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办学主要内容与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办学主要内容与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办学主要内容与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就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

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的一种新

型的教育理念。

校企合作主要内容:

联合办学,委培以及人员输送

学校选派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科研,为企业培训员工等情况;企业与学校签订协议开展订

单培养、企业与学校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合作开发教材及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承担

专业课教学、实训指导、提供相关培训教材等

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效:

与市场接轨,与企业紧密联系,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习、实训的目的性,同时,更有助

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与企业的接轨上,一方面师资的培训,知识的更新,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设备的

添置和更新。

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方面的政策支持:

1、为学校与企业联系提供沟通渠道;

2、加强劳动法执行力度,逐步健全劳动就业准入制

校企合作说明:

1、“校企合作模式”指:校办产业(企业)模式、企业配合模式、行业(企业)办学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股份合作模式等等。

2、“校企合作主要内容”包括:①企业帮助学校建设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派专业技术人

员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到校兼课、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岗位、就业岗位等情况;②学校选派教

师到企业参与生产、科研,为企业培训员工等情况;③企业与学校签订协议开展订单培养、企业与学校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合作开发教材及实训指导教材等情况。

3、“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效”须用相关数据加以说明,包括企业投资办学的经费投入、实训实习设备投入、为学生提供奖学金或助学金等情况。

4、“企业性质”指国有、民营、合资等。

订单培养协议书(例)

池州市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甲方)

华(以下简称乙方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做好计算机办公自动化

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职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现代化管理

水平,按上级指示,结合本公司党代会的研究决定,培养一批计

算机专业人才,为了学员能有一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达到培训

的预期目标,决定录取学员,全脱产在校学习,特委托长沙县职

业中专学校培训部为培训基地。经双方协商,具体协议如下:

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负责组织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报名,安排考场,监考及相关

的考前准备工作,推荐合格的学员。

2、学员到校后,委派专人与乙方联系,共同进行学员的管理;

并在学员中组建临时党支部、班干部队伍,配合乙方做好教学管

理工作,学员在校必须遵守乙方的教学管理制度。如违反校规校纪,乙方与甲方联系,并与学员中临时党支部、班干部协商处理;

如有违法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3、甲方预付人民币伍万元,款到乙方帐户后,乙方将前往甲方组织考试、录取工作。

4、协议生效后,甲方向乙方支付50名学员的全年学杂费,收费标准:(每人/每年)3800元,教材费400元,上机费800元,住宿费1500元(六人间含床上用品)。预付款外的余额部分待协议签订后一次性支付乙方。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根据甲方对培训的要求,编制培训方案,制定培训计划,教学计划及组织相关教材,独立为培训班授课,负责学员在校期间的组织管理、教学理论、上机操作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全过程的实施,及思想教育工作,并解决安排学员的住宿问题,提供便利的就餐、洗浴条件,为男、女学员各配一台共用洗衣机。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做好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职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按上级指示,结合本公司党代会的研究决定,培养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为了学员能有一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达到培训的预期目标,决定录取学员,全脱产在校学习,特委托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培训部为培训基地。经双方协商,具体协议如下: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负责组织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报名,安排考场,监考及相关的考前准备工作,推荐合格的学员。

2、学员到校后,委派专人与乙方联系,共同进行学员的管理;并在学员中组建临时党支部、班干部队伍,配合乙方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学员在校必须遵守乙方的教学管理制度。如违反校规校纪,乙方与甲方联系,并与学员中临时党支部、班干部协商处理;如有违法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3、甲方预付人民币伍万元,款到乙方帐户后,乙方将前往甲方组织考试、录取工作。

4、协议生效后,甲方向乙方支付50名学员的全年学杂费,收费标准:(每人/每年)3800元,教材费400元,上机费800元,住宿费1500元(六人间含床上用品)。预付款外的余额部分待协议签订后一次性支付乙方。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根据甲方对培训的要求,编制培训方案,制定培训计划,教学计划及组织相关教材,独立为培训班授课,负责学员在校期间的组织管理、教学理论、上机操作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全过程的实施,及思想教育工作,并解决安排学员的住宿问题,提供便利的就餐、洗浴条件,为男、女学员各配一台共用洗衣机。

