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二题

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二题
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二题

摘要: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跌宕起伏、繁复多变,但其中一些结构要素形成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产生

的张力关系大体上决定了百年文学的运动轨迹和基本形态。本文集中论析两个方面,即文学嬗递中自由选择与规范约束、多元并举与趋同一体的潮涨潮落;文论对创作的促进与促退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平衡与失衡状态。

关键词:20世纪;文学思潮;自由与规范;促进与促退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7)06-0099-05

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跌宕起伏,繁复多变,但其

中一些要素构成的张力关系促成了基本的矛盾运动。本文集中阐述两个方面,即文学发展中自由选择与规范约束的潮涨潮落,理论批评之于创作关系的平衡与失衡、失语和失范状况。

自由与规范:“一”与“多”的潮起潮落

文学从媒介材料上说固然是语言艺术,而一切艺术从精神内涵上说都是人的生命意志和社会情感的抒发与表达,文学的生命与魅力从来都只与个别性或特殊性相联,其创作、流传的最根本依据在于作家个人的独创性。也就是说,文学天然与生命的个别性和表达的自由性相关。列宁也说:“无可争议,写作事业最不能机械划一,强制一律,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议,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

天地。”[1]

但是,文学作为人的精神创造物和社会文化现象,其功能与效用必然被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所看中与利用,力求纳入自身规范,这是文学无法摆脱的历史宿命。因为既然文学是人学(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和作为文学表现对象的主体),而人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学便割不断与个人之外的社会组织的联系,不可能有绝对的生命意志的自由。因此,自由与规范的矛盾运动贯穿于任何文学的任何时期。自由引发多元,多元成就繁荣,相反,规范造成统一,统一导

致单调,“一”与“多”的矛盾运动成为影响20世纪中

国文学思潮涨落沉浮的基本形态之一。

从自由与规范的角度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前半叶大体属于多元时期,下半叶的50-70年代中期则是一体化时期,80年代以来逐渐回归自由与多元。自然,历史运动是时间与事物性质交相作用的过程,阶段性划分所掩盖的绵延与变化必须得到认识与说明。

五四正式肇始的现代文学多元并举、自由竞争。在这一时期,取法不同国家民族、形态类型不一、文体风格相左甚至价值观念各异的多样化文学竞相涌现。“这是价值重估、怀疑一切的时代,文学在大破大立中开辟狂飚突进的道路;这是中外交汇、自由探索的时代,勇敢的作家大胆拿来,进行着从文体引进到理论借鉴等多方面的有益尝试;这是‘人’的发现与个性解放的时代,文学肯定一切生命的咏唱,鼓励所有独立的创造。因此,五四时期涌现出数量最多的文学

社团、流派和极其丰富的个性化的创作风格。”[2]

区别不仅存在于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而且广泛地存在于精神立场和人生态度。因此在后世不无美化的言论中,五四被想象为现代中国文学以自由多元造就繁荣兴盛的辉煌开端。虽然近年有人将左翼文学传统寻绎到五四时期,又以“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将五四与当代文学相联系,认为五四并不是“多元”、“共生”的文学阶段,其本身即为对不同的文学倾向进行选择的

作者简介:张岩泉(1962-),男,汉族,江西黎川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二题

张岩泉

过程。“对‘五四’的许多作家而言,新文学不是意味着多种可能性的开放格局,而是意味着对多种可能性中偏离或悖逆理想形态的部分的挤压、剥夺,最终达到对最具价值的文学形态的确立。也就是说,‘五四’时期并非文学花园的实现,而是走向‘一体化’的起点:不仅推动了新文学此后频繁、激烈的冲突,而且也确立了破坏、选择的尺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当代文学’并不是新文学的背离和变异,而是它的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3]上述阐释从特定的观念逻辑角度看不无道理,但必须从两方面进一步辨析:首先,文学既然是人的创造,它自然离不开人的作用,包括人的选择追求,只要这种选择追求凭借的是文学自身的传统与力量,则应理解为是正常的与合理的;其次,如果从五四新文学对旧文学的激烈批判来说,“一体化起点说”有成立的依据。但新文学内部的多元自由却更是经验存在并得到充分论证的“史实”。五四思想的歧义性既为当年文学的自由无序提供了空间,也为今天文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示范。

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虽然文学持续而急剧地“政治化”(总体趋势表现为:从自由走向规范,从多元走向统一),但自由多元的格局始终存在。左翼-革命文学和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固然在竞争中胜出,掌握了历史主动,占据了潮流中心,但自由主义文学也一直在发展,实力不可小觑,两者时而激烈对抗,时而和平竞争。即使到1940年代,文学的演变仍然顽强地表现出多种可能性,不仅同属新文学阵营的不同形态惯性发展,而且雅文学与俗文学出现了交融互动,连一向被歧视的旧体文学(如诗词创作和章回小说创作)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兴。自由多元并非指多方势均力敌或一团和气,而是允许竞争和差异,接近生物界的生态平衡,是共生共荣的过程与结果。毕竟在整个20世纪前半叶,像“左联”那样对成员具有纪律约束力和组织强制性的文学社团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作家是自食其力的自由职业者,公共空间的存在可以在最低限度上保障作家的基本生活与自由写作。

由左翼-革命文学发展而来的“工农兵文学”成为唯一的文学形态的时间是在建国后,其结果便是文学的一体化。1950年代以来,主要是来自政治变革的力量从不同方面推动这一进程。其一,是把所有作家纳入国家体制,使之从过去自由的精神创造和文化劳作个体变成单位组织成员。而知识分子作家从个人到集体的身份转变其实是符合现代中国的建国目标的。从孙中山、五四启蒙知识分子到毛泽东分别在不同的具体目标下促成过这一历程。“在民族平等、公民权利和人民国家的合法性宣称之下,现代国家在‘革

命’、‘解放’和‘合法权利’等名义下将个人重新组织到国家主导的集体体制之中,从而赋予现代国家对个人更为直接的控制权。”[4]为此建国后发起过持续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目的就是要将全体知识分子(尤其是文艺知识分子)的思想立场统一到执政党的意志上来。其二,是将文学视为国家意志的体现,为文学制定、建构一套共同的规范,包罗了文学的各个层面。对于这套规范,作家个人只能尊奉不能违反,否则将导致批评和批判。国家政权接管了一切与文学有关的机构组织,对文学的产生、流布、评价等所有环节实行掌控,鼓励和倡扬“共识”的形成,结果是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在主题、题材、基调、风格方面越来越趋同,只存在一些细微的文学修辞和艺术成就的差异。

