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营运管理手册终稿

隧道营运管理手册终稿
隧道营运管理手册终稿

隧道营运管理手册终稿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新天管理处

隧道营运管理手册

前言

自2014年7月17日起,新天管理处通过对安保、隧道管理职能整合和优化,。

本手册包括隧道保畅、隧道养护管理、隧道设备管理及隧道应急管理等四方面,可作为隧道日常管理工作的作业指导书,,在工作中认真执行相关管理规定,做到隧道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为保障新天路段的安全畅通共同努力。

2015年6月

新天管理处隧道所值班室工作规定

隧道所值班室集信息传递、隧道监控、主线卡口等工作为一体,是主线及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前哨岗。为加强隧道所值班室工作,确保主线及隧道的安全畅通,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不迟到、早退,值班室须保证一人在岗,值班期间不得擅离岗位,确需离开时,需有人顶替或报监控值班室同意;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物品、工具当面清点并做好交接记录。

二、做好值班室的清洁卫生工作,严禁吸烟,保持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定期对值班室内的设施进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三、及时接听值班电话(3声铃响内接起),使用普通话,无服务忌语;值班时保持清醒,严禁睡觉;值班期间不准饮酒,不准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四、每天6点至20点负责隧道监控工作,要求5分钟内发现隧道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班长,并上报监控值班室。

五、负责做好卡口工作,实施卡口时必须穿反光背心、戴安全头盔、持停车指示牌;接到通知后3分钟内出大门(岗亭),原则上5分钟内完成卡口工作。

六、做好相关值班用具的保管、维护工作,确保值班手机、应急灯、照相机等电池电量充足。

七、按要求开启和关闭隧道照明、风机等,发现有关设施、设备故障或损坏,及时上报。

八、要求语言文明,耐心做好司乘人员的解释工作,用心做好优质服务工作,避免投诉事件的发生。

九、卡口点(岗亭)值班员除执行卡口任务外,还需及时关注隧道互通情况,做好互通区违停车辆的劝离和警示桩摆放工作;按规定做好晴天封道工作;根据需要或班长指令协助做好发电机发电、开启和关闭消防泵等工作。

新天管理处道路(隧道)安全

保畅稽查考核办法

第二条各隧道管理所道路安全保畅工作稽查由管理处安保科负责实施。稽查频率每月不少于3次,其中夜查不少于1次,抽查值班室录像不少于4小时。

第三条各隧道管理所应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稽查频率每月不少于4次,其中夜查不少于2次,抽查值班室录像不少于8小时。

第四条稽查内容及方式。包括遵章守纪、道路保畅、交安设施与施工管理、清障施救管理、内业管理等五方面。稽查方式采用现场检查、查阅记录、查看录像及查听录音、查阅GPS系统等。稽查情况在2个工作日内以稽查核实单的形式反馈相应单位。

第五条各单位应建立稽查工作台帐,对日常稽查及专项稽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对管理处专项稽查中稽查的问进行核实,在2个工作日内将核实、整改情况报安全保畅科

新天管理处道路保畅巡查工作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本细则中的道路保畅巡查分为车辆巡查、电子巡查和人员步行检查等三种形式。

第三条本细则中的道路安全设施泛指用于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指引和防护的波型梁护栏、活动护栏、桥栏钢管、防眩板、防撞设施、标志标牌、隔离栅和防落网等。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五条安全保畅科负责对道路保畅巡查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

第七条监控值班室负责主线道路电子巡查和隧道、重点路段的实时监控工作,各隧道管理所负责隧道实时监控工作。

第八条道路保畅巡查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安全设施检查,隧道、边坡结构物检查,建筑控制区管理,桥涵通道堆积物清查,道路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和道路交通事件的发现、处置等。

第三章巡查模式

第九条道路保畅巡查模式要求:

(一)车辆巡查:正常情况下各隧道管理所采用车辆对主线所辖路段日班(8:00-20:00)、中夜班(20:00-08:00)进行巡查各不少于二次;对隧道内日班(8:00-20:00)进行巡查不少于二次,中夜班(20:00-08:00)进行巡查不少于一次。

(二)主线电子巡查和监控:监控值班室用全程监控系统每天对主线进行电子巡查,频率日班间隔不大于2个小时,中夜班(16:00-8:00)不大于4个小时。

(四)人员步行检查:各隧道管理所每月对所辖路段步行检查不少于16公里,检查次数不少于4次。

第十条为配合做好交通事件处置工作,各隧道管理所应根据管理需要灵活配置车辆、人员驻点,确保清障施救人员在接报30分钟内应到达现场。

第十一条道路保畅巡查要求:

(一)车辆巡查。

(1)巡查车辆。道路保畅巡查车辆包括巡逻车、工具车、拖车或轮胎抢修车。

(2)巡查内容。拖车巡查内容包括高速公路路况检查、道路突发事件处理、抛洒物处置、劝阻行人及违章停车等;巡逻车巡查内容包括高速公路路况检查、道路突发事件处理、劝阻行人及违章停车、抛洒物处置、情报板发布信息内容核实、道路施工现场管理、安全设施检查、桥涵通道堆积物清查等。

