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西绘画比较差异

论文中西绘画比较差异
论文中西绘画比较差异

美术鉴赏论文

班级:西班牙语本科201202班

姓名:李江龙

指导老师:

中西方绘画艺术比较赏析

关键词:中西方意识形态绘画特点差异

传统的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绘画的题材、形式以及技法上各具特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差异;在绘画题材上,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绘画形式上,反映了中西方哲学观念的差异;在绘画技巧上,反映了中西方人文思想的差异。由此可见,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西方对绘画的不同观点,正是在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下,中西方绘画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脉络,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众所周知,以中国水墨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与以欧洲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在许多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意识形态角度立意,概括分析了中国传统绘画在绘画题材、绘画形式、绘画技巧上与西方古典绘画显著不同的分野及其背后所隐含的中西方社会的哲学、文化、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诸方面的深刻差异。植根于儒家文化的中国传统绘画,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影响下,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往往借助山水、花鸟、虫鱼等抒发个人的情怀,“景交融”,并将自然物象尽收笔墨之下。而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西方古典绘画,坚信上帝与人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推崇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哲学观,其绘画主要用来图解宗教的教义,借助光、色、空气造型,讲究明确清晰的写实美和焦点透视法则,处处现

出物我对立的思想,突出个体性。中西方绘画主要从题材、形式、技巧三方面,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哲学和人文思想。这三面同时也最能代表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

1.中西方绘画题材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传统绘画主张“师法自然”、“以造化为师”,强调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化为与画家的主观思想相统一的东西,在“搜尽奇峰打草稿”之后,使绘画题材“不期自腕下奔凑而出”。中国画借笔墨而抒情,要求画家必须观察自然、取材于自然。唐宋以来,画家的主要取材多为现实的山水、花鸟及走兽、虫鱼等。借助于这些题材,来反映画家主观情思所感受、理解典型化以至理想化了的客观实,画家可依循自己的思想、意愿和感觉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中国画的造型源于生活,在对物象进行提炼、取舍、加工过程中并不脱离人们的视觉经验,也不违背生活从中西方绘画特点分析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的逻辑,讲究通过艺术的经营将自然物象转化为用笔墨和线条表现的绘画形式符号。西方古典绘画题材多为图解同一画题。大部分的西方古典绘画是表现《圣经》里的宗教题材和关于圣徒们的传说,即使少数表现世俗生活的作品也大都局限于几个主题,如叙述诸神爱情和争执的古希腊神话故事,表现英勇和献身的罗马英雄故事,以及通过拟人的手法阐述某个普遍真理的寓言题材。中西方绘画材上的不同反映了中国儒家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儒家哲学认为“天人合一”,即自然与人、客观与主观是相通的,强调对立面的统一与和谐。“天人合一”同“万物一理”相结合,形成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进而演化成为心师造化、神与物游、物我化一的艺术创作论。画家先是广游博览,使自然变化之道了然于胸,同自我情感融为一体,最后诉诸笔端而成佳作。儒家哲学营造了中国文化的理论思维模式,认为人固有的善的本性与天地化育万物的本性是一致的,人性即天性。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尽心、知性、知天”,强调人具有道德自觉能力和人性的自觉。因而儒家主张个人通过道德自律来塑造完美的人格,艺术的标准是善与美的统一,把艺术功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这一主张逐渐演化为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价值取向,使中国古代绘画以追求和表现高尚的人格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如在中国画中,画家喜欢选取梅、兰、竹、菊等题材来表现高尚的人格。而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先哲已经认识到对立面之间的矛盾斗争及其重要性,也注意到维护个体人格对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西方古代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关系,主客观的矛盾不可调和,上帝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即所谓“天人相分”。如柏拉图就认为一般与个别的矛盾不可调和,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不可调和。他说:“我们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是变动不居的,因而都是不真实的,真正的实在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概念。这个代表一般的概念的世界

具有超越现实的意义。”

2.中西方绘画形式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哲学观念的差异中国画讲究写意水墨,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是一种抽象、感性的绘画表达。对写意性的追求促进了中国画笔墨传统的形成,几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绘画形式。中国画中所指的“笔”,主要是点、线、面和皴擦。其中线是最主要的,通过线勾勒出形体的轮廓、质感、体积,配合大小虚实等不同的点、面体现出物象的不同特点。墨,一般指水墨,墨法主要是表现物象的光影、色调以及浓淡虚实的感觉。在作过程中,笔法和墨法互相依存、相互作用,通过艺术的经营将自然物象转化为用笔墨和线条表现的绘画形式符号。此外,中国绘画美学讲究书画同源,中国画以书法入画,并将题跋与诗文、印章融入画面,以这种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共同传达画的气韵和意趣。中国画这些形式特点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模糊性,而不同于西方哲学观念的清晰性。儒家哲学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从不正面回答问题含义,而是从相互关联的方面去描述。如孔子的“仁”的概念,就从“爱人”、“礼”、“忠恕”等方面去阐释。由此得到的知识必然带有模糊性的特点,很难用逻辑语言表述。儒家哲学的模糊点,决定了中国文化虽有高度发达的文学艺术和道德观念,但缺乏逻辑分析理论和科学性,在绘画形式上便是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非准确性。相反,西方哲学观念主张将事物一分为二,将认识分为感性与理性,将世界分为主观与客观,将社会分为人与上帝,其概念和范畴都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古希腊哲学家和艺术家共同的理论就是“模仿自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起源于人们善于模仿的天性,艺术家的任务就是按照真理的指引去创造那些合情合理并给人快感的东西,实现该目标的方式就是模仿事物,“照事物的本来的样子去模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模仿,或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

3.中西方绘画技巧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人文思想的差异在绘画技法上,中西方传统绘画也各有不同。中国传统绘画的渊源是商周时期钟、鼎、镜、盘上并列的动物形态,它的境界不是单个个体,而是全幅天地。中国画构图布局自由,往往根据主题的需要,突破时空的限制,中国画的透视法是“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画家不是从一个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焦点,而是上下四方、一目千里,视线是流动的,画面以平面布局结构描绘空间中的景物,富有装饰美。全幅画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是大自然的全面节奏与和谐。如宋人郭熙所说:“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中国画的这种绘画技法特点,反映了时空合一、以时统空的时空意识。中国人的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在时空二者之间,时间占有更加突出的地位,要以时间去融会空间。如《易经》中所说的“周乎万物”,亦即要求在生命的周期和流程之中去把握宇宙万物;管子的“宙合”,也是以时统空。而西方人的时空观则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分离的,以空间为主导,物我对立。体现在透视法上,是在画面上按照几何学的测算构造一个三进向的空间的幻景,一切视线集结于一个焦点或消失点。也就是说,画面上的静物与空间是画家立在地上平视的对象,由一个固定的角度透视深空。因此,西方艺术家在处理时空时,无论是手法、技巧,还是效果,都与中国画不同。中西方绘画技巧的不同不仅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时空观,更反映了不同时空观基础上的人文思想差异。儒家的人文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西方的人文思想特别强调“个体”的人。在中国社会的宗法制度影响下,儒家的人文思想极力强调人类生活的群体性,把人理解为整体的人,而不是独立的个人,执著于群体的和睦相处,把个人与群体联为一体。而在西方,由于古希腊时期商业文明的发展使家庭较早地脱离了血缘关系的纽带,西方人对血缘关系不是特别重视。商业交换所要求的平等地位和决策自由促进了人们平等自由观念和平等地位的形成与发展。而中世纪基督教盛行时期,“上帝创世说”为人们摆脱血缘关系的束缚提供了理论根据,上帝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代表了宇宙的普遍法则。“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宗教口号,使古希腊时期形成的平等观念得以延续下来。中西方绘画无论在绘画的题材、形式,还是技法等方面,都有各自鲜明的特