新时期文学又逐渐走出文学一体化的历史,不同的文学潮流,不同的创作风格甚至价值立场不尽一致的文学形态竞相涌现。进入1990年代社会政治对文学的控制放松,文化和文学分化趋势加剧,文学冲破规范重新呈现多元并举的格局。然而,这时期与五四时期不宜简单比较。其一,此时期的“众声喧哗”是在拥护“二为方针”大的共识下的自由书写,是一与多的共生共荣;其二,知识分子、作家的公开分化导致的文学多元与新时期市场化的改革路线和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在文学的“喧哗与骚动”中不免也包含了一些泥沙俱下的混乱芜杂。

促进与促退:文论与创作的平衡与失衡

文论包括理论与批评。理论从多种多样的文学现象中提升问题,侧重基本原理性的探讨。而批评也称评论,更多地联系着创作形态,侧重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解读、分析、阐发和评述。自然,“好”的理论或批评都应该是来源于创作现象的理论提炼,它能有效地说明创作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对创作的正确发展和不断繁荣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并反过来经受创作实践的检验,实现文学的理论形态与创作形态的和谐平衡、互动并进。但文学思潮的演变从来都只是对理想境界的无限接近而永远不能真正到达,因此其历程充满了失衡的曲折波澜。20世纪中国文学文论与创作的关系更是这样的矛盾运动过程。

超前与滞后这是理论批评与创作实践的一种关系形态。当“风起于青萍之末”,即新的文学形态尚处于萌芽状态,理论家和批评家大声疾呼、认真研究、主动促成,充当文学前行的尖兵,为文学创作的创新突破积极地作理论上的探索和批评上的倡扬,就能使一种文学从可能变成现实,从一种新的趋向而蔚成风气。新文学是新文化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当胡适和陈独秀号召文学改良、文学革命时,其理论的鼓吹并没有作品的实证。由此可见,五四文学革命是理论

倡导在先,作品实践在后,理论对创作起到了催生的作用,充当了新文学呱呱坠地的产婆。

而在某种特定意义上说,1920年代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也是一种理论超前的现象,其时并无充足的创作实践支持。不过,这种超前由于脱离了中国历史与文学的实际状况,又生搬硬套理论教条和外国“经验”,而带有某些“误导”的意味了。

理论批评滞后于创作实践,从而导致文学思潮趔趄不前的情形更为常见。面对创作上的不断掘进和创新变化,理论界和批评界反应迟钝,不能及时地予以梳理、辨析、评说与总结;或者以先验、固定的观念和原理去框束和割裂生动、鲜活的创作经验,导致偏见丛生,批评结论缺乏科学有效的对应性。一般而言,在文学变革时期,持保守立场的理论批评常常陷入如此窘境。例如,当朦胧诗出现时,一部分批评家没有认识到这是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与生成,而一味地指责其晦涩难懂的表达策略就是一例。而“学衡派”的历史更能说明滞后于文学实践的文论主张很容易流于空洞无物的浮泛。由于他们的文学思想只是部分得到西方文学知识和并非优异的旧体文学创作的经验支持,“不熟悉新文学的创作实际,对于新文学发展的状况、承受的压力和实际的突破缺少真切的感受,所以他们与‘五四新文化派’论证过程中所坚持的一系列文学思想就成了与现实错位的‘空洞的立论’,文学‘摹仿’说和反‘进化’的思想都是这样。”“理论上的体大思精、铿锵有力与论据的稀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5]因此,“学衡派”正面的文学思想如“摹仿说”与“反进化论”成为既缺乏中国现实的具体针对性又缺乏深刻自我反省的架空立论,批评意见也因对新文学创作十分陌生,举不出充足的例证而成为理论自语。

亲和与疏离虽说理论批评有独立存在的依据,但是,有价值的理论批评理应与文学的实践形态——

—创作,保持融洽亲和的关系。理论批评是对创作的感性经验的理性阐释,创作是对观念形态的理论批评的实践性体现,新鲜独创的文学创作与新颖独到的理论批评互相激发,彼此印证,共同促进文学的繁荣。五四时期,当汪静之诗集《惠的风》和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招致守旧文人“有伤风化”、“不道德”等指责时,鲁迅、周作人纷纷撰文对陈腐的道德化批评进行反批评,为初登文坛的文学新人仗义执言,有效维护了新文学生存和发展的健康环境。茅盾对五四小说的有好说好、有坏说坏的点评,由于立论公允,眼光敏锐,分析精当,帮助了不少青年作者的成长。十七年文学时期,茅盾、侯金镜、魏金枝等人的小说评论不仅对作品内容的社会主义倾向进行较深入充实的阐发,而

且对作品新鲜独到的艺术形式也深有会心,作出既符合文学创作规律又具体细致的论述。

胡风与七月派的关系更是理论批评与文学创作深深契合、相偕相行的生动有力的例证。胡风以其杰出的组织能力、巨大的人格魅力(善于发现文学新人并扶持其成长)和独树一帜的文学理论直接影响了七月派的形成。他的文学主张——

—到处都有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诗;文学要发掘人民群众几千年精神奴役的创伤;作家要发挥主观战斗精神……使七月派作家在远离解放区工农兵生活的情况下也不丧失文学写作的信心,使国统区文学在1940年代承接了鲁迅风骨与五四传统,使现实主义文学在客观冷静的形态之外生发出极富英雄气概和阳刚之美的一脉。尤其近年披露的胡风、路翎文学书简,表明胡风理论与七月派作家创作并非只存在单向的前者影响后者、后者接受前者指导的关系。胡风不断地从路翎这些生气勃勃的青年创作中吸取文学经验,丰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路翎们则或以作品说话,或以书信进言,对胡风文学理论予以补充和修正。因此,胡风的文学理论不仅体大思精,更重要的是,他的理论思考和批评行为始终联系着变化着的、鲜活的创作经验,有切实的体会和及时的沟通,不是僵化的教条和空洞的八股,充满了生命力,就连偏激之见也是火辣辣的。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与创作的疏离、隔膜和冲突同样是不容忽略的现象。有学者在50-70年代中期的时段内梳理出矛盾冲突的三种类型:其一、“党对文艺政策的调整同政治思想上‘左’的倾向的冲突”;其二、“理论探讨的深入同教条主义的冲突”;其三、“文学创作的新鲜经验同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的冲突”。[6]“前两种类型疏离文学本质是明显的,因为将文学与政治的有机复杂关系简化为文艺为政治服务,将文艺对政治的艺术表现简化为图解政策,其荒谬之处今日已经一目了然。教条主义追求整齐划一,一成不变,而文学是人类世界最富于变化性和独创性的文化现象之一,它天然的与教条主义的机械切割、强求一律格格不入。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理论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对文学的危害最烈,造成的后果也最严重。从运思方式来看,它遵循的正是机械论的教条主义;从评论方法来看,它无视文学创作的千差万别,以不变应万变,无视(艺术)差异而强求(政治)统一,这正是庸俗社会学的理论批评的本质特征。诚如鲁迅所说:“不肯具体地切实地运用科学所求得的公式去解释每天的新的事实,新的现象,而只抄一遍公式,往一切事实上乱凑,这也是一种八股。”[7]1960年代初,何其芳曾对庸俗社会学和政治至上的情绪导致自身诗歌创作“忽略艺术的重要”作过一些

