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XXXXXX装置

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XXXXXX公司

2011年12月

方案编审人员编制:

部门审核XXXXX部:

XXXXX部:

XXXXX部:

审批:安全副总经理:

机动副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目录

1、厂区受限空间内作业安全规程

2、厂区内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3、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4、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

5、厂区抽堵盲板作业安全规程

总则

1.1为加强公司的安全技术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安全,促进企业发展,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以国家有关法律为依据,参考有关技术规范,化工行业规程,结合公司生产特点及多年生产中的经验和教训而制订。

2、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2.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企业的各部门、各级负责人都要对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企业职工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认真执行企业所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本规程。

2.2新职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经安全

考试合格后,方能凭安全作业证独立上岗操作。上岗工人都应做到“三懂四会”即(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防护器材)。

2.3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在有效期内持证上岗作业。

2.4企业必须健全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各职能部门都要明确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安全技术部门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进到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的安全工作责任。

2.5严格执行劳动纪律,班上要集中精力,听从指挥、精心操作。严禁脱岗、串岗、睡岗,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

2.6职工进入生产岗位作业,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禁穿戴非规范服装进入生产现场。女工和留长发者必须把辫、发纳入帽内。进入检修和讯息工期现场要戴好安全帽。

2.7厂区内必须加强明火管理,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场所,不准任意动用火和进行产生火花、高温的作业,严格按《原化工部安全生产禁令》的规定执行。

2.8严禁“三违”(违反工艺纪律、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安全纪律)现象发生。对违章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对违章作业,任何人都有权制止。因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而造成事故的,应视情节从严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因违章

作业而造成事故的,应从严处理。

2.9生产中遇到危及人身安全或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有权先停车后报告。停车后,操作人员要详细说明紧急情况的处理和经过。待隐患消除,安全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开车。

2.10、严格执行各项工艺指标和操作规程。严禁设备超压、超温、超负荷运行。对机械运转动力设备严禁带负荷强制启动。工艺指标的更改,技术革新的采用,必须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有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才能投用。

2.11生产车间和岗位,不准随意启动非本人操作的设备,不准乱按电铃和灯光信号,不准高声怪叫和乱敲,乱丢杂物等,维护正常生产程序。

2.12不准在机器、设备、管道上放置和烘烤衣服和其他杂物,讲究文明生产。

2.13生产装置的安全附件必须安全可靠。防护栏杆、地坑、窖井、地沟、爬梯、螺旋输送器设备等的安全防护设施应处于完好状态,正确安放,不得随意移动。如确因工作需要而移动、变更,必须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待工作完毕后及时复原。安环科应督促设备管理部门定期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2.14各种工艺设备,如机电、仪表、开关、管道和阀门等要按顺序统一编号,以防误操作。设备名称、位号等要用油漆

写于醒目部门。管道应以油漆标明流向。设备管道、阀门的漆色应符合设备管道涂色的规定。

2.15机动车辆进入化工生产区域必须配带阻火器。厂区限速10-15千米/小时,进入厂门及弯道、仓库限速为5千米/时,厂区应设限速、限高标志。自行车、摩托车不准骑入生产区和车间。

2.16保持厂区、车间道路和消防通道的畅通无阻,路旁不得堆放杂物和废弃设备。做好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2.17搞好生产岗位的清洁卫生和文明生产,维护保养好设备,努力消除生产中的跑、冒、滴、漏,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做到安全运行。

2.18每位职工应懂得防火、防爆、防毒的一般安全及消防、防护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人身急救的方法。

2.19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交班清,接班明,开好交接班会。生产记录如实填写,岗位记录与报表要整洁。

2.20生产区域内严禁安排住宿。亲友、小孩不准进入车间和岗位,外来人员和临时工必须佩戴参观证或临时工作证。2.21生产中发生事故时,应沉着冷静,服从生产指挥人员统一指挥,积极处理,努力消除事故或不使事故扩大蔓延。发生重大爆炸、火灾、设备事故、重伤及死亡事故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2.22设备存在重大缺陷和严重事故隐患应禁止使用。运转设

备的检修和清理工作,必须在停机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后进行。

2.23企业应编制事故预案,并按事故预案定期组织职工演练。

2.24企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病的职工从事与职业禁忌病相关的作业。

2.25企业生产现场应按安全标准化的规定着色,并采用有关标志。

2.26企业应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改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消除隐患,不断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及职工防范事故的能力。

厂区受限空间内作业安全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受限空间内的一切作业。包括:各类塔、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所有封闭场所。

1、受限空间内作业的安全要求

(1)安全隔绝:

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应有效切断。

A、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阀门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B、电源有效切断可采用取下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2)清洗和置换

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A、氧含量18-21%;

B、有毒气体浓度应符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C、可燃气体浓度应符合《化工企业管理制度》的规定。(3)通风

采取措施,保持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A、打开所有的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然通风;

B、必要时可采用机械通风;

C、采用管道送风时,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

D、不准向设备内充氧气和富氧空气。

(4)定时监测

A、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应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后方可进入设备作业;

B、在作业过程中至少两小时重新分析一次,情况异常应随时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人员,经现场处理后,再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继续作业;

C、作业人员离开设备时,应将工具带出设备,不准留在设备内;

D、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可靠的通风措施。

(5)照明和防护措施

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必须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A、在置换、取样分析不合格的受限空间内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

B、在酸、碱等腐蚀环境中还应穿戴好防腐蚀护具;

C、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不准穿戴化纤衣服;

D、受限空间内照明电压应≤36V,在潮湿、狭小的容器内应≤12V;

E、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F、临时用电线路,应按规定架设和拆除,线路绝缘保证良好。

(6)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的安全措施

A、应采取互相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B、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必要时由监护人用安全绳栓住作业人员进行施工;

C、受限空间内作业时,不得抛扔材料、工具等物品,防止

交叉作业层间落物伤害作业人员;

D、受限空间外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等相应的急救用品。

(7)监护

A、受限空间内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

B、进入受限空间前,监护人应同作业人共同检查安全措施,统一取系信号;

C、险情重大的受限空间内作业,应增设监护员,并随时与受限空间内取得联系;

D、监护人不得脱离岗位;

E、受限空间内事故抢救时,救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内实施抢救。

2、受限空间内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1)受限空间内作业必须办理受限空间内安全作业证;(2)作业证由施工单位或交出设备单位负责办理,并制定填写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安全措施。

(3)由总分析取样分析合格后,再由安环科、设备交出单位、施工单位到现场,检查落实确认无误后签字方可有效;(4)作业证办完后,最后由作业人员再次到现场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

(5)作业期间,如受限空间内或受限空间周围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结束后,再分析办证,方准许继续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