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一、消防法规、安全知识:

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的宗旨:

A、人人必须遵守消防规章制度;

B、爱护消防设施和器材,学会灭火器的使用;

C、把消防工作与生产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D、加强消防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E、预防为主。

3、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谁主管、谁负责”。

4、在发生火险时,每位员工会使用灭火器材,会逃生自救,知道火警电话。

二、本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一、火灾危险性)

1、电气设备引起火灾;

2、随便吸烟、乱丢烟头或是火柴梗,也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

3、停电时,使用蜡烛照明,忽视安全,引燃可燃物或

动用明火找东西时引起火灾。

4、使用燃气及燃气用具不当,引起火灾。

5、不采取安全措施,违章使用电、气焊、火花落在可燃物上引起火灾。

(二)防火措施

1、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消防门不能上锁,员工要记清楚茶

苑和宿舍的安全出口、安全通道。

2、不要乱拉接电线,对电路要经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爱护消防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

三、消防设施性能、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一、灭火器的分类及使用。

(一)、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1、手提式干粉主要由筒体、喷射软管(喷嘴)、压力表、安全销

等组成,灭火剂为碳酸氢钠(ABC型为磷酸铵盐)灭火剂,驱动气体

为二氧化碳。

2、使用干粉灭火器前首先对灭火器的压力进行检查,看灭火器压力知否充足。(红色区域为失压状态、绿色区域为正常状态、黄色区域为超压状态)

3、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使用干粉灭火器时,操作人员应占据上风方向。

4、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油液飞溅,引起火势

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5、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使灭火器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酒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6、使用干粉灭火器应注意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同时注意干粉灭火器灭火后防止复燃,因为干粉灭火器的冷却作用甚微,在着火点存在着炽热物的件下,灭火后易产生复燃。

(二)、二氧化碳灭火器

1、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由瓶体、压把、保险销、喷筒等组成。

3、使用时将灭火器提至着火处,距离2米左右。先拔出保险销,再压合压把,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4、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尽量防止皮肤直接接触喷筒和喷射胶管以免造成冻伤,并且不能再密闭的环境中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防止造成人员窒息。

(三)、灭火器维护保养

1、灭火器在运输和存放中,应避免倒放、雨淋、曝晒和接触腐蚀性物质。

2、灭火器放置处,应保持干燥通风,放置筒体受潮腐蚀,应避免日光曝晒,以免影响灭火器正常使用。

3、保证灭火器压力表完好不得有变形、损伤等缺陷。

4、灭火器喷嘴是否有变形、开裂、损伤等缺陷,否则应予以更换。

5、灭火器的压把、阀体等金属件不得有严重损伤、变形、腐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否则必须更换。

6、灭火器的橡胶、塑料件不得变形、变色、老化或断裂,否则必须更换。

7、灭火器一经开启,即使喷出不多,也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再充装。

8、灭火器经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必须即使更换。厂区所有灭火器更换每年一次,由安环保卫部组织更换。

二、消火栓分类及使用。

消防栓,一种固定消防工具。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园区消火栓分为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系统、水炮系统。消防栓主要供消防车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厂区内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均为DN65型管径快装接口方式。

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是室内消防管网向火场供水的带有阀门的接口,为室内固定消防设施,通常安装在消火栓箱内,与消防水带和水枪等器材配套使用。

(一)、使用方法

1、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奔向起火点。

2、另一人接将水带接至室内消火栓阀门口。

3、打开消火栓门。

4、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注意:扑灭电电气起火要确定

电源已切断)

(二)、维护保养

1、定期检查室内消火栓是否完好,有无生锈、漏水现象。

2、检查接口垫圈是否完整无缺。

3、消火栓阀杆上应加注润滑油。

4、定期进行试水检查,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打开用水。

5、消防水带使用过后要洗净晾干,按盘卷或折叠方式放入箱内,

再把水枪卡在枪夹内,关好箱门。

四、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只是和技能

(一)1、报警

2、疏散、救援、灭火

3、安全警戒和防护

4、善后处理

(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和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法:如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通过水来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最后使燃烧终止。

2、室息法: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来降低氧浓度,使燃烧不能持续。

3、隔离法:如用泡沫灭火剂灭火,通过产生的泡沫覆盖燃烧体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把可燃物同火焰和空气

隔离开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4、化学抑制法:如用干粉灭火剂通过化学作用,破坏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燃烧终止。

(三)遭遇火灾时如何自救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员伤亡1、自身受火灾威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楼房的员工,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也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以免造成不应的伤亡,可以躲到洗手间,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3、在失火的楼房内,应通过消防通道走楼梯脱险。

