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考试2013-2014选择和填空题复习

计量经济学考试2013-2014选择和填空题复习
计量经济学考试2013-2014选择和填空题复习

广西科技大学2013— 2014学年第 2 学期计量经济学 选择题和填空题复习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 如果某个结构式方程是过度识别的,则估计该方程参数的方法可用( A )。

A.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B.间接最小二乘法

C.广义差分法

D.加权最小二乘法

2.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 .虚拟变量

B .控制变量

C .政策变量

D .滞后变量

3.参数β的估计量?β具备有效性是指( B )。

A .?var ()=0β

B .?var ()β为最小

C .?()0ββ-=

D .?()ββ-为最小

4.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于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C )。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高拟合优度

5. 设某地区消费函数i i i x c c y μ++=10中,消费支出不仅与收入x 有关,而且与消费者的年龄构成有关,若将年龄构成分为小孩、青年人、成年人和老年人4个层次。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不变,则考虑上述构成因素的影响时,该消费函数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 C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6. 在由30=n 的一组样本估计的、包含3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中,计算得多重可决定系数为0.8500,则调整后的多重决定系数为( D )。

A. 0.8603

B. 0.8389

C. 0.8655

D.0.8327

7.下列属于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是( C )。 A.t t t t t u Y b Y b X b a Y +++++=--......22110 B. t k t k t t t t u Y b Y b Y b X b a Y ++++++=---......22110 C. t k t k t t t u X b X b X b a Y ++++=--......110 D.t t t t u X b X b a Y +++=- (110)

8. 当模型存在序列相关现象时,适宜的参数估计方法是( C )。

A 、加权最小二乘法

B 、间接最小二乘法

C 、广义差分法

D 、工具变量法

9. 对于模型t

t t e X Y ++=10??ββ,以ρ表示t e 与1-t e 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T t ,...,2,1=),则下列明显错误的是( B )。

A.ρ=0.8,DW =0.4

B.ρ=-0.8,DW =-0.4

C.ρ=0,DW =2

D.ρ=1,DW =0

10. 当存在异方差现象时,估计模型参数的适当方法是 ( A )。

A.加权最小二乘法

B.工具变量法

C.广义差分法

D.使用非样本先验信息

11. 设无限分布滞后模型为t t t t t u X X X Y +++++=--......22110βββα,且该模型满足库伊克变换的假定,则其长期乘数为( C )。

A.λβ/0

B.)1/(0+λβ

C.)1/(0λβ-

D.不确定

12.回归模型i i i u X Y ++=10ββ中,关于检验010=β:H 所用的统计量)?(?1

11βββVar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A .服从)(22-n χ

B .服从)(1-n t

C .服从)(12

-n χ D .服从)(2-n t

13.如果联立方程模型中某个结构方程包含了所有的变量,则这个方程( B )。 A.恰好识别 B.不可识别 C.过度识别 D.不确定

14. 根据样本资料已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 对人均收入X 的回归模型为i i X Y ln 75.000.2ln +=,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 C )。

A 2%

B 0.2%

C 0.75%

D 7.5%

15. 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 D )。

A 控制变量

B 解释变量

C 被解释变量

D 前定变量

16. 按经典假设,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应是非随机变量,且( A )。

A 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

B 与残差项不相关

C 与被解释变量不相关

D 与回归值不相关

17.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检验异方差的方法 ( D )。

A.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

B.怀特检验

C.戈里瑟检验

D.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18.用OLS 估计经典线性模型i 01i i Y X u ββ+=+,则样本回归直线通过点( D )。

A .X Y (,)

B . ?X Y (,)

C .?X Y (,)

D .X Y (,) 19.用一组有3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i 01i i Y X u ββ+=+,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1β的显著性作t 检验,则1β显著地不等于零的条件是其统计量t 大于( D )。 A .)30(05.0t B .)30(025.0t C .)28(05.0t ) D .)28(025.0t

20.以Y 表示实际观测值,?Y

表示回归估计值,则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准则是使( D )。

A .i i

?Y Y 0∑(-)= B .2i i ?Y Y 0∑(-)= C .i i ?Y Y ∑(-)=最小 D .2

i i ?Y Y ∑(-)=最小

21.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i i i i u X X Y +++=22110βββ中,1β表示( A )。