(3)巡查范围。新昌隧道管理所巡查路段为新昌

(K259+500)至盘龙岭隧道互通(K290+400)。

各隧道管理所要着重做好责任时段隧道内的实时监控工作,监控值班室着重做好危险路段及责任时段隧道内的实时监控工作,确保在5分钟内发现各类交通事件。

(三)人员步行检查。

(1)巡查方式:巡查人员在高速公路防撞护栏外或硬路肩内通过步行方式进行检查,在硬路肩内步行检查时需做好预警工作。

(2)内容包括:道路安全设施完整性检查、桥涵通道堆积物清查、建筑控制区内各类临时性构筑物及穿跨越管线检查等。

第四章记录及考核

第十二条各隧道管理所、监控值班室需对各类巡查进行详细记录。

(一)车辆巡查记录在《路产巡查记录表》或《隧道值班记录》中。对发现及处理的事件必须记录完整过程。

(三)隧道实时监控记录在《隧道事件发现记录》或《隧道值班记录》中。

(四)步行检查记录在《路产巡查记录表》中。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单位、科室进行处理并跟踪记录事件处理结果。

(五)拖车巡查记录在拖车日报中。

第五章其他

第十四条各参与巡查的车辆在巡查过程中必须开启GPS对讲系统。

新天管理处道路路产设施维护管理规定

1.目的

2.适用范围

适用管理处各职能科室和各单位的道路路产设施管理工作。

道路路产设施泛指用于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指引和防护的波型护栏、活动护栏、桥栏钢管、防眩板、防撞设施、标志标牌、标线、隔离栅、防落网、桥涵通道限高门架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简称交安设施,下同);沿线绿化、桥梁混凝土护栏、挡墙、边沟等土建工程类设施;主线摄像头、路灯、情报板、预警警示装置等机电类设施;收费现场的防撞设施、警示设施及收费设施等。

3.职责

各隧道管理所为本辖区内道路(含隧道)交安设施维护管理的具体实施者,负责交安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组织对损坏交安设施的勘察、派工、初步验收等工作。

4.程序和要求

设施巡查及交安设施的日常维护

4.1.1 设施巡查。由各隧道管理所在道路巡查时开展路产设施的巡查工作,分车辆巡查和人员步行检查。

4.1.2 巡查工作原则

a.车辆巡查行驶过程中,车辆行驶速度应控制在90公里/小时以下。

b.正常情况下,车辆巡查必须两人协同进行,驾驶员及巡查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c.车辆巡查频率。正常情况下,每班次巡查不少于2次(原则上每6小时一次,最长巡查间隔不大于8小时)。

d.人员步行检查。巡查人员在高速公路防撞护栏外或硬路肩内通过步行方式进行检查。在硬路肩内步行检查时需做好预警工作,各隧道所每月累计步检不少于16公里,次数不少于4次;

4.1.3巡查内容和要求

a.车辆巡查。车辆巡查时动态检查各类道路路产设施的完好情况,对发现的设施异常影响正常通行的,当场进行应急处置;对暂不影响通行的及时记录,属交安设施的由隧道所组织维护,其它设施按类别通知主管科室组织进行修复。

b.步行检查。全面检查道路路产设施,并重点检查道路交安设施完整性:包括护栏螺丝、轮廓标、百米桩、隔离栅、沿线机电类安全设施等细节部位,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属交安设施的由隧道所组织维护,其它设施按类别通知主管科室组织进行修复。

道路交安设施定期维护

4.2.1维护频率。根据季节特点和时间间隔,定期组织开展道路交安设施专项维护工作,其中隔离栅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修;护栏设施、百米桩、轮廓标、防撞桶等每季

度不少于一次进行专项检查和维护;标志牌、标线每半年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和维护。

4.2.2 定期维护工作要求。

a.调查统计。根据计划安排,组织人员对需要定期维护的设施进行调查统计,形成书面的调查汇总资料。

b.组织实施。根据调查结果,分情况组织实施:

1)隔离栅设施。由隧道所组织所辖保洁队(劳务用工)进行修复。

2)护栏、百米桩、轮廓标、防撞桶设施。护栏设施向护栏维修队进行派工,并督促按时完成并组织进行验收;百米桩设施根据统计情况,按程序进行统一采购,由隧道所组织安装;轮廓标由隧道所组织进行补缺或更新;防撞桶更新和维护由管理所组织实施。

3)标志标牌标线等设施。根据统计情况,由安保科外委施工单位组织实施。

道路路产设施受损处置

4.3.1路产损坏案件受理

a.巡查人员在巡查中发现路产损坏,应进行现场勘查、登记。

b.当发生路产损坏案件的相关人员主动报案、路面作业人员报告或通过其它途径获悉的路产损坏案件,巡查人员接报后,应及时登记并组织勘查。

4.3.2路产损坏现场勘查

a.现场定位。巡查人员将路产损坏现场所处的方向、桩号、位置、部位等进行记录、定位。

b.现场取证。取证内容包括物证收集或损坏部位留取影像证据、资料等。

c.损坏计量。内容包括:数量、面积、体积、深度等。

d.填写路产损坏勘察表,将现场损坏情况,分类进行详细记录。

e.勘察完毕后,根据公司要求设置警示桩预警,填写维修派工单,通过OA邮件或传真方式向护栏维修队派工。

f.涉及机电类、工程类及收费现场的路产设施损坏,在赔偿标准内的由隧道管理所巡查员定损和勘察,不在赔偿标准内的由相关职能科室负责现场勘察,并出具损失金额清单,作为向肇事者索赔的依据。损坏的设施由相关职能科室组织及时修复。