4、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5、逃离火场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烟雾弥漫中,可采取低姿势逃生,并延墙壁边逃生,以免错失方向。

6、如身上衣服着火,要迅速脱掉衣服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逃进附近的水池,总之要尽量,减少身

体的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7、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毒烟,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用湿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害烟气侵害。

8、无法逃离火场时,到窗户边或天台呼救,等待救援。

单位负责人签名: 2015年12月13日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现场会议室授课人余进参加人数 1>工地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物品,禁止在木材堆放场所使用明火; 2>工地、加工场所,包括仓库木材堆放场地,禁止吸烟; 3>每天下班前将各操作场地、加工场所清扫干净,将锯末、刨花拉至批定地点,严禁锯末和刨花堆积过夜,以防自燃; 4>工地内禁止设置碘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禁止使用电炉、电饭煲等电器和燃气灶; 5>工地内安装使用的电器、电线必须合格,并保证安全需要; 6>工地内安装、拆改、增设、检修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由电工统一操作,严禁擅自搭接、修改电路电线和安装电器设备; 7>人人爱护消防设施,不得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设施; 8>自觉在确保消除安全的情况下从事施工作业。 9>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义务消防分队(小型工程段义务消防员)组织,并设专(兼)职消防人员进行检查、监护; 10>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标志醒目,配电箱、易燃易爆等作业处,挂有消防安全标志; 11>灭火器消防器材应及时配备和定期更换,并专人保管使用、维修; 12>动用明火,按用火管理制度规定进行审批,落实措施后方可,并设专人监护; 13>严格落实“用电管理规定”和特殊工种的岗位责任制; 14>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之原则,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严格落实防火负责人,班组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落实每日、每月的消防安全检查、评比制度;

15>加强消防工作的领导,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现场设消防值班人员,对进场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建立现场安全用火制度;16>现场应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材料区、生活区,按规定保持防火间距或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适当减少防火距离; 17>现场应有车辆循环通道,通道宽度不少于3.5米,严禁占用内通道堆放材料; 18>现场应设专用消防用水管网,配备消防栓; 19>现场临建设施、仓库、易燃材料和用火处要有足够的灭火工具和设备,对消防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 20>安装使用电气设备的应符合以下防火要求:a、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线路接头要接实接牢,防止设备、线路过热或打火短路,发现问题立即修理;b、存放易燃液体,可燃气瓶和电石双库房内,照明线要穿管保护,库内要采用防爆灯具,开关应设库外;c、穿插电线或靠近易燃易爆的电线要穿管保护灯具与易燃物应保持安全距离;d、在高压线下面不准搭设临时建筑材料,不准堆放可燃材料。 21>使用明火时,应注意的问题a、现场生产、生活用火均应经主管消防的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擅自用明火。使用明火时,要远离易燃物,并备有消防器材;b、使用木材燃火时,要随时有人看管,不准用易燃油料点火,用火完毕要认真熄火。c、冬季施工室内取暖或建筑物室内保温的炉火,都要经消防人员检查,办理用火手续,发现无用火证有火炉要立即熄灭,并检查责任;d、严禁在施工现场的禁火区内吸烟;e、现场内从事电焊工作的人员均应受过消防知识教育,持有操作合格证在作业前要办理用火手续,并应配备适当的看火人员,看火人员随身应有灭火器,在焊接过程中不准擅离岗位。22>现场材料堆放的防火要求a、木材堆放不宜过多,垛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木材加工的废料要及时清理,以防自燃;b、现场石灰应单独存放,不准与易燃、可燃材料放在一起,并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记录(2018年)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培训主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对象风场运行人员 培训部门大元山风场主讲人田峰记录整理人高健 培训时间2018年3月22日地点风场会议室 培训内容: 一、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二:消防工作的原则: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三、名词解释: 1、火灾: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事件。 2、闪点: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3、燃点: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4、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 5、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受火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四、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 (1)控制可燃物:以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的材料; (2)隔绝空气: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中进行; (3)消除着火源:如隔离、控温、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等; (4)阻止火势蔓延:在建筑物之间筑防火墙、设防火间距,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防止火灾扩大。 五、扑救电器火灾应首先做什么?在带电时,可用什么灭火器扑救? 首先切断电源。然后使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器扑救火灾。 六、现生产的干粉灭火器有几种:火灾可分为A、B、C、D四类,A、B、C、D分别指的是什么?