A .当X2不变时,X1每变动一个单位Y 的平均变动。

B .当X1不变时,X2每变动一个单位Y 的平均变动。

C .当X1和X2都保持不变时,Y 的平均变动。

D .当X1和X2都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变动。

22.按经典假设,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应是非随机变量,且( A )。

A .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

B .与残差项不相关

C .与被解释变量不相关

D .与回归值不相关

23.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于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C )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高拟合优度

24.线性回归模型01122......t t t k kt t y b b x b x b x u =+++++ 中,检验0:0(0,1,2,...)t H b i k ==时,所用的统计量)?(?i

i Var t ββ=

服从( C )

A.t(n-k+1)

B.t(n-k-2)

C.t(n-k-1)

D.t(n-k+2) 25. 调整的判定系数 与多重判定系数

之间有如下关系( D )

A.2211n R R n k -=

-- B. 221

11n R R n k -=---

C. 2211(1)1n R R n k -=-

+-- D. 221

1(1)1

n R R n k -=----

二、多项选择题

1. 对总体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时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BC

A )1/()/(--k RSS k n ESS

B )/()1/(k n RSS k ESS --

C )

/(1()

1/()

22k n R k R --- D )1/()/(1(2)2---k R k n R E ()

)

1/(1)/(22---k R k n R

2. 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在于( )。ABCD

A 结构分析

B 经济预测

C 政策评价

D 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

E 设定和检验模型

3. 指出下列哪些现象是相关关系( )。ACD

A 家庭消费支出与收入

B 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销售价格

C 物价水平与商品需求量

D 小麦高产与施肥量

E 学习成绩总分与各门课程分数

4. 线性回归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的残差i e 满足( )。ACDE

A

0=∑i

e

B 0=∑i i Y e

C 0?=∑i

i Y e D 0=∑i

i

X

e E 0),cov(=i i e X

5. 剩余变差(或残差平方和)是指( )。ACDE

A.随机因素影响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差

B.解释变量变动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差

C.被解释变量的变差中,回归方程不能做出解释的部分

D.被解释变量的总变差与回归平方和之差

E.被解释变量的实际值与回归值的离差平方和

6.回归变差(或回归平方和)是指( )。BCD

A. 被解释变量的实际值与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

B. 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值与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

C. 被解释变量的总变差与剩余变差之差

D. 解释变量变动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差

E. 随机因素影响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差

7.异方差性将导致( )。BCDE

A. 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有偏和非一致

B. 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非有效

C. 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的方差的估计量有偏

D.建立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基础上的假设检验失效

E. 建立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基础上的预测区间变宽

8. 对联立方程模型参数的单一方程估计法包括( )。ABD

A.工具变量法

B.间接最小二乘法

C.完全信息极大似然估计法

D.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E.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9.在异方差条件下普通最小二乘法具有如下性质( )。AB

A.线性

B. 无偏性

C. 最小方差性

D. 精确性

E. 有效性

10. 以L d 和U d 分别表示统计量DW 的下限分布和其上限分布,则DW 检验的不确定区域( )BC A. U U d DW d -≤≤4 B.L U d DW d -≤≤-44 C.U L d DW d ≤≤ D. 44≤≤-DW d L E. L d DW ≤≤0

11. 多重共线性的解决方法主要有( )。ABCDE

A. 保留重要的解释变量,去掉次要的或替代的解释变量

B. 利用先验信息改变参数的约束形式 C 、变换模型的形式 D. 综合使用时序数据与截面数据 E. 逐步回归法以及增加样本容量

12. 下述统计量可以用来检验多重共线性的严重性( )。ACE

A.相关系数

B.DW 值

C.方差膨胀因子

D.特征值

E.自相关系数

13. 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CE

A.经济变量之间往往存在同方向的变化趋势

B.经济活动的滞后效应

C.在模型中采用滞后变量也容易产生多重共线性

D.蛛网现象

E.在建模过程中由于解释变量选择不当,引起了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14. 当模型中解释变量间存在高度的多重共线性时( )ACD A 、各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将难以精确鉴别 B 、部分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之间将高度相关 C 、估计量的精度将大幅度下降

