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中共XX市委党校2018-2020年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

中共XX市委党校2018-2020年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计划

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党校自身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壮大师资队伍。现就2018-2020年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制定行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弘利教育)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党全市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从严治校战略,坚持遵循教育一般规律、党校特殊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打造党校系统名师名课目标,针对中青年教师队伍现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实施全方位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学历、职称层次,提升教学科研工作水平和党性理论修养,推动形成一批“又红又专”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提升办学质量、建设一流市级党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人才培养和引进目标

至2020年末,通过加强培养和引进人才,达到以下目标:针对45周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精准培养全面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合格、作风优良、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兼备的中青年教研骨干。其中,拥有博士学历学位人员达2人以上,正高级职称人数达2人以上,副高级职称人数占比超过一半。

三、重点培养和人才引进对象

(一)重点培养对象

1、年龄45周岁及以下、中级及以上职称、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科研均衡发展,能够承担不少于2个全市精品教学专题,教学科研综合考核排名位居前列,具有冲击正高级职称潜力的教师;

2、年龄35周岁以下或新入职的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具备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可塑性强,综合素质较好,能够较快进入角色,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具有良好的培养前景的教师。

(二)重点人才引进对象

干部教育急需的党的基础理论、党性教育相关专业的,具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年轻人才。40周岁及以下,长期从事党校或高校党的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研工作经历丰富、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2018-2020年,每年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人才5名。重点加强人才引进后的培养工作。

四、培养方式

坚持个人努力与组织培养良性互动、组织需求与发挥专长有效衔接、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规划引领和问题导向,采取个人定位、部门定制和组织定向相结合的个性化、精准化培养方式,按照每三年一个周期滚动培养,直至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一)个人定位。中青年教师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主业主课课程体系和科研发展规划,结合教研岗位要求、参考学科专业背景做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个人成长愿景和发展定位,提出未来三年拟承担教学专题和科研课题主攻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学校和教研相关处室帮助解决的问题与具体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