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由于国际政治的多极化、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外语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已经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日语正式成为我国中学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在高中阶段开设日语课程,是培养多元化外语人才,促进中日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需要。

日语课程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活泼、接近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通过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基本的日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在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也得到发展。

一、课程性质

外语是普通高级中学的必修课程,属于“语言与文学”领域,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实施。日语是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

日语课程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共同活动,逐渐提高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努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日语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日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合作精神;为学生打开一个直接认识、了解日本和世界的窗口,帮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高中日语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贯穿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作为21世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外语素养,着重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日语的能力,帮助学生打好升学、就业、终身学习及应用日语的共同基础,发展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

(二)提供多样选择,注重人生规划

高中日语课程关注社会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构建多样化、有层次的综合课程结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自主选择有助于个性和潜能发展的学习内容。同时,是学生在选择中学习和提供规划人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

(三)精选课程内容,鼓励实际应用

高中日语课程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精选基础性强、反映时代发展、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内容。通过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提供学生用日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内外以及对外交往活动中积极用日语表达和交流。

(四)优化学习方式,促进自主学习

高中日语课程提供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营造活泼愉悦的情感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日语学习活动中来,鼓励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建构知识体系。提倡教学活动关注学生身、心、智的发展,重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倡导和鼓励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在观察、模仿、体验、探索等学习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逐步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有个性的学习方式和风格。

(五)改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日语课程采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主,既评价学生掌握的日语知识和技能,也评价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信息,有利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增强学习日语的信心,不断进取。

(六)利用现代技术,开发课程资源

高中日语课程重视现代技术在日语教学中的运用,注重课程资源的拓展性和开放性,逐步改变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形式;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制作教学用具,运用和开发多媒体课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日语信息、开展网上日语交流等活动。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参照国际、国内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中阶段的日语课程目标定为“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日语课程目标的整体框架和分级设计的方式与义务教育阶段相同。分级设计如图1所示。

高中日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11个学习模块,各学习模块的学分和学时相等,均为2学分,36学时。如下图所示。

(一)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达到高中毕业水平必须完成的课程,由日语1—5五个模块组成,从高一年级开始设置,共10学分,180学时。模块间呈递进关系,一般要求按顺序学习。

日语1—3对应《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规定的四级水平,日语4—5对应《标准》规定的五级水平。五级为高中日语课程的毕业水平。有下列情况者,可申请免修部分或全部必修课程。

1.四级考试合格,但未修或未修完日语1—3的学生,可以申请全部免修或者部分免修;

2.五级考试合格,但未修或未修完日语4—5的学生,可以申请全部免修或者部分免修。

必修课程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角度提出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外语教学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者内在素质的形成与提高。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鞥进一步提高用日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国际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必修课程的设置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二)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为继续升学、扩展知识、提高技能、增强兴趣设置的,由系列1和系列2组成。

系列1由日语6—7两个模块构成,模块间呈递进关系,对应《标准》规定的六级,共4学分,72学时。对日语有兴趣、愿意继续深造者,建议在五级合格的基础上按顺序修选此系列。

系列2由“影视欣赏入门”、“小品演剧入门”、“作品欣赏入门”、“应用写作入门”四个模块组成,模块间呈并列关系,不直接与级别对应,学生可以在高中的任意学段选修。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某个方面的技能,共8学分,144学时。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优先开设系列2的部分课程,并努力创造条件,尽量开齐系列2的全部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此外,各地区或学校可以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和实际教学需要,设置日语“任意选修”课程。要求体现日语学科的特殊性,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以及社会需求。例如“商务日语”、“网络日语”、“日语文秘”、“日本文化”、“日汉翻译入门”、“第二外语”等。这些课程与《标准》要求的级别无关。修选课程的设置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

日语课程作为第二外语开设时,可参照义务教育阶段相关级别的水平要求,侧重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理解意识。

(三)“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中行为动词的说明

《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大体从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两个方面描述,每个目标包含三个水平层次。运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具体描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产生的行为变化和达到的学习水平。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高中阶段日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围绕话题完成交际任务等教学活动,逐步形成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素养是实现得体交际的前提;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日语课程总目标的框架。如图2所示:

高中日语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共设四、五、六三个级别的目标。每个级别均对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五个方面的行为加以综合描述。以下是四级至六级的阶段目标。

·日语学习动机比较明确,乐于大胆地用日语表达和交流。

·从所学范围的视听或书面材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并简短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观点。用比较规范的格式书写便条和简短信函,比较准确地简单介绍身边的人和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交际中语言文化的背景,体会其内涵。

·比较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提高日语学习效率。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参加多种言语实践活动。

五级:

·具有持续的日语学习动机,积极参与有助于提高日语能力的各种活动。

·从简短的课外视听、书面材料中获取主要信息。根据文字或图表做简单的描述。经过准备,就熟悉的话题较有条理地做口头陈述。

·简单谈论中日两国有关自然、传统节日、文化设施等方面的话题。进一步理解中日言语行为特征和非言语行为特征。

·积极创造运用日语的机会,共同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有效利用多种资源,促进日语学习。

六级:

·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理解。

·阅读日语报刊中比较简短的新闻报道,获取主要信息。就熟悉的话题或事件,做简单的访谈或谈论,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办法。

·简单谈论本地区或本国文化。在交际中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情感,表达基本得体,进一步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

·在教师的帮助下,参与策划、组织并实施多种日语实践活动。自觉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监督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按照高中日语课程目标的分级要求,《标准》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内容标准。其中,对“语言技能”提出四至六级的内容标准。“语言知识”、“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贯穿整个高中阶段,呈渐进和并置状态,是高中毕业和继续升学的基本教学内容,不宜分级,以体现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一、语言知识

语音:

·用正常的语速和基本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比较准确地传达文章所表现的情感。

·根据语调推测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

·在交际活动中,基本达到语音、语调自然、流畅,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和情感。词汇:

·掌握所学词语的习惯搭配,基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初步掌握一些日语中常见的成语、惯用语。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再学习1500个常用词,并熟练掌握其中1000个词的基本词义和用法。

·适当运用语法知识理解文章中较长或较难的句子,把握文章的意义。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不同语态、有人称限制的表达方式、省略句等。

·有效运用已学的语法知识组织句子,基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语言技能

四级

听:

·听懂课堂上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

·听懂略低于正常语速的记叙文等听力材料,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情节。

·从难度略低于所学课文的视听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

说:

·流利地用所学交际用语与同学、老师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根据话题和情景开展简单的会话。

·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

·根据交际任务的需求,简短表达自己的意图、观点。

读:

·利用上下文理解词义和文章中各句之间的关系。

·借助工具书读懂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当的文章,并从中获取主要信息。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获取信息。

写:

·写便条和简单信函。

·简单地描述任务和事件的情节。

·根据所提供的图示、情境,写出比较完整的对话或短文。

五级

听:

·听懂课堂活动中对方提出的要求和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

·听懂所熟悉话题的内容,大体辨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

·根据所听语言材料,基本了解事情发展的经过和对人物的描写。

·边听语言材料边根据要求或需求做笔记。

说: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在课堂讨论中简单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

·经过准备,较有条理地就熟悉的话题做简单的口头陈述。

读:

·根据上下文预测事情、情节的发展。

·借助工具书读懂稍难于课文的文章,在获取主要的信息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意图。

写:

·用文字或图表提供信息并简单描述。

·经过归纳整理、改写难度相当的文章。

·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如申请表、求职表。

·以小组为单位,把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改编成小品或短剧。

六级

听:

·从所听语言材料或谈话中,判断对方的观点,比较准确地推测说话人的意图或态度。·听懂课堂讨论中的不同意见,并做适当笔记。

·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做简单的推断。

·听懂常用的委婉建议、劝告等,做出相应的反应。

说: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所听、所读的语言材料内容,语音语调比较自然。

·在交际活动中,运用比较得体的表达方式,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和建议。·就自己熟悉的话题做简单的访谈。

读: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阅读日语报刊中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新闻报道,获取主要信息。

·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日语文学作品。

写:

·用文字或图表提供信息并写出短文或简短报告。

·用学过的语言材料初步阐述自己的观点、转述他人的观点。

·就熟悉的话题或事件,基本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三、文化素养

文化背景知识:

·初步了解日本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

·初步了解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习惯。

·进一步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进一步了解日本社会感慨。

言语行为特征:

·初步了解日语中施受恩惠的表达特点。

·初步了解日语中敬语的表达特点。

·进一步了解用日语表达感谢、道歉、赞同、拒绝等的语用特点。

·进一步了解日语交际中常用的委婉、含蓄、省略的表达特点。

非言语行为特征:

·初步了解日本人交谈时的视线、手势、身势等特征。

·初步了解日本人脚谈时双方的间距。

·初步了解日本人在不同交际场合的着装习惯。

四、情感态度

兴趣动机:

·有持续的学习日语的愿望和兴趣,积极参与有助于提高日语能力的各种活动。

·有正确的日语学习动机,明确日语学习的目的。

自信意志:

·积极主动地用日语交流与表达。

·在日语交际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自觉克服日语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磨练意志。

合作精神

·在日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中积极与同学协调、配合,有较强的合作精神。

·在日语学习中乐于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相互促进。

祖国意识:

·通过日语学习深化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理解,热爱祖国。

国际视野

·通过学习日语开阔视野,尊重异国文化,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

·在日语交际中理解对方的情感,相互尊重,表达基本得体。

五、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

·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帮助情景和上下文推测语义和段落大意。

·借助图表等非语言信息理解或表达。

·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抓住重点,做好笔记,利用推理、归纳等手段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借助联想思维建立相关知识之间、技能之间以及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联系。

·通过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参与自测题的编写等活动,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遵循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

调控策略:

·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寻求有效的帮助。

·积极与教师、同学交流学习日语的体会和经验。

·在不同的环境下,精力比较集中地学习。

·通过活动记录卡、做自测题或考试等及时自我反馈,自觉、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监督自己的学习过程,维持和修正学习行为,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

资源策略:

·主动营造有利于集中精力学习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融洽的学习氛围。

·主动拓宽日语学习的途径,善于把握和创造学习、运用日语的机会。

·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室)、广播、电视、网络等资源获得更广泛的日语信息。

交际策略:

·在交际过程中,善于利用多种会话技巧克服语言障碍,维持交际。

·善于借助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

·在交际中注意选择对方容易接受的语言和行为方式。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教学注意事项

1.更新教学观念,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在实施高中日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新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本知识为目的的单一教学模式,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互动过程。为此,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开放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和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

2.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高中日语课程的必修课为每个学生奠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共同基础,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日语知识、用日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探究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强调在实际交往中达得体地使用日语。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语言基础、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学习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

3.提供多样选择,加强对选修课的指导和实施

开设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开设选修课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规划人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为此,学校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指导学生自主选课,使他们理解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学习的需要,又是在学习规划人生。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要,不应仅凭教师的兴趣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实施教学。选修课与必修课共同促进学生日语素养的形成,既要有拓展性,又要考虑可行性;既要注意内容互补,又要避免简单重复和难度失衡。选修中的系列1

应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继续提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系列2和“注意选修”课程的开设,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求、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校的教学条件,逐步开设和完善,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4.开展活动教学,营造接近实际的语言环境

《标准》提倡开展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多种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突出话题的引导作用,营造接近实际的语言环境,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造宽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学生用日语调查、访谈、讨论、交流,以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提供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加强学习策略指导

日语课程提倡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日语知识体系,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客观把握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行为,形成有效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日语语言现象、发现日语语言规律,为学生留出观察、体验、讨论、实践以及与同学分享成功的空间和时间。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

用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设计丰富多样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内容标准的教学指导建议

1.语言知识

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是实现交际的必要条件。语言知识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等。

(1)语音教学

①语音教学提倡在理解意义上的基础上对语音、语调、语气的模仿。

②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规范学生的语音、语调。

③适当引导学生了解日语汉字的读音规律。

(2)词汇教学

①避免孤立地讲解词语,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搭配、功能、语用条件,掌握一些构词规律,培养学生在句子、语段、语境中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

②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等学习策略增加词汇量。

③适时归纳总结所学词汇,尽量提高复现率。

④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日语与汉语词义的异同。

(3)语法教学

①避免枯燥地讲解语法概念和机械对译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语法功能及语用条件。

②尽量在接近实际的语言情境中讲解语法知识,使学生经过操练逐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③注意基本功的训练,适时归纳总结语法规则。

2.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一,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交际任务等教学活动中提高日语运用能力。

(1)听

①充分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日常尽量多听日语的习惯。

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听,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③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语境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根据语气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或态度,把握所听内容的大意,培养学生推测、判断的能力。

④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识别关键词语,把握关键词句,培养学生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

⑤引导学生分析日语表达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

(2)说

①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每个学生“说”的积极性。

②结合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努力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交际情境,通过问答、复述、会话、口头报告等形式,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说日语的机会。

③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日语知识,适当运用复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学生连贯的口语表达能力。

