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题型归纳总结

原电池题型归纳总结
原电池题型归纳总结

原电池原理的常见题型

题型一、判断所给装置是否原电池

解决这类题型必须清楚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或一种惰性电极,如石墨电极、铂电极。),例如:Zn-Cu,Cu-Ag,Zn-石墨,Cu-Pt均可以是组成原电池的两个极的材料;(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极相连与电解质溶液共同构成闭合回路。要构成一个原电池,必须满足这样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均不能构成原电池。

判断

判断

题型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电极反应负

例题: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工作时,电池的总反应

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其中Pb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1)蓄电池的负极是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

(2)蓄电池的正极是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

(3)蓄电池工作时,其中电解质溶液的pH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题型三、推断反应现象

例题:如下图所示,将一个铁片和石墨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在一张滤纸上并压紧,使三者充分接触, 并不断向滤纸上滴加饱和食盐水和酚酞的混合液,一段时间后。

辽源五中化学试卷第- 1 -页共 4 页

(1)先变红的区域在附近,该电极是极

(2)写出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题型四、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例题:为了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快慢,某课外学习小组用不同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普通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内,并将这些装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铁钉腐蚀最严重的是(填a、b或c),铁钉几乎未被腐蚀的是(填a、b或c)。

题型五、按要求设计原电池:

例题: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是:Zn+Cu2+ =Zn 2++Cu该原电池组成是()

电解质溶液正极负极

A CuCl

2溶液Zn Mg

B CuCl

2溶液Cu Zn

C ZnCl

2溶液Zn Cu

D ZnCl

2溶液Cu Zn

题型六、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解决这类题型的方法是:利用原电池两极上的现象、两极上的反应、电子或电流的流向判断出原电池的正负极,再根据负极活动性大于正极的活动性,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练习1.下图是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简易装置。其中的铜质燃烧匙可以在试管M中上下移动,实验时,先将细铜丝一端被弯成螺旋状,先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后再迅速伸入球型干燥管中。

(1)铜质燃烧匙的作用有。

(2)实验过程中,在试管M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练习2:燃料电池是目前正在探索的一种新型电池,它可以在燃烧过程中把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能量的转化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电池。目前已经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用多孔铂板做电极,用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总反应是2H2+O2=2H2O,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式。

题型七综合题

【例1】(08广东卷)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例2】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胆矾晶体,下列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升)与时间t(分)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例3】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 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 = 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

【例4】(08宁夏卷)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CH3OH(g)+O2(g) = H2O(1)+CO2(g)+2H+(aq)+2e-

B.O2(g)+4H+(aq)+4e-= 2H2O(1)

C.CH3OH(g)+H2O(1) = CO2(g)+6H+(aq)+6e-

D.O2(g)+2H2O(1)+4e-= 4OH-

【例5】(08江苏卷)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2H2O 放电

充电

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OH- == NiOOH +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例6】(09广东化学1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题型八原电池PH值的变化和简单计算

【例7】(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

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 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 g,试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②通过导线的电量。(已知N A = 6.02×1023 /mol,电子电荷为1.60×10-19 C)

【例8】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⑴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B池为

Zn C2

Cu C1

A B

CuSO4溶液KCl酚酞溶液

⑵ 铜极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棒C 1为___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棒C 2附近发生的实验现象为 ⑶当C 2极析出224mL 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变化(增加或减少) g. CuSO 4溶液的质量变化了(增加或减少了) g

题型八原电池的应用

【例9】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如下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a 的左侧液面一定会下降

B .左侧液面装置a 比装置b 的低

C .装置b 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D .装置C 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例10】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

A .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B .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用

C .铝片不需要用特殊方法保存

D .锌跟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

【例11】(09上海卷13)右图装置中,U 型管内为红墨水,a 、b 试管内分别盛

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 错误的是 ( )

A .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 .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 .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2+

Fe 2e Fe -→ D .a 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 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电功率经典练习题(附标准答案)

