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

2012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文学改良争议》胡适(1917)《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1917)

《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周作人(1918)

《寄陈独秀》钱玄同(1917 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

《我之文学改良观》刘半农(1918

(以上的要注意创作的原因)

《狂人日记》鲁迅人物:赵贵翁、陈老五

《伤逝》鲁迅人物:子君、涓生、阿随、小官太太

《阿Q正传》鲁迅人物:赵太爷、地保、王胡、假洋鬼子、小尼姑、吴妈、赵白眼、

赵思晨、茂松,假洋鬼子

《理水》鲁迅人物:舜爷、阿禹、鸟头先生

《在酒楼上》鲁迅人物:吕纬甫、阿顺、长富、老发奶奶、阿昭

《孤独者》鲁迅人物:魏连殳(shu)、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秋夜》《灯下漫笔》《拿来主义》《雪》鲁迅《故乡》鲁迅人物:宏儿、闰土、杨二嫂、水生

《药》鲁迅人物:华老栓、华小栓、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夏瑜、阿义、夏四奶奶《祝福》鲁迅人物:鲁四爷、卫老婆子、祥林嫂、柳妈、阿毛、贺老六

《孔乙己》鲁迅人物:孔乙己咸亨酒店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人物:陈二妹《银灰色的死》、《迟桂花》

《柚子》王鲁彦《地之子》台静农《怂恿》彭家煌

《超人》冰心人物:何彬、禄儿、程姥姥《寄小读者》《繁星》《春水》《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周作人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朱自清

《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人物:潘先生、潘太太、阿大、阿二、王妈

《春桃》许地山人物:春桃、刘向高、李茂

《沉思》王统照人物:韩淑云琼逸

《祝土匪》林语堂

《或人的悲哀》、《海滨故人》庐隐《菊子夫人》《鸠绿媚》叶灵凤《木樨》陶晶孙《梦里的微笑》周伟全

《一只马蜂》丁西林人物:吉老太太、吉先生、余小姐

《三块钱国币》《妙峰山》《压迫》

《获虎之夜》田汉人物:魏福生、魏黄氏、魏莲姑、李东阴、何维贵、黄大傻《名优之死》《关汉卿》

《林家铺子》茅盾人物:林小姐、林老板、朱三阿太、寿生、张家嫂

《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人物:莎菲、苇弟、凌吉士、毓芳、剑如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包身工》夏衍人物:芦柴棒,拿莫温《上海屋檐下》

《丈夫》沈从文人物:老七、五多、水保

《为奴隶的母亲》柔石人物:春宝、秋宝,春宝娘《二月》()、《三姐妹》

《竹林的故事》《桃园》《莫须有先生传》废名

《山峡中》艾芜人物:小黑牛、夜白飞、鬼冬哥、野猫子《南行记》

《梅雨之夕》施蛰存《江干集》

《夜总会的五个人》穆时英人物:胡钧益、郑萍、黄黛西、季洁、缪宗旦、林妮娜、

长脚汪

《两个时间的不感症患者》刘呐鸥

《缀网劳蛛》许地山尚洁、长孙可望、《命命鸟》《春桃》《商人妇》

《子夜》茅盾人物:吴荪甫、赵伯韬、朱吟秋、杜竹斋、孙吉人、王和甫、吴老太

爷、林佩瑶、李玉亭、、雷鸣、徐曼丽,刘玉英、冯

云卿、莫干丞、屠维岳、李麻子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茅盾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茅盾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巴金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巴金

《寒夜》巴金人物:汪文宣、曾树生、汪母

《家》巴金人物:高老太爷、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冯乐山、

高克安、高克定、婉儿、许清如

《骆驼祥子》老舍人物:刘四、虎妞、小福子、阮明、陈二奶奶、老马、二强子、《月牙儿》《断魂枪》《茶馆》

《边城》沈从文人物:翠翠、船总顺顺、傩送、天保、

《萧萧》人物:花狗,萧萧

《小城三月》萧红人物:翠姨《生死场》、《呼兰河传》

《八月的乡村》《第三代》萧红

《篱下》《矮檐》萧乾《果园城记》《里门拾记》芦焚

《鹰之歌》丽尼

《囚绿记》陆蠡(注意这个名字的写法)

湖畔四诗人: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

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诗歌作品名作者:

鲁迅旧体诗四首(惯于长夜、自嘲、无题、亥年残秋偶作)

胡适《尝试集》新诗三首(蝴蝶、老鸦、梦与诗)沈尹默《月夜》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大白《卖布谣》康白情《草儿》

.郭沫若(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匪徒颂、屈原)

.冰心(超人、繁星春水、寄小读者).俞平伯(假如你愿意、风中)

.汪静之《蕙的风》.冯雪峰《山里的小诗》应修人《妹妹你是水》

.潘漠华《离家》.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我不知道风)

闻一多(忆菊、太阳吟、死水、一句话).陈梦家《一朵野花》

朱湘《采莲曲》邵洵美《季候》林徽因《别丢掉》

冯至《我是一条小河》《十四行》穆天木《苍白的钟声》

冯乃超《红纱灯》王独清《我从café中出来》

二、名词解释

双簧戏

一封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以反对文学革命。一封是刘半农写答信对王敬轩的信逐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文学研究会

于1921年由周作人、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等人在北京发起,主张文学为人生,倾向现实主义,反对文以载道,反对将文学作为消遣的工具。贡献: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潮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会刊:《小说月报》。

创造社

1921年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人在东京发起,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做着自己“内心的需求”,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和“灵感”,作品大多侧重自我表现,倾向于浪漫主义。主要的刊物有《创作周刊》、《创造日》等。

新月社

1923年由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秋实等人在北京发起,成员大多数是旅英美的留学生,成立后,其内部逐渐形成一个诗人群,由此产生新月诗派,主张自由主义,提倡新格律诗,以《新月》杂志为主要阵地。

语丝社

1924年由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发起,其创作主要是以幽默的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批判和文化批评的随笔体,又称“语丝体”,对现代散文影响较大,办有《语丝》周刊。

湖畔诗社

“五四”时期著名的诗歌社团。1922年成立于杭州,由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共同发起。他们四人诗合集《湖畔》得名,诗歌以写作爱情诗出名,带有“五四”时代青春特点。代表作有汪静之的《蕙的风》

“精神胜利法”