2、对甲方具备报名条件,身体健康的先进标兵、技术干部、管

理人员通过摸底考试,择优录取50名学员参加培训,负责此次考试的考卷、阅卷及巡考工作。

3、培训期限为一年,从年月日至年月日。寒暑假原则上与在校生一样放假,如有什么活动双方协商;学业结束时,

经考试合格学员颁发《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培训结业证书》或本学

校结业证书。

三、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协商,如协商不成由仲裁

机构仲截。

四、未尽事宜,双方协商。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3、培训期限为一年,从年月日至年月日。寒暑假原则上与在校生一样放假,如有什么活动双方协商;学业结束时,

经考试合格学员颁发《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培训结业证书》或本学

校结业证书。

三、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协商,如协商不成由仲裁

机构仲截。

四、未尽事宜,双方协商。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经办人(签字):乙方经办人(签

字):

2005年5月18日

校企合作办学三种运行机制

由于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全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采用统一的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还很难达到。因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必然呈现多元化趋势。

每个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可采取“核心型”、“紧密型”或“松散型”三种现实模式去实施校企合作办学,下面将这三种模式设计如下。

一、“核心型”模式

1.“核心型”办学模式的内涵

指校企一体化。这样能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校本课程、实验、实训、实习与就业能紧密地同企业结合在一起,培养出职业素质高、技能水平强的应用性技能人才。

这种模式适应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学校有校办企业,二是企业办学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的模式。

2.“核心型”办学模式的管理体制

“核心型”办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理想模式的目标——“共进共赢”,办学管理体制上比较接近轴承式办学模式。一般来说,采取校企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学校、企业两种身份同时体现,校长既是学校的领导,又是企业的老总;企业老总既是企业的经理,又是学校的领导。学校培养学生的同时又是行业企业的培训基地和研发基地;既面向企业培养中、基层应用性专门人才,又面向企业开展在职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同时进行科技开发,为企业战略决策和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核心型”办学模式的体制特征是整体渗透、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双生互赢。教育环境与工作环境直接交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实训基地与就业岗位双向对应,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紧密对接,项目、人才、基地三项并举,产学研协调发展,规模效益显著,发展势头强劲。

3.“核心型”办学模式的运行机制

(1)一元化领导

实行一元化领导,非常有利于产教结合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协调。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有效安排多种技能、多种岗位的培训,有效克服了校外实训场所受生产制约大、轮岗机会少的缺陷,使实践教学计划和要求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2)双方需具备完善的工作保障体系

学校与企业合作,通过一体化相关文件体系的建立,为合作办学

和开展产学研结合提供了可靠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3)产学“无缝”对接

学校办企业或企业办学校在于职业院校能够掌握主动,紧贴市场

的脉搏,较好地集聚并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和企业的资金、生产优势,

从而形成产学互动、学院教学模式与企业生产模式直接“对接”的生

动局面,获得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既增强了学校发展的活力,也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4)实现教学地点的优势互补,能有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校园的人文环境、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厚的知识积淀是人

才培养的基础;学生在企业中实习、顶岗,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

职业环境,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在企

业精神与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使学生养成国际意识、竞争意识、职业

习惯、应变能力等,有利于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确保受教育者的创

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5)具备协调一致的培养(培训)目标、教学计划

校企双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共同制定的相关教学(培训)文件,可综合安排学生的教学与企业员工的培训,使得教学过程可控,教学

目标明确。无论对学生或在职职工,无论在校园或在企业,可具有很

强的可操作性。

二、“紧密型”模式

1.“紧密型”办学模式的内涵

指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互相合作、密切配合实施职业教育。通过合作的实践,选择有实力,有诚意的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办学模式,最终双方实现互惠双

2.“紧密型”办学模式的管理体制

学校与企业组建统一领导的组织机构是“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顺利实施的保障,一般需要在校级(企业领导层面)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协调委员会,在院系级(企业管理层面)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教研室(车间)这一级建立实习实训工作小组。通过三个层面的体制管理,使校企合作办学得以顺利进行。

3.运行机制

(1)明确各自的职责,签订契约加以保障

进一步明确校、企双方的地位、作用和关系。二者是联合办学的伙伴关系,学校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负责,应发挥主导作用。企业把办学看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在“互惠双赢”的基础上,签订契约保障合作办学的顺利实施。

(2)构建系列保障机制

包括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双方以信誉、契约、专业(产业)特色组成的运行机制,以友好合作而形成的支持系统、管理系统和评价系

统,最终达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无缝对接,企业可获得高质量的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3)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平台,可解决学校实训基地投入不足,基