检讨和反省,这一思想在此时的理论批评中也有所体现,他说:“对阶级社会中的文学的现象,是必须进行阶级分析的,但如果以为仅仅依靠或者随便应用阶级和阶级性这样一些概念,就可以解决一切文学问题上的复杂的问题,就大错特错了。”他并且将这一新认识运用于阿Q形象研究,肯定阿Q形象具有某种超越阶级和时代的特征,得出了“在实际生活中,在文学现象中,人物的性格和阶级性之间并不能划一个数学上的等号”[8]的较科学结论。但是类似的理论探讨均为当时的庸俗社会学理论批评所不容。等到庸俗社会学“进化”到“姚文元阶段”,则完全宰制了文学的理论探索和批评工作,更增添了一种真理在握、唯我独革的“自信”与蛮横,直接导向了文学的专制主义。庸俗社会学的理论批评就不仅是对创作的疏离,而变成对整个文学事业的破坏和摧毁。

失语与失范文论的“失语”是1990年代热烈讨论的问题,指的是新时期文论的某些状况:

现代西方文论话语被大力引进并广泛运用于文学理论批评,导致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包括概念、范畴、术语和内含的思维形态与感知方式等)的退出;现代西方文论大面积覆盖中国文学现实,导致中国当代的文论后殖民现象。倘若将以上描述理解为如下“症候”——

—中国传统文论不能自如地进入现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系统,西方文论不能自然地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自身,前者的阐释缺乏有效性,后者的阐发缺乏针对性;那么可以说,中国文论的失语问题在整个20世纪可谓早已有之、于今为甚罢了,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理论批评方法论热和概念名词大换班不过是凸显了这一病症。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所仰仗的主要理论资源和思想支持固然并非来自传统,导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某些误读和负面评判,并带来了新文学的一些缺陷与不足;“学衡派”新人文主义的文化和文学主张虽与前者对位存在,但同样取自异域他邦,因恰恰显示出它对中国文学问题的隔膜而失去了现实针对性,沦为“理论自语”。从那时至今,中国始终未能建构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奠基于现代文学实践的文论体系,通行的和部分有效的理论批评便是五四以来不断强化的西方化的文论话语,这便是时人诟病的虽然发声却形同哑默的文论“失语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仍然可以被看作现代中国文学“古今中外”的张力关系和矛盾运动在文论领域的体现。

针对文论失语,理论批评界提出了“话语重建”的思路与方案:其一是回到原点,实现中外古今文论话语的“杂语共生”形态;其二是以中国传统为核心,将它推广为普遍性的文论话语;其三是主张对中国传

统文论进行现代转换;其四是尊重差异,寻求中西、中外文论的汇通。以上主张虽有少量历史尝试,但更多的仍只是观念倡导,存在不少疑点,对应如下:其一,现代中国文论已是“杂语共生”状态,无法回返真正的原点,重要的是怎样跨越这一“混融”阶段,建构出有能力与世界文论平等对话、对中国文学具独特阐释力的文论体系。其二,“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的逻辑前提都是承认双方既存在特性又拥有共识,但这里的“送去主义”则在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同时堕入“华夏中心主义”迷思。试想,中国传统文论阐释现代中国文学尚且乏善可陈,又何谈去普惠世界,其文化自负的心态接近鲁迅早年批评的“合群的爱国的自大”。其三正是一个现实难题,因为现代以“断裂”的方式来标示自身,客观地说,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涉及到十分丰富和复杂的层面,包括转换的基础与内涵、路径与方法等;而且,它不可能是整体转换,传统文论作为现代文论的“预制”,只能是转换实践可供调用的资源之一。其四,从差异出发寻求共通点,这是一对矛盾,需要接受考验的不仅是能力,还有智慧。实事求是地考量,关键是要从中国文学传统尤其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合理预测与规划,发现症结,提出问题,以此为基点,中外文论才可能成为“为我所用”的资源,现代文论才可能健康发展。所以,当代文论失语症的发作与我们提问能力的缺失有关。

提问能力的削弱、减退以至消失既是文论失语的症状,又是文论失范与失态的重要原因。所谓文论失范指文学理论批评丧失原则与方向,不讲规则与品格。发现问题是一切学术研究的根本前提,解决问题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因此提问能力的有无、问题意识的强弱关系到学术研究的成败和学术研究成果价值的判定,而中国学者自主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开展研究的能力之薄弱在20世纪是一个基本事实,[9]有学者在批判性分析现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演变时发现了一个持续的基本取向:“中国论者固着地依凭一己的认识向西方寻求经验和理论的支援,用以批判中国的传统,界定和评估中国的现状、构设和规划中国发展的目标及其实现的道路。”[10]虽然学者们引用的西方理论各有不同,甚至互相矛盾,但“问题”却是同样的:“例如把西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西方理论旨在回答的问题虚构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把西方迈入现代社会后所抽象概括出来的种种现代性因素倒果为因地视做中国推进现代化的前提性条件;把中国传统视为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障碍而进行整体性批判及否定;忽略对西方因其发展的自生自发性而不

构成问题但对示范压力下的中国发展却构成问题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西方的理论未经分析和批评以及其理论预设未经中国经验验证的情况下就视其为当然,进而对中国的社会事实做非彼即此的判断,等等。”[11]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1990年代后现代文化包括后现代文论自西往东,登陆中国,此时有一些学者欢欣鼓舞,以为后现代文化提供了一次“一切推倒重来”的机遇。他们认为西方现代性发展过度从而弊病丛生积重难返,倒是如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尚未将现代化事业进行到底,用不着“苦尽甘来”,可以轻松上阵,占得先机。这就如西方的农夫辛苦了一季,我们则可以拿上镰刀直接走向收割的田野。类似的观念曾出现在同样是“文化滞后”的俄罗斯,早在一个半世纪前,赫尔岑就痛加针砭:“我们很喜欢假手他人火中取栗;让欧罗巴流着血汗去发掘每一条真理,做出每一件发现,让他们经受沉重的妊娠、艰辛的分娩和折磨人的哺育这一切苦痛,——

