国际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重申健康概念的内涵,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渥太华闲章》中提出:“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 1984 年,在《保健大宪章》中进一步将健康概念表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1989 年,WHO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概念,指出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健康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健康管理的特点是: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4: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第5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综合练习-答案答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综合练习答案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4孕育奠基生成展期拓展反思;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6、阶级社会;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1 4、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1 5、观察法。 三、选择题: 1、C 2、A 3、C 4、B 5、B 6、D 7、B 8、A 9、D 10、B 四、简答题: 1、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 (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观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力所在,使这些学科的工作者比之于他们的前辈,更能在研究中取得有价值的突破。它们的关系是:对特定对象的认识往往是从初步的定性研究开始的,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定量研究则是对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细化。两者循环交替,不断把主体对对象的认识引向深入。(4)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观在方法上对人类智能的两极给予了同样的重视。科学家常常能凭借卓越的直觉能力,在混乱复杂的事实材料面前,敏锐地觉察到某一类现象和思想可能具有重大意义,预见到将来在这方面可以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或科学成果。这样由直觉作出的大胆预言,常常决定了某一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战略。同时,如能加以一定的、科学的分析技术进行预测和研究,该研究领域的成果就更可靠。 2、参考观点: (1)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健康管理师第一章

第?章健康管理概论 ?.概述 1.健康管理的?标:身体、?理和社会功能各??完好 1)1948年世界卫?组织提出三维健康概念 2)1978年,《阿拉?图宣?》中健康概念的内涵 3)1984年《保健?宪章》 2.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思想殊途同归 3.健康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4.健康管理的特点共4项:标准化、?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5.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建?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 1)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发展过程及?预策略是健康管 理的科学基础之? 2)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部分属于可改变因素 6.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1.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 2.健康?险评价和健康评估 3.?预和促进健康 7.健康体检是前提、健康?险评估是?段、健康?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的 8.健康服务流程,共五步: 1.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 2.健康评估 3.个?健康咨询 4.个?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9.健康管理的策略:通过健康评估和控制健康?险,达到维护健康的?的 10.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六项,?活?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 伤管理、残疾管理、综合的群体管理 11.?活?式管理的特点:1)以个体为中?,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2)以 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12.疾病管理的特点:1)?标?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2)不以单个个体或者 单次就诊为中?,强调个体和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和?活质量;3)医疗卫 ?服务及?预的综合协调?关重要 13.优秀的灾难性病伤管理的特征:1)转诊及时;2)综合考虑各??因素;3) 具备??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的服务队伍;4)帮助病??我管 理;5)使患者及其家?满意 14.健康?为改变的技术: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15.需求管理常?的?段:1)寻找?术替代疗法;2)帮助病?减少特定的危险因 素并采纳健康的?活?式;3)?励?我保健和?预 16.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1)患病率;2)感知到的需要;3)消费者选择偏好; 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三.第三节没什么重点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试题B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试着、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2、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洪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明朝派年轻将领威继光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后来,他与另一位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重创倭寇。到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4、清初1661年,郑成功率战舰三百多艘,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移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5、陆地环境包括岩石、地貌、气候、水、生物、土壤。 6、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7、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环境等。 8、世界主要的工业区域有西欧工业区域、北美工业区域、东亚工业区域。 9、大陆桥是把本大陆东、西两侧的个海上运输,用横亘在陆上具有国际意义的铁路大干线链接起来的交通大动脉。 10、美国和加拿大南部、西欧、南亚是世界三大公路网。 11、纽约、伦敦、苏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12、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13、日本、美国、韩国、德国等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14、城市景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的建筑。如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天安门等。 15、城市空间布局主要有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等不同职能的区域。 16、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17、旅游资源大体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18、人口稠密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 19、人口问题包括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素质低下等许多方面。 20、环境问题主要变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2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 1、( A )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A:鸦片战争 B: 中日甲午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2、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A ) A、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B、陆地上各种水资源 C、浅层地下水和江河水 D、冰川和深层地下水 3、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发生在( D ) A、冬季和秋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末和冬季 D、秋季和春季 4、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气体是( D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 5、( B )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 A:1981年 B:1957年 C:1970年 D:1999年 6、(B)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A、英国 B、美国 C、阿根廷 D、中国 7、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工业区域是(C) A、北美工业区域 B、东亚工业区域 C、西欧工业区域 D、东欧工业区域 8、当今工业增长最快,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是( D ) A、东欧工业区域 B、北美工业区域 C、西欧工业区域 D、东亚工业区域 9、我国的粮食作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C)三大类. A:小麦、玉米和大豆 B:棉花、花生和油菜籽 C:稻谷、小麦和杂粮 D:大豆、玉米和高粱 10、自1825年(A)建成了世界第一条现代营业铁路后,目前世界拥有的铁路总长度已达140多万千米。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1、(B)是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的主要形式。 A:铁路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2、( D )是我国最大的内河航线,货运量占全国内河总运量的70%以上。 A:珠江航线 B:淮河航线 C:京杭运河航线 D:长江航线 13、中国于(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1995年7月 B:1995年1月 C:2001年11月 D:2003年7月 14、( A )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A:城市 B:文字 C:语言 D:火的使用 15、大城市的分布,明显集中在(B )。 A:河流入海口地区B:气温适中的中纬度地带C:低纬地区D:平原地区 16、( C )是城市的核心部分,是城市最繁华的地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商业区B: 居住区C:城市中心区D:工业区 17、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中,以( C )最为重要。 A:古建筑B:古代园林C:山水风光D:气候资源 18、旅游的客体是( B ) A:旅游业B:旅游资源C:旅游者 19、世界人口疏密的不同可用( B )来表示。 A:人口总数 B:人口密度 C:人口出生率 D:人口死亡率 20、( C )是全球性土地资源问题中最为突出的。 A:砍伐森林B:城市用地增加C:土壤侵蚀D:土地荒漠化 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试卷B