地建设滞后的“瓶颈”问题实训平台是学生培养的关键环节,而足够

的资金投入,跟上科技前沿的发展往往是学校的“老大难”。通过紧

密型的伙伴关系,企业对学校的投入会加大,部分专业甚至以企业为

实训基地,这样就充分保证了实训效果,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

(4)合作中要采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有效策略

双方合作要从共同发展的愿望出发,运作上要重心低,可操作,从各自的直接需求考虑,零距离接触,融合中要讲实际效果,合作层

次逐步加深,最后达到互惠双赢。

(5)具体运作方式,“紧密型”双元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具

体运作程序首先可按专业对口来确定合作对象,其次协商有关合作内容,然后按协议实施合作项目,并对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同时相互之间信息沟通,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在原有合作基础上

挖掘新的合作增长点,达到共融双赢。

三、“松散型”模式

1.“松散型”模式的内涵

指职业院校与企业因某一方面的需要而直接或间接同企业实行

的一种合作,亦可称作外延式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一般是由于企业认

为合作对自己益处不大,不太愿意同学校搞合作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

计。合作也仅限于部分层面的合作。诸如:学生顶岗实习,合作完成某一项目,为企业培训员工,专业教师下厂锻炼等。

2.“松散型”模式的体制

这种办学模式的体制一般也建立组织体系,以保证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转,这种办学模式一般以学校为主,学校校长同企业老总保持一定的联系,教务主任由于学生实习的需要,同企业生产部部长协同解决学生实习问题,就业办主任因学生工作安排的任务,同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建立定期交流的机制,学生则在企业跟着岗位师傅进行技能训练。

3.“松散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运行机制

(1)选择合作单位

学校依据学科和自身条件设置专业,并做一定的市场调查,去选择适合学生实习、就业的合作单位。

(2)建立一定的校企合作联系机制

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就业办公室主任分别同企业经理、生产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合适的时候联系,以解决学生的实习、就业等问题。

(3)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选择校外合作企业是学校的事,但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成为合作办学企业要协商,要征得对方同意并谈妥各种条件,最终以协议形式将学生实习、就业等有关事宜确定下来。

(4)双方对实习学生的管理

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提供一定的岗位及一线操作员工,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管理,而校方也安排带教班主任负责考勤,和师傅一同进行实习考核等管理工作。

(5)校企合作双方共同确定就业学生有关事宜

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结合企业用工实际,合作双方协商确定在企业分配工作名单,以及确定学生就业手续等事项的办理等工作。

四、三种模式比较

“核心型”模式属于校企合作紧密型,但这需要学校实力比较雄厚或某~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优势,一般目前绝大部分学校达不到;目前一般职业院校比较容易实施“松散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只要有需求,就可找合作伙伴;“紧密型”双元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从我国现有国情来看是一种较好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合作双方能够通过有效的保障机制,高起点、零距离、深层次、双战略,最终达到“互惠双赢”。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将会由大多职业学校的松散型合作,发展到紧密型合作,最终达到核心型合作办学,双方在人才培养、双师型建设、技术员培训、专业产业协调发展、科研创新上紧密合作,共融共进,共同做大做强。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机制:

1,通过现代经济合同的形式使校企形成合作伙伴,并能保障其正常运转

2,要建立企业出资办学的模式,鼓励企业投资学校。是企业和学校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3,学习先进的经验,规范化管理

4,统一要求和因地制宜相结合

5,注意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的特点

6,劳动技术教育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现状调研报告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现状”调研报告2011年5月16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加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着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问题,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 近年来,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全国各地职业院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产教结合的办学之路,在办学模式、教学实施、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成功的探索。 一、国内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主要的探索及成功的范例 1、办学模式 目前全国各地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上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协议订单式,二是校企合一式,三是校企股份合营式。其中以“协议订单式”最为普遍,大部分校企合作都采用这种契约式的合作方式,通过协议,明确合作内容及双方的责、权、利,使松散型合作紧密持久。 (1)协议订单式:“订单式”培养的突出特点是招生就业一体化,实现了“产销”链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委托培训、订单培养”的办学特色,与淮南矿业集团、国投淮南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等几家大型煤矿企业,签订协议,“委托培养”高职生、中职生、和集团公司内部大中专毕业“回炉”生。委托单位不仅承担学生部分培养费用,而且为教师现场调研和学生实习提供方便,调动了学校、委托单位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第三次高职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上对他们高度赞赏: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于煤矿行业,面向淮南矿业集团开展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走出了一条“产学结合、产学双赢”的发展道路。(《职业技术教育》05.4)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职业教育呈现出较强的活力。办学模式多采用协议订单培养模式。如,顺德梁銶琚中学(职业中学)坚持“面向市场、适应需要,深度参与、资源共享,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三个原则,与各镇供电所、顺德机电安装公司、永通机械厂、广东美芝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根据企业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颁发,全国、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目前和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已将校企合作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决定2011年为我校“校企合作年”。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年度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地方支柱产业为依托,以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为先导,以长白山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为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拓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学校在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二)合作原则