—而婴儿却归属我们,这我们似乎觉得是合乎事物规律的。我们忽略了,我们将弄到手的婴儿乃是一个养子,我们跟它之间并没有有机的联系”[12]在别人那里是甘甜的果实,到了我们这里只有清涩的滋味,这就难怪常常是问题在国内,提问在海外,而国内误将海外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来研究,殊不知自己的大脑早已成为外国理论批评的跑马场。

价值迷失与理论批评的庸俗化也是近期文论的问题症状。理论批评固然不排斥纯技术性分析,而且形式本体的研究一直是现代中国文论的薄弱环节,亟需改善和加强。但是,文学是人学,以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批评是涵化着人文精神内核和具有明确的价值态度的人类心智活动,同样属于人的精神劳作与创造,人文价值的长期迷失、缺席当然是不正常的。当前的一些理论批评面对丰富得有些芜杂的文学现状,面对复杂得不免混乱的价值体系,无所适从或随机选择。从中人们体认不出坚定明确的价值追求,体会不出厚重深沉的人文底蕴,体贴不到自由独立的学术人格,更体验不到理论批评伴随文学健康生长、文学促成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些理论批评,要么陷于自说自话的个人私语,卸去了理论批评理应承担的文学职责和社会职责;要么依然固守已经陈腐僵化的理论教条和批评立场,看不到在新兴的文学中正萌生着有意义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和文学希望;要么迷失于价值多元的虚像中,随波逐流,使严肃的理论批评蜕变为观念的演绎,或利益的言说。尤其在市场经济全面推行、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理论批评很容易堕落为商品拜物教的新产品和文化殖民地的新标本。

理论批评的庸俗化有两种喧嚣的形态。一类是所谓酷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不惜从对作品本身的评论而引申到对作家人格的攻讦,将本来可能不无合理性的“片面的深刻”推至极端,缺乏善意,一味追求立论的苛酷和尖刻,污言秽语也时常出现。另一类则是所谓滥评,一律是说好话,既无艺术标准,更乏人格操守,批评家越来越像“评托”,日下盛行的一些媒体批评和研讨会评论即属此列。将严肃的文学理论批评转变为圈子内事情,转变为利益的交换,对这样的批评,鲁迅早就指出过它的实质与危害:“是在乱骂与乱捧。”[13]

注释:

[1]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马恩列斯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3页。

[2]周晓明、王又平主编:《现代中国文学史?引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3]洪子诚:《关于50至70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1期。

[4]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6页。

[5]李怡:《“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0页。

[6]冯牧、王又平:《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

—1976)?文学理论卷?序》第一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2页。

[7]鲁迅:《〈透底〉附录回祝秀侠信》,《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

[8]何其芳:《论阿Q》,《何其芳文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8页。

[9]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内部出版,1982年)一书中对1900-1965年间的社会科学成就分门别类列表说明。在总共62项成果中,中国只有以毛泽东为主要作者的“农民和游击队组织与政策”一项。暂时将导致这一结果的复杂原因悬置起来,但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原创性和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成果严重匮乏可能是一个难以推翻的事实性结论。

[10][11]邓正来:《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

—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研究与成果——

—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增订版,第118页。

[12][俄]赫尔岑《论文一》,《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李源译,吉洪校,商务印务馆修订1997年第2版,第7页。

[13]鲁迅:《骂杀与捧杀》,《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85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责任编辑:陈执)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大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分上下两编 上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反思 下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视野 先发给你上编的内容如下,请转给同学,并张贴到我豆瓣小组上:“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课程大纲 (2013年2月-6月) 上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反思 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起源 核心文本: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参考文本: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二、“新中国”与“新文学”:从王瑶到唐弢 核心文本: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论鲁迅》 参考文本:周扬《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 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重写文学史” 核心文本:黄子平等《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钱理群《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

参考文本:王晓明《从万寿寺到镜泊湖》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四、“当代文学”的概念与“新时期文学”的起源 核心文本: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 蔡翔《社会主义危机以及克服危机的努力》 参考文本:《沉沦的圣殿》、《持灯的使者》、《七十年代》 五、重绘百年中国文学地图:“晚清”、“鸳蝴”与“左翼”及其他 核心文本: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 陈建华《“乳房”的都市与革命乌托邦想像》 六、鲁迅形象的当代建构:作家研究与社会思想的变迁 核心文本: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参考文本:竹内好《鲁迅》、《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 下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视野 七、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李陀《开心果女郎》 王晓明、蔡翔《美和诗意如何产生——有关一个栏目的设想和对话》罗岗、倪文尖《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八、文学与公共空间:以《申报自由谈》为例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 陈建华《〈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批评功能》 九、文学与影像:从“幻灯片事件”说起 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261319 英文课程名: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总学时:37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与文本特点,并结合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四章 第一章:中国经典诗词欣赏 10课时 第一节:诗词的产生及体式特征 2课时 1、诗的产生及各类体式 2、词的兴起、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先秦诗的顶峰——《诗经》、《楚辞》 2课时 1、《诗经》——《关雎》、《蒹葭》赏析 2、《楚辞》——《离骚》、《湘夫人》赏析 第三节:繁花似锦唐代诗——李白、杜甫、李商隐 2课时 1、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赏析 2、杜甫——《春望》、《登高》赏析 3、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第四节:宋词三大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课时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 第五节:中国现代新诗三大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 2课时

20世纪文化思潮

文化思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归根结底是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所致,是现代化变迁的结果。是在新的历史背景——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变奏下发生了语境的转变。如“全球化”与“本土化”、“民族化”与“全球性”、“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等等 20世纪中国文化的五大基本走向1、从封闭走向开放;2、从保守走向创新;3、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4、从一元走向多元;5、从斗争走向共生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文化的空间维度上从封闭走向开放是20世纪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其他变革的原因所在。经历了从被动开放到被动封闭再到主动开放的过程。 第一阶段的文化开放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被动反应,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在文化心理层面,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拒斥,对自身文化的自卑和依恋,构成复杂的矛盾体,或者在两者之间摇摆,或者在同一时期和同一个体身上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欲迎还拒,对自身文化的欲罢不能 在第二阶段,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时期。 1、在文化建设的内容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而马克思主义文化恰恰来源于西方,是文化开放的成果。 2、在文化建设的方式上,虽然也提出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方法,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文化建设中去,越来越走向相对封闭。 在第三阶段,中国文化走上了正确的开放之路,取得丰硕的文化成果。 全面的文化开放包括:1、时间上对历史和未来开放,2、空间上对现实和世界开放,3、内容开放与形式开放的统一。 (二)从保守走向创新在文化的时间维度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过去的保守走向面向未来的创新。自明代至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的基本取向是保守的。主要特征为: 1、以超稳定的等级结构和秩序来维持文化的稳定。 2、以面向过去为取向,保守旧事物抗拒新事物,“天不变道亦不变”,变是手段和权宜之计,不变是宗旨和目的。 在第一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创新的起点。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第一篇文章《敬告青年》中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总纲领,提出六方面要求,希望青年自觉奋斗:(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长老型文化→青春型文化长老型文化以金字塔型等级秩序,以老人为中心。青春型文化则以创新、求变,以青年为中心。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确立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立自主地位,但同时,由于激进、简单和粗暴的文化变革方式,导致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毁灭性破坏,旧文化破得太过分,新文化没有真正立起来,出现了文化的“断层”。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与文化变革互相促进,文化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三)从精英走向大众在文化主体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 “精英”(也即“小众”)是指掌握文化控制权和话语权的少数特殊阶层,他们或是革命者,或是意识形态机构,或是体制内知识分子,或是学院派知识分子,大众只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和实践者。 要理解这一走向,必须认识中国文化在空间层面的三大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一)主流文化: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概括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文化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致力于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知识分子在西方被称为