电功率经典练习题 1.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电压为380V ,线圈电阻为2Ω,线圈中电流为10A ,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s 消耗的电能为W 和产生的热量为Q 分别为A A.3800J 、200J . B.3800J 、3800J C.72200J 、200J D.72200J 、3800J 2.一个标有“6V 3W”的灯泡,欲接到9V 的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应给它C A.串联一个3Ω的电阻 B.并联一个3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6Ω的电阻 D.并联一个6Ω的电阻 3.一只标有“6V 1.5W”的灯泡L 1和另一只“6V 3W”的灯泡L 2串联后接在电源上,通电后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只灯泡较暗,其中能正常发光的是灯泡 L1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0.25 A ,电源电压是 9 V 。 4. 图所示电路,电源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 阻器.闭合开关S 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A .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大 C .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变 D .小灯泡L 的亮度变暗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 是标有“6V 3W ”的小灯泡,R 是滑 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 3,断开开关S 1、S 2,滑片P 位于中点时,灯泡L 恰好正常发光,电压表V 的示数为U 1;当S 1、S 2都闭合,滑片P 滑至b 端时,电流表 示数为1.5A ,电压表V 的示数为U 2;U 1:U 2=1: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 A .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是0~12Ω B .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是0~24Ω C .当S 1、S 2 、S 3都闭合,滑片P 位于a 端时,灯泡L 仍能正常工作 6.小敏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按照如图7所示的电路将电学器材连接,她使用的 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电阻R 的阻值为10Ω,允许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0.9W 。滑动变阻器R 0的最大阻值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将开关S 闭合后,要保证电路中各个元件正常工作,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 .通过电阻R 的电流最大值为0.4A B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值为5Ω C .电压表示数最大的变化量为1V D .滑动变阻器R 0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2W 7.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当①和②均为电压表时,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V 1、V 2的示数之比为7∶12,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为P 1。当①和②均为电流表 时,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A 1、A 2的示数之比为16∶21,此时电阻R 2消耗 的电功率为P 2'。则P 1∶P 2'等于D A .1∶12 B.1∶16 C .3∶64 D.9∶16 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 保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为1A 。如果R 1与R 2的等效电阻为R ,并且R 1:R=5:3,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为2.4W ,则电阻R 1=___12.8__Ω。 9.如图所示电路,R 是定值电阻,灯泡L 1L 2分别标有“8V 8W ”和“12V 24W ”,电路两 R 0

2021高考化学考点原电池和化学电源(提高)

高考总复习原电池和化学电源 【考纲要求】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反应的总方程式。 3.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4.能根据原电池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5.熟悉常见的化学电源(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能分析常见化学电池工作原理,了解废旧电池回收的意义。 【考点梳理】 考点一、原电池的概念 1.能量的转化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2.工作原理 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即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使电子转移经过导线,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电流。 电子从负极(较活泼金属)流向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碳棒),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电极材料反应类型电子流动方向 负极还原性较强的金属氧化反应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 正极还原性较弱的金属还原反应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 以下是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要点诠释:盐桥的作用 a.组成:将热的饱和KCl或NH4NO3琼胶溶液倒入U形管中(不能产生裂隙),即可得到盐桥。将冷却后的U形管浸泡在KCl饱和溶液或NH4NO3饱和溶液中备用。 b.作用:(1)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代替两溶液直接接触。(2)平衡电荷。 在整个装置的电流回路中,溶液中的电流通路是靠离子迁移完成的。Zn失去电子形成的Zn2+进入ZnSO4溶液,ZnSO4溶液因Zn2+增多而带正电荷。同时,CuSO4则由于Cu2+变为Cu,使得SO42-相对较多而带负电荷。溶液不保持电中性,这两种因素均会阻止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造成电流中断。 由于盐桥(如KCl)的存在,其中阴离子Cl-向ZnSO4溶液扩散和迁移,阳离子K+则向CuSO4溶液扩散和迁移,分别中和过剩的电荷,保持溶液的电中性,因而放电作用不间断地进行,一直到锌片全部溶解或CuSO4溶液中的Cu2+几乎完全沉淀下来。若电解质溶液与KCl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可用NH4NO3代替KCl作盐桥。