出自鲁迅的《阿Q正传》,以虚幻的精神优胜取代现实中的劣败处境的精神状态或思维方式,屈服于现实,不敢与现实抗争的精神病态,是鲁迅对国人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病态的艺术表现。

《女神》

诗集,郭沫若著。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炉中煤》、《日出》、《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野草》

早期象征派

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诗歌派别,代表人物有李金发、穆木天等,他们诗歌的创作移植了法国象征派的技巧,注重象征和暗示,注重是人的直觉和内心体验,作品有浓郁的现代主义气息,代表作有《弃妇》等。

自叙传抒情小说

是“五四”文学革命时期由创造社的郁达夫、郭沫若等创造的,他们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而是本着自己的内心要求进行创作,将“表现自我”的主观性推至极端,开创了浪漫抒情小说的新样式。

冰心体

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其中“心中要说的话”即“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有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恋,也有对基督教义,泰戈尔哲学等内容的融会其间。

“五四”问题小说

1919年开始到20年代初,由于五四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影响,以冰心等人为代表的一批青年作家致力于问题小说的创作,提出“人生究竟是什么”的严肃问题,题材涉及家族礼教,婚恋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小说浪潮,代表作有《超人》

左联

1930年由鲁迅、冯雪峰、柔石、夏衍等人在上海发起,全名“左翼作家联盟”,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俄文艺作品,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加强对文艺创作的引导,编印刊物《萌芽》、《北斗》等。

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代表作家有周作人,废名等。“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

海派小说

海派的概念是与京派对立的,最初这两个名词是沈从文在上世纪30年代挑起的一场文学争论中提出的,上世纪30年代写实小说和抒情小说流派基本上分别被京派和海派所分割。30年代中国沿海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的产物。上海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得风气之先,但也是西方思潮与中国封建余毒交杂,社会矛盾尖锐,阶级对立严重的地方。清末才子佳人小说、“五四”后的新才子佳人小说、上海滩的腐朽社会风气、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对海派小说的形成都有影响。海派没有成立过正式的组织,也未发表过宣言,之所以人们将其视作一派,是由于海派作家在思想倾向、艺术趣味和创作方法上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对都市文明既有幻灭,又有欣赏的挖掘。

浪漫主义

新感觉小说

193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一个现代主义文艺范畴的小说流派。主要人物有穆时英、施蛰存、刘呐鸥品。其创作思想受到弗洛伊德学说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影响,运用精神分析与直觉、变形等现代派手法,去表现现代都市男女浮躁迷惘的心灵状态,他们大多在《文艺工场》《现代》上发表作

现代派

三十年代著名的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代表人物是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歌是二十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诗歌的延续与发展,其创作主要受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早期代表作有《雨巷》等。

东北流亡作家群

东北流亡作家群:日本侵入中国东北之后,东北作家大规模流入内地,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说创作群体。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罗烽等,其中“二萧”是主将。这些作品大量表现东北的文化风俗,表现东北人民在抗战中的“生的坚强”。主要作品有萧红的《呼兰河传》、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端木蕻良的《鹚潞湖的忧虑》等。

冰心

冰心,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原籍福建福州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创造了清丽、典雅的“冰心体”的写作风格,擅长写“小诗体“短诗,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巴金

巴金,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他创造的“青年世界”和富有青春热血气息的文学作品为新闻学做出了不可替代的提出贡献,代表作有《家》等。

茅盾

茅盾、原名沈雁冰,浙江嘉兴乌镇人,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批评家,是开创“社会剖析小说”的代表作家,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提倡者和实践者,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等

老舍

原名舒庆春,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北京人,他创造的市民世界和具有浓郁北京味的小说追求民族化、个性化,在新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代表作有《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等。

三、简答题

(1)、《野草》的特点

内容上:

1、对于世俗社会及黑暗政治的抨击

2、是作者暗夜中顽强求索的精神记录

3、是苦闷、彷徨与孤寂情绪的诗意抒写

艺术上:

1、构思新颖,想象丰富

2、瑰丽,冷艳的色彩和奇诡深邃的意象

3、象征性的表达,具有浓烈的诗情

4、语言优美精炼,有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2)、《女神》的主题意蕴(主题思想)

1、对丑恶世界的否定、诅咒和反抗

2、对光明美好世界的憧憬与礼赞

3、对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张扬与体现

4、对科学、民主、独立、自由的呼唤与追求。

(3)、《女神》的艺术成就

1、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大胆的幻想与夸张,奇特的比喻和象征,新颖的构思为新诗的创作开拓出广阔的空间

2、火热的激情,气势宏大壮阔的意象构成了诗歌的主要体系,具有雄奇壮阔之美

3、不拘一格,灵活和谐的自由体形式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1、集中体现了五四高潮时期的时代精神

2、开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3、新诗的奠基之作,开创了新的诗体和诗风

4、对诗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4)、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

1、浓郁的抒情性和主观精神的充分投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2、雄辩的逻辑性和诗与政论的完美统一

3、鲜明的形象性和类型形象的成功创造

4、犀利辛辣的讽刺和轻松诙谐的幽默文体

(5)、许地山的小说特色(缀网劳蛛的艺术特色)

1、具有宗教感的人生哲理的抒发

2、异域风情和传奇色彩

3、浓重的抒情意味和丰富的想象

4、新颖的象征和隐喻

(6)、简述闻一多的“三美”原则

1、建筑美:句、节、外形的整齐、均匀

2、绘画美:语言的形象性、色彩性、意象的立体生动与直观

3、音乐美:音韵的和谐,悦耳优美。

(7)、郁达夫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

1、(自我的写真)小说具有“自叙传”色彩,作品以个人的感情生活体验为线

索,在主人公的身上往往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零余者”形象。

2、(伤感的抒情)作品以抒情为艺术中轴,通常没有完整的情节,注重抒发主

人公的情感和对心境的描写。

3、(结构的散文化)小说的结构不是以情节为中心的,而是以情绪为中心,随

着感情的波动起伏而推动发展,使小说的抒情效果得到强化。

4、(流丽、清新的文笔)作者文笔饱含情感,下笔行云流水,富有色彩和节奏,

清新,流畅。

(8)、京派小说的特色

1、赞颂纯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2、在原始幽静的乡村生活中寻找精神寄托

3、融写实、抒情、象征为一炉

4、语言简约古朴、活泼明净,风格平和而隽永悠远

(9)老舍“京味市民小说“的主要特色

1、以小说构建一个广大的“市民世界”,几乎包括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所有方面

2、关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和生活方式,在文化批评视野中展开市民世界的生活图卷

