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样的岩性描述

岩样的岩性描述
岩样的岩性描述

岩土样的岩性描述

粘性土:

一、亚粘土定义:IP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亚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 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IP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 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简单定名、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等。

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6、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 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

7、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

8、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

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砂类土:

一、定义: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肉眼观察绝大部分是砂粒,干时松散,湿时无塑性,搓不成条,用水搓捻时感觉砂粒,无滑润感觉。

二、描述内容:简单定名、颜色、矿物成份、粒径、磨圆度、分选性、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包含物等。

1.先简单定名。

2.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如黄褐、青灰等。

3.矿物成份:砂土主要矿物组成:石英、云母、长石等。

4.粒径:

①砾砂: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

②粗砂:粒径1-0.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③中砂:粒径0.5-0.2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④细砂:粒径0.25-0.1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⑤粉砂:粒径0.1-0.01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5.磨圆度:描述颗粒的磨圆度。

6.分选性:描述沉积物的分选性,好(大小相同)中等、差(大小不一)

7.粘粒含量:所含粘性土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8.湿度:稍湿、很湿、饱和①稍湿:呈松散状,用手握时感到湿、凉,放在纸上

不会浸湿,加水时吸收很快。②很湿:可以勉强握成团,放在手上有湿感、水印,放在纸上浸湿很快,加水时吸收很慢。③饱和:铲头上有水,放在手掌上水自由渗出。

9.密实度: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划分为密实、中密、稍

密和松散。

10.包含物:包含物体的种类(动植物遗体、卵砾石等)

在坑探孔的挖掘中随时记录孔深与地层的变化,准确划分岩土体的单层厚度及初见水面,对所采集的岩土样按顺序依次摆好,认真描述,并拍照留存。

岩性描述

钻孔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 二十三、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直径20~40mm最大粒径120mm 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为砂岩,由老黄土、新黄土,中粗砂,砾石充填。

岩性描述

1、板岩:黄褐色,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方解石、炭质等,结晶程度差,尚保留较多 泥质成分,具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多呈薄层状,质地较坚硬,锤击声较清脆;锈染较严重,强风化; 2、千枚岩:银灰色,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含少量长石及碳质、铁质等物质, 细粒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在片理面上有小皱纹构造,呈薄层至中厚层状,质地较硬,节理裂隙较发育,中等风化; 3、砂岩:棕、黄色,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及粘土矿物等,砂状结构,块状构造, 节理裂隙较发育,胶结物为硅质,质地较坚硬,锤击声较清脆,弱风化; 4、灰岩:灰色、灰白色,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其它矿物成分有粘土矿物、石英粉砂、 铁质微粒等,碎屑结构(晶粒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可见方解石脉;弱风化,锤击声脆,岩质较硬,未见有溶蚀现象; 5、片岩:灰白-灰-灰黑色,矿物成分主要有绿泥石、石英、方解石、白云母等,鳞片变晶 结构、纤状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薄层状(层厚3-50mm)构造,岩石蚀变较弱,局部见脉状和不规则脉状碳酸盐化和硅化;质地较硬,弱风化; 6、白云岩:灰白色,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细粒或 中粒结构,块状、角砾状、砾状结构,性脆,硬度小,用铁器可划出擦痕,岩石表面可见刀砍状痕迹,节理裂隙发育,锈染较严重,弱风化; 7、辉绿岩:深灰、灰黑、灰绿色,由辉石、基性长石组成,辉绿结构或次辉绿结构,粒度 较小,节理裂隙发育,有石英岩脉填充,呈碎块状,弱风化; 8、花岗岩:黄色带粉红、灰白色,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半自形粒状结构或似斑 状结构、块状构造,质地坚硬致密,节理裂隙较发育,弱风化 9、泥岩:棕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 如石英、长石、云母等,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层理不如页岩发育,节理裂隙发育 10、砾岩:红褐色,30%以上由直径大于2mm的颗粒碎屑组成,碎屑组分主要为岩屑, 有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粉砂、粘土物质等,粒径2~10mm,泥钙质胶结,圆棱-浑圆状,磨圆度较差 11、凝灰岩:颜色以灰白色为主,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晶屑玻屑含量小于10%,晶屑 以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玻屑含量3-10%,玻璃质,凝灰质胶结,块状构造,岩石坚硬,厚层-巨厚层状

