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题

遗传学复习题
遗传学复习题

第一章

二、复习题

(一)名词注释

1、genetics

2、somatoplasm

3、germplasm

4、particulate hereditary factor

(二)填空

1、遗传学自( 1900 )年宣告诞生以来,一直都是遵循( 自然发生)学说而发展。

2、人工创造生物变异常有两种方法,其一、人工杂交、基因转座或切割的方法利用现有基因重组。其二、诱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创造新基因。它们分别被称为( )、( )。

3、遗传表达调控途径有4大类:它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调控之外,还有()和()

(三)选择填空

人工创造生物新基因的常用方法有( d )

a人工杂交;b人工转座;c人工酶切;d诱发基因突变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画×)

Lamarck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遗传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五)思考题

1、先成论和后成论者长达几十年之争焦点是什么?是怎样统一的?

2、遗传学建立后,被公认的5大里程碑是什么?

第二章

(一)名词注释

1、genetics 8、male gametophyte

2、chromosome 9、chromonema

3、homologous chromosome 10、cell specification

4、sister chromosome 11、chromatin

5、chromatids 12、genome

6、primary constriction 13、satellite

7、centromere 14、mitosis

(二)填空

1、遗传学自( )年宣告诞生以来,一直都是遵循( )学说而发展。

2、水稻2n=24,取根尖及单核花粉制片观察,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 )。

3、染色体主缢痕有三大作用。其一,决定染色体形态。其二、三分别为( )、( )

4、染色体四级空间结构是指()、()、()及()。

5、玉米抵抗某种霉菌的能力是由基因h决定的。他对易感基因H呈完全隐性。如果抗病植株(♀)接受易感纯和植株(♂)的花粉,精子、极核、胚乳、珠心表皮的基因型分别是()、()、()及()。

(三)选择填空

1、人体细胞2n=2x=4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观察到46条染色体的时期有( )

a、次级精母细胞;

b、有丝分裂前期

c、减数分裂后期Ⅰ;

d、精细胞

2、番茄茎尖细胞2n=2x=24,细胞分裂过程中单个细胞内有48个着丝粒的时期有( )。

a、有丝分裂前期;

b、减数分裂中期Ⅰ

c、减数分裂前期Ⅰ;c、有丝分裂中期

3、普通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2。他的染色体组内基本染色体数目数为( )。

a、21

b、14

c、7

d、42

4、减数分裂中期Ⅰ主要特点是( )。

a、着丝粒复制;

b、着丝粒在细胞中央排队

c、着丝粒不复制;

d、染色单体复制

5.间期相应于细胞周期的( )部分

a.有丝分裂;

b. S;

c. G1+S+G2;

d. G1+S+G2+M;

6. 通过着丝粒连结的染色单体叫( )

a 姐妹染色单体;

b 同源染色体;

c 等位基因;

d 双价染色体;

6. 下列各项哪项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Ⅰ( )。

a 染色体浓缩;

b 同源染色体配对;

c 交叉端化;

d 同源染色体分离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画×)

1、细胞减数中期Ⅰ、染色体着丝粒均在细胞中央排队。( )

2、生物性细胞内染色体次缢痕的数目总是大于等于1。( )

3、植物雄配子体是多个细胞构成的复合体。( )

4、合子细胞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

5、单倍体生物有单倍体合子。( )

6、来自同一个男子的所有精子在遗传上是相同的。( )

(五)思考题

1、蚕豆2n=2x=12,即6对同源染色体。一个学生说,减数分裂时,蚕豆6条染色体全来自父本或母本的配子,只占1/4,该答案正确吗?为什么?

2、细胞减数分裂与遗传重组有关的时期有哪些?有何遗传意义?

3、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的花粉落在植株为aaBb的柱头上,根据胚乳的基因型,预期将形成些什么样的籽粒?

4、牛有30对染色体,蛛猴有17对染色体,而负鼠则有11对染色体。

(1)此三中动物各产生多少种精子或卵子?

(2)假设此三种动物的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有完全不同的染色体,那么三种动物最多能产生多少种合子?

5、马是二倍体,共有64条染色体驴也是二倍体,共有62条染色体。骡是由母驴和雄马杂交而生成的,它能生存但无生育能力,骡的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6、玉米孢子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2n=20)请写出下列各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

(1) 根尖(2)子叶(3)胚(4)营养核(5)胚囊(6)胚乳

(7)反足细胞(8)卵细胞

第三章

二、复习题

(一)名词注释

1.pseudo allele;

2.muton

3.Recon

4.cistron

5.gene

(二)填空

1、DNA螺旋结构中,双链同轴盘缠的主要是DNA双链极性相反产生了向心力,除此之外还有( )力及( )力都是维持DNA空间结构的主要动力。

2、测得某双链DNA分子中,G的含量为0.24,则该DNA中T的含量为( ),C 的含量为( )。

3、用3H-dTMp培养基28℃下培养E.coli,20min后,提取E.coliDNA。发现该DNA仅一条DNA链上有放射性标记。这说明DNA复制是( )方式复制。若在35℃下培养30mm 后,提取E.coliDNA。发现一条DNA长链及很多DNA片断上均有放射性标记,且含量各占1/2左右。该试验说明DNA复制是( )复制。

4、DNA特有的碱基是(),RNA特有的碱基是()。

5、若在106NtRNA的核苷酸的排列是随机的,而各种碱基的比例是20%A,25%C, 25%U 和30%G,你预计5’-GUUA-3’序列可出现()次,5’-UUA-3’序列可出现()次

6、从细菌的噬菌体中分离DNA,DNA中含33%A,26%T,18%G,和23%C,该测定数据可以推测此噬菌体DNA的结构是()结构,而真核生物DNA结构是()结构

7、tRNA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状,其特点是有22个恒定的碱基、5'端配对、3'-OH永远是单链区;和其特有的三环一臂。三个茎环是()()(),一臂是()。

8、Alu家族是人、鼠等所有脊椎动物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基因家族,有14个重复基因,各基因之间的间隔序列称为(),它与()基因同源。

9、第一代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就是指()遗传标记技术,它是基于()酶切割DNA的片段长度不同,通过克隆探针检测不同长度DNA片段多态性差异的遗传标记计算。

10、生物性细胞内基因组C值大小与生物进化程度不符的现象称为(),它告诉我们生物基因组内必有大量的()基因。

(三)选择填空

1、已知T4噬菌体A区,1、3、5号突体为同一个顺反子,

2、4号突变体为另一个顺反子。则1号突变体与2、

3、

4、5号突变体的互补测验结果应为( )。

a、-+ -+

b、+ -- +

c、+ -+ -

d、-++ -

2、3`-TACAAT- DNA链,转录mRNA的结果为( )。

5`-ATGTTA-

a、UACAAU

b、AUGUUA

c、-ATGTTA-

d、-TACAAT-

3、DNA切除修复,当胸腺嘧啶二聚体剪开切口,互补合成填补上二聚体空缺之后,损伤DNA片断由( )酶切掉。

a、核酸内切酶

b、DNA聚合酶

c、核酸外切酶E、DNA连接酶

4、因基因突变密码子GAA变为AAA。从密码子功能上分类,该突变为( )突变。

a、同义突变

b、错叉突变

c、无义突变

d、无突变

5、tRNA、rRNA基是( )的基因。

a、既转录又翻译

b、不转录不翻译

c、只转录不翻译

d、不复制不转录

6、DNA切除修复,当TT剪开切口,合成新互补链DNA片断后,被置换出来的损伤DNA 片断,由()酶切掉。

a.内切酶

b.聚合酶

c.外切酶

d.连接酶

7、GAA密码子突变成AAA密码子,该突变为()突变

a.同义突变

b. 错义突变

c.无义突变

d.点突变

8、转录和复制都是遗传物质合成的过程,但转录特点与下列特点不吻合的是()。

a、转录仅一条模板链;

b、转录需要引物;

c、转录不需要底物;

d、转录的开链区不扩大,只移动。

9、RNA pol的主要功能有五个,下面与其功能不吻合的是()。

a、直接识别启动子;

b、使DNA解链;

c、合成RNA;

d、校正DNA序列。

10、下列物质中不是组成型异染色质的是()。

a、着丝粒;

b、端粒;

c、次缢痕

d、巴氏小体

11、下列物质中不是组兼性异染色质的有()。

a、假基因;

b、内含子;

c、结构基因;

d、巴氏小体

12、复杂多基因家族是指下面()基因。

a、人体珠蛋白间隔基因;

b、5srRNA多个重复基因;

c、果蝇H1、H2A、H2B、H3、H45个组蛋白基因;

d、鼠血红蛋白间隔基因

13、下面的三联体密码不是终止密码子的是()。

a、UUA;

b、UAG;

c、UGA;

d、UAA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题画×)

1、由于碱基互补,真核生物DNA中(G+C)/(A+T)=1。( )

2、单链DNA病毒中,G/C与A/T之比总是相等的。( )

3、核小体中心颗粒是由H2A、H2B、H3、H44个组蛋白分子各2个分子组成的8分子颗粒。()

4、基因转录具有空间性、时间性、同步性。()

5、2n=4x生物基因组的DNA含量为4C。()

6、女人体细胞中XX染色体早期随机失活会出现1个巴氏小体。()

(五)复习题

1、有什么证据表明DNA中只有两种碱基对A-T和G-C构成?

2、将下例各种DNA和相应的染色质相匹配起来

DNA类型染色质类型

Barr小体常染色质

着丝粒兼性异染色质

端粒组成性异染色质

大部分表达基因

3、我们希望使基因组随机切成很小的片段(250bp) 左右,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限制酶,若想切成4kb的随机片段需要选什么样的限制性酶?

4、在E.coli的色氨酸合成酶的蛋白质A的第223位点上观察到asp?gly?cys的替换,假定每个氨基酸的替换是由一个核苷酸引起的,利用遗传密码表,指出是哪些密码子发生了一些什么类型的碱基替代?