3、浓郁的北京地方文化色彩,自然的语言表达,幽默的气质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10)、“五四”乡土小说的主要内容

1、反映农村经济的凋零破败和农民生活的痛苦与悲惨

2、关注劳动妇女的命运,描绘农村妇女的不幸和苦难

3、表现宗法制农村中愚昧、野蛮的习俗和农民精神上的病态

价值:

(11)、新感觉派小说的主要特色

1、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中的畸形与病态

2、注重人物的内心分析,注重人物潜意识的描写,热衷对病态人格和畸形心理

的展示

3、借用西方意识流手法和电影镜头的切换手法,常采用幻觉、通感,反讽等手

法将主题感觉外化。

(12)、简述《沙菲女士的日记》中沙菲女士的形象:

1、莎菲的形象是其作品里“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的典型形象。

2、在她身上有对封建礼教的背叛,追求“真的爱情”“个性解放”,但这个社会不能满足她的冲动欲望,于是她放弃,颓废,堕落的生活方式表现自己对社会的失望与反抗。这是其矛盾性的体现。

3、莎菲的苦闷,是“五四”使其获得个性解放的急进青年,在革命低潮中陷入彷徨无助的真实写照。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批评,也对当时青年的时代苦闷起到了发人深省的作用。

(13)、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

1、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开掘时代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创立了有明确的政治功利

性的“社会剖析小说”。

2、在人物塑造上,注重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注重心理剖析和社会的发

展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3、在艺术结构方面,在谋篇布局方面独具匠心,以政治斗争的变化作为故事发

展的核心人物众多,线索繁杂,布局宏大,有开阔的艺术视野。

(14)、《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1、围绕主人公命运来展开情节,线索单纯而引人入胜

2、通过富有特征的肖像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主要人物性格及发展变化

3、注重对北京特有风俗、人文景观和文化趣味的展示和表现

4、语言生动、朴素、幽默、极具表现力

(15)《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写一个纯朴的农民进入城市后不断燃起勇气和希望却一次次失望和绝望后堕落,精神毁灭的故事,具有社会悲剧、人生悲剧,也是家庭悲剧和心灵悲剧的多重性。

悲剧原因:

1、社会政治黑暗导致最卑微的人生理想破灭

2、畸形家庭带来精神肉体的重压和人格独立性的丧失

3、丑恶环境、道德沦丧引诱他走向“无底的深渊”

4、自身的狭隘、保守、盲目、自私妨碍了他的觉醒

祥子悲剧的典型性

1、对社会的控诉和批判

2、对小生产者和城市贫民文化性格中负面因素的批判

3、对病态的城市文明、人际关系的忧虑和反省

(16)《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分析

1,、小说中最具有生活气息和艺术生气的世俗人物形象,与祥子的悲剧命运有着密切联系

2、爽快、泼辣甚至粗鄙合理与变态的情欲相交的矛盾性格

3、她畸形而又充满世俗味的言行体现着市民社会中“下九流”的特点

4、剥削者、受害者,牺牲品,既让人讨厌又让人同情

(17)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主要特点

1、从内容上,赞美刚建完美而充满“野性”的人性

2、审美上,擅长展现古朴的具有牧歌情调的生活画面,追求悠然恬淡的艺术情

3、艺术风格上,纯净自然,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和乡土色彩

(18)《边城》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内容:

1、通过对爱情、亲情以及乡邻之谊等风俗民情的细致描绘,展现出真善美的边

城人民,表现出作者对淳朴自由,充满生命力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2、作品好像一出意境悠远的人间爱情悲剧,在作品中的人身上表现出了淳朴的

人性美

3、韵味隽永的笔墨,绘出的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化的世界

艺术特点:

1、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俗画色彩,作者注重描写边城风俗和人情味的湘西风土

人情

2、将社会背景与社会矛盾淡化、虚化,将人物诗意化,表现人物微妙的情感和

丰富的内心世界

3、语言朴质而清新,含蓄而自然

4、艺术风格朴素、恬淡,悠远而秀美

(19)简析郭沫若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特点

(1)想象奇特,雄奇的风格,以浪漫主义手法展开新颖奇特的艺术构思创造一个又一个意境

(2)形式自由,追求与内在情绪相一致的节奏

(3)常借助神话和历史故事,塑造理想化的典型形象,抒发自己的激越感情

四、论述题

1.《阿Q人物》性格特征?

1)阿Q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不敢正视现实,以健忘来解脱自己的痛苦;狂妄自大,有“看客”式的无聊和冷酷,如像人们夸耀自己看到过杀革命党。“圣经贤传”的思想,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有着守旧的心态,对钱大少爷称之为“假洋鬼子”;他违强陵弱的卑怯和势力。

2)阿Q的不觉悟,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阿Q最初“一位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深物而痛觉之”。当现实的阶级压迫将他逼到绝境,在他朴素的阶级直感中,产生了“要投降革命党”的愿望。但是,不是政治上的真正觉醒,他对革命的认识十分幼稚,糊涂,错误。阿Q这种革命观,是封建传统观念和小生产狭隘保守意识合成的产物。

2.《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及意义?

(一)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1)闭眼睛。他用夸耀过去来解脱现实的苦恼,他连自己姓什么也说不清,却还夸耀“我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

2)忘却。他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便用“忘却”将屈辱抛到脑后。

3)向更弱小这泄愤,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如别人欺负阿Q,他便欺负小尼姑和小d

4)自轻自贱。别人说他头上的癞疮疤,他却认为别人“还不配”。他被别人打败了,就自轻自贱承认自己是虫豸。

5)自欺欺人。如挨了打,会说这是儿子打老子,更夸张的说自己打自己,打的都是一个人。

(二)《阿Q》的意义:

1)《阿Q》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他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接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是鲁迅长期关注和探讨“国民性”的结果。鲁迅把阿Q性格作为国民性的最劣表现加以鞭挞,因而就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2)《阿Q》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品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在当前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内,阿Q精神虽不再占主导地位,但依然可以见到其影子。