4.3.3路产设施维修督查

a.正常情况下,损坏的交安设施需要在24小时内组织修复。

d. 对未及时组织修复的机电类、工程类及收费现场安全设施且无正当理由的,隧道管理所要及时上报处安委办,由处安委办对相关业务科室进行安全考核。

道路路产设施考核和验收

4.4.2道路交安设施定期维护验收

a.护栏检修验收。在检修完毕后3天内,所辖隧道管理所组织初步验收,验收要求同路产损坏维修验收标准。

b.隔离栅验收。由处安保科抽查验收。

c.百米桩、轮廓标、防撞桶验收。由处安保科组织抽查验收。

d. 标志标牌标线验收。由处安保科组织各隧道所共同验收。

4.4.3道路交安设施损坏维修验收

a.路产损坏(含逃逸)维修按“一案一档”原则,根据勘察情况,巡查人员填写路产设施维修派工(验收)单,经所辖管理所负责人审核后,交维修队组织修复。

b.维修队接到派工通知后,原则上根据派工单内容组织修复,如遇维修内容变更需及时做好沟通工作,并在派工单上进行标注。

c.维修完成后,维修队及时填写修复内容,经维修队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在15天内将维修派工(验收)单汇总交辖区管理所,由辖区管理所组织进行初步验收。

d.初步验收频率和要求。由管理所组织初步验收工作,每月不少于2次组织初步验收,验收按“一案一档”要求,将验收情况如实记录并签名。验收按“恢复原貌”原则进行,主要核对修复的数量和质量,其中修复质量主要检查修复的外观,如护栏平顺性、立柱安装垂直度、护栏螺丝完整性等。对立柱水泥墩埋深等隐蔽工程,维修队

要做好拍照取证工作,管理所巡查人员在施工期间现场进行抽查。

4.4.4机电类、工程类及收费现场设施损坏维修的验收

由业务经办科室组织,安保科派员共同参与验收。

5 相关记录

《路产损坏设施派工(验收)单》

《路产损坏设施最终验收记录表》

《道路安全设施日常维护考核表》

集团高速公路涉路作业安全管理操作细则

(清障作业)

清障施救类

5.2.1作业单位应按照下表的要求,足额配置清障施救现场作业人员。

5.2.2现场安全作业人员配置要求和安全职责

5.2.2.1:驾驶员和辅助工:上路作业必须统一着装,穿反光背心。驾驶证应符合准驾车型要求,辅助工应取得

公路桥隧养护规范及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详细全面

公路桥隧养护规范及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省公路桥梁和隧道(以下合称为“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保证公路畅通和桥隧运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的桥隧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路桥隧的养护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原则,保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保证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及其他工程设施的正常维护以安全运营. 第四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高度重视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桥隧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管养单位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管辖的公路桥隧及时组织实施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桥隧安全. 第五条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隧道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要实行专职养护制度. 桥梁养护工程师、隧道养护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关技术人员应分别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掌握桥梁技术状况和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及其他工程设施的技术状况,保障桥隧安全运行. 第六条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全省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与监督. 省公路局负责全省国省干线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农村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监督与业务指导.

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负责高等级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监管工作. 各市(州、地)和县(区、市)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对各级公路的管理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各市(州、地)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国省干线上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具体工作. 收费公路的桥隧养护管理工作,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具体负责. 第七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桥隧安全运营. 高等级公路上的桥隧养护管理费在其车辆通行费中列支. 国道、省道的桥隧养护管理经费在中央转移支付专项经费中列支;农村公路上的桥隧养护管理经费在中央转移支付专项经费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资金中列支. 第二章管理责任 第八条全省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及其工作职责按照“责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确定. 第九条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桥隧养护管理任务的有关公路管理机构、专门的桥隧养护管理单位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 第十条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规定,主管桥隧养护管理工作的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和承担监管职责的公路管理机构. 第十一条各级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如下: 一、农村公路:桥隧的管养单位为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中、小桥及中、短隧道的监管单位为市(州、地)交通主管部门;特大、大桥及特长、长隧道的监管单位为省公路局. 二、国省干线公路:中、小桥及中、短隧道的管养单位为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监管单位为地(州、市)公路管理机构;特大、大桥及特长、长隧道的管养单位为地(州、市)公路管理机构,监管单位为省公路局. 三、高速公路:管养单位为经营管理单位,监管单位为省高管局. — 2 —

隧道养护管理制度

隧道养护管理制度 XX隧道管理站

隧道养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制度第三章隧道检查与评定 第四章隧道清洁维护 第五章隧道保养维修 第六章应急处置管理 第七章隧道档案管理 第八章责任追究

第一章总则 1.1 隧道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畅通。为了加强隰县隧管站在运营中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保持隧道完好工作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依据交通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山西省交通厅《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办法》、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规范》(DB14/T565-2010)、《高速公路信息监控与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规范》(DB14/T568-2010)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我隰县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2 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管理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事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努力提高隧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1.3 隧道养护部门应高度重视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辖公路隧道及时组织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隧道安全。 1.4 隧道养护部门应加强对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领导,设置满足需要的专职养护工程师人员,经常性监督检查隧道养护及管理情况。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制度 2.1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工作实行监管、管理和养护单位责任制。 2.1.1 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主管全省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负责对全省高速高速公路桥梁、

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行业监管责任。 2.1.2 管理责任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隧道养护管理任务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所管辖高速公路的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 2.1.3 养护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隧道养护任务的养护管理单元,由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派出的机构,负责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具体组织所管辖高速公路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2隧道养护、管理和监管单位必须明确建立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职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保证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落到实处。 2.3 隧道养护管理机构应参与隧道有关工程设施的交工和竣工验收,接受、整理和了解隧道竣工资料和工程技术档案,为养护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2.4 隧道日常养护目标: 2.4.1 保持和恢复隧道良好的技术状况,保持隧道外观整洁; 2.4.2 保证隧道内路面平整,衬砌无损坏; 2.4.3 标志、标线及轮廓标等安全设施清晰醒目;洞口、洞身无松动岩石和危石; 2.4.4 人行和车行横洞清洁畅通; 2.4.5 隧道内外排水设施保持良好,排水畅通。 第三章隧道检查与评定