第四章

(一)名词注释

1、homozygote

2、dominant character

3、genotype

4、codominance

5、multiple allele

6、phenocopy

7、multiple alleles 8、lethal alleles

9、recessive epistasis

(二)填空

1、控制相对性状的孟德尔基因在减数分裂时,( )基因彼此分开,( )基因自由结合

2、Mendel基因与染色体平行关系告诉我们,相对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的原因是( )染色体成对,形成配子时相对因子彼此分开的原因是( )彼此分开。

3、番茄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全缘(C)对缺刻(c)为显性。紫茎全缘与绿茎缺刻品种杂交,后代中紫茎缺刻:紫茎全绿:绿茎缺刻:绿茎全绿=70:90:80:77,该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 )、( )

4、玉米籽粒色泽只有在A-C-R-三对独立基因显性时方才有色,其余的均为无色。用有色籽粒株与aaCCrr品种杂交,后代有色籽粒株占25%。则该有色籽粒亲本的可能基因型为( )或( )

5、三对独立基因杂合体AaBbCc自交,呈ABc表型个体的频率为( ),AaBBCc基因型的频率为( )

6、某男人的父母基因型分别为IAIA、IAi,某女人的父母基因型分别为IBIB、IBi。该男女婚配,生了二个孩子。请问这两个孩子全为A型血的概率为( ),一个A型另一个为O型的概率为( )

7、基因a.b.c.独立分布,它们相应其等位基因A.B.C是隐性分布的,AaBbCc个体杂交后代中表现出三种显性性状个体的比例是( ),表现出三种显性纯合体的比例是( )。

8、南瓜球状对长形果为显性,A、B两个不同球状果品系纯型合子杂交产生盘状果89、球状果62长形果11。A、B品种的基因型分别为( )、( )。

9、两只黑色母鼠与同一棕色雄鼠杂交,母鼠X产生9只黑鼠、7只棕鼠,母鼠Y产生14只黑鼠。X、Y、父本三只鼠的基因型分别为( )、( )。

10、黑发对淡黄发是显性,双亲均为黑发杂合体,生育四个小孩中全为黑发和两个黑发两个淡黄发的概率分别是( )、( )。

(三)选择填空

1、水稻抗稻瘟R对感瘟r为显性,用抗性品种与丰产感瘟品种杂交,后代抗:感=1:1,分析该抗性品种可能是( )。

a、真实遗传抗瘟个体;

b、中度抗性个体

c、杂合抗性个体;

d、主茎与分蘖抗性不一致个体

2、黄子叶园花粉粒与绿子叶、皱花粉粒纯合碗豆品种杂交,F2全部按单株收割,F3种为株系,F3黄绿子叶发生3:1分离的株系应为( )。

a、1/16,

b、1/8,

c、1/4,

d、1/2

3、灰皮与白皮纯种兔杂交,F1呈灰皮,兄妹交配获得F2代,皮肤色泽灰:黑:白=9:3:4。据此,你认为该性状遗传方式为( )。

a、基因累加,

b、基因重叠,

c、隐性上位,

d、显性上位

4、AaBbCc杂种自交,如果所有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则F2中产生与该杂种表型不同的后代比是( )。

a、9/64,

b、27/64,

c、56/64,

d、37/64

5、紫皮厚壳双显性杂合体花生(RrTt)与红皮厚壳(rrTt)杂交,后代中紫皮薄壳的频率为( )。

a、25%,

b、12.5%,

c、50%,

d、62.5%

6、玉米胚乳非甜(A)对甜(a)为显性,在甜质玉米上采果发现有非甜玉米籽粒,该籽粒的基因型为( )。

a、Aa,

b、Aaa,cAAa,d、AAA

7、一个植株有4对显性基因是纯合的。另一植株有相应的4对隐性基因是纯合的,把这两个植株相互杂交,F2中表型全然象亲代父母的各有( )。

a、29/64;

b、30/64;

c、81/256;

d、82/256

8、两纯合小麦杂交,它们有六对基因互不相同,这些基因独立分布并产生独立的表型效应,F1自交产生F2代。F2中六个基因座位上都是纯合体的比例为( )。

a 、1/256;b、1/64;c、1/32;d、1/4096

9、F2代植株中有9/16是有色的,7/16是无色的,从F2代有色个体中随机挑选出一株进行自交,则其后代中不发生分离的机率是()

a、1/16;

b、3/16;

c、1/9;

d、1/4

10、某植物基因Y和R决定花色,两者都是不完全显性而相互作用产生7种花色:Y/Y R/R = 深红, Y/y R/R = 紫红, Y/Y R/r = 桔红, Y/y R/r = 玫红, Y/Y r/r = 黄色,Y/y r/r = 淡黄,y/y R/R、y/y R/r 、y/y r/r = 白色。用深红植株与白色杂交,F2的白花植株比例为()a、3/4;b、1/16;c、3/16;d、1/4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题画×)

1、外表相同的生物,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外界条件的影响。( )

2、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总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对位置上。( )

3、同质结合个体减数分裂时,也存在着相对基因彼此分离,非相对基因自由结合。( )

4、A、B血型的男、女婚配,所生儿女中共同显性血型,AB型的最大概率为25%。( )

5、二倍体群体中,3种等位基因(w,w1,w2)能产生6种不同的基因型。( )

五、思考题

1、大豆紫花(R)对白花(r)为显性,在Rr×rr后代中抽样调查,每次抽取5个个体。请计算三紫二白及一紫四白样本,抽得的概率各为多少?

2、芝麻单花正常叶与三花正常叶杂交,后代中单花正常叶:单花皱缩叶:三花正常叶:三花皱缩叶=299:99:301:101。请推断双亲基因型,并用X2检验方法证明你拟定的基因型成立。

3、分离法则与独立分配法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鸡冠形状是两显性基因互补的方式遗传,R-P-、R-pp、rrP-、rrpp表现型分别为胡桃冠、玫瑰冠、豆形冠、单片冠,试用最简单的方法确定某玫瑰冠公鸡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5、在牛中,无角(P)对于有角(p)是显性的一只公牛D当与有角母牛A杂交时可产生有角后代;当与无角母牛B杂交时可产生有角后代;当与有角母牛C杂交可产生无角后代。

(1) 判断A、B、C、D四只牛的基因型。(2) 这三次杂交中其后代的分离比理论上各为多少?

6、一匹家系不明的黑种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合25匹黑马。⑴这些表型中,那些最可能是隐性纯合子?⑵按你的假设,每一类的数目是多少?

第五章

二、复习题

(一)名词注释

1.sex chromosome

2.sex chromatin body

3.sex-linked inheritance

4.sex-controlled inheritance

5.coupling phase

6.linkage inheritance

7.gene mapping 8.gene interference

9.coefficient coincidence 10.chromosome map

11.linkage group 12.recombination frequency

(二)填空

1.番茄花形单一花序(oS)与圆形复状花序(Os)杂交,F1再与双隐性亲本测交,求得Rf(o-s) =8.6%,欲从F2中选圆形单一花序个体20株,各种( )株,欲选该纯合体10株,应种( )株。

2.ABy/abY杂合体Rf(a-b)=10%,Rf(by)=20%,在基因干涉的情况下,该杂合体产生()种配子,ABY配子的概率为()。

3.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男人的表述方式为(),女人的表述方式为()。

4.已知AB基因相引组的Rf=20%,则a-b基因相引组的Rf为( ),A-b基因相斥组的Rf为( )

5.生物界染色体决定性别系统,主要有三大类型,它们分别是()()()。

6.基因定序常用两大原理,它们分别是()()。

7.人类色盲致病基a与血友病至病基因h均位于X染色体上,Rf(a-b)=10%。某女性的父亲是色盲患者,母亲是相引组双杂合体携带者。请问该女性携带血友病基因的频率为( ),该女性生一儿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

8、Brachydactyiy 是人类中罕见的短指症,这种病人与正常人结婚的子女近一半患有短指症。如果两个短指症个体结婚,他们的子女患有短指症的比例是( ),是()控制的遗传疾病

(三)选择填空

1.AbC/aBc杂合体与abc/abc全纯合体杂交,abc及ABC个体数最少,则该杂合体的基因顺序为()

a. AbC

b. bAC

c.CBa

d.ACb

2.a与b的图距单位是20cM,但二点定位求得R(ab)=18%,说明a,b基因的双交换值为()

a 2%

b 1%

c 4%

d 难确定

3.伴X(隐性)遗传病男、女性患者频率上有明显差异,一般男性患病率是女性患病率的()

a 1/2

b 2倍

c 平分值

d 平分根值

4.真菌着丝粒作图,用顺序四分体求Rf,Rf(o-y),它总是等于重组配子子囊数/总子囊数×()

a. 1/2

b. 2

c. 1/4

d. 4

5.基因型为n+/a+的脉孢霉菌,n-a间发生1/4,2/3四线双交换后,顺序四分体的基因型为()

a.+ + + + n a n a;

b.+ a n a + + n +

c.+ + + a n + n a;

d.+ a + a n + n +

6.有色粘性胚乳纯合体玉米(CW/CW)与无色糯性胚乳(cw/cw)杂交,再用cw/cw测交;求得R(c-w) = 22%,则cW配子频率为()

a. 11%

b. 22%

c.26%

d. 13%

7、a、b、c为三对连锁基因,用abc纯合亲本与该3对基因杂合体测交,后代各表型观察值如下,亲型基因型为( )。

+++:30 ++c:370 +b+:5 +bc:98

Abc :30 ab+:360 a+c:5 a++:102

a、++c ,

b、+ c + ,

c、+bc ,

d、b +c

8、人类中有一种反常现象,即耳壳上长出浓密而硬的长毛(毛耳)。毛耳位于Y染色体上,一个男人为毛耳,他的下列后代中会表现毛耳。()

a.女儿;

b.儿子的儿子;c女儿的儿子;d儿子的女儿。

9、人的红绿色盲由X连锁的隐性基因c控制,而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一隐性基因a 控制,现有一对纯合体夫妇,其女性无色盲有白化病,男性是色盲但不是白化病,其后代的表型为()。

a、女无色盲有白化;

b、儿色盲白化;

c、女色盲无白化;

d、儿女正常。

10、果蝇短翅(vg) 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现有一纯合白眼长翅雌果蝇与一纯合红眼短翅雄蝇杂交,F2代中白眼长翅表型个体的比例为()。

a、1/4;

b、1/8;

c、3/8;

d、9/16。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画×)

1、Ab/aB基因型的个体减数分裂时,6%的性母细胞在a-b之间形成一个交叉,那么++、ab 重组子的概率分别为3%。( )

2、双交换会使连锁基因间实际图距缩小,所以在图距校正时,应该加上一个固定的校正值。( )

3、雄果蝇第二号染色体上的残翅基因Vg,因交叉遗传之故,只传给雌蝇不传给雄蝇。( )

4、父母双亲色觉正常,他们可能会生出色盲女儿。( )

5、秃顶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

6、一只3基因杂合体的雌蝇与野生型雄蝇杂交的后代中雌蝇野生型个体比雄蝇明显增加,推断这3个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

7、双亲都是色盲,他们能生出一个色觉正常的儿子。()

(五)复习题

1、a、b、c为三对连锁基因,用abc纯合亲本与该3对基因杂合体测交,后代各表型观察值分别为:

+++:30 ++c:370 +b+:5 +bc:98

Abc :30 ab+:360 a+c:5 a++:102

给abc基因定序,并作图。

2:带壳散穗双杂合体大麦,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后代中带壳散穗:裸粒散穗:带壳密穗:裸粒密穗=460:40:40:460,请问这两对基因否连锁(X2检验)?Rf=?

3、独立遗传与连锁遗传有什么区别及联系?

4、试述交换率、重组率与基因距离之间的关系。

5、基因a位于X染色体,基因B,C,D分别位于三个常染色体。一AABBCCDD女子与一个aabbccdd男子结婚:(1)在F1中得到A的概率? (2) 在F1得到a性状男子的概率?(3) 在F1中得到A-B-C-D-女子的概率?(4) F2代将出现多少种基因型?(5) F2代中四对基因均为杂合的比率?(6) F2代中得到下列基因型的比率:①A-bbCCdd (女); ②aABBCcDd ; ③AabbCCdd ; ④aabbCcDd (女)

6、在某一特定的染色体上,三个连锁基因a,b,c占有下列的连锁位置:

基因: a b c

位置:0 10 20 30

假设a-b或b-c之间不发生双交换,但双交换可以发生在a-c之间而没有干涉,问:通过减数分裂,预期有多少比例的生殖细胞具有下列情况:

(1)a-b-c区域中发现两个交叉,一个在a-b间,另一个在b-c间。

(2)a-b-c区域中发现有一个交叉在a-b间。

(3)在a-b-c区域中一个交叉也没有。

(提示: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确定交叉与重组频率之间关系。)

7、囊性纤维化由常染色体上一隐性基因决定,两个没有囊性纤维化的父母生出两个囊性纤维化和三个没有纤维化的孩子,问:(1) 他们下一个孩子是纤维化的可能性为多少? (2) 他

们认为没有纤维化的孩子是杂合体,你认为没有纤维化的孩子是杂合体的可能性为多少?8、假使果蝇的A和B基因是连锁,他们之间的重组频率是15%,下列杂交得到的各种性别表型频率是多少?

