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2)

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2)
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2)

第一章

1-2 根据图1 -5 上四根粒径分布曲线,列表写出各土的各级粒组含量,估算②、③、④、土的Cu 及Cc 并评价其级配情况。

1-8 有一块体积为60 cm 3 的原状土样,重1.05 N, 烘干后0.85 N 。已只土粒比重(相对密度)=2.67 。求土的天然重度g 、天然含水量、干重度g d 、饱和重度g sat 、

浮重度g ' 、孔隙比 e 及饱和度S r

1-8 解:分析:由W 和V 可算得g ,由W s 和V 可算得g d ,加上G s ,共已知3 个指标,故题目可解。

(1-12)

(1-14)

注意:1 .使用国际单位制;

2 .g w 为已知条件,g w =10kN/m

3 ;

3 .注意求解顺序,条件具备这先做;

4 .注意各g 的取值范围。

1-9 根据式(1 — 12 )的推导方法用土的单元三相简图证明式(1 -14 )、(1 -15 )、(1 -17 )。

1-10 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5% ,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15% ,试问每1000 kg 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

1-10 解:分析:加水前后M s 不变。于是:

加水前:( 1 )

加水后:( 2 )

由(1 )得:,代入(2 )得:

注意:土料中包含了水和土颗粒,共为1000kg ,另外,。

1 -11 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15 %,土粒比重G s =2.67 。分层夯实,每层先填0.5m ,其重度等g =16kN/ m 3 ,夯实达到饱和度=85% 后再填下一层,

如夯实时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1-11 解:分析:压实前后W s 、V s 、w 不变,如设每层填土的土颗粒所占的高度为h s ,则压实前后h s 不变,于是有:

( 1 )

由题给关系,求出:

代入(1 )式,得:

1-12 某饱和土样重0.40N ,体积为21.5 cm 3 ,将其烘过一段时间后重为0.33 N ,体积

缩至15.7 cm 3 ,饱和度=75% ,试求土样在烘烤前和烘烤的含水量及孔隙比和干重度。

1-13 设有悬液1000 cm 3 ,其中含土样0.5 cm 3 ,测得土粒重度=27 kN/ m 3 。当悬液搅拌均匀,停放2min 后,在液面下20 处测得悬液比重G L = 1.003 ,并测得水的黏滞系数η = 1.14 × 10 - 3 ,试求相应于级配曲线上该点的数据。

1-14 某砂土的重度=17 kN/ m 3 ,含水量w =8.6% ,土粒重度=26.5 kN/ m 3 。其最大孔隙比和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842 和0.562 求该沙土的孔隙比e 及相对密实度Dr ,并按规范定其密实度。1

1 -14 已知:=17kN/m 3 ,w =8.6% ,g s =26.5kN/m 3 ,故有:

又由给出的最大最小孔隙比求得D r =0.532 ,所以由桥规确定该砂土为中密。

1 -15 试证明。试中、、分别相应于e max 、e 、e min 的干容重

证:关键是e 和g d 之间的对应关系:

由,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 e

max 和g dmin 是对应的,而e min 和g dmax 是对应的。

第二章

2-3 如图2 -16 所示,在恒定的总水头差之下水自下而上透过两个土样,从土样1 顶面溢出。

(1 )已土样2 底面c - c 为基准面,求该面的总水头和静水头;

(2 )已知水流经土样 2 的水头损失为总水头差的30% ,求 b - b 面的总水头和静水头;

(3 )已知土样2 的渗透系数为0.05cm /s ,求单位时间内土样横截面单位面积的流量;( 4 ) 求土样1 的渗透系数。

图2 -16 习题2 - 3 图(单位:cm )

2-3 如图2-16 ,本题为定水头实验,水自下而上流过两个土样,相关几何参数列于图中。解:(1 )以c-c 为基准面,则有:z c =0 ,h wc = 90cm ,h c = 90cm

(2 )已知D h bc =30% ′ D h ac ,而D h ac 由图2-16 知,为30cm ,所以:

D h bc =30% ′ D h ac =0.3 ′ 30= 9cm

∴h b = h c - D h bc =90-9= 81cm

又∵z b = 30cm ,故h wb = h b - z b =81-30= 51cm

(3 )已知k 2 = 0.05cm /s ,q/A= k 2 i 2 = k 2 ′ D h bc / L 2 =0.05 ′ 9/30= 0.015cm 3 /s/cm 2 = 0.015cm /s

(4 )∵i 1 = D h ab / L 1 = (D h ac - D h bc )/ L 1 = (30-9 )/30=0.7 ,而且由连续性条件,q/A= k 1 i 1 = k 2 i 2

∴k 1 = k 2 i 2 / i 1 =0.015/0.7= 0.021cm /s

2-4 在习题2 -3 中,已知土样1 和2 的孔隙比分别为0.7 和0.55 ,求水在土样中的平均渗流速度和在两个土样孔隙中的渗流速度。

2-5 如图2 -17 所示,在5.0m 厚的黏土层下有一砂土层厚6.0 m ,其下为基岩(不透水)。为测定该沙土的渗透系数,打一钻孔到基岩顶面并以10 -2 m 3 /s 的速率从孔中抽水。在距抽水孔15m 和30m 处各打一观测孔穿过黏土层进入砂土层,测得孔内稳定水位分别在地面以下3.0m 和 2.5m ,试求该砂土的渗透系数。

图2 -17 习题2 - 5 图(单位:m )

2-5 分析:如图2-17 ,砂土为透水土层,厚6m ,上覆粘土为不透水土层,厚5m ,因为粘土层不透水,所以任意位置处的过水断面的高度均为砂土层的厚度,即6m 。题目又给出了r 1 = 15m ,r 2 = 30m ,h 1 = 8m ,h 2 = 8.5m 。

解:由达西定律(2-6 ),,可改写为:

带入已知条件,得到:

本题的要点在于对过水断面的理解。另外,还有个别同学将ln 当作了lg 。

2-6 如图2 -18 ,其中土层渗透系数为5.0 × 10 -2 m 3 /s ,其下为不透水层。在该土层内打一半径为0.12m 的钻孔至不透水层,并从孔内抽水。已知抽水前地下水位在不透水层以上10.0m ,测得抽水后孔内水位降低了2.0m ,抽水的影响半径为70.0m ,试问:(1 )单位时间的抽水量是多少?

(2 )若抽水孔水位仍降低 2.0 ,但要求扩大影响,半径应加大还是减小抽水速率?

图2 -18 习题2 - 6 图(单位:m )

2-6 分析:本题只给出了一个抽水孔,但给出了影响半径和水位的降低幅度,所以仍然可以求解。另外,由于地下水位就在透水土层内,所以可以直接应用公式(2-18 )。

解:(1 )改写公式(2-18 ),得到:

(2 )由上式看出,当k 、r 1 、h 1 、h 2 均为定值时,q 与r 2 成负相关,所以欲扩大影响半径,应该降低抽水速率。

注意:本题中,影响半径相当于r 2 ,井孔的半径相当于r 1 。

2-7 在图2 -19 的装置中,土样的孔隙比为0.7 ,颗粒比重为2.65 ,求渗流的水力梯度达临界值时的总水头差和渗透力。

图2 -19 习题2 -7 图(单位:cm )

2-8 在图2 -16 中,水在两个土样内渗流的水头损失与习题2 -3 相同,土样的孔隙比见习题2 -4 ,又知土样 1 和2 的颗粒比重(相对密度)分别为2.7 和 2.65 ,如果增大总水头差,问当其增至多大时哪个土样的水力梯度首先达到临界值?此时作用于两个土样的渗透力个为多少?

