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胃都会癌变吗

合集下载

残胃癌致病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残胃癌致病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残胃癌致病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唐毓林,叶海洪,李振洪,张涌泉,甘雨,许景洪,李立志,黄文文,黄正锋【摘要】目的探讨残胃癌发病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方法对30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化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残胃癌以腺癌为主,多见于胃空肠吻合口,距第一次手术时间平均为16.8年;原行Billroth-Ⅱ式胃手术25例;残胃过大23例;不吸收缝线残存及异物反应19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20例。

结论残胃癌的发生与十二指肠胃返流、胃内细菌过度生长、胃粘膜细胞营养环境改变、HP感染、残胃过大、不吸收缝线残存及距第一次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有关。

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可望减少残胃癌的发病。

【关键词】肿瘤,残余;胃肿瘤;病因;预防;腺瘤;胃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后易发生残胃病变,残胃癌是主要病变之一,已成为胃外科的新课题。

1922年由Balfour首先描述,国内陈寿康于1974年首次报道。

近年来大量资料显示[1,2],胃切除使残胃癌发病呈增高趋势,其发生率为0.6%~21.4%。

现将1986~2006年我院收治的30例残胃癌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残胃癌发病的可能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残胃癌患者,其中男23例,女7例。

年龄41~79岁,平均56岁。

手术原发病均是溃疡病患者。

原溃疡位于十二指肠球部21例,胃窦部4例,胃体部2例,复合溃疡3例。

残胃癌发生距第一次手术时间:5~10年2例,11~15年7例,16~20年16例,21~25年5例,平均16.8年。

1.2 手术探查结果①原手术方式:原行Billroth-Ⅱ式胃手术25例,Billroth-Ⅰ式胃手术4例,Billroth-Ⅰ式加胃迷走神经切断术1例。

②残胃大小:按术中所见的解剖标志及残胃容积判断,残胃50%占23例,残胃50%占7例。

哪些胃病容易发展成为胃癌

哪些胃病容易发展成为胃癌

胃癌不是突然发生的,是由于一些胃病控制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彻底慢慢发展而来的。

早期有哪些胃病容易发展成胃癌?胃癌前期状态(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2)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中10%发生胃癌,胃癌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变率却为15%~40%。

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更高。

增生性息肉多见,而癌变率仅1%。

(4)残胃: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癌。

胃手术后尤其在术后10年开始,发生率显著上升。

(5)良性胃溃疡:胃溃疡本身并不是一个癌前期状态。

而溃疡边缘的粘膜则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与恶变。

(6)巨大胃粘膜皱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经巨大胃粘膜皱襞漏失,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浮肿,约10%可癌变。

通过上述的介绍患者已经了解了胃癌发生之前值得注意的胃部疾病,专家提醒广大患者一旦确诊是胃癌就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给自己一个延长生命的机会。

(责任编辑:单文贤实习编辑:柯宗兴)击溃癌细胞的中药配方:本药方可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防止癌细胞生长、扩散,调节细胞免疫,增强体内体液免疫功能,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效果,让癌细胞死亡。

中药配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印雨草10克、白花蛇草10克、茯苓皮10克、正心子10克、黄药子10克、双花10克、半枝莲10克、铁树叶10克、甘草6克。

预防可每年服用一次,每次服用三付。

一天一付、水煎服、饭后喝三次。

发现癌细胞(患有各种癌症的)连服用10付---30付,每天1付,水煎服、一天三次饭后喝。

约翰霍普金斯已将这篇研究报告用新闻稿方式发布,同时Walter Reed 陆军医学中心亦将这药方传播。

6点可阻止萎缩性胃炎变胃癌

6点可阻止萎缩性胃炎变胃癌

6点可阻止萎缩性胃炎变胃癌*导读:慢性萎缩性胃炎虽然与胃癌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所有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都会发展为胃癌的。

因此,该病患者大可不必有太多的思想负担,而应在积极用药治疗的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在临床上,依据胃黏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可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仅累及胃黏膜表层上皮(黏膜层的上1/3)的炎性病变。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其胃黏膜可恢复正常。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基础是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分泌功能低下。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很多患此病的人才是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那么,这种担心是否有道理呢?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常表现为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且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

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该病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

在临床上,根据胃黏膜固有腺受影响的情况可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即胃黏膜固有腺较正常量减少1/3以内者为轻度;减少1/3~2/3者为中度;减少2/3以上者为重度。