D 、估计对于样本容量的变动将十分敏感

E 、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也将序列相关

15. 对几何分布滞后模型的三种变换模型,即库伊克变换模型、自适应预期模型、局部调整模型,其共 同特点是( )。ABDE

A.具有相同的解释变量

B. 仅有三个参数需要估计

C. 都以一定经济理论为基础

D. 用1-t Y 代替了原模型中解释变量的所有滞后变量

E. 避免了原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16. 对于有限分布滞后模型,作阿尔蒙多项式变换可以( )。CD

A.使估计量从非一致变为一致

B.使估计量从有偏变为无偏

C.减弱多重共线性

D.避免因参数过多而自由度不足

E.减轻异方差问题

17. 在模型t t t t t t u X X X X Y +++++=---3322110ββββα中,延迟乘数是指( )。BCD

A. 0β

B.1β

C.2β

D.3β

E.3210ββββ+++

18.下列哪些回归分析中很可能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 )。AC A 、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两个变量同时作为生产函数的解释变量 B 、消费作被解释变量,收入作解释变量的消费函数

C 、本期收入和前期收入同时作为消费的解释变量的消费函数

D 、商品价格、地区、消费风俗同时作为解释变量的需求函数

E 、每亩施肥量、每亩施肥量的平方同时作为小麦亩产的解释变量的模型

19. DW 检验不适用一下列情况的序列相关检验( )。ABC A 高阶线性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 B 一阶非线性自回归的序列相关 C 移动平均形式的序列相关

D 正的一阶线性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

E 负的一阶线性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

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 若各种经济变量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是不确定性的统计关系,则也称为__ 相关关系__________。

2.对计量经济学模型作统计检验包括__多重共线性 _检验、__异方差__检验、__自相关__检验。

3. 若有若干年的某经济变量月度数据,假定一年有1月、5月、10月、12月表现出季节变动,则应引入的虚拟变量个数为________4____________。

4. 下表给出了两个解释变量带截距项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的结果,完成下表中空白处内容:

5. 对模型i i i i X X Y μβββ+++=22110进行OLS 估计后得:

∑=802i

e

,????

? ??=-6151435321

T X)(X ,样本容量为23=n , 则模型参数估计量2?β的标准误差估计值)?(?2

βE S 等于________4_____________。 (注:)?(?j

E S β=jj c σ?,其中2

?σ=

k

n e i

-∑2

,jj c 为矩阵1

)(-X X T 中第j 行第j 列上的元素,这里k=3)

6. 设某城市的微波炉需求函数为P X Y

ln 2.0ln 5.0120?ln -+=,其中:Y 为需求,X 为消费者收入,P 为价格。在P 上涨10%的情况下,收入必须上涨____4%________,才能保持原有的需求水平。

7. 已知GDP 对M1的回归模型如下表所示,请补充填写出空格部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8. 用于检验序列一阶自相关的DW 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4,0[_______________。 9. 对含有截距项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后得出

∑=8002

i

e

,样本容量为24=n ,则模型随机误差项

i u 的方差估计值为________

404

24800

4

2=-=

-∑n e i

_____________。

10. 对模型i i i i X X Y μβββ+++=22110进行OLS 估计后得:

∑=802i

e

,????

? ??=-6151435321

T X)(X ,样本容量为23=n ,

则模型参数估计量1?β的标准误差)?(1

βSe 的估计值等于___

jj t

c k

n e

-∑2__________________。22

11. 对于模型i i i u X Y ++=10ββ,如果在异方差检验中发现i i X u Var 2

)(σ=,则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时,权数应为_______i

i X w 21

σ=

______________。 12.已知模型的形式为i 01i i Y X u ββ+=+,在用实际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的时候,测得DW 统计量为0.6453

广

_____11i 1016453.0)6453.0)6453.01(6453.0----+-+-=-i i i i i u u X X Y Y (ββ___________。 13. 对含有截距项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后得出

21602

=∑i

e

,样本容量为63=n ,则模型随机误差

项i

u 的方差估计值为______

363

632160

3

2=-=

-∑n e

i

_______________。

14.完全多重共线性产生一个严重后果是:参数估计的方差__无限增大_ ________。

15.随机解释变量i X 与随机误差项μ相关,可表示为__0),(≠μt X Cov ________。

Dependent Variable: ln (GDP)

Method: Least Square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C 1.37 0.15

(9.1333

) Ln(M1)

0.76 (0.0330)