干粉灭火器有ABC、BC、BCD三种。目前使用ABC灭火器。分别指:A指可燃固体;B为可燃液体; C为可燃气体;D为轻金属。 七、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1)隔离法灭火法:就是将火源处或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隔离可燃物而停止; (2)窒息法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成新的火点; (4)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停止。 八、初期火灾扑救的方法和原则: 断绝可燃物: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移走,关闭阀门,切断流向燃烧点的可燃气、液体,或将可可燃物料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地带。采用泥土等筑堤,阻止流淌的可燃液体流向燃烧点。 冷却:利用本单位现有的设备设施(如消防给水体统、灭火器等)进行灭火。 窒息:使用泡沫灭火器喷射泡沫覆盖燃烧物表面。利用设备顶盖没燃烧区。利用毯子、棉被等浸湿后覆盖燃烧物表面。用沙、土等覆盖燃烧物。 扑打:对小面积固体燃烧,火势较小时,可用衣物等进行扑打灭火。 断电:发生电气火灾,或者火势威胁到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或灭火人员安全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阻止火势蔓延:对封闭条件较好的小面积室内着火,在未做好灭火准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111

武汉天雅玉兰口腔门诊消防培训记录表 培训时间2018年1月5日培训地点天雅口腔参训人员天雅玉兰口腔门诊所有员工 组织人员张海林院长参训人数4人 培训内容一、燃烧的基础知识: 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2.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着火源。 二、燃烧的类型与火灾形成的条件: 1、燃烧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等几种。 2、火灾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缺一不可。 3、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三、预防火灾就是要消除产生燃烧的条件 1、控制可燃物 2、隔助燃物

3、消除着火源等措施破坏产生燃烧的条件。 除了从物质上、客观环境上做好防火工作外,强化人们的防火防灾的主观意识更为重要。只有让人们懂得了怎样防火并重视防火,才能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杜绝火源,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产生火灾的条件。 四、火灾有哪几种类型,各类火灾怎样选用灭火器具 凡失去控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按燃烧的性质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 A类,指含有碳固体火灾。可选用,,磷酸铵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 B类,指可燃液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氧化碳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而不适用于极性溶剂火灾。 C类,指可燃汽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 易发生上述三类火灾部位一般配备ABC干粉灭火器,配备数量可根据部位面积而定,一般危险场所按每75平方米一具计算,每具重量为4公斤。4具为一组,配有一个器材架。危险性地区或轻危险性地区可适量增减。D类,指金属火灾,目前尚无有效灭火器,一般可用沙土。 E类,指带电燃烧的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 五、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离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事业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外壁或金属连接管止手被冻伤。灭火是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到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

消防培训记录表

员工岗前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培训日期年月日培训地点 培训主题灭火的基本方法 培训内容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只要能去掉一个燃烧条件,即能将火熄灭。从灭火斗争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灭火方法: 1.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和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当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该物的燃点时,燃烧就停止了。 4.抑制法:用含氟、溴的化学灭火剂(如1211)喷向火焰,让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使游离基链锁反应中断,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火灾的类型及合适的灭火器具 A类,指含碳固体火灾。可选用清青灭火器,酸碱灭火器等等。 B类,指可燃液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等。 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1301灭火器等等。 D类,指金属火灾。目前尚无有效灭火器。 E类,指带电燃烧的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130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等. 培训人员签字

消防培训记录卡 培训日期年月日培训地点 培训主题火场自救知识 培训内容发生火灾时,如果被大火围困,特别是被围困在楼上时,在拨打了119报警电话后,我们应千方百计设法自救。具体做法如下: 发生火灾赶紧逃 如火势不大,可浸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去。此时,要当机立断,切不可犹豫不决,以免火势越烧越大,错过逃生时机。身处烟雾捂口鼻 若被困周围烟雾很大,这可比火更为可怕。因为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加防备,就会被有毒有害烟气熏倒,这往往是火灾事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约占95%以上)。如果一定要冲出烟雾区,必须用湿毛巾等捂住鼻嘴,尽可能地猫腰贴地跑出,这样才能减少烟气的吸入量,以免中毒倒下。 观察周围找生机 如果建筑物有避难房、疏散楼梯的,可以先躲进避难房或由疏散楼梯撤至安全地方。如多层建筑物火灾,楼梯已被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以利用房屋的老虎窗、阳台、下水管道或其他可以接地牢固的物件逃生。 跳楼逃生有技巧 如生命受到威胁,又无逃生之路时,可以用绳索或将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拴在固定物件上,再顺着绳索或布条滑下。 如果万分情急决定跳楼出逃时,可先往地下抛出一些衣物棉被等,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尽力保持双脚着地,尽可能地保全性命。 如处在较高楼层,且又无法采取跳楼逃生的办法时,可在室内,关闭通向火区的门窗,如有条件,尽可能向门窗上浇水以缓火势蔓延。这时,要采取一切办法(如可用打电话,抛物件等办法)向楼下的人发出求救信号,以赢得救援的机会。 危难见真情,在处于火场生死关头,更要发扬互助和奉献精神,尽力帮助老、幼、妇、弱者优先疏散。千万不能惊恐失措,无序夺路。 逃命切忌进电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处在高层建筑火灾时,如果不是消防专用电梯,绝对不能进电梯逃生。因为这时的电梯电源随时有可能被切断,并且电梯通道往往在发生火灾时首先成为烟雾的袭击部位而成烟道。 培训人员签字 消防培训记录卡