各种岩性描述种

各种岩性描述种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 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l.颜色 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 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 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 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受到强 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 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如中粒辉长 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 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沉下,才能 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 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 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 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描述时应按含 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 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v 1mm, 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v 1mm,含量80% 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

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 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 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v 1mm,含量25% 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v 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5%左右。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 约5%。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褐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 径v 1mm,含量50%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v 1mm,含量35%左右;长石,粒 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色厚层黑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 构,片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 他形粒状,粒径v 1mm,含量50%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v 1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v 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厚层绿泥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石英、长石及少量绢云母组成。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v 0.1mm,含量70%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v 0.1mm,含量15%—20%;长石,他形粒状,粒度v 0.1mm,含量5%—10%;绢云母及其他矿物约占5%。 灰色浅灰色厚层绢云绿泥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浅灰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绢云母、石英及少量长石组成。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v 0.1mm,含量60% 左右; 绢云母细小鳞片状,片径v 0.1mm,含量25%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v 0.1mm,含量10%;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5%。 紫褐色绢云千枚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紫褐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

如何进行岩性描述

如何进行岩性描述 岩性描述 一.灰岩与白云岩 浅灰色-青灰色厚层块状白云质灰岩:颜色为浅灰色-青灰色,层厚大于1米,细晶结构,厚层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微晶-细晶方解石,约占90%左右,其次为白云石,含量小于10%,另含少许泥沙质。表层致密坚硬,地貌上形成明显的陡坎或山峰,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裂隙面可见方解石细脉充填。 灰色-青灰色砂屑白云质灰岩:颜色为灰色、青灰色,偶见深灰色,手摸砂感强烈,具砂屑结构,中厚层状或厚层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泥晶-粉晶方解石组成,约占80%左右,其次为砂屑,约占10%,白云石及少许泥质成分占10%。方解石脉较发育,颜色为灰白色,脉宽约10~15cm不等,局部地段具不同程度的褐铁矿化或铁染现象。因风化淋滤钙质流失的缘故,表层颜色变为土黄色,常见连续的陷坑或凹槽。 浅肉红色钙质白云岩:岩色风化面呈浅肉红色,新鲜面呈白色-浅肉红色,主要成分为白云石,占95%,其次为方解石及次生方解石,约占5%。白云石多呈自形晶,或泥晶、粉晶。呈亮晶、粉晶结构,厚层块状构造。 微晶生物屑砂屑含白云质灰岩:生物屑-砂屑结构,生物屑占30%,内碎屑占55%,胶结物占15%。砂屑成分主要为泥晶灰岩,胶结物为方解石、白云石及少许泥质,为亮晶,粒径在0.02mm左右。 断层构造角砾岩:风化面为褐黄色、土黄色,新鲜面为青灰色,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角砾成分主要为青灰色白云质灰岩、深灰色灰岩、砂屑白云质灰岩、泥晶灰岩,其次为石英岩、火山岩等,砾石含量占40-70%以上。胶结物成分以钙质、泥砂质为主,少许铁质,约占30-60%,胶结方式为接触式胶结。砾石大小不等,一般为1-4cm左右,大则可达10cm以上。砾岩呈棱角状,砾径小的具一定的磨圆度,无分选性,固结成度较差,为典型的断层构造角砾岩特征。 白云岩:一种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滴稀盐酸(5%)极缓慢地微弱发泡或不发泡。白云岩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且较石灰岩坚韧。白云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及后生白云岩,后二者称交代白云岩或次生白云岩。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等。 碎屑白云岩: 一种具碎屑结构的白云岩。碎屑成分为各种白云岩碎块或白云岩晶屑,胶结物为白云石。按碎屑的形状和大小可分为砾状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砂状白云岩和粉砂状白云岩。它常在白云岩中呈厚度不大的夹层,是在蒸发潮坪环境。由于干裂及

