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开端》教案(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开端》教案

[课程标准]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基本史实。

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等,初步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比较中共和工人运动的特点,培养比较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师给予的相关提示信息,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并讨论,解决课程当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以加深理解。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穿插比较表格,通过对比明确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五四精神,明白自己作为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通过对中共成立的学习,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培养拥护共产党、热爱共产党的基本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基本史实。

2、难点:理解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这一时期中国革命发展的特点。

[学情分析]

五四运动首先由青年学生发起,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理解五四精神。

学生在此前已经对中国近代的社会改革和革命有所了解,明确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有利于理解本课中共成立的历史必然和意义,但由于专业程度的限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提示,为学生提供思路。

[师生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复习总结中国近代改革和革命的意义和缺陷,预习本课内容,通过图书、网络等途径搜集五四运动、工人运动高潮的历史资料,用于课堂展示。[课时安排]

一课时

[结构构思] 第13课伟大的开端

一、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前期:学生;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集会、游行

3、发展:工人;上海;罢工

4、结果:罢免“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条件:思想、阶级、组织

2、成立:中共一大 1921.7.23 上海内容

3、意义: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三、工人运动高潮

1、领导:中国共产党

2、斗争:四次工人大罢工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中国近代史上的1919年,中华大地上同样掀起了一场由青年发起并轰动全国的运动,体现了中国青年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这就是五四运动。

(新课教学)

一、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随着战争的结束,如何处理主要的战败国德国成为各国关心的问题。德国与中国的联系在于德国在中国山东有其侵略权益,现在因为中国也是战胜国,而德国战败,给了中国人争回权益甚

至消除所有侵略国家权益的机会,提出了“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学生回答)等正当要求,然而,会议竟然无视中国的合理要求,把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交给同样侵略中国的日本,原因在于中国仍是一个落后、弱小,被列强蔑视、欺侮的国家(学生回答)。

最先对此作出反应的就是中国的青年。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走上街头,在天安门和东交民巷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与开头视频进行对比,同样的青年群体,同样的民族灾难,同样的游行方式,同样的民族精神和感情,分析五四精神的实质内涵:英勇斗争,顽强不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北洋政府迅速进行镇压,但北京青年们没有屈服,坚持斗争,感动国人。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响应学生运动,运动的中心、主力都发生转

移:北京-上海,学生-工人(学生回答)。

最终,北洋政府罢免“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学生回答),五四运动取

得了良好的斗争效果,而这种良好效果的来源关键则是在这场运动中体现出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称之为“五四精神”,那么“五四精神”到底有哪些内涵

呢?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为了理想的实现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怕牺牲,以强烈的爱国热情投入到革命斗争中来。而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学生回答)。

这也说明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学生回答),所以,五

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在这里,学生和工人的力量都是不可缺少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如果要担任革命任务的话工人比学生更合适(学生回答)。但是只有工人是不是就足

够了呢?工人只能满足革命对参与力量(即主力军)的要求,但还缺乏英明有力的领导者。

(学生探究一)

此时能够将中国带向光明的合适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先进、新)

1、思想上:要有先进思想作为思想武器,通过比较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得出: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是当时最先进、最符合需要的思想。

2、阶级上:必须是革命性最彻底,斗争精神最顽强,时代性最突前的阶级,通过比较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得出: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是当时最先进、最符合需要的阶级。

3、组织上:必须具备完善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过渡衔接)

有了这些标准,共产党成为历史新的选择。

二、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会议内容按照“学生讨论探究”的结论进行对应分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体现了共产党在思想上是先进的,是符合需要的;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的任务体现了共产党的在阶级上是先进的,是符合需要的;党的领导机构—

—中央局和陈独秀任书记体现共产党在组织上是先进的,是符合需要的(表格展示这一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