3、为什么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

鲁迅写《阿Q正传》的本意就是要“暴露国民的弱点”,“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而作者将阿Q方在辛亥革命的历史环境中来描写,写阿Q的革命,特别是写阿Q革命的失败,必然要对辛亥革命有所表现,有所评价。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未庄以及城里的各种人在革命中的表现。由于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更没有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没有启发他们的觉悟,没有引导他们从自发的革命走向自觉的革命,反而依靠地主阶级,其结果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向封建势力妥协。当官的依旧当官,举人老爷摇身一变成了帮办民政,

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而要求革命的、受压迫和剥削最深的贫苦农民阿Q 却被当作抢劫犯抓了去,成了新政府“惩一儆百”的牺牲品。因此,描写阿Q革命的失败,就形象地写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4、以《寄小读者(通讯七)》为例,分析说明冰心散文的风格特色。

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通过描写太平洋和慰冰湖的美景来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母亲的思念之情,不仅景色妩媚动人,而且总也断不了乡思离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创造出诗一般的美妙意境,既体现了冰心散文感情真挚、委婉含蓄、表现细腻的风格,又体现了冰心散文笔调轻倩灵活、文字清新隽丽的特点。

5、《子夜》

简析吴荪甫的形象。

20世纪3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途中末路英雄的形象代表,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他有发展中国独立民族工业的雄才大略,有着活跃的生命力,有刚毅、顽强、果断的铁腕和魄力,更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经营之才。然而他生不逢时,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他在与背后有着帝国主义撑腰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不能不感到自己在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这种软弱性投影在他的心灵、性格上,就形成了他本质上软弱的一面,使他时而果决专断,时而狐疑惶惑,时而踌躇满志;时而垂头丧气,时而胸有成竹,时而举措乖张,最后导致了精神上的崩溃。(3分)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包含着极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充分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而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正说明了:在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压迫下,国内军阀混战和工农革命兴起的不稳定政治环境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结合作品分析《子夜》在心理刻画方面的艺术特色。

运用心理刻画的方法来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茅盾小说的一大特点。在塑造吴荪甫的形象时,作者始终注意对他的心理进行细腻地描写。如他在收服屠维岳时的精明自信,在组建益中公司时的踌躇满志,在镇压工人运动时的暴躁不安,在公债市场上与赵伯韬“斗法”时的犹豫不决,在破产后的放纵不羁等。

6、论述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客观上是由于现代城市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和现实环境的险恶,如动荡社会中“逃匪”和“侦探”等的欺压使祥子的梦想一次又一次破灭。而腐败的环境也扭曲了祥子的性格。主观上由于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悲剧。他“好汉不求人”。“他想不到大家须立在一块儿,而是各走各的路”。他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要赚钱,“不由得哥儿们”。“在没有公道的世界里,穷人仗着狠心维持个人的自由,

哪怕很小很小的一点自由。”这就决定了他的孤独、脆弱,最终有一步步走向堕落深渊。

意义: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的毁灭。这有助于人们认识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图景及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古关系的思考。

7、以《边城》为例分析沈从文小说所描写的湘西世界。

小说中的湘西不是现实中的湘西,它是沈从文理想化的湘西,或者说文学化、美化的湘西。沈从文的湘西是一个和现代城市相对立的湘西,其特点是健全、协调、美丽,自然,它是医治都市病的良药,是现代人类可以寄居的家园。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因有了沈从文而以一个无比淳朴的、自由的、满溢了生命力的王国出现在世人面前。他成为湘西人民情绪的表达者,他本人即是湘西的魂魄所在。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是一种文化、人性理想的象征。(6分)

《边城》是一首人性美和人情美的颂歌。小说以湘西小城茶峒及城西的渡口为场景,通过渡口撑船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恬淡知足的生活,以及天保和傩送兄弟同时爱上翠翠的曲折动人的情感悲剧,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们健康、淳朴的风俗人情,表达了作者对一种理想人性和生活方式的赞美。(4分)翠翠是大自然的女儿,纯净善良、温柔恬静,是作者美的理想的化身。(2分)

8、《家》

.高觉新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专制主义重压下的病态灵魂,是一个重要的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

1)他聪慧好学,思想进步,正直忠厚,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洋学堂,但作为长房长孙,必须成为封建大家族的负责。现实和理想出现了尖锐的矛盾,于是就造成了他性格的两重性。2)他身上也表现出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我们民族的懦弱苟且的国民性。例如,处理梅的爱情婚姻,听从了老太爷。他所处的环境,上有高老太爷等长辈,如金子塔一样压在头上,周围还有个无形的刽子手——封建观念,这是他无法克服的又一道障碍。因为害怕别人说闲话,考虑光宗耀祖,他总是自告奋勇的把头往绞索中伸去。

3)从表面看来,他是个动摇的人物,他内心有着新旧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巴金十分注意表现他的人性美,觉新是新文学史上动摇的代表,中国“多余人”的代表。

觉慧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新人的典型,从朴素的对劳动者的爱和对封建制度的恨出发,走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最后走向社会斗争。

1)他爱国,追求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主义。他不乘轿子,爱上婢女鸣凤,归根结蒂还是出于民主精神的指导,但他并不是彻底树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他的思想里仍有少数剥削阶级的东西。如对鸣凤的爱不够彻底

2)尽管他的爱情观念已完全摆脱了封建阶级的情趣,把鸣凤的价值即人的价值

放到了中心位置,但实际上却不能逾越那一道阶级的垒堑。他和高老太爷思想上虽属不同的营垒,但毕竟是祖孙关系,那恋恋不舍的心情正表现了他人性的一面。3)他的形象揭示了主题,只有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他作为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以后在《春》《秋》中不断给这个家巨大影响,这就使他成为高公馆内部这股汹涌“激流”的原动力。

思想内容:

1、通过高家悲欢离合的故事和在“五四”激流冲击下走向衰亡的历史,揭露和控诉了封建大家庭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2、通过生活在封建旧家庭的青年形象的塑造,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青年的痛苦与挣扎,觉醒与反抗

3、显示了“五四”时代激流不可抗拒的力量

艺术特色

1、结构上以青年一代的感情纠葛和爱情婚姻为情节的发展主线,全面展示大家族的衰亡过程,既有家庭生活的日常性,又波澜迭起引人入胜

2、塑造了有深度有魅力的典型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细腻而深刻,重视人物的自我倾诉