23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汇总

《 期中练习题 1、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是指( ) A .使 ∑=-n t t t Y Y 1)?(达到最小值 B.使∑=-n t t t Y Y 1达到最小值 C. 使 ∑=-n t t t Y Y 1 2 )(达到最小值 D.使∑=-n t t t Y Y 1 2)?(达到最小值 2、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 Y 对人均收入 X 的回归模型为 ?ln 2.00.75ln i i Y X =+,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 1%,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 ( ) A. B. % C. 2 D. % 3、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的F 统计量与可决系数2 R 之间的关系为( ) ~ A.)1/()1()/(R 2 2---=k R k n F B. )/(1)-(k )R 1/(R 22k n F --= C. )/()1(22k n R R F --= D. ) 1()1/(2 2R k R F --= 6、二元线性回归分析中 TSS=RSS+ESS 。则 RSS 的自由度为( ) 9、已知五个解释变量线形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 8002=∑t e ,样本容量为46,则随机误 差项μ的方差估计量2 ?σ 为( ) D. 20 1、经典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时,下列哪些假定是正确的( ) A.0)E(u i = B. 2 i )V ar(u i σ= C. 0)u E(u j i ≠ ) D.随机解释变量X 与随机误差i u 不相关 E. i u ~),0(2 i N σ 2、对于二元样本回归模型i i i i e X X Y +++=2211???ββα,下列各式成立的有( ) A.0 =∑i e B. 0 1=∑i i X e C. 0 2=∑i i X e D. =∑i i Y e E. 21=∑i i X X 4、能够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 )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5套(含答案)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5套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 A.时序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没有差异 B.对总体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没有必要 C.总体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方程是有区别的 D.判定系数2R 不可以用于衡量拟合优度 2、所谓异方差是指( A ) 3、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 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dL 和du,则当dL

《计量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含课后题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参考重点: 计量经济学的一般建模过程 第一章课后题(1.4.5) 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 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计量经济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4.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1)设定理论模型,包括选择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致性;(3)估计模型参数;(4)检验模型,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型预测检验。 5.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的预测检验。在经济意义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检验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大小是否与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经济理论所拟订的期望值相符合;在统计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即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包括随机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模型的预测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对样本容量变化时的灵敏度,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于样本观测值以外的范围。 第二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考重点: 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概念、联系以及区别? 2.总体随机项与样本随机项的区别与联系?

(word完整版)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推荐文档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研究中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数据,另一类是【 】 A 、总量数据 B 、 横截面数据 C 、平均数据 D 、 相对数据 2、计量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 A 、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 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 、个体设计→总体设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3、在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中,不包括检验下面的哪一项【 】 A 、 参数估计量的符号 B 、参数估计量的大小 C 、 参数估计量的相互关系 D 、参数估计量的显著性 4、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政策评价时,不包括下面的那种方法【 】 A 、工具变量法 B 、 工具—目标法C 、政策模拟 D 、 最优控制方法 5、在总体回归直线E x y 10)?(ββ+=中,1β表示【 】 A 、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1β个单位 B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C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1β个单位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6、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经典线性模型t t t u x y ++=10ββ,则样本回归线通过点【 】 A 、 (x ,y ) B 、 (x ,y ?) C 、(x ,y ?) D 、 (x ,y) 7、对于i ki k i i i e x x x y +++++=ββββ????22110Λ,统计量∑∑----)1/()?(/)?(2 2k n y y k y y i i i 服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1)