《电功、电功率》经典练习题+答案

-- 《电功、电功率》经典练习题 一、基础题(直接应用公式) 1.有一种用于220V 电路中的节能灯,额定功率仅为1W,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A 0.0045A 2.1度电可供两盏100W 电灯正常工作_______h. 5h 3.一个“220V 800W ”的电炉,正常工作时电阻丝的电阻是______Ω。 60.5Ω 4.一个灯泡上印着“PZ 220 25”,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______Ω,如果把它接入一个110V 电压的电路中,它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__,与接在220V电路上相比,这时他发光的亮度___________ (1936Ω,6.25W , 暗些。) 5.某次雷电的电流约2?410A,电压约8 110?V,放电时间约0.001s 。这次雷电的电功率约________千瓦,释放_________J 的能量。(2×109 KW , 2×109 J ) 6.某工厂共有电灯1000盏,都用60W 的普通照明灯泡,平均每天用电12h 。如果都改用40W 的日光灯,不但可以省电,而且比原来更亮了。该厂一年(365天)可节约多少千瓦时的电?(87600KW ·h) 7. 某导体的电阻是2Ω,通过2 A 的电流时,1min 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480J 8. 一只额定功率是450W的电饭锅,在220V 的额定电压下使用,每分钟产生________J 的热量.27000J 9. 一只电烙铁的额定电压是220V ,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是1210Ω,它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min 产生___________J的热量。40W,24000J 10. 某校师生自制了一台电烘箱。电烘箱的电阻丝通过5A的电流时,每分钟可产生 46.610?J 的热量。求这台电烘箱的电功率和电阻丝工作时的电阻。1.1×103W ,4 4Ω 18. 某型号电冰箱主要技术参数如表所示,此电冰箱连续使用一个月(按30天计)消耗的电能为 。20.7kW ·h 19.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答:灯丝烧断后再搭在一起,由于灯丝的长度变短而使其电阻变小,在灯泡两端电压 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灯丝的电流会变大,根据P=U 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会变大,所以灯泡会变亮。 二、电功率练习 1.将标有“12V,3W ”的甲灯和“6V ,3W ”的乙灯串联在15V 的电源上,那么能正常发光的是( )A A .甲灯 B .乙灯 C.甲、乙两灯均能正常发光 D.无法判断 2.有两个额定功率相同的甲、乙灯炮,当它们并联接入某一电路时,甲灯比乙灯亮,则它们的额定电压( )B A.U 甲>U 乙 B. U 甲<U 乙 C. U 甲=U 乙 D.无法判断 3.将“12V 8W ”和“6V 3W”的灯泡并联接在电压是6V的电路上,则它们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是 ( )B A 、2:1 B 、2:3 C 、3:8 D、8:3 4. 两个用电器电阻之比R1:R 2=3:1,分别接在两个电路上, 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 1:I2=2:3,则在相等的时间内电流对它们所做功之比W 1:W 2= . 4:3 5.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1 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 。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 A 、1∶3 B 、 3∶l C 、 2∶3 D 、 3∶2 6.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的阻值R =1 0Ω,滑动变阻器R ′的规格为“20Ω 1A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 值在0~10Ω范围内变化时,电流表的示数在0.3A ~0.6A 的范围内变化,则电源电压为 V。从当滑动 图2 R a b A R ′ S

原电池和电解池经典测试题

原电池与电解池测试题 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①有氧化还原反应②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负极:较活泼的电极(氧化反应, 电子流出)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还原反应, 电子流入) ③同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④形成闭合回路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1)外加直流电源 (2)两个固体电极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与电源“-”相连的电极, 得到电子的电极, ' 阳离子移到的电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与电源“+”相连的电极, 失去电子的电极, 阴离子移到的电极。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4)构成闭合的电路 阴极:阳离子得电子顺序: ; Ag+>Hg2+> Fe3+>Cu2+> H+(酸)>Pb2+>Sn2+>Fe2+>Zn2+> H+(水)Al3+>Mg2+>Na + >Ca2+> K+ 阳极:阴离子失电子顺序:活性电极﹥阴离子。即:Cu>Hg >Ag>S2>I>Br>Cl>OH>(NO3、SO42含氧酸根)>F-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 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2e == H2↑++2e == Fe +O2+4e == 4OH-++e == Fe2+ 2.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 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 锈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 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 3.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 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B>C >C>A >A>B >A>C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原电池地探究教学