甘肃省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办法(最终)4

甘肃省国省干线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省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保障桥隧安全与公路畅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及《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等规定,结合我省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桥梁(含涵洞、渡槽)和隧道(含棚洞)的养护管理工作。其他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公路桥隧养护管理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事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努力提高桥隧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省公路管理局按照行业管理职责履行全省公路桥隧养护、加固维修改造的监管工作。 省属公路管理局具体负责辖区内国省干线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加固维修改造的管理及实施工作。

第四条省属公路管理局及其所属公路管理段(高养中心)、承担养护任务的养护公司(下称“养护公司”)应高度重视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桥隧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辖公路桥梁和隧道及时组织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桥隧安全。 第二章养护工程师制度与分级管理职责 第五条公路桥隧养护技术工作实行专职养护工程师制度。 公路桥梁养护工程师和有关技术人员应认真执行《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及时掌握桥隧的技术状况,保障桥隧正常运行。 第六条省公路管理局设置2名专职桥梁工程师。省属公路管理局及公路管理段(养护中心)、养护公司应分别配置1-2名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七条省公路管理局桥梁养护工程师主要职责: (一)负责全省桥隧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监督检查养护管理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 (二)组织制定桥隧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三)按规定负责复核四、五类桥梁和A类隧道的评定结果,并审定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及特殊检查报告。 2

高速公路运营保障方案养护与应急

高速公路运营保障方案 养护与应急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高速公路运营保障方案 说明:高速公路运营保障主要是养护、应急、收费三部分,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养护与应急两部分。 1 养护基本目标 高速公路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养护,其基本要求是:? 1.?路容路貌整洁、美观。? 2.?路基边坡稳定,排水设施完善、畅通。 3.?路面平整无明显跳车,病害处置及时、有效。 4.?桥梁、涵洞及通道等构造物保持完好状态。? 5.隧道衬砌完整,标志标线清晰,排水良好,照明、通风、监控和消防等设施保持完好状态。 6.绿化物长势良好,无虫害、无枯死苗木。 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功能完好、设施完整、维修及时。? 8.防汛抢险、除雪防滑预案完善,措施到位,效果明显。? 9.?恶劣天气、路况、养护施工维修等交通信息及时发布。? 10. 养护作业规范,安全措施齐全,现场管理有序。 11. 尽可能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养护质量和工作效率。? 12. 应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建立规范的养护管理档案和科学的评价、决策系统。? 13. 养护管理工作应坚持“全寿命周期理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周期性养护和维修改造增强高速公路抗灾能力。 2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 2.1 机构设置

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公司(养护管理部)-养护中心”的二级养护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养护管理体系,落实养护管理人员和必要 的养护设备、经费,保证养护工作正常开展。 2.2 管理职能 (1)养护管理部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法规、政策和规章制 度,负责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本公司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规章制度、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定 期组织养护管理考核工作;? 3、负责组织高速公路技术状况调查,监督高速公路养护质量评定,及时掌 握高速公路各类设施的技术状况,审核年度养护计划及各阶段指导性计划;? 4、负责组织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养护设备和养护材料的招投标工作;? 5、负责养护工程的监督检查,负责中修(专项工程)以上工程的设计变更 审批工作;? 6、负责养护大中修工程的组织实施及交(竣)工验收工作; 7、负责养护工程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8、负责建立健全公路养护、设备、材料台账; 9、负责公司工程技术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 10、负责养护安全生产工作;? 11、负责对养护中心小修、日常巡查等工作的监督管理; 12、负责路桥工程科技项目的研发。? 13、负责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作。 (2)养护中心的职责 1、贯彻执行部、省养护管理规范,落实公司养护工程计划和养护任务;? 2、负责道路小修、保养,绿化管理工作;负责日常保养的试验、质量检测 工作,负责对承包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 3、负责路况日常巡查,及时向公司上报巡查报告;? 4、做好对大中修工程现场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参与大中修工程的竣工验收;?

高速公路运营保障方案(养护与应急)

高速公路运营保障方案 说明:高速公路运营保障主要是养护、应急、收费三部分,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养护与应急两部分。 1 养护基本目标 高速公路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绿化、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的养护,其基本要求是: 1. 路容路貌整洁、美观。 2. 路基边坡稳定,排水设施完善、畅通。 3. 路面平整无明显跳车,病害处置与时、有效。 4. 桥梁、涵洞与通道等构造物保持完好状态。 5.隧道衬砌完整,标志标线清晰,排水良好,照明、通风、监控和消防等设施保持完好状态。 6.绿化物长势良好,无虫害、无枯死苗木。 7. 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功能完好、设施完整、维修与时。 8.防汛抢险、除雪防滑预案完善,措施到位,效果明显。 9. 恶劣天气、路况、养护施工维修等交通信息与时发布。 10. 养护作业规范,安全措施齐全,现场管理有序。 11. 尽可能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养护质量和工作效率。 12. 应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建立规范的养护管理档案和科学的评价、决策系统。 13. 养护管理工作应坚持“全寿命周期理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