④允许学生在说日语时出现表达错误,但可以根据练习或活动的不同目的,适当予以纠正。

⑤引导学生注意和模仿“引出话题”、“转换话题”、“结束谈话”等会话技巧。

(3)读

①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增加阅读量,学会浏览、搜集信息。

②阅读练习前,应尽量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调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便于学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培养假设、推测和判断能力。

③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次句,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把握文章的主旨,提高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逻辑关系、表达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理解能力。

⑤注意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以提高阅读速度。

(4)写

①在“写”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将“写”与“听”、“说”结合起来。

②练习“写”时,指导学生尽量使用已学的日语知识,并通过查阅词典、资料等完成写作。

③指导学生练习写作不同体裁的文章,引导他们基本把握写作格式、常用表达方式、词语选择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④引导学生将语文课中掌握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到日语写作中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主要涉及文化背景知识、言语行为特征和非言语行为特征三个方面。文化素养的培养贯穿日语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始终。

(1)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书刊、影视作品及相关的日语网站等多种渠道,不断积累日本文化知识,加深对中日文化异同的认识。

(2)适当引导学生关注中日交流和日本社会中发生的重要时间,增进对日本的了解。

(3)通过图片、影视作品、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对日语言语行为特征和非言语行为特征的感性认识。

(4)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关中日文化的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多使用日语。

4.情感态度

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包括激发和保持学习日语的兴趣与动机、树立稳定的自信心、磨练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和祖国意识、开阔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内容。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贯穿日语教学与时间活动的始终。

随着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影响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也增多。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深信学生有能力学好日语,并将这种信任感及时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

(2)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识。

(3)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寻求与学生的共鸣,促进与学生的互动学习。

(4)了解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5.语言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资源策略和交际策略。认知策略是学生不断记忆、组织和理解所学知识的策略;调控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动机、情绪和态度加以调节和控制的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有效创设环境和积极寻求支持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在运用日语开展交际活动时,排除困难,使交际顺利完成的策略。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策略的培养应在具体的日语教学过程中进行,不宜离开日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教学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孤立训练。

(2)让学生感到运用得当的学习策略确实能提高学习成绩,并指导学生主动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发展学生调控自身学习行为的能力。

(3)学习策略培养的关键,不是只让学生知道学习策略的具体内容,而是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实际应用,并明确策略的使用条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案例

见附录五。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日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日语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同时使教师获取日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日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目标多层次。评价应关注学生日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日语学习效果,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一)评价注意事项

1.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创造条件,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同学、教师、家长、学校共同参与评价,以便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取得的进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其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发现优点、找出不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自我调控,树立信心,不断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多发现对方的优点;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家长主要评价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学校则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做出整体、客观的评价。

2.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目标多层次

《标准》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评价时,应充分注意学生认知能力、性格特点上的差异,设计多种评价方式、多层评价目标,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日语的自信心。

3.形成性评价重在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做出的评价。采用学习档案、问卷调查、学习效果自评、子女学习情况评估、课堂活动分析以及各种小测验、阶段测验等方式展开。形成性评价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评级、评分式的。描述要

亲切、具体、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评级、评分要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并找到问题所在。无论何种方式都应注重鼓励,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4.终结性评价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可以采用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定量评分方式,也可以采用评语方式。期末考试、结业考试应科学地、全面地考察某一时期学生语言水平的发展状况。考试的形式主要包括口试、听力和笔试等。口试应以检测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主,适当兼顾语音、语调是否规范;听力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笔试应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还可以结合任务型教学活动,采用诸如书面调查报告和口头汇报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5.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重视综合评价

单项评价主要包括对掌握单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和各类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考查学生掌握单项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是必要的,但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评价。综合评价不是单项评价的简单相加,而是对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在内的交际能力等做出整体评价。

6.评价应体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不同点

高中日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良种类型。评价时,既要注意两者的相互联系,也是注意它们的不同特点。必修课的评价应立足于共同基础,选修课的评价应注重差异性和多样性。要开拓思路,突破传统、刻板的评价模式,努力探索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小论文、实验报告、观察记录、课堂表述、专题演讲、辩论、表演等,成绩记录方式可尝试多种方式及其组合,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7.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应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作用。根据学习档案和各类考试、考查的数据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将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学习进步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教师应客观分析,认真研究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反思哪些教学模式和方法受学生欢迎、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等。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评价结果做出相应的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8.合理、恰当使用评价手段,注重实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根据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发展和使用不同的评价工具,调整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学生学业成绩中的比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发挥评价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评价方式应简单易行,避免使用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应注意评价语言的准确性是使用时机,不要让学生因评价不当而产生心理负担和厌倦情绪,防止评价流于形式。避免过于强调评价的鉴定、筛选功能,是评价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9.评价要以《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为依据

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及相应级别的内容标准为依据。四级评价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进行,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五、六级评价由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选拔性考试应依据《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情况,确定使用级别,制定考试要求。

(二)评价案例

见附录六。

三、教科书的编写建议

高中教科书的编写要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努力按照《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从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角度出发,尽可能满足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需求,使学生在综合运用的层面上认知、模仿、实践、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改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日语教科书的编写,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教科书的素材选取,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拓展国际视野,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引导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科学性原则

教科书的编写,要遵循日语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尽可能采用发现式、探究式的方法呈现日语学习过程、提示日语学习方法,便于学生构建自己的日语知识体系。同时,应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有机地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三)趣味性原则

教科书应该根据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根据《标准》设定的话题,尽量选择地道的、具有时代感的日语语言材料,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接近实际交际的教学活动。题材、体裁丰富多样,尽量通过图表、多媒体等形象化的手段展现活动过程。日语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要多样化,体现时代感,以激发、保持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和动机。

(四)灵活性原则

教科书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体现的教学方法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避免模式化。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水平的学生对学习和发展的不同需求。注意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体验活动和研究课题,增加运用日语交际的机会。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日语课程资源包括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材料和有利于学生学习日语的课外学习材料及相关设施。例如:教科书、卡片、练习册、挂图、课外读物、工具书、报刊杂志、广播影视、声像资料、多媒体软件、网络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等。

(一)努力配备硬件,充分利用设施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积极加大投入,力求尽早为教学配备诸如电视机、录像机、电脑、V CD、DVD等硬件设备和视听教室、图书馆(室)、计算机房等设施,同时为学生使用提供方便。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利用上述设施,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这些设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已经具备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防止出现课程资源闲置的现象。

(二)积极开发课件,有效利用网络

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化手段,积极引进、开发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电脑和网络,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

自己的日语教学网络,开设网络课程,使学习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师生共同制作课件。开发课件和使用网络要以教学实际需要为前提,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三)挖掘无形资源,鼓励资源共享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如看日本影视作品、接触日本朋友、阅读有关日本的书籍等,都可视为无形的资源。此外,学生运用母语的经验也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并调动学生已有的母语知识,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课程资源,应鼓励他们相互交流,通过建立班级日语图书角,制作班级日语报刊或日语墙报等,共享日语课程资源。

I would be happy to show you around if you would like

I’d love to,but I’m afraid I’m otherwise engaged.我很想去,但是我已经另有安排了(拒绝别人的经典句型)

I’m getting a little concerned about the result of my TOEFL test.

