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技术标准化流程操作

基础篇

为实习进修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主要包括:窝洞预备技术、龋病治疗原则、垫底、牙髓活力测试、玻璃离子充填术、牙髓失活术、超声波洁治术、窝沟封闭术、制取印模、乳牙拔除、义齿修理、分牙、粘固带环、根尖片拍摄等14个内容.

1、适应症

2、禁忌症

3、术前准备

①医师自身的准备: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是解除患者疾苦的主要因素,但医生的形象是患者的第一印象,是患者能够信任的关键。因此,医生要衣着整洁,精神状态良好,还必须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并洗手消毒,戴消毒手套。

②椅位调整:调节椅位既是为了患者舒适安全,又使医生操作方便和减轻疲劳。检查治疗时,患者半卧或平躺于椅上,上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约成45°角,下颌牙牙合平面应与地面平行,医生的肘部应与患者的头部高度大致相同,若以时钟的字码表示其位置,患者头位为12:00,医生应位于9:30~12:30之间,而助手的位置应在12:30~2:30之间。医生检查时,脚底平放于地面,大腿下缘和双肩与地面平行,背部挺直,头部略向前倾。

③照明:光线由助手调节,口腔检查时必须有适宜的照明,不同的检查部位对光线需有不同的照明要求,最好完全利用自然光线,在进行其他检查时,往往自然光不能充分满足照明的需要,而需辅以灯光照明,通常选择光线能比较集中照到口腔的冷光源。

④器械准备:口镜、镊子、探针各一支,口杯、纸巾一套、高速手机一支、小号金刚砂球钻一根、裂钻一根、无菌脱脂棉球若干、75%酒精、

4、设计窝洞

5、开扩洞口及病变区

6、去除大部分病变组织

7、设计和预备洞的外形:

8、建立抗力形:是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获得足够抗力,在承受正常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主要有:

(1)洞深:窝洞必须要有一定深度,使修复体有足够厚度,从而具有一定强度,洞底必须建立在牙本质上,一般洞底要求在釉牙本质界下0.2mm-0.5mm,但根据窝洞的部位和修复材料的不同洞深也不一样。

(2)盒状洞形:底平,侧壁平直与洞底垂直,点线角圆钝的盒状洞形是最基本的抗力形,它使咬合力均匀分布,避免产生咬合力集中。

(3)阶梯的预备:双面洞的牙合面洞底与邻面洞的轴壁应成阶梯,髓壁与轴壁相交形成的轴髓线角应圆钝,邻面的龈壁与牙长轴垂直,并要有一定深度,至少1mm。从而分散牙合力和保护牙髓。

(4)去除无基釉和避免形成无基釉:无基釉缺乏牙本质支持,在承受咬合力时易折裂,除前牙外,一般情况下都应去除所有无基釉。同时,窝洞预备时侧壁应与釉柱方向一致,防止形成无基釉。

(5)薄壁弱尖处理:薄壁弱尖是牙的脆弱部分,应酌情降低高度,减少牙合力负担,防止折裂。

9、预备固位形:防止修复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主要有:(1)倒凹固位:倒凹是在洞底的侧髓线角或点角处平洞底向侧壁牙本质做出的潜入小凹,充填体突入倒凹,形成洞底略大于洞口的形态,从而防止充填体与洞底呈垂直方向脱位。倒凹一般位于牙尖下方。

(2)鸠尾固位形:多用于双面洞,借助于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止充填体从与洞底呈水平方向脱位。要求:

①、鸠尾大小与邻面缺损大小相匹配,使修复体受力时保持平衡;

②、鸠尾应有一定深度,尤其是在鸠尾峡处,以获得足够抗力;

③、鸠尾预备时应沿牙合面的窝沟扩展,避让牙尖、嵴和髓角;

④、鸠尾峡宽度一般在后牙为所在颊舌尖间距的1/4-1/3,前牙为邻面洞舌方宽度1/3-1/2;

⑤、鸠尾峡的位置应在轴髓线角的内侧,牙合面洞底的牙合方;