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中西方在意识形态上的深刻差异。在绘画题材上,中国绘画反映了儒家文化认为人与自然、主客观相统一,认为艺术的标准是善与美的统一,把艺术功能与塑造完美人格的理想统一起来的思想。而大部分西方古典绘画描绘的是宗教题材,反映了西方基督教统治下的宗教文化特点,认为上帝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是分离的。在绘画形式上,中国绘画反映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念的模糊性。而西方传统绘画往往利用光、色、空气来造型,注重模仿自然,刻意追求写实,反映了西方“天人相分”、主客观相对立的哲学观念的清晰性。中国画的绘画技法特点,反映了中国时空合一、以时统空的时空意识基础上的人文思想,而西方的绘画技法特点反映了西方物我对立的时空观基础上的人文思想和它强调平等自由观念和平等地位以及个体的独立创造意识。概言之,中西方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与发展轨迹,继而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西传统绘画的不同特点。

国画牡丹浅谈

关键词: 中国画; 写意牡丹; 文化内涵; 审美特点

牡丹是我国的国花, 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有雍容华贵之姿, 天香国色之誉, 然而由于部分创作者过分迎合市场, 追求喜色, 致使画面大红大绿, 使牡丹画偏离了中国画特有的文化内涵

和审美特点, 成了俗气的代名词。因此研究中国画传统, 深入生活, 创作出高艺术品位的牡丹画, 是提高爱好者和读者的鉴赏水平的重点。牡丹花是中国花鸟画中常用的题材之一, 尤其在现代民间和广大普通爱好者中是最受青睐的花种。因图富贵之意, 人们把牡丹作为亲朋乔迁、结婚的礼品, 因此牡丹画在市场上最好买, 明代山水画四大家之的沈石田曾有买胭脂画牡丹的想法, 看来人们喜欢牡丹是悠来已久的。中国人喜欢牡丹是因为它花姿端庄秀丽, 颜色娇艳而典雅, 有雍容华贵之气派, 国色天香之美誉, 如罗隐有牡丹诗云: 似共东风别有因, 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 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 辜负稼华过此身。又艳多烟重欲开难, 红蕊当心一抹檀。公子醉归灯下见, 美人朝起镜中看。当庭始觉春风贵, 带雨方知国色寒。日晚更将何所似, 太真无力凭栏杆。雍容华贵, 艳压群芳, 是牡丹最重要的民族文化内涵。似乎与梅兰竹菊相比, 未免缺失了应有的高风亮节, 其实牡丹同样有不畏权贵、特行独立的民族文化内涵。传说女皇武则天曾在寒冬腊月观赏雪梅时突感园中只有梅花太孤独, 于是乘兴草诏: 来朝游上苑, 火速报春知, 百花迁夜发, 莫待晓风吹。据说众花神不敢抗旨, 竟然违背时今, 一夜间百花吐蕊齐放, 唯牡丹不屈淫威而守时令未开一花一叶, 最后有了被贬洛阳之遭遇, 这虽说是个民间故事, 但说明古人对牡丹寄予厚望, 因此赋予英雄气节和君子贤者之风范, 把它看成高贵典雅、特立独行的文化象征。面对一幅牡丹作品, 首先是看俗不俗。通常说的是和雅俗共赏的俗有区别的; 前者指格调低, 没有文化品位, 缺少文化内涵, 也就是常说的庸俗、媚俗、低俗等等, 而后者指作品中的生活气息, 应物象形, 有自然之物理, 有造化之天趣, 能使画外之人看得懂, 欣赏得了, 是欣赏雅的切入点。因此雅俗共赏的作品是属于大众的, 应该占据绘画的主流。然而超逸之雅、高逸之雅虽不被大多数人读懂, 但它是中国画家对艺术境界的永恒追求, 是中国画不变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在当今繁荣的书画市场和展览会上, 牡丹画真是多得有点滥, 良少莠多。一些只图赚钱而才华平庸有所谓牡丹王, 利用商品社会世人对车号、电话号码, 甚至商品价格都求吉祥数的趋同理, 其画面大红大绿, 一无中国画的布局、取势, 二无自然之天趣, 三无传神写照之笔墨, 唯一讲究的是花头数的多少, 如六六顺、六连高升、八发财、十全十美等等, 而且一味追求喜色, 但又把喜色庸俗化了。所谓喜色实际上只是指设色的纯度, 致使画面大红大绿, 行内人戏称花被。由于牡丹王们的诱导, 人们室内挂幅牡丹画只是满足那种极为原始简单、寓意富贵、趋利求平安的象征意味。尽管人们的愿望是纯朴美好的, 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中国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是民族文化的宝, 本属高雅艺术。不应该因为追名逐利, 迎合低级的审美趣味, 而使其丧失应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随着新时代人们文化水准的普遍提高, 中国画这种、古代只是皇家和文人士大夫所拥有的贵族艺术, 现在已是旧时王榭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大众成了中国画创作和欣赏的主人, 因此牡丹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 理应在大众化的同时, 保持中国画本身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说画面大红大绿太俗, 不是对色彩本身有偏见, 是因为不了解中国画对色彩运用有它独特的技法和审美讲究, 画面缺少和谐的色彩关系, 没有精润清雅的审美感觉, 致使画面火燥之气十足。常言万绿丛中一点红, 就是指色彩的妙用。但是中国写意画历来以笔墨为主, 色彩次之。明代徐渭有诗云: 牡丹难以墨, 用墨难以浅, 淡淡著胭脂, 聊以媚俗眼。明人李东阳在题墨牡丹诗里也说: 净洗浓花不受尘, 墨池清赏称诗人。从他们两人的诗中反映出文人画轻色彩而崇尚水墨乃至水墨至上的审美观念。如果说西画的灵魂是色彩, 那么中国画的灵魂和精髓在于笔墨。中国画的色彩观相对于西洋画对色彩的推崇和民间画( 民俗画) 对色彩的运用理念, 有根本的不同。西洋画注重自然光色, 讲究对比和谐的色彩关系, 强调色彩的冷暖变化, 以色彩塑造形象, 民间所用颜色一般采用单纯、夸张、浪漫的手法, 以渲染节日等喜庆活动中喜的气氛, 而中国画的用色发端于画家的心相, 在自然色彩面前自作主张, 以表现自我内心情感的需要, 设色与自然物体固有色、视觉色之间是一种似与不似的关系, 不求描摹自然之逼真。随着时代发展, 虽然大众对色彩有不同审美需求,