岩性描述教学内容

岩性描述

1、 板岩:黄褐色,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方解石、炭质等,结晶程度差,尚保留较 多泥质成分,具变 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多呈薄层状,质地较坚硬,锤击声较清 脆;锈染较严重,强风化; 2、 千枚岩:银灰色,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含少量长石及碳质、铁质等物 质,细粒鳞片变晶 结构,千枚状构造,在片理面上有小皱纹构造,呈薄层至中厚层 状,质地较硬,节理裂隙较发育,中等风化; 砂岩:棕、黄色,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及粘土矿物等,砂状结构,块状构 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胶结物为硅质,质地较坚硬,锤击声较清脆,弱风化; 灰岩:灰色、灰白色,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其它矿物成分有粘土矿物、石英粉 砂、铁质微粒等,碎屑结构(晶粒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 造,局部可见方解石 脉;弱风化,锤击声脆,岩质较硬,未见有溶蚀现象; 片岩:灰白-灰-灰黑色|矿物成分主要有绿泥石、石英、方解石、白云母等,鳞片变晶 结构、纤状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薄层状(层厚 3-50mm )构造,岩石蚀变较弱, 局部见脉状和不规则脉状碳酸盐化和硅化;质地较硬,弱风化; 白云岩:灰白色,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细粒 ■ 或中粒结构,块状、角砾状、砾状结构,性脆,硬度小,用铁器可划出擦痕,岩石表 面可见刀砍状痕迹,节理裂隙发育,锈染较严重,弱风化; 辉绿岩:深灰、灰黑、灰绿色,由辉石、基性长石组成,辉绿结构或次辉绿结构,粒 泥岩:棕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 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结构极 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层理不 如页岩发育,节理裂隙发育 10、 砾岩:红褐色,30%以上由直径大于 2mm 的颗粒碎屑 组成,碎屑组分主要为岩 屑,有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粉砂、粘土物质等,粒径 2?10mm ,泥钙质胶 结,圆棱-浑圆状,磨圆度较差 11、 凝灰岩:颜色以灰白色为主,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晶屑玻屑含量小于 10%,晶屑 以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玻屑含量 3-10%,玻璃质,凝灰质胶结,块状构 造,岩石坚硬,厚层-巨厚层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3 、 4、 5、 6 、 7、 度较小,节理裂隙发育,有石英岩脉填充,呈碎块状,弱风化;

岩性描述

岩浆岩部分: 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岩石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自形,板状,粒径1-4mm,含量46%; 钾长石浅肉色,板状,大小2-4mm,含量15%; 石英:它形粒状,粒径0.5-3mm,含量21%。 角闪石:半自形-自形长柱状,分布均匀,定向分布,粒径1-3mm,含量13%; 黑云母:半自形片状,分布均匀,定向分布,含量3%;少量磁铁矿和副矿物含量约2%。 黑云母花岗岩1:浅灰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黑云母、长石、石英构成。另有少量角闪石、榍石、磁铁矿等。 黑云母黑色,板状,大小约1-2mm,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10%。 角闪石黑色,短柱状,长约2mm左右,可见纵向的平整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5%。长石灰白色或浅肉红色,粒状或宽板状,大小3-5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55%。 石英灰白色或烟灰色,粒状,大小约1mm左右,有时聚集成团,油脂光泽,含量约30%。榍石褐黄色,平行四边形自形晶,粒度小于1mm,磁铁矿黑色粒状,呈星点状分布 黑云母花岗岩2:浅肉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长石以浅肉红色为主,部分浅灰白色,粒状或厚板状,大小2-4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60%。 石英烟灰色,透明粒状,大小1-2mm为主,有时聚集成团,含量约30%。 黑云母黑色或墨绿色,板片状,大小1-2mm,珍珠光泽,含量约10%。 黑云母斜长花岗岩:浅灰白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斜长石灰白色,少数略带淡红、淡蓝色调,板状或粒状,大小3-5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67%。 石英烟灰色或淡灰色,粒状,粒度较细,约1mm左右,油脂光泽,含量约25%。 黑云母黑色板状,大小2-5mm,一组极完全解理,薄片略带褐色,珍珠光泽,含量8%。 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风化强烈,多呈砂状,新鲜面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自形-半自形,浅肉红色,大小1-4mm,含量约62%; 斜长石:灰白色,呈板状,大小2-3mm,含量约5%; 石英:灰色,它形,粒状,大小0.5-3mm,含量约24%;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0.5-2mm,含量约8%;少量副矿物含量约1%。 黑云母碱长花岗岩: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钾长石浅肉红色,厚板状,大小1-2mm,少数达3mm左右,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55%。 石英烟灰色,粒状,大小1-2mm,油脂光泽,含量约35%。 黑云母黑色,薄片状,纵断面细丝状,硬度小于小刀,含量约10%。 粗中粒二长花岗岩:风化较强烈,地表多呈花岗质风化残砂。岩石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浅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8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 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 左右,含量5%左右。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约5%。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褐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