根据国内外专家对该病10多年的临床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重度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其胃癌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

所谓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腺体中出现了正常时不应有的小肠或结肠的肠腺,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具有小肠黏膜的特征,分化较好。

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则具有结肠的特征,分化常不完全。

经临床验证,完全性肠上皮化生与胃癌无明显关系,而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则与胃癌密切相关。

胃黏膜的不典型增生也叫异型增生,是指胃黏膜上皮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和结构上的异常。

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种偏离正常方向的变化,其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异型、结构紊乱和分化异常三个方面。

胃癌是怎么发生的,什么样的胃病会发展成癌?

胃癌是怎么发生的,什么样的胃病会发展成癌?

胃癌是怎么发生的 ,什么样的胃病会发展成癌 ?引言部分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加,因此很多人出现了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而这样的生活习惯也在慢慢侵蚀人们的健康,甚至增加了胃癌的概率。

胃病已然成为了现代人们的一种日常疾病,基本上都是因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

胃病将会对患者消化系统造成较大的损害,甚至有可能导致胃癌。

胃癌属于临床中致死率比较高的癌症,不但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还会侵蚀患者的健康,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根据相关医学统计数据,当前我国胃癌患者数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胃癌患者年龄也在不断降低,说明胃癌已经成为威胁年轻人健康的杀手。

日本的胃癌患者数量也比较多,但是日本患者往往能够在胃癌早期发现病症并进行治疗,因此致死率较低一些。

但是我国患者胃癌患者往往是到了晚期才被发现,此时所需的救治成本较高,且治愈概率较低,严重影响治疗效率。

只有明确导致胃癌的原因才能够加强对胃癌的防治,本身将具体介绍胃癌发生的原因、需要重视的胃病以及日常预防胃癌的方法。

1.胃癌是怎么发生的?通常情况下,饮食因素的不良影响将会诱发胃病与胃癌。

尤其是长期处于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中的人,其患胃癌的概率明显比较高。

其次,偏爱食用霉变食物、腌制食物、烟熏食物的人患胃癌的概率也更高一些,由于以上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进入人体胃部之后将会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变为亚硝酸盐,之后在胃部环境中与胺结合产生亚硝胺。

而亚硝胺就是诱发胃部肿瘤的重要因素,因此长期食用腌制、熏制食品的人也容易出现胃癌病症。

同样的,经常食用含有大量盐分食物的人群也容易出现胃癌,较高的盐分会对胃部黏膜造成损伤,导致胃黏膜易感。

尤其是沿海地区居民,其日常食用的食物中往往具备较高盐分,因此该地区胃癌人数比例也更高一些。

要想预防胃癌与胃病,人们就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清淡饮食,降低盐分摄入,食用少加工、健康的食品。

胃病癌变的征兆

胃病癌变的征兆

胃病癌变的征兆文章目录*一、胃病癌变的征兆1. 胃病癌变的征兆2. 哪些胃病容易癌变3. 哪些因素易导致胃病癌变*二、胃病癌变如何确诊*三、怎样预防胃病癌变胃病癌变的征兆1、胃病癌变的征兆疼痛性质的改变。

胃溃疡为饱餐痛,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疼痛消失。

一旦疼痛性质发生了改变,成为持续性的无规则的腹部疼痛或者有所减轻,应警惕。

明显消瘦。

胃溃疡病人短期内出现容易劳累、疲惫、乏力、食欲减退,以及出现消化不良性的腹泻,特别在进食肉类食物之后腹泻随之加重,恶心、呕吐、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消化吸收障碍,全身状态短期内发生急剧恶变,营养状况变得很差,消瘦明显,体重急速下降,出现贫血和治疗不奏效的顽固性呕吐,且药物治疗效果变差,这也可能是恶变的信号。

出现上腹饱满、膨胀,可扪及包块。

胃溃疡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如果在心窝部摸到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迅速增大,按压有疼痛,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脐部、胸部、心前区,甚至胸骨后。

随包块的增大,呕吐也随之加重,此种情况大都是发生了恶变。

无法解释的黑便。

如果溃疡病人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黑便,或者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

2、哪些胃病容易癌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辛辣食物、浓茶、咖啡、酗酒、进食狼吞虎咽及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诱发或加重萎缩性胃炎,甚至诱发癌变。