1、育人为本原则:这是根本性原则。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在于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落脚点是培养合格的中职毕业生。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的企业,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2、合作共赢原则:共同受益是校企合作的基础。要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互动,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获利。 3、实事原则:我校的校企合作尚处初级阶段,在同企业的交流和合作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开拓创新、敢于探索,要选择最符合双方需求,能产生最佳效益的合作模式,切忌好高骛远,盲目求大求全。 4、服务性原则: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我校办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 5、可持续发展原则: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同行业、企业等社会各方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从资金、设备、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吸引各方的继续支持和参与,不断开发新的项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二、目标任务 依托长白山特有的区域经济,打造立足长白山、融入世界级旅游城市圈、面向全省的实体性、开放式校企合作示基地,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中职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成本分担机制。广泛吸收政府主管、行业主管和大中型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1.建设背景 创新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学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迫切要求,是珠三角轨道交通及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企业参与合作动力、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建设基础 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五年来,学院发挥行业背景深厚和政府支持重视的双重优势,坚持借外力壮实力、联企业强内涵的发展路子,积极与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校企携手育人基础优 联合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企业成立28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近三年来,共同实施教学及考核、共同管理,为广铁集团、省铁投、广深港地铁等企业订单培养学生3270人。中铁电气化局捐赠价值78万元的DA8型电气化轨道作业车共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文舟公司、鸣虹酒店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学院设50万元“文舟”奖学金、“鸣虹旅业奖学金”等。校企合作育人呈现良好局面。 (2)合作办学机制绩效佳 2009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校企合作在广州花都区“粤宝丽工业园”共建工学结合基地,紧密联系毗邻基地的广州铁道车辆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应用电子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办学模式与成效得到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2008年着手筹建“广州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做实为主的原则,广泛联系行业企业,现有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92家规模企业签约加盟,为紧密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3)市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力度大 市政府对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制定了贯彻实施方案,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力度。2009年,市政府拨资金、出政策支持学院以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机制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机制 高职职业教育与企业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的关系,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不仅提供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也为企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可能,但是日前我国的大多数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却只是简单的,表面的,鉴于现状。认为应该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形成校企合作模式或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来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办学水平。 高职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高职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是直接能为企业一线服务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生产一线是职业教育的最佳实习课堂,企业的发展会促进人才的需求、促进高职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目前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游离于职业教育的门外,成了一个旁观者。既想从学生中选拔出能为企业带来效应的直接工作者,但又不想为学生提供或很少提供相关实际的技能培训。从而造成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就业困难。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各种政策机会发展,鼓励校企结合,创办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现在社会需求。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诉这种现状,加强校企合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现代经济合同的形式使校企形成合作伙伴,并

能保障其正常运转 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是职业院校和企业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进行合作。职业院校和企业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方都不能凭借其经济实力或其他优势而凌驾于他方之上。 近几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续德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制造大国,并且成为了“世界工厂”,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是缺乏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另一方面则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职业教育,由于资会的不足、实训条件的限制等问题造成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学生仅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则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准。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大中型国企没落,中小型民企有没有相关的管理单位和约束机制,对于学生实习、教师实践的完全拒绝在门外,绝大多数企业、事业单位并不乐意接受学生实习。现代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没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一是没有时间精力去对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也不知道如何管理,二是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工伤问题等)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我想主要是责任不明,以往没有相应的结合模式,但现在以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对结合中的问题怎么解决呢?采用现代经济的运作模式,订立合同,明确责任,责任是在义务不履行时才发生的,但义务的法律拘束力是山责任