消防培训记录表

消防培训记录表单位名称:上海易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培训讲师:刘海艳

上海易积通电子商务 有限公司 仓储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制作人:刘海艳 2011年02月25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消防工作坚决遏制特大火灾事故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位委、办、局切实落实执行。 深刻吸取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胶州路高层公寓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的教训,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火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负责人针对本地区、本单位消防工作薄弱环节,组织各项防范措施,认真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做好消防安全和生产工作。 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如下: 一.有关消防法律法规: 1.我国的现行消防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依靠国家强制执行的,规定 着消防部门、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有关消防权利、义务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的消防法规体系由消防法律、消防行政法规、地方性消防法规、国务院部委规章、地方政府消防规章。 2.我国现行消防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涉及消防方面的的还有

其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单位和个人基本的消防义务。 (3.1)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 (3.2)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3.3)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灭火工作义务。 (3.4)任何人发现火灾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3.5)当发生火灾时,起火单位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灭火灾,及时疏散人员。单位应当为公安消防机构抢救人员、扑救火灾提供便利和条件。 (3.6)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的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 二火灾的发展变化: 1.火灾的发展变化一般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熄灭,最佳的逃生救援是初起阶段。 2. 火灾蔓延的途径,一般是门、窗,楼板上的孔洞,和各种竖井管道,火势通过电梯井会迅速蔓延,所以事故发生慎入电梯,该走楼道。 3.对初起火灾的扑救基本原则:救人第一,72小时的黄金救援。 其次是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 三准确及时报警应做到以下内容: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完整版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全体员工 内容: 一、怎样使用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适宜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也适用于扑救气体火灾和带电的低压电气设备火灾。使用灭火器时,打开保险销,拉动拉环,干粉即可喷出。一般使用的都是4公斤干粉灭火器,其射程约5米,所以要靠近火焰喷射。干粉容易飘散,因此不宜逆风喷射。干粉喷射时间较短,4公斤干粉只能喷射20秒,所以喷射前要选择好喷射目标。另外,普通干粉易受潮结块,因此,干粉灭火器应放在干燥地方,每年要检查一次,若有结块要及时更换。 二、怎样报火警? 在拨打“119”电话报警时,应迅速准确、沉着冷静地讲清起火处的详细地址(所在地区、街(道)名称、门牌号码或起火单位名称及所在地显着的标志等)、起火部位,起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以及所用的电话号码。在报警后,还应派出人员,在附近的主要路口接应和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如果身边没有电话,要设法通知周围的人找电话报警。 随着无线移动电话的普及使用,在发生火灾时,只要手中有移动电话,就可以更快捷的报警。在利用移动电话报警时,无论电话是否处于漫游状态,“119”之前都不要加拨当地区号。此外,报警后不要关机,以便随时与消防部门保持联系。 报警除采用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外,还可采取多种方法向周围人报警。大声呼喊是任何人、任何地方都最常用的报警方式,还有使用手动报警设施报警;使用单位警铃、汽笛或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报警;农村还可利用有线广播、敲钟、打锣等方式报警,等等。 三、怎样疏散人员? 疏散和自救的方法是: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一、课程项目: 二、消防理论知识培训、消防、消防走火实战学习培训。 三、二、培训目的: 四、为了更好地做好公司安全工作,让全体义务消防员掌握一定的消防常识及灭火、疏散和逃生等技能,提高全员安防意识确保公司人员生命及。 五、四、培训地点: 会议室 六、五、培训方式:授课讲解、案例分析、动作示范、个人操作。 七、六、授课人: 八、七、受训人员:全体义务消防员。 九、八、培训内容: 十、1、公司周围及内部环境的了解。