2-9 试验装置如图2 -20 所示,土样横截面积为30cm 2 , 测得10min 内透过土样渗入其下容器的水重0.018N ,求土样的渗透系数及其所受的渗透力。

图2 -20 习题2 -9 图(单位:cm )

2-9 分析:本题可看成为定水头渗透试验,关键是确定水头损失。

解:以土样下表面为基准面,则上表面的总水头为:

下表面直接与空气接触,故压力水头为零,又因势水头也为零,故总水头为:

所以渗流流经土样产生的水头损失为100cm ,由此得水力梯度为:

渗流速度为:

注意:1 .D h 的计算; 2 .单位的换算与统一。

2-10 某场地土层如图2 -21 所示,其中黏性土的的饱和容重为20.0 kN/m 3 ;砂土层含承压水,其水头高出该层顶面7.5m 。今在黏性土层内挖一深 6.0m 的基坑,为使坑底土不致因渗流而破坏,问坑内的水深h 不得小于多少?

图2 -21 习题2 -10 图(单位:m )

第三章

3-1 取一均匀土样,置于x 、y 、z 直角坐标中,在外力作用下测得应力为:=10kPa ,

=10kPa ,=40kPa ,=12kPa 。试求算:①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

以及最大剪应力τ max ?②求最大主应力作用面与x 轴的夹角θ ? ③根据和

绘出相应的摩尔应力圆,并在圆上标出大小主应力及最大剪应力作用面的相对位置?

3-1 分析:因为,所以为主应力。

解:由公式(3-3 ),在xoy 平面内,有:

比较知,,于是:

应力圆的半径:

圆心坐标为:

由此可以画出应力圆并表示出各面之间的夹角。易知大主应力面与x 轴的夹角为90 °。注意,因为x 轴不是主应力轴,故除大主应力面的方位可直接判断外,其余各面的方位须经计算确定。有同学还按材料力学的正负号规定进行计算。

3-2 抽取一饱和黏土样,置于密封压力室中,不排水施加围压30kPa (相当于球形压力),并测得孔隙压为30 kPa ,另在土样的垂直中心轴线上施加轴压Δ =70 kPa (相当于土样受到 D — D 压力),同时测得孔隙压为60 kPa ,求算孔隙压力系数 A 和

B ?

3-3 砂样置于一容器中的铜丝网上,砂样厚25cm ,由容器底导出一水压管,使管中水面高出容器溢水面。若砂样孔隙比e =0.7 ,颗粒重度=26.5 kN/m 3 ,如图3 -42

所示。求:

(1 )当h =10cm 时,砂样中切面a - a 上的有效应力?

(2 )若作用在铜丝网上的有效压力为0.5kPa ,则水头差h 值应为多少?

图3 -42 习题3 - 3 图

3-3 解:( 1 )当时,,

(2 )

3-4 根据图4 -43 所示的地质剖面图,请绘A —A 截面以上土层的有效自重压力分布曲线。

图3 -43 习题3 - 4 图

3-4 解:图3-43 中粉砂层的g 应为g s 。两层土,编号取为1 ,2 。先计算需要的参数:

地面:

第一层底:

第二层顶(毛细水面):

自然水面处:

A-A 截面处:

据此可以画出分布图形。

注意:1 .毛细饱和面的水压力为负值(),自然水面处的水压力为零;

2 .总应力分布曲线是连续的,而孔隙水压力和自重有效压力的分布不一定。

3 .只须计算特征点处的应力,中间为线性分布。

3-5 有一U 形基础,如图3 -44 所示,设在其x -x 轴线上作用一单轴偏心垂直荷载P =6000 kN, 作用在离基边2m 的点上,试求基底左端压力和右端压力。如把荷载由 A 点向右移到 B 点,则右端基底压力将等于原来左端压力, 试问AB 间距为多少?

图3 -44 习题3 - 5 图(单位:m )

3-5 解:设形心轴位置如图,建立坐标系,首先确定形心坐标。

由面积矩定理,形心轴两侧的面积对于形心轴的矩相等,有:

当P 作用于A 点时, e = 3-2-0 .3= 0.7m ,于是有:

当P 作用于B 点时,有:

由此解得:e' = 0.57m ,于是,A 、 B 间的间距为:

注意:1 .基础在x 方向上不对称,惯性矩的计算要用移轴定理;

2 .非对称图形,两端的截面抵抗矩不同。

3-6 有一填土路基,其断面尺寸如图3 -45 所示。设路基填土的平均重度为21kN/m 3 ,试问,在路基填土压力下在地面下 2.5m 、路基中线右侧 2.0m 的点处垂直荷载应力是多少?

图3 -45 习题3 - 6 图(单位:m )

3-7 如图3 -46 所示,求均布方形面积荷载中心线上A 、B 、C 各点上的垂直荷载应力,并比较用集中力代替此均布面积荷载时,在各点引起的误差(用表示)。

图3 -46 习题3 -7 图( 单位:m)

3-7 解:按分布荷载计算时,荷载分为相等的4 块,,各点应力计算如下:

A 点:

B 点:

C 点:

近似按集中荷载计算时,,查表(3-1 ),k =0.4775 ,各点应力计算如下:

A 点:

B 点:

C 点:

据此算得各点的误差:

可见离荷载作用位置越远,误差越小,这也说明了圣文南原理的正确性。

3-8 设有一条刚性基础,宽为4m ,作用着均布线状中心荷载p =100kN/m (包括基础自重)和弯矩M =50 kN·m/m ,如图 3 -47 所示。

(1 )试用简化法求算基底压应力的分布,并按此压力分布图形求基础边沿下6m 处 A 点的竖向荷载应力,(基础埋深影响不计)。

(2 )按均匀分布压力图形(不考虑的作用)和中心线状分布压力图形荷载分别计算A 点的, 并与(1 )中结果对比,计算误差()。

图3 -47 习题3 -8 图

3-9 有一均匀分布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荷载,如图3 -48 所示,压力为p (kPa ),

试求A 点及B 点下 4 m 处的垂直荷载应力(用应力系数法和纽马克应力感应图法求算,并对比)。

图3 -48 习题3 -9 图

3-10 有一浅基础, 平面成L 形,如图3 -49 所示。基底均布压力为200 kPa ,试用纽马克应力影响图估算角点M 和N 以下4m 处的垂直荷载应力?

图3 -49 习题3 -10 图

第四章

4-1 设土样样厚3 cm ,在100 ~200kPa 压力段内的压缩系数=2 ×10 -4 ,当压力为100 kPa 时, e =0.7 。求:(a )土样的无侧向膨胀变形模量;( b )土样压力由100kPa 加到200kPa 时,土样的压缩量S 。

4-1 解:(a )已知,所以:

(b )

4-2 有一饱和黏土层,厚4m ,饱和重度=19 kN/ m 3 ,土粒重度=27 kN/ m 3 ,其下为不透水岩层,其上覆盖5m 的砂土,其天然重度γ =16 kN/ m 3 ,如图 4 -32 。现于黏土层中部取土样进行压缩试验并绘出e -lg p 曲线,由图中测得压缩指数C c 为0.17 ,若又进行卸载和重新加载试验,测得膨胀系数C s =0.02 ,并测得先期固结压力为140 kPa 。问:(a )此黏土是否为超固结土?(b )若地表施加满布荷载80 kPa ,黏土层下沉多少?

图4 -32 习题4 - 2 图

4-3 有一均匀土层,其泊松比=0.25 ,在表层上作荷载试验,采用面积为1000cm 2 的刚性圆形压板,从试验绘出的曲线的起始直线段上量取p =150 kPa ,对应的压板下沉量S =0.5cm 。试求:

(a )该土层的压缩模量 E s 。

(b )假如换另一面积为5000cm 2 的刚性方形压板,取相同的压力p ,求对应的压板下沉量。

(c )假如在原土层 1.5m 下存在软弱土层,这对上述试验结果有何影响?