结合”的方针,通过周期性养护和维修改造增强高速公路抗灾能力。 2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 2.1 机构设置 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公司(养护管理部)-养护中心”的二级养护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养护管理体系,落实养护管理人员和必要的养护设备、经费,保证养护工作正常开展。 2.2 管理职能 (1)养护管理部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负责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本公司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规章制度、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定期组织养护管理考核工作; 3、负责组织高速公路技术状况调查,监督高速公路养护质量评定,与时掌握高速公路各类设施的技术状况,审核年度养护计划与各阶段指导性计划; 4、负责组织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养护设备和养护材料的招投标工作; 5、负责养护工程的监督检查,负责中修(专项工程)以上工程的设计变更审批工作; 6、负责养护大中修工程的组织实施与交(竣)工验收工作; 7、负责养护工程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隧道维修管理制度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 隧道维修管理制度 编制: 复核: 审核: 成都龙光二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养护维修管理 第四章养护工程分类 第五章养护管理模式 第六章清洁维护及保养维护第七章专项养护及大中修工程第八章工程安全管理 第九章交(竣)工与验收管理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和加强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隧道维修管理制度,提高隧道养护质量和技术,确立“早期发现,及时维修”的养护管理目标,提高养护工作水平,使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路况良好状态、延长隧道运营使用寿命,确保隧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编制依据 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以下简称新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 5768.3-2009)及公司养护管理手册等有关规定。本制度适用于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高速公路所有隧道。 第三章养护维修管理 隧道维修管理工作是通过检查和监测工作,系统地掌握隧道结构、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病缺陷;通过制定本科学的养护维修管理制度,指导养护维修工作,确保隧道安全运营,延长结构、设施、设备的使用功能。 一、管理原则及要求 ㈠养护管理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抢修、科学养路。,绿化协调美观。 ㈡养护质量要求:保持隧道外观整洁、隧道内路面平整、衬砌完整无明显开裂和剥落、标志标线醒目、排水系统良好。 ㈢养护方案的编制应当符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隧道运行维护规章制度

托管经理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托管期间内隧道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替代政府部门执行隧道全面管理养护职能; 2、负责组织全部托管人员对隧道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果断处置,确保隧道设施的安全运行; 3、负责协调建设单位及时做好隧道市政设施和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检修工作; 4、负责组织学习《济南市城市道路、桥梁、隧道防汛抢险救灾预案》、《济南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处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环南路老虎洞山、石房峪山隧道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流程》、托管人员岗位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注重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托管人员各项专业技能,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5、负责配合供电、供水、排水、交警、消防、环卫、园林等职能部门,解决处理相关事宜; 6、负责组织定期对隧道市政设施和机电设备进行安全大检查,按照《济南市城市道路、桥梁、隧道防汛抢险救灾预案》要求,定期组织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演,确保隧道设施的正常运行; 7、负责组织做好日常和月度隧道管理考核工作; 8、参与制定年度管理维修计划和运营经费预算; 9、如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值班长岗位职责 1、在托管经理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当班监控、巡查、应急抢修、电工、仓储等人员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确保隧道设施的正常运行; 2、全面了解隧道各类机电设备的规格、用途、部件构造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隧道各类市政设施、机电设备的操作要领和使用方法,确保各类设备运行良好; 3、全面掌握《济南市城市道路、桥梁、隧道防汛抢险救灾预案》,《济南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处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熟练运用《二环南路老虎洞山、石房峪山隧道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流程》; 4、具体负责组织当班全体人员对隧道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果断处置,确保隧道设施的安全运行; 5、组织做好当班人员对隧道市政设施和机电设备的日常监控、巡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建设单位进行故障检修工作; 6、具体负责组织学习《济南市城市道路、桥梁、隧道防汛抢险救灾预案》、《济南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处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公路管理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制度

公路管理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XX管理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体现“以合同协议为依据,以管理为手段,以计量支付为方法,以考核为措施,以提高效率为目的”的小修保养管理理念。从而提高日常养护的管理和养护水平和养护质量,切实完成日常养护工作,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XX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路养护管理办法》、《XX交投集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中心)公路养护巡查和检查工作制度》等规范及规定,结合XX管理处辖区内道路养护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云南交投集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运营中心)XX 管理处的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养护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公路绿化等属于路产范围的其他设施。养护工程分为日常养护和专项工程两部分。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工程划分表》进行“日常养护”和“专项工程”的界定开展工作。 第四条公路巡查和检查的目的是确保辖区高速公路路况、附属设施的病害及损坏情况得到及时发现,对出现的道路路况不良情况进行记录,并迅速作出处理;掌握、收集道路路况和交通信息,为制定养护对策提供帮助,并通过及时掌握道路使用状况,建立健全养护日志,对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系统、编制养护计划积累资料,为建立科学的路况评价体系提供基础资料。