十一、2、消防理论知识培训。 十二、3、消防。 十三、4、灭火、走火演练培训。 十四、5、火险处理程序。 十五、课程详细内容: 十六、一、燃烧的基础知识: 十七、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十八、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十九、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二十、2.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着火源。 二十一、二、燃烧的类型与火灾形成的条件: 二十二、1、燃烧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等几种。 二十三、2、火灾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缺一不可。 二十四、3、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一、火灾预防基本观念 1、火的形成需要下列三个条件:即可燃物、空气和火源,三者缺一火即无法形成。 2、对火灾扑救,通常采用窒息(隔绝空气),冷却(降低温度)和拆除(移去可燃物)等三种。 二、火灾的种类依我国国家标准(CB4968)的规定可分为四类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培训提纲: 如何预防火灾 1、生产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货物不可堵塞消防安全通道; 2)电箱要经常清理粉尘; 3)工作场地保持畅通; 4)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或将火种带入车间; 5)厂区内的任何冒烟、火苗都属异常,无人会特意在厂区内焚烧物品。 6)一旦发生火警险情,就近找到灭火器,同时向主管或安全员(或门卫)报告。 2、逃生技巧 1)发生火灾后,千万不能乘电梯; 2)逃生的技巧:看消防逃生指示牌的位置,尽可能将身体放低,或匍匐前进。 3)高楼逃生时,人们应该逆烟而行,即是选择向下逃跑,而且最好是在三分钟以内,除非在万不得已之时绝不要选择跳楼。在不能往楼下逃跑的时候,人们选择躲避场所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得是有窗的房间,其次要及时封闭门缝,防止浓烟进入。再次查看有无逃生可能。在选择逃生时,应该遵循以下策略:一是熟悉环境,二是沉着冷静,三是要注意防止过滤浓烟,四是要选择逃生通道自救,五是选择逃生绳自救,六是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同时在逃生时要注意不乘普通电梯、不轻易跳楼、不贪恋财物等。 3、灭火器的种类及操作要领 1)按充装灭火剂的类型划分水型灭火器、空气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分为“1211”灭火器和“130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器的重量和移动方式划分手提式灭火器、背负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加压方式划分贮气瓶式灭火器、贮压式灭火器 2)常见灭火器的构造及使用 (1)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是指内部充装干粉灭火剂的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求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常用于加油站、汽车库、实验室、变配电室、煤气站、液化气站、油库、船舶、车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诺干湖景区消防培训内容 一、课程项目: 消防理论知识培训、消防技能培训、消防走火实战学习培训。 二、培训目的: 为了更好地做好景区安全工作,让全体义务消防员掌握一定的消防常识及灭火、疏散和逃生等技能,提高全员安防意识确保景区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 四、培训地点: 五、培训方式:授课讲解、案例分析、动作示范、个人操作。 六、授课人: 七、受训人员:全体义务消防员。 八、培训内容: 1、公司周围及内部环境的了解。 2、消防理论知识培训。 3、消防技能培训。 4、灭火、走火演练培训。 5、火险处理程序。 课程详细内容: 一、燃烧的基础知识: 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2.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着火源。 二、燃烧的类型与火灾形成的条件: 1、燃烧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等几种。 2、火灾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缺一不可。 3、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三、预防火灾就是要消除产生燃烧的条件 1、控制可燃物 2、隔助燃物 3、消除着火源等措施破坏产生燃烧的条件。 除了从物质上、客观环境上做好防火工作外,强化人们的防火防灾的主观意识更为重要。只有让人们懂得了怎样防火并重视防火,才能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杜绝火源,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产生火灾的条件。 四、火灾有哪几种类型,各类火灾怎样选用灭火器具 凡失去控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按燃烧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全体员工 内容: 一、怎样使用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适宜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也适用于扑救气体火灾和带电的低压电气设备火灾。使用灭火器时,打开保险销,拉动拉环,干粉即可喷出。一般使用的都是4公斤干粉灭火器,其射程约5米,所以要靠近火焰喷射。干粉容易飘散,因此不宜逆风喷射。干粉喷射时间较短,4公斤干粉只能喷射20秒,所以喷射前要选择好喷射目标。另外,普通干粉易受潮结块,因此,干粉灭火器应放在干燥地方,每年要检查一次,若有结块要及时更换。 二、怎样报火警? 在拨打“119”电话报警时,应迅速准确、沉着冷静地讲清起火处的详细地址(所在地区、街(道)名称、门牌号码或起火单位名称及所在地显著的标志等)、起火部位,起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以及所用的电话号码。在报警后,还应派出人员,在附近的主要路口接应和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如果身边没有电话,要设法通知周围的人找电话报警。 随着无线移动电话的普及使用,在发生火灾时,只要手中有移动电话,就可以更快捷的报警。在利用移动电话报警时,无论电话是否处于漫游状态,“119”之前都不要加拨当地区号。此外,报警后不要关机,以便随时与消防部门保持联系。 报警除采用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外,还可采取多种方法向周围人报警。大声呼喊是任何人、任何地方都最常用的报警方式,还有使用手动报警设施报警;使用单位警铃、汽笛或其他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报警;农村还可利用有线广