(3)梯形固位:邻牙合洞的邻面预备成龈方大于牙合方的梯形,防止修复体从与梯形底边呈垂直方向的脱位。

10、预备辅助固位形:根据窝洞的情况决定并预备辅助固位形。辅助固位形包括邻面固位沟,龈壁的固位槽等。

11、修整窝洞壁:检查洞侧壁龋坏是否已完全去净,洞底残存的少量龋坏是否完全去净;抗力形和固位形是否符合要求;洞外形是否圆钝,洞缘釉柱是否与釉柱排列方向一致。

12、清理窝洞:彻底清洗窝洞,除去窝洞内所有碎片和残屑,检查有无残存感染牙本质、无基釉及任何不利于修复的情况。

13、注意事项:

(二)龋病的治疗原则

一、适应症

1、浅龋:指釉质龋,发生于牙颈部时为牙骨质龋和(或)牙本质龋。

2、中龋:牙本质浅层龋。

3、深龋:牙本质深层龋

4、可疑龋:指窝沟处较深,色黑,有患龋倾向,未形成典型浅龋。

二、治疗原则

1、患浅龋、中龋的乳前牙,龋坏面广泛或釉质发育不全并发广泛龋坏而不易备洞的后牙。行磨除法配合氟化钠甘油涂擦。有条件时可再用专用漱口剂,如口洁素、口腔宝等。

2、浅龋:充填术。

3、中龋:垫底充填或直接充填。

4、深龋:如洞底变色软龋去净且牙髓状况正常,行OC安抚术、间接盖髓、垫底充填。如软龋不能去净或牙髓充血,行根管治疗术+全冠修复

1

2

①医生准备、椅位调整、照明参考第一节窝洞预备技术;

②器械准备:口镜、镊子、探针各一支,口杯、纸巾一套、高速手机一支、小号金刚砂球钻一根、裂钻一根、无菌脱脂棉球若干、75%酒精、水门汀充填器一支、消毒玻璃板一块、水门汀调拌刀一把、单层垫底准备(可选择磷酸锌粘固剂(ZOP)、聚羧酸锌粘固剂及玻璃离子粘固剂等)、双层垫底另准备丁香油氧化锌水粘固剂。

3、窝洞预备:参考第一节窝洞预备技术

4、垫底方法

①、单层垫底:

中龋较深的或深龋尚未接近牙髓的洞形,为了避免充填材料的刺激性和传导性,需要垫底。在隔湿与干燥窝洞的情况下,根据窝洞的大小、深度,取适量调拌好的粘固剂置于窝洞内,用充填器蘸粉剂加压垫底材料,铺展至各点、线角部位,并压平。

②、双层垫底

洞深接近牙髓,第一层选用丁香油氧化锌粘固粉,第二层垫底另选用磷酸锌粘固粉比较适宜。在隔湿与干燥窝洞的情况下,根据窝洞的大小、深浅,按所需厚度取适量调和好的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置于充填器,擦干净后稍蘸干粉,以平铺的方式将其布满洞底各个部位,尤其是点线角处,然后轻轻压平,如粘器械,应拭净,蘸干粉再次填压,基底不应厚于1mm。

5、修整

6、注意事项

①常用的垫底材料有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ZOE)、;

②不同的垫底材料性能不同,应根据情况选用;

③较深的窝沟需垫双层,第一层为ZOE或氢氧化钙糊剂(护髓),第二层垫ZOP,若用聚羧酸锌粘固剂或玻璃离子粘固剂也可垫一层,但近髓时仍需氢氧化钙护髓。

④垫底部位只限于牙合面髓壁和邻面轴壁。垫底后洞形应符合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

⑤基底制成后3-5分钟可凝固,如需加速,可稍加湿,凝固后再行吹干或拭干。

⑥修整时还应注意固位型的设计,比如倒凹固位一般是在垫底后制备。

(四)牙髓活力的测试

一、适应症

需了解牙髓状态的各种牙体牙髓疾病。协助诊断。

二、操作程序:

1、温度测试法

(1)先向患者详细说明检查方法及可能的反应,取得患者充分合作。

(2)隔湿

(3)三用枪头冷水冲去牙齿、唇(颊)面颈1/3处,检查多个牙齿时可由后向前检查,以免水从前向后流动引起误诊。

(4)牙胶棒在酒精灯上烧软,在未有融化滴落之前迅速放置牙颈1/3或牙合面。密切注意保护患者,以免烧软的牙胶滴落至患者面颈部皮肤或牙龈部位。

(5)测试时先从患牙邻近正常牙开始,再检查患牙。

2、电活力测试法:

(1)先向患者说明检查方法,取得了充分合作,嘱患者出现“麻刺感”时即抬手示意。

(2)隔湿、吹干牙面。

(3)探头上涂一层牙膏做为电流导体。

(4)探头放牙齿(颊)面颈1/3处,勿接触牙龈。

(5)调节活力测试器上细电流刻度钮,从“0”开始,缓慢增大刻度,直至患者有反应时移开探点,并记录刻度值,一般测两次,取平均值。

(6)测试时先从患牙的邻近正常牙开始,再测患牙。

三、注意事项:

1、患者检查前不能使用麻醉剂或止痛剂。

2、注意不要损伤牙周及粘膜、皮肤。

3、牙外伤3月以内的患牙不能使用。

4、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青恒牙不能使用

5、温度测试法诱导患牙出现激发痛且延续时,才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五)玻璃离子材料充填

1、前牙III、IV类洞。

2、根面龋的修复

3、乳牙各类洞修复

二、术前准备:

1、医生准备、椅位调整、照明参考第一节窝洞预备技术;

2、器械准备:口镜、镊子、探针各一支,口杯、纸巾一套、高速手机一支、小号金刚砂球钻一根、裂钻一根、无菌脱脂棉球若干、75%酒精、水门汀充填器一支、消毒玻璃板一块、塑料调拌刀一把、凡士林、玻璃离子粘固粉一套(可选择增强型玻璃离子或进口玻璃离子粘固粉或者光固化玻璃离子)、如需护髓另需准备氢氧化钙套装。

三、操作程序:

1、牙体预备:窝洞的点、线角应圆钝,不必强求固位形。

2、清洗窝洞,隔湿:除极近牙髓的窝洞先用氢氧化钙护髓外,一般不用垫底。

3、牙面处理:传统的自凝玻璃离子粘固剂,75%酒精处理即可,光固化玻璃离子复合体可先用弱酸酸蚀10-20秒,冲洗后吹干、隔湿。

4、 涂粘结剂:调和型玻璃离子可用玻璃离子湿润,光固化玻璃离子要均匀涂布粘结剂。

5、 充填材料:将调拌好的充填材料从窝洞的一侧送入窝洞,以排除空气,防止气泡形成,直至窝洞充填满,用充填器压实(或用75%酒精小棉球按压、塑形),光固化型玻璃离子需分层光照固化。

6、 涂隔水剂:凡士林涂布,或用釉质粘接剂涂布。

7、 修整外形及打磨、调牙合、抛光。

四、注意事项及医嘱:

1、玻璃离子材料包括玻璃离子体和复合体,根据固化形式分为光固化型和化学固化型。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修复方法基本相同。

2、调和型玻璃离子需用塑料调拌刀,避免使用金属调拌刀引起变色。

3、窝洞消毒隔湿、干燥后应保持湿润性,有记录提到可用玻璃离子液体湿润,另可辅助增强玻璃离子与牙体组织的粘结性。

4、涂布隔水剂后嘱患者1小时内避免用患牙咀嚼。

(六)牙髓失活法

一、适应症

二、术前准备

1、医生准备、椅位调整、照明参考第一节窝洞预备技术;

2、器械准备:

①口镜、镊子、探针各一支,口杯、纸巾一套、无菌脱脂棉球若干、75%酒精、水门汀充填器一支、消毒玻璃板一块、调拌刀一把;