画牡丹设色可浓丽、可清淡、可水墨、可彩色, 但必须在笔墨的统领下创作。如白石老人的红花墨叶写意花鸟最为典型, 大红的花头和墨叶之间显得和谐、清新, 这是因为他画面上墨叶, 墨枝和书法与色彩和印章在一张白纸上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墨与色及点、线、面之间获得恰到好处的现。笔墨是一幅画的主旋律, 是精神之所在; 但色彩有它自己独特表现力, 而不是墨的附庸。一幅写意画中墨与色彩的关系是墨不碍色, 色不碍墨, 互为表现力, 最后达到和谐、统一、完美的艺术效果。中国画美学特点的最为重要的方面, 不在步趋形似之间, 而在形神兼备, 意在笔先; 不在铺陈雕琢, 而在妙趣天成, 本真自然。如董迪广川画跋论花鸟画所云: 若叶有向背, 花有低昂, 氤氲相成,发为余运, 而花光艳逸, 晔晔灼灼, 使人目识眩耀, 以此懂若生意可也。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美学特点就在于中国画重在写意, 而西洋画重在写实。写意重在妙悟和意境, 而写实重在模仿和逼真。前者所表现的不仅是牡丹等花卉之神韵, 而且是画家对生命之体验和感悟, 后者则主要表现卉等现实表象之细腻和逼真. , 充其量也只是对花卉等现实世界表象的一种感受和认识气纵观中国画史, 虽高逸之士辈出, 风格、意趣各异, 但对中国画美学特征的基本要求相同。常言: 人品不高, 画品怎么会高呢? 这人品是指人格、气质、胸襟, 同时还要求有很高的学养, 要有如叶燮所云: 者形也, 形依情则深; 诗者情也, 情附形则显。意为画中有诗则深, 涛中有画则显。画品要有高超技巧和独特的绘画语言, 此前代高士的作品有所谓庙堂之气、山林之气、书卷之气、市井气之说, 据此古人把作品分为逸、神、妙、能四品, 牡丹画也不例外。历史上大师们以牡丹为题材创造了不朽之佳作, 他们的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对牡丹画的审美追求。明代徐谓笔下的牡丹, 用笔潇洒, 天趣盎然, 激情留于笔端, 水墨发挥淋漓尽致又极尽变化, 有豪迈率真之气。清初恽寿平用传统的没骨画技法, 其作品明丽清新, 设色古雅, 笔致俊逸, 形象逼真传神, 意境清雅幽淡, 有秀逸之气, 秦祖永评说恽的牡丹: 比之天仙化人, 不食人间烟火, 列为逸品。赵之谦画牡丹采用重彩大写意, 把传统文人写意技巧与明清兼工带写花鸟画的设色技巧融为一炉,标新立异, 画面设色浓丽, 视觉冲击强烈, 走出淡雅、清俊、冷逸之格调, 创造了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广清末吴昌硕则用篆、隶、草书笔意入画; 并兼徐渭、赵之谦八大山人等诸家之长, 用大写意手法写牡丹, 用笔看似随意, 但又不失法度而富有笔墨构成的节奏变化, 画面笔墨情趣盎然。当代齐白石老人所画的牡丹有浓

浓的生活气息, 却超越自然之牡丹, 高度概括简练, 画面妙笔传神, 有纯朴、生拙之意趣。以上诸家无不精通诗、书、画、印以上大师的牡丹画神形兼备, 笔精墨妙, 气韵生动, 境界臻于化境, 是我们后采者欣赏。学习牡丹画的参考范本, 除了向传统学习, 通过品读、赏析、反复临摹, 深得其中的奥妙之处, 运用到写生和创作中去。学习牡丹画一个更重要的学习办法就是写生。所谓写生就是写其自然之生命, 用自己真诚的情感, 用心去和牡丹画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唐人张璨曾说,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通过写生, 观察和研究牡丹的花形、颜色、品种之差异, 杆枝叶等自然结构形态, 以及阴、晴、风、雨、露等特定自然环境中的情态变化。只有这样, 才会激发灵感, 寻找到不同于古人、不同于别人的绘画语言, 最后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向传统、向造化学习, 便会克服简单化、概念化的浅薄认识。如设色大红大绿,造型上叶围着花头转一圈, 叶无枝撑, 杆如嫩葱的状况, 这都是没有传统、没有生活的表现。一幅好的牡丹画, 往往有传统之笔墨, 生活之情趣, 能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 使创造者和鉴赏者之间建立一种默契的沟通渠道, 相互交流, 让鉴赏者能够了解创作者的技法、个性、风格和作画意图等, 能够用中国画所特有的美学观点, 从历史、学术、社会诸多方面去看待中国写意牡丹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 以陶冶人们的性情, 启迪人们的智慧,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梵高向日葵浅谈

关键词:象征太阳,热情与理想,苦难与希望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在创造这幅《向日葵》时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他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黄色,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精神情感。梵高的《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作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极端个性化艺术家的典型,梵高更强调他对事物的自我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他大胆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不拘一格,恣意妄为。他曾说过:“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在这幅作品中不仅是色彩、线条,就是透视和比例也都面目全非,彻底变了形,以适应画家随心所欲表现自我的需要。梵高这种无拘无束的创造风格,使他把不同类型的人物、花卉和静物,都拿来当作了“习作”的对象,并一丝不苟地把它们直接写生出来的,从这个层面看他是在描写印象,但外在的手法已经不再重要,他更注重画中的内涵和神韵凡·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这幅《向日葵》。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他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各

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凡·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敬神情感。凡高作画时,怀着极狂热的冲动,追逐着猛烈的即兴而作,这幅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 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这个数据还有待商榷,因为不断有真品问世,同时不乏赝品得到证明)堪称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凡·高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在当时难以为世人接受。但是他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情感,有意识地把握这种绘画的新形式,在油画创