1、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 i i ?Y =101.4-4.78X (45.2)(1.53) n=30 R 2=0.31 其中,Y :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 :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 (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i ?Y 而不是i Y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i u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答:(1)系数的符号是正确的,政府债券的价格与利率是负相关关系,利率的上升会引起政府债券价格的下降。 (2)i Y 代表的是样本值,而i ?Y 代表的是给定i X 的条件下i Y 的期望值,即?(/)i i i Y E Y X =。此模型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出的回归结果,左边应当是i Y 的期望值,因此是i ?Y 而不是i Y 。 (3)没有遗漏,因为这是根据样本做出的回归结果,并不是理论模型。 (4)截距项101.4表示在X 取0时Y 的水平,本例中它没有实际意义;斜率项-4.78表明利率X 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引起政府债券价格Y 降低478美元。 2、有10户家庭的收入(X ,元)和消费(Y ,百元)数据如下表: 10户家庭的收入(X )与消费(Y )的资料 X 20 30 33 40 15 13 26 38 35 43 Y 7 9 8 11 5 4 8 10 9 10 若建立的消费Y 对收入X 的回归直线的Eviews 输出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var Adjusted R-squared 0.892292 F-statistic 75.55898 (1)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及解释能力。 (2)在95%的置信度下检验参数的显着性。(0.025(10) 2.2281t =,0.05(10) 1.8125t =,0.025(8) 2.3060t =,0.05(8) 1.8595t =) (3)在95%的置信度下,预测当X =45(百元)时,消费(Y )的置信区间。(其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O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IniCS) —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O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O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O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B )o A.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o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 经济模型 &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o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D )o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0 A.设定理论模型一收集样本资料一估计模型参数一检验模型 B.设定模型一估计参数一检验模型一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f总体估计f估计模型f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一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一估计模型一应用模型 11.将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 A.外生变量 B.生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 D )0 C.政策变量 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C.前定变量 B )0 C.修匀数据 A )0 B.弹性分析、D.季度分析、它们是(A 乘数分析、政策模拟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o 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D ?滞后变量D.滞后变量D.原始数

计量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计量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1、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步骤有哪些 一、模型设定:依据一定的经济理论或经验,先验地用一个或一组数学方程式表示被研究系统内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1、研究有关经济理论; 2、确定变量以及函数形式; 3、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二、参数估计:参数估计的方法主要有一般最小平方法(OLS)及其拓展形式(GLS、WLS、2Stage LS 等)、最大似然估计法、数值计算法等。 三、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准则; 2、统计检验准则; 3、计量经济检验准则 四、模型应用 1、检验经济理论; 2、结构分析(乘数分析、弹性分析); 3、政策评价 4、预测 ( 2、简述经济计量模型的检验准则有哪三方面 (1)经济意义准则;(2)统计检验准则;(3)计量经济检验准则 3、经济计量模型中的随机干扰项来自哪些方面 1、变量的省略。 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不能穷尽所有的影响因素或由于受时间、费用、数据质量等制约而没有引入模型之中的对被解释变量有一定影响的自变量。 2、统计误差。 数据搜集中由于计量、计算、记录等导致的登记误差;或由样本信息推断总体信息时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3、模型的设定误差。 ( 如在模型构造时,非线性关系用线性模型描述了;复杂关系用简单模型描述了;此非线性关系用彼非线性模型描述了等等。 4、随机误差。 被解释变量还受一些不可控制的众多的、细小的偶然因素的影响。若相互依赖的变量间没有因果关系,则称其有相关关系。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随机干扰项的假定有哪些 (1)随机误差项的条件期望值为零。

