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常用中草药介绍
线麻子的功效与作用

线麻子的功效与作用线麻子,又称为羊齿,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通常用于治疗皮肤病、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线麻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线麻子的概述线麻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很小,常见于温带气候下的草地或路边。
线麻子的主要药用部分是其种子。
线麻子种子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纤维素、脂肪油、蛋白质、生物碱、维生素等。
这些化学成分使得线麻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二、线麻子的功效与作用1. 治疗皮肤病线麻子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草药,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如湿疹、痤疮、疥癣等。
线麻子能够增强机体的抗菌能力,抑制炎症反应,帮助皮肤恢复健康。
2. 改善消化功能线麻子具有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能够增加肠道蠕动的频率和力度,提高胃肠道的运动功能,从而改善消化功能。
它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预防便秘,减轻胃肠不适等消化系统相关问题。
3. 抗菌消炎线麻子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线麻子被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炎、皮肤感染等。
4. 降低血脂线麻子中的脂肪油成分,主要是亚油酸和亚麻酸。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含量,防止血液黏稠,促进血液循环。
因此,线麻子可以起到降血脂的作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 养肝护肝线麻子中的成分能够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提高肝脏的排毒功能。
它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帮助肝脏解毒,清除有害物质,防止肝脏病变。
因此,线麻子常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6. 抗氧化线麻子中的维生素E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它能够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减缓衰老过程,保护细胞健康。
线麻子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7. 改善睡眠质量线麻子中的生物碱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它能够改善紧张焦虑、失眠等睡眠问题,并帮助调整睡眠节律,提高睡眠质量。
扛板归:不要小瞧乡村山间这种有刺的植物,它可治痔疮、皮肤病

扛板归:不要小瞧乡村山间这种有刺的植物,它可治痔疮、皮
肤病
2017年10月12日,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城郊乡村,山间的绿色中草药植物扛板归疯长。
扛板归,又名:蛇倒退、拦路虎、烙铁草、倒金钩、刺犁头、蛇不过、蛇见退。
图为扛板归果实。
在中国民间,老百姓常将扛板归采割用来熬水
洗澡,治疗皮肤瘙痒等皮肤病。
扛板归在网上药商的批发售价约为18元一公斤。
因收购价格便宜、扛板归有刺而不易采割等原因,目前,很少有农民采割扛板归作为商品药材出售。
据中医药典载,【蛇倒退】酸、苦,平。
【归经】肺、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瘀止血。
主治疔疮痈肿、丹毒、痄腮、乳腺炎、聤耳、喉蛾、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百日咳、瘰疬、痔疾、泻痢、黄疸、臌胀、水肿、淋浊、疟疾、风火赤眼、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20~50g。
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据说,毒蛇害怕扛板归这种植物。
或许是因为:一是扛板归可解蛇毒;二是扛板归带刺,毒蛇的皮肤细腻柔软而光滑,害怕刺扎。
【备注】(1)治湿疹、脓疱疮等皮肤病:鲜扛板归全草100克,水煎服,2日一剂。
(2)治痔疮、肛漏:鲜扛板归200g,猪大肠100g。
炖汤服。
沙蒿子贴的用法

沙蒿子贴的用法沙蒿子贴的用法沙蒿子是一种中草药,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
而沙蒿子贴则是将沙蒿子制成贴剂,外敷于皮肤上,以达到治疗皮肤病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沙蒿子贴的用法。
一、适应症沙蒿子贴主要适用于以下皮肤疾病:1.湿性湿疹:湿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特点是皮肤潮湿、红肿、渗出等。
使用沙蒿子贴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
2.牛皮癣: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特点是出现红斑鳞屑、局部增厚等。
使用沙蒿子贴可以减轻红斑鳞屑和局部增厚。
3.过敏性皮肤炎:过敏性皮肤炎是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而引起的一种皮肤反应,特点是皮肤瘙痒、红肿等。