I’m just calling to confirm my flight number我打电话来是要确认一下我的航班号码

I’m really fond of reading books.

I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going France to study art.我一直想去法国学艺术

I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speak a good English.

In a word,money is something but not everything.

In brief/short,we can’t please everyone all the time.简言之

In other words,you should read and speak English crazily everyday换句话说

In that case,I have no more to say既然那样,我没什么好说的

It appears that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IT industry.看来似乎

It goes without thing that women should have equal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 with men. 不言而喻,理应如此

It won’t do any harm to have a try.试一试又不会怎么样

It helps if you exercise everyday,每天锻炼会大有益处

It’s bad to push yourself too hard,just try your best.别把自己逼的太紧,尽力而为就行。It’s believed that what she said is true人们相信她说的是对的

It didn’t/won’t take long before he got used to the life abroad

It’s good manners to bring a small gift or some flowers when you are invited to dinner by a foreign friend

It’s high time we should go home现在是该回家了

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总结

标准日本语初级(上) :品词 ■形容词(形容词、形容动词) 动词(五段、一段、廿変、力変)名词(代名词、専用名词、数量词等)疑问词(谁、乂乙、、何等)副词(哲刁、^。吉、乞刁、笳求9等)连体词(乙①、乞①、笳。、^人肚等)连词(乞势等)感叹词.等) 二: 1.判断句:?处?TTo (肯定) ?处?m笳◎求乜人。(否定) ?。止?T^^o (疑问) 2.3指示代词:?(指代事物) +名处?TTo (指代事物或是人) < JH/乞乙/笳乞m?(指代地点) 4.存在句:?“:?^fe^^r/v^r ?处? 5.动词的分类以及“求r”形 6.7助词的使用「力、5、求T、^、七、总、T、力、等」 ?7止?広?我给…) 8.授受句型: 〔?处?広?(我从… 得到) 9.形容词做谓语:?止?Tr ?处?<^vTr/

②?後 22.敬体与简体 23.动 作的列举:??C^L^T 不确定: ?^^9^/疑冋词小句+力、 24.主 观 转述: 肚意识句:?匕思P 求To ?处?七言P 求LCo 解释说明:?OTT/^TTo 重点助词总结 1.「匚 ①存在的地点 ② 动作发生的时间点 ③ 对象语 13.数量词:P 348--351 14.15动词的“ T”形及应用 △ ①动作相继发生:?疋/? ②禁止句: ?T^P 疗求P^o ③让步句: ④请求祈使句:? 16.并列中顿: 形容词: 形容动词/名: 意志的表达: 17.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第一课

第1课 生词表1 であい(出会い)[名] たすかる(助かる)[动1]获得帮助,得救 すっかり[副]完全,彻底 まち(街)[名]街道;城镇 へんか(変化)[名]变化 ついていく[动1]跟上,跟上去 こうそう(高層)[名]高层 こうそうビル(高層~)[名]高楼,大厦 へん(辺)[名]一带,附近 ニューヨーク[专]纽约 しつれいですが(失礼ですが)对不起 かんじがします(感じがします)感觉,觉得 てんきんになる(転勤になる)调动工作,调换工作地点 会话:出で会あ い文 JC 策划公司上海分公司主任李秀丽从日本出差回来,到达上海浦东机场。 (一位日本男子掉了记事本,李秀丽捡起来追了上增……) 李り :あのう,すみません! 男だん性せい :えっ? 李り:これ,落お ちましたよ。 男だん性せい :あっ!すみません。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在从浦东机场开往市区的磁悬浮列车上,李秀丽又发现以刚才那位男士,便跟他打招呼) 李り:あのう,失しつ礼れいですが,先さきほどの方かた じゃありませんか。

男だあ性せい:ああ。さっき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助たす かりました。 李り :いいえ,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男性:中ちゅう国ごくの方かたですか。日に本ほん語ごがお上じょう手ず ですね。 李り:いいえ,まだまだです。勉べん強きょうすればすると,難むずかしくなる感かんじがします。上シャン海ハイへは,お仕し事ごと いらっしゃったんですか。 男だん性せい:ええ。こちらに転てん勤きんになったんです。空くう港こうがすっかり変か わりましたね。驚おどろ きました。 李り:街まちもずいぶん変かわっていますよ。変へん化かが早はや くて,わたしたちもついていけないくらいです。 男だん性せい :そうでしょうね。 李り:ほら,高こう層そうビルが見みえてきたでしょう?あの辺へんは上シャン海ハイの新あたらしい中ちゅう心しん地ち なんです。 男だん性せい :すごい。まるでニューヨークみたいですね。 (不久,磁悬浮列车到达终点。在车站站台) 李り :じゃあ,ここで。 男だん性せい :ええ,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さようなら。 会話の説明 1.出で会あい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下的新教材特点(五) ——湖南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析 姜思洋笔者近来认真阅读了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教材I)与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教材II),并作了认真的对比与研究。 《教材I》最大特点是一改过过去《教材II》严谨、抽象的味道,在每章均有人文色彩非常强的引言,作为一章内容的导入,使学生对该章学习的内容产生悬念,发生兴趣,从而初步了解学习该章内容的必要性。另外,像“问题探讨”、“阅读思考”、“数学实验”、“多知道一点”等这些不作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扩大了学生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材I》提倡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更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注意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数学。 一、《教材I》的指导思想 《教材I》遵循“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新