(2)随机误差项的条件方差相同。 (3)随机误差项之间无序列相关。 (4)自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独立无关。 (5)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 ; (6)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5、简述选择解释变量的逐步回归法 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有进有出”。 具体做法是将变量一个一个引入,引入变量的条件是t统计量经检验是显著的。即每引入一个自变量后,对已经被选入的变量要进行逐个检验,当原引入的变量由于后面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再显著时,要将其剔除。引入一个变量或从回归方程中剔除一个变量,为逐步回归的一步,每一步都要进行t检验,以确保每次引入新的变量之前回归方程中只包含显著的变量。 6、对于非线性模型如何进行参数估计 一、解释变量可以直接替换的非线性回归模型 1、多项式函数模型 (1)多项式函数形式 ! 令原模型可化为线性形式,即可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了。(2)利用Eviews应用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在主窗口的命令栏内,直接键入ls y c x x^2 x^3,回车即可得到输出结果 (3)利用SPSS应用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在SPSS中,依次点击Analyze / Regression / Curve Estimation,打开对话窗口。在Models 选项组中,共有11种曲线可供选择:Linear(直线)、Quadratic(二次曲线)、Compound (复合曲线)、Growth(增长曲线)、Logarithmic(对数曲线)、Cubic(三次曲线)、S(S 曲线)、Exponential(指数曲线)、Inverse(倒数曲线)、Power(Power曲线)、Logistic (逻辑斯蒂曲线)。 * 2、双曲线(倒数)模型 令原模型可化为线性形式,即可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1、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数据事实为依据,以数学统计为方法、以计算机技 术为手段,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数量规律及其应用,并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2、5、(填空)样本观测值与回归理论值之间的偏差,称为____残差项_______,我们用残差估计线性回归模型中的 _______随机误差项____。 3、1620(填空)(1)存在近似多重共线性时,回归系数的标准差趋于__0___, T趋于____无穷___。 (2)方差膨胀因子(VIF)越大,OLS估计值的____方差标准差_________将越大。 (3)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OLS估计值是______非有效____,它们的方差是______增大_______。 (4) (5)一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回归分析、_______相关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差分析__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回归分析。 a)高斯—马尔可夫定理是指在总体参数的各种线性无偏估计中,最小二乘估计具有_______最小方差的线性无 偏估计量____________的特性。 b)检验样本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常见方法有:_________简单系所分析__________和逐步分析检验法。处理。 c)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_______序列相关性___________、多重共线性检验、__________异方 差性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计量经济学 模拟考试题(第1套)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双对数模型 μββ++=X Y ln ln ln 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 A. Y 关于X 的增长率 B .Y 关于X 的发展速度 C.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D. Y 关于X 的弹性 2、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多元线性回归方 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时,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 A. )1() (--k RSS k n ESS B .) ()1()1(2 2k n R k R --- C .) 1()1()(2 2---k R k n R D .)()1/(k n TSS k ESS -- 3、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 是指( ) A. 使() ∑=-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B. 使() 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max -达到最小值 D. 使?min i i Y Y -达到最小值 4、 对于一个含有截距项的计量经济模型,若某定性因素有m 个互斥的类型, 为将其引入模型中,则需要引入虚拟变量个数为( ) A. m B. m+1 C. m-1 D. m-k 5、 回归模型中具有异方差性时,仍用OLS 估计模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数估计值是无偏非有效的 B. 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最小方差性 C. 常用F 检验失效 D. 参数估计量是有偏的 6、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 A. t t t u X Y ++=10ββ B. i t t X Y E Y μ+=)/( C. t t X Y 10???ββ+= D. ()t t t X X Y E 10/ββ+= 7、 在经济发展发生转折时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方法来表示这种变化。 例如,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时。1991年前后,城镇居民商品性实际支出Y 对实际可支配收入X 的回归关系明显不同。现以1991年为转折时期,设虚拟变 量?? ?=年以前 , 年以后 , 1991019911t D ,数据散点图显示消费函数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基本 消费部分下降了,边际消费倾向变大了。则城镇居民线性消费函数的理论方程可

(完整word版)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两套及答案

、单选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 分) 1. 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 A. 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 B. 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C. 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D. 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 在X 与Y 的相关分析中() A. 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随机变量 B.Y 是随机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C.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 D.X 和Y 均为非随机变量 3. 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e 0 B. e i X i 0 C . eY ° D . Y £ 4.在 兀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 2通过了显著性 t 检验,表示( ) A. 2 0 B . C. 2 0 , '2 0 D. 2 0, ? 0 5. 如果X 为随机解释变量,X 与随机误差项u 相关,即有Cov (X i , u i )丰0,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 A. 有偏的、一致的 B .有偏的、非一致的 C.无偏的、一致的 D.无偏的、非一致的 6. 有关调整后的判定系数 R 2 与判定系数R 2 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R 2 与R 2 均非负 B. 模型中包含的解释个数越多, R 2 与R 2 就相差越小 C. 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大于 1,则R 2 R 2 2 2 D. R 有可能大于R 79?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A. 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C. 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10.如果 dL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填空

第一章 绪 论 一、填空题: 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取值范围。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外生经济_变量、_外生条件_变量、_外生政策_变量和_滞后被解释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经济行为理论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时间序列_数据、_截面_数据和_虚变量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完整性_、_可比性_、_准确性_、_一致性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对模型进行识别_、_估计方法的选择_和软件的应用等。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经济意义_检验、_统计_检验、_计量经济学_检验和_预测_检验。 14.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_异方差_检验、_序列相关_检验、解释变量的_多重共线性_检验。 1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_结构分析_、_经济预测_、_政策评价_、_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_。 16.结构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弹性分析_、_乘数分析_和_比较静力分析_。 第二章 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上) 一、填空题: 1.与数学中的函数关系相比,计量经济模型的显著特点是引入随机误差项u , u 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量经济模型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假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i Y 与其回归理论值)(Y E 之间的偏差,称为__________;被解释变量的观测 值i Y 与其回归估计值i Y ?之间的偏差,称为__________。 4.对线性回归模型μββ++=X Y 10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最小二乘准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斯—马尔可夫定理证明在总体参数的各种无偏估计中,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__________的特性,并由此才使最小二乘法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中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 6. 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性质。 7.对于i i i X X Y 22110????βββ++=,在给定置信水平下,减小2?β的置信区间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包含常数项的季节(春、夏、秋、冬)变量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时,如果模型中需要引入季节虚拟变量,一般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__________。 9.对计量经济学模型作统计检验包括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