常见岩性描述及图片说明

常见岩性描述及图片说明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 细砾岩 岩石名称:细砾岩 英文名称:Fine conglomerate 颜色:暗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细砾结构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隐晶质岩石砾石,钙泥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 产地:河北唐山 2. 鲕粒灰岩 岩石名称:鲕粒灰岩

英文名称:Oolitic limeston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鲕粒结构 主要成分:方解石质鲕粒,方解石胶结 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产地:湖北宜昌 页岩 岩石名称:页岩 英文名称:Shale 3. 颜色:灰 构造:页理构造(页理面上有完整的鱼化石)结构:泥状结构 主要成分:粘土矿物 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湖北

4. 油页岩 岩石名称:油页岩 英文名称:Oil shale 颜色:浅灰褐 构造:页理构造 结构:泥状结构 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沥青质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产地:广东茂名 5. 紫色泥岩 岩石名称:紫色泥岩英文名称:Purple mudstone 颜色:暗紫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泥状结构 主要成分:粘土矿物所属岩类:沉积岩\泥质岩 产地:河北唐山 6. 石灰岩 岩石名称:石灰岩英文名称:Limestone 颜色:淡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结构:微晶结构主要成分:方解石所属岩类:沉积岩\碳酸盐岩 产地:南京

7. 砂质砾岩 岩石名称:砂质砾岩 英文名称:Sandy conglomerate 颜色:深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砂质细砾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隐晶质岩石砾石和砂粒,泥质胶结物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产地:河北蓟县

130种岩性描述

路线小结模板 1.该路线共定天然露头点7个,人工露头点1个,残积点3个,残坡积点3个,转石点4个,其中定界线点3个,岩性控制点9个,共划分出地质界线6处。 该路线所见岩性主要为晚太古代的变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三合屯岩群批洲岩组的斜长角闪岩、含磁铁矿的角闪变粒岩等。它们各岩性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晚太古代的变二长花岗岩与三合屯岩群批洲岩组的斜长角闪岩为侵入接触关系,晚太古代的变二长花岗岩与第四系松散砂砾石堆积为不整合接触。路线未见矿化和蚀变现象。 2.该路线共定天然露头点7个,残积点9个,均为岩性控制点9个。 该路线所见岩性主要为炒米店组的薄板状泥晶灰岩、粉沙质页岩、中薄层微晶灰岩、薄层泥晶灰岩夹粉砂质页岩等,炒米店组与第四系松散砂砾石堆积均为不整合接触。路线未见矿化和蚀变现象。 岩性描述 1、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 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2、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 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8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3、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4、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5、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6、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5%左右。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约5%。

