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伟大的开端学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伟大的开端 (教学设计)-【精品通用教辅文档】

伟大的开端 (教学设计)-【精品通用教辅文档】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课外知识,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选取优秀影视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让学生自由开展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以在课堂上发表观点,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重点难点1﹒重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关于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一些基本史实。

2﹒难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

二、课时安排本课教学内容为1课时。

教具:教师制作课件。

本课容量大,制作课件可节省事件,既充实了内容,又便于有益拓展,打造高效课堂。

课前准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研究教材﹑查找大量与五四和党史直接相关的资料,制作课件,图片﹑视频资源丰富,力求生动﹑形象,用事实说话,同时认真研究教法与学法,预设问题,以达到预期效果;提前让学生自由分组收集资料并发给学生本课的学案,使之有的放矢,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看书﹑查资料等)做好预习。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营造问题情境:展示配乐课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四运动”、“南湖画舫”,提问:听过这首歌吗?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你知道这首歌、这个浮雕、我们共青团员的节日时怎样来的吗?这两个图片分别展示了什么内容?2、引入:想了解具体情况,就让我们走进那段激昂如歌的岁月——五四爱国运动〈点击ppt〉(同时板书课题)。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教学案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教学案

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学案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学案教学内容:《伟大的开端》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的第一课。

课程标准: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事实,理解五四精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课外知识,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

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选取优秀影视片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为祖国富强和中华民族复兴勤奋学习的态度。

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站在时代的前列,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敬仰。

设计理念: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我的1919》,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历史线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学案

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学案

课题__第13课伟大的开端___主备教师姚亚琼参与教师审核人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②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③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课外知识等,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根据教师拟好的专题,自由组合、选题,随即开展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以在课堂上发表观点,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②选取优秀影视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②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难点理解五四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方法自主学习、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讲述法、材料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准备配套练习册、填充图册、历史地图册、教材、双色笔、小黑板导学过程导学设计补充完善【预习案】一、【预习检查】(5)分钟配套练习册P26二、【预习自测】(5 )分钟1.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C)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D.北伐战争的推动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A)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董必武3.这里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2010年又在这里举办了世博会,成为世界各国展示科技成果和民族文化的大舞台。

“这里”是指(C)A.武汉B.南京C.上海D重庆4.中共一大的召开(A)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D.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探究案】一、【导入】(2 )分钟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四运动”,广场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什么?(五四运动)“南湖画舫”南湖的这一艘普通的画舫又和近代史上的什么事件联系在一起?(中共一大)这一课我们可以了解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有什么历史意义等重要历史知识。

历史初二上北师大版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案

历史初二上北师大版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案

历史初二上北师大版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案第13课伟大的开端备课人:合肥市第39中学王继云【课标要求】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3课,主要内容包括了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整个单元的内容设置上来看,主要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背景及标志。

通过学习本课应帮助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及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从知识能力水平上来,须先经过初中七年级的学习,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历史学科的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基本技能;经过八年级前两单元的学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前的时代背景有了相当的感性认识,并能得出中国的命运历经洋务派、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仍未彻底改变的结论,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重要条件;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活跃开朗热情,容易被激发出爱国的激情,尤其是升入八年级以后,学生比“小升初”时更添了一份理智,这足以使本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平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并能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包括: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过程、口号、结果及意义等,掌握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及历史意义。

并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提高归纳课文和通过搜集史料中提供的信息进一步理解课文相关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采用讲述与影像资料结合的方式对本课背景作简要陈述;通过设计矛盾冲突和制造困难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且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通过设计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其大胆发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不妥协的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13伟大的开端教案

13伟大的开端教案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情况,分析爆发的原因、过程、性质、意义。
2、通过学习“五四”运动内容,掌握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其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所创造的几方面的条件,再学习中共一大的内容和对中国产生的重大意义。
二、组织学生自学
要求:学生用5分钟快速浏览P63-64页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内容,并在书上做上标记。
课题
第13课伟大的开端
课型
课时
主备人
新授课
2
学情分析
五四运动首先由青年学生发起,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理解五四精神。
学生在此前已经对中国近代的社会改革和革命有所了解,明确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有利于理解本课中共成立的历史必然和意义,但由于专业程度的限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提示,为学生提供思路。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五四爱国运动历史背景的有关材料,最终得出结论,搭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条件框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国际条件,国内条件等,训练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思路。训练学生自我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如何形成历史事件背景的全貌,如何将事件经过结构化,对事件意义的分析可归纳为几个层次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5、分析中共一大的召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意义?
【小组交流展示】
1、方式:互相合作探究,每题小组交流1分钟,按A1C1、B1B2、A2C2的顺序小组交流已完成的导学案。
2、各组指派一名同学展示,小组间点评,教师纠正错误
【总结归纳,整理笔记】
构建知识结构,落实到书本上
作业设计
完成导学案
板书设计
第13课伟大的开端
1、领导:中国共产党
2、斗争:四次工人大罢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学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学案 北师大版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认定目标】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了解关于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一些基本史实。