作中吸收了东方绘画的因素———这是凡·高的艺术对后人的启示。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乃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派,都曾经受益于凡·高的艺术。凡·高给贝尔纳和提奥的信件于1893年开始公之于世。在这些信件中,他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艺术见解,也对以后的现代绘画有很大的影响。此幅名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也是他在最痛苦的煎熬中所倾心绘制的最充满光明的精神追求的作品,画面上,浓重跳跃的金黄色似乎带着燃烧的激情,粗犷奔放的笔触表露着对美好生活理想的渴求。這幅作品在1990 年的艺术品拍卖行中创造了数千万美元的世界最高纪录,然而在当时,他却是与一贫如洗的痛苦联系在一起的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向日葵就像太阳,那浓烈的黄色调是光和热的象征,是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但同时也似乎寓意着一种苦难,一种深重的苦难。曾经看过《梵高传》。传记里的梵高给我的印象有点神经质,有点悲情色彩。他狂热地爱着生命,也一直非常热爱这个世界。但是最终,穷困潦倒的生活,对亲人的歉疚,内心深处的折磨,灵魂的孤独与无助使得他选择了离开。他背叛了他所挚爱的向日葵,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遗憾与怀念。在非洲画画的那段日子,美丽而又凄苦。经常是一个人,背着画具,顶着灼人的烈日外出画画,他可以连续一整天呆在户外,尽情挥洒自己的画笔,自由放纵自己的激情。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的房间,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

心虔诚的敬神情感。16朵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委,或隐或现,以淡黄色为背景,以深黄色为向日葵的主色调,另有几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点缀花蕊,颜色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强烈的生命力,让人感到生活充满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天空是那样的广阔。梵高许多以向日葵作为主题的作品一直在冲击着我的思想,一如

此热爱向日葵的画家为何却为如此轻视生命,自己选择走向生命的尽头。梵高一生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梵高是世人公认的艺术大师,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疯狂天才”,其代表作《向日葵》历来是为人称颂的名画之一。如今,这幅《向日葵》又获得一项殊荣———竟能引来蜜蜂驻足花蕊,实在令人赞叹不已!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让一群从来没见过真花的蜜蜂“欣赏”四幅色彩绚烂的名画复制品,看看蜜蜂反应如何。结果发现,梵高的油画《向日葵》特别受蜜蜂青睐。大师笔下惟妙惟肖的向日葵竟让蜜蜂误以为真。蜜蜂多次停落在“向日葵”上,想品尝其中的“花蜜”。是梵高在法国南部所作。在法语里面,向日葵的意思是“落在地上的太阳”,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梵高的向日葵不是一种亮丽明快、充满着希望和幻想的向日葵,而是比较疯狂的。在梵高的精神世界里面,他看到的一切对象都充满着一种生命———一种存在着压制和反压制关系的生命。“生前寂寥、死后荣耀的画作一九七八年,在伦敦拍卖会上,梵高的《向日葵》以大约五十九亿日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了,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无论是有钱人的附庸风雅还是《向日葵》真的找到了会欣赏它的人。但是商业上的巨大利益,与梵高生前卖画所比,的确是一种巨大的讽刺。后来,梵高的作品《鸢尾花》和《迦赛医生像》分别以七十三亿及一二七亿日圆卖出。如果说现在画价飞涨是由梵高所引起的,也不为过。可是,梵高生前卖出的作品只有《红色葡萄园》一幅,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仅为当时的四百法郎而已。在梵高死后不久,社会上就开始评定他是一流画家。可惜的是,梵高本人却在还未获得正确评价之前,就自己拉下了人生的帷幕。”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对比赏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对比赏析》 ——泼墨仙人和吹笛少年 会计专科1105班万毅指导老师李雅娟 【内容摘要】美术即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西方的绘画艺术也在逐步完善,各自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由于中西方的地域环境、文化、历史等等人文环境的不同,因此,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也使的艺术形式和表现的多样化。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本篇论文就是通过分别介绍一幅中西方的代表作品,来认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通过分析和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更好的去发展和弘扬中方文化艺术。 对比作品为梁楷的《泼墨仙人》和马奈的《吹笛少年》 【关键词】梁楷;泼墨仙人;马奈;印象派 【正文】 (1)梁楷——《泼墨仙人》 梁楷是南宋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大画家,擅长画人物、鬼神和道教佛教中的神佛,同时亦画山水、花鸟,水平也很高,晚年曾被任命为南宋画院的待诏,并赐佩金带,由于厌恶画院中的种种清规戒律,毅然将金带挂在院中,悄然离职而去。他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也生动地体现在作品中。《泼墨仙人》是梁楷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泼墨人物代表性作品。 《泼墨仙人》中的仙人形象,并不象古代壁画中的神佛,头上画着光环,神情庄重玄妙,不可一世,竭力表现出某种崇高感、神秘感。这个形象似乎来之于生活,正如后人题款上写道:“大似高阳一酒徒”,象喝醉的和尚,长襟宽袖上洒满了酒渍,醉意朦胧,漫步街头,自得其乐,有着人间的真实和亲切感。然而,他又绝对不是人间可以寻找到的形象,前额和秃头是那样出奇地高耸宽大;眉眼口鼻又是那样出奇地挤在一堆,似醒未醒,似笑非笑,一脸怪相,似乎有着无限的智慧,看透了宇宙的一切,他袒露胸腹,无拘无束,精神在自由自在的天地中飞翔。这种极度夸张了的形象,是人,也是神,或者说是人化的神。 在这幅画中,画家梁楷对画中人物以简化和夸张、变形等处理使之“传神”。相比于西方人物画,中国人物画除了在手法上不最求科学真实外,中国作品留下的印象却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现代词汇来概括,这时还是觉得“气韵”二字比较符