4-4 在原认为厚而均匀的砂土表面用0.5m 2 方形压板作荷载试验,得基床系数(单位面积压力/ 沉降量)为20MPa/m ,假定砂层泊松比=0.2 ,求该土层变形模量E 0 。后改用2m × 2m 大压板进行荷载试验,当压力在直线断内加到140 kPa ,沉降量达0.05m ,试猜测土层的变化情况。

4-5 设有一基础,底面积为5m × 10m ,埋深为2m ,中心垂直荷载为12500kN (包括基础自重),地基的土层分布及有关指标示于图4 -33 。试利用分层总和法(或工民建规范

法,并假定基底附加压力等于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地基总沉降。

图4 -33 习题4 - 5 图

4-6 有一矩形基础,埋深为2m ,受4000kN 中心荷载(包括基础自重)的作用。

地基为细砂层, 其,压缩资料示于表4 -14 。试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的总沉降。

4-6 解:1 )分层:,地基为单一土层,所以地基分层和编号如图。

2 )自重应力:,

3 )附加应力:

,,

为计算方便,将荷载图形分为 4 块,则有:

分层面1 :

分层面2 :

分层面3 :

分层面4 :

因为:,所以压缩层底选在第④层底。

4 )计算各层的平均应力:

第①层:

第②层:

第③层:

第④层:

5 )计算S i :

第①层:

第②层:

第③层:

第④层:

6 )计算S :

4-7 某土样置于压缩仪中,两面排水,在压力作用下压缩,经10min 后,固结度达50 ,试样厚2cm . 试求:

(a )加载8min 后的超静水压分布曲线;

(b )20min 后试样的固结度;

(c )若使土样厚度变成4cm (其他条件不变),要达到同样的50% 固结度需要多少时间?

4-8 某饱和土层厚3m ,上下两面透水,在其中部取一土样,于室内进行固结试验(试样

厚2cm ),在20 min 后固结度达50 。求:

(a )固结系数;

(b )该土层在满布压力作用下,达到90 固结度所需的时间。

4-8 解:(a )

解得:,当然,也可直接用近似公式(4-46 )求解:

(b )

注意H 的取法和各变量单位的一致性。

4-9 如图4 -34 所示饱和黏土层A 和B 的性质与4-8 题所述的黏土性质完全相同,厚4 m ,厚6m ,两层土上均覆有砂层。B 土层下为不透水岩层。求:

(a )设在土层上作用满布压力200kPa ,经过600 天后,土层A 和B 的最大超静水压力各多少?

(b )当土层A 的固结度达50 ,土层B 的固结度是多少?

图4 -34 习题4 -9 图

4-9 解:(a )由前已知:,所以:

对于土层A ,有:

对于土层B ,有:

所以,取 1 项时,,取 2 项时,,取 3 项时,

,取 4 项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逐步收敛的过程。所以对于土层 B ,应取 4 项以上进行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其最终结果约为200kPa 。

注意:当项数太少时,计算结果显然是不合理的。

(b )

因为T v 太小,故不能用公式(4-45 )计算U B ,现用公式(4-44 )计算如下:

当然,本题也可采用近似公式(4-46 )计算,结果如下:

可见两者的计算结果极为近似。

注意:本题当计算项数太少时,误差很大。121 页(4-45 )式上两行指出,当U >30% 时,可取一项计算。而当U =30% 时,T v =0.07 ,可供计算时参考。在本题中,T v =0.0235<0.07 ,故应多取几项计算。

4-10 设有一砾砂层,厚2.8m ,其下为厚1.6m 的饱和黏土层,再下面为透水的卵石夹砂(假定不可压缩),各土层的有关指标示于图 4 -35 。现有一条形基础,宽2m ,埋深2m ,埋于砾砂层中,中心荷载300kN/m ,并且假定为一次加上。试求:

(a )总沉降量;

(b )下沉总沉降量时所需的时间。

图4 -35 习题4 -10 图

4-11 设有一宽3m 的条形基础,基底一下为2m 砂层,砂层下面有厚的饱和软黏土层,再下面为不透水的岩层。试求:

(a )取原状饱和黏土样进行固结试验,试样厚2m ,上面排水,测得固结度为90% 时所需时间为5 h ,求其固结系数;

(b )基础荷载是一次加上的,问经过多少时间,饱和黏土层将完成总沉降量的60% 。4-11 解:(a )

(b )由荷载和排水情况对照图4-27 知本题属于情况 2 ,所用的基本公式为(4-52 ):

( 1 )

注意:由于本题的荷载应力图形为梯形,故不能用公式(4-46 )计算T v 。

先确定r ,

条基宽度为3m ,设基底下的应力为p 0 ,则:

粘土层顶面,x =0 ,z = 2m ,所以:

查表3-2 ,得:

粘土层底面,x =0 ,z = 5m ,所以:

查表3-2 ,得:

代入(1 )式,得:

得到:( 2 )

由公式(4-45 ),有:

由公式(4-50 ),有:

代入(2 )并化简,有:

解之,得:

4-12 基础平面尺寸为6m ×18m , 埋深2m ,地基为4m 厚的中砂和4m 厚的饱和黏土层,其下为不透水岩层,有关土的各项资料示于图4 -36 。假定中心荷载由零开始随时间按直线增加,到60 天后达到32400kN ,以后保持不变。问:

(a )最终地基沉降量是多少?

(b )开工后60 天和120 天的沉降量是多少?

图4 -36 习题4 -12 图

第五章

5-1 当一土样遭受一组压力(,)作用,土样正好达到极限平衡。如果此时,在大小主应力方向同时增加压力D ,问土的应力状态如何?若同时减少D ,情况又将如

《土力学》复习附答案版

土力学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习题 第1章土的组成 一、填空题 1.若某土样的颗粒级配曲线较缓,则不均匀系数数值较大,其夯实后密实度较大。 2.级配良好的砂土是指不均匀系数≥ 5 且曲率系数为 1~3 的土。 3.利用级配曲线可确定不均匀系数Cu;为了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Cu值较大的土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 4.能传递静水压力的土中水是毛细水和重力水。 5.影响压实效果的土中气是与大气隔绝的气体,对工程性质影响不大的土中气是与大气连通的气体。 6.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分析应采用沉降分析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分析应采用筛分法。 7.粘性土越坚硬,其液性指数数值越小,粘性土的粘粒含量越高,其塑性指数数值越大。 8.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10%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60%的粒径,称为限制粒径。 二、名词解释 1.土的结构 2.土的构造 3.结合水 4.强结合水 5.颗粒级配 三、单项选择题 1.对工程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土的构造为: (A)层理构造 (B)结核构造 (C)层面构造 (D)裂隙构造 您的选项( D ) 2.土的结构为絮状结构的是: (A)粉粒 (B)碎石 (C)粘粒 (D)砂粒 您的选项( C ) 3.土粒均匀,级配不良的砂土应满足的条件是(C U为不均匀系数,C C为曲率系数): (A)C U< 5 (B)C U>10 (C)C U> 5 且C C= 1へ3 (D)C U< 5 且C C= 1へ3 您的选项( A) 4.不能传递静水压力的土中水是: (A)毛细水 (B)自由水 (C)重力水 (D)结合水 您的选项( D )