②麻醉法需准备2%利多卡因5ml (或必兰麻1.7ml )、5ml 注射器一支、肾上腺素针剂一支、消毒碘伏溶液、棉签;

③失活法需准备高速手机一支、小号金刚砂球钻一根、裂钻一根、中号挖匙一支、I 型或II 型失活剂、丁香油酚、充填器、暂封膏(或丁氧膏)。

④邻面洞失活需制作假壁另需准备玻璃离子粘固粉或者磷酸锌粘固粉。

三、术前准备操作程序及方法

1、 首选施行局部麻醉。

2%利多卡因传导麻醉或必兰麻局部浸润麻醉。

2、如果患者对局麻药物过敏或条件限制,可选择失活剂失活牙髓:

(1)用挖匙或球钻去净腐质并看到穿髓孔,隔湿、干燥窝洞。

(1)去净腐质并看到穿髓孔,隔湿、干燥窝洞。 (2)取米粒大小失活剂准确放置在穿髓孔处紧贴暴露的牙髓。 (3)中等压力暂封窝洞。 (4)严格按照医嘱复诊。

1、1%碘甘油涂布

2、派丽奥

3、口腔脱敏剂

4、漱口水

①常规准备

②器械准备

③检查、调试设备

④含漱剂使用

①口腔卫生宣教

②洗牙的好处

③洗牙的方法

、术前检查

、术前交流

、术前准备

(2)取米粒大小失活剂准确放置在穿髓孔处紧贴暴露的牙髓。

(3)失活剂上方覆盖一饱蘸丁香油酚的小棉球,暂封膏中等压力暂封窝洞。

(4)严格按照选用的失活剂时效医嘱复诊。

三、注意事项

1、根据选择的失活剂安排复诊时间,慢失一般恒牙5-7天,乳牙2-4天;快失恒牙1-2天,乳牙禁用。

2、牙髓失活时如出血过多,可将蘸OC或肾上腺素小棉球压入窝洞内几分钟然后封失活剂。

3、对于反应极为剧烈的患牙可先用OC球安抚数天后再失活,

4、牙髓失活时,应能见到穿髓孔;邻面洞封失活剂时,必须先止住牙龈出血,暂封剂中等软度,封压时不使失活剂移位;(临床中为了防止失活剂渗漏烧伤牙龈,往往制作假壁,方法是:先根据洞的大小制作一个小棉球,约为洞形近远中径的1/2大小,蘸水、挤干,湿棉球原则上不影响洞的干燥,小棉球放于窝洞内侧并覆盖住露髓点,干燥,用流动性稍大的磷酸锌粘固粉或玻璃离子粘固粉充填窝洞邻面,粘固粉凝固后,取出湿棉球即可)。

5、发现有失活剂烧伤后,必须及时处理。取出失活剂,刮除坏死组织,直至牙龈流出新鲜血并有感觉为止,大量等渗盐水冲洗,烧伤处敷以碘制剂。第2日复诊,重复上述处理,直至龈缘无坏死组织出现。

(七)超声波洁治术操作细则

一、简介

1、超声波洁冶术是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的最有效方法,消除了菌斑和牙石的刺激,可使牙龈炎症完全消退或明显减轻。

2、超声波洁牙机由超声波发生器(主机)和换能器(手机)组成,主机发生振荡,转换成超

声波振动,使刀头振动2.5-3万次/秒,从而震碎牙石,刀头附带的喷水一方面冷却刀头,另一方面冲走震碎的牙石和血污。

3、手机中的换能器按性能与工作原理分为压电陶瓷式和磁制声锁式。压电陶瓷式功率7W,寿命1-2年,使用时酸痛感强,价格低。磁制声锁式功率16W,寿命6-10年,价格贵,如登士柏等进口机。

4、有的洁牙机附带喷砂功能,手机喷出的高速石英砂可使牙面变白并起到抛光的作用,但喷砂会造成牙面划痕,有时对牙龈也有损伤。

5、正确的技术操作一般而论不会造成牙齿的损伤,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洗牙后釉质上可形成较细的刻痕,一般1-2周后由于唾液的再矿化作用而完全修复,