大纲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高等教育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因此新教材以现代观点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体系,以现代观点讲述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计算机的应用走进课堂,删改了部分陈旧繁琐的知识,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使得有更多的时间空间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思考。比如在讲授函数和映射的时候,将名字和映射联系了起来,知识给出的实用、自然。在用映射定义函数的时候,简洁透彻,课文的题目就是“函数是一类特殊的映射”,特别重视函数表示方法的应用,课文联系到了“某农场的防洪大堤”、“没有使用收款机的商店”、“医院及时了解住院病人的病情”等有价值的实际问题。还利用课后“多知道一点”补充了“标尺法”和“函数法”两种表示函数的方法,专门讲授利用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并在阅读和思考中研究了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函数和在数学实验中用计算机做函数的图像及列函数表、笔者觉得《教材I》在这一部分知识的设计方面,明显要好于《教材II》。《教材I》有着浓浓的现代气息,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包括数学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对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内容变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必修+选修(已排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必修+选修 (已排版) 语文必修1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2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3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第三单元 7纪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1包身工 12飞向太空的航程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朗诵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语文必修2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 2故都的秋 3囚绿记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 氓 采薇 5离骚 6孔雀东南飞并序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第三单元 8兰亭集序 9赤壁赋 10游褒禅山记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2我有一个梦想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表达交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演讲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名著导读★ 《家》 《巴黎圣母院》 语文必修3

第一单元 1林黛玉进贾府 2祝福 3* 老人与海 第二单元 4蜀道难 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6琵琶行并序 7*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 9劝学 10* 过秦论 11* 师说 第四单元 12动物游戏之迷 13宇宙的边疆 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讨论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 《红楼梦》 《高老头》 语文必修4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单词汇总(初级上册)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单词汇总(初级上册)第1课 ちゅうごくじん(中国人)〔名〕中国人 にほんじん(日本人)〔名〕日本人 かんこくじん(韓国人)〔名〕韩国人 ?メリカじん(~人)〔名〕美国人 フランスじん(~人)〔名〕法国人 がくせい(学生)〔名〕(大)学生 せんせい(先生)〔名〕老师 りゅうがくせい(留学生)〔名〕留学生 きょうじゅ(教授)〔名〕教授 しゃいん(社員)〔名〕职员 かいしゃいん(会社員)〔名〕公司职员 てんいん(店員)〔名〕店员 けんしゅうせい(研修生)〔名〕进修生 きぎょう(企業)〔名〕企业 だいがく(大学)〔名〕大学 ちち(父)〔名〕(我)父亲 かちょう(課長)〔名〕科长 しゃちょう(社長)〔名〕总经理,社长 でむかえ(出迎え)〔名〕迎接 あのひと(あの人)〔名〕那个人 をたし〔代〕我 あなた〔代〕你

どうも〔副〕非常,很 はい〔叹〕哎,是(应答);是的 いいえ〔叹〕不,不是 あっ〔叹〕哎,哎呀 り(李)〔专〕李 おう(王)〔专〕王 ちょう(張)〔专〕张 もり(森)〔专〕森 はやし(林)〔专〕林 おの(小野)〔专〕小野 よしだ(吉田)〔专〕吉田 たなか(田中)〔专〕田中 なかむら(中村)〔专〕中村 たろう(太郎)〔专〕太郎 キム(金)〔专〕金 デュポン〔专〕迪蓬 スミス〔专〕史密斯 ジョンソン〔专〕约翰逊 ちゅうごく(中国)〔专〕中国 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東京大学)〔专〕东京大学ペキンだいがく(北京大学)〔专〕北京大学 ジェーシーきかく(JC企画)〔专〕JC策划公司ペキンりょこうしゃ(北京旅行社) 〔专〕北京旅行社

にっちゅうしょうじ(日中商事)〔专〕日中商社…………………………………………………………… こんにちは你好 すみません对不起,请问 どうぞ请 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お願いします) 请多关照 はじめまして初次见面 こちらこそ我才要(请您~) そうてす是(这样) ちがいます不是 わかりません(分かりません)不知道 どうもすみません实在对不起 ~さん∕~ちゅん∕~君くん 第2课 ほん(本)〔名〕书 かばん〔名〕包,公文包 ノント〔名〕笔记本,本子 えんぴつ(鉛筆)〔名〕铅笔 かさ(傘)〔名〕伞 くつ(靴)〔名〕鞋 しんぶん(新聞)〔名〕报纸 ざっし(雑誌)〔名〕杂志 じしょ(辞書)〔名〕词典

日语新课标考试题

高中学科教师新课程标准学习质量检测 日语学科题签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普通高中日语课程与义务教育日语课程相衔接,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征。 2.高中日语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本,整合日语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解与梳理”“表达与交流”“探究与构建”为主要路径的日语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3.高中日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4.日语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要做到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要便于操作,特别要注意阅卷的可操作性和考试结果的可靠性。 5.日语教材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把握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原则包括哪些(ABCD ) A以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为测试目的 B以日语学业质量水平为测试依据C以接近真实的情境为试题载体 D以日语课程内容要求的六要素为测试内容 2.以下关于命题建议正确的是(ABCD ) A考查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日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上B不应该机械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C考查内容和考查目的要尽可能地贴近真实语言生活D题型应以综合性测试为主,分项测试为辅 3.课程内容要求包括(ABCD ) A主题和语篇 B文化理解 C学习策略 D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 4.语篇是(ABCD )等多模态的语言素材 A口语、书面语等不同语体 B不同文体体裁 C图表 D音视频资料 5.教学与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BCD ) A要有利于日语实践活动的开展 B情景设计要突出问题导向 C要注重多元化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单词测试

初级上册 第1课 〔名〕中国人〔名〕日本人〔名〕韩国人〔名〕美国人〔名〕法国人〔名〕(大)学生 〔名〕老师〔名〕留学生〔名〕教授〔名〕职员〔名〕公司职员 〔名〕店员〔名〕进修生〔名〕企业〔名〕大学(我)父亲〔名〕科长〔名〕总经理,社长 〔名〕迎接〔名〕那个人〔代〕我〔代〕你〔副〕非常,很 〔叹〕哎,是(应答);是的〔叹〕不,不是 〔叹〕哎,哎 呀 〔专〕李 〔专〕王 〔专〕张 〔专〕森 〔专〕林 〔专〕小野 〔专〕吉田 〔专〕田中 〔专〕中村 〔专〕太郎 〔专〕金 〔专〕迪蓬 〔专〕史密斯 〔专〕约翰逊 〔专〕中国 〔专〕东京大 学 〔专〕北京大 学 〔专〕日中商 社 --------------- ------ 你好 对不起,请问 请 请多关照 初次见面 我才要(请您 ~) 是(这样) 不是 不知道 实在对不起 ~さん∕~ち ゅん∕~君く ん 第2课 〔名〕书 〔名〕包,公 文包 〔名〕笔记本, 本子 〔名〕铅笔 〔名〕伞 〔名〕鞋 〔名〕报纸 〔名〕杂志 〔名〕词典 〔名〕照相机 〔名〕电视机 〔名〕个人电 脑 〔名〕收音机 〔名〕电话 〔名〕桌子, 书桌 〔名〕椅子 〔名〕钥匙, 锁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单词汇总