最新土力学试题与答案

1.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粒度成分)。根据颗分试验成果绘制的曲线(采用对数坐标表示,横坐标为粒径,纵坐标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称为颗粒级配曲线,它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或级配是否良好。 2.土中水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3. 土是怎样生成的?有何工程特点? 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与一般建筑材料相比,土具有三个重要特点:散粒性、多相性、自然变异性。 4. 什么是土的结构?其基本类型是什么?简述每种结构土体的特点。 土的结构是指由土粒单元大小、矿物成分、形状、相互排列及其关联关系,土中水的性质及孔隙特征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基本类型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粒径0.075~0. 005mm)、絮状结构(粒径<0.005mm)。 单粒结构:土的粒径较大,彼此之间无连结力或只有微弱的连结力,土粒呈棱角状、表面粗糙。 蜂窝结构:土的粒径较小、颗粒间的连接力强,吸引力大于其重力,土粒停留在最初的接触位置上不再下沉。 絮状结构:土粒较长时间在水中悬浮,单靠自身中重力不能下沉,而是由胶体颗粒结成棉絮状,以粒团的形式集体下沉。 5. 什么是土的构造?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土的宏观结构,常称之为土的构造。是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性、裂隙性及大孔隙等宏观特征。 6. 试述强、弱结合水对土性的影响 强结合水影响土的粘滞度、弹性和抗剪强度,弱结合水影响土的可塑性。 7. 试述毛细水的性质和对工程的影响。在那些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 毛细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土中自由水从地下水位通过土的细小通道逐渐上升。它不仅受重力作用而且还受到表面张力的支配。毛细水的上升对建筑物地下部分的防潮措施和地基特的浸湿及冻胀等有重要影响;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中的可溶盐随毛细水上升后不断蒸发,盐分积聚于靠近地表处而形成盐渍土。在粉土和砂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

土力学_河海课后习题答案

土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1-1 什么叫土?土是怎样形成的?粗粒土和细粒土的组成有何不同? 1-2 什么叫残积土?什么叫运积土?他们各有什么特征? 1-3 何谓土的级配?土的粒径分布曲线是怎样绘制的?为什么粒径分布曲线用半对数坐标? 1-4 何谓土的结构?土的结构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1-5 土的粒径分布曲线的特征可以用哪两个系数来表示?它们定义又如何? 1-6 如何利用土的粒径分布曲线来判断土的级配的好坏? 1-7 什么是吸着水?具有哪些特征? 1-8 什么叫自由水?自由水可以分为哪两种? 1-9 什么叫重力水?它有哪些特征? 1-10 土中的气体以哪几种形式存在?它们对土的工程性质有何影响? 1-11 什么叫的物理性质指标 是怎样定义的?其中哪三个是基本指标? 1-12 什么叫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有何用途? 1-13 何谓粘性土的稠度?粘性土随着含水率的不同可分为几种状态?各有何特性? 1-14 何谓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有何用途? 1-15 何谓土的压实性?土压实的目的是什么? 1-16 土的压实性与哪些因素有关?何谓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1-17 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1-18 什么是粗粒土?什么叫细粒土? 习题1 1-1有A 、B 两个图样,通过室内实验测得其粒径与小于该粒径的土粒质量如下表所示,试绘出它们的粒径分布曲线并求出u C 和c C 值。 A 土样实验资料(总质量500g ) 粒径d (mm ) 5 2 1 0.5 0.25 0.1 0.075 小于该粒径的质量(g ) 500 460 310 185 125 75 30 B 土样实验资料(总质量30g ) 粒径d (mm ) 0.075 0.05 0.02 0.01 0.005 0.002 0.001 小于该粒径的质量(g ) 30 28.8 26.7 23.1 15.9 5.7 2.1 1-2 从地下水位以下某粘土层取出一土样做实验,测得其质量为15.3g ,烘干后质量为10.6g ,土粒比重为2.70,求试样的含水率、 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密度、浮密度、干密度及其相应的重度。 1-3 某土样的含水率为6.0%密度为1.60 3 g/cm ,土粒比重为2.70,若设孔隙比不变,为使土样完全饱和,问100 3 cm 土 样中应该加多少水? 1-4 有土料1000g,它的含水率为6.0%,若使它的含水率增加到16.0%,问需要加多少水? 1-5 有一砂土层,测得其天然密度为1.773 g/cm ,天然含水率为9.8%,土的比重为2.70,烘干后测得最小孔隙比为0.46,最大孔隙比为0.94,试求天然孔隙比e 、饱和含水率和相对密实度D ,并判别该砂土层处于何种密实状态。 1-6 今有两种土,其性质指标如下表所示。试通过计算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土样A 的密度比土样B 的大; 2.土样A 的干密度比土样B 的大; 3. 土样A 的孔隙比比土样B 的大; 性质指标 土样 A B 含水率(%) 15 6 土粒比重 2.75 2.68 饱和度(%) 50 30 1-7 试从定义证明: ⑴干密度 s w d s w G G (1n ) 1E ρρρ= =-+ ⑵湿密度s r w G S e 1e ρ ρ+= + ⑶浮密度' s w (G -1) 1e ρρ= + 1-8 在图中,A 土的液限为16.0%,塑限为13.0%;B 土的液限为24.0%,塑限为14.0%,C 土为无粘性土。图中实线为粒径分 布曲线,虚线为C 土的粗粒频率曲线。试按《土的分类标准》对这三种土进行分类。

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 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用于矩1/4. 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 A.β<φ 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Z(注:距的大小规定为( ) A.e≤ι/30 B.e≤ι/10 .e≤b/2 DC.e≤b/4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10. ( ) 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 是.减小液化的可能性A B.减小冻胀.消除湿陷性 D .提高地基承载力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重庆大学土力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1 解:(1)A 曲线:卵石或碎石 (>20mm )占100﹣77=23% 砾粒 (20-2mm )占 77﹣50=27% 砂粒 (2-0.075mm )占 50﹣10=40% 粉粒 (<0.075mm )占 10% (2)A 曲线较平缓,说明A 土土粒粒度分布范围广,颗粒不均匀,故级配良好;而B 土曲线较A 土曲线陡,说明其粒度分布范围窄,土粒均匀,故级配不良。 (3)A 土 08.0d 10= 6.0d 30= 3.6d 60= 55408./06.3/d d 1060u >===C 25.10.08)/(3.6(0.6))/()(26010230c =?=?=d d d C 在1-3之间,故A 土级配好 B 土 15.0d 10= 35.0d 30= 74.0d 60= 59.474/0.15.0/d d 1060u <===C 1.100.15)/(0.74(0.35))/()(26010230c =?=?=d d d C 只满足一个条件,故级配不良 1.2 解:119g s =m 8g 119-127m m m s w ==-= %7 2.6119/8/m s w ===m w 0.6371-760.0672)/1.(112.71)/(1=+??=-+=ρw ρG e w s 3cm /76g .172/127/===V m ρ 3w s sat cm /04g .2637).0(1/637).07.(2e)(1/)(=++=++=ρe G ρ 3w sat cm /04g .1'=-=ρρρ 3cm /65g .172/119/===V m ρs d 38.9%0.637)0.637/(1)/(1=+=+=e e n 5%.282.7/0.6370.0672=?==/e wG S s r 比较密度:sat ρ>ρ>d ρ>'ρ

大学土力学试卷及答案

土力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塑性指数 液限和塑限之差的百分数值(去掉百分号)称为塑性指数,用表示,取整数,即: —液限,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塑限,从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2.临界水力坡降 土体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称为抗渗强度。通常以濒临渗透破坏时的水力梯度表示,称为临界水力梯度。 3.不均匀系数 不均匀系数的表达式: 式中:和为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分别为60%和10%时所对应的粒径。 4. 渗透系数:当水力梯度i等于1时的渗透速度(cm/s或m/s)。 5. 砂土液化:液化被定义为任何物质转化为液体的行为或过程。对于饱和疏松的粉细砂, 当受到突发的动力荷载时,一方面由于动剪应力的作用有使体积缩小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短来不及向外排水,因此产生很大的孔隙水压力,当孔隙水压力等于总应力时,其有效应力为零。根据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只有土体骨架才能承受剪应力,当土体的有效应力为零时,土的抗剪强度也为零,土体将丧失承载力,砂土就象液体一样发生流动,即砂土液化。 6. 被动土压力 当挡土墙向着填土挤压移动,墙后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7.残余强度 紧砂或超固结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软化型,应力应变曲线有一个明显的峰值,过此峰值以后剪应力便随着剪应变的增加而降低,最后趋于某一恒定值,这一恒定的强度通常 称为残余强度或最终强度,以表示。 8.临塑荷载 将地基土开始出现剪切破坏(即弹性变形阶段转变为弹塑性变形阶段)时,地基所承受的基底压力称为临塑荷载。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粘性土的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是怎样确定的?举例说明其用途? 塑性指数的确定:,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出液限w L、塑限w p后按以上公式计算。 液性指数的确定:,w为土的天然含水率,其余符号同前。 塑性指数越高,土的粘粒含量越高,所以塑性指数常用作粘性土的分类指标。根据该粘性土在塑性图中的位置确定该土的名称。 液性指数表征了土的天然含水率与界限含水率之间的相对关系,可用来判别粘性土所处的状 态。当,土处于坚硬状态;当,土处于可塑状态;当,土处于流动状态。 2.流土与管涌有什么不同?它们是怎样发生的?

