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分析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分析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当前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我国智能交通领域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实践应用在智能交通建设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交通道路的通行效率,缓解道路交通压力的同时,还能够科学有效地控制防范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充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大数据技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智能性,能够辅助交通管理人员完成对交通动态情况的实时管理,自动化处理分析大量交通运行数据,并提供最佳的交通问题解决方案,实现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智能交通;应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车辆数量日益增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出行的生活。

为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相关工作者应切实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利用其构建现代化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从多角度出发,快速、准确地获取与城市交通有关的数据信息,继而优化对城市交通资源的配置、为居民提供更良好的出行体验,促进城市交通的持续发展。

1智慧交通及大数据应用智慧交通是现代智慧理念在交通领域中应用。

智慧交通与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相同,是现代社会朝智能化方向改进的重要路径。

而智慧交通具体构建过程中,主要以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关键技术,将各种技术高效结合,实现交通管理。

在当前,我国智慧交通建设主要是应用智慧交通系统,完成交通运行实时监控、交通运行状态分析、交通运行管理智能化决策等相关工作,从而实现整个交通的智能化管理,提升交通运行管理效率。

综上研究,智慧交通也是现代智能化技术在交通体系中的应用。

而在整个智慧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正是由数据信息串联各技术模块、交通数据采集、交通数据分析以及交通数据决策等板块组成,是智慧系统管理的主要原理,所以大数据理念是整个智慧交通的核心。

2大数据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实践应用2.1大数据技术在智能交通诱导中的应用在现代城市交通管理过程中,导致道路拥堵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具体包括了道路基础设施不够先进完善、交通路段车辆量过大、车流量超出道路承载能力、违法停车等。

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宋大治1,王 健1,徐钟全2,刘光杰3(1.南京地铁建设有限公司,南京 210017;2.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 210044)摘要: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基于线网数据中心建设的平台已经逐步取代以往单一的网格级别的综合监控系统。

针对大数据技术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需求、应用思路、应用方法和业务场景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形成智能决策分析,助力城轨线网协同指挥,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心中图分类号:U28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440(2022)02-0070-06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Urban Rail TransitSong Dazhi1, Wang Jian1, Xu Zhongquan2, Liu Guangjie3(1. Nanjing Metro Construction Co., Ltd., Nanjing 210017, China)(2. CRSC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Beijing 100070, China)(3.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Abstrac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the platform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line networking data center has gradually replaced the previous integrated monitoring system of single grid level.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pplication ideas,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business scenarios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and forms intelligent decision analysis through bi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to assist the coordination command of urban rail line networking and provide powerful support services of big data.Keywords: big data technology;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networking center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22.02.016收稿日期:2020-10-23;修回日期:2021-1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1B2003)第一作者:宋大治(1977—),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技术,邮箱:songsdz@163. com。

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探讨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和提供更高效、环境友好的交通选择,城市轨道交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一、智能化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600字)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智能票务系统、智能调度系统以及智能安全监控系统等,不仅提高了轨道交通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还为乘客提供了更好的出行体验。

二、新能源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500字)随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力驱动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等新能源技术的引入,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排放物的排放量,还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更加可持续和清洁的能源供给。

三、高铁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400字)高铁技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分支,对交通效率和出行体验的提升有着显著影响。

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快、舒适性高,使得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缩短了旅行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中的应用(500字)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轨道交通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智能监控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全面监控和安全防护,及时发现并应对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动。

智能化技术、新能源技术、高铁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效率、便捷性和安全性,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出行方式。

这些技术创新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地铁运营大数据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大数据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大数据管理研究摘要:本文基于地铁运营的大数据管理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并优化地铁系统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笔者通过归纳整理大量地铁运营数据,对车站客流、列车运行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大数据管理可以帮助地铁系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乘客需求,并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以及便捷的出行体验。

关键词:地铁运营;大数据管理;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地铁系统作为城市快速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地铁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渐受到限制。

面对这一挑战,地铁运营的大数据管理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地铁运营大数据管理研究的重要性地铁运营大数据管理研究的重要性无法被忽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环保的交通方式,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系统的运营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包括乘客流量、车站运营情况、列车运行状态等等。

1.1地铁运营大数据管理研究对于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使地铁运营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乘客的出行需求和乘车习惯,从而更好地优化地铁线路规划和列车调度。

