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和电解池经典测试题

合集下载

原电池电解池测试(附答案)

原电池电解池测试(附答案)

原电池、电解池专题测试(测试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序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油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过程速率最慢的是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2A. B .C.D.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4、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A、负极,并被氧化B、正极,并被还原C、负极,并被还原D、正极,并被氧化5、2000年5月,保利集团在香港拍卖会上花费3000多万港币购回在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

普通铜器时间稍久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份是Cu2(OH)2CO3。

这三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A、它们的表面都电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黄金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D、它们是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6、如图所示,两电极一为碳棒,一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B、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a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D、b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7、用铁片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中,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空气)8.右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电解质为强碱)。

原电池与电解池练习(附答案)

原电池与电解池练习(附答案)

原电池与电解池[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2H++2e == H2↑B.Fe2++2e == FeC.2H2O+O2+4e == 4OH-D.Fe3++e == Fe2+2.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 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C 锈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 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3.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A.A>B>CB.B>C>AC.C>A>BD.B>A>C的是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5.在外界提供相同电量的条件,Cu2+或Ag+分别按Cu2++2e→Cu或Ag++e→Ag在电极上放电,电极上析出铜的质量为1.92g,则析出银的质量为A.1.62g B.6.48g C.3.24g D.12.96g6.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7.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 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A.27 mg B.54 mg C.108 mg D.216 mg8.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

原电池与电解池测试题

原电池与电解池测试题

学设计的一个进行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的电路。电解质溶液为
500mL,1.0mol/L 的硫酸铜溶液,以铂做电极。20min 后 a 极增重
1.6g
(1)M 是
极,b 是
极;
(2)若要使电解池中溶液恢复至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
A CuSO4 固体
B 水 C CuO
(3)电解后溶液的 pH 值为

D Cu(OH)2
上放电,电极上析出铜的质量为 1.92g,则析出银的质量为
A.1.62g
B.6.48g
C.3.24g
D.12.96g
6.100 mL 浓度为 2 mol/L 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
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 6 mol/L 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5.在外界提供相同电量的条件,Cu2+或 Ag+分别按 Cu2++2e→Cu 或 Ag++e→Ag 在电极
17.(18 分,电极反应方程式,第(7)题每空 2 分,其余 1 分)在如图中,甲烧杯中盛有 100 mL 0.50 mol·L-1 AgNO3 溶 液,乙烧杯中盛有 100 mL 0.25 mol·L-1 CuCl2 溶液,A、B、C、 D 均为质量相同的石墨电极,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发现 A
极比 C 极重 1.9 g,则 (1)电源 E 为________极,F 为________极。

原电池电解池经典习题

原电池电解池经典习题

1、一个完整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就是“氧化反应”式,一个就是“还原反应”式.如2Fe 3++Cu═2Fe 2++Cu 2+得拆写结果就是:氧化反应为:Cu —2e-═Cu 2+;还原反应为:2F e3++2e -═2Fe 2+.ﻫ①请据此将反应:Fe+4H ++NO 3—=Fe 3++NO↑+2H2O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为还原反应为②已知某一氧化还原反应为:CH 4+2OH -+2O2=CO32—+3H 2O;其中氧化反应得半反应可写为:CH 4+10OH --8e -═CO 32—+7H 2O,则还原反应得半反应可写为解:①根据化合价得变化判断,Fe+4H++NO 3-=F e3++NO↑+2H 2O 中,氧化剂就是NO 3-,发生还原反应,NO 3—失去3个电子生成NO;还原剂就是Fe,发生氧化反应,F e失去3个电子生成Fe 3+,电子转移数就是3,故答案为:Fe —3e -=Fe 3+;4H++NO 3—+3e -=N O↑+2H 2O②两个半反应相加得总反应,所以一个半反应等于总反应减另一个半反应;ﻫ总反应为C H4+2OH -+2O2=CO 32-+3H2O;一个半反应为CH 4+10OH ——8e —═CO 32—+7H2O;ﻫ总反应(CH 4+2OH —+2O 2=CO 32-+3H 2O)减半反应(CH 4+10OH --8e -═CO 32—+7H2O)得2O 2+8e -+4H2O=8OH —;ﻫ故答案为:2O 2+8e-+4H 2O=8OH—2、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得应用.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电池反应为:Cd +2NiO(OH)+2H2O Cd(OH)2+2Ni(OH)2,下列有关镍镉电池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 。