300种岩性描述

安山玄武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紫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辉石斑晶,粒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橄榄石,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角闪石斑晶,大小1-3mm,含量%。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紫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角闪石,长柱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辉石斑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质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角砾结构,斑杂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棱角状、次棱角状,碎屑粒度变化大,在2-64mm之间,分选性差,含量>50%;填隙物为小于角砾的凝灰质,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安山质集块熔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集块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以集块及少量角砾为主,总计含量10-75%。集块成分及角砾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其中集块大小在64-mm,含量%,角砾含量%;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或块状构造,总计占25-90%。安山质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或斑杂构造。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安山质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角砾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绿色,角砾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以角砾及少量凝灰质为主,总计含量10-75%。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凝灰质以岩屑及晶屑等为主,约占%;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 安山质凝灰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凝灰熔岩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凝灰物质主要由小于2mm的岩屑、晶屑及玻屑等组成,多次棱角状,小于2mm,含量10-75%;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 安山质凝灰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的凝灰物质组成,碎屑成分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较疏松,有粗糙感,层理不明显。 安山质熔结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绿色,熔结集块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主要为安山质的塑性岩屑及少量刚性岩屑,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不同粒级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熔结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熔结角砾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主要为安山质的塑性岩屑及少量刚性岩屑,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2-64mm,含量>50%;填隙物为<2mm的凝灰质组成,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还可见少量火山集块,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熔结凝灰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熔结凝灰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由<2mm的凝灰质组成,主要以塑性玻屑和晶屑为主,其中玻屑约占%,晶屑约占%,岩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火山灰流中的玻屑等由于蠕动变形和熔结,围绕晶屑、岩屑变为弯曲或平滑线状定向排列而形成假流动构造。 碧玄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紫色或灰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橄榄石,黄绿-褐色,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基质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玻基交织结构。 玻基白榴碱玄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紫色或灰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气孔状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橄榄石,黄绿-褐色,粒状,大小多在0.5-2mm,含量2-10%;基质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玻基交织结构;白榴石微晶粒状,大小多在0.05-0.5mm之间,含量1-3%。 沉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沉火山角砾结构,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火山角砾小的凝灰物质(岩屑及晶屑等)及陆源碎屑物,其中凝灰物质约占%,陆源碎屑物(以砂及少量砾石为主)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层理较明显。 沉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沉火山集块结构,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晶屑及陆源碎屑物等,其中火山碎屑物约占%,陆源碎屑物(以砂及少量砾石为主)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层理不发育。 沉凝灰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沉凝灰结构,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的凝灰物质及陆源碎屑组成,火山碎屑物由岩屑、晶屑、玻屑及火山灰组成,约占岩石的%;陆源碎屑以砂、粉砂及少量泥质为主,约占%;火山碎屑物及陆源碎屑分选性差,岩石层理较明显。 粗安岩:风化面浅褐色,新鲜面暗褐色或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钾长石及斜长石,钾长石肉红色,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斜长石,厚板状,大小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角闪石,大小1-5mm,含量%,基质肉红色,微晶结构。 粗中粒二长花岗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粗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半自形柱状、它形宽板状,粒状,浅肉红色,大小3-8mm,含量25-35%;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3-8mm,含量25-35%;石英,灰色,它形粒状,3-8mm,20-30%;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为2-5mm,含量<5%。 粗中粒碱长花岗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粗中粒 - 1 -

各种岩性描述(130种)

路线小结模板: 该路线共定天然露头点7个,人工露头点1个,残积点3个,残坡积点3个,转石点4个,其中定界线点3个,岩性控制点9个,共划分出地质界线6处。 该路线所见岩性主要为晚太古代的变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三合屯岩群批洲岩组的斜长角闪岩、含磁铁矿的角闪变粒岩等。它们各岩性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晚太古代的变二长花岗岩与三合屯岩群批洲岩组的斜长角闪岩为侵入接触关系,晚太古代的变二长花岗岩与第四系松散砂砾石堆积为不整合接触。路线未见矿化和蚀变现象。 该路线共定天然露头点7个,残积点9个,均为岩性控制点9个。 该路线所见岩性主要为炒米店组的薄板状泥晶灰岩、粉沙质页岩、中薄层微晶灰岩、薄层泥晶灰岩夹粉砂质页岩等,炒米店组与第四系松散砂砾石堆积均为不整合接触。 路线未见矿化和蚀变现象。 1、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 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2、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 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8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3、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