原电池的探究教学 我们知道,当两种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不同的物质发生反应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伴有电流通过,此时,化学能就会转化为电能。我们把这种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原电池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种金属插入电解质溶液之后,使不同电极电势高低不同,当用导线连接时便形成了电流。原电池形成的条件:①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其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②有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主要起导电的作用;电解质溶液本身可以参与反应,也可以不参与反应);③形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 即负极材料具有还原性,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材料具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正负极时,经常会出错。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接受原电池这个概念时,对于原电池的正负极区分并不十分清楚,而只是凭死记硬背去学习,故而一旦遇到新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因而我们可采用探究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原电池的结构。首先,我们 用锌片、铜片、稀硫酸要求学生按下列要求做实验。 同时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下列问题:①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有什么现象发生?②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上为什么有气泡产生?③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④电子流动的

方向如何?⑤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最后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加深其印象。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清原电池的正负极和电子流动方向,我们还可以再让学生做一个补充实验:纯锌、粗锌分别与稀硫酸的反应。教师首先要指明粗锌的主要成分,它的冶炼过程。教师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两个实验现象:有杂质(含非金属碳)的锌反应速度快于纯锌。为了进一步证实不纯的锌反应速度快,我让学生想办法人为地给纯锌加杂质。学生提出了几种方案,向有酸液的纯锌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办法或者在纯锌上缠绕细铜丝的办法或者用一根细铜丝插入装有纯锌和稀硫酸的试管,并把铜丝接触纯锌表面。观察氢气是铜丝表面放出。反应速度也变快了,操作时把铜丝从锌表面移开,再接触反复几次。这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操作、议论,先不提问题,因为学生自己给自己提出了问题,这正是让学生进行探究训练、充分发展创造思维和能力的最好时机。教师只需要倾听他们的议论并适当解答他们的问题。一段时间后教师要集中学生的问题加以系统化,并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取小块锌板、铜板(事先焊好导线)把它们分别接在电流表上,放入稀硫酸中,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把导线反接再观察。让学生阐述现象并说明产生不同偏转方向的原因(如图)。 在学生讨论并讲述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通过上述一系列实验可以知道:在这些反应中锌失去电子,被氧化,电子沿导线(或直线接触)经过电流表转移给铜,酸中的氢离子在铜表面得电子。成氢原子氢分子而成氢气,被还原,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并是按一定方向转移的(如图)。

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汇总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1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3.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Wallis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绝不能对其中的两

电功、电功率典型题型(含答案)

电功、电功率典型题型(含答案) 【正确认识电功】 1.在家庭电路中,电能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 )A.电功B.电功率C.电压D.电流2.关于电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功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B.电流越大,电流做的功就越多C.电流做功越多,消耗的电能不一定越多D.电功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3.关于电流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就越多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的功就越多C.电流做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D.电流做功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4.一台洗衣机工作0、5h,电流做功3、6106J,这台洗衣机消耗的电能是 J。5.某次雷电的电流是 2104A,电压约为1108V,放电时间约为0、001s,这次雷电释放的能量是___________J 题型二 【电能的测量和电能表】 电压220V电流规格10(20)A电流频率50Hz每千瓦时的转数3000revs/(kW?h)6.为测量某电热杯的电功率,小明同学把家中其余用电器均从电源上断开,只将该电热杯接入电路,观察

电能表,发现在1min内电能表转盘转动15圈.电能表的部分技术参数如表,该电热杯的电功率是( )A.300W B.30WC.150W D.200W7.小明观察家中的电能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电能表应该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电能表的额定功率是220WC.小明家已经消耗的电能为107JD.此电能表转盘每小时转过3000转8.如图所示,是感应式电能表的示意图,与其技术参数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工作时额定功率为220VB.每转2圈电路耗电为 1kW?hC.正常运行的最大电流为10AD.电路消耗的电能是 2486kW?h9.一只家用电能表标有“1500re vs/(kWh)”的字样,今只让一台收录机工作,测得电能表转盘转过一周的时间恰为100S,则这台收录机的功率为 W。10.如图,这是小明家1个月的电能表月初和月末的两次示数,则小明家本月耗电度,合kW?h,消耗的电能是 J。 题型三 【电功率】 11.下列关于申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它消耗的电能越多B.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消耗电能越快C.用电器工作时间越长,它的电功率越大D.用电器的电能,只与通电时间有关12.小明家有一台家庭用节能台灯,其灯泡亮度相当于40W的普通白炽灯的亮度。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节能