第一课 现代健康观(2)

课题:第一课现代健康观2 【课时】共2课时本案为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现代健康观包括的具体内容 2、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现代健康观包括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难点】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旧课回顾按照现代健康观的要求怎样才算真正的健康呢 一、现代健康观的具体内容 现代健康观应以具有权威性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认识基础不能单纯地从人的生物性方面来考察健康问题,而应更全面地客观地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方面来探讨人的健康争取健康和创造健康。 以生物、心理和社会为基础的健康模式包括下面内容 1、生物因素 板书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生物因素——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的健康首先必须是躯体结构与功能的正常其次是健康受 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 2化学有毒的化学物质、变态反应、原有机体所需的化学物质的过剩或缺乏等。 3物理放射线、高温、噪声等。 4体质因素机体器官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先天性异常等。 5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基因变异端等。 2、心理因素板书 1心理活动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人的健康应当包括心理健康即气质、性格、情绪、智力、心理年龄、心理活动等处于一种正常状态。 2心理活动是在生命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又通过情绪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损害健康。 3心理因素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身体的康复。 3、社会因素 板书 1人体健康的社会因素是指人具有正常的社会活动方式与社会活动能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格、习惯、职业、社交、婚恋、地位、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 师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人的健康呢 生社会因素通过一些中介因素导致疾病影响健康。 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进步的表现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2

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集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3、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 二、填空题: 1、20世纪世界格局的首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世界格局第二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对抗与对话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20世纪自然科学的综合化有三种表现:一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技术各领域内部的综合,二是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综合,三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综合。 3、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社会革命与学术建设之间的复杂联接和冲突,以及这三个序列之间的复杂的关联与撞击,是现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世界版图上有着某种特别的位置和色调。 4、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了一个日益清晰的聚焦点,人、人的解放和发展。 5、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两大思潮一是科学主义思潮,或者叫做时政主义思潮,二是人本主义思潮,或者叫做非理性主义思潮。 6、历史学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反应和阐释,始终追求实现三大基本概念,这三大基本概念是:全面、真实、必然。 7、在文学领域中,文艺理论探讨文艺的性质、原理和批评标准等,文艺史探索文艺的演变发展,文艺批评则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 8、瑞士语言家索绪尔创立了结构语言学。他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作为符号,语言的物质性声音叫做“能指”,语言的表意性叫做“所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张纸的反面和正面。 9、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拓展开始于他对“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区分,前者研究是什么样子,后者回答语言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10、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是《马氏文通》,他的作者是马建忠。 三、选择题: 1、在完整的意义上,“世界格局”指的是(A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2、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4、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D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5、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贝塔朗菲) 6、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7、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海德格尔,萨特) 8、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克罗齐) 9、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