使用沙蒿子贴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4.皮肤湿疹:皮肤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特点是皮肤干燥、起屑、发红等。
使用沙蒿子贴可以改善这些症状。
二、用法1.准备工作:将沙蒿子贴取出,撕开保护膜,粘贴于患处。
2.涂药前处理:患处应清洁干净,并用温水或药物清洁后再涂药。
3.涂药方法:将沙蒿子贴取出后,直接粘贴于患处即可。
每日使用1-2次,每次15-30分钟。
4.注意事项:(1)不宜在伤口、溃疡处使用;(2)不宜在眼部周围使用;(3)对沙蒿子过敏者禁用;(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谨慎使用。
三、效果沙蒿子贴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通过外敷于皮肤上,可以有效缓解湿性湿疹、牛皮癣、过敏性皮肤炎等皮肤病的症状。
使用沙蒿子贴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患处的恢复。
四、注意事项1.不宜在伤口、溃疡处使用:因为沙蒿子贴具有刺激性,容易引起局部红肿和渗出。
2.不宜在眼部周围使用:因为沙蒿子贴具有刺激性,容易引起眼部不适。
3.对沙蒿子过敏者禁用:如果有过敏史或对沙蒿子过敏者禁止使用。
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谨慎使用:因为沙蒿子贴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谨慎使用。
如需使用,请先咨询医生意见。
五、总结沙蒿子贴是一种中药外敷剂,主要用于治疗湿性湿疹、牛皮癣、过敏性皮肤炎等皮肤病。
使用时应注意清洁患处,并遵循使用方法。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应用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应用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中草药,其在皮肤性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通过抗炎、
抗菌、抗过敏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来治疗各种皮肤病症,如湿疹、银屑病、痤疮等。
以
下将详细介绍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应用。
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性因子的释放。
研
究表明,甘草酸苷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产生,并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
在湿疹等炎症性皮肤病中,外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明显减轻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促进
患处的舒缓和恢复。
复方甘草酸苷还具有抑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实验研究发现,甘草酸苷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并减少其产
生的毒素。
在痤疮等含脓性皮肤感染中,外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有效地抑菌,减少炎症及
感染的扩散。
复方甘草酸苷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研究发现,甘
草酸苷可以促进胶原纤维的合成和组织修复,增加伤口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溃疡等慢性皮
肤损伤中,外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具有抗炎、抗菌、抗过敏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通
过外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减轻炎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少过敏反应,促进伤口
愈合。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有效的中草药,在皮肤性病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不过,
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牡丹皮治皮肤病验方

中药牡丹皮治皮肤病验方
牡丹皮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的根皮,味苦辛,微寒。
具清热凉血、清肝降压、活血消瘀功效。
《本草纲目》:“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日华子本草》:“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
”在临床中取其内服或外用,治疗某些皮肤科病变,收效明显。
中药牡丹皮治皮肤病验方
血热型:中药牡丹皮12克,生地黄15克,赤芍10克,蝉蜕6克,浮萍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血热型:中药牡丹皮15克,玄参15克,生地黄15克,紫草6克,白鲜皮10克,水煎服。
过敏性皮炎:据皮损大小,取中药牡丹皮适量,白鲜皮、地肤子,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数次。
疮疖:中药牡丹皮20克,研细粉,入凡士林100克中调匀涂敷,日两次。
>>>小编推荐:
· ·
· ·