2016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2016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文学改良运动的终点是() A. 白话文运动 B. 诗界革命 C. 文学革命 D. 小说界革命 2.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 A. 春柳社 B. 春阳社 C. 春草社 D. 春风社 3. 到1903年,梁启超又把()运用到小说界革命中,从而形成了文学进化观。 A. 生物进化论 B. 文艺复兴思想 C. 民主思想 D. 科学思想 4.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 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5.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D. 谭嗣同 6.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7. 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称为()。 A. 现代戏 B. 新戏 C. 文明戏 D. 艺术戏 8.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 A. 莫言 B. 洪峰 C. 马原 D. 余华 9. 运用“ 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 A. 马原 B. 莫言 C. 格非 D. 余华 10. 李冷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死去的太阳》 B. 《爱情的三部曲》 C. 《新生》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裘廷梁详细列举了白话的益处有()。 A. “省力” B. “免枉读” C. “便幼学” D. “炼心力” 2. 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曾概括为: A. 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 B. 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 C. 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 D. 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 3. 《激流三部曲》包括() A. 《家》 B. 《春》 C. 《火》 D. 《秋》 4. 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 A. 《报复》 B. 《悼橘宗一》 C. 《伟大的殉道者》 D. 《可爱的人》 5. 为了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主要进行的反传统的操作有: A. 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 B. 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 C. “戏拟” D. 虚构的真实性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双百”方针:1956年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在文化科学问题上要贯彻两个口号,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就是双百方针。毛泽东将其定为党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倡学术民主、学术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名词解释) 当代17年(1949-1966)诗歌的特点: 第一:抒情主体的国家定位。诗人的定位不是个体和诗歌要求的定位,而是面向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定位。 第二:个人话语空间的紧缩。当代诗歌的意识形态化和“工农兵”化的双重演进,导致消失了个人意识。对外部生活的关注,代替了个人感受的抒写,每当个人与外在发生对立、矛盾时,往往通过对个人的谴责和自我批评来解决。 第三:诗歌情境的抽象化。在当代诗歌语境中,许多符号都失去了它的自然与本真,语言的能指特征迅速萎缩,一些意象都有了固定的所指。 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诞生于五十年代,1959年才成为“诗歌中的一个崭新的形式”,并有了理论上的阐述。形式上看,政治抒情诗是现代自由诗在当代意识形态场域中的变形。历史地看,政治抒情诗是另一种意识形态对《女神》式融合抒情与批判表现方式的改造,它的前辈三十年代前后的“普罗诗歌”。除内容必须表现政治外,它还具有颂歌的文体风格。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郭小川。(名词解释) 散文新三家:杨朔、刘白羽、秦牧。 《茶馆》的艺术成就:王立发,常四爷,秦仲义 从主题上来看,《茶馆》是献给三个旧时代的葬歌;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看,《茶馆》中绝大部分台词兼有交代事件、体现性格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多重功能甚至有用说一个字来写活一个人物的神来之笔,具有高度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从人物形象来看,《茶馆》中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刻画得非常具有代表性,让读者可以在人物只出场一次的时候就印象深刻地记住他,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结构即艺术特点来看,《茶馆》用一个小茶馆反映一个大社会,主要人物自始至终,次要人物“子承父业”,更次要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以人物带动故事。三个时代三部戏同一个茶馆,采用冰糖葫芦式结构,用茶馆串起三个时代,真实再现了普通中国人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人生百态。 李隼《李双双小传》:李双双,孙喜旺 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水利局副局长老田 周立波的【反映农业合作化】农村题材作品《山乡巨变》:盛佑亭,陈先晋,李月辉,邓秀梅 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赵树理《三里湾》:王金生,范登高 柳青《创业史》的主要人物:梁生宝、梁三老汉、郭振山、郭世富、姚世杰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的主要人物:徐义德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40 1. ()是姚斯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现在接受” B. “期待视野” C. “先在理解” D. “先在知识”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B 2. 《塔铺》的作者是: A. 方方 B. 池莉 C. 刘震云 D. 刘恒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C 3.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 A. 春柳社 B. 春阳社 C. 春草社 D. 春风社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4. 运用“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 A. 马原 B. 莫言 C. 格非 D. 余华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D 5. 以弘扬儒家“道统”、“文统”为宗旨的各文学派别声势大振。在文论上,桐城派主张() A. “义法”说 B. “肌理”说 C. “清空雅正”说 D. “道统”、“文统”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6.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满分:2 分得分:2

7. 巴金的作品中反映轿夫一家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与同情的是: A. 《可爱的人》 B. 《路上所见》 C. 《报复》 D. 《悼橘宗一》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8.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 A. 莫言 B. 洪峰 C. 马原 D. 余华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D 9.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10.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C 11.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A. 创造社 B. 左联 C. 太阳社 D. 研究会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B 12. 在故意设“空缺”方面,格非的小说()就是典型的代表。 A. 《迷舟》 B. 《信使之函》 C. 《访问梦境》 D. 《请女人猜谜》 满分:2 分得分:2

福师1108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108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108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 一、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述评。 考核知识点: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①诗界革命;②文界革命; ③小说界革命;④文明新戏;⑤白话文运动。 参见教材:P35-53 二、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 考核知识点:叙事的变革:(1)意义的消解:元虚构。(2)反传统的操作:①“戏拟”;②设置“空缺”;③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 参见教材:P174-183 三、论巴金创作的风格演变。 考核知识点:巴金创作的风格变化:①直面惨淡的人生;②追随时代的“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③清醒冷静的批判现实主义特色;④契合新生意识形态的热情歌手;⑤沉郁苍凉的随想与反思。 参见教材:P194-211 四、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