知识讲解_原电池_基础

原电池 编稿:宋杰审稿:张灿丽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够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要点梳理】 要点一、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高清课堂:原电池#原电池的组成条件】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负极:活泼性强,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活泼性弱,溶液中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②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内电路。 ③导线将两电极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④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要点诠释:a.原电池中,电极材料可能与电解质反应,也可能与电解质不反应。如图: b.形成闭合回路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用导线连接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两电极直接接触。如图: 要点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高清课堂:原电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实验设计 ①按照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请观察两个金属片插入溶液后电流表指针位置的变化、金属电极表面的变化以及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是否有电流产生。 ②按照下图组装实验装置,注意最后将盐桥插入两种电解质溶液中。请观察反应过程中电流表指针位置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电流产生,并观察电极表面以及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要点诠释:盐桥的作用及优点 a.组成:将热的饱和KCl或NH4NO3琼胶溶液倒入U形管中(不能产生裂隙),即可得到盐桥。将冷却后的U形管浸泡在KCl饱和溶液或NH4NO3饱和溶液中备用。 b.作用:使两个半电池中的溶液连成一个通路。 c.优点:使原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近乎完全隔离,并在不同区域之间实现了电子的定向移动,使原电池能持续、稳定地产生电流。 电流产生情况电极表面变化情况温度变化情况能量变化情况 (Ⅰ) 有电流产生锌片质量减小,同时铜片上有红色 物质析出,铜片质量增加溶液温度升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热能 (Ⅱ) 有电流产生锌片质量减小,铜片上有红色物质 析出,铜片质量增加 溶液温度不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实验分析 ①对于图甲装置 Zn片:Zn-2e-=Zn2+ Cu片:Cu2++2e-=Cu 同时在Zn片上,Zn可直接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与ZnSO4,因此该装置中既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也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②对于图乙所示原电池 锌片: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 铜片: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化学方程式:Zn+Cu2+=Cu+Zn2+ 4、实验原理分析:(如图所示)

统计概率知识点归纳总结归纳大全

统计概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1.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与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2.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3.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4.会计算事件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5.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6.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7.掌握抽样方法与总体分布的估计、 8.掌握正态分布与线性回归、 考点1、求等可能性事件、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 解此类题目常应用以下知识: (1)等可能性事件(古典概型)的概率:P (A )=)()(I card A card =n m ;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步骤: (1) 计算一次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n ; (2) 设所求事件A,并计算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 (3) 依公式()m P A n =求值; (4) 答,即给问题一个明确的答复、 (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P (A +B )=P (A )+P (B ); 特例:对立事件的概率:P (A )+P (A )=P (A +A )=1、 (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 (A ·B )=P (A )·P (B ); 特例: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P n (k )=k n k k n p p C --)1(、其中P 为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此式为二项式 [(1-P)+P]n 展开的第k+1项、

(4)解决概率问题要注意“四个步骤,一个结合”: ① 求概率的步骤就是: 第一步,确定事件性质???????等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 n 次独立重复试验 即所给的问题归结为四类事件中的某一种、 第二步,判断事件的运算???和事件积事件 即就是至少有一个发生,还就是同时发生,分别运用相加或相乘事件、 第三步,运用公式()()()()()()()()(1) k k n k n n m P A n P A B P A P B P A B P A P B P k C p p -?=???+=+???=??=-??等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 n 次独立重复试验:求解 第四步,答,即给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考点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随机变量及相关概念 ①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常用希腊字母ξ、η等表示、 ②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 ③随机变量可以取某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概念与性质 一般地,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可能取的值为1x ,2x ,……,i x ,……,ξ取每一个值i x (=i 1,2,……)的概率P(i x =ξ)=i P ,则称下表、

电功率各专题经典题型及答案

电功率专题 范围专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当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A~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3V,则该定值电阻R2所消耗功率的变化范围是() A.3W~B.3W~C.~10W D.10W~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3V,电流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向a端移动过程中,在保证电压表和电流表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 C.电阻R2的两端电压由4V减小到3V D.电阻R1消耗的功率的变化范围为~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小灯泡标有“”(灯丝电阻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在保证电路元件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为5ΩB.该电路功率变化范围是~ C.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10ΩD.电流表最大示数为 3.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的量程为“0~”,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2A”,灯泡L标有“3V ”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实验中为了保证所有元件的安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电路中,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0Ω B.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 C.该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 D.该电路中,电灯消耗功率的变化范围为~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R0=6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2A”,电流表的量程为“0~”,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安全.则()