母等矿物约占5%。 4、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5、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6、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5%左右。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约5%。 7、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褐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8、灰色厚层黑云石英片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9、灰绿色厚层绿泥千枚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石英、长石及少量绢云母组成。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1mm,含量70%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0.1mm,含量15%—20%;长石,他形粒状,粒度<0.1mm,含量5%—10%;绢云母及其他矿物约占5%。 10、灰色浅灰色厚层绢云绿泥千枚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浅灰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绿泥石、绢云母、石英及少量长石组成。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1mm,含量60%左右;绢云母细小鳞片状,片径<0.1mm,含量25%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0.1mm,含量10%;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5%。 11、紫褐色绢云千枚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紫褐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粒度细小的绢云母、绿泥石、石英及少量长石组成。绢云母细小鳞片状,片径<0.1mm,含量65%左右;绿泥石,细小粒状,粒径<0.1mm,含量20%左右;石英,他形粒状,粒度<0.1mm,含量10%;长石及其他矿物约占5%。 12、青灰色钙质千枚岩: 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青灰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

岩性描述模板

岩芯描述模板 黏性土(黏土、粉质黏土):颜色、手可搓成3mm泥条,土质均匀(较均匀、不均匀),含(砂、砾)%,硬塑(坚硬、半坚硬、硬塑、软塑、流塑,应分段描述)。 粉土:颜色、手搓砂感明显,不易搓成3mm泥条,土质均匀(较均匀、不均匀),含(砂、砾、碎石)%,稍湿(分段描述稍湿、潮湿、饱和)、中密(分段描述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砂类土:颜色,颗粒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砂岩(或其它岩石)碎屑,砂质均匀(较均匀、不均匀),含(土、砾、碎石)%,稍湿(分段描述稍湿、潮湿、饱和)、中密(分段描述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碎石类土(细圆砾土、粗圆砾土、卵石土):颜色、颗粒成分以砂岩、灰岩(或其它岩石)为主,板岩(或其它岩石)次之,浑圆状(圆棱状),粒径组成:2-20mm约占%,20-60mm 约占%,60-100mm约占%,100-200mm约占%,大于200mm约占%,余为砂粒、粘粒。稍湿(分段描述稍湿、潮湿、饱和)、中密(分段描述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碎石类土(细角砾土、粗角砾土、碎石土):颜色、颗粒成分以砂岩、灰岩(或其它岩石)为主,板岩(或其它岩石)次之,尖棱状,粒径组成:2-20mm约占%,20-60mm约占%,60-100mm约占%,100-200mm约占%,大于200mm约占%,余为砂粒、粘粒。稍湿(分段描述稍湿、潮湿、饱和)、中密(分段描述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人工填筑土:主要以(按标准岩土名称命名,如粉质黏土、碎石土、卵石土、粗砂等)为主,颜色、土质均匀(较均匀、不均匀),含(土、砂、砾)%,碎石类土需描述颗粒成分及粒径组成,硬塑(黏性土描述坚硬、半坚硬、硬塑、软塑、流塑);稍湿(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描述稍湿、潮湿、饱和)、中密(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描述松散、稍密、中密、密实)。 淤泥质粉质黏土:灰黑色,土质均匀(不均匀、较均匀),含(砂、砾石)%,软塑(流塑),手捏有砂感,含腐殖质,有臭味。 淤泥质砾砂:灰黑色,砂质较均匀,含30%粘粒,含腐殖质,有臭味,其余同砂类土描述 溶洞:全充填(或半充填),充填物为砾砂,颗粒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含约10-15%的砾石,粒径1-3mm,成分为砂岩。颜色,饱和,稍密 溶洞:空洞,无充填。 基岩按风化带分层描述: 全风层:按相应土类型来描述。 强风化层:需描述清楚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胶结性、岩芯破碎程度、碎块坚硬程度 弱风化层:需描述清楚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胶结性、岩芯完整程度、岩块坚硬程度、RQD值 泥岩:全风化,岩芯风化呈硬塑土状,局部夹少量岩块,用手可掰断。