〔名〕钟,表〔名〕记事本〔名〕照片〔名〕车〔名〕自行车〔名〕礼物〔名〕特产,名产 〔名〕丝绸〔名〕手绢〔名〕公司〔名〕(敬称)位,人 〔名〕人〔名〕家人,家属 〔名〕(我)母亲 〔名〕母亲〔名〕日语〔名〕汉语,中文 〔代〕这,这个 〔代〕那,那个 〔代〕那,那个 〔疑〕哪个〔疑〕什么〔疑〕谁〔疑〕哪位〔连体〕这,这个〔连体〕那, 那个 〔连体〕那, 那个 〔连体〕哪个 〔叹〕啊 〔叹〕哇 〔叹〕(应答) 嗯,是 〔专〕长岛 〔专〕日本 〔专〕汕头 〔专〕伦敦 --------------- ------ 谢谢 多大 何なん~∕~ 歳さい 第3课 〔名〕百货商 店 〔名〕食堂 〔名〕邮局 〔名〕银行 〔名〕图书馆 〔名〕(高级) 公寓 〔名〕宾馆 〔名〕便利店 〔名〕咖啡馆 〔名〕医院 〔名〕书店 〔名〕餐馆, 西餐馆 〔名〕大楼, 大厦 〔名〕大楼, 建筑物 〔名〕柜台, 出售处 〔名〕厕所, 盥洗室 〔名〕入口 〔名〕事务所, 办事处 〔名〕接待处 〔名〕降价处 理大卖场 〔名〕自动扶 梯 〔名〕衣服 〔名〕风衣, 大衣 〔名〕数码相 机 〔名〕国,国 家 〔名〕地图 〔名〕旁边 〔名〕附近,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日语(大纲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日语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日语科考试是按照标准化测试要求设计的。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订本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试能够适当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见附录8),掌握2000左右的词汇及相关词组(见附录7)。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试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3)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刊、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书写、标点规范; (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三、题型:试卷一般包括多项选择题、写作等题型。 四、试题难易比例: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以中等题为主。

标准日本语中级 上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课文 - 1 - 一、会話出会い JC 策划公司上海分公司主任李秀丽从日本出差回来,到达 上海浦东机场。 (一位日本男子掉了记事本,李秀丽捡起来追了上去……) 李:あのう、すみません。 男性:えっ? 李:これ、落ちましたよ。 男性:あっ!すみません。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在从浦东机场开往市区的磁悬浮列车上.李秀丽又发现了 刚才那位男士,便跟他打招呼) 李:あのう、失礼ですが、先ほどの方じゃありませんか。 男性:ああ。さっき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助かりました。李:いいえ、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男性:中国の方ですか、日本語がお上手ですね。 李:いいえ、まだまだです。勉強すればするほど、難しくなる感じ がします。上海へは、お仕事でいらっしゃったんですか。 男性:ええ、こちらに転勤になったんです。空港はすっかり変わり ましたね。驚きました。 李:街もずいぶん変わっていますよ。変化が早くて、わたしたちも ついていけないくらいです。 男性:そうでしょうね。 李:ほら、高層ビルが見えてきたでしょう?あの辺は上海の新し い中心地なんです。 男性:すごい。まるでニューヨークみたいですね。 (不久磁悬浮列车到达终点。在车站站台) 李:じゃあ、ここで。 男性:ええ、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さようなら。 二、課文日本の鉄道 日本には、JR、私鉄、公営の3 種類の鉄道会社があります。JR とは、Japan Railways の略です。以前は国営の鉄道でしたが、 1987 年に民営化されました。世界的に有名な新幹線もJR の路線 の1つで、日本の主要な都市と都市を結んでいます。最高時速は 300 キロを超えます。最初に完成したのは東海道新幹線ですか、 山陽新幹線、東北新幹線、九州新幹線など、路線がどんどん延 びています。 私鉄とは、JR 以外の民間企業が経営する鉄道会社で、大都市 には大きな私鉄がたくさんあります。また,公営の鉄道は,地方自 治体などが経営するもので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绘画》 绘画(18课时) 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 第二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第三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示与艺术特征 第五课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线描写生 第六课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第七课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工艺》 工艺(10课时) 第一课工艺的内涵 第二课笔插的设计与制作 第三课书籍保护的设计制作 第四课鸟巢的设计与制作 第五课石膏造型工艺制作 第六课靠垫的设计与制作 第七课扎染的设计与制作 第八课腊绘的设计与制作 第九课纤维艺术的工艺制作 第十课陶瓷造型工艺制作 个人学习工艺评估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书法》 书法(18课时)

第一课汉字与书法文化 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 第三课楷书源流与赏析 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 第五课草书源流与赏析 第六课工具材料与基本要求 第七课点画特点分析及练习 第八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 第九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二) 第十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三) 第十一课整体临摹训练(一) 第十二课整体临摹训练(二) 第十三课整体临摹训练(三) 第十四课创作训练(一) 第十五课创作训练(二) 第十六课创作训练(三) 第十七课综合知识 第十八课考察实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电脑绘画.电脑设计(18课时) 第一课万能的虚拟画笔---用电脑画画 第二课电脑工作坊---做个电脑设计师 第三课神奇的三维世界---建设3D立体空间 第四课建设虚拟空间---亦真亦幻的游戏世界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教案

教案 第一課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掌握新句型和新单词的用法。 要求:能够用标准的语音读出新单词,用新句型造简单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词汇:先生、社員、父、出迎え、課長 2.句型:(1)~~は~~です; (2)~~は~~ではありません; (3)~~は~~ですか。 (4)はい、そうです/いいえ、そうではありません。 3.格助词「の」的用法。 4.词语用法说明:(1)~~さん;(2)はじめまして;(3)~~人 难点:判断助动词「です」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日汉对比法。 手段:课堂面授。讲练结合。 四、教学设备和仪器:CD录音机。五、授课内容:(四号加黑) 1.重点词汇的讲解: (1)先生:“老师、教师”的意思。日语中「教師」也是“老师、教师”的意思,郑重场合使用。此外,「先生」一词还有“大夫”的意思。 例:先生、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老师,早上好。) 川崎さんは病院の先生です。(川崎是医院的大夫。) (2)社員:“职员”的意思。表示具体某一个公司的人。「会社員」表示一种职业,意思是“公司职员”“在公司工作的人”。 例:この会社は社員が多い。(这个公司职员多。) 小野さんは会社員です。(小野是公司职员。) (3)父:“父亲、爸爸”的意思。在向他人提起自己父亲时称「父」;而提起他人的父亲时则称呼为「お父さん」。 例:父は今年50歳です。(我爸爸今年50岁。) お父さんはおいくつですか。(您父亲今年多大岁数了?) (4)出迎え:是由「でる」「迎える」组成的复合动词「出迎える」的连用形作名词的形式。