计量经济学(英文)重点知识点考试必备

第一章 1.Econometrics(计量经济学): the social science in which the tools of economic theory,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al inference are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phenomena. the result of a certain outlook on the role of economics, consis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economic data to lend empirical support to the models constructed by mathematical economics and to obtain numerical results. 2.Econometric analysis proceeds along the following lines计量经济学 分析步骤 1)Creating a statement of theory or hypothesis.建立一个理论假说 2)Collecting data.收集数据 3)Specify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ory.设定数学模型 4)Specifying the statistical, or econometric, model of theory.设立统计或经济计量模型 5)Estimat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chosen econometric model.估计经济计量模型参数 6)Checking for model adequacy : Model specification testing.核查模型的适用性:模型设定检验 7)Testing the hypothesis derived from the model.检验自模型的假设 8)Using the model for prediction or forecasting.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Step2:收集数据 Three types of data三类可用于分析的数据 1)Time series(时间序列数据):Collected over a period of time, are collected at regular intervals.按时间跨度收集得到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是模拟试卷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 A.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 B.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C.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D.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在X 与Y 的相关分析中( ) A.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随机变量 B.Y 是随机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C.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 D.X 和Y 均为非随机变量 3.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0i e =∑ B.0i i e X =∑ C. 0i i eY ≠∑ D.?i i Y Y =∑∑ 4.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 A.20β= B.2?0β≠ C.20β=,2?0β≠ D.22 ?0,0ββ≠= 5.如果X 为随机解释变量,X i 与随机误差项u i 相关,即有Cov(X i ,u i )≠0,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β?是( ) A .有偏的、一致的 B .有偏的、非一致的 C .无偏的、一致的 D .无偏的、非一致的 6.有关调整后的判定系数2 R 与判定系数2 R 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2 R 与2 R 均非负 B.模型中包含的解释个数越多,2 R 与2 R 就相差越小 C.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大于1,则2 2 R R < D.2 R 有可能大于2 R 7.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 .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 .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8.逐步回归法既检验又修正了( ) A .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 .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9.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 A .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 .有偏的,且方差不是最小的 C .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D .有偏的,但方差仍为最小 10.如果dL