岩性描述

风化面呈棕褐色,新鲜面红棕色。水平层理发育,单层厚0.2—0.6m;因颜色和粒度变化显示厚度不一的细层,一般细层厚0.8—2.5cm。粉砂结构,碎屑粒度(0.06-0.004)mm。大小均一,砂粒分选性好,磨圆度高。手标本触之具有微小颗粒砂感。块状构造。矿物碎屑主要为:石英(75-80)%,白云母(10-12)%,长石(5-6%)。石英呈灰白色,呈微小颗粒状,常因胶结物浸染及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使表面光泽暗淡,或因受氧化铁浸染而略显灰黄色;碎屑中白云母呈片状、鳞片状,黑色、深褐色,含量较高,在阳光下呈鳞片状反光极为明显;长石放大镜下可见呈微小颗粒状,呈肉红色者为钾长石,玻璃光泽,多风化成高岭土,颗粒表面变得不光洁,略带浅土黄色,硬度也降低,见少量斜长石,白色,玻璃光泽,表面少见污染,较光洁,常被绢云母、碳酸盐矿物交代,而略带浅灰色或浅灰黄色,透明度降低。长石分选中等,磨圆度较好,多呈次圆—次棱角状。另见有少量绿泥石,呈灰绿色土状集合体产出。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滴稀盐酸轻微起泡),含量约(2-3)%。基质多为粘土物质,主要为高岭石,含量约(5-10)% 粉砂质泥岩 风化面呈红棕色,新鲜面呈红褐色。泥质-粉砂结构,手触之有轻微粗糙感。粘土质质点占90%以上。以刀切之则呈平滑切面,断口呈贝壳状。主要为块状构造。风化后见有页理构造,沿层理面能剥成薄片状。泥质岩的物质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碎屑,均呈粉砂混入其中。石英、长石均呈显微颗粒状,因受氧化铁浸染而略显灰黄色;云母碎屑呈鳞片状,黑色、深褐色,在阳光下呈鳞片状反光极为明显。见有其它非粘土、非碎屑物质,包括石膏。其中,石膏呈白色粒状,呈薄层状产出,层厚1-3cm。 砾岩 砾岩:灰绿-紫红色,中-粗-细砾状结构,粗砾256-64mm占30%,中砾64-4mm占40%,细砾4-2mm占30%,分选性较差,磨圆度次圆-次棱角状。砾石成分中砂岩占60%,灰岩占10%,脉石英占10%,板岩占10 %,花岗岩占10 %,粉砂岩占5%,砾岩占5%。泥岩 风化面为浅灰绿色,新鲜面为棕褐色;页理不发育,厚层状,单层厚1- 2 m;岩石为泥状结构,雨痕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90%),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5 %)、长石(3 %)、云母(2%);岩石质地较软,用手触摸具滑腻感,刀切面较光滑,断口呈贝壳状。 细砂岩 风化面呈棕红色,新鲜面灰褐色。水平层理不发育,单层厚 1.2—2.0m;。细砂结构,碎屑粒度(0.25-0.08)mm。大小均一,砂粒分选性好,磨圆度高。手标本触之具有细小颗粒砂感,具贝壳状断口。块状构造。矿物碎屑主要为:石英(50-75)%,长石(8-10%),白云母(风化面为浅灰绿色,新鲜面为棕褐色;页理不发育,厚层状,单层厚1- 2 m;岩石为泥状结构,雨痕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90%),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5 %)、长石(3 %)、云母(2%);岩石质地较软,用手触摸具滑腻感,刀切面较光滑,断口呈贝壳状。5-8)%,见少量绿泥石(3-5)%。石英呈灰白色,颗粒细小,常因胶结物浸染及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使表面光泽暗淡,或因受氧化铁浸染而略显灰黄色;长石放大镜下可见呈颗粒状,呈肉红色者为钾长石,玻璃光泽,多风化成高岭土,颗粒表面变得不光洁,略带浅土黄色,硬度也降低,见少量斜长石,白色,玻璃光泽,表面少见污染,较光洁,常被绢云母、碳酸盐矿物交代,而略带浅灰色或浅灰黄色,透明度降低。长石分选中等,磨圆度较好,多呈次圆—次棱角状。碎屑中白云母呈片状、鳞片状,黑色、深褐色;另见有少量绿泥石,呈灰绿色土状集合体产出。