(1)AB/ab♀×ab♂(2)Ab/aB♀×ab♂(3)AB/ab♀×AB♂

(4)AB/ab♀×Ab♂(5)Ab/aB♀×Ab♂

第六章

二、复习题

(一)名词注释

1.Ordered tetrad

2.centromere mapping

3.gene conversion

4.Polaron

5.gene elimination

6.gene amplification

(二)填空

1、人类的苯丙酮尿症(PKU)是苯丙氨酸→A→酪氨酸→B→CO2+H2O生化反应过程中,A 阶段酶的失活所致,而尿黑酸症(AKU)是B阶段酶的失活所致。一个PKU患者和一个AKU 患者结婚,他们的孩子表型是(),基因是()。

2、序列单调、重复程度100万次以上、复性时间以秒计,复制不转录不翻译的DNA序列被称为()。

3、中度重复序列是序列比较单调、重复程度比较高复、性时间以分计,复制转录但()的DNA序列。

4、顺序四分体无交换时Aa等位基因在第1次核分裂分开,称()分离;有交换时Aa等位基因在第2次分裂分开,称()分离。

5、着丝粒与2对连锁基因作图需要进行连锁判断。亲、新型总数之比大于1时可以判断为同一();重组配子中亲、新型之比大于1时可以判断为同一()。

6、生物性细胞内基因组C值大小与生物进化程度不符的现象称为(C值悖理),它告诉我们生物基因组内必有大量的(不编码基因)基因。

7、生物细胞基因组内基因数与生物进化程度不符的现象称为(N值悖理),它告诉我们生物基因组内有复杂的(功能基因)

三、选择填空

1、Holliday模型认为交链桥分支迁移,产生的非匹配的G/A、C/T杂种DNA分子,均校正为+时,会产生( )异常分离比

a、6:2;

b、3:1:1:3;

c、5:3;

d、3:5

2、Holliday模型认为交链桥分支迁移,产生的非匹配的G/A、C/T杂种DNA分子中仅一个杂种DNA分子校正为+时,会产生( )异常分离比

a、6:2;

b、3:1:1:3;

c、5:3;

d、2:6

3、Holliday认为环状DNA分子旋转形成“8”字型结构后,()切割方式能产生滚环式。“χ”结构

a、2.4切开; b 、1.3切开;c、1.2切开

4、Meselson-Radding模型认为,产生四型子囊孢子是发生在()时期。

a、单链入侵出现G/A单链泡;

b、单链泡切除;

c、碎片同化;

d、GA与AT扭曲

5、AB×ab后代子囊中配子全为随机排列时称非顺序四分体,发生二型重组型NPD配子的原因是( )。

a.双亲间无交换;

b.双亲间偶数次交换;

c. ab间1,4 2,3双交换;

d. ab间单交换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题画×)

1、单链DNA病毒中,G/C与A/T之比总是相等的。( )

2、复制转录不翻译的DNA序列被称为高度重复序列。()

3、复性分数C/Co作纵轴,浓度与时间乘积Cot作横轴,绘制的复性曲线称为Cot曲线()

4、2n=4x生物基因组的DNA含量为4C。()

5、女人体细胞中XX染色体早期随机失活会出现1个巴氏小体。()

第七章

二、复习题

(一)名词注释

1.high frequency recombination

2. transformation recombination

3.sexduction recombination

4.transduction recombination

5.exogenote

6.conjugation recombination

7.cotransduction

(二)填空

1.a+c/+b+杂合体后代中求得并发系数=0.07,表示有()双交换被干涉掉。

2. 细菌接合重组有三条途径:其一、体内含有性因子的雄株,在性因子滚环式复制的同时转移细菌基因组基因,高频率的产生基因重组。其二是性因子快速转移,但细菌基因很少转移的(),其三是携带有细菌基因的性因子发生()。

3. trp- his- tyr-受体吸收wtDAN片断后,能产生七种不同的转化子,针对trp his二个位点的亲型有()非亲型有()

4、用AavisU形管将a+b、ab+菌隔开后,有a+b+野生型产生。该野生型a+b+产生的途径可能是基因突变,( )或( )。

5、性导作图原理就是依据连锁基因间距离愈近(并发转导频率)愈高,反之则反,从而进行性导基因作图。

(三)选择填空

1、枯草杆菌供体a+b+c+与受体a-b-c-产生七种不同类型组合,针对ab位点来讲,亲型组合为( )。

a、+++

b、+-+

c、-+-

d、- - +

2、a+b、ab+菌株在DavisU形管分开后仍有a+b+产生,但加入二硝基苯后几乎不再产生,则该细菌重组途径为( )。

a、性导

b、转化

c、突变

d、转导

3、a+b菌株用15N标记后去感染F-,短时间内中断杂交,检验DAN上标记情况时发现F-DNA 上有15N标记,用该标记菌株去感染F-无法致育,则a+b菌株的类型为()

a. F+;

b. F` ;

c. Hfr ;

d. F-

4、三组噬菌体杂交试验,获得的野生型百分率情况是:(ab+)×(++c)为8.75%,(a+c)×(+b+)为 3.75%,(+bc)×(a++)为 1.25%。据双交换值最小的原理,推断abc三基因的排序为( )。

a、abc

b、bac

c、acb

d、无法确定

5. 基因a,b是相互连锁的,其重组率为10%,现在有ab+/a+b+ ×ab/ab,则后代中的野生型比例为()。

a、10%;

b、90%;

c、5%;

d、45%

6. 一个带有a+、b+、c+基因的野生型转化供体菌株和一个带有a-,b-,c-基因的突变型受体菌株,在下面几种情况中,预期哪一类转化子类型出现的频率最低?

a、ab连锁而c相对不连锁;

b、ac连锁b不连锁;

c、三个基因的连锁顺序是a-c-b;

d、三个基因的连锁顺序是c-a-b

7. 大肠杆菌a+b+c+d+e+且对链霉素敏感的Hfr菌株与一个基因型为a-b-c-d-e-的F-菌株杂交

30分钟后用链霉素处理,再从存活的受体菌株中选出e+类型的原养型结果是a+70%,b+没有,c+85%,d+10%。。问a,b,c,d基因与供体染色体的原点最近的基因为()。

a. 基因a

b. 基因b

c. 基因c

d. 基因d

8.下列细菌突变体中,()是合成功能突变体

a. st

b. pyr-

c. lac-

d. azir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题画×)

1、Hfr株的性因子从细菌染色体上环出,带有部分细胞染色体基因时形成F`。( )

2、性导就是性因子把一个物种的基因转到另一物种中、并表达的过程。( )

3、三个基因连锁可能有3种线性排列顺序。()

4、F+菌株感染F-后,F-菌株仍为无法致育菌株。()

五、复习题

1、用一野生型菌株提出的DNA来转化一个不能合成丙氨酸(ala)、脯氨酸(pro)和精氨酸(arg)的突变型菌株,产生不同转化类型的菌落,其数如下:

ala+ pro+ arg+ :8400 ala+ pro- arg- :840

ala+ pro- arg+ :2100 ala+ pro+ arg- :1400

Ala- pro+arg+ :420 ala- pro+ arg - :840

Ala- pro- arg+ :840

问(1)这些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2)这些基因的顺序如何?

2、红色面包霉中一染色体的一个臂上有a、b、c三个基因,现a b +×+ + c得到如下子囊,试判断基因顺序,并计算所有基因间及基因一着丝粒间的距离。

45 5 146 1 10 20 15

58

a b + a b + a b + a b + a b + a b + a b + a b +

+ b c a + + a b + + + + a + c + + c a b c + b +

a + + +

b

c + + c a b c + b + a b + + + + a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3、基因met和thi在红色面包霉中连锁,为定位arg,使arg + +×+ thi met,得到如下子囊孢子,试作图。

arg thi met 26 arg + + 51

arg thi + 17 + thi + 4

arg + met 3 + + met 14

+ thi met 56 + + + 29

4、基因a,b位于同一染色体,相距20个单位,c,d同位于另一染色体,相距10个单位基因a,b同位于第三个染色体,现有纯合ABCDEF与abcdef个体杂交,产生的F1与abcdef亲本回交,则后代中如下表型的机率为多少?(1)A B C D E F (2) A B C d e f (3) A b c D E F (4) a b C d e f (5) a b c D e F

第八章

二、复习题

(一)名词注释

1. prophage

2.nonsense mutation

3.suppressor- nonsense mut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bd11231594.html,plementation test

5.recombination test

(二)填空

1.噬菌体(a+)与(+b)杂交,在E.coli K株内产生

2.7%野生型,则Rf(ab)=( )。

5.噬菌体转导a,b基因共导率愈高,说明a b基因的遗传距离愈(),cM值会愈()。

2、基因内不同位点间有结构差异的基因称为拟等位基因,基因内不同位点间的排列方式被称为()差异,顺反位置效应被称为()差异。

3、T4phage突变体成对感染E.coli B株后代再感染K株测定重组率的方法称为(),它是基因内精细结构及遗传距离研究方法,通常称为( )。

4、在不允许基因交换的背景下,用成对的突变体混合接种测定成对基因否遗传功能互补的实验方法称为(),成对的突变体在该遗传背景下能产生野生型说明它们()。

5、反式排列遗传功能不能互补的基因称()基因,遗传功能能够互补的基因称为()基因。

(三)选择填空

1、a+b、ab+菌株在DavisU形管分开后有a+b+产生,加入二硝基苯后仍有a+b+产生,但加入某物种血清后不再产生野生型,则该细菌重组途径为(D)

2、烈性噬菌体繁殖与侵染特点是()

a. 核酸和蛋白质侵入寄主,

b.噬菌体核酸插入寄主基因组内

c. 寄主裂解后子代释放,

d.噬菌体核酸与寄主共生存

3、琥珀型无义突变是指氨基酸密码子突变成如下密码子

a. UAC(酪)→UAA;

b. UGC(半)→UGA;

c. UAC(酪)→UAG

4、λ基因组有48502bp、61个基因,其中32个重要基因可分为必需和非必需类基因。如下()基因是必需基因

a.附着位点基因att;

b.整合酶基因int;

c.切除酶基因xis;

d.溶源基因s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题画×)

1、噬菌体(a+)与(+b)杂交,野生型百分率为2.7%,则Rf(a-b)=2.7%。( )

2、噬菌体晚期功能基因就是指头部、尾部、尾丝装配基因,即成熟晚期功能基因。()

3、突变体两两成对直接接种到E.coli K株上,目的是在不允许基因交换情况下测定突变基因的遗传功能是否互补,称互补测验。()