中西美术比较

中西美术比较 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得就是两大绘画体系,一就是以中国为代表得东方绘 画,一就是以欧洲为代表得西洋绘画。它们都就是人类得精神创造,但由于东西方生活环境、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哲学观念得差异,使得二者在艺术创造 与表现形式上形成了鲜明对照。 1·技法:空间 西洋画运用焦点透视营造空间,用明暗法造型,讲究立体感。 中国画运用散点透视营造空间,用线描造型,讲究平面装饰性。 中西绘画表现时空关系得一个重要差异,中国绘画通过引导观者得视线有洞而表达得,就是故事得诗情美感,西方绘画通过在空间形式中融入时间因素而再现得,则就是事件得事实过程。例如五代得顾闳中得(韩熙载夜宴图)与达芬奇得(最后得晚餐)就在同样得主题内容中更清晰得展示了这种差异“夜宴”得结构语言就是画面经营位置与观瞧得时间流程相与谐;“晚餐”则就是故事得典型瞬间与环境得空间构成相统一,一个就是让空间服从时间得逻辑,主要人物得形象在一个画面中多次出现,一个就是让时间服从空间得设计,用典型瞬间凝练故事得演变过程。中国注重留白,西洋画景物充实,按自然得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大自然得真实境界。西洋画中也有虚实变化,但一般靠明暗层次得表现来处理,亮处、有形处实,无形处、阴影处虚。中国画有形也可以虚,无形也可以实。无形可实得空白就是中国画独特得构成手段。 2·光影 中国画得造型语言就是笔墨,西洋画得造型语言就是光影色彩,就是笔触。中国画基本上就是由线条与大块墨团、细碎墨点组成。而墨团与墨点只不过就是线得扩大与缩小。所以中国画就是线得艺术。它得形式美感,就是线条(包括墨点、墨团)交织而产生得音乐节奏得美感,即所谓“笔情墨趣”。西洋画尤其油画就是由光影明暗色调组成,西洋画得形式美感,就是由光色产生得韵律。 西洋画得空间构造、形象塑造就是借光影色彩与笔触表现,它渊源于古希腊,希腊雕刻给人一种真实得、浑圆立体、可以触摸得感觉,在阳光下呈现出有节奏得明暗与光影。戈雅:“在自然中那里找得到线呢?我所瞧见得只有一些暗得体与亮得体,由远而近得面与由近而远得面,我得眼睛从来瞧不到线,也瞧不到细部。” 3·题材 西画题材主要有三方面来源: 一就是古代神话,二就是基督教,三就是世俗生活,历史与战争题材也包括其中。中国画从商代到战国肖像就是人物画题材之一,秦汉至今取材多位历史人神话题材与宗教题材,自然风光。 4·绘画本质: 西画求形似,中国画讲神似可谓两者本质区别,中国国画以线造型西画以面 造型,中国画就是表现得而西方绘画则就是再现,中国画偏于精神得,西方绘画偏于 物质得。 5·审美评价 中国画得审美评价就是“气韵生动”,西洋画得审美评价就是“模仿”。所谓“气韵”,在自然就是生命得律动,在人生就是最高得意趣。画家如能把客观对象得风

美术鉴赏论文——中西艺术差异

中西艺术比较探析 摘要: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西方古典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 关键词:绘画音乐建筑雕塑园林异同现状 1.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古典艺术的差异及根源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而这种区别与中西哲学的差异有关。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向极致;西方哲学主要是来源于希腊的数学和几何的逻辑思维,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概念化推理演绎剖析事物,推崇物我对立。所以,中国艺术以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自己,西方艺术多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 中西方绘画之差异分析。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整中国画注重的是情感表现,注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创作方法上西方绘画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中国绘画重写意、以线造型、追求打破时空界限的散点透视。此外,中国画讲究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之差异分析。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或不同,都能从历代建筑物以及流传下来的建筑学著作中得到印证和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色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这两种观念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审美价值的差异,衍生出迥异的审美风格。西方从古希腊神庙建筑到古罗马拜占庭建筑、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再到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罗可可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进而到包豪斯开创的现代建筑以及目前正方兴未艾的后现代建筑无一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对比,则显现出强烈的民族性。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

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与比较

中西绘画的差异与比较 人类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构成了世界艺术的两大板块,体现出了广泛、全面、深刻的人类精神面貌。这些相似与差异之处的研究对我们今后开拓美术创新的研究发展之路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中西绘画源于各自民族古代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理念。在西方早期的哲学中注重思维理性,表现为“贵解不贵悟”,她强调理解、思辨,主张审美主体要注重自身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完整性思维体验,因而西方的逻辑学比较发达。而中国古代的审美思维方式注重实用理性,表现为“贵悟不贵解”的思维特性。她强调审美主体在“悟”(主体与客体)中体验美、创造美,在“心与物会”“神与象交”“情与景合”的交融状态中将作为主体的人消融在自然里,在“空灵”“虚静”“品味”中走进自然对象,以体悟自身,体悟社会。 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就有一些不甚有名的画家表现的祭坛画,画基督教的圣像和圣经故事,在表现手法上近于中国绘画中的工笔画,其特点是追求二维空间的表现方式,并重视以线造型而非体面造型手法。这不能不说是美之表现的一种巧合,也体现出中西方人类文明的共同点。其次,在中西山水、风景画的表现中更加体现出了主观表现和客观表现态度的不同。中国山水画作者更关心的是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心灵的状态表达物象、表达空间的远近关系。即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各种时间,各个角度看到的物象。西方绘画强调在特定视点中所看到的客观物象,即“焦点透视”下物象的远近变化。通过对特定时间、地点、光线等的客观表现达到感觉真实的空间感,如荷兰画家雷斯达尔的《埃克河边的磨坊》。但是,中西绘画对空间感受的表现是一致的。 在现代美术的发展中,中西绘画的差异依然存在但更是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首先,在工具材料的使用上依然不同,中国绘画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法依然明显,用笔、用墨挥洒的韵味依然神奇。而西方绘画的油画颜料依旧具有写实造型、精细刻画的强大优势,以明暗色彩为主的造型手法也更加强化;相同的是在中国绘画中有越来越多的画家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结构、色彩、明暗等表现的优点,丰富发展了中国绘画,并在内容表现上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形式。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一作,他将西方绘画中裸体表现人物的手法和明暗色彩、结构体积的表现方法都应用在了中国人物画上,使中国的人物画以新的面貌出现,扭转了以往中国人物画的柔媚与纤弱,寄寓着时代的哲理与情思,创立出了一种有中国风韵的融合型国画。另外,还有不少中国画家前赴后继,在中西艺术融合之路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各有侧重突破。 在西方现代绘画中,吸收东方绘画艺术之精华的作品也是很多的。西方现代绘画大师毕加索曾在会见中国书画家张大千时说:“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毕加索等一些西方艺术大师对东方艺术的认识以及在他们的作品中线条形式和主观化情感的表现,足以说明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是可以互为借鉴的。文化交流是双方的,不仅西方会影响东方,东方也会影响西方,其成果是人类所共有。西方现代绘画的多元化发展是在现代绘画之父塞尚主观情感的表现之后发展起来的五彩缤纷的花朵。如:现代派画家达利的作品中的变形、幻觉、离奇魔幻般的组合等等也都是画家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从中西绘画的发展看,虽然在内容、形式、方法、工具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异,但如果以画家的内心看来,其深层审美追求的发展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这种异同将继续发展下去,并在互相的借鉴中会开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究其原因是中国的绘画与中国人文文化直接相关联的书法、文学、音乐、舞蹈等有着内质的联系。中国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中国绘画材料、笔墨宣纸有着巨大的独特性,这种绘画材质的特点便于抒情、能体现韵味,操作快速方便、成本很低,深受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而现代的中国画已经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结构、明暗、色彩表现的优点,使中国画上了一个较高的台阶。正如徐悲鸿提出改革中国画的“改良论”,用“守之”“继之”“改之”去对待民族传统的承继,表明中国画应