3、行文行云流水,语言自然,整体上有一种感情的冲击力和充沛的激情,善于用对比、烘托、渲染等强化感情,引起读者共鸣

结合《家》比较分析觉新、觉慧形象性格和命运的异同及其典型意义。

性格:觉新的性格具有封建旧家庭出身的青年特有的两面性——一方面在理论上接受了某些新思想,对理想和爱情有追求的欲望;另一方面在感情上未能摆脱旧家庭、旧道德的羁绊,行动软弱,更多地继承了民族性格中“委曲求全”的劣根性。觉慧的性格也具有封建旧家庭刚刚觉醒的青年特有的两面性:一方面敢于反抗,“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另一方面又具有幼稚的一面,思想简单,行动或鲁莽或犹豫。

命运:觉新的命运是悲惨的,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觉慧却在一个又一个悲剧的教育下逐渐成长起来,成了封建家庭的叛徒,一个革命者。

意义:作者通过觉新的形象,批判了他所奉行的“勿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形象地说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只有反抗才有出路;通过觉慧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和他们向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作斗争的叛逆精神。

五、诗歌分析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起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分析:

1、该作写于1928年徐志摩重返欧洲游历后的归国途中

2、诗歌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母校——剑桥大学的眷恋,也寄寓着诗人理想失落后重温旧梦

时的惆怅之感

3、全是构思巧妙,意境优美,音韵和谐具有旋律感,有音乐美,诗体整齐,具有建筑美,

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具有绘画美。(时间多可举例诗句)

4、风格轻盈、柔和、飘逸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寂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流浪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容,消容,消容,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分析:

雪花形象:既符合雪的自然属性,又现了诗人的个性,情感与情态。

雪花意象晶莹,纯洁,空灵,飘逸,以雪花自喻,表现了诗人的爱如雪花一般纯洁和晶莹,如雪花一般,飞旋欢快

全诗有同雪花飘飞回旋相和谐的优美旋律(可以用“三美“加以乱掰)

天狗·郭沫若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X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奔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梁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分析:

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

1、比喻新颖生动,想象大胆奇特。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则是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勇气后,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庙底Energy的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2、感情奔放激越。诗句所释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飓风、奔腾的激流,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我飞跑”则是令人振奋的呐喊,充分展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痛苦历程。

3、全诗讲究讲韵律和节奏感

炉中煤·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分析:

1、这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情绪的抒情诗。这首诗就采取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想“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2、这首诗构思自然新颖,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寄寓着诗人以身许国、积极进取的爱国情怀,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也体现了诗人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3、本诗每节以“啊,我年轻的女郎”领起,从不同侧面倾诉,这种复唱手法,有一唱三叹之妙。全诗四节,每行三顿,一韵到底,在形式上统一、完整、和谐。

《死水》·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分析:

1、全诗把军阀统治下黑暗陈腐的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对其进行了强烈的鞭挞与

诅咒,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热情。

2、首先,从音节上看,该诗具有音节的和谐美,这主要表现在诗的节奏上。这首诗的节奏

非常整齐,每一行诗都有四个停顿。

其次,这首诗的建筑美也是显而易见的。所谓诗的建筑美,是指诗行与诗节的排列均齐而言。这首诗共五节,每节均四句,每句九字,做到了节的匀称,句的均齐。每节诗都四四方方,整整齐齐,好像一座有棱有角、刚劲挺拔的大厦,具有建筑美。

再次,这首诗也具有较强的绘画美。这主要表现为诗的词藻美上。诗人在描写死水时,特别注意选取那些易于引起人们视觉联想的词藻,以加强诗句的绘画美感。如诗中既有色彩丰富、鲜明的“翡翠”绿,又有“桃花”红,“珍珠”白,再加上“罗绮”、“云霞”、“绿酒”等描写,使死水显现出繁复的色彩来,这无疑大大增强了诗歌的绘画美。诗人用美丽的色彩来描绘死水的“表”,当然正是为了有力地揭示它那丑恶的“里”。表与里的强烈对比,造成强烈的反讽效果,犹如漫画中的夸张,修辞中的反语。

《死水》一诗相当成功地实践了闻一多自己的诗歌主张,不愧为诗人众多诗作中的精品

一句话·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的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样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有那么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分析:

1、全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构思中心,运用写实和隐喻相结合的手法,反复咏叹,极力渲染烘托。第一节先用排比,通过“祸”与“火”的写实和比喻,揭露黑暗现实对民意的压制,也寓示着民众积蓄着的巨大的力量。接着进一步用火山作对比,它虽然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

2、第二节针对一些对中国前途悲观、不相信民众者发出警告,用“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来之不易但终会成事实。通过“我”坚信与“你”不相信的对比,引发出不信者可能会产生的惊慌、反感等种种诧异的表现,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民众反抗的必然性和突发性,表明诗人对民众解放自己、改造旧中国的潜在力量坚信不疑,并衷心拥护。他将民众的反抗与呐喊比喻成“青天里一个霹雳”既呼应“火”的意象,显示出无穷的威力,又是一种盛赞的口吻乙“爆一声:/‘咱们的中国!’”的两次反复,强烈地表达出对理想中国的期望与追求。

3、此诗语言平易,形式上整齐匀称,又自然天成,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我是一条小河》·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旁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的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流入了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分析:

诗作就是这样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借着“小河”与“影儿”之间的自然联系,写出青年男女间两心的相印与相随。这首诗还十分注重情调的创造,注意运用语言的感情色彩来烘托一种特定的、浓郁的氛围。诗的首节,主人公是“无心”绕过的,姑娘也是“无心”投影于主人公的柔

波。这两个“无心”,隐然传达出一种悄静、恬美的意境,描摹出主人公与姑娘间感情交流的自然、真挚、和谐,愈是“无心”愈是有情。底下柔波那“荡荡地”、“粼粼地”的姿态,在水波微兴中摇曳着深情,把主人公的一腔柔情化作一片清澈、明净的艺术境界,把原来的情意向着纵深方向推进了一步。同时,它又和下面遇到的摧折一切的厉风狂浪形成鲜明对照,以大海的“无情”反衬出人物的多情,以象征社会力量的自然的冥顽观照出主人公爱情遭到摧折的深深不幸,为全诗创造了一个欢快而又带有悲剧意味的情调。此外,还多用迭字(如“软软”、“荡荡”、“粼粼”等)和重复(如第一节的两个“无心”,第五节的两个“彩霞”等)以酿就一种缱绻的情味。