比如,通过分析客流数据,可以预测出高峰时段和低峰时段的客流情况,从而合理安排列车发车间隔和调整站台班次,避免因客流过大或过小而导致的问题,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

1.2地铁运营大数据管理研究对于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和预测车厢拥挤度、座位利用率等信息,进而合理安排乘车策略和优化车厢布局,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乘车环境。

同时,通过分析运行数据,可以及时发现车辆故障、线路故障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快速修复,保障乘客的安全和顺畅出行。

1.3地铁运营大数据管理研究还对于城市规划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大量的地铁运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区域的人口集中情况、出行需求特点等信息,为城市规划者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的交通枢纽和发展方向。

浅谈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

浅谈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

浅谈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是将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应用于城轨系统的全方位建设和管理,实现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实现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智能化的先进运营管理系统,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出行需求。

首先,建立高精度测量系统,强化轨道交通运行信息的监测。

采用GP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轨道交通车辆及设施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轨道交通运行进行调度,提高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其次,应用先进的运营管理系统,优化调度和数据管理。

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运营管理系统是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灵魂。

这个系统需要实现轨道交通车辆运行的时刻表规划、列车运行指挥、乘客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处理等功能,以建立起一个高效、安全、便利的运营平台。

再次,实现电子支付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功能。

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市民出行逐渐依赖于手机应用程序。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应当实现在线电子支付以及网上选座、换乘、退票等功能,提供更加便利和快捷的服务。

同时,应用大数据分析算法,对轨道交通车辆和乘客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实时监测和预测车流、人流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车辆运行规划,优化运行效率。

最后,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自动化监控和维护。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轨道交通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维修管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维护成本,确保轨道交通设施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总之,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建立全方位、高效率的智慧交通系统,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和调度,提高城市运营效率,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智能运维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智能运维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智能运维技术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成为困扰人们的头号难题。

以中国为例,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不断扩大规模,其功能设备也不断更新迭代,为了更好地保障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智能运维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智能运维技术的定义、应用及相关案例展开阐述。

二、智能运维技术的定义智能运维技术(Intelligent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是指利用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设备、工具和资源的自动检测、故障诊断、预测分析和维护调整等服务。

智能运维技术通过实现设备的自动监测、告警识别和故障定位等功能,大幅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和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三、智能运维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1. 数据化行车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运维技术之一就是实时监测轨道交通运行数据。

智能运维技术通过感知各项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轨道交通的实际运行情况,并针对性地解决车辆设备故障和交通管制等问题,提高轨道交通运行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2. 智能巡检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信号、电源等各种元器件需要定期巡检和维护。

智能运维技术通过使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手段对轨道交通的各种元器件定期进行巡检,实时获取数据,并据此进行故障预测和管控,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智能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故障的处理和维修是影响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核心因素之一。

智能运维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通过对设备故障的自动记录、故障定位和预测修复,实现对设备的智能维修和快速响应,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预警能力。

4. 智能物资管理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大量的物资来维护和保养设备,如轨道、转向器、交流电抑制器等。

智能运维技术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和RFID技术等实现对物资的智能管理和监测,提高对物资的监管和调配效率,减少库存和浪费,节省成本。

四、智能运维技术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案例1. 上海地铁使用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对车站、车厢和安检等区域进行远程监控,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检测出故障,提高了轨道交通的安全等级和服务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控制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和优化调度,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的原理、功能和发展前景。

一、智能调度系统的原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的原理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

首先,系统会收集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数据,包括车站乘客流量、列车位置和速度、信号系统信息等。

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如拥堵状况、运行时刻表等。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预测模型,进行智能调度决策,包括列车运行计划、信号优化和应急响应等。

二、智能调度系统的功能1. 运行监测与分析: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轨道交通的运行状况,包括车站客流量、车辆位置与速度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轨道交通的拥堵状况、运行效率等指标,为下一步的调度决策提供依据。

2. 路线优化与分配:智能调度系统可以根据乘客流量和市区交通情况,优化列车的行驶路线和车站的停靠顺序,使得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和流畅。

3. 信号控制与优化: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对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进行智能控制与优化,通过分析车流情况和预测交通需求,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减少交通阻塞和车辆等待时间。

4. 交通调度与应急响应: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交通状况进行调度决策,包括增加或减少列车班次、调整运行计划等,以适应突发情况和高峰时段的交通需求。