6、超声波洁治术禁用于放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对于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患者慎用。普通刀头禁用于种植牙洁治。

二、操作方法:

1、口腔健康宣教:主要解释:

(1)为什么洗牙

(2)洗牙的好处

(3)洗牙产生的问题。

2、检查口腔健康状况:解释后推荐患者采用进口机或国产机。

3、检查机器:储水罐加压、是否通电、刀头、胸巾、漱口水及常规一次性治疗盘、吸唾器。

4、测试机器:踩下脚踏开关后见刀头水雾喷溅,进口机水量比国产机稍大,可达到35ml/分钟。此时刀头温度40摄氏度,开始时功率不宜过大,如功率过大,易磨损刀头且酸痛感强。

5、专用漱口液含漱60秒

6、进行洁治,一般从后牙开始。因后牙刺激性小,前牙刺激性强,先后牙后前牙,患者易接受。洁治时注意:

(1)手机应握笔式操作;

(2)操作时尽量用右手环指或小指在患者面部形成支点;

(3)刀头应与牙面平行或小于15度角接触牙面的牙石下方来回移动,利用超声波振动震荡并击碎牙石;

(4)去除大块而坚硬的龈上结石时,可采用分割方法,将大块的牙石分割成数块去除或将刀头置于牙石与牙面接合处边缘振动,使牙石与牙面分离碎裂。

(5)刀头去除牙石时用力应轻,将刀头来回移动的手法,切忌将刀头停留在一点上振动,这样会造成牙面的损伤。

7、术后检查:洁治后用探针检查有无遗留牙石,对于一些细小的或邻面的牙石应用手用器械补充刮除。

8、抛光:将橡皮杯轮置于慢速手机弯机头上低速旋转,蘸抛光糊剂或牙膏抛光牙面,可稍施压力,使橡皮杯的薄边缘伸入龈缘下。邻间隙不易抛光部位可采用锥形橡皮抛光轮进行抛光。

9、局部牙龈涂布碘甘油

10、洁治术中注意及时与患者沟通,至少要5-10分钟应提醒患者如漱口、吸唾、活动体位等,不应长时间默不作声,低头只顾操作。尤其是洁治前牙时患者可能稍有不适感。术后应及时交待相关事项。如半年到1年后应再次洗牙,如有不适感可在1-2周内自动消失,进口机型的二次洁治日期约诊。

三、相关解释问题:

1、为什么洗牙?洗牙的好处是什么?

洗牙是超声波洁治术的通俗说法,并不是像洗澡一样将牙齿洗白,而是利用超声波机器将牙齿表面附着的本不应用的牙结石及色素去除的方法。主要是“洗净”而不是“洗白”。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由儿童进入成人后,食物残渣的附着和唾液中钙化物的沉积可在牙齿颈部形成牙石,对于牙齿不整齐,戴有假牙及口腔卫生差的人群来说,牙石尤为厉害。有的人洗牙后发现牙石生长更快,则主要与洗牙后未进行严格的抛光有关,因为去除牙石后,牙齿与牙石接触的部位明显粗糙,如不进行严格抛光,粗糙的表面自然更易沉积牙石,粗糙的牙石及其吸附的细菌毒素会直接刺激牙龈发炎,初期可表现为口腔异味、刷牙出血、牙颈部有时褐色或黑色结石附着,牙龈呈暗红色并有轻微肿胀等。洗牙后牙龈发炎的病因去除,上述症状一般会自然消失。如牙石长期存在,牙龈炎症会进一步发展成牙周炎,表现为牙周溢脓,疼痛明显、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直到牙齿脱落。同时因牙周炎脱落的牙齿往往伴随着牙周牙槽骨的吸收,如同树木拔脱伴随着根周土壤丧失一样,会引起镶复假牙的困难。

因此洗牙是成年人应有的一项预防保健措施,每年进行1-2次洗牙是进行牙齿卫生保健的常规做法。

2、洗牙痛不痛?对牙齿有无损害?