考核知识点:共和国文艺历史的基石:①五四时期的萌芽;②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③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④左翼文艺运动;⑤延安文艺运动。 参见教材:P90-100 福师1108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 一、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 考核知识点: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①洋务运动; ②现代传播媒介;③职业作家;④受众队伍。 参见教材:P17-21 二、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共和国的文艺范式的确立:①历史的修辞与经典的阐释; ②现实的再现与作家的立场;③艺术缺席的文艺运动与批评。 参见教材:P138-155 三、新写实小说的基本叙事特征。 考核知识点:新写实文本的基本叙事特征:①视点下沉;②零度叙事; ③随机性和偶然性;④平面化和零碎化。 参见教材:P190-192 四、巴金与二十世纪中国读者是如何同构巴金文本意义的? 考核知识点:文本外的互动与巴金意义的同构:①把读者当作交流对象; ②明确的读者在场意识;③读者在“本文结构”前入侵文本。 参见教材:P274-284 福师1108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判断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梁启超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王国维在批评中格外强调文学“重文学自己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寒夜》虽然仍采用作者常用的全知全觉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但叙述者通过不定内聚焦与非聚焦手段的交替运用,尽量让不同的故事人物表露自身心灵的合理化,从而为他们寻找出令人同情之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钱玄同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从《新生》发表正式步入文坛到抗战爆发前夕是巴金创作的丰收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诗界革命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明确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是黄遵宪,他在一八八九年的《夏威夷游记》中写道“故今日不作诗则已,若作诗,必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然后可。犹欧洲之地方已尽,生产过度,不能不求新地于阿米利加及太平洋沿岸也。……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虽然,诗运无绝之时也。今日者革命之机渐熟,而哥伦布玛赛郎之出世必不远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梁启超等人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悖离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左联在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中,对文艺与政治、文艺的阶级性的认识和阐释上存在着严重的简单化的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谴责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包括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及曾朴的《孽海花》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目标在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诗界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改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白话文运动发起者最早的指向并不是文学,而只是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窗体底端

山大考研资料 二十世纪文学史要点

山大考研笔记之20世纪中国文学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辅导用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题型及分值 1.名词解释(3个,每个5分,共15分) 2.简答题(2个,每个10分,共20分) 3.讨论题(1个,15分) <一>教材 总括:导论,上篇中概说,第一章的第三节,第二章的第五节,第三章的第四节,第四章的第三节,第五章的第二节,第六章,第十二章,中篇二,下篇二,可以不看,考试较 少涉及。 (1)维新文学运动P174第一段 (2)黄遵宪 P185第二段: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提倡"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吾口",不拘守旧律,诗作语言通俗,形式 多变以新词汇入诗,带有鲜明的启蒙意向和史诗意味。 (3)康有为 P186-P187:原名祖怡,字广厦,号长素; 创办万国公报; 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4)梁启超 P187-P189 第一段: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 创办《时务报》、《清议报》; 他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提倡者。 (5)新小说 P198第一段1-5行+P200第二段中,吴、李、曾、刘的代表作 (6)新小说缺点 P202第二段起-P203三条要点 (7)李宝嘉的《官》P209第三段+其一、其二、其三P212 第二行到艺术特色(8)吴沃尧《二十年》P216 第二段开头到倒数第三行头一个字 (9)怪现状P217-P218三小条 (10)刘鹗P220最后一行-P221第一段,P223第二段的前三句(11)《老》P224第三段加其一,P226其二,P227其三。最后一段-P228第一句(12)曾朴P232第二段,P234最后一段前两句话,P235第二段三条要点 (13)章炳麟P244-P246 秋瑾P246-P248 邹容之上,大体了解作品风格(14)南社P252 第四行"1907年"开始到本段尾加上下一段第一句,其次,再次:1907年光复会武装起义失败,秋瑾等人遇难,以纪念这位女诗人为契机,南社三位发起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首先组织了神交社,几经周折,1909年11月13日于苏州虎丘召开南社城立大会。在到会的17人中,有14人是同盟会会员,就此而论,南社有"同盟会宣传部 "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倾全力于革命宣传,正是南社一大特色; 其次,南社文学家以其前所未有的革命精神,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开辟了道路; 再次,南社以"一代激扬文字"的气氛,成就了浪漫的文学新风气。 (15)鸳鸯蝴蝶派P268第一段~第二段: 二十世纪初,在新小说崛起的同时,通俗小说的创作也悄然而起并日趋繁荣,形成了说部 雅俗对峙互补的格局;

_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_序_郑伯农

2005年11月 第29卷第6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v e m b e r 2005V o l .29N o .6 《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① 序 郑伯农 (中国作家协会,北京 100029) 摘 要:《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文坛上存在的一股颓废主义 思潮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分析。这部著作不为流行的社会风气所左右,敢于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敢于 恢复文艺理论批评的批判精神。虽然存在不足之处,却已经显示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穿透力。 关键词:当代文学;颓废主义思潮;文艺理论;文艺批评 中图分类号:I 2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5)06-0098-02近几年来,方家们撰写了许多梳理新时期文艺思潮的书。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如今,我国文艺思潮变化之迅速、剧烈,是历史上少有的。有人说,西方一百多年来各种文艺流派的更迭,各种文艺思潮的变幻,我们在2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把它们演习了一遍,迅速引进、迅速应用、迅速超越。得风气之先者喊着创新的口号,穿起西方各种主义的服装,像走马灯一样在文艺舞台上穿梭而过。对此,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文艺思潮的变化,和国外思想潮流的影响有关系,和国内外经济、政治生活的变动也有密切的联系。 张器友等同志的这部专著并不是全面分析新时期文艺思潮的书。作者选择了其中一个重要现象“颓废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分析。在作者的笔下,颓废主义既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一个褒义词。它指的是欧洲19世纪后半叶出现,后来风靡全世界的一股文艺潮流;也指的是打倒“四人帮”后在我国兴起,此后一直势头强劲的一股文艺潮流。它既不是全盘肯定的对象,也不是全盘否定的对象。作者从摆事实开始,勾勒出这股思潮的大致发展脉络,列举出它在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书中主要梳理了诗歌和小说两大门类的发展情况,进而把创作成果和创作主张、创作宣言结合起来考查,归纳出它的基本特征,指出它的社会意义及它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股思潮的思想渊源、艺术渊源和社会根源。可以看出,作者在收集资料上下了大功夫。读了这本书,不论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都会感到有所收获,因为其中有大量在其他书籍中难以见到的资料。并且,作者走的不是那条学院派研究者容易涉足的路子:从理论到理论,从观念到观念,而是紧紧抓住创作实践,从分析创作成果入手,把研究作家作品和研究创作主张、创作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名长期和文艺思潮打交道的理论批评工作者,我深深被这部书所吸引。 “左”的错误带来的严重恶果之一是把文艺批评简单地当成阶级斗争的工具。“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在多次政治运动中,文艺批评起到了“大批判开路”的作用,产生了令人痛心的后果。纠正这种错误是完全必要的,我们今后仍要防止文艺批评的简单粗暴。但是不能不看到,在纠正“左”的错误中,确实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即取消文艺批评的批判功能,只说好话,不说缺陷,只“栽花”,不“栽98 ①《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是安徽大学中文系张器友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文学中的颓废主义思潮研究”的结项成果,即将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 收稿日期:2005-10-11 作者简介:郑伯农(1937~),男,福建长乐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专题