三、智能调度系统的发展前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人工调度已经无法应对复杂的运营环境和需求变化。

智能调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能够更好地满足乘客出行的需求,优化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大数据时代下城轨交通行业数据中台应用浅析

大数据时代下城轨交通行业数据中台应用浅析

大数据时代下城轨交通行业数据中台应用浅析摘要:“数据资源”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数据应用已经成为“智慧型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下一代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随着信息、传感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地铁数据也不例外。

数据运用将有必要打破地铁数据系统内部的障碍,全面融合汇总数据,对地铁内部大数据和外部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建设企业数据中台、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深入探索地铁系统的规律,进而指导运营实践,对提升地铁的运营管理水平和乘客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轨道交通数据中台顶层架构感知1 引言地铁领域涉及运输、土木、车辆、机电、供电、通信、信号、环控等多个专业,每天各专业通过人工、设备等方式采集产生的数据量以百万条计,这些数据具有海量、多源异构、产生和传播速度极快等特征。

随着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不断发展,“先建后统”的顶层设计模式已经实现了公司运营过程中各业务系统的专业需要,但是随着运营和管控水平的提高,信息化建设需要集成管理应用,加强应用间的沟通与交互。

在早期系统开发过程中,应用建设需求仅实现内部业务处理,缺乏针对应用间通信与整合考虑。

各业务系统各自为政的现状导致数据分析口径较多,信息化项目继而出现了“信息孤岛”和“数据孤岛”的现象。

后期项目推进信息化建设,无可避免需要将企业内核心数据串联起来,系统间交互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不同应用间构建语言有所不同,包括通信协议以及数据的传输格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得系统间交互需要大量且低效的开发工作。

以数据中台作为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实现业务系统及功能模块间的插拔式管理,实现基础数据管理的标准化,企业上下数据标准统一、流程规范、信息集成共享,提升企业数据资产的质量和价值,服务于业务协同、管理协同,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并建立起核心数据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合适的数据管控制度和管理组织,进一步优化内部业务流程,提升数据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地铁和轻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交通的重要形式,在很大程度上
缓解了城市地面交通的压力,但是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仍然存在
诸多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多为独立运营,没有实现联通联运的目标,
并且没有构建综合性的城市交通网络。

因此,大数据时代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创新
与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的价值,对轨道交通的合理布局,资源运用发挥更
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1 轨道交通运营大数据处理技术
大数据是一种海量、复杂的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混合结构的数据,难
以利用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处理,其生命周期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大数据生成。

各特定领域会生成多种大数据,如物联网大数据(通常与交通、城市化等有关)等。

(2)大数据的采集,预处理(数据集成、清洗、消除
冗余),传输。

(3)大数据存储。

涉及GFS等分布式文件系统,NoSQL数据库,云技术等。

(4)大数据产品。

多源异构数据转化为同质数据,涉及大数据处理
方法与技术。

云计算被公认为是最适宜于处理大数据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数字
网络访问其计算资源集合,云服务器提供远程存储数据。

轨道交通运营大数据大
都具有时间/空间位置信息,动态性强、异构性更加广泛、呈一定分布规律性。

有必要在理解数据、通过评估生成新数据、数据处理与约减、数据可视化等基础上
将数据资源化,构建轨道交通大数据智能生态系统,开发专门适用于轨道交通行
业大数据的多专业、多维度分析建模工具(如荷兰铁路数据挖掘工具TNV-conflict
及分析工具TNV-Statistics),拓展人的认知能力,设计大数据驱动的智能运营服
务与管控产品,实时辅助运营管理动态决策。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近几年深入开展运营管理信息化工作,围绕“规范、实时、安全、精益”的管理运营要求,全面建立了集中、统一、高效的现代化运营管理体系,支撑了运营管理业务持续健康的发展。

但随着各专业系统间的不断融汇贯通,各专
业系统数据未实现实时共享,跨系统的多流程环节的业务监控仍不全面,实时的、多维度的运营管理分析能力仍不足,亟待解决运营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具体
体现在:
2.1 各专业信息共享水平不足,实时数据质量有待提升
各专业系统(如车辆、信号、通信、AFC、线路、供电、机电、FAS、BAS等)为单独管理、单独维护的模式,造成各系统之间存在设备管理不对应,信息不一
致等数据问题,未建立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中心,没法全面掌握系统间的设备运营
对应情况。