难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

二、知识概览图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爆发:1919年,北京学生举行集会、游行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发展:6月,上海工人参加斗争,发挥巨大作用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组织和干部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时间:1922年初到1923年2月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三、新课导引【自主学习】请你认真阅读课本63—65页“五四风雷”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口号分别是什么?2、6月5日后,斗争的中心、形式和斗争的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伟大的开端五四风雷 运动的过程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条件中共“一大”召开内容中共“一大”的意义 工人运动 的高潮 高潮表现3、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4、五四运动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认真阅读课本65—67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主要罢工事件有:①②③④【共同探究】什么是五四精神?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归纳整理】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为本课做一个小结,写出本课的内容提纲。

伟大的开端的教学设计

伟大的开端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13课伟大的开端大岭中学孟祥珍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本单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伟大的开端》一课重点介绍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可见,本课在教材中有重要地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基本史实。

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等,初步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师给予的相关提示信息,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并讨论,解决课程当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以加深理解。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穿插比较表格,通过对比明确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五四精神,明白自己作为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通过对中共成立的学习,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培养拥护共产党、热爱共产党的基本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五四精神;认识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并把它融入内心世界,认识中共成立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五四运动首先由青年学生发起,学生可以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理解五四精神。

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及中共党的诞生通过影视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具体细节及意义等还需要通过具体图片、史料等,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才能获得结论。

五、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影音材料重现历史,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适当结合教师的讲授指导法。

主要采用阅读法、小组竞赛法、讨论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在二十世纪初,中华大地上同样掀起了一场由青年发起并轰动全国的运动,体现了中国青年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这就是五四运动,从而掀开了中国历史的伟大开端。

(播放视频《五四运动》片段)。

五四运动1.通过观看视频,归纳出五四运动原因、时间、地点、发动者,简单经过和结果等。

2.通过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界全体宣告》),说出“五四精神”的内容,总结五四运动的意义?3.出示对比表格:引导学生对比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4.由学生的自由表述,引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教案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教案
5.意义: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③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精神
1.成立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相继建立;③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④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三、工人运动的高潮
认识: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顽强的斗争性;
革命的敌人也是强大的,异常残暴的。
结合材料,理解“五四精神”是什么?
自学课文P66-67,找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地点、标志、名称、奋斗目标、当前任务及领导机构?
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播放《我的1919》片段,反映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并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给出8分钟时间,要求学生思考有关问题。
出示材料,圈出其中的关键词,提示学生思路,并结合北京学生运动的口号,进而分析“五四精神”的内涵。
当堂
训练
检测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D.“废除二十一条”
2.五四运动成为五四青年节的来源,主要是因为(A)
A.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B.运动的参加者都是青年学生
C.五四运动席卷了全国D.运动的主力由工人转向学生
3.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出现新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课题
第三单元(章)第13课伟大的开端
编号
13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张磊
授课时间
40分钟
三维
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伟大的开端学案教学设计Lesson 13 teaching design of great beginning learning plan
第13课伟大的开端学案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学习目标:
1、记住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领导人、口号、主力军的变化、运动中心的、
变化、结果、意义。

中共一大的内容、意义。

2、通过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

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关系。

3、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习难点:对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第一框体完成下表
五四
运动导火线时间口号主力军运动
中心斗争
形势结果影响
前期
后期略
2.阅读第二框题,完成下表。

中国一大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影响
(二)合作探究:
1、我们的问题-----------------------------------
2、老师的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3)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联系?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三)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四)巩固训练:
1、下列是五四运动的口号的是()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
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7年
3、阅读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参加者什么精神?
(3)该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
(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