1、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述评。 文学改良运动与现代文学观念的萌生: 1、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 2、从报章文体到新文体; 3、着意“营构人心”的小说界革命; 4、戏剧观念的更新和文明新戏的萌芽; 5、力主“言文合一”的白话文运动; 6、独行者的文学批评与现代观念。 2、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陈陈晓明概况为5个方面,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一从叙事学角度看,“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新写实小说”的作家在对待生活和人物方面放弃了理性或理念的关照,他们的小说也就不再显示叙述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如方方的《风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在《风景》中,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个夭折的幼婴,他宁静地观察自己的父母母亲,哥哥姐姐的生活,流水般地讲述他所看到,听到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叙述者得智力,判断力甚至人生的经验明显不如故事中的人物,当然,《风景》叙述者的安排是“新写实小说”中一个极端,特殊的个案,但哪怕在《烦恼人生》、《一地鸡毛》这些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觉叙述观点的作品中,读者一很难感觉到叙述者或隐含作者高于印家厚,高于小林的地方。二从故事的角度看,现实主义要求小说中的任何情节,细节,都必须发挥一定的功能,承担不同责任,而在“新写实小说”中,由于拒绝意识形态阐释,由于缺少终极的价值指向,情节的发展往往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故事一大多以平面化零碎化的状态呈现,从而构成一种似乎是未经任何选择加工的“生活流”或“叙事流”状态。池莉的《烦恼的人生》发表时,“编者”曾介绍其叙事结构说:“这部小说的特点是:它那完全生活化德尾随人物行踪的叙事方法,它那既有故事又没有故事模式,让主人公面对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机缘,偶遇,巧合自由行动,因而就像植物的生长发育那样,不是预先定型而是逐渐定型的结构形态,它那接近于提供生活的”纯态事实“的原生美,它那希望由读者自己面对作品去思索,去做判断的意愿,这种不重情节结构的过分戏剧化,而重叙事方式的完全生活化,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而重生活细节的真实生动,就是典型“新写实小说”的“生活流”的叙事结构。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AB期末复习题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A/B期末复习题 1.诗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的作者是________ ________。 2.最早为林纾赢得翻译文学作品盛誉的是 1899 年在福州印行的《 》。 3.认为《红楼梦》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________________。 4.1954年秋,、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5.年4月,《》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6.吴亮的《》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对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陈晓明的《反抗危机:论“新写实”》则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 7.在 1922 年9月致《文学旬刊》编者的信中,巴金对《》、《》、《快活林》等刊物所表现的庸俗、消遣倾向表示了不满,同时也还表达出对《》所刊“新小说”的由衷赞赏。 8.《论主观》的作者是;《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的作者是。9.著作《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作者是;论文《巴金的〈家·春·秋〉及其它》的作者是。 10.著作《巴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作者是;论文《〈雾〉、〈雨〉与〈电〉》的作者是。 11.棋是格非小说《褐色鸟群》中的人物;是巴金小说《雾》中的人物。12.1907 年,新创办的《》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

13.1898年,严复翻译的《》正式出版,发表《论白话的维新之本》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化先行者的言文合一主张。 14.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 15.《随想录》出版后,上海远东出版社又于年3月出版了巴金的另一作品集《》。 二、名词解释 1.《受戒》主旨 2.黄遵宪: 3.诗界革命: 4.电影《武训传》: 5.“复出”小说家群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异域文学的营养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2.八十年代中后期社会文化变迁的基本特点。 3.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4.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 5.结合作家作品,简要论述先锋小说家们进行了哪些反传统的叙事实验。 6.五十年代前期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对新范式的规范。

最新福师11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

福师11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 福师11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一 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每题50分): 一、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运动述评。 答题要点: 从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上升到反胡风集团的斗争,教训就更为深刻。从理论上看,胡风的文艺思想虽然与当时左翼文艺的主流观点有分歧,但本质上看两者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体系;而胡风本人和许多“胡风分子”在共和国成立之前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对左翼文艺运动都作出过贡献。但是,就由于胡风的文艺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太一致就组织对其围攻,由于胡风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就罗织罪名,由最高领导人定调子对其实行无情打击,甚至动用司法权力对其专政,这种做法就更无学术讨论或民主法制可言。其直接后果是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党员干部甚至青年学生惨遭迫害。“胡风集团”冤案对整个文艺界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举国声讨,批判揭发,大兴整人之风,使得文艺界笼罩在一片恐怖惊慌之中。正在建立的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局面被断送了,共和国成立时心情舒畅作家艺术家们一下变得战战兢兢。 总之,无论从发动者的意图还是从实际的运动过程或运动效果看,在这些名为文艺批判的运动中,惟一缺席的就是艺术。但正是这三场文艺批判运动,连同五十年代初期建立起来的完备的文学队伍的体制化管理体系,完备的文学期刊、报纸文学副刊和文学出版社的运行机制,以及适应国家意识形态需求的作家级别、薪俸、奖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共和国的文学范式、共和国文学的运行机制正式形成。因此, 1956年l月 14日到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肯定了“我国的知识界的面貌在过去六年来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怀仁堂向文艺界和科学界作报告时指出:“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他说,对于文学艺术工作,党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为工农兵服”,“也就是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一切劳动人民服务。”“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任何作家可以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互相竞赛。题材问题,党从未加以限制”。同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明确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这一切无不表明,中共中央和文艺界的领导也已认为,文艺界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完成,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基本确立。 二、论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答题要点: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由传统步入现代、由自足迈向世界的曲折进程中,一些作家和他们的创作毫无疑问地担负着某种无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应该从这些作家创作的个性特征入手,把他们的作品放到文学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去追寻其文学史意义。 1、承前启后的家庭问题小说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一、填空题 1.1979年,《上海文学》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2.从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小说方面出现了宗璞的《我是谁》、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以及王蒙的《春之声》等一批运用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作品。 3.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和《太阳出世》;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包括《雾》、《雨》、《电》等三部中篇小说。 4.1983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周扬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一年后,胡乔木在《红旗》杂志发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对周扬文章进行系统、猛烈的批评。 5.1985年,文坛出现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和莫言的《红高粱》等一批和传统叙事模式完全不同的小说。 6.余华的《古典爱情》颠覆了传统的言情小说的叙述模式;巴金的《随想录》包括《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等五本。 7.在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受到严厉批评的作品有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沙叶新的剧作《假如我是真的》以及戴厚英的小说《人啊,人》等。 8.吴亮的《马原的叙述圈套》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余华的《河边的错误》颠覆了传统的侦探小说的叙述模式。 9.1887年,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率先提出了“言文合一”问题。 10.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出版,梁启超发表了《译印政治小说序》。 11.抗战爆发后,胡风在国统区先后创办主编文学杂志《七月》和《希望》,并且为中国诗坛培植了“七月诗派”。12.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被郭沫若称作蓝色作家的是朱光潜,称作黑色作家的是萧乾。 13.1954年秋,李希凡和蓝翎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14.诗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的作者是黄遵宪。15.认为《红楼梦》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王国维。 16.1902 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发表著名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正式提倡“小说界革命”。17.1953年年初,《文艺报》先后发表林默涵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何其芳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两篇文章,对胡风的文艺观进行了批判。 18.1905年,发表《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的新观点的是陈独秀。 19.出现下列故事人物的小说是: 姚国栋、杨梦痴《憩园》;姚亮、穷布、顿月《冈底斯的诱惑》;白雨潇、胭脂女《鲜血梅花》;杜大心《灭亡》;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考核试题标准答案

