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受精、妊娠和分娩
第五章繁殖技术

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一、名词解释发情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休情排卵排卵数自发性排卵诱发性排卵初情期性成熟体成熟人工辅助交配人工授精精子的果糖分解作用精液的云雾状精子活率精子密度受精冷冻精液输精精子获能透明带反应卵黄膜的封闭作用胚泡多精子受精双雌核受精卵裂桑葚胚期囊胚胚泡附植脐带胎盘妊娠诊断分娩预兆分娩难产诱导发情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公畜效应卵核移植基因导入胚胎移植繁殖力正常繁殖力适繁母畜受配率受胎率总受胎率情期受胎率第一情期受胎率不返情率分娩率产仔率仔畜成活率繁殖率产犊指数繁殖障碍流产二、填空题1.发情周期可分为和两个阶段。
2.家畜的排卵类型有和两种。
3.家畜的发情分为和两个类型。
4.目前发情鉴定的方法有、、。
5.母牛发情时最显著的特征是。
6.母牛的卵泡发育可分为、、、四个时期。
7.母马的直肠检查时,寻找卵巢和子宫的方法有和。
8.母马的卵泡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
9.母马的卵泡发育常有、、、等异常现象。
10.家畜的配种方法有和两类。
11.自然交配有和两种形式。
12.精液主要有和两部分组成。
精清是和的分泌物1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精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4.精子的代谢有两种形式,即作用和作用。
15.精子的运动形式有、、三种。
16.最适合精子生存的PH为左右。
17.家畜的采精方法主要有和。
18.假阴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9.假阴道采精时应具备的条件有、、。
20.精液直观检查的内容包括、、。
21.精子活率检查的方法有和两种。
22. 精子活率的评定通常采用法。
23. 精子活率的评定的方法有和两种。
24.精子密度测定方法有和两种。
25.估测法来估测精子密度时其稠密程度划分为、、三级。
26.精子畸形主要有、、、四种。
27.精液保存的主要方法有、、。
28.液氮的沸点为。
29.颗粒精液的解冻方法有、两种。
30.牛输精常用法。
31.精子运行过程中,精子要经过、、三道栏筛。
32.受精时精子依次卵外围的、、三层结构。
家畜繁殖学期末问答

家畜繁殖学期末问答第⼀章家畜的⽣殖器官⼀.睾丸:1.⼤体结构:①均为长卵圆形,⼤⼩左右相等;⽜、马的左侧稍⼤于右侧。
②位置:两个睾丸分居于阴囊的两个腔内,各个家畜位置根据阴囊的部位不同⽽不同。
2.功能:①产⽣精⼦②分泌雄激素③产⽣睾丸液⼆.附睾:1.组成:附睾管壁、附睾管、附睾体。
2.功能:①吸收和分泌作⽤②附睾是精⼦最后的成熟场所③附睾是精⼦的储存库④运输作⽤三.副性腺:1.组成: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统称为副性腺。
2.功能:①.冲洗尿⽣殖道,避免精⼦遭受尿液危害。
②精⼦的天然稀释液③为精⼦提供营养物质④活化精⼦⑤运送精液到体外⑥缓冲不良环境对精⼦的危害⑦形成阴道栓,防⽌精液倒流。
四.卵巢:1.基本构造:⽣殖上⽪、髓质部、⽪质部、卵泡、黄体、排卵窝。
2.功能:①卵泡的发育和排卵②分泌雌激素与孕酮五.⽣殖道:1.基本构造:包括输卵管、⼦宫和阴道。
2.功能:接纳运送卵⼦,精⼦获能、卵⼦受精及卵裂的场所,分泌机能。
运送精⼦和胎⼉娩出,胎⼉发育的场所,对卵巢机能的影响作⽤,对精⼦的选择作⽤。
六.⼦宫:1.⼤体结构:各种动物的⼦宫均可分为⼦宫⾓、⼦宫体、⼦宫颈三部分。
⽜、⽺内膜上有很多⼩⾩,称⼦宫⾩,妊娠同绒⽑膜的绒⽑共同构成⼦叶胎盘。
2.功能:①输送功能②精⼦获能的环境、孕体(囊胚到附植)的营养、形成母体胎盘、胎⼉发育的场所③对卵巢机能的影响④⼦宫颈是⼦宫的门户⑤⼦宫颈是精⼦的“选择性贮库”之⼀。
第⼆章⽣殖激素问答题: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催产素(OXT),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FSH,LH,PRL),胎盘产⽣的促性腺激素(PMSG,hCG),性腺激素(A,E,P)及局部激素(PG)的名称缩写,来源,主要⽣理作⽤及⽣产中的应⽤。
(p32)1.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理作⽤:①激垂体前叶释放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主要为促黄体素。
②对雄性动物有促进精⼦发⽣和增强性欲的作⽤;对雌性动物诱导发情、排卵、提⾼配种受胎率的功能。
第四章 动物繁殖