播、敲钟、打锣等方式报警,等等。 三、怎样疏散人员? 疏散和自救的方法是: 疏散时,如人员较多或能见度较差时,应在熟悉疏散通道布置的人员带领下,迅速地撤离起火点,带领人员可用绳子牵领,用“跟着我”的喊话或前后拖着衣襟的方法将人员撤至室外或安全地点。 在火场被浓烟围困时,由于烟雾一般是向上流动,地面的烟雾相对地说比较稀薄,撤离时可采用弯腰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爬行穿过浓烟;如果有条件,可用湿毛巾等物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以便迅速撤出烟雾区。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范例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8889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Fire safe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cord template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授课内容及基本情况 一、消防基本知识 1、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消防工作的宗旨: A、人人必须遵守消防规章制度; B、爱护消防设施和器材,学会灭火器的使用; C、把消防工作与生产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D、加强消防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E、预防为主。 3、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谁主管、谁负责”。 4、在发生火险时,每位员工会使用灭火器材,会逃生自救,知道火警电话。 二、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1、电气设备引起火灾; 2、随便吸烟、乱丢烟头或是火柴梗,也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 3、停电时,使用蜡烛照明,忽视安全,引燃可燃物或动用明火找东西时引起火灾。 4、使用燃气及燃气用具不当,引起火灾。 5、不采取安全措施,违章使用电、气焊、火花落在可燃物上引起火灾。 三、火灾的预防 1、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消防门不能上锁,员工要记清楚茶苑和宿舍的安全出口、安全通道。 2、不要乱拉接电线,对电路要经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爱护消防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 四、发生火灾时的处理程序 1、报警 2、疏散、救援、灭火 3、安全警戒和防护 4、善后处理 五、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法:如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通过水来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最后使燃烧终止。 2、室息法: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来降低氧浓度,使燃烧不能持续。 3、隔离法:如用泡沫灭火剂灭火,通过产生的泡沫覆盖燃烧体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把可燃物同火焰和空气隔离开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4、化学抑制法:如用干粉灭火剂通过化学作用,破坏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燃烧终止。 六、遭遇火灾时如何自救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员伤亡 1、自身受火灾威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楼房的员工,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也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以免造成不应的伤亡,可以躲到洗手间,紧闭门窗,隔断火路,

消防安全宣传培训记录

消 防 安 全 宣 传 培 训 记 录 单位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年—月—日至 ____________ 年—月—日

说明 一、根据《机构、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一)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三)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二、根据《机构、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活动期间,应当通过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宣传防火、火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学校、幼儿园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 三、根据《机构、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三)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四)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的人员。 此条规定的第(三)项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消防安全宣传记录表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一)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容 一、课程项目: 消防理论知识培训、消防技能培训、消防走火实战学习培训。 二、培训目的: 为了更好地做好公司安全工作,让全体义务消防员掌握一定的消防常识及灭火、疏散和逃生等技能,提高全员安防意识确保公司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培训地点: 四、培训式:授课讲解、案例分析、动作示、个人操作。 五、授课人: 六、受训人员:全体义务消防员。 七、培训容: 1、公司围及部环境的了解。 2、消防理论知识培训。 3、消防技能培训。 4、灭火、走火演练培训。 5、火险处理程序。 课程详细容: 一、燃烧的基础知识: 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

害叫火灾。 任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2、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着火源。 二、燃烧的类型与火灾形成的条件: 1、燃烧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等几种。 2、火灾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缺一不可。 3、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三、预防火灾就是要消除产生燃烧的条件 1、控制可燃物 2、隔助燃物 3、消除着火源等措施破坏产生燃烧的条件。 除了从物质上、客观环境上做好防火工作外,强化人们的防火防灾的主观意识更为重要。只有让人们懂得了怎样防火并重视防火,才能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杜绝火源,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产生火灾的条件。 四、火灾有哪几种类型,各类火灾怎样选用灭火器具

消防培训记录表

员工岗前消防安全培训记录培训日期年月日 培训地点 培训主题灭火的基本方法 培训内容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只要能去掉一个燃烧条件,即能将火熄灭。从灭火斗争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灭火方法: 1.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和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当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该物的燃点时,燃烧就停止了。 4.抑制法:用含氟、溴的化学灭火剂(如1211)喷向火焰,让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使游离基链锁反应中断,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火灾的类型及合适的灭火器具 A类,指含碳固体火灾。可选用清青灭火器,酸碱灭火器等等。 B类,指可燃液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等。 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1301灭火器等等。D类,指金属火灾。目前尚无有效灭火器。 E类,指带电燃烧的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130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等. 培训人员签字