在诗的形式上,它自由而又有所敛束。在整体上,它间用对偶与复沓,格式表达自然、优雅,调子舒缓柔曼而又热烈明丽,音律极活泼,调子舒卷自如,别具一种浓烈的韵味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说明】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在我系的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必修类,开设两学期,共126学时*。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文言文教学素养。要求学生在阅读背诵若干文选的基础上增强文言语感,占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并通过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为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选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这套教材虽略显陈旧,但毕竟经历了40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专家的严格修订,具有资料丰富,教学选择面宽的显著优点,多数院校至今将其列为汉语语言学科考研复习的指定教材或参考书。至于教材的不足之处,可由教师在教学中补充修正,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教材处理和教法研究既要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注重实效,又要围绕培养目标,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1)以教材一、二册为主,兼及三、四册的部分内容。对所讲授的教材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删调整。“常用词”、“古代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等内容主要由学生自学,授课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要适当联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利用二、四册的附录材料,授课时注意参考。2)感性知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文选与通论穿插照应。文选教学应援引教材以外的材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贯穿理论方法。通论课在宏观上不求系统完整,但对于具体知识点必须讲求相对的系统性、完整性。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调熟读文选,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或段落,根据各自的发展方向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并为其提供材料和线索,组织研究性学习。结合考研需要,在单元教学完成之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材料。4)突出师范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法技能,体现扎实的业务功底对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可利用学生熟悉原文的条件,采取提供训诂材料的办法,重点培养其参考古注和查阅工具书解决问题的基本功。 【本文】 绪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 内容要点:1、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2、传统语言学——小学的产生及发展状况。小学中的三个分支学科: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3、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4、树立语言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分析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介绍学习古代汉语的具体作用,列举古 * 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讲授第一册的内容;第二学期每周3学时,选讲二、三、四册内容。

【精品】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版)教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读写课 授课对象:一年级全校公共课学生 授课教师: 职称: 教材版本:《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 参考资料:教学光盘,教学参考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大班上课,小班辅导,上机自主学习)交际法与翻译法。 教学周次:4x18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材料(移动硬盘),教材 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每一单元的Section A中心思想、了解篇章结构,写作特点、 文化背景知识。 2.掌握并背诵每一单元的Section A的核心词汇和短语、核心句型。 并能举一反三,熟练运用。写出较通顺的短文。 3.自学Section B 和Section C 的内容。 4.课后自己做《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练习》第一册

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案 Unit One 一、教学内容:(Content of the Course) Section A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Section B Keys to Successful Online Learning Section C Teaching Children at Home 二、教学对象:(Audience) 三、教学时间:(Teaching Span) 6----7学时 四、教学目的:(Teaching Aims) 1.Appreciate the text to know the author’s experience of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2. Learn to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patterns 3. Practice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4. Learn some translation skills 五、教学任务及步骤:(Instructing Objective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One (Pre-reading Activities) (导入) 文章主题(Themes)10 minutes 课文A 作者介绍了自己在外语学习中的亲身经历。中学阶段,由于教师教法的不同,作者对英语的喜好也迥异。老师慈祥耐心,作者学习英语的劲头 足,成绩好,老师过分严厉,作者就失去对英语的兴趣。大学阶段,作 者参加了远程英语课程,因为没有了畏惧,虽学习艰苦,却也乐在其中。 学习外语是作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课文B 讨论的是虚拟课堂在教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文C 由于家长对学校教学方法不满意,许多孩子在家里由父母对其实施教育。Step Two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Language Points (语言知识) 140 minutes 1.核心单词及短语(Key words &.Expressions) positive, frustrate, intimidate, access, commitment, communicate, participate, discipline,minimum, embarrass, reap, insight, favorite, benefit, be well worth

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荐信范文

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荐信范文 尊敬的xx领导: 您好! 我是中国xx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xx级的一名毕业生,怀着对贵校的尊重与向往,我真挚地写了这封自荐信,向您展示一个完全真实的我。 大学期间,我谨记“崇德尚学,厚积薄发”这一校训。我深知知识就是力量,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开设的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的学习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从事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师基本技能方面,经过努力,我顺利通过了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获得了一级乙等证书。课余时间,我掌握了word 等办公软件及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除专业课外,我注意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要求,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和大学外语四级考试。 充实的大学生活,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也增长了我在组织领导方面的才能,这也是当好一名教师的必备条件,大学伊始,经同学选举,我担任了班级团支部组织委员。大学一年级,开始担任班级团支书,任职以来,我积极配合校、系分团委的各项工作,因时制宜地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我班团支部也因此被评为“系优秀团支部”,我本人则被评为“系优秀团干部”、“校优秀团员”等称号,并参加了校第十六期党校学习班,