1、论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梁启超、黄遵宪等倡导的“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 ②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地位和社会作用。 ③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也称“报章体”。 ④白话文运动,以裘廷梁为主要代表,提倡“崇白话而废文言”。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一场带有改良色彩的资产阶级启蒙文学运动,它既是中国封建文学总解体的开始,又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文学革命的预演和先导,为新文学运动的勃兴作了一定的准备,在多方面孕育了五四文学革命。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中国文学从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之间的一个过渡,也是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在文学上的直接反映。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注重了诗文的改革(诗界革命),提倡文体革新和白话,把小说的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地位上(小说界革命),以及输入话剧等新的艺术样式(戏剧改良)。总之,他们以具有鲜明近代色彩的文学观为指导,以从文学观念到创作风格,从文学体裁到文学语言等方面,酿成了与中国古典文学主潮渐去渐远的另一文学大潮,从而为五四文学的萌生作了必要的准备。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从根本上来说,是从属于晚清改良运动的,这说明文学改良并不是根源于文学自身的要求,而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改良的,实际上,这是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晚清社会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领导下,从救亡图存的和开启民智的目的出发,积极宣传改良思想,正是从适应社会改良的需要出发,他们对文学提出了改良的要求,从而掀起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严格的意义上还没有构成一次真正的文学革命。它的很多口号和理论主张,既有现代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这主要根源于他们希冀在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既有格局中,通过对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嫁接,完成一次中国文学的“改良”,而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尽管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历史局限,但其历史功绩是无法抹杀的。它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而且在文学形式方面,都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崛起作了必要的准备。他们从救亡图存的终极目的出发,在文学上提出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口号,并身体力行,从而酿成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其所提出的文学主张,和五四文学革命所提出的文学主张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这就使五四文学革命提出的一些文学主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预演,为五四文学革命最终酿成更加广泛的社会性的文学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动者和参与者,莫不深受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深刻影响。如胡适就说过“二十年来的读书人差不多没有不受他(指梁启超——引者注)的文章的影响”。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晚清文学改良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崛起作了必要的准备,也就是说,没有晚清文学改良,就没有五四文学革命,就

20世纪中国经典小说鉴赏论文

《20世纪中国经典小说鉴赏》课程论文患病者——读鲁迅《阿Q正传》 姓名:郑旭良 学号:20111646 班级:11级汉1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患病者——读鲁迅《阿Q正传》 摘要: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不同的人看鲁迅所写的《阿Q正传》也会有各自不同的感悟。或是觉着此人粗鄙不堪,或是觉着此人罪有应得,或是同情此人,从上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更有甚者,觉着阿Q是上世纪初中国社会平民群体的缩影,是“最为卑劣的中国人”。但是在本文里,阿Q仅仅是一个患病者,一个普普通通的病人,而《阿Q正传》则自然而然的成了阿Q这位病患的病历本。 关键词:《阿Q正传》鲁迅患病者病历本阿Q 上世纪初在古老的东方大陆上中国,蔓延着一种可怕的疾病,这种疾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再加上长时间的积累,这个古老东方大陆上的老大帝国的国民们大多都染上了这种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性很强很强,它或会让人死亡,或会让人贫穷,最严重的或许会让这个老迈的帝国连同他的人民一如庞贝古城一般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消亡。于是乎,一群染病较轻的国民开始各自给这个国家,给这个国家的人民,找寻治病的良方。或是于炮火中寻找出路,或是于纸笔间进行尝试,不同的医生,都正朝着同一个方向,进行着各自的医治。而《阿Q正传》则正是诞生于这群医生们各自医治这个国家和他的人民的过程中。不能说《阿Q 正传》是一剂治病良方,因为在我看来,它或许更像是一本病历,或者说是一本医疗记录,一个名为阿Q的患病者的病历。 阿Q,具体叫什么无从考证,只能从他的记录上知道他被别人称作阿Quei,按照浙江一带的方言来看,或叫阿贵,亦或者他有可能叫阿桂。但是在这里,暂且不去深究他到底叫什么,权且照着病历上的阿Q叫着吧。至于这个阿Q是哪里人,更是无从考究,只是从薄薄的病历间能知道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是在未庄和附近的城镇度过的。当然,这些也不算重要的东西,变暂且抛到一边,来谈一谈正题——阿Q到底有什么病。 阿Q到底有什么病?从那位叫做鲁迅的医生所开的病历本来看,阿Q确实病得不轻。从病历本的前面几页看,这或许又不能称之为病历本,或许叫他疾病百科全书来得更为恰当。也不知道这个叫作阿Q的是怎么做到的,几乎当时整个老大帝国国民的病征都能从他身上找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当然,患病太多,不便细分,也就权且将他害得最深的几种毛病挑出,进行浅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