培训日期年月日培训地点 培训主题火场自救知识 培训内容发生火灾时,如果被大火围困,特别是被围困在楼上时,在拨打了119报警电话后,我们应千方百计设法自救。具体做法如下: 发生火灾赶紧逃 如火势不大,可浸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去。此时,要当机立断,切不可犹豫不决,以免火势越烧越大,错过逃生时机。身处烟雾捂口鼻 若被困周围烟雾很大,这可比火更为可怕。因为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加防备,就会被有毒有害烟气熏倒,这往往是火灾事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约占95%以上)。如果一定要冲出烟雾区,必须用湿毛巾等捂住鼻嘴,尽可能地猫腰贴地跑出,这样才能减少烟气的吸入量,以免中毒倒下。 观察周围找生机 如果建筑物有避难房、疏散楼梯的,可以先躲进避难房或由疏散楼梯撤至安全地方。如多层建筑物火灾,楼梯已被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以利用房屋的老虎窗、阳台、下水管道或其他可以接地牢固的物件逃生。 跳楼逃生有技巧 如生命受到威胁,又无逃生之路时,可以用绳索或将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拴在固定物件上,再顺着绳索或布条滑下。 如果万分情急决定跳楼出逃时,可先往地下抛出一些衣物棉被等,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尽力保持双脚着地,尽可能地保全性命。 如处在较高楼层,且又无法采取跳楼逃生的办法时,可在室内,关闭通向火区的门窗,如有条件,尽可能向门窗上浇水以缓火势蔓延。这时,要采取一切办法(如可用打电话,抛物件等办法)向楼下的人发出求救信号,以赢得救援的机会。 危难见真情,在处于火场生死关头,更要发扬互助和奉献精神,尽力帮助老、幼、妇、弱者优先疏散。千万不能惊恐失措,无序夺路。 逃命切忌进电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处在高层建筑火灾时,如果不是消防专用电梯,绝对不能进电梯逃生。因为这时的电梯电源随时有可能被切断,并且电梯通道往往在发生火灾时首先成为烟雾的袭击部位而成烟道。 培训人员签字

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1、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答:“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 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2、每名员工应做到“三懂三会”,“三懂三会”的内容是什么? 答:“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3、什么是第一、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和疏散引导员? 答:发生火灾时,在火灾现场的员工为第一灭火应急力量,应在1分钟内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火灾确认后,单位按照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员工形成的灭火应急力量 为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应在3分钟内开展火灾扑救;发生火灾时,单位各楼层疏散通道、安 全出口部位负责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的工作人员为疏散引导员。 4、第一灭火应急力量应如何处置初起火灾? 答:1、靠近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拨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 或单位值班人员;2、靠近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3、现场员工迅速引导人员疏散。 5、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应如何组织开展火灾扑救? 答:1、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2、单位负责人迅速展开指挥,召集各行动小组按程序实施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3、通讯联络组迅速通知员工赶赴火场,并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4、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5、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疏散现场人员; 6、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7、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6、疏散引导员设置要求及如何引导人员疏散? 答:单位应在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员(佩戴荧光袖标或马夹,手持灾光棒),负责组织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 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7、怎样打火警电话? 答:1、火警电话119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 地址;2、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况;3、要讲清起火的具体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4、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 5、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 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起火地点。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这 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8、各岗位员工如何查改身边的火灾隐患?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培训目的: 夏季炎热干燥,是火灾隐患的高发期。进入夏季以来,天气炎热干燥,温度急剧上升,工作区用电日趋增加,火灾发生可能性增强。针对消防演练中出现的逃生时不严肃、秩序乱、灭火器使用不熟练等问题,为更好的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司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加强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此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我公司员工消防知识,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培训内容:逃生自救方法、灭火器及消防栓使用方法 一、火灾发生时懂逃生自救方法 1.自救逃生时要熟悉周围环境,要迅速撤离火场; 2.紧急疏散时要保证通道不堵塞,确保逃生路线畅通; 3.紧急疏散时要听从指挥,保证有秩序的尽快撤离; 4.当发生意外时,要大声呼喊他人,不要拖延时间,以便及时得救,也不要贪婪财物; 5.要学会自我保护,尽量保持低姿势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6.保持镇定,就地取材,用窗帘、床单自制绳索,安全逃生; 7.逃生时要直奔通道,不要进入电梯,防止突然停电被关在电梯内; 8.当烟火封住逃生的道路时,要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塞住门窗缝隙,防止烟雾侵入房间; 9.当身上的衣物着火时,不要惊慌乱跑,就地打滚,将火苗压住; 10.当没有办法逃生时,要及时向外呼喊求救,以便迅速逃离困境。 11.切忌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大多数灭火器的药剂会引起烧伤的伤口产生感染。 二、灭火器及消防栓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用于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灭火时,可用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距火3—5米处放下灭火器,拔出喷粉管,两手配合拉掉铅封和保险销,一手握喷粉管前端,对准火焰根部,另一手提灭火器,压下手柄进行灭火,喷射时间约7—8秒。 (2)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时,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请勿对人;请勿擅自挪动,如需挪动要轻拿轻放。 2.消火栓使用方法 消火栓用于报警、灭火,它由按钮、水枪、水带、阀门组成。灭火时至少要3人配合使用,首先打开箱门,按下消火栓按钮,然后两人拖水枪、水带到达着火位置,做好灭火准备,最后一个人连接好水带,打开阀门进行灭火。 三、实际操作 根据所讲内容,所有培训人员针对灭火器使用方法,反复进行操作练习,直至所有人员能熟练使用灭火器为止。培训总结: 通过此次培训,普及员工有关火灾逃生办法及消防器材的的使用的知识,不紧增强员工消防意识,提高消防能力。安全重于泰山,我们只有懂得安全知识,注重安全,积极地加以防范,才会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才能构建更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公司的安全发展。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 部门/班组项目部各部门及班组消防管理员主讲人陈时通地点会议室课时2学时 培训主题消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消防法律法规 培训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一、消防工作的方针 《消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这个方针科学、准确地表达了“防”和“消”的辩证关系、反映了人们同火灾作斗争的客观规律,也体现了我们消防工作的特色。 二、消防工作的原则 (一)消防工作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二)安全与生产相一致的原则 (三)严格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的原则 (四)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参加人员(签名): 培训效果确认: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提高全员的基本消防意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确认人: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 部门/班组项目部各部门及班组消防管理员主讲人陈时通地点会议室课时2学时 培训主题燃烧的基本知识 培训内容: 一、燃烧三要素 燃烧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二、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三、灭火的基本原理 (1)冷却灭火。即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下来; (2)窒息灭火。指采取隔绝空气或减少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而停止燃烧; (3)隔离灭火。指把正燃烧的物质同未燃烧的物质隔开,使燃烧不能划延而停止; (4)抑制灭火。指用有抑制作用的化学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并参与燃烧物的化学反应,使燃烧停止下来。 参加人员(签名):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最新版