“迎接”的意思。 例:空港へお客さんを出迎えに行きます。(去机场迎接客人。) 出迎えの人(迎接的人。) (5)課長:“科长”的意思。日语中的职务级别的称呼中比较常用的有:「社長」(总经理、社长);「次長」(相当于副社长的级别);「部長」;「班長」;「係長」(相当于车间主任)等。2.讲解句型 (1).~~は~~です 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小李是中国人) 「は」是提示助词,读作。接在体言(名词、代词和数量词)后与「体言です」构成判断句,相当于汉语的“┄是┄”的意思。「は」与前面的体言构成句子的主题。句中的「です」是判断助动词,相当于汉语的“是”,接在另一体言的后面,起着断定或判断的作用。例:田中さんは会社員です。(田中是公司的职员。) 李さんは東京大学の留学生です。(小李是东京大学的留学生。) 森さんは学生です。(森先生是学生。) 私は王です。(我是小王。) (2)~~は~~ではありません 森さんは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森先生不是学生。) 「体言+は+体言+ではありません」相当于汉语的“┄不是┄”的意思。「ではありません」是判断助动词「です」的否定形式。 例:私は会社員ではありません。(我不是公司职员。) 李さんは日本人ではありません。(小李不是日本人。) 田中さんは北京大学の留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田中不是北京大学的留学生。) 私は王ではありません。(我不是小王。) (3)~~は~~ですか。 森さんは日本人ですか。(森先生是日本人吗?) 「体言+は+体言+ですか」构成疑问句,相当于汉语的“┄是┄吗”的意思。「か」是终助词,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肯定回答时往往与「はい」呼应,否定回答要与「いいえ」呼应。 例:◎あなたは学生ですか。(你是学生吗?) はい、私は学生です。(是的,我是学生。) いいえ、私は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不,我不是学生。) ◎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すか。(田中是日本人吗?) はい、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す。(是的,田中是日本人。) いいえ、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はありません。(不,田中不是日本人。) ◎王さんは留学生ですか。(小王是留学生吗?) はい、私は留学生です。(是的,我是留学生。) いいえ、私は留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不,我不是留学生。) ◎田中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すか。(田中是旅行社的职员吗?) はい、田中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す。(是的,田中是旅行社的职员。) いいえ、田中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はありません。(不,田中不是旅行社的职员)应注意,日语中[田中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すか]这类疑问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问话人直接向田中提出疑问;一种是对第三者询问田中情况。此句的回答应由两种情况。 ◎田中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すか。(田中是旅行社的职员吗?) はい、私は旅行者の社員です。(是的,我是旅行社的职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给我们的思考 徐俊龙 咸宁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2002级(湖北咸宁市 437005) 指导老师马容明 摘要:本文笔者以一位新手的身份对新出炉不久的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化学1》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与思考,提出自己的理解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1;浅析;展望 一、引言 自2004年9月起,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4省(自治区),约有112万学生,6.3万教师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约占全国高中当年招生人数的13%,今年共有8至10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总数约占总数的25%至30%;2006年,15至18个省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总数约占总数的50%至60%;2007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基于此,无论是现暂未实行新课程地区的在职教师,还是高师在校学生,“走近新课程”的必然趋势是无庸置疑的,而且“步伐”越快,效果越佳(因为:现在课改正处在方兴未艾,机遇与挑战并存,优胜劣汰是必然结果!)。下面,笔者谈谈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以下简称“化学1”)的一些思考,供广大同仁参考。 二、对化学1的浅析 化学1是该系列化学教材之一,(该套课本共八册,两册必修,六册选修),去年在实验区使用过的该教材有3种版本(即:人教版、鲁教版、沪教版)本文笔者是以人教版的化学1为例来讨论的。它与现行高中化学课本(人教社,2003年版)、高中化学新课标等相对照。其特色是显而易见的:它在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基础上,有质的飞跃,符合新课标的思想、内容要求……具体而言,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说明其凸现的特色: 课本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与人文性 该课本中多次出现了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图片,如:海水淡化工厂、检测尿糖用的试纸、煤气灶火焰、壮观的烟花、微机与手机芯片、三峡大坝、火箭升空、光纤、记忆合金等;体现人文性的如:危险化学品标志、沙里淘金原理、“白马非马”论、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司母戊鼎、各种矿物、人面鱼纹条陶、万里长城、网络搜索、英汉对照等等,这些让学生能在耳濡目染中无形的潜移默化。同时都能很好的体现出编者的初衷——体现时代性与人文性。 突出“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这一主题 本册课本所涉及的内容是作为21世纪中国公民所必备的化学知识的部分,是将原来高中三册化学课本里的部分知识有机的融为一体,显得贴切而自然,但其要求不高,与后续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如:“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介绍的一些实验基本方法、物质的量相关的知识等是贯穿于整个化学学科的一条主线,承上启下,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后续课程中会加深与巩固的,不求一步到位。又如: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从基本原理上揭示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角度而引入分散系,胶体(以前高三内容)、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及后面两章介绍的几种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等,均是取材于实际的,与生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让学生易于入手,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对于过于复杂的理论知识不做过多的阐述……这些都是留有余地的,兼顾各类学生,是学生毕业与继续深造所必需的。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的特征,教科书采用精美的彩色印刷,采用了大量的实物、实况彩图(全书94处插图,约120幅经典彩色图片——这是前所未有的!),让学生从视觉上欣赏与陶冶。精选、多编排实验[全书共计25个实验(不包括探究、实践活动等),且没有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之分],让学生能够多动手,体会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实验科学!无疑,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它还能够使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有着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另外,对比之下不难发现:本书的衔接与过渡自然(以粗盐提纯为起点,引发开去),习题少而精,简约而不简单,多为灵活开放型试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这些也足可以体现出编者的良苦用心。再者,课本中增设诸如:“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科学视野”、“实践活动”、“资料卡片”、“科学话史”等人性化的栏目,其“点睛”之