放电时电池内部OH —向正极移动B.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得p H减少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d(O H)2+2e —=Cd+2OH-D.充电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得电极上发生Ni(O H)2转化为NiO(OH)得反应解:A 、放电时就是原电池得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得阴离子OH -向负极移动,故A 错误;B 、放电时就是原电池得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即NiO(OH)+2H 2O +2e -=Ni(OH)2+2O H—,所以正极附近溶液得pH 增大,故B错误;C 、充电时就是电解池得工作原理,电解池中,阳极发生失电子得氧化反应,即发生N i(OH)2转化为Ni O(OH)得反应,故C 错误;D 、充电时就是电解池得工作原理,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得电极就是阳极,阳极发生失电子得氧化反应,即即发生Ni(OH)2转化为NiO(O H)得反应,故D 正确.故选D. 3.铅蓄电池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广泛得应用、已知铅蓄电池得电解质溶液为H2S O4溶液,其充电、放电按下式进行:Pb +Pb O2+2H2SO4放电 充电 2P bSO 4+2H2O,有关该电池得说法正确得就是( )A.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

高考化学【电解池和原电池】专题练习6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化学【电解池和原电池】专题练习6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化学【电解池和原电池】专题练习60题1、如图,下列关于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e—,理论上左室电解液质量减轻12gB. 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C. 放电时,Li由左向右移动D.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 –x FePO4+xLi ++xe—=LiFePO4【答案】A【解析】A.充电时,左室电极反应式为:Mg2++2e-=Mg,导线上每通过1mol电子,电解液质量减轻12g,同时右侧极室将有1molLi+移向左室,使电解液质量增加7g,所以左极室溶液质量共减轻12g-7g=5g,A项错误;B.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该电池的正极相连,所以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B项正确;C.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Li+由左向右移动,C项正确;D.放电时,右边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Li1 –x FePO4+xLi ++xe—=LiFePO,D项正确。

42、科学家开发出Na-CO2电池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放电时,钠发生氧化反应B.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CO2 + 2H2O + 2e-= 2HCO3-+ H2↑C. 理论上消耗23g钠,同时产生22.4L氢气(标准状况)D. 该装置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又能产生电能、氢燃料【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Na电极失去电子,变Na+,所以电池放电时,钠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在正极上,CO2、H2O(碳酸电离产生的H+)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HCO3-、H2,电极反应式是:2CO2 +2H2O+2e-= 2HCO3- + H2↑,B正确;C.23gNa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电子守恒,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H2)=0.5mol×22.4L/mol=11.2L,C错误;D.通过该装置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同时产生电能,和氢气,产生了清洁能源的燃料——氢燃料,D正确。

高考真题 原电池和电解池

高考真题 原电池和电解池

高考真题原电池和电解池1、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1).植物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再生能源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C.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D.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况下CO2气体22.4/6 L3、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 ↑+2H2O+4e-=4OH-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2 e-=CL25、右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7、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A.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B.醋酸钠结晶水合物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

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题

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题

原电池和电解池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2.在生物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构成微型的生物原电池,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 2+4e -―→2O 2-B .负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 2+4e -+2H 2O ―→4OH -C .正极反应主要是C 6H 12O 6生成CO 2或HCO -3D .负极反应主要是C 6H 12O 6生成CO 2或HCO -33.如右图所示装置,电流表A 发生偏转,同时A 极逐渐变粗,B 极逐渐变细,C 为电解质溶液,则A 、B 、C 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 .A 是Zn ,B 是Cu ,C 为稀H 2SO 4B .A 是Cu ,B 是Zn ,C 为稀H 2SO 4C .A 是Fe ,B 是Ag ,C 为稀AgNO 3溶液D .A 是Ag ,B 是Fe ,C 为稀AgNO 3溶液4.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22442222Pb PbO H SO PbSO H O ++=+研读右图,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K 闭合时,d 电极反应式:24224224PbSO H O e PbO H SO -+-+-=++ B .当电路中转移0.2mol 电子时,I 中消耗的H 2SO 4为0.2 molC .K 闭合时,II 中24SO -向c 电极迁移D .K 闭合一段时间后,II 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 电极为正极5.如图所示,a 、b 、c 均为石墨电极,d 为碳钢电极,通电进行电解。

假设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pH 均保持不变B .甲烧杯中a 的电极反应式为4OH ――4e -=O 2↑+2H 2OC .当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两溶液混合,一定会产生蓝色沉淀 a b CuSO 4溶液甲c d饱和NaCl溶液乙AD.当b极增重3.2g时,d极产生的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6.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电解池和原电池(习题及答案)

电解池和原电池(习题及答案)