· ·
· ·
了解自己,了解中医....。
地肤子的功效与作用一

地肤子的功效与作用一地肤子,又名地榆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地肤子可以用作中药,也可以用作化妆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和保健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肤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地肤子的功效与作用1. 抗炎作用地肤子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炎症是人体在遭受刺激后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发生。
地肤子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并减少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2. 消炎作用地肤子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介导炎症反应的物质的释放,从而发挥消炎作用。
地肤子还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红肿。
3. 抗菌作用地肤子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地肤子可以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如湿疹、疖肿和痤疮等。
4. 抑制过敏反应地肤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
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过度反应的现象,会引起皮肤发红、瘙痒、水肿等症状。
地肤子可以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
5. 改善皮肤状况地肤子具有保湿、滋润和修复皮肤的作用,能够改善皮肤的干燥、粗糙和炎症等问题。
地肤子还可以调节皮脂分泌,改善油性皮肤和暗疮问题。
6. 抗氧化作用地肤子中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自由基,防止自由基对皮肤细胞的伤害。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性的分子,会损害皮肤细胞的DNA、蛋白质和脂质,引起皮肤老化、色素沉着和皱纹等问题。
地肤子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皮肤的衰老过程,保持皮肤的年轻和健康。
7. 抑制皮肤色素沉着地肤子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和沉着,从而减少黑斑、雀斑和色素沉着等问题。
地肤子还可以减少紫外线照射引起的黑色素生成,预防和淡化晒斑和黄褐斑等。
8. 温和舒缓肌肤地肤子具有温和舒缓的特性,对敏感肌肤和受损肌肤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地肤子可以缓解肌肤受到的刺激和损伤,减轻肌肤症状,如红肿、瘙痒和脱屑等。
地肤子的舒缓作用可以使肌肤回复光滑、柔软和健康。
功效最强止痒中草药有哪些【新知识】

功效最强止痒中草药有哪些
文章导读
皮肤搔痒情况可以说是非常难受的,而且很多原因都会引起这种症状,所以如何有效的止痒,当然是患者所希望了解的,而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中草药,其实止痒效果比较明显,例如冰片,松香,蛇床子,花椒等,这些中草药如果能够正确使用的话,都有很好的祛风止痒效果。
1、冰片
又称龙脑,味辛、苦,性微寒,对于热性皮疹有良好的止痒作用。
使用时可将冰片研粉后加入其它药物制成散剂,亦可制成1%-2%的洗剂或酊剂。
2、松香
性温,有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疹、慢性皮炎等皮肤病。
研末撒于患处或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亦可。
3、蛇床子
性温,味辛、苦,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作用,常用于治疗肛门瘙痒、女性阴痒、阴囊湿疹、滴虫性阴道炎等症。
可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4、地肤子
性寒,味辛、苦,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阴道瘙痒、湿疹及荨麻。
马齿苋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

马齿苋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摘要】马齿苋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着重探讨了马齿苋在湿疹、疱疹、荨麻疹等皮肤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在缓解症状方面的效果。
研究表明,马齿苋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目前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以验证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马齿苋可能成为一种治疗皮肤病的潜在药物,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更多研究来加以论证和验证。
【关键词】马齿苋、皮肤病、临床应用、湿疹、疱疹、荨麻疹、皮肤瘙痒、治疗、缓解、作用、前景、深入探讨。