《关于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关于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篇一:关于校企合作实施方案范文 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xx]1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和我院示范性专业建设内涵要求,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院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坚持本专业以服务贵州公路、建筑行业建设为宗旨,培养掌握工程机械检测与维修、工程机械操作技术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面向工程机械维修和施工企业,具有精维修、能操作、会营销、懂管理和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努力为当地经济服务。 二、合作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院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院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院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刘焰 成员:安军、田兴强、周勇、杨涛、袁跃兰、王茵、李世红、冯雨、李宾、何志静、薛峰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双元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双元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双元制”是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高度融合、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在全国率先开始此项改革,作为浙江省首批开展“双元制”成人高职教育试点工作学校,已先后在绍兴、宁波、嘉兴开班,累计培训数百名企业员工,成效显著。 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高级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开展校企合作,采取措施在专业教学中增加具有企业界丰富经验的专家,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以工学结合的途径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同浙江卧龙电气、宁波金田集团和新昌轴承行业协会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例,谈谈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办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 广义的校企合作是指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各种合作活动,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也属于广义校企合作的范畴,其核心内容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在相关人才培养、培训中进行的合作,以培养学员和学生的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将在理论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合作的内容 1.吸收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为保证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行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专业邀请企业、行业、协会以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建立了校企结合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由在企业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以及校内专业骨干教师和教育专家组成。为本专业提供市场人才需求预测、人才需求信息和技术发展信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证、专业教学计划的开发工作,如毕业生从业岗位与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分析;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构建;课程设置与岗位技能训练项目确定

校企合作方案(8篇)(精华版)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案(一): 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真正统一思想,采取措施,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根据上级有关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组织编制了《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2、紧紧围绕我校的行业特色,发挥电力技术优势,找准与企业的合作点,打造学校的专业特色。 3、立足电力做强,面向社会做大,多方用心联系,构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领导组织机构 为使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作真正贯彻落实,抓出实效,从而为学校增添发展后劲。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校企合作领导组。 组长:崔作让 副组长:王畅郭明德杨宇松闫文贵 成员:霍宇平董跃中郭雪珍刘海荣陈坚孟昭祥郭福祥张圣孙国经 领导组主要职责: 1、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2、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工作部。

组长:霍宇平 成员:董跃中高晓维郭雪珍王宏广刘海荣郭福祥任松青牛建平 办公室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宣传及建章立制工作。 2、开展外联工作,选取企业,明确合作目标、资料、方式等。 3、组织、实施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工作。 4、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善,保证持续提高。 三、校企合作目标 1、以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2、做到合作模式的多元化,以坚持服务行业为主,同时根据实际状况,实施联合培养。 3、坚持培训后备高技能人才与加强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训并重。 4、力争建成企业职工高技能培训基地。 四、校企合作方式 1、主动将服务、技术送到企业,将培训送到现场一线。 2、承接企业定单,根据企业用人数和规格开展定单培训。 3、校企共同、联合开展培训。 五、我校校企合作的一些经验 大同电力高级技工学校隶属于山西省电力公司,主要任务是为省公司进行职工技能及全员岗位培训,多年来一向将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我们工作的主要任务,仅20xx年,学校就完成行业内外营销自动化、变电仿真等培训任务47期1618人次。同时,学校面向社会,加大为系统外企业服务力度,目前学历教育学生共有1500人。 20xx年,我校已用心转变观念,开展校企合作活动,该活动主要针对山西省电力公司各供电分公司运行

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安图县职教中心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校企合作是学校办学优良传统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为加快校企合作建设,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与国内的企业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培训、文化建设等环节或领域开展的合作(以下简称校企合作)。 第三条机构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招生安置处,其主要职责是: (一)协调校内合作单位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二)负责重大校企合作项目的运作及管理;

(三)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合同管理及统计、总结等工作; (四)负责对校内合作单位工作的考核、评价,检查履约实施情况; (五)负责校企合作中的其它事项。 第二章合作 第四条条件 (一)合作企业的基本条件 校企合作的企业一般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二)合作项目的基本条件 促进教学、提升科研水平,带动学校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 (三)不宜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范围 1、拟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含有国家或行业协会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工艺或技术; 2、单纯进行商业性生产经营;

3、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形。 第五条审批 (一)提出申请 需要建立校企合作的相关部门在与意向合作单位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前,需向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 (二)审查 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校企合作项目初审后,提交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审查,校企合作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各自部门职责进行相应审查。 (三)批准 校企合作项目审查后,提交校长审定通过,由校长代表学校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后生效。 第三章管理 第六条日常管理 每学期末,对口联系部门应向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校企合作工作总结,及时反映校企合作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将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上交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登记。