武汉天雅玉兰口腔门诊消防培训记录表

四、火灾有哪几种类型,各类火灾怎样选用灭火器具 凡失去控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按燃烧的性质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 A类,指含有碳固体火灾。可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 B类,指可燃液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而不适用于极性溶剂火灾。 C类,指可燃汽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易发生上述三类火灾部位一般配备ABC干粉灭火器,配备数量可根据部位面积而定,一般危险场所按每75平方米一具计算,每具重量为4公斤。4具为一组,配有一个器材架。危险性地区或轻危险性地区可适量增减。D类,指金属火灾,目前尚无有效灭火器,一般可用沙土。 E类,指带电燃烧的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五、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离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事业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外壁或金属连接管止手被冻伤。灭火是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到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上,以防止将燃液体冲击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ABC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当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容器的壁温已高于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复燃的现象,若与泡沫灭火器、石棉布联用,这个道理。报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WORD 格式编辑整理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培训主题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主培人 教育课时参加人数 培训内容:灭火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1、灭火器的种类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 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 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2、手提式于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 5 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站在上风方向喷射。 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储气瓶式,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 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臵,随 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山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灭火。使用的于粉灭火器若 是储压式,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 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 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 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 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 部扑灭。 参加人员记录人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培训主题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主培人 教育课时参加人数 培训内容:灭火的基本常识 人们长期与火灾作斗争 ,积累了丰富的灭火经验 ,总结出 4 种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燃点 ,从而燃烧过程停止。如用水和二氧 化碳直接喷射燃烧物 ,往火源附近未燃烧物上喷洒灭火剂,防止形成新的火点。 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域的氧气量 ,阻止空气注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火焰熄灭。如用不燃或难燃的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等捂盖燃烧物;用砂土埋没 燃烧物;往着火空间内灌入惰性气体、蒸汽;往燃烧物上喷射氮气、二氧化碳等;封 闭已着火的建筑物、设备的孔洞。 3.隔离法。使燃烧物和未燃烧物隔离,限制燃烧范围。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的阀门,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进入燃烧环 境内;堵截流散的燃烧液体;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筑和设备。 4.抑制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如往燃烧物上喷射干粉等灭火剂。 参加人员记录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