第九章

二、复习题

(一)名词注释

1.threshold character 6.superdominance hypothesis

2.coefficient of inbreeding 7.dominance deviation

3.heritability in the narrow sense 8.residual value

4.coefficient of ralationship 9.quantitative character

5.threshold 10.quantitative character

(二)填空

1、AaBbCc三独立基因杂合体,自交2代后,一对基因纯合二对基因杂合的概率为( ),二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纯合的概率为( )。

2、玉米自交系甲AABBCC株高为180cm,自交系乙aabbcc株高120cm,这三对独立基因呈加性效应遗传。则甲、乙自交系杂交,F1株高为( )cm,F2中AABbcc的株高为( )cm。

3、Aa一对基因,F2代的基因型均值为( ),基因型方差为( )。

4、堂表兄妹之间的血缘系数为( ),近亲婚配的近交系数为( )。

5、近亲繁殖会导致隐性基因(),群体均值()。

6、狭义遗传率是()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广义遗传率是()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

(三)选择填空

1、核桃是异花授粉植物,亲子回归求得单果重的回归系数为0.4,据亲子回归估算狭义遗传率的原理,该性状h2N为( )。

a、0.4,

b、0.8,

c、0.2,

d、0.6

2、AaBb独立基因杂合体,自交世代数(r)趋无穷大时,该群体内AABB基因型的纯合率为( )。

a、25%,

b、75%,

c、100%,

d、50%

3、显性学说认为,生物杂种优势与F1中( )无关。

a、等位基因间的杂合度,

b、显性基因的显性度

c、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抑制,

d、杂合基因位点数目增加。

4、环境条件相同时,狭义遗传率大就意味着( )比重也较大。

a、VG;

b、VI;

c、VD;

d、V A

5、假如一个性状是呈数量遗传的,但遗传力是0。正确的解释为()。

a、确实是不遗传的;

b、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中观察到;

c、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

d、没有基因参与的表现型。

6、有三种玉米籽粒,第一种是红的,第二种是白的,第三种是白的但若在成熟期暴露于阳光下就变为红的。第三种玉米的颜色是()因素决定的

a、遗传与环境;

b、环境;

c、遗传;

d、既不是遗传也不是环境

7、A和B两个不同品系,A品系的蛋白质含量高于B品系,而B品系的抗寒性状高于A 品系。二个品系之间有10个基因座的差异,没有显隐性关系,若二者杂交,F2代中有()比例个体具备AB品系的优良性状。

a、(1/2)20 ;

b、(1/4)20;

c、(1/2)10;

d、(1/4)10

8、大鼠的SHR品系对盐敏感,在高盐环境下生长会出现高血压。而另一品系TIS品系对盐不敏感。若将SHR品系的大鼠放在一个含盐量不同的环境中,有的大鼠比另一些大鼠的血压高,在此群体中血压的遗传力为()。

a、大;

b、小;

c、=0;

d、≠0

9、某小麦品种谷粒颜色由4对基因共同控制,从AABBCCDD*aabbccdd的F2中具有3个显性等位基因的个体占()。

a、1/256 ;

b、56/256;

c、1/128;

d、1/64

10、某鸡品种卵重的狭义遗传力是0.60,从该群鸡中进行选择以期增加卵重,选择组和非选择组的平均卵重相差10g,选择组下一代卵重将增加()g。

a、0.6 ;

b、6.0;

c、10.0;

d、4.0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题画×)

1、自花授粉树种上、下代回归系数,等于狭义遗传率的一半。( )

2、纯系群体内,因没有基因型方差,而遗传率为0。( )

3、生物上、下代传递的是基因,而不是基因型。( )

4、若AA、aa株高分别为20、10cm,其杂种F1Aa株高为17cm,则F2平均株高为16cm。()

5、中间肤色的个体之间结婚,能产生浅色皮肤的子女。()

6、相同条件下,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代个体间的差异并不比亲本个体之间的差异大。()

五、思考题

1、某牛群脂肪含量的Vp、VE、V A、VD分别为100、51、4

2、70,求该性状的h2N=?h2B=?

2、18年生的乌桕与其10年生的子代,成对观察单株产果量数据为

X:8、9、9、7、8、8 求该性状的h2N=?

Y:5、5、5、4、6、5

3、高梁株高由d1d2d3d4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都是隐性纯合的矮化类型,高度为40厘米。而全显性纯合的高茎类型,高度为240厘米。假设这些基因的作用是累加的,等效的。一个D1D1D2D2D3D3D4D4与d1d1d2d2d3d3d4d4杂交,F1高度是多少?F2高度范围是多少?

4、黑人—白人婚配的肤色遗传是由两对无显隐性关系的基因所决定,因而存在5种不同的肤色,即黑色,深色,中间色,浅色和白色。问:(1)一个浅色和一个白色双亲的孩子中最深的是什么颜色?(2)双亲都为浅色的孩子最深的是什么颜色?(3)一个深色和一个黑色双亲的孩子中最浅的是什么颜色》(4)有时两个中间色亲本生出的小孩均为中间色,而另外两个中间色亲本生出的小孩从黑色到白色各种颜色都有。解释这个现象。

5、如果给下标0的基因以5个单位,给有下标1的基因以10个单位。计算A0A0B1B1C1C1和A1A1B0B0C0C0两个亲本及它们的F1杂种的计量数值。假设

(1)没有显性。

(2)A1对A0是显性。

(3)A1对A0是显性,B1对B0是显性。

6、两个纯合自交系的5个不同基因对,在数量性状上有累加效应,它们杂交产生F1,你意料F2(F1*F1)中类似一个纯合自交系的比例是多少?

7、黄瓜一个品种有基因型是aabbcc。其高度是150厘米。假设每对基因有累加作用。每个显性基因使株高增加5厘米,最高可达180厘米。

(1)155厘米植株的基因型有哪些?

(2)175厘米植株的基因型有哪些?

(3)(1)中的任何一株与(2)中的任何一株杂交,后代最高能达到多少厘米?最矮呢?

第十章

二、复习题

(一)名词注释

1.cytoplasmic inheritance

2.maternal inheritance

3.maternal influence

4.male sterility

(二)填空

1、细胞质基因遗传有三大特点:其一、性状传递受母体控制,似乎与父本无关,称母体传递性。其二、质基因分配上具有( )性,其三、亲本组配方式上具有( )性。

2、两个椎实螺杂交,其中一个是右旋的,结果产生的后代再进行自交,产生的F2全部为左旋的;该亲代的基因型是(),其F1的基因型是()。

3、一个雄性不育植株,用纯合可育基因型的花粉进行受粉,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

4、按雄性败育时期分类有两大类型,F1花粉全可育,F275%可育的类型为(),F1花粉半可育,F2全可育的类型为()。

5、玉米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保持方法可以是:A雄性不育自交系S(rfrf)与B雄性可育自交系N(rfrf)杂交获得单交种AB;C雄性不育自交系S(rfrf)与D雄性可育自交系N

(RfRf)杂交获得单交种CD;然后再把两个单交种杂交获得双交种ABCD。该双交种的基因型有( ),该双交种中不育株占( )。

6、一个Dd的椎实螺自交,子代的基因型为()子代的表型为()。

7、麦粉蛾幼虫的有色和成虫的褐色眼,都需要犬尿素的存在;由于隐性突变基因a纯合时不能合成犬尿素,因而幼虫身体无色,成虫为红色眼。如果基因型为Aa的褐眼雌蛾与基因型为aa的红色雄蛾交配,其子代幼虫的表型为()、基因型为()。

8、草履虫品系A是放毒型,品系B和C是敏感型,三者均为纯系。品系A与品系B杂交的后代与品系C杂交(均长时间接合)其后代的基因型为(),后代的表型为()。

三、选择填空

1、草履虫有毒型的遗传是受细胞质内( )所决定核外遗传。

a、线粒体;

b、叶绿体;

c、Ti质粒;

d、卡巴粒。

2、蕃茄品种中发现一株矮杆,用其作母本与正常株杂交,F1全为矮杆,F2全为正常,F3代产生正常:矮杆=3:1分离。则该矮杆的遗传方式为( )。

a、细胞质遗传;

b、母体影响;

c、细胞核遗传;

d、质核互作遗传。

3.ctDNA的结构是()

a.双螺旋结构

b.双链杆状结构

c.环状单链结构

d.环状双链结构

4.水稻核质互作不育型能三系配套。雄性不育系与雄性可育系(父本)杂交,后代10%的雄性不育。该父本的基因型为( )。

a、S(rfrf);

b、S(RfRf);

c、N(rfrf);

d、N(Rfrf)。

5、已知果蝇对CO2 的敏感性是由于它有一种叫Sigma的细胞质颗粒,而抗CO2的果蝇没有该颗粒,指出下列杂交组合中无Sigma颗粒的组合()。

a、♀敏感性×♂抗性;

b、♀敏感性×♂抗性×♂抗性;

c、♀抗性×♂敏感性;c、♀敏感性×♂抗性×♂敏感性。

6、紫茉莉花有绿色、白色和花斑三种不同的颜色的植株,指出下列交配能产生花斑后代的组合()。

a、绿色♀×白色♂;

b、白色♀×绿色♂;

c、花斑♀×绿色♂;c、绿色♀×花斑♂。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题画×)

1、线粒体DNA为裸露双链DNA,有环状也有杆状。( )

2、F1花粉100%可育、F2代产生育性分离的不育类型,称配子体不育。( )

3、细胞核雄性不育型保持系多、恢复系少,难以配套。( )

4、细胞质遗传主要是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内,由于细胞质分离是随机割裂,而使性状表达上呈随机性。( )

五、复习题

1、一个果蝇特殊突变品系的雌蝇和野生型雄蝇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凡能成活的是雌蝇。假设此是由于性连锁致死突变或者是一种母体遗传因子使雄性致死,那么用什么样的杂交可以加以区分?

2、两种品系(A,B)的果蝇进行正反交结果如下:

A♀×B♂后代全为雌性

B♀×A♂后代全为雄性,仅少数或没有雌性。以上现象如何解释?

3、有的果蝇对CO2十分敏感,用CO2来处理它们便可使其麻痹,敏感品系的果蝇的胞浆

中有一种蛋白,它具有很多病毒的特征。抗性品系是没有颗粒的。对CO2敏感显示了很强的母体遗传,下面两组杂交结果将如何?

(1) 敏感♀×抗性♂;(2)敏感♂×抗性♀。

4、有两种类型的晚樱,有下例质体效应。

O.Hookeri ♀×O.muricata♂———→黄色质体

O.muricata♀×O.hookeri ♂———→绿色质体

这两种类型的晚樱染色体结构相同,怎样解释以上现象。

5、正反交在F1如果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可以由(1)伴性遗传(2)细胞质遗传(3)母性影响。如果你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怎样用实验方法来决定是属于哪一种范畴?

6、在小鸡的某一品系中发现有异常性状T。你采取什么方法来决定此性状是染色体基因引起的,或是细胞质基因引起的,或是与“母性效应”有关,或是完全是由于环境引起的呢?

7、Winge在用剪秋罗杂交时发现雄植株一般不出现花斑,显然这是有Y染色体之故。但其它染色体也影响花斑,而且发现有若干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抑制花斑。

(1)Winge用雌的花斑植株与绿色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有1/4雌是有花斑,3/4雌不是花斑,而雄的都没有花斑。你如何解释这结果?