1. 引言1.1 马齿苋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马齿苋,又称为倒挂金钩、铃子草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皮肤病领域中,马齿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马齿苋对湿疹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湿疹患者的症状,改善皮肤状况。
马齿苋对疱疹的治疗作用也备受关注,其抗病毒和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疱疹带来的不适感。
在荨麻疹治疗中,马齿苋的应用也得到了认可,其清热解毒的特性有助于减轻荨麻疹患者的皮肤瘙痒和肿胀症状。
马齿苋也被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症状和湿疹症状,其特殊的药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皮肤病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马齿苋在皮肤病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相关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更好地发掘其临床应用的潜力。
2. 正文2.1 马齿苋对湿疹的治疗作用马齿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作用。
研究发现,马齿苋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皮肤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湿疹患者的症状。
马齿苋还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湿疹损伤部位的二次感染。
临床实践中,多种形式的马齿苋制剂被用于湿疹的治疗,包括药膏、洗剂、口服液等。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马齿苋治疗后,皮肤瘙痒减轻,皮损逐渐愈合,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马齿苋在湿疹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潜力,但由于其药效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 文案大全 大飞扬草介绍—外用 【药用部位】 飞扬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性味归经】 辛酸,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酸,性烈。”入肺、肝二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通乳,渗湿,止痒。治急性肠炎,菌痢,淋病,尿血,肺痈,乳痈,疗疮,肿毒,湿疹,脚癣,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服:煎汤,2~3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用药忌宜】 脾胃虚寒者忌用。 【用药配伍】 配金银花,清热解毒;配夏枯草,清热解毒;配苍术,燥脾湿;配当归,清热解毒;配王不留行,行气活血;配木通,宣通血脉。 【相关选方】 ①治赤白痢疾:大飞扬草五至八钱。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用开水炖服。 ②治小便不通,淋血:鲜大飞扬草一至二两。酌加水煎服,日服两次。 ③治疔疮:大飞扬草鲜叶一握,加食盐、乌糖各少许,捣烂外敷。 ④治肺痈:鲜大飞扬全草一握,捣烂,绞汁半盏,开水冲服。 实用标准 文案大全 ⑤治乳痈:大飞扬全草二两和豆腐四两炖服;另取鲜草一握,加食盐少许,捣烂加热水外敷。 ⑥治小儿烂头疮,黄水浸淫,染生耳面者:飞插草一握,酌加水煎,洗涤。 ⑦治小儿疳积:大飞扬草一两,猪肝四两。炖服。 (①方以下出《民间草药》) ⑧治带状疱疹:鲜飞扬全草捣烂取汁,加雄黄末五分调匀,涂抹患处。(《中草药》) ⑨治脚癣:鲜飞扬草三两,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三至五天,取浸液外擦。()
千里光的作用—外用 【药用部位】千里光的全草。 【性味归经】 苦,寒。 ①《本草拾遗》:“味苦,平,小毒。”②《本草图经》:“味苦甘,寒,无毒。”③《生草药性备要》:“味涩苦,性平,微寒,无毒。”入肝,肾二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祛风燥湿。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 实用标准 文案大全 【用法用量】 服:煎汤,3~5钱(鲜者1两)。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熬膏涂。 【用药忌宜】 《饮片新参》:“中寒泄泻者勿服。” 【资源分布】 分布、、、、、、、、、广西等地。产、、广西、等地。 【药材鉴定】 干燥全草长60~100厘米,或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茎圆柱状,表面棕黄色;质坚硬,断面髓部发达,白色。叶多皱缩,破碎,呈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戟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暗绿色或灰棕色,质脆。有时枝梢带有枯黄色头状花序。显微鉴定: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壁深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6个;非腺毛多数,尤以叶脉处为多。上表皮细胞壁微波状或波状弯曲,气孔少数,有非腺毛。非腺毛 2-12个细胞,多弯曲,长约至270μm,直径12-31μm,基部细胞膨大,顶端细胞渐尖或钝圆,有的膨大成椭圆形、半圆形或类圆形,有的中部或顶部细胞缢缩,细胞常含淡黄色油状物;细胞壁稍增厚,具疣状突起,下部细胞有的具细条状角质纹理。 