校企合作办学采用的培养模式是什么

校企合作办学采用的培养模式是什么? 答:学生培养方式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工作需求为研发和教学出发点,坚持产学结合的培养路径,采取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引进合作方主持开发的CDIO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努力造就移动互联网企业急需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高素质复合型软件外包人才。 采取2+1教学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习、生活,在三年级嵌入企业专业课程,企业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四年级在青岛软件园区或指定园区实习实训基地学习、生活(第七学期到企业进行综合实训,第八学期推荐到国内外大中型IT企业实习),使学生能够与企业无缝对接。 4. 信息与计算科学(智能移动开发方向)专业相比一般专业为什么学费偏高? 答:信息与计算科学(智能移动开发方向)合办专业主要投入如下: (1)课程改革及授课教师培养。我校将引进合作方IT实训课程体系移动智能开发方向课程,使之与原课程体系有机融合,以创新我校移动智能开发人才培养模式。届时合作方将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案例、实训课程以及教学教法培训。

(2)教学过程的外聘专家指导。合作方将充分发挥其校企对接桥梁作用外聘教师专家、有移动智能开发项目开发经验技术管理人员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对教学过程部分课程进行支持。 (3)教学过程协作体系实施。合作方将根据实际合作教学情况派遣专门技术人员,从学术教学、教质管理、实习实训、就业对接等多方面全程协助我校进行人才培养。 (4)标配机房等专业基础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智能移动开发方向)对开发环境、外文版软件、相关设备等都具有特殊要求,需要建设专用机房及专门购置相关软件。 (5)软件项目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我校将与合作方共建软件开发实训基地,包括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实训场地、软件工厂和专家指导老师。利用实训基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和学生实训实习以及学生就业对接等。 (6)大学生就业综合网络平台建设。联合共建大学生就业综合网络平台,以实现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与就业员工之间的网络交流,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 (7)其他投入。需要引进合作单位案例和实训课程的知识产权,需要配合合作单位不断根据软件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需要研发新的案例和实训体系,并由合作单位高质量推荐学生就业。 5. 学生毕业后颁发那里的毕业证书?

校企合作办学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办学培养方案 (试行)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职业教育,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一年至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 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在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和学生管理问题。 (三)见习模式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改革思路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改革思路 摘要: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入手,研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开展校企合作,要建立内在动力机制、外部驱动机制、运行调控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建人才资源库、共建专业和课程、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服务和推广、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形式寻求共同发展。 关键词:职教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合作载体 前言:校企合作教育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在各自不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寻求利益交集共同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校企合作模式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范式,它指的是职业教育为满足企业人才需要而进行的可复制的实践办学的一种发展样式,是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下,开展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样式。通过这些样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一、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总体上来说是以学生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合作模式,它主要是指在我国职业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提高人才质量和劳动者的素质。就其本质而言,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以实现良性互动和“双赢”局面;其核心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其目标是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人才的竞争优势,最终目的是促进学校和企业发展。职教集团内部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按照企业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的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从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来看,形式多样。如“订单式”,“零距离对接式”,“捆绑式”,“产学研一体式”,“双循环式”,“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多形式推进式”,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上,还远没有形成科学的、深层次的合作,合作大多处于以学校为主企业相对被动的层面上。 二、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的模式,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析,应包括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和载体两个方面。校企合作的载体是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基础,是双方合作行为共同指向的对象;机制是合作的动力及其运行规则,是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两者不可偏废,其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校企合作的模式。 (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 教育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与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不完全相同。在市场经济环

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大任刘玉东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4) 【摘要】在系统总结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基础上,本文对近年来学院与企业构建的五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了全面阐释和解析。在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校企互动、需求导向、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校企深层次合作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辽宁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当前,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各类型人才,社会普遍反映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时间较长。对于这些问题,高职院校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都在对固有的院校培养模式进行改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而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半是单向的,没有一个公平的利益共同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这将无益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深化。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学做合一”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且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举办股份制合作企业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与辽阳市公共汽车公司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于2006年在辽阳市共同投资兴建一合资企业—辽阳致远轿车维修有限公司。 辽阳致远轿车维修有限公司为独立法人,该公司的组成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董事会制度,校方以汽车维修设备入股占51%,公汽公司以厂房及附属建筑物入股占49%。合资双方对该公司的责任以各自出资的份额为限。合资双方按各自出资额在总投入资本中所占比例分享该公司的利润和承担风险。合资公司按市场化的模式运作,树立服务意识,以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在市场上竞争,逐步拓宽维修市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保证投资人的经济利益和人才培养需要。该公司属于一类汽车维修企业,是政府定点维修单位,被市交通局命名为AAA企业及全市汽车修理工持证上岗培训基地。主要业务包括:开展轿车维修业务;满足校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实习实训需要并安排部分学生就业;开展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岗前及岗后培训业务等。2006年以来,公司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经营质量不断提升,公司长期定点维修的客户达138户,经营利润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为中石油辽化运输公司培训汽车维修工2期40人;社会汽车维修工岗前岗后培训4期120人;接收学院汽车专业学生实训5期200人;在公司就业的学院汽车专业毕业生有23人。通过校企几年来的精诚合作,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企