中西方美术比较的总结

以下是对此次研究中对中西方美术比较的总结 1.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西方绘画主要讲究形的要求. 2.作画方法,中国画讲究"默写"即获取素材之后回房作画,西方讲究写生. 3.观察方法,中国画讲究在游玩中无意中获取素材,而西方讲究刻意的取景. 4.构图,中国画讲究留白,而西方绘画出现留白则视为画面不完整. 5.透视,中国画为散点透视,西方绘画为焦点透视. 6.诗书画印的利用,中国画里诗书画印为一体,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绘画没有此论. 7.西方美术以注重实际,光影效果要求严格为主,形似神不似创意抽象留出想想空间为辅; 中国美术以中国画为代表,注重意境,注重人的情感,神似形不似。以画家的意志为转移。 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

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绘画风格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整个社会所形成的文化底蕴也同时反哺给了绘画。举例来说,从建筑上来说,人文,天气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艺都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是巴洛克风格,每个地方都有些细微的变化。西方人文在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波澜起伏,海纳百川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功不在风格多少,而在于这一风气带动了人们的思想,不段的创新;反观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迫使人们在一定框架中,不对君王,只对青山绿水,千年时间造就了中国画的辉煌,但也限制了中国绘画新时代的发展。当然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工笔绘画,在一定意义上也偏重了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工笔建筑要稍少一些)。 绘画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毛笔,纸张,绘画颜料可谓独树一帜,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当然整个当时西方社会的工艺水平也是很高的。 总的来说,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意境,画面的构图可以北地之山,南河之水,成竹在胸,山林水楼,人物花鸟,增减不在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 内容摘要:中西方艺术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演变的同时,既继承先辈留下来的风格,也加入每个时代赋予的新元素。 这篇文章中将中西方艺术中两大体系的主要代表绘画作品进行各个角度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共性和各自特色为今后的艺术学习研究创作夯实基础。 中西方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既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既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野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示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 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 关键词: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中国画;壁画;水彩、水粉画;版画;素描;新画种。 绘画的两大体系:欧洲油画和中国水墨画。 油画艺术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成的绘画。其特点是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能够传达物象所处空间的光线、色调和气氛,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从广义上说,中国画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 类别,但我们所说的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 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 墨画”。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 代色则表现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 力。

浅谈中西绘画差异

浅谈中西绘画差异 中西画种存在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它们有相似之处,也都存在各自的特点,了解其不同的特点对中西绘画的交流有很大的好处,本文尝试从绘画方法方面来对比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并从绘画理念、审美和绘画用具的角度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标签:中西绘画差异绘画观念绘画方法 中国画简称国画,西方绘画简称西画,虽然最开始,中西绘画都是通过线条描述,为了表达某些情感或描述一些事而兴起的,但出于人文、历史等原因,中西绘画艺术走出了两条不同的路,也各有亮点。 一、绘画方法的差异 中国喜用线条作画。用线条描摹物体是最直观形象,简洁明了的,所以用线条绘画已经成了中国画家绘画最基本的手段。我国的画家们从古至今一直在用线作画上努力。在上古时期,人们在山洞壁上用线条勾勒人物,描绘一天所发生的事,在陶器上画出一条条花纹做装饰;殷商时代人们在铜器上镂刻出龙,凤,饕餮;唐宋时代,文人绘画也多是用线条。经过了历代的改良,用线作画才从初始的简单勾勒到如今的传神。不仅如此,中国线条绘画还需要注意气势,力度,节奏,任何一点不同都会使一幅画流露出不一样的感情色彩,出于这些原因,线条在中国绘画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同中国一样,西方也很注重线条,从西班牙的拉斯科岩画,到画在艺术品上的神话故事,再到近代的野兽派,抽象画派,无一不是利用线条描绘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线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崇高的地位。可是西方艺术崇尚模仿,以逼真为最高理念,他们把模仿自然当成艺术的一部分表现形式,所以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用线条绘画。西方人没有深入研究线条的表现形式,将他们发扬光大,而是将热情投入到颜色上,研究一种使画作更为逼真的填色手法上去了。 在设色上,中西方也有很大差异。在中国的传统画种水墨画里,黑色占据了主体部分,画出黑色的墨的浓淡也并不为表达出物体的阴影,只起到了表现出山的高远,水的深浅,或者分清主次的作用。所以纸白和墨黑是色彩的全部体现。南朝梁代谢赫在《画品》中提出了“随类赋彩”的设色方法,成为了后世评画的标准,是中国画用色的基本原则,对之后的几代画作都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在书中,他并未解释词的意思,但现在一般理解为把画中物象分为几类,如手脚分为一类,花草分为一类。有时也可以按主观意愿,改动客观事物的色彩。 西方绘画时以实物为准则,所以它的色彩也要求必须与实物相符合,但这限制了作画者的想象力,使画作在其真实的同时少了几分乐趣。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渐渐不满足于此,开始希望在自己的画作里添加一些个人的感情,于是基于实物的基础上,作画者添加了一些主观因素,使画作模糊与真实相结合,后来的印