运营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存在多部门、时间久、工作繁琐、数据量巨大
等特点,缺乏搞笑的清查工具,导致各系统设备质量管理工作积极性不好,维护
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从而影响各系统运营数据预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导
致管理数据分析预测失真,影响辅助决策水平的科学性、准确性。

2.2 各专业业务实时监控能力不高,存在监管隐患
各专业系统(如车辆、信号、通信、AFC、线路、供电、机电、FAS、BAS等)均通过自身的管理软件进行业务监控。

并未形成多专业联动监控。

而且目前的信
息技术及平台只能通过定时抽取、推送等方式实现信息贯通,造成业务信息滞后,风险监控不及时,引发业务安全风险和监管隐患。

随着信息化的加快,如何进行
运营业务的实时监控,有效防范运营管控风险,将是未来城轨运营管理工作的重
点研究方向。

2.3 海量运营数据挖掘能力不足,公司决策能力较低
传统的业务数据分析及处理技术因受限于目前处理平台与处理技术限制,不
能综合实时、完整、客观全面地对数据进行挖掘利用,使得有利用价值的数据没
有办法进行充分的获取,从而使公司无法做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

以某下属公
司为例,公司线路运营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数据超过亿条,而且以每年几百万条的
速度增加,使得当前的运营管理信息计算和分析速度异常缓慢,仅仅查询一条线
路的一个专业的全面数据所需的时间就超过2个小时,且计算复杂、准确性不高,还存在时效性较差、维度不全面等问题。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对策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搭建“基于大数据技
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形成大数据平台,进行多线路多专业的深入挖掘,分析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从而更有效的支撑多线路跨专业信息融合一
体化应用。

3.1 实时共享运营数据,提升系统数据一致性
应用大数据技术,将信号专业、线路专业、机电专业和车辆专业等系统中的
运营指标、延误情况、运营状态、设备状态、精度监测、故障统计、所属线站、
列车类型、准点信息等运营信息采集至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从而为数据质量分析
提供一个标准的数据源,按照设备关联关系及联动规则,实时多维度分析系统间
的信息一致性情况,为设备运营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撑,从而有效提升
设备数据质量。

3.2 实时监测各专业关键设备运行状态
通过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各专业系统实时监控分析、关
键信息及时预警分析等,建设全流程、可监控、可视化的专业管理方式,实现对
运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变动的全过程监控,提高运营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管
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3 提升辅助决策智能化水平
轨道交通运营中重大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给乘客带
来严重的灾难,影响乘客对轨道运营环境安全的信任评价,造成一定的社会负面
影响。

轨道关键设备,由于长时间在高负荷下连续运行,其故障是在所难免的,
开展有效的数据挖掘工作,可以降低故障发生率和故障严酷度,从而避免重大事
故的发生。

3.4 实现对设备养护维护的科学指导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数量持续增长,原有的单线运营单专业独立维修
管理体系也要随之改变,设备维修管理方式要向着统一化、科学化和智能化方向
发展。

轨道交通系统智能分析平台建成后,融合多条线路多个专业系统设备信息,对设备整体运行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对设备的运行质量状态做到心中有数,依据
运行状态制定合理维修计划,使普查式计划维修进步到依据运行状态的状态维修,引领轨道关键设备维修制度进步,提高安全系数,避免过剩维修,提高运营维修
管理水平。

该项目搭建平台将融合多专业数据信息,可以实现故障类型和故障位
置的准确判别,使维修工人在到达故障现场前,预先了解设备的故障信息和维修
建议,提高整个维修过程的效率。

4 结束语
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的背景下,为快速适应轨道交通的建设高潮,降低
快速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的影响,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
城市轨道交通各专业设备信息进行收集、融合、挖掘、关联、预警、可视化处理,最终形成一套可以面向政府监管方、运营管理方、设备维护方等各轨道交通运营
参与方提供集中化、专业化、深层次的定制内容,并应用于运营维护组织工作当
中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贺文严,覃俊北.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运输服务大数据平台的应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7(09):58-60.
[2]涂小华,张正.大数据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应用——以莆田市为例[J].
江西化工,2016(06):58-61.
[3]魏晓东,沈光亮.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信息化集成系统[J].自动化博览,2016(12):36-43.
[4]刘微,张铭,刘阳学.基于云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6,25(09):72-74+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