校企合作教学实施方案

洛阳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实施方案

洛阳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产学研结合;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推行素质教育与就业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为根本,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为宗旨,探索新形式下校企合作的新途径;以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岗位,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企业输送合格毕业生。 二、目的: 促进学校和企业双赢,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谋生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满意的效果。 三、实施办法: 早在上世纪九个年代就有校企联合办学的先例,经多年探索和总结经验,校企联合办学将从以下几个模式进行: 1."订单"培养模式: 这一模式将使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挂钩,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知识和技能,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和解决企业的用人需求。根据学校办学专业的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与企业沟通协商,达到供需共识,签订半年至三年的联合办学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

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和实习场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后接收就业。 2.“顶岗实习”模式: 对用工人数不明确,不宜采用“订单”模式但又需提前用人的企业,学校采用“顶岗实习”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对在校学习一年半的学生进行面试考核和基本技能考核,择优推荐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待就业,把毕业实习安排到企业,把实训课堂“搬到”车间,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这一模式需处理好技能等级鉴定训练课题的问题和学生管理问题。3.“学习”模式: 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互助互利关系。把企业作为学校的见习、实习基地,利用企业雄厚的资金和生产设备为学校教学服务。安排学完理论基础课班级的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和短期见习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选派骨干教师下厂学习并管理学生,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 4.“培训和技改”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和鉴定所资质,主动承接企业的工人培训工作

关于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办发〔2014〕19号)与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等文件精神,推进我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现就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望各系(部)认真实施。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衔接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改革目标 坚持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校(园)、校企联合培养为手段,根据不同专业和校 -1-

企(园)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调整阶段培养的方式和目标来促进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管理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办出特色,提高水平,构建具有专业特色、具备时代特征、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要求、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现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二)坚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校内实验实训和企业(行业)顶岗实习是关键环节。要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重视学生校内实训的针对性和效果;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作过程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行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2-

浅谈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浅谈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涵义与意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当前中职教育的新形势,通过分析校企合作的涵义及现实意义,浅谈中职学校如何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近年,国家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政策,推动职业教育院进一步实行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2009‘((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冲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要在改革人才培养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企业与与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实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一、校企合作的涵义及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学校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学校在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过程中获得企业支持发展更快,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作用。 i、校企合作办学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就业的有效对接,而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指导思想的客观反映。 首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可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在人才市场上,诸多用人单位总希望招聘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员,对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生在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实习,按照企业生产的实际和服务要求参加劳动实践,掌握一定的生产实践能力。 其次,校企合作办学使学生直接参与工作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岗位职业感情,较早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真正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弥补了学校课堂教学在这方面的不足。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再次,目前中职应届毕业生在谋求就业遇到的障碍之一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没能获得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客观上导致学生要付出很大的求职时间和成本,且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增加了学生接触企业用人单位的机会,使他

校企合作协议培训联合办学

鹰潭应用工程学校—鹰潭邮政管理局校企合作方案 甲方:鹰潭应用工程学校 乙方:鹰潭邮政管理局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中职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 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 更大空间,以实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鹰潭应用工程 学校(以下简称甲方)与鹰潭邮政管理局(以下简称乙方)在平等自愿、友好 协商的基础上,同意建立合作关系,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校企双方建 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合作方式及内容 (一)互认挂牌、就业推荐、员工培训合作 1.在鹰潭邮政管理局公司挂牌设立鹰潭应用工程学校就业实习基地”,鹰潭应用工程学校在鹰潭邮政管理局挂牌设立相应的企业(公司)人力资源培训 基地。双方均同意在对外发布信息中使用共建基地的名称,并开展管理、实习、培训、科研合作。 2.作为甲方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甲方每年邀请乙方用人单位参加甲方组织的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为乙方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订单班学生。 3.作为乙方的人力资源培养基地,甲方应利用学校的软、硬件教学资源,