电解池和原电池(习题)1.以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电解质均足量),电解后溶液pH升高的是()A.H2SO4B.KCl C.AgNO3D.Na2SO4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向电解后溶液中加入适量原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A.CuCl2B.K2SO4C.MgCl2D.HNO3 3.从H+、K+、Ag+、Cl-、NO3-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配成电解质溶液。

(1)以碳棒为电极进行电解,若两极均有气体产生且体积比为1:1,则可选用的电解质为,阳极反应式为。

(2)以碳棒为电极进行电解,若电解质质量不变,电解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则可选用的电解质为,阳极反应式为。

(3)以碳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进行电解,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氧气,则可选用的电解质为,阴极反应式为。

(4)以碳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进行电解,若电解质和水量都减少,则可采用的电解质为。

4.下列发生的总反应为2Al+6H+2Al3++3H2↑的是()A.B.C.D.5.如图装置中,A、B两池盛有足量的电解质溶液。

(1)A池为,B池为。

(2)A池中Cu棒为极,电极反应式为,C棒为极,电极反应式为。

(3)若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路中通过0.4mol电子,则B 池中Fe棒上析出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反应后B池溶液的pH(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相关问题:(1)A池为,B、C池为。

(2)写出电极上发生的反应:②,③。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B、C三池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基本不变的是。

(4)当电路上有0.2mol电子流过时,①极上质量变化为,⑥极上质量变化为。

7.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NiO(OH)+H2O+e- Ni(OH)2+OH-。

该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是()A.H2O的还原反应B.NiO(OH)的还原反应C.H2的氧化反应D.Ni(OH)2的氧化反应8.银锌电池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仪器,电池的总反应为:Ag2O+Zn+H2O2Ag+Zn(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Zn极发生还原反应B.在放电过程中,电池正极区溶液pH减小C.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为2Ag+2OH--2e- Ag2O+H2OD.充电时,每生成1mol Ag2O转移1mol电子【参考答案】1.B2.A3.(1)HCl、KCl2Cl--2e- Cl2↑(2)KNO34OH--4e- 2H2O+O2↑(3)AgNO3Ag++e- Ag(4)KCl、AgNO34.D5.(1)电解池原电池(2)阳Cu-2e-=Cu2+阴Cu2++2e- Cu (3)4.48L增大6.(1)原电池电解池(2)2H++2e-=H2↑4OH--4e- 2H2O+O2↑(3)C池(4)5.6g 6.4g7.D8.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电池与电解池测试题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①有氧化还原反应②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负极:较活泼的电极(氧化反应, 电子流出)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还原反应, 电子流入) ③同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④形成闭合回路构成电解池的条件:(1)外加直流电源(2)两个固体电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与电源“-”相连的电极,得到电子的电极,'阳离子移到的电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与电源“+”相连的电极,失去电子的电极,阴离子移到的电极。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4)构成闭合的电路阴极:阳离子得电子顺序:;Ag+>Hg2+> Fe3+>Cu2+> H+(酸)>Pb2+>Sn2+>Fe2+>Zn2+> H+(水)Al3+>Mg2+>Na + >Ca2+> K+阳极:阴离子失电子顺序:活性电极﹥阴离子。

即:Cu>Hg >Ag>S2>I>Br>Cl>OH>(NO3、SO42含氧酸根)>F-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e == H2↑++2e == Fe +O2+4e == 4OH-++e == Fe2+2.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 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C 锈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 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3.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B>C >C>A >A>B >A>C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 .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5.在外界提供相同电量的条件,Cu 2+或Ag +分别按Cu 2++2e →Cu 或Ag ++e →Ag 在电极上放电,电极上析出铜的质量为,则析出银的质量为)A . mL 浓度为2 mol/L 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 .加入适量的6 mol/L 的盐酸B .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 .加入适量蒸馏水D .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7.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 mL AgNO 3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液的pH 从变为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A .27 mgB .54 mgC .108 mgD .216 mg8.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

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 不断增大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D.电池放电时,2H 是负极9.用惰性电极电解M (NO 3)x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 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 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 的原子量为、 A.b ax 4.22 B.b ax 2.11 C.b ax 6.5 D.bax 5.2 10.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今若制得,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A.0.025mol 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2:1 :3:1 :3:212.右图中x 、y 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 极板质量增加,b 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13.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HNO3溶液中,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A Al片、Cu片B Cu片、Al片C Al片、Al片D Cu片、Cu片14.盐溶液电解时,在相同时间作用下,析出金属物质的量取决于"A 电极的性质B 电流强度C 所加电压D 金属离子的价数15.A、B、C三个电解槽,A槽是CuCl2水溶液,纯铜片做阴极,B、C都是AgNO3水溶液,纯银丝做阴极,先将A、B槽并联,再与C槽串联进行电解,当B槽中银丝质量增加,C槽银丝质量增加时,A槽中铜片质量增加为A B C D16.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轻、容量大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经制成多种功能的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若该电池提供电量,则消耗正极材料的质量约为(其他损耗忽略不计)A B 7g C ×10-4g D二、综合题(共86分)17.(17分)工业上为了除去含Cr2O72-离子的酸性废水,采用以下处理方法: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水1~2g/L;以铁作为电极进行电解:鼓入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废水中的含铬(有毒)量降到可排放的标准。