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1-8 有一块体积为60 cm 3的原状土样,重1.05 N, 烘干后0.85 N 。 已只土粒比重(相对密度)s G =2.67。求土的天然重度γ、天然含水量w 、干重度γd 、饱和重度γsat 、浮重度γ’、孔隙比e 及饱和度S r 解:分析:由W 和V 可算得γ,由W s 和V 可算得γd ,加上G s ,共已知3个指标,故题目可解。 36 3kN/m 5.1710601005.1=??==--V W γ 3 6 3s d kN/m 2.1410601085.0=??==--V W γ 3w s w s kN/m 7.261067.2=?=== ∴γγγγs s G G Θ %5.2385 .085 .005.1s w =-== W W w 884.015 .17) 235.01(7.261)1(s =-+=-+= γγw e (1-12) %71884 .06.2235.0s =?=?=e G w S r (1-14) 注意:1.使用国际单位制; 2.γw 为已知条件,γw =10kN/m 3; 3.注意求解顺序,条件具备这先做; 4.注意各γ的取值范围。 1-10 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5%,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15%,试问每1000 kg 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 解:分析:加水前后M s 不变。于是: 加水前: 1000%5s s =?+M M (1) 加水后: w s s 1000%15M M M ?+=?+ (2) 由(1)得:kg 952s =M ,代入(2)得: kg 2.95w =?M 注意:土料中包含了水和土颗粒,共为1000kg ,另外,s w M M w = 。 1-11 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w =15%,土粒比重G s =2.67。分层夯实,每层先填0.5m ,其重度等γ=16kN/ m 3,夯实达到饱和度r S =85%后再填下一层,如夯实时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解:分析:压实前后W s 、V s 、w 不变,如设每层填土的土颗粒所占的高度为h s ,则压实前后h s 不变,于是有: 2 211s 11e h e h h +=+= (1) 由题给关系,求出:

(完整版)土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粒径级配曲线法表示土样的颗粒组成情况时,若曲线越陡,则表示土的 ( B ) A.颗粒级配越好 B.颗粒级配越差 C.颗粒大小越不均匀 D.不均匀系数越大 2.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是 ( B )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压缩系数 D.压缩指数 3.产生流砂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动水力 ( D ) A.方向向下 B.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C.方向向上 D.方向向上且等于或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4.在均质土层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D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5.在荷载作用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原因是 ( C ) A.附加应力的变化 B.总应力的变化 C.有效应力的变化 D.自重应力的变化 6.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A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7.无粘性土坡在稳定状态下(不含临界稳定)坡角β与土的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是( A ) A.β<φB.β=φ

C.β>φ D.β≤φ 8.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常用图表的是 ( C ) A.钻孔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D.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9.对于轴心受压或荷载偏心距e较小的基础,可以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φk、Ck 按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偏心距的大小规定为(注:Z 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 ) A.e≤ι/30 B.e≤ι/10 C.e≤b/4 D.e≤b/2 10.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主要作用之一是 ( C ) A.减小液化的可能性 B.减小冻胀 C.提高地基承载力 D.消除湿陷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1.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的结构称为____。 12.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愈陡,其不均匀系数C u值愈____。 13.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冲填土、压实填土和____。 14.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________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15.在计算地基附加应力时,一般假定地基为均质的、应力与应变成________关系的半空间。 16.前期固结压力大于现有土自重应力的土称为________土。 17.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室内通过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________验测定。 18.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大小除了与土的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有关。 19.墙后填土为粘性土的挡土墙,若离填土面某一深度范围内主动土压力强度为零,则该深

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中国铁道出版社)资料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 1-8 有一块体积为60 cm 3的原状土样,重1.05 N, 烘干后0.85 N 。 已只土粒比重(相对密度)s G =2.67。求土的天然重度γ、天然含水量w 、干重度γd 、饱和重度γsat 、浮重度γ’、孔隙比e 及饱和度S r 1-8 解:分析:由W 和V 可算得γ,由W s 和V 可算得γd ,加上G s ,共已知3个指标,故题目可解。 363 kN/m 5.1710 601005.1=??==--V W γ 363 s d kN/m 2.1410 601085.0=??==--V W γ 3w s w s kN/m 7.261067.2=?===∴γγγγs s G G %5.2385 .085.005.1s w =-==W W w 884.015 .17)235.01(7.261)1(s =-+=-+=γγw e (1-12) %71884 .06.2235.0s =?=?=e G w S r (1-14) 注意:1.使用国际单位制; 2.γw 为已知条件,γw =10kN/m 3; 3.注意求解顺序,条件具备这先做; 4.注意各γ的取值范围。 1-9 根据式(1—12)的推导方法用土的单元三相简图证明式(1-14)、(1-15)、(1-17)。 1-10 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5%,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15%,试问每1000 kg 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 1-10 解:分析:加水前后M s 不变。于是: 加水前: 1000%5s s =?+M M (1) 加水后: w s s 1000%15M M M ?+=?+ (2) 由(1)得:kg 952s =M ,代入(2)得: kg 2.95w =?M 注意:土料中包含了水和土颗粒,共为1000kg ,另外,s w M M w =。 1-11 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w =15%,土粒比重G s =2.67。分层夯实,每层先填0.5m ,其重度等γ=16kN/ m 3,夯实达到饱和度r S =85%后再填下一层,如夯实时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1-11 解:分析:压实前后W s 、V s 、w 不变,如设每层填土的土颗粒所占的高度为h s ,则压实前后h s 不变,于是有:

土力学试卷(B)及答案

技术学院考试试卷(B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土的结构类型为 、 和 。 2、对无粘性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的 ,工程上用指标 来衡量。 3、粘性土的塑性指标I p ,液性指标I L 。 4、附加应力自 起算,自重应力自 起算。 5、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常用测定方法有 、 、 和 。 6、荷载试验曲线上,从线性关系开始变成非线性关系时的界限荷载称为 。 7、随荷载增加,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是 、 和 。 8、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指 和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天然状态砂土的密实度一般用( )来测定。 A 荷载试验 B 轻便触探试验 C 现场剪切板剪切试验 D 标准贯入试验 2.粘土软硬状态的划分依据是( )。 A 含水量 B 液限 C 液性指数 D 塑性指数 3.利用角点法及角点下的附加应力系数表仅可求得( )。 A 基础投影范围内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B 基础投影范围外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C 基础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 D 基础中心点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4.土中控制体积和强度变化的应力是( )。 A 孔隙水压力 B 有效应力 C 自重应力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 B 土的压缩主要是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小 C 土的压缩与土的透水性有关 D 饱和土的压缩主要是土中气体被挤出 6.在土的压缩性指标中,( )。 A 压缩系数α与压缩模量Es 成正比 B 压缩系数α与压缩模量Es 成反比 C 压缩系数越大,土的压缩性越低 D 压缩模量越小,土的压缩性越低 7.在基底平均压力和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条形基础的沉降比矩形基础的 沉降( )。 A 大 B 小 C 相同 D 无法比较 8.某房屋地基为厚粘土层,施工速度快,则在工程上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宜用下列哪种试验确定?( ) A 固结快剪 B 快剪 C 慢剪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土的自重应力一般不会引起地基变形 B 地基中附加应力会引起地基变形 C 饱和土中的总应力等于有效应力和附加应力之和 D 孔隙水压力会使土体产生体积变形 10、土的γ、γsat 、γ’和γd 数值大小依次为( ), A γd <γ’<γ<γsat B γ’<γd <γ<γsat C γd <γ<γ’<γsat D γ’<γ<γd <γsat 11、当地下水位从地表处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有效应力有何影响?( ) A 有效应力不变 B 有效应力增加 C 有效应力减小 12、当地基为高压缩土时,分层综合法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是( )。 A σZ ≤0.3σc B σZ ≤0.2σc C σZ ≤0.1σc D σZ ≤0.05σc 13、土越密实,其内摩擦角( )。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14.在设计仅起挡土作用的中立式挡土墙时,土压力应按( )计算。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D 静止水压力 A 大 B 小 C 大或小 D 两者相同 15.对于桩端阻力极限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深度线性增加 B 随深度线性减小 C 随深度线性增加,达到一临界值后保持不变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错 ×) 1、( ) 土的结构最主要的特征是成层性。 2、 ( )在填方工程施工中,常用土的干密度来评价填土的压实程度。 3、( )粉土的塑性指数I P 小于或等于10、粒径大于0.075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5%的土。 4.( )由于土中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而与地下水位的升降无关。 5.( )达西定律中的渗透速度不是孔隙水的实际流速。 6. ( )柱下独立基础埋深的大小对基底附加应力影响不大 7. ( )土的压缩性指标只能通过室内压缩试验求得。 8. (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墙背直立、粗糙且墙后填土面水平。 9. (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数值上与地基极限承载力相差不大。 10. ( )端承摩擦是以端承力为主,摩擦力为辅。 四、简答题(每空5分,共20分) 1、何为土的颗粒级配,粒径级配曲线的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2、什么是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三者大小关系为? 3、何谓地基承载力?地基土的破坏模式有哪几种?地基基础设计的条件? 考 生

土力学四校合编课后习题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8单元 1-1 、砂类土和粘性土各有那些典型的形成作用? 【答】 土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各种风化作用共同参与,它们同时进行。砂类土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波浪冲击、地震引起的物理力使岩体崩解、破碎形成。粘性土主要是岩体与空气、水和各种水溶液相互作用形成。 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3/84.17 .2154.3249.72cm g V m =-==ρ %3954 .3228.6128.6149.72=--==S W m m ω 3/32.17.2154 .3228.61cm g V m S d =-== ρ 069.149 .1021.11===S V V V e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V V m W V s sat ρρ?+= W S m m m += S W m m =ω 设1=S m ρω += ∴1V W S S S V m d ρ= W S W S S S d d m V ρρ?=?=∴1

()()()()()()3 W S S W S S W W sat cm /87g .1171 .20.341171.285.1d 11d 11d 111d 11111=+?+-?=++-= +++???? ? ?-=+-++=+???? ???-++= ∴ρωρω ρωρωρρωρρ ω ρρρωρW S d 有 (2)()3 '/87.0187.1cm g V V V V V V V m V V m W sat W V S sat W V W V W S S W S S =-=-=+-=-+-=-=ρρρρρρρρρ (3)3''/7.81087.0cm kN g =?=?=ργ 或 3 ' 3/7.8107.18/7.181087.1cm kN cm kN g W sat sat sat =-=-==?=?=γγγργ 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 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e 和相对密实度Dr ,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解:(1)设1=S V ()e d e m m e m m V m W S S S W S +?+=++?=++== 1111ρωωρ 整理上式得 ()()656.0177 .1167.2098.0111=-?+=-?+= ρρωW S d e (2)595.0461 .0943.0656 .0943.0min max max =--=--=e e e e D r (中密) 2-5、某一完全饱和黏性土试样的含水量为30%,土粒相对密度为2.73,液限为33%,塑限为17%,试求孔隙比、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按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分别定出该黏性土的分类名称和软硬状态。 解:819.073.230.0=?=?=?== S W S W S S W S W V d V V d V V e ωρρωρρ 3/50.1819 .011 73.21cm g e d V m W S S d =+?=+== ρρ ()()3 /95.1819 .01173.23.01111cm g e d e d d V V m W S W S W S W V s sat =+?+=+?+=+??+=+=ρωρωρρρ 161733=-=-=P L p I ωω 查表,定名为粉质粘土 81.016 17 30=-= -= p p L I I ωω 查表,确定为软塑状态 3-1. 试解释起始水力梯度产生的原因。 【答】起始水力梯度产生的原因是为了克服薄膜水的抗剪强度τ0(或者说为了克服吸着水的粘滞阻力)使之发生流动所必须具有

《土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土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无粘性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颗粒的粒径、级配 2、用三轴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的抗剪强度指标值最大的是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最小的是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3、评价粗颗粒土粒径级配的指标有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和。 4、τf表示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当土体中某点的剪应力τ=τf时,土体处 于状态;τ>τf时,土体处于状态;τ<τf时,土体处于状态。 5、桩按受力分为和。 6、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时,挡土墙墙背因、,墙后填土表面因。 7、桩的接头方式有、和。 8、建筑物地基变形的特征有、、和倾斜四种类型。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采用搓条法测定塑限时,土条出现裂纹并开始断裂时的直径应为() (A)2mm (C) 4mm(D) 5mm 2、《地基规范》划分砂土的密实度指标是() (A)孔隙比(B)相对密度(D) 野外鉴别 3、建筑物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透水条件不良,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宜选用() B)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C)排水剪切试验(D)直接剪切试验 4、地基发生整体滑动破坏时,作用在基底的压力一定大于()。 (A)临塑荷载(B)临界荷载(D)地基承载力 5、夯实深层地基土宜采用的方法是 ( ) (B)分层压实法(C)振动碾压法(D)重锤夯实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直剪试验存在哪些缺点? 2、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3、产生被动土压力的条件是什么? 4、什么是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方法有哪几种?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土样重180g,饱和度S r=90%,相对密度为2.7,烘干后重135g。若将该土样压密,使其干密度达到1.5g/cm3。试求此时土样的天然重度、含水量、孔隙比和饱和度。(10分) 1、解:由已知条件可得原土样的三相数值为: m=180g m s=135g m w=180-135=45g V s=135/2.7=50cm3 V w=45 cm3 V v=45/0.9=50cm3 V=50+50=100 cm3 土样压密后的三相数值为:V=135/1.5=90cm3 V v=90-50=40 cm3 V w=40 cm3 m w=40g m=135+40=175g γ=175/90×10=19.4 kN/m3 w=40/135×40%=30% e=40/50=0.8

清华大学版土力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1-1: 已知:V=72cm3 m=129.1g m s =121.5g G s =2.70 则: 129.1121.5 6.3% 121.5 s s m m w m -- === 3 3 3 3 129.1 *1017.9/ 72 121.5 45 2.7 724527 1.0*27121.5 *1020.6/ 72 s s s V s sat w V s sat sat m g g KN m v m V cm V V V cm m V m g g g KN m V V γρ ρ ρ γρ ==== === =-=-= ++ ===== 3 3 20.61010.6/ 121.5 *1016.9/ 72 sat w s d sat d KN m m g KN m V γγγ γ γγγγ '=-=-= === ' >>> 则 1-2: 已知:G s =2.72 设V s =1cm3 则 3 3 3 3 2.72/ 2.72 2.72 *1016/ 1.7 2.720.7*1 *1020.1/ 1.7 20.11010.1/ 75% 1.0*0.7*75%0.525 0.525 19.3% 2.72 0.525 2.72 1. s s s d d s V w w r w w V r w s w s g cm m g m g g KN m V m V g g KN m V KN m m V S g m w m m m g g V ρ γρ ρ γρ γγγ ρ γρ = = ==== ++ ==== '=-=-= = === === ++ === 当S时, 3 *1019.1/ 7 KN m =