计量经济学 考试复习 习题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可以分两类,即:( ) A.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计法 B.单方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 C.单方程估计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D.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 2.当模型中第i个方程是不可识别的,则该模型是( ) A.可识别的 B.不可识别的 C.过度识别 D.恰好识别 3.结构式模型中的每一个方程都称为结构式方程,在结构方程中,解释变量可以是前定变量,也可以是( ) A.外生变量 B.滞后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 4.已知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DW统计量近似等于( ) A.0 B.1 C.2 D.4 5.假设回归模型为其中Xi为随机变量,Xi与Ui相关则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 A.无偏且一致 B.无偏但不一致 C.有偏但一致 D.有偏且不一致 6.对于误差变量模型,模型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是( ) A.无偏且一致的 B.无偏但不一致 C.有偏但一致 D.有偏且不一致 7.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8.对于误差变量模型,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 A.普通最小二乘法 B.加权最小二乘法 C.广义差分法 D.工具变量法 9.系统变参数模型分为( ) A.截距变动模型和斜率变动模型 B.季节变动模型和斜率变动模型 C.季节变动模型和截距变动模型 D.截距变动模型和截距、斜率同时变动模型 10.虚拟变量( ) A.主要来代表质的因素,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用来代表数量因素 B.只能代表质的因素 C.只能代表数量因素 D.只能代表季节影响因素 11.单方程经济计量模型必然是( ) A.行为方程 B.政策方程 C.制度方程 D.定义方程 12.用于检验序列相关的DW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 ) A.0≤DW≤1 B.-1≤DW≤1 C. -2≤DW≤2 D.0≤DW≤4 13.根据判定系数R2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R2=1时有( ) A.F=1 B.F=-1 C.F=∞ D.F=0 14.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dL和du,则当dL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3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3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三)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模型设计工作,不包括下面【 】方面。 A 、选择变量 B 、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C 、收集数据 D 、确定待估计参数理论预期值 2、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不包括【 】。 A 、理论 B 、应用 C 、数据 D 、方法 3、相关关系是指变量间的【 】关系。 A 、逻辑依存 B 、因果 C 、函数依存 D 、随机数学 4、截面数据是指同一时间条件下【 】组成的数据。 A 、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 B 、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 C 、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 D 、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 5、参数β的估计量β?被称为“最有效估计”是指ββ=)?(E 且【 】。 A 、0)?(=β Var B 、=)?(βVar 最小 C 、0)?(2=-ββ D 、ββ-?最小 6、可决系数2R 的取值范围是【 】。 A 、2R ≤-1 B 、2R ≥1 C 、0≤2R ≤1 D 、-1≤2R ≤1 7、下列关于模型参数估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致性是指:样本量趋于无穷时,估计量收敛到参数真值。 B 、方差最小的估计量一定最好。 C 、对于无偏估计而言,均方误差最小与方差最小等价。 D 、对任意线性回归模型而言,最小二乘估计与最大似然估计等价。 8、下列模型不可化为线性回归模型的是【 】。 A 、i i i AX Y μα += B 、i i i LnX Y μββ++=10 C 、i i i X LnY μββ++=10 D 、i i i LnX LnY μββ++=`0

计量经济学填空题精选

填空题: 1、计量经济模型中,参数估计的方法应符合尽可能地接近总体参数真实值的原则。 2.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加入虚拟变量的途径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加法方式;二是乘法方式。 3所谓模型检验就是要对模型和所估计的参数加以评判,判定在理论上是否有意义,在统计上是否有足够的可靠性。 4.被解释变量的变化仅仅依赖于解释变量当期影响,没有考虑变量之间的前后联系,这样的模型称为静态模型。 5.所谓滞后变量,是指过去时期的,对当前被解释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 6.无偏性保证了参数估计值是在参数真实值的左右波动,并且“平均位置”就是参数的真实值。 7. 应用计量经济学是运用理论计量经济学提供的工具,研究经济学中某些特定领域的经济数量问题。 8.当总体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在不同观测点上彼此相关时就产生了自相关或序列相关 问题。 9.经济变量的内在联系是产生多重共线性的根本原因。 10.只有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简单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多重相关或复相关。 1.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 经济计量学对模型“线性”含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模型就变量而言是线性的;另一种是模型就参数而言是线性的。通常线性回归更关注第二种解释。 3. 理论计量经济学研究如何建立合适的方法去测定有计量经济模型所确定的经济关系。 4. 模型设定或建立理论模型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也是整个计量经济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5.计量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关系具有两个特征:一是随机关系;二是因果关系。 6.构成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有:经济变量、待确定的参数和随机误差项。 8. 无偏性保证了参数估计值是在参数真实值的左右波动,并且“平均位置”就是参数的真实值。 9.计量经济学研究中,人们通常使用人为构造的虚拟变量表示客观存在的定性现象或特征。 10.被解释变量受自身或其他经济变量过去值影响的现象称为滞后效应。 1.计量经济学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4.阿尔蒙提出利用多项式来逼近滞后参数变化结构,从而减少待估参数的数目。 5.滞后变量可分为滞后解释变量和和滞后被解释变量两类。 6.一般来说,多重共线性是指各个解释变量X之间有精确或近似的线性关系。 9.各种经济变量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另一种是不确定的统计关系,也成为相关关系。 1.计量经济学的主体是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2.在残差et的趋势图上,如果,残差et在连续几个时期中,逐次变化并不断地改变符号,即图形呈锯齿形,那么残差et具有负自相关;如果,残差et在连续几个时期中,逐次变化并不频繁地改变符号,而是几个负的残差et以后跟着几个正的残差et,然后又是几个负的残差et,.......,那么残差et具有正自相关。 3.以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建立起来的计量经济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往往存在自相关或序列相关。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