其原理是:-将Cr2O72-离子还原为可溶性三价铬离子;在电解除铬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升高,使工业废水由酸性变为碱性,再把三价铬离子变成不溶性氢氧化物除去。

根据上述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用铁作为电极电解时,电极反应式为:阳极,阴极;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2)在水溶液中将Cr2O72-离子还原成Cr3+离子的还原剂为溶液中的离子,此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升高,由酸性变为碱性是通过和途径来实现的。

(4)将Cr3+转变成不溶性氢氧化物的离子方程式为,同时还有沉淀生成。

18.(30分)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至宇宙火箭、人造卫星、空间电视转播站、飞机、轮船,小至电脑、收音机、照相机、电话、助听器、电子手表、心脏起搏器等,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池。

以下每小题中的电池即为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实用电池,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中所用的是钮扣式的微型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液为KOH溶液。

工作时电池总反应为:Ag2O+Zn+H2O=2Ag+Zn(OH)2。

放电充电 ①工作时电流从 极流向 极(两空均选填“Ag 2O ”或“Zn ”)。

②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负极 。

,③工作时电池正极区的pH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

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Fe+NiO 2+2H 2O Fe(OH)2+Ni(OH)2。

①放电时,正极为 。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该蓄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应为 (选填“酸性”或“碱性”)溶液。

、(3)1991年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已经研制成功。

这种灯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

只要把灯放入海水数分钟就发出耀眼的闪光,其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

试写出这种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

(4)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

可用Li 2CO 3和Na 2CO 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 为负极燃气,空气与CO 2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

已知负极反应式为:2CO+2CO 32-=4CO 2+4e 。

则正极反应式为 ,总电池反应式为 。

(5)氢镍电池是新型的二次电池,它的突出优点是循环寿命长,1987年起在地球同步轨道条件下工作寿命超过10年。

其正极为氧化镍,负极为氢电极。

电解质溶液为密度cm 3左右的氢氧化钾水溶液。

电池总反应为:H 2+2NiOOH 2Ni(OH)2。

则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负极 。

19.(6分)银制器皿日久表面因生成硫化银而变黑色。

有人设计用原电池原理加以除去,其具体做法是: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放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将表面变黑的银器沉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仅能褪去黑色,而且还不损失银。

试回答:(1)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2)该原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

20.(13分)取Pt 和Zn 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为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跟人体的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O 2、H +和Zn 2+进行作用。

(1)其正极的反应式为 负极的反应式为(2)该电池在、40uw 条件下进行工作,则工作电流为 A 。

(3)将5g 锌埋入人体内,则可维持多少年才需要第二次手术进行更换(取二位有效数字) …(4)心脏起搏器是一种人造心脏激励器。

它向心脏发送小的电脉冲,以使心脏有规则地跳动。

大多数起搏器是由锂电池或银锌电池驱动。

有一种心脏起搏器中使用的新型Li —I 2电池使用寿命可超过10年,其反应可简化为:2Li+I 2=2LiI 。

则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根据你所学的碱金属的有关知识判断:该新型锂电池中能否用LiI 水溶液作电解液 (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21.(10分)如右图所示是某位同学设计的一个进行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的电路。

电源由10个电压为的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测得其总内阻为Ω,电解质溶液为500mL ,L 的硫酸铜溶液,以铂做电极。

20min后a 极增重 (设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保持不变,且不考虑电解池的反电动势)。

(1)M是极,b是极;(2)电解池的平均电阻是Ω;(3)若要使电解池中溶液恢复至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A CuSO4固体B 水C CuOD Cu(OH)2(4)电解后溶液的pH值为。

23.在如图中,甲烧杯中盛有100 mL mol·L-1 AgNO3溶液,乙烧杯中盛有100 mL mol·L-1 CuCl2溶液,A、B、C、D均为质量相同的石墨电极,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发现A极比C极重1.9 g,则(1)电源E为________极,F为________极。

<(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物质______ mol。

(3)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气体____mL(标准状况)。

(4)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的物质________ 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