第二节 动物生长发育规律 第三节 动物生产力
第四节 选种
一、选种的基本原理 (一)意义和作用 选种——从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作为种用 意义——使群体的遗传结构发生定向变化,即有利基因频率增加,不利基因 频率减少
n
第四节 选种
一、选种的基本原理 (二)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 1.遗传力 2.选择差与选择强度 3.世代间隔
4.交配器官——交配和排尿功能
5.阴囊——使睾丸获得使精子生成的最佳温度
第一节 家畜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二、母畜生殖器官的构成及生理功能 (一)母畜生殖器官的构成 1.卵巢 2.输卵道 3.子宫
4.阴道
5.外生殖器 尿生殖前庭
阴门
第一节 家畜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二、母畜生殖器官的构成及生理功能 (一)母畜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 1.卵巢 ——产生卵细胞的器官 ——分泌雌激素,促进其他生殖器官与乳腺发育
育种规划
三 育种方案的规划河实施 (一)“优化”育种方案的规划阶段 1. 建立目标 2.问题的分析 3. 形式预测 4. 建议方案 5. 效应预测 6.方案评估 (二)“优化”育种方案的实施阶段 1、起草育种方案任务书 2、确定育种方案 3、执行育种方案 4、检验育种总方案
(四)繁殖技能停止期
雌性动物至老年时,卵巢生理机能逐渐停止,不再出现发情与排卵而进入绝情期
第三节 雄性动物的生殖机能 二、卵子的发生与形态结构
三、卵泡的生长与排卵
四、发情和发情周期 (一)发情 雌性动物到一定年龄后,每隔一定时间,卵巢内就有卵泡发育,逐渐成熟而发生排卵,雌性
动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殖器官及行为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如精神不安、食欲减退、阴门肿胀、
女性生殖器的生殖过程

女性生殖器的生殖过程女性生殖器的生殖过程是人类繁衍后代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卵子的形成、排卵、受精、妊娠和分娩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
本文将就女性生殖器的生殖过程进行探讨。
一、卵子的形成女性的卵巢是卵子的产生和储存的地方。
女性在胚胎时期就已经具备有限数量的卵子,这些卵子在每个月的月经周期中其中一个会发育成为成熟的卵子。
每次月经周期开始时,脑下垂体会分泌促卵泡素(FSH),促使卵巢中的卵泡开始发育。
只有一个卵泡能够发育成熟,其他卵泡会停止发育。
成熟的卵泡会释放出一个成熟的卵子。
二、排卵排卵是指卵子从卵巢中释放到输卵管的过程。
排卵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在排卵前后,卵巢会释放大量的黄体生成素(LH)。
这种激素的释放导致卵子从卵巢中释放出来并进入输卵管。
如果在这个时候有精子进入输卵管,卵子就有机会受精,从而开始受孕的过程。
三、受精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当排卵发生后,精子从男性的阴道进入女性的子宫颈,然后穿过子宫颈和子宫体进入输卵管。
在输卵管内,如果有精子与卵子相遇,受精就会发生。
一旦受精卵形成,它就会开始迁移到子宫内膜,准备着床和发育。
四、妊娠一旦受精卵着床,女性即进入妊娠状态。
受精卵会继续在子宫内膜中发育,并最终形成胚胎。
妊娠期间,女性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
子宫会逐渐增大以容纳发育中的胚胎,乳房会增大并开始分泌乳汁,荷尔蒙水平会发生变化,以支持胚胎的生长和发育。
五、分娩分娩是指胎儿从子宫内膜通过子宫颈、阴道最终出生的过程。
分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指、排出胎儿和胎盘。
开指阶段是子宫颈逐渐扩张以便胎儿通过。
排出胎儿阶段是指胎儿经过阴道出生。
胎盘阶段是指胎儿出生后,胎盘从子宫内膜中分离出来。
分娩是一个疼痛和费力的过程,但一旦胎儿成功出生,母亲和宝宝会感受到巨大的喜悦和幸福。
综上所述,女性生殖器的生殖过程包括卵子的形成、排卵、受精、妊娠和分娩。
这一系列的生理过程是复杂而精妙的,确保了人类后代的繁衍。
《动物繁殖与育种》教学大纲