(2)Winge用绿色雌株与绿色雄株杂交,得到2458个子代,由1216个雌和1242个雄组成。雌株中127个有花斑,而雄株无花斑。若染色体基因都是自由组合的,你如何解释这个结果?

8、酵母菌的“小菌落”的遗传方式同时受线粒体DNA和核基因的控制,隐性的突变核基因造成线粒体的功能缺陷而成小菌落;当线粒体DNA缺陷时,线粒体功能也缺陷而成小菌落。一种小菌落具有纯合、正常的核基因,但线粒体DNA缺陷;另一种小菌落具有正常的线粒体DNA,但核基因为纯合隐性突变基因。如果将这两种小菌落杂交,那么,(1)二倍体的F1的表现型如何?(2)二倍体个体产生的子囊孢子发育而成的单倍体个体的表现型如何?

第十二章

二、复习题

(一)名词注释

1.pseudodominance

2. interstitial deletion

3.tandem duplication

4.dosage effect

5.position effect

6.paricentric inversion

7.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8.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9.autopolyploid 10.haploid

11.monosomic 12. nullisomic 13. trisomic (二)填空

1、某对同源染色体,基因顺序分别为12·34567,12·36547(·代表着丝点)。减数分裂时,5与6之间发生一次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减数分裂( )时期会产生染色体桥,这种变异称( )变异。

2、如果易位杂合体“十”字形联会时没有发生交换,则它在分离形成配子时,( )方式分离全可育,( )方式分离全不育。

3、不同种的杜鹃花品种中,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有26、39、52、78、104条。在这个属中,生物进化是以( )形式进化,其染色体基数为( )。

4、萝卜×甘兰—>F1,经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生物体称( )多倍体,也叫( )的生物体。

5、生物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产生多种整倍体,体细胞中仅含有性细胞染色体数目的生物体称(),而含有三个基本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

6、用2n=19表型为糖质(su)的3号染色体玉米单体和表型为淀粉质(Su)的正常二倍体玉米杂交,其后代中有558株为Su型,556株为su型,说明Su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该染色体

7、生物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产生多种非整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称(),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两条非染色体的生物体称()。

8、发生在一条染色体上的结构变异有三种,分别是()、()和重复染色体结构变异。

(三)选择填空

1、Aaa三体,基因座离着丝点很近,它形成aa 配子的概率为( )

a、66.6%;

b、16.7%;

c、50%;

d、24%

2、如果A基因位点与着丝粒之间没有交换,三式同源四倍体自交,子一代A:a表型比是( )。

a:3:1;b、35:1;c、5:1;d、4:0

3、如果易位杂合体“+”字形联会时没有发生交换,则形成配子时,可育配子比率为( )。

a、25%;

b、75%;

c、50%;

d、100%

4、三倍体西瓜2n=3x=33,减数分裂有Ⅲ价体或Ⅱ价+Ⅰ价体存在,Ⅲ价体的2/1式分离或Ⅰ价体的随机分离均会产生不育的异数配子。所以它产生的配子中可育配子频率高达( )。

a、(1/2)11;

b、(1/2)11+(1/2)11;

c、(1/2)22;

d、4×(1/2)22

5、曼佗罗有12对染色体,有人发现了12个可能的“2n+1”型。问“2n+1+1”型有()。

a、12;

b、24;

c、33;

d、66;

6、两个21三体的个体结婚,在他们的子代中患先天愚型的个体占比例()。

a、1/2;

b、1/4;

c、(1/2)23;

d、(1/2)46;

7、一个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倒位区段内发生一次单交换会在()时期产生染色体桥。

a、减数分裂前期Ⅰ;

b、减数分裂前期Ⅱ;

c、减数分裂后期Ⅰ;

d、减数分裂后期Ⅱ;

8、染色体发生顶端缺失,会在()时期产生染色体桥。

a、减数分裂前期Ⅰ;

b、减数分裂前期Ⅱ;

c、减数分裂后期Ⅰ;

d、减数分裂后期Ⅱ;

9、染色体结构变异在细胞减数分裂前期形成环状染色体,由4条染色单体成环形成的圈为()。

a、缺失圈;

b、倒位圈;

c、重复圈;

d、易位圈

10、玉米2n=20,在高能射线处理后的玉米根尖细胞制片,其染色体数是21条,该个体为()。

a、三倍体;

b、三体;

c、单体;

d、缺体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题画×)

1、倒位圈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四条单体共同转圈而形成。( )

2、同源四倍体发生隐性突变(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表达的频率比二倍体高。( )

3、异源四倍体陆地棉比同源四倍中棉的可育性高。( )

4、易位杂合体能够产生正常的配子。()

5、从染色体数目来看,一个有4个染色体的二倍体最多能产生8种配子的精子()

6、2n+1+1的生物体称双三体。()

(五)复习题

1、有一种四倍体植物,它的两个植株的基因型是(a)AAAa(b)Aaaa,假定(1)A基因在着丝粒附近,(2)各个染色体形成的姊妹染色单体各移向一极。问:每个植株产生的各种双倍体配子比例如何?

2、一男人是一个t (13;14)平衡易位携带者,其染色体组成为45,XY,-13,-14,t (13q;14q)

⑴把有关染色体画出来,

⑵有关染色体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配对的图象如何?

⑶可能的分离情况如何?形成的配子中,有关染色体的组成如何?

⑷正常卵被这些精子受精后,子代有关染色体组成如何?预期的子代表型效应如何?

3、有一株玉米,第9对染色体中有一条缺体,另一条正常。缺失的染色体带有显性有色基因C,正常染色体带有隐性的无色基因c。已知带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成活。现在以上述玉米作父本,以cc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在后代中竟出现有10%的有色子粒,应做何解释?

4、一个有色盲的男人和一个纯合正常的女人结婚后,不幸生育了两个的女儿都患有特纳氏综合症,一个视觉正常,而另一个是色盲,已知这种色盲是X-连锁隐性性状。问这两个孩子所涉及的染色体不分离是属于父亲的X染色体还是母亲的X染色体?

5、一个倒位杂合体的染色体上有A、B、C、D、E五个基因。

A B C D E

A d c b e

(1)画出当联会时形成的倒位环,标明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以及着丝粒。

(2)若在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B和C位点之间发生单交换。画出交换后四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和着丝粒位置。

第十三章

二、复习题

(一)名词注释

1. point mutation

2. base transition

3. somatic mutation

4. base transversions

5. samesense mutation

6. dynamic mutation

7.missense mutation 8.recombinational repair

9. photoreactivation 10.excision repair

11.frame shift mutation . 12.SOS修复

(二)填空

1、突变型lacZ-1是用吖啶处理E.coli而诱导产生的,而lacZ-2是用5BU诱导产生,lacZ-1属于()突变,lacZ-2属于()突变。

2、在一所医院中出生的新生儿94075个,其中有10个人患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自发显性突变)。在这10个患儿中有2人其一个亲本也是患者,该软骨发育不全基因的突变率是(),男性软骨发育不全基因的突变率是()。

3、自发突变是由3大因素所引起,包括自发损伤、()和()。

4、化学诱变剂常分为四大类型,它们分别是碱基类似物、氧化剂、()和()

5、DNA损伤修复主有四大途径,它们分别是()、()、重组修复和SOS修复

6、基因突变有四大特点,他们分别是稀有性、利弊性、()和()。

三、选择填空

1、DNA切除修复,当胸腺嘧啶二聚体剪开切口,互补合成填补上二聚体空缺之后,损伤DNA片断由( )酶切掉。

a、核酸内切酶

b、DNA聚合酶

c、核酸外切酶

d、DNA连接酶

2、因基因突变密码子GAA变为AAA。从密码子功能上分类,该突变为( )突变。

a、同义突变

b、错叉突变

c、无义突变

d、无突变

3、体细胞突变的最大特点是突变细胞与未突变细胞混居同一组织或器官内形成嵌合体,现有AA基因型突变成Aa基因型,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发生了显性突变

b、发生了隐性突变

c、发生了形态突变

d、发生了孢子体突变

4、碱基异构发生嘌呤间或嘧啶间替代产生的基因突变称为()。

a、碱基转换

b、碱基丢失

c、碱基移码

d、碱基颠换

5、DNA切除修复需要许多酶参与,下列酶类哪一些是不需要的。()

a、内切酶

b、外切酶

c、连接酶

d、光解酶

6、Muller5技术是将果蝇X染色体棒眼(B)与隐性杏红眼基因(a)倒位抑制交换(C)品系,利用倒位杂合体交换必死原理防止父母X染色体之间交换。用待测♂个体与CBa♀杂交,F1雌雄近交,F2雌:雄=2:1时,表明待测个体基因是()。

a、是新显性基因;

b、不在该CBa染色体上;

c、是新致死基因;

d、是新隐性基因

四、是非题(正确题画√,错误题画×)

1、鸟嘌呤在烷化剂作用下会甲基化。G=C配对变为mG=T配对,发生转换突变。( )

2、高能射线能使生物体内水分电离产,生过氧化氢及过氧化基强氧化剂,DNA碱基氧化会产生性状变异。( )

3、E.coli lac野生型3组CTGG 突变热区中丢失1组CTGG后,会产生同义突变。()

4、质核互作不育型水稻减数分裂之后发生的雄性不育称为孢子体不育。()

五、复习题

1、玉米紫色胚乳(A)对无色胚乳(a)为显性,紫色胚乳与无色胚乳杂交,Aa群体中出现1/8000的无色胚乳。如何解释及证明这个杂交结果?

2、一野生型的雄果蝇与一个对白眼基因是纯和的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发现有一只雌果蝇具有白眼表型。你怎样决定这个结果是由于一个点突变引起或是由于缺失造成的?

3、用4000r的X射线照射,使处理过的果蝇配子中有12%发生了性连锁隐性致死突变。假定在没有照射过的果蝇配子中,几乎没有可检出的突变发生,又假设突变率与剂量之间有严格的线性关系,请问:用下列剂量照射时,预期发生的致死突变率各为多少?

(1)1000r (2)2000r (3)5000r (4)6000r

4、在辐射剂量效应中,一般认为易位的出现需要2个独立的断裂。所以易位的频率大致上与剂量的平方成比例。可是在多数实验中,易位的出现往往与剂量D2/3成比例。这可能是由于某些断裂重新愈合的结果。现有一实验,对果蝇的精子进行照射,在每100个存活的个体中,发现易位的数目如下:

0.5kr 1kr 2kr

未成熟精子8 27 70

成熟精子 1 7 13 根据公式Y=kD2,计算剂量D=0.5kr(=500r)时的k值。然后利用这个k值计算D=1kr 和D=2kr时的Y值。把这些预期值与用公式Y=kD3/2所得的数值相比较会得出什么结论?

五、复习题

5、在一种植物中,花瓣是紫色的。它有两种突变体,一种(m1)纯合时,(m1m1)产生兰色花瓣,另一种突变体(m2) 纯合时(m2m2)开红色花。生物学家研究此植物花中色素的合成,已描述了下列合成途径:

无色成分(白色)→酶A→兰色色素酶B →红色色素

(1)你预期突变体A酶缺乏活性,表型如何?

(2)基因型M1m1、M2m2植物的花表型如何?

(3)如M1m1M2m2回交,你预计后代花的颜色和此例如何?