结合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_百度重点

结合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即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即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它们虽不能准确地再现现实景象,但却气韵生动,能带给人一种意境之美。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现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和西班牙的著名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等。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中国的山水画充分表现了自然之美,表现的是人格化的自然,能让人融入山水之中,怡情自然。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的青绿山水画卷,表现人们春天出游的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春光佳境,图中山青水秀,水天弥漫,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艘华丽的高篷游艇随波荡漾。船中三位女子纵目四望,陶醉于明丽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湖边数人或骑马或漫步于山间小道,或袖手仁立岸边,兴致盎然。画家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成功地体现了《游春》这一主题。中国花鸟画既形似 又神似,不仅表现了花鸟之美,而且花鸟都被赋予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鸡雏待饲图》描绘的是两只卧立各一、茸茸可爱的雏鸡,通过它们张开的小嘴以及向同一方向张望企盼的情态,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它们对画外母鸡迫不及待地“叽叽”呼唤,这呼唤可能是它们表达见到母鸡的喜悦之情,也可能是诉说它们饥饿难耐之苦。画中两只雏鸡虽然向同一方向张望,但它们的动态却完全不同,一只是欲立前瞻,一只为侧身回顾,给人以静中寓动之感。这幅画没有任何配景,显得非常单纯,但却笔墨无多意更浓。中国的人物画虽不能明确表现出人的相貌,但人物的动作神情却非常真实。《洛神赋图》是以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脚本加以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论文5000字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对清明上河图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进行鉴赏 【内容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两个不同的话语系统,其审美意识、表现手法都有较大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差异。《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我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它的杰出不仅在于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恢宏以及表现技巧的生动完美等所构成的独特艺术效果,还在于画面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开封)城市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这幅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画,至今仍是举世瞩目的“国宝”。而在19世纪80年代初最出色的一幅批判现实主义油画杰作,就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评论家斯塔索夫评价:“列宾是同果戈理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他以勇敢,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人民的伤心的现实的最深处……就画的布局和表现而论,列宾是出色的、强有力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这也是他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最初艺术体现。本文以中西方绘画作为比较研究,包括这两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画面艺术进行赏析。通过对二者各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并分析展望中西绘画的发展趋势。寻找异同的规律性,这样有助于认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建立我们自己的审美标准,坚持“和而不同”的正确观点,并努力使其理论落实到艺术实践中。 【关键词】绘画;清明上河图;国宝;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夫;农奴制;审美;和而不同 一.《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及赏析材料 ⑴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此画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中段以“虹桥”为中心,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规模宏敞,形制优美,宛如长虹。桥两端连接街市,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桥下紧张的水运相为呼应。桥下河面狭窄,水深流急。槽船上,船工们正在与河水激烈搏斗,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十分纷繁紧张。过桥的行人也不由停足观看,情不自禁地指点提醒、呼号助力,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后段为城门内外的景象,城楼高耸巍峨,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寺观、公廨等应有尽有。街市中有专营沉檀楝香、罗锦匹帛、香火纸马的,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的,还有沿街叫卖零食及小百货的。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备。全卷总计绘制人物达587个、动物l3种、植物9种、牲畜5O余头,船只、车轿各2O余个。 ⑵对图中的社会生活即历史价值的赏析。《清明上河图》描写的内容是京都

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

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 东西方绘画特点比较(东方绘画以中国画为代表) (一)再现与表现 中西绘画都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但西画重模仿、重再现,中国画从宋代以后,更重表现。这表现包括对象的神情的表现(传神),也包括画家的情和意的表现。这种“有我之境”的表现性绘画,即“文人画”,主要是意在唤起观赏者对于某个人感性的判断,而不是在于唤起外在事物在头脑中的显现。倪瓒(云林):“仆之竹聊以为写胸中之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乎?”为了表达这种“逸气”,不管是选材,还是笔墨,都要与这种心理状态达到“同态对应”,如选梅花为了表现“傲”,选松柏为了表现“坚”,写竹是表现“直”,写荷花是表现“纯”。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稠稀纵横,皴的披麻斧劈,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美,而且是人的精神气质、兴味的写照。齐白石:“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反映生活真实的方式 中西绘画都要反映生活的真实,但方式不完全相同。西方油画象戏剧电影一样,是通过逼真的外在形象来表现生活内在本质的真实;中国画象中国戏剧一样,是通过近似的外在形象来表现生活内在本质的真实。中国画的许多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已脱离生活的逼真状态,如戏曲中的开门、上马、抖髯、正冠等动作,已经过舞蹈化的艺术加工而“定型”,大大不同于生活原型。中国画的树叶画法,如胡椒点、芥子点,山石皴法,如荷叶皴、斧劈皴,已经是一种经过概括的程式化的东西,形态已大大不同于现实中的树叶和山石。 (三)认识因素和情感因素 西画重思维,中国画更重感情。因此,西画再现性强,形象逼真,具有更高的认识价值,中国画表现性强,抒情味浓(讲究“笔情墨趣”)。在西方,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极大,科学与绘画关系密切,哲学的头脑和科学的素养使画家养成以准确的头脑去观察自然,以清晰的几何学、逻辑学的方法去分析自然,再现自然。而中国画更重视情与理的统一,诗与画的结合。(四)对待对象的态度 西方画家对所描绘的对象基本上是一个客观的观察者,而中国画家与所描绘的对象,往往是溶合为一的;不仅是客观对象的观察者,而且也是亲身参与者。西画重写生,总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来观察和描绘他视野的对象,总是如实地再现一个时间内的色彩的变化。中国画家则很少在固定的一个地点来观察和描绘对象,而往往是在生活观察的基础上,回到房间凭想象作画。在作画时把自己的生活印象、想象和理想揉合在一起。西画是对着模特写生的,中国画更多是“离景写生”。凭记忆作画往往不可能把对象的一切细微末节都画出来,但却能抓住对象大的特征和气势,这一点与中国画重再现重抒情的特点相一致的。 (五)线条的位置和作用 就主流来说,墨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色彩(包括明暗)是西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中国画的线条吸收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度技巧,因而中国画的线条本身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如“铁线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它除了完成造型的作用外,其本身就是某种精神、情调和气势的表现。会画速写的西方画家拿起笔,很难画出中国水墨画,表现中国画线条的独特的美。 (六)明暗的地位和作用 西画根据自然光线来处理明暗,画月夜象月夜,画阳光象阳光,这种画法很符合再现性原则,而中国画在创造形象时不受自然光线的束缚,这是与中国画以墨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特点联系的。中国画画面上的浓淡不一定与实际对象和环境的明暗一致,如主树画得浓一些,靠前的山石画得浓一些,这不是再现明暗,而是为了突出主体。中国画少用明暗,正如京戏《三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洛神赋图与最后的晚餐 汽服xxx xxx 指导老师xxx 【内容摘要】中西方艺术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演变的同时,既继承先辈留下来的风格,也加入每个时代赋予的新元素。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中西方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即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即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野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示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 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中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中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洛神赋图;最后的晚餐;达芬奇;顾恺之 【正文】 一、洛神赋图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从广义上说,中国画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类别,但我们所说的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墨画”。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代色则表现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然是人物画,但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展开的背景。由于顾恺之本人就是较早地涉及到山水画创作和理论的大家之一,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洛神赋》图中山水部分的画法是具有那一时代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图中树木、山石造型稚拙,比例关系较为混乱,确如张彦远为我们在《历代名画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魏晋已降,名迹在人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从而为我们在理论与实物考据上都提供了早期山水画面貌的特征。从线色本身来看,《洛神赋》图中线条细劲有力,如张彦远所言:“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线条的表现力内在含蓄,以表现意态为先。线条内部勾勒产生的块面以青绿填色,色彩变化较少,只在坡脚岸边施以泥金。山石树木,结构单调,状物扁平,但富于装饰性。此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一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从帝京回东藩的途中,经过洛水,遇到洛水女神宓妃的故事。原文中主人公虽然对宓妃充满爱恋,而最终却不得不离去的故事情节,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的伤感与无奈。顾恺之在这幅画里却将结局做了修改,以主人公与宓妃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告终。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在同一画幅的不同场景中展开,将一个传说中的爱情故事表现得浪漫感人。这种手法后

中西绘画区别

中西绘画的区别 〔摘要〕中国画于西洋画比较,则不论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东方艺术注重主观,西方艺术注重客观;东方艺术体现诗意,西方艺术体现剧情。〔关键词〕中国画;西洋画;形式和内容; 世界上的绘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就是东方画于西方画,东方画以中国画为主,西方画以油画为主。中国画于西洋画比较,则不论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近相同。东方艺术注重主观,西方艺术注重客观。东方艺术体现诗意,西方艺术体现剧情。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两者不同,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画与西洋画在形式方面的比较 1.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那里,画到那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及写实。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 清明上河图 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机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

中西美术比较谈.