《动物繁殖与育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动物繁殖与育种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54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实验14学时适用对象: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专业专科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生物统计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动物繁殖与育种》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探索生命奥秘的理论科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及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遗传育种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对动物进行遗传分析的一般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和动物繁殖新技术,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遗传学的分支学科奠定较好的基础知识。
二、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动物繁殖新技术和遗传育种基本原理部分,难点为遗传育种理论的掌握。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为在学完有关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所开设的一门对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课程。
其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生物统计学)对该课程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同时,本课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后续的毕业论文及实习活动。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第一章遗传学基础(6学时)基本要求:掌握细胞结构和细胞分裂过程、遗传的三大规律、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哈迪-温伯格定律以及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
重点: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难点: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细胞的结构2、染色体3、细胞分裂第二节遗传的基本定律1、分离规律2、自由组合规律3、连锁规律第三节遗传的分子基础1、核酸的分子结构与遗传信息的传递2、遗传密码3、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4、基因突变第四节群体遗传学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2、哈迪-温伯格定律3、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第五节数量性状的遗传1、数量性状的概念和特征2、数量性状表型值和方差的剖分3、遗传参数第二章畜禽与品种(2学时)基本要求:种与品种的概念;家畜、家禽的起源与驯化;家畜、家禽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第五章 性科学与性教育.ppt

第五章 性科学与性教育
• 单细胞生物
第五章 性科学与性教育
• 单细胞生物
第五章 性科学与性教育
• 单细胞生物
第五章 性科学与性教育
• (一)植物界繁殖方式的发展 • (二)动物界繁殖方式的发展 在动物界,繁殖方式的发展是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从体外受精到体内受精,从雌雄同体到雌雄 异体,从卵生到胎生的。
第五章 性科学与性教育
3、绝育 是利用外科手术切断或结扎输精管(男性)或输 卵管(女性),以造成永久不育。对于那些不想生育的人 来讲,绝育是现在最理想的方法。绝育因只是阻断精子从 输精管输出,或阴断卵子从输卵管输出,而不影响性腺分 泌性激素的功能,故对性生活和第二性征没有影响,对男 性精囊腺、前列腺等的分泌活动也没有影响,所以依然可 以射精,只不过精液不含精子。 在做结扎手术的时候是不舒服的,会有局部疼痛和红肿现 象,但两三天后这种“手术后遗症”就消失了,这个时候, 一种“一劳永逸”的轻松感会使双方享受到年轻时不可能 有的“第二春”。以后的每次性事都会变得“了无负担”。
第五章 性科学与性教育
(2)安全套与阴道隔膜:男用安全套避孕是目前世界上 普遍应用的一种较好看避孕法。安全套由优质天然乳胶薄 膜制成。一次性使用的安全套,避孕效果高达99.6%。由 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副作用,还能预防某些性病, 特别是艾滋病,故是一种良好的避孕法。 但长期高频率使用,易造成妇女宫颈糜烂,严重者导致 宫颈癌变。
第五章 性科学与性教育
• “性” 、“性别”、“性角色”三个述语 • 1、性 是指男女两性生物学上的差异。性的差异是由性染色体的 不同决定的。两性的特征性差异是生殖系统的不同。此外,还有 其他一些解剖、生理方面的两性差异。 • 2、性别 是指男女两性心理学上的差异,如性格、气质、情感等 等的差异。表现在情绪和情感方面,男性显得粗犷,女性显得温 情;在爱恋心理上,男性一般表现为爱别人,女性一般表现为被 人爱等等。 • 3、性角色 是指男女两性社会学上的差异,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用 于表现男女差异的行为模式。
《妊娠生理教案》课件