2018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原电池知识点与经典练习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专题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例题分析】 例1、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①④ B.③④⑤C.④⑧D.②④⑥⑦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 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 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初三物理电功电功率典型例题解析(免费)

电功电功率典例精析 电功和电功率基础知识 1. 电功(W):电流对用电器做的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①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J)。常用:度(千瓦时)KW.h,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②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③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④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t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才能代入公式计算,即要满足“同一性”;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⑤其他计算公式:W=I2Rt(多用于串联电路),W=U2t/R(多用于并联电路) 2. 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①计算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 ②利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a.如果W用焦(J),t用秒(s),则P的单位是瓦(w); b.如果W用千瓦时(KW.h),t用小时(h),则P的单位是千瓦(KW)。 c.公式中各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计算。 ③其他计算公式:P=I2R (多用于串联电路),P=U2/R(多用于并联电路) ④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 ⑤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⑥实际电压(U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 ⑦实际功率(P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⑧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随加在它两端的实际电压而改变。实际电压升高,实际功率增大;反之则减小。 a.当U 实> U额时,则P 实> P额;(灯很亮,将缩短灯泡寿命,且易烧坏)。 b.当U实< U额时,则P实< P额;(灯很暗)。 c.当U实= U额时,则P实= P额;(正常发光)。 ⑨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即同一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跟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平方成正比,P1/P2=U12/U22)

原电池.doc化学电源.doc电化学.doc经典习题及解析

原电池化学电源 题组一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考查 1.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答案 B 解析A项,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C项,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D项,锌与电解质溶液不反应,无电流产生。 2.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 答案 D 解析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KCl和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易阻止原电池反应的发生;作电极的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棒也可作电极。 题组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3.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B.在原电池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 D.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答案 D 解析A项,电路中不存在电子的移动;B项,若是由铝、镁、氢氧化钠溶液构 成的原电池,则负极是铝;C项,若是由锌、铜、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正 极表面析出铜,没有气泡产生。 4.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 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答案 B 解析②中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和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l是负极;③中Fe在浓硝酸中易钝化,Cu和浓HNO3反应失去电子作负极,A错,C错。②中电池总反应为2Al +2NaOH+2H2O===2NaAlO2+3H2↑,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Al+8OH--6e-===2AlO-2+4H2O,二者相减得到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B正确。④中Cu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D错。 题组训练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电工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铜接铝,瞎糊弄”,所以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与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铜、铝接触在潮湿的环境中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铝的腐蚀,易造成电路断路 2.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Fe3+氧化性的强弱。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在方框画出实验装置图,要求用烧杯和盐桥,并标出外电路电子流向。 答案Cu-2e-===Cu2+2Fe3++2e-===2Fe2+ 3.有A、B、C、D、E五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

原电池 说课稿 教案

原电池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学习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2.解析:要求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原理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①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②掌握原电池正负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 2、解析: (1)通过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原电池正负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2、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四、教学过程 【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我们这节课来一起复习一下有关原电池的相关内容。 【板书】§4.1 原电池 一、原电池实验探究 讲:铜片、锌片、硫酸都是同学们很熟悉的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我们再现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留给我们的历史闪光点! 【实验探究】(铜锌原电池)

【问题探究】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 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如何变化? 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 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 讲:我们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这样的装置架起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桥梁,这就是生活中提供电能的所有电池的开山鼻祖----原电池。 【板书】(1)原电池概念: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问:在原电池装置中只能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 学生: Zn+2H+=Zn2++H2↑ 讲: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呢? 答:其实锌和稀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但氧化剂和还原剂热运动相遇发生有效碰撞电子转移时,由于分子热运动无一定的方向,因此电子转移不会形成电流,而通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激烈的时候还伴随有光、声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显然从理论上讲,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若能设法使氧化与还原分开进行,让电子的不规则转移变成定向移动,便能形成电流。所以原电池的实质就是将氧化还原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实质:将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即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形式释放。 问:那么这个过程是怎样实现的呢?我们来看原电池原理的工作原理。 (3)原理:(负氧正还) 问:在锌铜原电池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学生:活泼金属锌失电子,氢离子得到电子 问:导线上有电流产生,即有电子的定向移动,那么电子从锌流向铜,还是铜流向锌? 学生:锌流向铜 讲:当铜上有电子富集时,又是谁得到了电子? 学生:溶液中的氢离子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情况