高中日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及试题

内蒙古自治区2013年12月 高中日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并结合我区高中日语教学现状制定本考试标准。 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 高中日语学业考试是以国家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必修内容为主的统一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高中毕业生在日语学习方面达到《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所规定的高中阶段日语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测普通高中教学状况,为评估学校教育、教学绩效提供依据,同时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日语学科的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我区高中日语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对高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区高中日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命题原则 注重考查考生对高中阶段的日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着重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日语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贴近考生的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选用真实、自然的日语语言素材,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情境,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要确保题目中语言知识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得体性、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与合理性,以及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以达到对高中日语教学的导向作用,对日语听说读写技能考查的全面性。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标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日语》的内容,并考虑全区高中日语教学实际,编制本学科考试内容。 (一)语言知识 1.要求考生能掌握本标准中的语法知识(见附录)。 2.能识记《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所规定的基本词汇约800个。 (二)语言运用

(完整word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7.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 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课文

第一課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 1.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 2.森さんはがくせいではありません。 3.林さんはにほんじんですか。 4.李さんはJC企画の社員です。 A 甲:私は李です。小野さんですか。 乙:はい、小野です。 B 甲:森さんは学生ですか。 乙:いええ、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 C 甲:あなたは吉田さんですか。 乙:いええ、ちがいます。会社員です。 D甲:李さんはJC企画の社員です。 乙:はい。 出迎え 李:JC企画の小野さんですか。 小野:はい、小野です。李秀麗さんですか。 李:はい、李秀麗さんです。初めまして、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小野:はじめまして。小野緑です。 森:李さん、こんにちは。 李:吉田さんですか。 森:いええ、私は吉田じゃありません。森です。 李:あっ。森さんですか。すみません。 森:いええ、よの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李;李秀麗です。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第二課これは本です。 1.これは本です。 2.それは何ですか。 3.あれは誰の傘ですか。 4.このデジカメはスミスさんです。 A. ①これはテレビですか。 ②いええ、テレビではありません。 B. ①それは何ですか。 ②これは日本語の本です。 C ①森さんの鞄はどれですか。 ②あれです。 D ①あれノートは誰のですか。 ②わたしのです。 家族の写真 小野:李さん、それは何ですか。 李:これですか。これはかぞくのしゃしんです。 小野:これは誰ですか。 李:私の母です。 小野:お母さんはおいくつですか。

李:五十二歳 李:小野さん。これ、どうぞ。 小野:えっ。これは何ですか。 李:お土産です。 小野:わあ、シルクのハンカチですか。 李:えっ、スワトウのハンカチです。中国の名産品です。おの: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第三課ここはテパとです。 1.ここはテパとです。 2.食堂はテパとの七階です。 3.あそこはJC企画のビルです。 4.鞄売り場は一階ですか、二階ですか。 A ①トイレはどこですか。 ②あちらです。 B ①ここは郵便局ですか、銀行ですか。 ②銀行です。 C ①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 ②五千八百円です。 ホテルの周辺 小野:ここはコンビニです。隣は喫茶店です。 李:あのビルはホテルですか、マンションですか。 小野:マンションです。 李:あの建物は何ですか。 小野:あそこはもマンションです。 李:マンションの隣は何ですか。 小野:病院です。 李:本屋はどちらですか。 小野:あちらです。あのビルの二階です。 李:すみません、東京の地図はどこですか。 店員:地図ですか。そちらです。 李:いくらですか。 店員:五百円です。 第四課部屋に机といすがあります。 1.部屋に机といすがあります。 2.机の上に猫がいます。 3.売店は駅のそとりあります。 4.吉田さんは庭にいます。 A ①あの箱の中に何がありますか。 ②時計と眼鏡があります。 B①誰が部屋にいますか。 ②だれもいません。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1-12课教案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教案 第一課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掌握新句型和新单词的用法。 要求:能够用标准的语音读出新单词,用新句型造简单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词汇:先生、社員、父、出迎え、課長 2.句型:(1)~~は~~です; (2)~~は~~ではありません; (3)~~は~~ですか。 (4)はい、そうです/いいえ、そうではありません。 3.格助词「の」的用法。 4.词语用法说明:(1)~~さん;(2)はじめまして;(3)~~人 难点:判断助动词「です」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日汉对比法。 手段:课堂面授。讲练结合。 四、授课内容:(四号加黑) 1.重点词汇的讲解: (1)先生:“老师、教师”的意思。日语中「教師」也是“老师、教师”的意思,郑重场合使用。此外,「先生」一词还有“大夫”的意思。 例:先生、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老师,早上好。) 川崎さんは病院の先生です。(川崎是医院的大夫。) (2)社員:“职员”的意思。表示具体某一个公司的人。「会社員」表示一种职业,意思是“公司职员”“在公司工作的人”。 例:この会社は社員が多い。(这个公司职员多。) 小野さんは会社員です。(小野是公司职员。) (3)父:“父亲、爸爸”的意思。在向他人提起自己父亲时称「父」;而提起他人的父亲时则称呼为「お父さん」。 例:父は今年50歳です。(我爸爸今年50岁。) お父さんはおいくつですか。(您父亲今年多大岁数了?) (4)出迎え:是由「でる」「迎える」组成的复合动词「出迎える」的连用形作名词的形式。“迎接”的意思。 例:空港へお客さんを出迎えに行きます。(去机场迎接客人。)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由于国际政治的多极化、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外语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已经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日语正式成为我国中学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在高中阶段开设日语课程,是培养多元化外语人才,促进中日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特别是青少年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需要。 日语课程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活泼、接近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通过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基本的日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在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也得到发展。 一、课程性质 外语是普通高级中学的必修课程,属于“语言与文学”领域,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实施。日语是外语必修课程的语种之一。 日语课程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共同活动,逐渐提高基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努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日语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日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合作精神;为学生打开一个直接认识、了解日本和世界的窗口,帮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高中日语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贯穿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作为21世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外语素养,着重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日语的能力,帮助学生打好升学、就业、终身学习及应用日语的共同基础,发展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 (二)提供多样选择,注重人生规划 高中日语课程关注社会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构建多样化、有层次的综合课程结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自主选择有助于个性和潜能发展的学习内容。同时,是学生在选择中学习和提供规划人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 (三)精选课程内容,鼓励实际应用 高中日语课程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精选基础性强、反映时代发展、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内容。通过围绕话题完成交际性任务等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提供学生用日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内外以及对外交往活动中积极用日语表达和交流。 (四)优化学习方式,促进自主学习

【精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doc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倦I、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索、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11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 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 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X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 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 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 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 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 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 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 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纠.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 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