对于校、系学生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我也积极参与,我与同学编排的英语短剧,在系英语短剧大赛中获第一名,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从书中汲取养料来充实自己、更新观念、开拓胸怀,除了读书,适当的体育运动对我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强健的身体是进行工作的前担,因此,每天我都会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 步入21世纪的中国,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大批优秀人才的需求,使教师面临严峻的考验,作为一名有志的年轻人,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教师战线上的新生力量,更愿意在教育领域奉献一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相信,在老一辈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下,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希望贵校能给我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能成为贵校一员,我三生有幸! 祝贵校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20xx年x月x日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1.试卷号:1340; 2.资料整理于2019年8月5日,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从元稹的《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崔张故事发生了哪些变化?[2012年7月试题] 答:(1)故事结局发生了变化,从分手的悲剧变成大团圆的喜剧; (2)人物形象发生变化,张生从始乱终弃的负心人变成忠于爱情的痴情种; (3)主题发生变化,从写文人逸事到歌颂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关汉卿《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何处?你对这种浪漫主义如何评价?[2014年1月试题] 关汉卿《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何处?你对这种浪漫主义如何评价?[2017年6月试题] 答:(1)《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为窦娥三桩誓愿的实现、鬼魂诉冤、清官雪冤等情节中。 (2)这种浪漫主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但这种不具备现实基础的美好结局削弱了剧本的悲剧力量。 关汉卿《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点?[2016年7月试题] 答:(1)善良贤孝,主要表现在她对婆婆的态度上。 (2)刚烈倔强,敢于抗争,主要表现在她和张驴儿、太守祷杌的冲突中。 和前代小说相比,明代白话小说中的爱情描写表现出哪些新的特点?[2016年1月试题] 答:(1)描写的对象发生了根本变化,市民阶层成为主要描写对象。 (2)择偶标准改变,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 (3)主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反对门第观念、贞操观念。 洪升的《长生殿)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2015年1月试题] 答:(1)通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描写,歌颂真挚的爱情。 (2)通过开元天宝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反映了时代的历史悲剧。 简述《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接受招安的原因。[2012年7月试题] 答:(1)个人因素,即根深蒂固的忠孝观念和青史留名的人生追求。 (2)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即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 (3)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即同仇敌忾、抵御异族侵略的渴望。 简述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形象在小说《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2016年1月试题] 简述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形象在小说《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2017年1月试题] 简述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形象在小说《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2013年1月试题] 答:(1)通过二人荣枯沉浮的故事揭示小说的主题。 (2)通过二人的牵引介绍小说中的重要人物。 (3)通过二人把天上的爱情故事搬到人间。 (4)交代“将真事隐去”、“用假语存焉”的特殊艺术手法。 简析《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2012年1月试题] 简析白朴《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2018年1月试题] 简析白朴杂剧《梧桐雨》的艺术成就。[2019年1月试题] 答:(1)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 (2)艺术构思上,把李杨爱情与梧桐联系起来,加强抒情效果。 (3)文采丰赡,清词丽句中不乏活泼自然。 简析传奇《桃花扇》艺术构思上的特点。[2016年7月试题] 简析传奇《桃花扇》艺术构思上的特点。[2017年6月试题] 答:(1)“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男女主角爱情的悲欢离合反映南明的历史兴亡。 (2)发挥以物为线的传统叙事方式,以桃花扇作为串联故事的线索。 简析高明《琵琶记》中的蔡伯喈形象。[2013年7月试题] 答:(1)有浓厚的忠孝观念,时刻宣扬封建礼教。 (2)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因仕途羁勒而痛苦,是一个软弱怯懦的知识分子。 1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一、专业概述 1、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文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2、本专业主要培养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或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达到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古籍阅读能力。 3、如果你的学习非常优秀,或者你在校期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话,毕业之后你可以选择出国教书。 二、专业综合介绍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是老牌专业,也是基础专业,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国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学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的进行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毕业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应手。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 文学。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其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废名等大批著名学者。 2、建国以后,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很快;另一方面随着民智的启发,文化受到重视,一时间很多高等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新视野大学英语全部课文原文

Unit1 Americans believe no one stands still. If you are not moving ahead, you are falling behind. This attitude results in a nation of people committed to researching, experimenting and exploring. Time is one of the two elements that Americans save carefully, the other being labor. "We are slaves to nothing but the clock,” it has been said. Time is treated as if it were something almost real. We budget it, save it, waste it, steal it, kill it, cut it, account for it; we also charge for it. It is a precious resource. Many people have a rather acute sense of the shortness of each lifetime. Once the sands have run out of a person’s hourglass, they cannot be replaced. We want every minute to count. A foreigner’s first impression of the U.S. is li kely to be that everyone is in a rush -- often under pressure. City people always appear to be hurrying to get where they are going, restlessly seeking attention in a store, or elbowing others as they try to complete their shopping. Racing through daytime meals is part of the pace

大学汉语言文学文言文阅读

与于襄阳书① 韩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 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 ..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为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 愈虽不材,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②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愈恐惧再拜。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这是韩愈所写的一封请求引荐的信。于襄阳,名由页,字名元。深得唐德宗器重。因做过襄州大都督,故称于襄阳。②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贤才,问计于郭隗,郭隗回答:“王必欲致士,请自隗始!”韩愈以郭隗自比,用谦逊的口气希望得到提拔。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之能垂休.光休:美好 B.未始不相须 ..也相须:互相依赖 C.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负:仗恃 D.未尝干.之干:从事 答案 D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实用英语期末复习(汉语言文学)

1.为方便起见,这些照片将按时间顺序展示。 For convenience, the photos will be shown in time sequence. 2.货款一付,货物就会在你方便的时候运到。 Once the payment has been made, the goods will be delivered at your convenience. 3.请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我正在回家(去公司)的路上。 Please dia l home and tell them I’m on the way home.(on the way to the company. ) 4.It seems ages since we heard from you—and even longer since you went to work in China. 似乎很长时间没收到你的来信了,从你到中国工作时算起,到现在就更久了。 5.与其说他是位音乐家,倒不如说他是位诗人。 He is more of a poet than a musician. 6.我们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已经成功地加快了生产速度。 We have succeeded in speeding up the production rate in the past few months. 7.我建议你把这一笔钱存入银行。 I suggest that you make a deposit at the bank. 8.Every day, about 128 million Americans log onto the Internet to use email, receive news, acces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nduct business, book travel reservations, and engage in other activities. 每天,大约有一亿两千八百万美国人登录因特网使用电子邮件,接收新闻,获取政府信息,办理生意,预定机票酒店及从事其他活动。 9.Please rise together with me in offering our sincere wishes that the coming years will be filled peace, joy, happiness and love. 请起立与我共同举杯,让我们衷心祝愿,未来的岁月将充满祥和、快乐、幸福和爱情。 10.This means that you can make the call again to the right number without having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课文语法讲解 Unit4

新视野三版读写B2U4Text A College sweethearts 1I smile at my two lovely daughters and they seem so much more mature than we,their parents,when we were college sweethearts.Linda,who's21,had a boyfriend in her freshman year she thought she would marry,but they're not together anymore.Melissa,who's19,hasn't had a steady boyfriend yet.My daughters wonder when they will meet"The One",their great love.They think their father and I had a classic fairy-tale romance heading for marriage from the outset.Perhaps,they're right but it didn't seem so at the time.In a way, love just happens when you least expect it.Who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Butch and I would end up getting married to each other?He became my boyfriend because of my shallow agenda:I wanted a cute boyfriend! 2We met through my college roommate at the university cafeteria.That fateful night,I was merely curious,but for him I think it was love at first sight."You have beautiful eyes",he said as he gazed at my face.He kept staring at me all night long.I really wasn't that interested for two reasons.First,he looked like he was a really wild boy,maybe even dangerous.Second,although he was very cute,he seemed a little weird. 3Riding on his bicycle,he'd ride past my dorm as if"by accident"and pretend to be surprised to see me.I liked the attention but was cautious about his wild,dynamic personality.He had a charming way with words which would charm any girl.Fear came over me when I started to fall in love.His exciting"bad boy image"was just too tempting to resist.What was it that attracted me?I always had an excellent reputation.My concentration was solely on my studies to get superior grades.But for what?College is supposed to be a time of great learning and also some fun.I had nearly achieved a great education,and graduation was just one semester away.But I hadn't had any fun;my life was stale with no component of fun!I needed a boyfriend.Not just any boyfriend.He had to be cute.My goal that semester became: Be ambitious and grab the cutest boyfriend I can find. 4I worried what he'd think of me.True,we lived in a time when a dramatic shift in sexual attitudes was taking place,but I was a traditional girl who wasn't ready for the new ways that seemed common on campus.Butch looked superb!I was not immune to his personality,but I was scared.The night when he announced to the world that I was his girlfriend,I went along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100本书