第五条通过日常维修和保养,及时处治各类病害,达到保持路面完好、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整洁、结构物稳定、排水畅通、桥梁、隧道、涵洞完好;绿化协调美观;交通安全设施整洁、完好、顺畅、清晰;沿线设施完善;机电设施运转正常。 第六条公路的巡查与检查分类有五种:日常巡查、夜间巡查、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 第二章工作机构 第七条公路日常养护管理主体单位是所属各分处,公路养护巡查、检查具体实施单位未各分处所属隧道管理站,无隧道管理站的由分处或分处养护部门负责此项工作。 第八条管理处工程养护科负责每月1次的巡检工作,主要检查所属各分处执行道路日常巡查、经常性检查落实开展工作情况,指导隧管站、分处正确填写各类巡查记录、检查记录表,对当月填写的各类巡查记录、经常性检查等资料完整性、准确性负监督责任。如发现存在资料不真实、日常养护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将按照《XX管理处问责实施办法(试行)》在季度考核中进行处理、并严格按照《云南交投集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中心)公路养护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违约处理实施办法(试行)》进行违约处理。 第九条分处负责每4天1次的巡检工作,填写各类巡查、检查记录表,记录详实、准确,做好影像资料,监督检查隧管站在公路养护系统中录入情况,对当月填写的各类巡查记录、经常性检查等资料完整性、准确性负检查责任。 第十条分处所属的隧管站主要承担日常巡查、夜间巡查、经常性检查工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以下简称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工作,更好地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铁、轻轨的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适用本办法。单轨、磁浮、有轨电车等参照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是指投入运营的土建设施及附属软硬件监测设备,包括桥梁、隧道、轨道、路基、车站、控制中心和车辆基地等。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是指投入运营的各类机械、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软件系统,包括车辆、通风空调与供暖、给水与排水、供电、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乘客信息系统、门禁、站台门、车辆基地检修设备和相关检测监测设备等。 第三条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应当贯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全生命周期,遵循安全第一、动态监测、规范管理、标准作业的原则。 第四条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对跨城市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由线路所在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按职责协商组织开展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负责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工作,制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组织开展设施设备运行监测、维护及更新改造等工作。 第二章设施设备运行监测 第五条运营单位应组织编制各类设备的操作手册,操作手册的发布、修订及废止应经充分技术论证后方可实施。操作手册应至少包括启用前的状态检查、启停程序、操作流程、异常情况处置程序、安全作业管理规定等内容。 第六条运营单位应根据运营实际,合理制定设备运行计划。每日运营前,应对轨行区行车环境,车辆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信息系统、站台门等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客运服务的设备,以及其他重新开机启用的设备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营。鼓励采用智能化手段进行状态检查。 第七条运营单位应密切监控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对于设备异常情况报警,应进行分级分类,及时检查确认并处理。无法继续维持运营或继续运营将危及行车安全的,应停运抢修并尽快恢复运营。可继续维持运营的,应视情采取区间限速、添乘检查、安全防护等措施,尽快完成故障修复。其他不影响运营的故障,应明确故障修复方案,在具备条件后及时组织故障处理。

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分类方法研究

目前公路隧道运营管理一般采用企业化运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到“重建设、轻管理”传统思想的影响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还存在着诸如运营管理费用高、养护管理不便、智能化水平不高、易发生事故、追究责任难等问题。究其产生原因,缺乏分类管理是最根本的原因。目前我国对公路隧道基本上沿用同一种管理政策,不同公路隧道之间的差异没有真正体现在管理政策上,因此需要研究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分类方法,进而研究公路隧道分类管理技术,使管理政策做到因隧制宜,促进我国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1现有分类方法的不足与评价指标 现行公路隧道分类方法有2种:一是公路隧道土建设计,依据隧道长度划分;二是公路隧道机电设计,依据隧道长度和交通量2个参数划分。这2种传统的分类方法应用于隧道运营管理分类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1)未能反映由于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性而造成安全投入的不同。 隧道所在区域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公路隧道运营单位对安全投入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安全投入与经济水平成正相关关系。经济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人们对于安全的要求也高,对安全设施的投入也高,吸引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也多,公路隧道的期望安全度也相对较高。 2)忽视不同隧道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功能、作用。 隧道处于不同的路网中,其在社会、经济、文化及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不同。我国“5·12”汶川大地震突显了隧道、桥梁这些道路的重要构造物在减灾救灾中的地位与作用。 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分类方法研究 陈晓利,郭兴隆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67) 摘要:论述公路隧道管理的现状,分析影响隧道分类的评价指标,提出基于运营安全度的隧道分类方法,即以传统隧道分类的指标隧道长度和交通量为基本分类指标,考虑隧道重要度、隧道土建特征、隧道交通特征、运营管理特征指标的安全修正系数,综合建立隧道管理分类判别函数,按照判别函数计算值所属阈值区间确定隧道类别,并提出公路隧道分类管理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关键词:公路隧道;分类;运营安全度;重要度 文章编号:1009-6477(2010)05-0121-04中图分类号:U459.2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for Operational Management of Highway Tunnels CHEN Xiaoli,GUO Xinglong Abstract:This paper expatiates status quo of management of highway tunnels,analyzes evaluation in-dices affecting tunnel classification,and proposes tunnel classif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operational de-gree of safety,https://www.360docs.net/doc/bb6134905.html,prehensively establishing a judgment function for tunnel management classification by taking the targeted tunnel length and traffic volume in traditional tunnel classification as the basic clas-sification indices and considering safety modification factors for tunnel importance,civil features of tun-nels,traffic features of tunnels and characteristic indices for operational management,in which the tunnel classes are ident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reshold intervals in which the computed values of the judgment function lie.The paper also proposes major research contents and targets of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highway tunnels. Key words:highway tunnel;classification;operational degree of safety;importance 收稿日期:2010-04-12 作者简介:陈晓利(1980-),男,河北省唐山市人,硕士,助工. 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10月第5期Technology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Oct.2010No.5