土力学试题含答案

试卷1 一、解释或说明 (每题2分,共10分) 1. 孔隙比 2. 相对密实度 3. 附加应力 4. 主动土压力 5. 前期固结压力 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的括号中打“√”,错误者打“×”且不需改正。每题1分,共计8分) 1.粘土矿物是化学风化的产物。 ( ) 2.粉土通常是单粒结构形式。 ( ) 3.土的压缩通常是土中孔隙减小及土颗粒压缩的结果。 ( ) 4.压缩模量是土在无侧限压缩时的竖向应力与应变之比。 ( ) 5.按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固结度与地表荷载大小无关。 ( ) 6.在直剪试验时,剪切破坏面上的剪应力并不是土样所受的最大剪应力。( ) 7.地基的局部剪切破坏通常会形成延伸到地表的滑动面。 ( ) 8.墙背光滑是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 (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当 时,粗粒土具有良好的级配。 A. 5u C ≥且13c C ≤≤ B. 5u C ≤且13c C ≤≤ C. 5c C ≥且13u C ≤≤ D. 5u C ≤或13c C ≤≤ 2.下列矿物质中,亲水性最强的是 。 A. 伊利石 B. 蒙脱石 C. 高岭石 D. 石英 3.对填土,我们可通过控制 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密实度。 A. s γ B. γ C. d γ D. sat γ 4.一块1kg 的土样,置放一段时间后,含水量由25%下降到20%,则土中的水减少了 kg 。 A. 0.06 B. 0.05 C. 0.04 D. 0.03 5. 在下列指标中,不可能大于1的指标是 。 A. 含水量 B. 孔隙比 C. 液性指数 D. 饱和度 6. 测得某粘性土的液限为40%,塑性指数为17,含水量为30%,则其相应的液性指数为 。 A. 0.59 B. 0.50 C. 0.41 D. 0.35 7. 地基表面作用着均布的矩形荷载,由此可知,在矩形的中心点以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地基中的 。 A. 附加应力线性减小,自重应力增大 B. 附加应力非线性减小,自重应力增大 C. 附加应力不变,自重应力增大 D. 附加应力线性增大,自重应力减小 8. 饱和粘土层上为粗砂层,下为不透水的基岩,则在固结过程中,有效应力最小的位置在粘土层的 。 A. 底部 B. 顶部 C. 正中间 D. 各处(沿高度均匀分布)

土力学课后题答案教学提纲

土力学课后题答案

土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思考题1 1-1 什么叫土?土是怎样形成的?粗粒土和细粒土的组成有何不同? 1-2 什么叫残积土?什么叫运积土?他们各有什么特征? 1-3 何谓土的级配?土的粒径分布曲线是怎样绘制的?为什么粒径分布曲线用半对数坐标? 1-4 何谓土的结构?土的结构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1-5 土的粒径分布曲线的特征可以用哪两个系数来表示?它们定义又如何? 1-6 如何利用土的粒径分布曲线来判断土的级配的好坏? 1-7 什么是吸着水?具有哪些特征? 1-8 什么叫自由水?自由水可以分为哪两种? 1-9 什么叫重力水?它有哪些特征? 1-10 土中的气体以哪几种形式存在?它们对土的工程性质有何影响? 1-11 什么叫的物理性质指标是怎样定义的?其中哪三个是基本指标?1-12 什么叫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有何用途? 1-13 何谓粘性土的稠度?粘性土随着含水率的不同可分为几种状态?各有何特性? 1-14 何谓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有何用途? 1-15 何谓土的压实性?土压实的目的是什么? 1-16 土的压实性与哪些因素有关?何谓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1-17 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1-18 什么是粗粒土?什么叫细粒土? 思考题2 2-1 土中的应力按照其起因和传递方式分哪几种?怎么定义? 2-2 何谓自重应力,何谓静孔隙水应力?计算自重应力应注意些什么?2-3 何谓附加应力,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各有几个附加应力分量?计算附加应力时对地基做了怎样的假定? 2-4 什么叫柔性基础?什么叫刚性基础?这两种基础的基底压力有何不同? 2-5 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有什么规律?相邻两基础下附加应力是否会彼此影响? 2-6 附加应力的计算结果与地基中实际的附加应力能否一致,为什么?2-7 什么是有效应力?什么是孔隙应力?其中静孔隙应力如何计算?

同济大学土力学试卷2004-2005一学期B(含答案)

同济大学本专科课程期终考试(考查)统一命题纸 B 卷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土力学 课号: 任课教师:楼晓明、梁发云、李镜培 周 健、姚笑青、钱建固 专业年级:土木工程02级 学号: 姓名: 考试(√)考查( ) 考试(查)日期:2005年 元月12日 出考卷教师签名:楼晓明、梁发云 教学管理室主任签名:李镜培 一、选择题;(20分) ( C )1、下面的几类土中________是由土的颗粒级配进行分类的。 A 、杂填土; B 、粉质粘土; C 、碎石土; D 、黄土。 ( C )2、对粘性土进行分类的指标是: A 、塑限; B 、液限; C 、塑性指数; D 、液性指数。 ( B )3、对同一种土,五个重度指标的大小顺序是: A 、γsat > γs > γ > γd > γ'; B 、γs > γsat > γ > γd > γ'; C 、γs > γsat > γd > γ > γ'; D 、γsat > γs > γd > γ > γ'。 ( B )4、下列土层中, 最容易出现流砂现象。 A 、粗砂; B 、粉土; C 、粘土; D 、粉质粘土。 ( A )5、下列饱和软粘土平均固结度的计算公式,哪个是错的: A 、积起始超孔隙水压力图面积 某时刻的有效应力图面- =1U ; B 、 积起始超孔隙水压力图面积某时刻的有效应力图面= U C 、 积起始超孔隙水压力图面面积某时刻超孔隙水压力图- =1U ;D 、积最终有效附加应力图面积某时刻的有效应力图面= U ; ( A )6、室内侧限压缩试验测得的e -P 曲线愈陡,表明该土样的压缩性: A 、愈高; B 、愈低; C 、愈均匀; D 、愈不均匀。 ( B )7、土体中被动土压力充分发挥所需位移量通常 主动土压力发挥所 需位移量。 A 、小于; B 、超过; C 、等于; D .不一定 ( D )8、有一10m 厚的饱和软土层,双面排水,2年后固结度为80%,若该土层是 单面排水,要达到同样固结度,则需要的时间为: A 、0.5年; B 、2年; C 、4年; D 、8年。 ( B )9、土中某点土处于剪切破坏时,剪破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夹角为(?为内摩擦角): A 、90 +φ; B 、 245φ + ?; C 、245φ - ?; D 、φ。 ( A )10、某饱和粘土土样,分别用不固结不排水、固结不排水、固结排水试验,得到 的内摩擦角指标为φu ,φcu ,φ',三个的大小排序应为: A 、φu <φcu <φ';