因此,平时应注意避免这些刺激因素。

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胃溃疡:有大约5%的胃溃疡病可发生癌变。

因此,有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原来的胃痛节律消失或加重,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体重减轻,日趋消瘦,不明原因潜血试验持续阳性者。

胃息肉:本病是胃的良性瘤,少数也有癌变的可能,尤其多个息肉及息肉大于2厘米者更易癌变。

因此,一旦发现胃息肉,应立即做手术切除以杜绝后患,因故不能切除者,当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出血时应立即检查。

残胃:少数人做了胃大部分切除后留下的残胃,可因炎症、黏膜萎缩、营养缺乏等因素而发生癌变,但这一般要在手术以后多年才发生。

哪些胃病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

哪些胃病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

哪些胃病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江鑫竹(四川省开江县人民医院;四川开江 636250)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许多年轻人不注重饮食习惯,导致自己的胃部受到损伤,引发胃病。

近几年,胃病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胃病患者的人数也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吃些治胃病的药物之后,胃病的症状会得到缓解,所以很多人都不在意自己的病情。

胃病虽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是也要注意及时地进行治疗,有一些胃病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患有胃癌就是很严重的情况了,所以平时了解哪些胃病容易导致胃癌,对我们来说是没有坏处的。

一、什么是胃癌?胃癌是指在胃黏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肿瘤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胃癌的早期,患者基本上没有什么症状表现,所以许多人也发现不了自己身体的问题。

到了胃癌的进展期甚至是中晚期,患者才能够发现自己患有胃癌,但这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不容易对病情进行治疗,这也是胃癌死亡率比较高的原因。

胃癌的症状和胃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对于那些患有胃病的患者来说,即使表现出来胃癌的症状,也会误认为是简单的胃病。

所以,当我们出现胃病的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治疗。

对于治疗过的胃病患者来说,也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避免出现胃病导致胃癌发生的情况。

二、什么胃病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 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又称慢性胃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慢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物质、药物、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

大多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最终都会发展成胃癌,所以慢性胃炎患者在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对身体做好相应的调理,可以有效地避免胃癌的产生,有规律地进行胃镜检查,在出现胃癌的时候可以尽快地采取措施进行治疗,这也是对我们身体最有利的措施。

在生活中,注意调节饮食方面,不食用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饮用浓茶、咖啡等饮品,尽量做到不吸烟、不喝酒,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减少对胃产生刺激作用,平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不紧张、不抑郁,这样就可以减少慢性胃炎向胃癌转变的可能。

残胃和残胃疾病

残胃和残胃疾病

残胃和残胃疾病
疾病内容
残胃的形态与术式有关。残胃常见 的疾病有吻合口溃疡、残胃癌、吻合口 梗阻、吻合口瘘等。
吻合口溃疡
临床概况
大多于手术后两年左右发病,约25% 的患者并发出血或穿孔。临床症状类似 于消化道溃疡。
X线表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龛影:大多数发生于吻合口, BillrothⅠ式者易 发生于近端胃小弯,BillrothⅡ式易发生于远端 空肠,溃疡特征与一般良性溃疡相同。 粘膜改变:粘膜增多、增粗,走行紊乱。
1.残胃扩大,积气或积液,立位摄片可见 气液平。 2.钡剂通过吻合口受阻,排空显著延迟。 3.胃动力增强。
残胃癌
定义: 残胃癌是指病灶切除术后,残胃内 发生癌变。 临床概况: 多发生于术后10 ~15年。胃溃疡术后 发生率高于十二指肠溃疡术后。临床表 现类似于胃癌。
X线表现
(1)吻合口变窄,扩张受限。 ( 2 )吻合口附近的胃壁僵硬、粘膜消失 或不规则增粗。 (3)残胃腔内见形态不规则的充盈缺损, 有时可见腔内龛影,严重者可有吻合口 梗阻。
鉴别诊断
鉴别疾病:吻合口手术缝合不整齐、吻 合口粘膜水肿、吻合口狭窄 鉴别要点:表现为管壁柔软,吻合口钡 剂通过时可扩张,边缘较规则且较光滑。
吻合口瘘
临床概况:吻合口瘘常发生于食管胃吻 合术后7天~10天,临床表现类似于穿孔。 X线表现:对比剂溢出消化道,游离于 胸腔或在吻合口旁出现一囊袋状、裂隙 状滞留的对比剂影。
吻合口改变:吻合口不光整,壁尚柔软,钡剂 通过时扩张尚好。严重者可有吻合口狭窄,钡 剂排空受阻。
鉴别诊断
典型溃疡病症状结合影像学表现可明 确诊断,有时应与手术吻合口周围粘连 牵拉形成假憩室鉴别,后者形态可变。
吻合口梗阻