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养护管理现状与解决措施

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养护管理现状与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19-04-16T10:42:14.6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作者:李红霞[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高速公路为我国交通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以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养护管理内容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桥梁隧道养护管理的现状以及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公路桥梁以及隧道工程养护质量的主要措施,包含规范机构设置和制度、提高养护科技水平、加强监管力度、完善预防性养护机制等,希望通过研究讨论后,能够提高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养护管理水平。 李红霞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神府分公司 7193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高速公路为我国交通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以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养护管理内容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桥梁隧道养护管理的现状以及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公路桥梁以及隧道工程养护质量的主要措施,包含规范机构设置和制度、提高养护科技水平、加强监管力度、完善预防性养护机制等,希望通过研究讨论后,能够提高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养护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养护管理;现状;解决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尤其是高速公路桥梁以及隧道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同时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便对其产生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出现很多难题,影响着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以及隧道养护管理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采取一些措施,以促进其发展。 1桥梁隧道养护管理的现状以及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1.1桥梁养护管理的现状 1.1.1养护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从当前很多的建筑工程桥梁实际案例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养护人员的数量存在严重的缺失。其中,具备先进技术水平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很多管理问题的存在,最为明显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很多管理制度难以实施。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工程师数量严重不足,造成了工程难以继续进行,工程质量也难以保证。 1.1.2桥梁的耐久性较低 耐久性是桥梁的重要技术参数,与社会效益存在直接关联。但是目前我国的桥梁耐久性往往被忽视。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桥梁安全性的下降,很多桥梁都不能达到使用年限的要求。目前所发生的很多桥梁倒塌事故都是因为设计不能达标或者是施工存在问题所造成的,所以在工程中要全面提升其安全性,还要提升桥梁的耐久性。 1.1.3缺乏有效的行政执法管理 在我国传统的高速公路桥梁建筑过程中,往往是采用分开管理的方式,缺乏足够的先进性,尤其是在网络互通方面,不能够实现各地区高速公路桥梁之间的共同养护,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相关工作单位的工作量,影响企业对桥梁的行政执法管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因为不同地区的桥梁管理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分开管理的制度,各地区的桥梁信息不能得到统一,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的桥梁养护沟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桥梁养护过程中的行政执法力度。 1.2公路隧道养护管理现状 1. 2.1隧道养护缺乏有效的管理 在当前我国的隧道养护管理中,虽然已经有良好的制度基础,但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其在试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通常情况下,隧道养护管理不善的问题,主要包括2个方面:(1)管理部门的重视力度有偏颇,就对交通管理部门来说,其将大多数的注意力放在公路隧道的建设上,而一旦建成通车,他们将很少对后期的运营状况进行管理和控制;(2)对于国家而言,并没有建立相关的规则和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和管理,那些仅有的公路隧道管理制度,仅是依靠自己所编写的养护管理手册,不仅缺乏技术性,更是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 1.2.2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 同一隧道可能经历的地质状况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我国疆域辽阔地域广泛,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状况。这决定了隧道所面临的环境往往不是单一的,导致了养护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同时,养护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受到不断增加的隧道病害的威胁,既加剧了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又给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带来不便利。因此养护管理的复杂多样性是不利于修复维护工作开展的不利因素。 2高速公路桥梁与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管理的方法 2.1加强桥梁养护管理的措施 2.1.1提高桥梁养护管理的认知能力 理论指导实践,开展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提高认知能力,加强对养护管理工作的整体认识,深化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养护人员应自觉提高认知能力,严格遵守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将工作落实到实处,不忽视每个细节和每个部件的检查及保养。只有这样,当高速公路桥梁出现问题时,养护管理人员才能根据平时的理论积累,迅速做出反应,及时修复漏洞,将危害降到最低,确保车辆有秩序通过高速公路上的桥梁。 2.1.2加大养护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各种部位和设施的检查维护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充足的资金能够为桥梁的养护管理带来极大便利。 2.1.3提高养护科技水平

电力电缆运行与维护管理制度【最新版】

电力电缆运行与维护管理制度 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是电力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电缆线路运行的安全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今天简单向大家介绍电力电缆运行与维护中的有关问题。 一、电缆线路的特点 电缆线路是指采用电缆输送电能的线路,它主要由电缆本体、电缆中间接头、电线路端头等组成,还包括相应的土建设施,如电缆沟、排管、竖井、隧道等。一般设在地下,也有架空或水下敷设。 与架空线路相比,电缆线路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①不受自然气象条件(如雷电、风雨、烟雾、污秽等)的干扰 ②不受沿线树木生长的影响; ③有利于城市环境美化; ④不占地面走廊,同一地下通道可容纳多回线路;

⑤有利于防止触电和安全用电; ⑦同样的导线截面积,输送电流比架空线的小: ⑧投资建设费用成倍增大,并随电压增高而增大; ⑨故障修复时间也较长。 目前中压配电线路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电线线路: ①依据城市的规划,繁华地区、重要地段、主要道路、高层建筑区及对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者; ④重点风景旅游区; ⑤沿海地区易受热带风暴侵袭的主要城市的重要供电区域; ⑥电网结构或运行安全的需要; ⑦负荷密度高的市中心区。

二、电力电缆的试验与验收投运 电力电缆除进行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进行绝缘试验,以鉴别检查施工各环节的电缆质量和工艺质量。敷设前在电缆盘上进行试验以鉴别电缆好杯;敷设后、敷设前进行试验,以鉴别敷设中电缆有无损坏;电缆头施工完毕后进行试验,以鉴别电缆头的质量;电缆检修前后进行试验,以鉴别检修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电缆应排列整齐,电缆的固定和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电统应无机械损伤,标志牌应装设齐全、正确、清晰。油浸纸绝缘电缆及充油电缆的终端、中间接头应无渗漏油现象; (2)电缆沟及隧道内应无杂物,电缆沟的盖板应齐全,隧道内的照明、通风、排水等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3)直埋电缆的标志桩应与实际路径相符,间距符合要求。标志应清晰、牢固、耐用;(4)水底电缆线路两岸、禁锚区内的标志和夜间照明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电缆线路运行注意事项