(4)为什么这种花的突变是隐性的。

6、下图表示四种缺失(1~4)都涉及到T4噬菌体的rⅡA顺反子。rⅡA中5个位点(a~e)突变有的能抗缺失突变(+),有的不能抗缺失突变(-),产生r+重组。(1)突变顺续是怎样的?(2)另一品系的T4噬菌体在rⅡB有突变位点。将此品系换次与每个rⅡA缺陷品系混合,再去感染Ecoli K使每个寄主细胞至少被一个rⅡA和一个rⅡB突变体感染。正常的噬菌斑带有缺失1,2和3,没有带有4的。若B顺反子在A的右側,请结释缺失败者的行为。

a b c d e

⑴++-++

⑵++---

⑶--+-+

⑷+-+++

7、在柯林西草(Collinsia paruiftora)中花瓣的正常颜色是紫的。有4种隐性突变每种的花瓣都是白的。四种突变品系互交重组,结果如表中所示:

(1)请解释结果,并用图表示过程。

(2)若将2×3和2×4杂交,它们的F1和F2将如何?

8、一位学者对丝状真菌曲霉(Aspergillus)单倍体中Leu的合成感兴趣。他用诱变剂处理孢子而获得35种点突变(a~e),都是营养缺陷型。他首先制备突变体之间的异核体来检查这些位点的相关功能。“+”号表示异核体生长,“-”号表示不生长。要在培养基上加Leu,结果如表所示。然后他将所有突变体杂交,每种杂交都测定500个子囊孢子,将孢子放在缺乏Leu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如下(表中的数字为500个后代中原养型的数。请解释两套结果(注意b-d杂交而形成的Leu原养型不是因为回交突变所致)。

a b c d e a b c d e

a -+++- a 0 125 128 126 0

b -+++ b 0 124 2 125

c -++ c 0 124 127

d -+ d 0 123

e + e 0

第十四章

二、复习题

(一)名词注释

1.inducible negative regulation

2.inducible positive regulation

3.repressible negative regulation

4.repressible positive regulation

5.attenuator

6.stringent control

7.antisense RNA

(二)填空

1、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和()调控为主,mRNA加工为辅。

《遗传学》期末复习题

第三章连锁遗传与性连锁 一、选择题: 1.某一植物中,以AABBDD×aabbdd杂交,F1再与三隐性亲本测交,获得的Ft数据为:ABD20;abd20;abD20;ABd20;Abd5;aBD5;aBd5;AbD5;从这些数据看出ABD 是( )(1)AB 连锁,D独立;(2)AD 连锁,B独立; (3)BD 连锁,A独立(4)ABD 都连锁 2.在一条染色体上存在两对完全连锁的基因(A B)/(a b),而C基因是在另一染色体上,相互独立,杂种AaBbCc与三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可能出现(): (1)8种表现型比例相等(2)8种表现型中每四种比例相等 (3)4种表现型每两种比例相等(4)4种表现型比例相等 3.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A. 75% B. 25% C. 12.5% D. 37.5%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片断产生交换和重组一般发生在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E、终变期和B是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彼此间的交换值是14%,现有 AaBb 杂种,试问产生Ab重组配子的比例是多少() (1)14%(2)7%(3)%(4)28% 7.已知某两对连锁基因的重组率为24%,说明在该二对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占全部孢母细胞的() (1)24%(2)50%(3)76%(4) 48% 8.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9.在相引组中, F 2 亲本型性状比自由组合中的()。 (1)少(2)相等(3)相近(4)多 10.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C.果蝇的红眼和果蝇的棒眼 D.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普通遗传学》2004试题及答案

《普通遗传学》试题(A)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生物类专业2004级本科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客观题答题卷 [客观题题目]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首页表中)(每小题2分,共34分) 1.狄·弗里斯(de Vris, H.)、柴马克(Tschermak, E.)和柯伦斯(Correns, C.)三人分别重新发现 孟德尔(Mendel, G. L.)遗传规律,标志着遗传学学科建立的年份是(B)。 A. 1865 B. 1900 C. 1903 D. 1909 2.真核生物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的时期是减数分裂的(D)。 A. 前间期 B. 细线期 C. 偶线期 D. 双线期 3.某被子植物,母本具有一对AA染色体,父本染色体为aa。通过双受精形成的种子子 叶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B)。 A. aa B. Aa C. Aaa D. AAa 4.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传递的是(A)。 A. 不同频率的基因 B. 不同频率的基因型 C. 亲代的性状 D. 各种表现型

5.人类中色素缺乏症(白化病)受隐性基因a控制,正常色素由显性基因A控制。表现型 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小孩。他们另外两个小孩均患白化病的概率为(A)。 A. 1/16 B. 1/8 C. 1/4 D. 1/2 6.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 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C)。 A. Ddrr×ddRr B. DdRR×ddrr C. DdRr×ddrr D. DDRr×ddrr 7.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蝇杂合体和红眼 雄蝇交配,子代中眼色的表现型是()。 A. 雌果蝇:? 红眼、?白眼 B. 雌果蝇:?红眼、?白眼 C. 雄果蝇:? 红眼、?白眼 D. 雄果蝇:?红眼、?白眼 8.染色体的某一部位增加了自身的某一区段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称为()。 A. 缺失 B. 易位 C. 倒位 D. 重复 9.对一生物减数分裂进行细胞学检查,发现后期I出现染色体桥,表明该生物可能含有 ()。 A. 臂间倒位染色体 B. 相互易位染色体 C. 臂内倒位染色体 D. 顶端缺失染色体 10.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缺失环中包含()。 A. 一条缺失染色体 B. 两条缺失染色体 C. 一条正常染色体 D. 两条正常染色体 11.通常把一个二倍体生物配子所具有的染色体称为该物种的()。 A. 一个同源组 B. 一个染色体组 C. 一对同源染色体 D. 一个单价体 12.有一株单倍体,已知它具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发现其全部为二价体,说明 它是来自一个()。 A. 同源四倍体 B. 异源四倍体 C. 三体植株 D. 四体植株 13.假定在一个植物株高由A, a和B, b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决定,基因效应相等且可累加。 双杂合体(AaBb)自交后代中与F1植株高度相等植株约占()。 A. 1/16 B. 4/16 C. 6/16 D. 15/16

遗传学期末复习题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前导链与后随链:DNA复制的两条新链中,有一条链是沿5′→ 3′方向连续合成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快,故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则是沿5′→ 3′方向先合成一些比较短的片段,然后再由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合成的速度相对较慢,故称为后随链。 2、转录的模板链:DNA转录中作为转录模板的DNA一条链称为模板链,另外一条则称为非模板链。 3、密码子与反密码子:mRNA上的每3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也称为三联体密码,一个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翻译过程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tRNA 的分子结构中具有三个与密码子相配对的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 4、简并:一种氨基酸可由一个以上密码子决定的现象称为简并。 5、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有些来源相同、DNA序列相似、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互相关联的功能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 6、重叠基因:有的噬菌体存在不同基因共用一部分DNA序列的现象,具有这种共用序列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7、单交换与双交换:两对基因之间距离较小,这个区段只能发生一个交换,即为单交换。当基因间距离比较大时,同一个性母细胞可能在这个区段发生两个交换,即称为发生双交换。 8、干扰与符合系数:一个单交换的发生影响了另一个单交换的发生,这种现象称为干扰。干扰程度的大小通常用符合系数或并发系数表示。 9、超亲遗传:是指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F2及以后的分离世代群体中,出现超越双亲性状的新表型值的现象。

10、狭义遗传率:是加性方差在表现型方差中的百分数。 11、亲缘系数:两个个体都带有同一祖先某一特定等位基因的概率。 12、纯系:纯系是指一个群体中只存在一种基因型,并且这种基因型是纯合的。自花授粉的一个植株的自交后代可得到纯系。 13、细胞质遗传: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DNA,它所组成的基因也能决定生物某些性状的表现和遗传。这类遗传现象,称为细胞质遗传。 14、细胞质基因组:分布于细胞质的全部DNA序列。 15、表观遗传变异: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最终导致表型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 16、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简称质核型雄性不育,又称为胞质不育型。 17、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的花粉育性受母体的基因型(孢子体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花粉败育发生在孢子体阶段。 18、配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直接由雄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决定,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阶段。 19、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一个群体里,a基因在A、a基因总数中的比率,称为a的基因频率。 20、基因型频率:就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占群体全部基因型个体总数的比率,也是特定基因型在群体中出现的概率。 21、随机交配:是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性别的个体交配的概率都相同。 22、基因突变:也称点突变,是DNA分子结构上微小的改变,它是由于碱

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一试卷 一、简答题(共20分) 1、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如AA、Aa、aa﹞差异的本质是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什么是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2、牛和羊吃同样的草,但牛产牛奶而羊产羊奶,这是为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加以说明。 3、已知Aa与Bb的重组率为25%,Cc的位置不明。AaCc的测交子代表型呈1:1:1:1的分离。试问怎样做才能判断Aa和Cc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基因,还是具有最大重组率的连锁基因? 4、在细菌接合过程中,供体染色体DNA进入受体的长度不及全长的1/2,那么怎样才能用中断接合法定位染色体DNA上的全部基因? 三、填空题(共10分) 1、三价体存在于、等非整倍体的减数分裂中。 2、三联体密码中,属于终止密码的是、及。 3、把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记为2n,核DNA含量记为2c,那么玉米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染色体DNA分子数目 为,核DNA含量为。 4、根据质核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的发生过程,可把它分成不育 和不育两种类型。 四、论述题(10分) 试说明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其细胞学基础和各自的适用范围。 五、推理与计算题(共40分) 1、(8分)香豌豆花的紫颜色受两个显性基因C和P的控制,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呈隐性状态时花的颜色是白色的。下列杂交组合后代花的颜色和分离比例将是怎样的? A、CcPp×CCPp B、CcPP×CCPp C、CcPp×ccpp D、ccPp×CCPp 2、(6分)基因a、b、c、d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经过一系列杂交后得到以下交换值:

基因 a、c a、d b、d b、c 交换 值 40% 25% 5% 10% 试描绘出这四个基因的连锁遗传图。 3、(10分)两株皆开红花的三体烟草A×B时F1呈现5:1的红花与 白花的分离,反交则呈现4:1的红白分离。试分析A、B两个三体亲 本的基因型,基因的分离方式及配子的受精情况。 4、(8分)草履虫中,品系A是放毒型,品系B和C是敏感型,三者 皆为纯合基因型。品系A和B长时间接合,其子代再自体受精得若干 后代,皆为放毒型。当品系A和C长时间接合,经同样过程得到的后 代一半是放毒型,一半是敏感型。问这三个品系的基因型如何?细胞 质中是否均含有卡巴粒? 5、(8分)已知玉米芽鞘色泽差异是由一对基因决定的,在红芽鞘玉 米自交系隔离区内发现绿芽鞘株率为2.25%,而在绿芽鞘玉米自交系 隔离区内发现红芽鞘株率为13%。试分析哪个自交系种子的混杂程度 高。假定红芽鞘为显性,且两个自交系均为平衡群体。 六、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假显性 2、染色体组 3隐性上位作用 4、QTL 5、复等位基因 遗传学试题一答案 一、简答题 1、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差异的本质是其DNA分子结构上的不同。从分子水平来看,若基因同一位点的DNA分子结构相同,则为纯合基因型;不同,则为杂合基因型。在杂合状态下就可表达的DNA序列为显性基因,而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表达的则为隐性基因。 2、牛、羊虽吃同样的食物,但产奶时由于其表达的基因不同,即其DNA 分子结构上的差异,使其合成的蛋白质等物质存在差异,结果牛产牛奶而羊产羊奶。 3、分析BbCc测交子代结果,看B、C是否连锁。