【古籍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图经 ①《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时珍以千里光、千里急并为一种,极确。惟黄花演花与此草同,而叶异。南安人以其花洗目,呼为黄花母,云有毒,不可入口,非此草也。”实用标准 文案大全 ②《滇南本草图谱》:“《滇本草》出自九里光治症略同于《本草拾遗》之千里及,而《图考》千里及条云,滇医以洗疮毒,正与《滇本草》合。与今湘、赣之九里明,滇之九里光,形状治症均同,《图考》所图尤肖。据此,诸名之为一物,而此物必是本种可无疑义。‘光’、‘明’义同,‘千’、‘九’音近,而‘及’、‘急’、‘芨’,并从一声转讹,以‘及’为正,喻其恢复目力可及千里也。” 【相关选方】 ①治烂睑风眼:笋箬包九里光草煨熟,捻入眼中。(《经验良方》) ②治风火眼痛:千里光二两,煎水熏冼。(《民间草药》) ③治鸡盲:千里光一两,鸡肝一个。同炖服。(《民间草药》) ④治痈疽疮毒:千里光(鲜)一两,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草药》) ⑤治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民间草药》) ⑥治脚趾间湿痒,肛门痒,阴道痒:千里光适量,煎水洗患处。《民间草药》) ⑦治鹅掌风,头癣,干湿癣疮:千里光、苍耳草全草等分。煎汁浓缩成膏,搽或擦患处。(《民间草药》) ⑧治阴囊皮肤流水奇痒:千里光捣烂,水煎去渣,再用文火煎成稠膏状,调乌桕油,涂患处。(《民间常用草药》) ⑨治疥疮,肿毒:千里光水煎浓外敷,另取千里光一两,水煎服。实用标准 文案大全 (《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流感;千里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草药手册》) 白花蛇舌草 防风—外用;⑥防风丸(《圣济总录》):防风、蝉壳、天麻、猪牙皂荚,治疗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 蝉衣(蝉蜕)—外用 透骨草—外用、 蛇床子—外用、 白藓皮—外用 黄柏---服为主 紫草—外用 黄芩---服用 徐长卿--【异名】石下长卿、逍遥竹、一枝箭、土细辛、竹叶细辛、铃柴、蛇草、蛇利草、生竹、天竹、蜈蚣草、铜锣草。治疗皮肤病对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以及顽癣等均有效果。用法:每次用徐长卿2~4钱,水煎服,亦可外洗。或制成注射剂、酊剂等应用。 紫汤组成土获菩15-30 g,紫草15-30 g,荆芥10 g,防风一0 g,前12 g,浮萍一5 g.蝉衣
6g,白鲜皮15 g,苦参15 g,当归12 g,川芍9g,甘草10 ge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祛风。燥湿止痒。 主治风隐疹(荨麻疹)、湿疹、痒风(皮肤痰痒症)。 加减上半身疹多而痒者,加羌活;下半身疹多而痒者,加独活;皮疹红润、舌质赤、脉数者,加丹皮、赤芍;湿疹分泌物多,皮肤红肿感染者,加黄柏、银花、连翘。
治疗皮肤划痕症三偏方 实用标准 文案大全 很多人在经过长期的皮肤划痕症治疗之后,都觉得有一定的难度,甚至失去信心。在此,特提供一些治疗皮肤划痕症偏方:拔罐:用东西夹好棉花球,然后在95%的酒精中蘸一下,挤干净(防止酒精滴落而烫到),点燃,在4号大玻璃罐闪一下(注意不能烤边,也易烫到),迅速拔于肚脐上(神阙穴),拔5-10分钟,每日一次(用抽气式拔罐器也可以,但是拔的力量要小一点)。再配合服用防风通圣丸,疗效较好。如果较重可以配合甲氰咪胍、维生素C、扑尔敏(都是每日三次一次一片,如果服用扑尔敏发困可以服用开瑞坦)等抗过敏、提高抵抗力有一定疗效!不过还有复发可能。此方法优点在于自己操作方便易于长时间治疗,可抗过敏、提高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少吃海鲜、羊肉、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外用偏方(洗):地肤子12克、白芷9克、防风9克、川椒9克、透骨草9克、赤芍9克、一支蒿9克、独活9克,荆芥9克。用水3斤、煎沸、洗全身。洗时注意避风保暖!疗效不错。服偏方(吃):何首乌9克/石菖蒲9克/威灵仙9克/麻仁9克/苦参9克/荆芥9克水煎服,出微汗,注意不能受风。效果较好。美国CBH划痕症套装”——敏清粉剂2瓶+排毒清1瓶+疹康清2瓶,该产品本着消炎治其表,排毒除其根,修复调免疫,脱敏抗复发”的原则,运用植物免疫脱敏疗法强力排除毒素,深入细胞,快速有效的清除分布在皮肤、淋巴、血液、大脑神经系统等地方的深层毒素,抑制毒素再生,既高效排除毒素,又补充所缺乏的营养。消除体自由基,迅速改善过敏体质,改善细胞活力,改善血液质量,有效治实用标准 文案大全 疗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化学过敏等各种过敏症状,可迅速消除划痕症,恢复身体正常生理功能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主治: 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荆芥【性味与功效】
味辛,性温。功效:祛风解表,炒炭止血。 【传统应用】 主治感冒发热、恶寒,与辛温解表药或与辛凉解表药配伍,用于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麻疹透发不畅。荆芥炭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前、桔梗、枳壳、赤苓、川芎、甘草,治疗疮疡寒热;②荆芥汤(《太 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桔梗、甘草,治疗风热,咽喉肿痛;③消风散(《医宗金鉴》):荆芥、防风、生地、苦参、当归、石膏、知母、苍术、蝉衣、牛蒡子、麻仁、木通、甘草,治疗湿疹、风疹、瘙瘁
皮肤划痕症民间验方
1、拔罐疗法 处方:凡士林、酒精各适量,火罐一个 用法:先将凡士林一薄层于脐部,再将酒精滴数滴与火罐,棉球引燃,火旺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