隧道维修管理制度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 隧道维修管理制度 编制: 复核: 审核: 成都龙光二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养护维修管理 第四章养护工程分类 第五章养护管理模式 第六章清洁维护及保养维护 第七章专项养护及大中修工程第八章工程安全管理 第九章交(竣)工与验收管理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和加强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隧道维修管理制度,提高隧道养护质量和技术,确立“早期发现,及时维修”的养护管理目标,提高养护工作水平,使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路况良好状态、延长隧道运营使用寿命,确保隧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编制依据 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以下简称新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 5768.3-2009)及公司养护管理手册等有关规定。本制度适用于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高速公路所有隧道。 第三章养护维修管理 隧道维修管理工作是通过检查和监测工作,系统地掌握隧道结构、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病缺陷;通过制定本科学的养护维修管理制度,指导养护维修工作,确保隧道安全运营,延长结构、设施、设备的使用功能。 一、管理原则及要求 ㈠养护管理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抢修、科学养路。,绿化协调美观。 ㈡养护质量要求:保持隧道外观整洁、隧道内路面平整、衬砌完整无明显开裂和剥落、标志标线醒目、排水系统良好。 ㈢养护方案的编制应当符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隧道安全运营与建议

隧道安全运营与建议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隧道安全运营与建议一、隧道运营安全管理现状堪忧: 我省在设计高速公路隧道时,对其土建工程部分考虑的比 较周详,而对隧道运营管理考虑的较少。目前我省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仍然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其基本现状是:技术人员管理不足、不够专业;系统设备复杂庞大,控制方案复杂,但功能利用率低;隧道恶劣的环境条件致使设备故障率较高,系统维护难度大,维和成本高;系统发生故障后难以及时修复;隧道控制系统实际应用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公路隧道养护运营成本高。在运营设施、控制策略和管理体制方面都存在问题。 建议针对这一现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隧道管理,提高隧道运营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隧道运营管理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及岗位职责;加强隧道机电设施维护保养;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加强隧道的监控力度;完善隧道通风/照明以及交通策略,完善隧道灾害应急联动预案;加强火灾抢险救援队伍的建设;结合隧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经常开展灭火演练,提高队伍的灭火抢险救援能力。 二、隧道机电存在的四大问题:

(一)设计环节与实际需求相脱节 由于建设任务重,大多数设计工期不合理,使得设计单位不 能认真进行方案比对,而业主又未能参与设计需求分析,导致建设与管理的脱节。管理中从在与总结的经验教训无法在建设中得以体现,最终造成功能确实弱化或不合理;其次在设计方案上,大多数设计类似图纸上复制修改,与具体情况结合不紧密,与运营需求相脱节,导致系统功能有效性不足,利用率较低。隧道机电工程设计存在几个误区: 1、隧道洞外亮度的选择,与洞口位置、洞门形式、洞口方向、设计车速、交通量隧道断平纵线性、洞壁装修材料有很大的关系。很多设计人员不加选择的选用L20=4000cd/㎡为洞外亮度,势必造成照明设计的浪费; 2、PLC具有灵活通用的特点能够完成隧道内电力监控采集和控制设备开关量、模拟量、串口通信数据的的采集和运算、控制功能。因此很多设计人员使用PLC代替电力监控通信处理主机,这样无论在应用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上还是在模块板件的功能和造价上都是一种浪费;

隧道维修管理制度

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 隧道维修管理制度 编制: 复核: 审核: 龙光二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养护维修管理 第四章养护工程分类 第五章养护管理模式 第六章清洁维护及保养维护第七章专项养护及大中修工程第八章工程安全管理 第九章交(竣)工与验收管理 第一章总则

为规和加强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隧道维修管理制度,提高隧道养护质量和技术,确立“早期发现,及时维修”的养护管理目标,提高养护工作水平,使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路况良好状态、延长隧道运营使用寿命,确保隧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编制依据 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技术规》(JTG H10-2009)(以下简称新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JTJ073.1-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JTJ073.2-2001)、《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JTG H12-2015)、《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JTG F71-2006)、《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 5768.3-2009)及公司养护管理手册等有关规定。本制度适用于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项目高速公路所有隧道。 第三章养护维修管理 隧道维修管理工作是通过检查和监测工作,系统地掌握隧道结构、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病缺陷;通过制定本科学的养护维修管理制度,指导养护维修工作,确保隧道安全运营,延长结构、设施、设备的使用功能。 一、管理原则及要求 ㈠养护管理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抢修、科学养路。,绿化协调美观。 ㈡养护质量要求:保持隧道外观整洁、隧道路面平整、衬砌完整无明显开裂和剥落、标志标线醒目、排水系统良好。 ㈢养护案的编制应当符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高速公路隧道维修管理制度资料

高速公路 隧道维修管理制度 编制: _________ 复核: 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 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养护维修管理 第四章养护工程分类 第五章养护管理模式 第六章清洁维护及保养维护第七章专项养护及大中修工程第八章工程安全管理 第九章交(竣)工与验收管理

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加强高速公路(东段)项目隧道维修管理制度,提高隧道养护质量和技术,确立“早期发现,及时维修”的养护管理目标,提高养护工作水平,使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路况良好状态、延长隧道运营使用寿命,确保隧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编制依据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H10-2009 ) ( 以下简称新规范)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 JTJ073.1-200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 JTJ073.2-2001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 JTG H12 -2015)、《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H20- 2007)、《公路养 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 200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 F71-2006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GB 5768.3-2009 ) 及公司养护管理手册等有关规定。本制度适用于高速公路 (东段)项目高速公路所有隧道。 第三章养护维修管理隧道维修管理工作是通过检查和监测工作,系统地掌握隧道结构、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病缺陷;通过制定本科学的养护维修管理制度,指导养护维修工作,确保隧道安全运营,延长结构、设施、设备的使用功能。 一、管理原则及要求 ㈠养护管理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抢修、科学养路。,绿化协调美观。 ㈡养护质量要求:保持隧道外观整洁、隧道内路面平整、衬砌完整无明显开裂和剥落、标志标线醒目、排水系统良好。 ㈢养护方案的编制应当符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