岩性特征

内蒙古工作区 主要岩性描述参考资料 (仅供参考) 地勘一院内蒙分院 2011年9月1日

岩性野外观察定名参考资料 沉积岩的分类表 按厚度把层(岩层)分为:块状层C>lOOcm);厚层(100—50cm);中厚层(50—10cm);薄层(10—lcm);页片层(1一0.lcm);显微层(<0.lcm)。 陆源碎屑岩的分类 1、砾岩:碎屑直径>2mm 2、砂岩:碎屑直径2-0.063mm 3、粉砂岩:碎屑直径0.063-0.004mm 4、泥质岩:碎屑直径<0.004mm 砾岩类 1、一般特征 直径大于2mm的陆源碎屑,其含量在50%以上的沉积岩称为砾岩, 2、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按砾石大小可分为: 巨砾岩(角砾岩)砾石>256mm; 粗砾岩(角砾岩)砾石256-64mm; 中砾岩(角砾岩)砾石64-4mm; 细砾岩(角砾岩)砾石4-2mm; 砂岩类 1、一般特征 粒度为2-0.063mm的陆源碎屑含量在50%以上的沉积岩称为砂岩。 2、砂岩的分类 按粒度分类: 巨粒砂岩 2-1mm; 粗粒砂岩 1-0.5mm; 中粒砂岩 0.5-0.25mm; 细粒砂岩 0.25-0.063mm。 按成分分类: 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 3、砂岩的主要类型

石英砂岩:碎屑物质几乎全部由石英组成,含量在95%以上,胶结物多为硅质.钙质.铁质和海绿石质,具中-细粒,少数为粗粒,一般园度高,分选好,颜色常为灰白色,多为分布广泛的厚层状。 长石砂岩: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其中长石大于25%,石英小于75%,岩屑含量小于长石,胶结物多为钙质.硅质和铁质,具粗-中粒结构,园度较差,分选不好或中等,颜色取决于长石及胶结物的颜色。 岩屑砂岩:中岩屑含量大于25%,石英含量小于75%,长石含量小于岩屑,填隙物大多数为泥晶基质,具中-粗粒结构,磨圆度和分选性都很差。颜色以深色调为主。 4、砂岩的地质意义和研究方法 粉砂岩类 粉砂岩是指碎屑粒度为0.063-0.004mm的一种陆源碎屑类。 泥质岩类 泥质岩主要是由粘土矿物及小于0.0039mm的细碎屑(>50%)组成,含少量粉砂碎屑,又称粘土质岩。 泥状结构是几乎全由粘土质点组成,含5%的以下的砂或粉砂。 泥质岩亦称粘土岩,是粒度<0.0039mm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的岩石。多数泥质岩是由母岩风化过程中形成的粘土物质呈悬浮状态被搬运到水盆地中,以机械方式沉积而成。有少数由水盆地中的胶体si02与Al2O3直接凝聚形成的自生粘土及由火山灰蚀变成因的粘土岩。泥质岩是分布最广的一类沉积岩,可占沉积岩总量的60%左右。 泥质岩的一般特征 一、物质成分: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粘土矿物常见的有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等。 二、结构最常见的是:泥状结构、粉砂泥状结构、鲕状或豆状结构 三、构造:泥质岩的层理均为水平层理。单层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