中西美术比较谈 实际上,中国画对西方画的防线,已经给冲得七零八落了,已经防不住了。现在只有冲上去,只有迎面碰撞,不是退让、不是拉开距离,而是越来越近。碰撞、交融以后,不是说就没有中国画的特点了,还是会有我们的特点,特点是消灭不了的。互相越吸收才越丰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中西必须是一种互相碰撞,互相吸收,吸收之后再保持我们的特点,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路。 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到北大来谈一谈关于艺术方面的问题。这是我第二次来北大了。第一次是在80年代初,是改革开放不久,到北大来谈艺术方面的问题。那时候好像人也很多,而且听说朱光潜先生(著名美学家——编者注)也要来。我心里就打鼓,有点不敢讲了。今天像朱先生这样水平的人恐怕很多,我心里还是有些打鼓。因为我实际上是个画家,对理论没有研究。当然,我可以说我是个实践者,因此我把我所实践的经验提供给理论家来批判,来作为研究资料。所以今天我讲的都没有什么理论性,可能只是一些自己的体会。 今天我主要是讲中西绘画的比较。总体讲两个方面,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先讲一讲中西绘画有哪些不同。正好目前美术馆有个展览,是我们油画协会发起的,就是把西方油画中的风景画同中国的山水画这两个画种拿来同时展出、比较。我觉得这个构思很不错。因为中西绘画理论讲了很多了,实践上更应该拿出来比较。以风景画和山水画作为切口,比较合适。因为它排斥了其他诸如社会、政治的因素,在大自然面前大家一律平等。这样进行比较,容易找到问题。所以这个画展很有意义。在评选的时候,包括孙家正部长都参加了。他们觉得这样的构思不仅是学术性的,而且是挑战性的,是国际性、历史性的。因为中西绘画的碰撞是必然的。21世纪中西美术的碰撞与交融事实上已经是否定不了的,已经是客观的存在。那么今天拿出来比较呢,正好是一个好机会。所以我想先从这方面谈起——我倒不是因为说我也是油画协会的,给他们做宣传,而是因为根据我自己学画的经验,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西两方面都搞,始终是在中间来回跑,所以我特别支持(指美术馆展览)。我也给他们写了论文,题目是“邂

中西方绘画艺术比较

中西方绘画艺术比较 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还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而写意呢?相对“工笔”而言,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 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 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机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透视方法。? 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古人总结有勾线十八描,可以说是中国画用笔的经验总结。而对于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一般说来,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

高中美术教案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 教案 授课教师:王伟 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 2013.12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于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中第二单元“中西美术比较”。教材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西美术的造型特点、审美理想等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了解和赏析中西美术各自的特点以及异与同,这是以往美术教材所没有的,具有创新性。 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方式,以往的教材大多是通过学习美术史的方式,先分中外,后从发源到发展细细密密、美术理论、美术言论、美术年代、美术作品、风格流派等等,精微细致。这对于专业人士和艺术类学生而言是必要而必须的。但对于艺术素质教育来说,它面对的是更广泛的受教育人群,对非专业人群而言,显然此种方式不合适,不实际。 中西绘画各有渊源,自成体系,差异甚巨。对中西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则侧重不同,它是以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欣赏、审视不同传统形式的美。通过对比、参看、交流、勾通的方式,更通俗、更平易的了解和认识世界范围内美的形式、形态。从而更好的挖掘认识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美术。 首先,比较的出现,说明认识的角度和传统发生了变化。比较是人类在同外部自然交流勾通中较高的一种认识阶段,它可以同时将两个和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参照系统建立联系,从而避免认识上的独立性、静止性和片面性。其次,比较可以见出异同。对所比较的事物有更明确、更客观的认识。而使得在对纷繁浩瀚的艺术作品欣赏时,能够更为透彻,更加从容自由。再次,比较不是以高低优劣为目的。它通过对大量丰富的美术观念、美术作品的比较,能从中发现中西美术的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和保护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更准确、客观的认识我们民族美术的长处与不足。 本单元是教材的重点,本课是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中第二单元“中西美术比较”的第一节课。因此,上好这一课显得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 师生彼此陌生,如何拉进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步入欣赏情景尤为重要。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造型的“以形写神”特点,西方传统人物造型的“写实美与理想美结合”特点。通过学习理解中西人物画造型手法的异同,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经典艺术的了解与热爱,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内在的、深沉的审美品格,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偏于神似,崇尚“以形写神”的人物造型特点与西方偏于形似,追求“写实美与理想美统一”的造型特点之间的异同。如何认识中国人物造型的“传神”与西方人物造型的“理想美”之间的异与同。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对比教学、体验教学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师生互动,了解学情。

中西方绘画的比较

中西艺术比较 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西方古典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 《蒙娜丽莎》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另外蒙娜丽莎的眉毛因化学反应而不见了,背景曾有蓝天。“蒙娜丽莎”那神奇而专注的目光,那柔润而微红的面颊,那由内心牵动着的双唇,那含蓄、模棱两可的微笑,总让人琢磨不透……在一幅

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象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陷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蒙娜.丽莎》画中的那一双手也是令人赞赏不已。这双手其表面衔接得天衣无缝,根本无法看出笔的用法。从达·芬奇自己的笔记中我们得知:他使用的是按他的特殊要求制成的笔,是薄薄的软笔,他认为用这种笔画皮肤最好,而且还用了大量的油,用轻快的笔法一层层透明薄涂,以他特有的技法把这双手画得很美而且十分含蓄。 《张卿子像》是一件肖像的国画作品。这件作品本来是一件长轴,这里选取的只是里面的主要人物部分。作品中张卿予身穿淡青色长袍,乌巾朱履,指甲修长,悠然捻须。仪表端雅,意态安详,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画像面部,先用淡墨多层烘染,神形毕现后,再行敷彩,色调柔美;接着在耳朵等部位用较浓的赭色笔勾提,达到笔墨色浑然一体,艳而不俗,形神兼备的效果。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而这种区别与中西哲学的差异有关。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向极致;西方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