根据乙方要求,为乙方提供包括各类员工职业培训在内的人才培训服务。乙方可以提供甲方的晚会活动的赞助等 4.乙方向甲方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为乙方相应制订各专业培养目标,审订合作各专业培训计划、员工培养计划提供依据。 5.双方将定期(每季度一次)通过走访或座谈形式就双方合作开展情况、协议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如遇突发情况,双方将及时联系并加以解决。 (二)订单培养、合作办学 1.双方共同合作,在相关专业中,根据乙方需要,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一定数量的订单班学生为乙方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并根据乙方企业发展状况,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或投资领域的变化等情况,适时共同商讨调整定向培养专业、规模和合作方式。 2.为保证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乙方应投入一定的办学资源。推荐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承担合作班级的部分教学任务;积极为合作班级的订单班学生下企业实践创造条件,以使合作培养的订单班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的需求;与甲方共同开发相关课程等。 3.应甲方需要,乙方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在甲方挂牌设立“鹰潭应用工程学校教学点”,采取“函授”模式组织鹰潭地区快递服务公司成员赴学校进行学习工作,为乙方员工的学历教育创造条件,并按照招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员工的培养专业和培养方案。 4.劳动力转移培训:乙方以“招工就业”、“边工作边学习”形式吸纳劳动力资源,并与甲方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灵活合作模式共同培养企业

办学模式改革实施实施方案

办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作者: 日期:

东西湖职校办学模式改革总体方案 2010-12-16 为促进我校改革发展,成为国家级示范校,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计划2年(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完成。 一、改革原则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是我校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种选择,我校办学模式改革原则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创新办学模式,基本保持现有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树立五个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树立市场供需观念、就业导向观念、能力本位观念、校企合作观念、教产结合观念;实现教学内容向实用性、专业化转变,教学方法向技能性、多样化转变,教学手段向直观性、现代化转变。 二、改革目标和内容 遵循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办学,学校基本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的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得到显著提升,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1、校企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 (1)与企业形成深层次的合作。 企业在学生实习、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教材开发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指导和服务。实行定向、订单式培养,学校为企业输送合格员工,为企业节约人才培养成本。重点专业与企业形成生产联合体或在企业的帮助下形成较为完整和独立的生产实体,教产结合,直接融入地方产业链,为地方经济服务,并以此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专业发展,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真正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要求零距离对接。 (2)成立三个职教委员会,开展实质性工作。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及行业、企业资源,发挥学校示范、辐射作用,与相关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政府的主导下,由学校牵头联合行业、协会、企业、相关院校,共同组建XX职业教育集团或XX职教中心,为松散型组织形式。融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教材开发、职工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实现“职教集团化”办学。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效益研究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效益研究 王爱晶 [摘要] 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校企互动、双方受益、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给校方、企业方、社会等多方带来多重效益,大大节约社会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实现校企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以及各种社会力形成合力,政策、法规、制度多管齐下,共同推进。 [关键词] 校企合作;效益;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式,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可持续的深层次校企合作应该是校企互动、双方受益、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只有给校方、企业方、社会等多方带来多重效益的合作才可能持续地良性发展。 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世界各国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明确规定,企业不仅承担学生的培训任务与培训费用,每月还发给学生生活津贴,企业提供的经费占学生培养总经费的比例高达65%以上;另一类是主要依靠则政投入来推动职业院校适应企业的需求,例如,澳大利亚政府按照行业与企业要求,制定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认证框架和培训标准,为职业院校提供适应企业要求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已达到一定规模,合作领域也比较宽,不仅涉及人员和资金方而的合作,还涉及到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诸多方而。总括来讲,较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以下几种:(一)“订单培养式”模式 这种企业参与模式是指在人才培养中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 这种参与模式的主要特点: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的参与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的;教学过程实行分工教学,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由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性教学,企业和学校成为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人才培养有较强的针对性,毕业生就业一般面向参与培养的企业或同类企业。该模式企业参与的利益回报主要以“获得满意人才”为目的。 (二)“实习基地式”模式 这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辅助地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计划和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教学资源(如建立实训基地、派出兼职教师、设立奖学金等)、协助学生生产实习等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