遗传学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单位性状与相对性状 2.积加作用与抑制作用 3.上位作用与下位作用 4.不完全连锁与符合系数 5. 臂内倒位与臂间倒位 6. 三体与双三体 7. 细胞质遗传与母性影响 8.植物的核不育型与核质不育型 9.广义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 10.减数分裂。 11.测交 12.完全连锁 13.共显性 14.广义遗传力 15.隐性上位作用

16.单体 17.并发系数 18.母性遗传 20.染色体组 21.基因的加性效应 22.臂间倒位染色体 23.相斥组与相引组 24.染色体 25.染色单体 26.着丝点 27.细胞周期 28.同源染色体 29.异源染色体 30.无丝分裂 31.有丝分裂

32.单倍体 33.联会 34.联会复合体 35.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36.基因与等位基因 37.表现型与基因型 38.互补作用 39.积加作用 40.显性上位作用 41.隐性上位作用 42.重叠作用 43.抑制作用 44.多因一效 45.一因多效 46.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47.交换值 48.基因定位 49.连锁遗传图 50.伴性遗传 51.限性遗传 52.从性遗传 53.超亲遗传 54.加性效应 55.显性效应 56.上位性效应 57.遗传率 58.加性方差 59.显性方差 60.上位性方差 61.QTL作图

62.近交衰退 62.杂种优势 63.杂种劣势 64.基因突变 65.突变率 66. 复等位基因 67.母性影响 68.伴性遗传 69.杂种优势 二、简答题 1.显性现象的表现有那几种形式?显性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2.纯系学说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 3.什么是微效基因、微效多基因和主效基因?它们的作用有何区别?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医学遗传学》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 2、突变基因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细胞质 二、名词解释 1、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成为遗传性疾病或遗传病,遗传因素可以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 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可以是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2、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即由于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 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呈孟德尔式遗传。 3、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畸变)所导致的疾病。 4、在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体细胞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第2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填空题 1、碱基替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2、核苷酸切除修复 二、选择题1、A 三、简答题 1、⑴分离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每个生殖细胞中只有亲代成对的同源染 色体中的一条;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生殖细胞中只含有两 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对于亲代,其某一遗传性状在子代中有分离现象;这就是 分离律。 ⑵自由组合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分和随机,即自由组合 定律。 ⑶连锁和交换律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连锁在一起的,构成一个连锁群;同源染色体上 的基因连锁群并非固定不变,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 时发生交换,使基因连锁群发生重新组合;这就是连锁和交换律。 第3章单基因遗传病

一、填空题: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 2、系谱分析法 3、具有某种性状、患有某种疾病、家族的正常成员 4、高 5、常染色体、无关 6、1/4、2/3、正常、1/2 7、半合子 8、Y伴性遗传9、环境因素10、基因多效性 11、发病年龄提前、病情严重程度增加12、表现型、基因型 二、选择题——A型题 1、B 2、A 3、C 4、D 5、D 6、A 7、D 8、B B型题 1、A 2、D 3、B 4、C 5、D 6、C 7、B 8、C 三、名词解释: 1、所谓系谱(或系谱图)是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直系亲属和 旁系亲属)的数目、亲属关系及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资料绘制而成的图解。 2、先证者是指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学研究者发现的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 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3、表现度是基因在个体中的表现程度,或者说具有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 的不同部位,由于各自遗传背景的不同,所表现的程度可有显著的差异。 4、外显率是某一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或纯合隐性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得以表现的 百分率。 5、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使个体的表型恰好与某一特定基因所产生的表型相同或相似, 这种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称为拟表型。 6、遗传异质性指一种性状可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 7、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其父放或母方,而表 现出功能上的差异,因此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或基因组印记、亲代印记。 8、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因致病基因并不表达或虽表达但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 状,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后才才表现出疾病,这一显性形式称为延迟显性。 9、也称为半显性遗传,指杂合子Dd的表现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dd的表现 型之间,即在杂合子Dd中显性基因D和隐性基因d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不规则显性: 2.分子病: 3.移码突变: 4.近婚系数: 5.罗伯逊易位: 6.遗传咨询: 7.交叉遗传: 8.非整倍体: 9.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10.易患性: 11.亲缘系数: 12.遗传性酶病: 13.核型: 14.断裂基因: 15.遗传异质性: 16.遗传率: 17.嵌合体: 18.外显率和表现度: 二、填空题

1.DNA的组成单位是。 2.具有XY的男性个体,其Y染色体上没有与X染色体上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则该男性个体称为。 3.凡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若干对等位基因,彼此间互相连锁,构成一个。 4.基因表达包括和两个过程。 5.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一条染色体由两条构成,彼此互称 为。 6.血红蛋白病中,由于珠蛋白异常引起的是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 异常引起的是地中海贫血。 7.“中心法则”表示生物体内的传递或流动规律。 8.染色体畸变包括和两大类。 9.群体的遗传结构是指群体中的和种类及频率。 10.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受和的双重影响。 11.苯丙酮尿症患者肝细胞的酶(PAH)遗传性缺陷,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 12.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可有型和型两种类型。 13.在真核生物中,一个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所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 其上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 14.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将人类染色体分为类。 15.分子病是指由于造成的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6.和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所表现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17.一个体的某种性状是受一对相同的基因控制,则对这种性状而言,该个体为。如控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相对基因,则该个体称为。 18.基因频率等于相应基因型的频率加上1/2 基因型的频率。 19.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人类初级精母细胞前期Ⅰ粗线期中,每个二价体具有条染色单体,称为。 20.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胎儿出生前诊断其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叫做。 21.45,X和47,XXX的女性个体的间期细胞核中具有个和个X染色质。 22.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称为。他可以将这一有害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23.倒位染色体的携带者在进行减数分裂联会时,其体内的倒位染色体通常会形成一个特殊的结构,即。 24.一个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称为,与此性状相关的遗传组成称为。 25.在早期卵裂过程中若发生或,可造成嵌合体。 26.DNA分子是的载体。其复制方式是。 27.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形成有关,称 为。 28.近亲的两个个体的亲缘程度用表示,近亲婚配后代基因纯合的可能性用表示。 29.血红蛋白病分为和两类。 30.Xq27代表。核型为46,XX,del(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 31.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或变化。 32.细胞分裂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或更早时期染色体的带纹,称为。 33.染色体数目畸变包括和的变化。 34.a地中海贫血是因异常或缺失,使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引

遗传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因为1、分离规律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与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 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就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RR×rr (2)Rr×rr (3)Rr×Rr (4) Rr×RR (5)rr×rr 3、下面就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与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的基因型与表型怎样?(1)Rr × RR (2)rr × Rr (3)Rr × Rr 粉红 红色白色粉红粉红粉红 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1)WWDD×wwdd (2)XwDd×wwdd(3)Wwdd×wwDd (4)Wwdd×WwDd 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就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就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就是显性。

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解:杂交组合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就是马铃薯叶。紫茎与绿茎就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就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解:题中F2分离比提示:番茄叶形与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分析: (1) 紫茎马铃暮叶对F1的回交:

园林植物遗传学期末考试复习

植物遗传学第一章、绪论 1. 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有性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同种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基因型:指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总和,这些物质具有与特殊环境因素发生特殊反应的能力,使生物体具有发育成性状的潜在能力。 表型: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发育成具体的性状,称为表现型。 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 个体发育:生物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的过程。 细胞分化:在一个生物体的生命周期中,形态逐渐发生变化,这就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形态建成:指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的个体的过程 阶段发育的基本规律:顺序性、不可逆性、局部性 2. 简述基因型和表现型与环境和个体发育的关系。 3. 简述生物发育遗传变异的途径。 (1)基因的重组和互作:生物体变异的重要来源 (2)基因分子结构或化学组成上的改变(基因突变) (3)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4)细胞质遗传物质的改变 4. 简述观赏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中的作用。 1)园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2)园林植物变异的多样性(多方向、易检测、可保留); 3)园林植物栽培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4)保护地栽培; 5)生命周期相对较短。 个体发育 外界环境条件作用 (外因)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1 细胞 1 组成: ? 1)结构单位——形态构成,细胞的全能性 2)功能单位——新陈代谢,生命最基本的单位 3)繁殖单位——产生变异的基本单位 2 类型 根据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将生物分为 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 细胞生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 根据细胞核和遗传物质的存在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原核生物(无丝分裂,转录,翻译在同一地点) 如:细菌、蓝藻(蓝细菌) 真核生物(有丝分裂,转录,翻译不在同一地点) 如: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真菌、高等植物、动物、人类

遗传学复习题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遗传病(genetic disease):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 疾病。 2、先天性疾病:是指个体出生后即表现出来的疾病。 3、家族性疾病:是指某些表现出家族性聚集现象的疾病,即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患同 一种疾病。 二、简答 (1)遗传病的主要特征: ①垂直传递:遗传病是在上、下代之间垂直传递。 ②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是发生遗传病的根本原因,也是遗传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 主要特征。 ③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发生的遗传物质改变才能遗传,而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 并不能向后代传递。 ④遗传病常有家族性聚集现象。遗传病患者家系中,亲缘关系越近,发病机率越高, 随着亲缘关系疏远,发病率降低。 (2)遗传病的分类: 分类依据:根据遗传物质改变的不同和遗传的特点不同。 ㈠单基因病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3.X连锁隐性遗传病; 4.X连锁显性遗传病;5.Y连锁遗传病6.线粒体遗传病㈡多基因病㈢染色体病㈣体细胞遗传病 第二章基因 第一节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基因(gene):是合成一种有功能的多肽链或者RNA分子所必需的 一段完整的DNA序列。 2、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DNA顺序包括编码顺序和非编码 顺序两部分。编码顺序在DNA分子中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顺序 分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因此称为断裂基因。 3、外显子(exon):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DNA编码顺序称为外显子。 4、内含子(intron):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DNA非编码顺序称为内子。 5、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是指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 生的一组基因。根据基因在染色体的分布,可分为基因簇和基因超家族两种类型。 6、假基因(pseudogene):其基因序列与具有编码功能的基因序列类似,因为不能编 码蛋白质,所以称为假基因。2简答 二、问答 1、人类DNA的存在形式有哪几种? (1)高度重复顺序(卫星DNA,反向重复顺序) (2)中度重复顺序(短分散元件,长分散元件) (3)单一顺序 第三节基因突变 一、名词解释 1、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指DNA分子中的核苷酸顺序发生改变,使遗传密 码编码产生相应的改变,导致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发生变化,以致引起表型的改变。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ter 1 AnIntroduction toGenetics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 拉马克(4)克里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 (4)细胞遗传学 4. 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1)1859 (2)1865 (3) 1900 (4)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 (4)C·R·Darwin?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 (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Chapter2Mitosisand Meiosis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染色体数是多少? 答:(1)胚乳:32;(2)花粉管的管核:12;(3)胚囊:12;(4)叶:24;(5)根端:24;(6)种子的胚:24;(7)颖片:24。 3。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列所示: 4. 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图;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图。