土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土体的最大特征是(三相组成) 2.在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被称为基本指标的有(含水率,密度,土粒比重) 3.常用的填土夯实控制指标是(压实系数) 4.判定砂土密实度的指标有(相对密实度Dr;标准贯入实验锤击数N63.5 孔隙比e) 5.粘土的分界含水量有(液限wl。塑限wp。缩限ws ) 6.当液性指数为1.5时,该粘土的状态为(流塑) 7.在用累计曲线法表示粒度成分时描述土级配的指标是(曲率系数) 8.动水力的单位是(kn-m3 ) 9.土中水渗流速度V与真实流速V0之间的关系(v大于v0) 10.水头梯度是指(沿渗流途径水头损失与渗流途径长度的比值) 11.流沙产生的条件(渗透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 12.测定渗透系数K的方法有(实验室测定和野外现场测定) 13.土的毛细性是指(土的毛细孔隙能使水产生毛细现象的性质) 14.管涌是指(在渗流的作用下,土体中的细土粒间的孔隙通道中随水流移动并被带走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1.当土中的孔隙被水充满时,该土体为()。 ①非饱和土②饱和土③干燥土④淤泥 2.土方工程中控制填土质量常用的指标是()。 ①γd②D r③e ④ω 3.已知某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为e=0.7,e max=1.0,e min=0.4,其物理状态为() ①密实②中密③松散④坚硬固态 4.累计曲线法土分析的粒组,级配良好的土是指()。 ①Cu>5,Cc=2~3 ②Cu<5,Cc=2~3 ③Cu>5,Cc=1~3 ④Cu<5,Cc=1~3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规定划分粘土和粉质粘土的指标是()。 ①液限②塑限③液性指数④塑性指数 6.影响粘性土工程性质最大的是土中的()。 ①孔隙水②毛细水③重力水④结合水 7.理论上评价砂性土物理状态最合理的指标是()。 ①γd②D r③e ④ω 8.下列反映土体重度的指标中,最大的是() ①γd②γs③γ④γsat

土力学_课后习题答案

河海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1 1-1 土是松散颗粒的堆积物。 地球表层的整体岩石在大气中经受长期风化作用后形成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颗粒,这些颗粒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堆积(或经搬运沉积),即形成了通常所说的土。 粗粒土中粒径大于㎜的粗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50%,细粒土中粒径小于㎜的细粒组质量多于或等于总质量50%。 1-2 残积土是指岩石经风化后仍留在原地未经搬运的堆积物。残积土的明显特征是,颗粒多为角粒且母岩的种类对残积土的性质有显著影响。母岩质地优良,由物理风化生成的残疾土,通常是坚固和稳定的。母岩质地不良或经严重化学风化的残积土,则大多松软,性质易变。 运积土是指岩石风化后经流水、风和冰川以及人类活动等动力搬运离开生成地点后的堆积物。由于搬运的动力不同,分为坡积土、冲积土、风积土、冰碛土和沼泽土等。坡积土一般位于坡腰或坡脚,上部与残积土相连,颗粒分选现象明显,坡顶粗坡下细;冲积土具有一定程度的颗粒分选和不均匀性;风积土随风向有一定的分选性,没有明显层里,颗粒以带角的细砂粒和粉粒为主,同一地区颗粒较均匀,黄土具有湿陷性;冰碛土特征是不成层,所含颗粒粒径的范围很宽,小至粘粒和粉粒,大至巨大的漂石,粗颗粒的形状是次圆或次棱角的有时还有磨光面;沼泽土分为腐植土和泥炭土,泥炭土通常呈海绵状,干密度很小,含水率极高,土质十分疏松,因而其压缩性高、强度很低而灵敏度很高。 1-3 土中各种大小的粒组中土粒的相对含量称为土的级配。 粒径分布曲线是以土粒粒径为横坐标(对数比例尺),小于某粒径土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绘制而成的曲线。 由于土的粒径相差悬殊,因此横坐标用对数坐标表示,以突出显示细小颗粒粒径。 1-4 土的结构是指土的物质组成(主要指土里,也包括孔隙)在空 间上的相互排列及土粒间联结特征的总和。 土的结构通常包括单粒、分散、絮状三种结构。 单粒结构比较稳定,孔隙所占的比例较小。对于疏松情况下的砂土,特别是饱和的粉细砂,当受到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时,极易产生液化而丧失其承载能力;分散结构的片状土粒间相互接近于平行排列,粒间以面-面接触为主;絮状结构的特征是土粒之间以角、边与面的接触或变与边的搭接形式为主,这种结构的土粒呈任意排列,具有较大的孔隙,因此其强度低,压缩性高,对扰动比较敏感,但土粒间的联结强度会由于压密和胶结作用逐渐得到增强。 1-5 粒径分布曲线的特征可用不均匀系数 u C 和曲率系数c C 来表示。 定义为: d d u C 10 60= d d d c C 60 10 2 )(30= 式中: d 10 , d 30 和d 60 为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分别为10%,30%和60%时所对应的粒径。 1-6 土的级配的好坏可由土中的土粒均匀程度和粒径分布曲线的形状来决定,而土粒的均匀程度和曲线的形状又可用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来衡量,对于纯净的砾、砂,当 u C 大于或等于5,而且c C 等于1~3时,它的级配是良好的;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时,它的级配是 不良的。 1-7 吸着水是由土颗粒表面电分子力作用吸附在土粒表面的一层水。 吸着水比普通水有较大的粘滞性,较小的能动性和不同的密度。距土颗粒表面愈近电分子引力愈强,愈远,引力愈弱。又可分为强吸着水和弱吸着水。 1-8 离开土颗粒表面较远,不受土颗粒电分子引力作用,且可自由移动的水成为自由水。 自由水又可分为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两种。 1-9 在重力或水位差作用下能在土中流动的自由水称为重力水。 重力水与普通水一样,具有溶解能力,能传递静水和动水压力,对土颗粒有浮力作用。它能溶蚀或析出土中的水溶盐,改变土的工程性质。 1-10 存在于土中的气体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与大气连通的气体;另一种是与大气不通的以气泡形式存在的封闭气体。 土的饱和度较低时,土中气体与大气相连通,当土受到外力作用时,气体很快就会从孔隙中排出,土的压缩稳定和强度提高都较快,对土的性质影响不大。但若土的饱和度较高,土中出现封闭气泡时,封闭气泡无法溢出,在外力作用下,气泡被压缩或溶解于水中,而一旦外力除去后,气泡就又膨胀复原,所以封闭的气泡对土的性质有较大的影响。土中封闭气泡的存在将增加土的弹性,它能阻塞土内的渗流通道使土的渗透性减小,并能延长土体受力后变形达到稳定的历时。 1-11 土的一些物理性质主要决定于组成土的固体颗粒、孔隙中的水和气体这三相所占的体积和质(重)量的比例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指标称为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是根据组成土的固体颗粒、孔隙中的水和气体这三相所占的体积和质(重)量的比例关系来定义的。 含水率、密度和土粒比重是基本指标。 1-12 相对密实度是以无粘性土自身最松和最密两种极限状态作为判别的基准,定义为: e e e e D r min max max --= 相对密实度常用来衡量无粘性土的松紧程度。 1-13 稠度是指粘性土的干湿程度或在某一含水率下抵抗外力作用而变形或破坏的能力,是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状态指标。 随含水率的不同可分为流态、可塑态、半固态和固态。 流态时含水率很大,不能保持其形状,极易流动;可塑态时土在外力作用下可改变形状但不显著改变其体积,也不开裂,外力卸除后仍能保持已有的形状;半固态时粘性土将丧失其可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不产生较大的变形且容易破碎。固态时含水率进一步减小,体积不再收缩,空气进入土体,使土的颜色变淡。 1-14 液限和塑限之差的百分数值(去掉百分号)称为塑性指数,用I P 表示,取整数,即: w w I P L P -= 粘性土的状态可用液性指数来判别,其定义为: I w w w w w w I P P P L P L -= - -= 塑性指数是反映粘性土性质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一般地,塑性指数越高,土的粘粒含量越高,所以常用作粘性土的分类指标。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