教育部推荐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必读书100本 一、语言学类 1.《语言问题》赵元任着,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着,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着,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着,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着,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马氏文通》马建忠着,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汉语音韵》王力着,中华书局,1980年版 8.《训诂简论》陆宗达着,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着,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语言论》高名凯着,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着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二、文艺学类 1.《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着,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3.《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文心雕龙选译》刘勰着,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6.《诗学》亚里斯多德着,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7.《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20世纪西方美学名着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题(有答案)

《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 .“大历十才子”是指李端.卢纶.吉中孚___ .____. ___.____. ___ ___. ___等。 2. 杜牧时称“小杜”,因与____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3.韦应物以____ 著名。 4.《滁州西涧》是_______的代表作。 5.世称“韩孟诗派”中的“韩”指_______,“孟”是指___________。 6.李商隐的抒情之作中,最为杰作的是以______为中心的情诗。 7.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它和《诗经》并成为“__ __”。 8.《离骚》全诗372句2400余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_______。 9.《离骚》是我国古代_______的典范之作。 10.《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____ . ___。 11.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是_______和_______。 12.《尚书》意为“_______”是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作品汇编。 13.《尚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 14._______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5.庄子名____,____时期____国人。 16.《论语》是___家的代表作,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弟子篆录而成。 1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首推为____共____篇分为内、外、杂三部分。 18.《庄子》的哲学思想起源于____,而又有所发展。 19.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为:____。 20.《韩非子》是先秦____家的代表作,共55篇,着重谈治国的法术,为君王所

采用。 21._____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22.汉赋经历了_____,_____,_____几个发展阶段。 23.西汉前期,在传统的骚体赋方面取得较高成就的是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和_____。 24.______的______,奠定了典型的汉代大赋的基础。 25.杨雄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称“四大赋”。 26.两汉乐府是继______、______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又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27.______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些附在______的结尾。 28.______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29.曹丕在《______ 》中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建安七子”。 30.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获得更加自觉的发展,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期中______的地位尤为突出。 31.曹丕博学多识,勤于著述,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______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3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33.《文心雕龙》的作者是______。 34.曹丕的______探讨了个性与风格的关系,标志着古代文学批评进入一个新时期。 35《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等情节都是取材于______。 36.西晋陆机文学创作的专论是______。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文学 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排名 排名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1 北京 师范 大学 A + 27 厦门 大学 A 53 深圳 大学 A 2 北京 大学 A + 28 西北 师范 大学 A 54 重庆 师范 大学 A 3 四川 大学 A + 29 广西 师范 大学 A 55 广州 大学 A 4 复旦 大学 A + 30 安徽 师范 A 56 山西 大学 A

大学 5 山东 大学 A + 31 西北 大学 A 57 哈尔 滨师 范大 学 A 6 南京 大学 A + 32 清华 大学 A 58 青岛 大学 A 7 中山 大学 A + 33 渭南 师范 学院 A 59 河北 大学 A 8 华中 师范 大学 A + 34 上海 大学 A 60 扬州 大学 A 9 福建 师范 大学 A + 35 浙江 师范 大学 A 61 通化 师范 学院 A 10 上海 师范 大学 A + 36 天津 师范 大学 A 62 延边 大学 A 11 华东 师范 大学 A + 37 中央 民族 大学 A 63 济南 大学 A 12 浙江 大学 A + 38 江西 师范 大学 A 64 安庆 师范 学院 A 13 苏州 大学 A + 39 安徽 大学 A 65 湖北 大学 A

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答: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的,因此,这种理论的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

第一、二章章节测试 姓名: 一、判断题 1、语言是以语法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音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语言中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 3、口语具有简短明快、通俗自然地特点。() 4、书面语具有语句雅正、结构完整的特点。() 5、书面语是口语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并不断为口语提供鲜活的材料,促使口语向前发展。() 6、王力的《汉语史稿》以语音的演变为主要依据,参照语法和词汇的变化将汉语的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当代四个时期。() 7、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 8、唐宋以来,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与逐渐取得了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地位。() 9、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语言。() 11、世界上的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12、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从表声到表意。() 1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改革文字的原则就是“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14、笔画法一般先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内部再按笔形的横、竖、撇、点、捺、折的顺序排列,以此类推。() 15、巿字念(fu),卂字念(qiong).。() 16、戊字念(wu) ,戌字念(shu) ,戍字念(xu)。() 17、字形的规范包括不写错别字,不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体字,不用异体字。() 18、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它可以分为两大类: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19、本义是一个词在某一历史阶段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基本义指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早意义。() 20、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天。因为比以前任何一种字体都好写好认,可以作为“楷模”,所以尊之为“楷书”,又称“真书”、“正书”。()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汉语有()和()两种存在形式。 A、口语 B、书面语 C、方言 D、普通话 2、中古汉语是从()到()。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培养什么人 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按照中国和外国、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按照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中文出路窄,就业难。还有人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作家这个职业缺乏稳定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认识都有失公允。 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的不少作家确实有过中文系的求学经历和专业背景,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的并不止于此,它通过教授给学生一系列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意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才是中文系真正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中文系分为语言、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下设文学、影视文学和语言三个方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大部类,非师范类又具体分出涉外文秘、影视文学和比较文学三个专业。方向选择始于大一新生入学后,以个人兴趣为主,院系调剂为辅。但不论哪个方向,学科基础课都是一样的。只有到了大三,才会针对每个专业方向的特点,有区别地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开设哪些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有都什么内容?下面,我就做一下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