《妊娠生理教案》课件第一章:妊娠生理概述1.1 妊娠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妊娠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并发育成为胚胎的过程。
分类:根据受精卵着床的位置,分为宫内妊娠和宫外妊娠。
1.2 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子宫增大: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逐渐增大,容积扩大约1000倍。
乳房变化:乳头变黑,乳晕明显,乳汁开始分泌。
心血管系统变化:心率增加,心排出量增加。
第二章:胚胎发育与胎盘形成2.1 胚胎发育过程受精: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胚胎植入: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开始妊娠。
胚胎发育: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2.2 胎盘的形成与功能胎盘的形成: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的子宫内膜组成。
胎盘的功能: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产生抗体,预防感染。
第三章:妊娠期的营养与健康3.1 妊娠期的营养需求增加热量:每日热量需求增加约300千卡。
蛋白质:每日蛋白质需求增加约20克。
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叶酸、钙、铁、锌等。
3.2 妊娠期的健康管理定期产检:及时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和母体健康状况。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
适当运动:进行适量的孕期运动,增强体质。
第四章:孕期不适与常见问题4.1 孕期常见不适恶心呕吐:孕早期常见症状,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腰酸背痛:子宫增大,重心变化,导致腰酸背痛。
下肢水肿:孕晚期,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水肿。
4.2 孕期常见问题妊娠期高血压:血压升高,可能导致母婴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升高,可能导致胎儿巨大和产伤。
宫外妊娠:胚胎着床在子宫外,可能导致破裂和大出血。
第五章:分娩过程与护理5.1 分娩过程规律宫缩:子宫收缩逐渐加强,持续时间缩短。
胎儿下降:胎儿逐渐下降至产道口。
胎盘娩出:胎儿娩出后,胎盘随之排出。
5.2 分娩护理观察产程:监测宫缩强度、频率和胎儿心率。
指导呼吸:教授正确的呼吸技巧,减轻分娩疼痛。
产后恢复:提供产后护理,促进身体恢复。
第六章:孕期心理变化与护理6.1 孕期心理变化情绪波动:受激素影响,孕产妇情绪易波动。
动物繁殖与胚胎发育知识点总结

动物繁殖与胚胎发育知识点总结动物繁殖和胚胎发育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动物的生殖过程及胚胎的形成和发育。
本文将从动物繁殖和胚胎发育两个方面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一、动物繁殖知识点总结1. 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动物的繁殖过程涉及到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而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精子导管、尿道和阴茎。
2. 生殖细胞的形成:在动物的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的形成非常重要。
雌性的生殖细胞是卵子,而雄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
卵子和精子都是由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经过卵子和精子的结合才能形成受精卵。
3. 受精过程:受精是指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受精一般发生在输卵管内。
受精分为内受精和外受精两种形式,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受精方式。
4. 妊娠和分娩:妊娠是指孕妇子宫内受精卵的发育过程,而分娩是指胎儿从子宫内出来的过程。
动物的妊娠和分娩方式也有多种形式,如孵化、胎生和卵生。
5. 干细胞和克隆: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克隆是指通过核移植等技术复制动物。
干细胞和克隆在繁殖和胚胎发育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胚胎发育知识点总结1. 受精卵的发育:受精卵是指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的细胞。
从受精开始,受精卵经历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增殖和分化过程,最终形成胚胎。
2. 胚胎的发育阶段:胚胎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卵裂期、囊胚期、胚胎期等。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发育。
3. 胚胎器官和组织的形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器官和组织也同时形成。
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4. 胚胎的发育调控:胚胎的发育过程受到一系列的内外因素的调控。
内因素包括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外因素包括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和环境因素等。
5. 胚胎发育的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胚胎发育异常的情况,如胚胎畸形、胚胎停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