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一、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三、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例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4)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四、统计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 (2)收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整理与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推断统计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去估计或检验总体的数量特征。 (4)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对于已经公布的统计资料需要加以积累,同时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结合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和利用。 五、统计总体的特点 (1)大量性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总体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2)同质性 同质性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变标志,即至少有一个具有某一共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3)变异性 变异性就是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变异标志,即至少有一个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作为所要研究问题的对象。变异性是统计研究的重点。 六、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 标志(指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而指标(指数量指标)一定要经过汇总才能取得。

初三电功率专题训练经典题目

“电功率及电功”专题复习 电功率概念辨析 1、 标有“PZ220-40”字样的灯泡正常工作10h ,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kW·h ,合_________J 。 2、 现有两个灯泡L1、L2,分别标有“10V 10W”和“9V 5.4W”的字样.当将它们串联使用时,电路两端 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V ;当将他们并联使用时,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_A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是_______W . 3、 如图5—3所示,当S 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比为U 甲︰U 乙=5︰3;当S 断开,甲、 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比为I 甲︰I 乙=______,此时R 1和R 2消耗的功率之比P 甲︰P 乙=________。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 .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D .相同时间,消耗功率大的用电器耗电一定多 5、下列电器正常工作时,每秒做功为几十焦耳的是 ( ) A .电饭锅 B .教室里的一只日光灯 C .家用手电筒里的灯泡 D .空调器 6、额定电压相同的甲、乙两只白炽灯串联接入电路,发现甲灯比乙灯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灯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都比乙灯大 B.甲灯额定功率大,但实际功率小 C.甲灯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都比乙灯小 D.甲灯额定功率小,但实际功率大 7、生活中下列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粗铜线代替保险丝 B .开关串联在零线上 C .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接触笔尖金属部位 D .使用洗衣机不接地 8、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2R 2,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R 1消耗的功率为P 1;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I2,R1消耗的功率为P2,则( ) A .I1∶I2=1∶1,P 1∶P 2=3∶1 B .I1∶I2=1∶3,P 1∶P 2=1∶1 C .I1∶I2=3∶1,P 1∶P 2=1∶1 D .I1∶I2=1∶1,P 1∶P 2=1∶3 9、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0V ,定值电阻为30Ω,滑动变阻器标有"60Ω,1.5A"字样,在该电路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则( ) A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75W B.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1.5 A C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功率为45W D.电路总电阻的变化围为0Ω~20Ω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R 1功率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R 1功率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R 1功率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R 1功率变小 11、如图所示电路中,设电源电压不变,灯电阻不变.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小示数是0.2A,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是4V ,灯L 的 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为9:4,则 ( ) A.电源电压是6V B.灯的电阻是40Ω C.电源电压是4V D.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是2.4W 第9题图 第10题图 A R 1 R 2 P S V V A 11题图 P L S R

最新必修二原电池经典例题汇总

4-1原电池典例汇编 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2.下列反应中,在原理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 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C 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D 石灰石的分解反应 3.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中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电子流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D电流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 4.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A 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有导线将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 正极发生了氧化反应,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D 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 5.关于Cu、Zn、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片质量减少 B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C H+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D SO42-向正极移动 6.下列叙述是小明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和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 由铜、锌做电极与硝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 电子通过硫酸溶液由锌流向铜被氢离子得到而放出氢气 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g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mol电子通过 7.有a、b、c3种金属,将a、b放在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电流方向由a到b。把a放在c 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有c析出。这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b>a>c B a>b>c C c>b>a D c>a>b 8.如图所示,a的金属活泼性在氢之前,b为碳棒,电解质溶液为稀硫 酸。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碳棒上有气体逸出 C 导线上有电流,电流方向从a到b D 反应后a极质量减小 9.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C 不使电池中渗出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 回收其中的 石墨电极 10.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 = 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 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