残胃粘膜12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残胃粘膜12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残胃粘膜126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可有多种并发症,乃至并发胃癌。

现就我院1979年至1997年2月胃镜检查发现残胃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

1.一般资料:所查残胃126例,男112例,女14例,年龄21~75岁,平均44.3岁。

胃切除术后复查发现病变时间,最短2月,最长17年,平均5.3年。

原发病:胃溃疡59例,十二指肠溃疡4例,复合性溃疡17例,原发性胃癌45例,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1例。

患者多于上腹部疼痛,闷胀不适、呕吐、上消化道出血及胃癌术后复查前来门诊随诊。

手术方式:作Billroth式(以下简称毕Ⅰ式、毕Ⅱ式)53例,毕Ⅱ式72例,Roux-y吻合1例。

2.胃镜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126例残胃粘膜胃镜检查结果3.残胃癌演变情况。

本组残胃癌17例,其中复发性残胃癌13例,复发率28.89%,原发性残胃癌4例,3例术前原发病为消化性巨大溃疡,1例为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均为老年患者。

残胃癌内镜诊断:17例残胃癌内镜诊断结果,毕Ⅱ式11例,毕Ⅰ式6例,复发癌13例,原发癌4例,术后检查时间,最短半年,最长15年,平均4.8年。

癌变部位,吻合口13例,贲门口3例,胃体小弯侧1例。

内镜分型(期/型),早/Ⅰ4例,中晚/Ⅰ3例,中晚/Ⅱ9例,中晚/Ⅲ1例。

病理结果,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6例,粘液性腺癌1例。

17例残胃癌中,肝转移5例,胰头转移1例,左锁骨及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

讨论通过本组病例的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发现吻合口残胃炎的发病率比较高,占86.51%,略高于邢氏报道[1],其次是胆汁反流,占76.98%。

这与原发病,手术方式,特别是因毕Ⅱ式胃切除后由于十二指肠液分泌须经过残胃吻合口而逆输出袢,最易发生胆汁反流,增加了残胃炎、残胃溃疡及残胃癌的发生机会。

本组中11例残胃癌的手术方式均为毕Ⅱ式,胃失去了正常的结构,幽门功能的紊乱是最突出的改变,胆汁、十二指肠液反流入残胃内,残胃粘膜浸泡在胆汁、十二指肠液内,残胃粘膜屏障受到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胃都会癌变吗
一、残胃都会癌变吗二、残胃癌会引发什么并发症三、残胃癌术后注意事项
残胃都会癌变吗1、残胃都会癌变吗
据统计,曾做过胃大部切除者,亦是患胃癌的高危对象。

残胃甚至比“全胃”更易生癌。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

胃的工作任务繁重,至少一日三餐所吃食物的消化,是它的基本工作量,许多人还要吃夜宵、下午茶,甚至有人一天到晚零食不断,饱了口福,却苦了胃。

食物之中,有时还会鱼龙混杂,有害物质也会夹杂其中,胃就更受其害了。

还有些物质本身虽不能称之为“有害物质”,一旦过多,对胃也会造成损害,如盐摄入过多,便能损害胃黏膜。

甚至曾有吃饭吃到急性胃扩张乃至胃穿孔的。

凡胃溃疡经久未愈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者、胃息肉(此为良性病变,但可有癌变)者,即所谓胃癌之“高危对象”,尤应提高警惕。

2、残胃癌的症状
一般来说,残胃癌并无特异性症状,由于胃部分切除后患者经常会出现一些胃肠道不适,因此常常会被患者忽视或认为胃溃疡复发。

胃切除后5年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则应警惕:
体重减轻、腹部不适:这一般是残胃癌的首发症状,且经药物治疗无效,该症状多发生于胃部切除术后的13-19年。

吞咽困难:发生在胃食管上1/3的残胃癌可表现为吞咽困难
恶心、呕吐:吻合口的残胃癌则常引起恶心、呕吐,其症状与原发性胃癌大致相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