遗传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一试卷 一、简答题(共20 分) 1、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如AA、Aa 、aa ﹞差异的本质是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什么是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2、牛和羊吃同样的草,但牛产牛奶而羊产羊奶,这是为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加以说明。 3、已知Aa 与Bb 的重组率为25% ,Cc 的位置不明。AaCc 的测交子代表型呈1:1:1:1 的分离。试问怎样做才能判断Aa 和Cc 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基因,还是具有最大重组率的连锁基因? 4 、在细菌接合过程中,供体染色体DNA 进入受体的长度不及全长的1/2 ,那么怎样才能用中断接合法定位染色体DNA 上的全部基因? 三、填空题(共10 分) 1、三价体存在于、等非整倍体的减数分裂中。 2、三联体密码中,属于终止密码的是、及。 3、把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记为2n ,核DNA 含量记为2c ,那么玉米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染色体DNA 分子数目为,核DNA 含量为。 4 、根据质核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的发生过程,可把它分成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 四、论述题(10 分)试说明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其细胞学基础和各自的适用范围。 五、推理与计算题(共40 分) 1、(8 分)香豌豆花的紫颜色受两个显性基因 C 和P的控制,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呈隐性状态时花的颜色是白色的。下列杂交组合后代花的颜色和分离比例将是怎样的? A、CcPp×CCPp B、CcPP×CCPp C、CcPp×ccpp D、ccPp ×CCPp 2、( 6 分)基因a、b、c、d 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经过一系

2020年上遗传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统一考试 遗传学试卷 学院专业生年级学号姓名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量:分钟试卷编号(A.B): B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你选中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隐性纯合状态下有致死突变的效应属于()。 (A)可见突变(B)生化突变 (C)显性致死突变(D)隐性致死突变 2、交换值是用来衡量相互连锁的基因的距离,它们的关系是()。 (A)交换值越大基因的距离越大。 (B)交换值越大基因的距离越小。 (C)交换值与基因的距离不等。 3、椎实螺外壳旋向的遗传是一种()。 (A)细胞质遗传(B)细胞核遗传 (C)短暂的母性影响(D)持久的母性影响

4、果蝇常染色体上隐性突变的定量检测方法是应用( )。 (A )测交法 (B) 平衡致死系检测方法 (C) CLB 品系检测法 (D)Muller -5技术 5、假定在一个植物群体内,有两对基因Aa 和Bb 决定植株高度,效应是累加 的,纯合体AABB 株高为50厘米,而aabb 为30厘米,则这两个个体杂交的F 1植株高度大约为 厘米。 (A )20 (B )30 (C )40 (D ) 50 6、在群体遗传中,如果选择对隐性纯合体不利时,经过一代选择后基因频率 改变为( )。 7、卡巴粒是草履虫细胞内的一种( )。 (A )因F 子 (B )R 因子 (C )共生体 (D )Co 因子 8、亚硝酸的诱变作用主要是( )。 (A )氧化脱氨基作用 (B )使DNA 分子的氢键断裂 (C )使DNA 分子形成二聚体 (D )使DNA 分子产生移码 9、一个杂合子经八代自交后,所得到的杂合子的比例为( )。 (A )(1/4)8 (B )(1/2)8 (C )1―(1/2)8 (D )(3/4)8 221) 1()(sq q sq q B ---= ?2 1)1()(sq q q q A --= ?) 2(1)1()(2 p sp p sp q D ----= ?) 2(1)(p sp sp p p C ---= ?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二、填空题 (7) 二、填空 (10) 三、判断 (12) 四、简答题 (14) 四、简答题 (16) 五、计算题 (20) 五、计算题 (26) 一、名词解释 1、遗传1、亲代把成套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并致使亲子相似的过程。 2、变异2、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子代发挥的作用发生变化,致使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相异的过程。 3、可遗传变异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变异。 4、不遗传变异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性状变异。 5、生物进化5、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6、自然选择6、针对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7、人工选择7、人类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从中选择人类所需的种或品种的过程。 8、原核生物8、细胞中仅有核物质,而没有形成核结构的一类原始生物。如病毒、细菌、蓝藻等。 9、真核生物9、细胞中具备核结构的已进化的生物。 10、同源染色体10、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11、非同源染色体11、在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他们起源也不同。 12、双受精12、种子植物胚囊中,同时发生的卵与精子结合为合子,两个极核与精子结合为胚乳细胞核的过程。 13、花粉直感13、在杂交的情况下,母株新结种子的胚或胚乳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14、孤雌生殖14、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雄生殖15、雄配子体未与卵结合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单性生殖16、未经雌雄两性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7、不定胚同17、珠心或珠被的双倍体细胞,不能经过配子体阶段即分化而成的胚 18、单性结实18、卵细胞没有受精不形成胚,但雌蕊受花粉的刺激而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19、无融合生殖19、生殖虽涉及性分化但却是雌雄配子不发生融合的一种生殖方式。

医学遗传学期末试题单选版

……………………………………………………………最新资料推荐…………………………………………………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遗传病的最基本特征是: A. 家族性 B. 先天性 C. 终身性 D. 遗传物质的改变 E. 染色体畸变2.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不同疾病发生中作用不同,对疾病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基本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C.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D.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作用同等E. 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3.揭示生物性状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的两个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科学家是A.Mendel B. Morgan C.Garrod D.Hardy.Wenberg E.Watson,Crick 4. 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人群中约有3%~5%的人受单基因病所累B.人群中约有0.5%~1%的人受染色体病所累C.人群中约有15%~20%的人受多基因病所累 D. 人群中约有20%~25%的人患有某种遗传病E. 女性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约为5%*5.研究染色体的结构、行为及其与遗传效应关系的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称为: A.细胞遗传学B.体细胞遗传学 C. 细胞病理学D.细胞形态学E.细胞生理学 6.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 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 A. 人类细胞遗传学B.人类生化遗传学 C. 医学分子生物学 D. 医学分子遗传学E.医学生物化学 7.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E.Boveri,Sutton 8.在1944年首次证实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E.Garrod 9.1902年首次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E.Garrod 10.1949年首先提出“分子病”概念的学者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Paullng E.Boveri,Sutton *11.1956年首次证明人的体细胞染色体为46条的学者是: A. Feulgen B.Morgan C.蒋有兴(JH.Tjio)和Levan D.Avery E.Garrod

遗传学试题复习题汇总附加答案

1.双受精: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另1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2.冈崎片段:DNA 在合成过程中,按5’到3’方向一段一段合成的单链小片段。3.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的表现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作完全显性。 4.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由细胞质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又称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等。 5.符合系数:指理论交换值与实际交换值的比值,符合系数经常变动于0—1之间。6.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7.随机遗传漂变:在大群体中,正常适合度条件下,繁衍后代数量趋于平衡,因此基因频率保持稳定;但是在小群体中可能出现后代的某基因比例较高的可能性,一代代传递中基因频率明显改变,破坏了Hardy-Weinberg平衡,这种现象称为(genetic shift)。8.转导(transduction):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9.顺反子:表示一个作用的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所述基因的大小。所包括的一段DNA 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平均大小为500~1500个碱基对 10.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照射的剂量数,即剂量率。 名词解释 1.中心法则(centraldogma):遗传信息从DNA→mRNA→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2.姊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3.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是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 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 4.缺体:缺掉一对或一对以上同源染色体的个体,2n-2或(n-1)表示。 5.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品种(或品系)杂交,F1代在生活力、繁殖力、抗病力等方面都超过双亲的平均值,甚至比两个亲本各自的水平都高的现象。 6.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7.有性生殖:通过亲本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受精而形成合子,进一步分裂,分化和发育而形成后代,是最普遍而重要的生殖方式,大多数动植物都是有性生殖。 8.Hardy-Weinberg平衡律。 在随机婚配的大群体中,没有受到外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显性性状并没有随着隐性性状的减少而增加,不同基因型相互比例在一代代传递中保持稳定,这就是Hardy-Weinberg平衡律。 9.转化(transformation):指某些细菌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加入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10.接合(conjugation)是指遗传物质从供体(donor)—“雄性”转移到受体(receptor)—“雌性”的过程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遗传1、亲代把成套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并致使亲子相似的过程。 2、变异2、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子代发挥的作用发生变化,致使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相异的过程。 3、可遗传变异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变异。 4、不遗传变异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性状变异。 5、生物进化5、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6、自然选择6、针对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7、人工选择7、人类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从中选择人类所需的种或品种的过程。 8、原核生物8、细胞中仅有核物质,而没有形成核结构的一类原始生物。如病毒、细菌、蓝藻等。 9、真核生物9、细胞中具备核结构的已进化的生物。 10、同源染色体10、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11、非同源染色体11、在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他们起源也不同。 12、双受精12、种子植物胚囊中,同时发生的卵与精子结合为合子,两个极核与精子结合为胚乳细胞核的过程。 13、花粉直感13、在杂交的情况下,母株新结种子的胚或胚乳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14、孤雌生殖14、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雄生殖15、雄配子体未与卵结合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单性生殖16、未经雌雄两性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7、不定胚同17、珠心或珠被的双倍体细胞,不能经过配子体阶段即分化而成的胚 18、单性结实18、卵细胞没有受精不形成胚,但雌蕊受花粉的刺激而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19、无融合生殖19、生殖虽涉及性分化但却是雌雄配子不发生融合的一种生殖方式。 20、单位形状20、为便于遗传研究而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 21、相对性状21、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的相对差异,这些差异互称为相对性状 22、性状22、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统称。 23、分离现象23、杂种表现显性其后代表现显性和隐性的分离,这种现象称为分离现象 24、分离规律24、是生物遗传的普遍规律之一,指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随同同源染色体分开而进入不同的配子,从而导致性状分离这一规律。 25、相对基因25、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个体中是等位的,在群体中是复等位的。 26、等位基因26、控制同一单位性状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对应位置上的基因。 27、基因型(遗传型)27、控制生物某一单位性状或一些单位性状或全部性状的基因的组合。它代表生物的遗传组成。 28、表型28、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的组合。 29、纯合型(纯质结合)29、任一对等位基因全由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构成的基因型组合方式。 30、杂合型(异质结合)30、基因型中,任一对等位基因既有显性基因又有隐性基因的组合方式。 31、基因型分析31、通过自交或测交,对未知的个体基因型进行的分析。 32、完全显性32、杂合显性效应与纯合显性完全相同的显性。 33、不完全显性33、杂合显性效应介于纯合显性与纯合隐性之间的显性。 34、共显性34、在同一个体或组织细胞中同时表现出来的同一单位性状的两个显性。 35、显性35、某单位性状在基因型杂合时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 36、隐性36、某单位性状在基因型杂合时未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它在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中会分离出来。 37、测交法37、是用于分析基因型,测定交换值的一种方法。指用隐性个体与被测个体杂交,根据后代类型和比例来推测个体基因型或交换值的方法。 38、杂交法38、是用于分析基因型的一种方法,指用被测个体自花授粉受精,根据后代类型和比例类推被测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39、复等位基因39、控制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基因的3个以上等位成员。 40、独立分配规律40、遗传的普遍规律之一,指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异位基因则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41、一因多效41、指同一基因除了控制主要性状的表现之外,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它性状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