进行正确的技术操作,如超声波洁牙机强度适中,刀头与牙面平行或成10-15度角而不是与牙面垂直,刀头不长时间停留于一点用力洁治等,对于正常的牙齿来说,肯定不会造成任何疼痛及不适,即便偶尔引起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牙齿细微刻纹,也会于1-2周内在唾液中磷酸钙等再矿化作用下完全修复至正常。因此洗牙是一项完全无害的牙齿保健方法。

但在实际情况下经常出现洗牙后不适,酸痛的表现,原因大致有:

(1)与牙齿解剖有关:有10%的正常牙齿牙釉质与牙髓质在牙颈部互不接触,导致牙颈部牙本质暴露,平时牙结石附着此处无明显不适,但牙结石去除时的强振动直接刺激牙本质,引起不适及酸痛。

(2)操作不正确:如强度过大、水雾过小、角度不对、刀头长时间停留一处等。

洗牙的不适及酸痛一般在1-2周内会因唾液的再矿化而得到完全恢复,使用本院的脱敏凝胶会加快恢复过程。

3、为什么你们门诊洗牙贵及洗牙的特色是什么?

(1)我们是专业的牙科治疗机构,进行规范的洁治术,看似较贵,实际上物有所值

(2)洗牙大夫均受过严格的洁治操作技术训练及考核。

(3)超声波洁牙机质量可靠,针对性强,我们会针对牙结石及牙周情况推荐不同种类的机器,牙结石少且牙龈炎症较轻的可选用国产洁牙机,牙结石多且牙龈炎症重的建议使用进口洁牙机,而且二次洁治,以达到完美的效果。

(4)消毒严格:洁牙机刀头均经过严格消毒,如有要求可选择一次性刀头,为避免操作中牙龈炎症加重,操作前用专用抗菌漱口水含漱,洁治完成后牙龈上涂布抗菌消炎药-碘甘油,这种药可在局部停留半小时,持续发挥作用。

(5)技术操作规范,彻底去除牙结石,同时对牙龈的损伤降低到最小。而精确的高效的抛光,大大延长了牙结石的再次附着,减少了洗牙的次数。

(八)窝沟封闭

一、准备工作

1、医师自身的准备: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是解除患者疾苦的主要因素,但医生的形象是患者

的第一印象,是患者能够信任的关键。因此,医生要衣着整洁,精神状态良好,还必须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并洗手消毒,戴消毒手套。

2、椅位调整:调节椅位既是为了患者舒适安全,又使医生操作方便和减轻疲劳。检查治疗时,

患者半卧或平躺于椅上,上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约成45°角,下颌牙牙合平面应与地面平行,医生的肘部应与患者的头部高度大致相同,若以时钟的字码表示其位置,患者头位为12:00,医生应位于9:30~12:30之间,而助手的位置应在12:30~2:30之间。医生检查时,脚底平放于地面,大腿下缘和双肩与地面平行,背部挺直,头部略向前倾。

3、照明:光线由助手调节,口腔检查时必须有适宜的照明,不同的检查部位对光线需有不同

的照明要求,最好完全利用自然光线,在进行其他检查时,往往自然光不能充分满足照明的需要,而需辅以灯光照明,通常选择光线能比较集中照到口腔的冷光源。

4、器械准备:口镜、镊子、探针各一支,口杯、纸巾一套、高速手机一支、小号金刚砂球钻

一根、中号桃形金刚砂车针一根、NSK低速马达弯头一支、锥形或清洁毛刷一个、抛光杯一个、不含氟抛光膏一支、光固化机、窝沟封闭剂一套、涂布毛刷一支、30%磷酸凝胶或酸蚀液(需配小毛刷)一支、一次性吸唾管一支、无菌脱脂棉球若干、75%酒精、蓝色或红色咬合纸一张、棕色避光眼镜。

二、适应症与非适应症:

1.窝沟封闭的适应症

(1)窝沟深,特别是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包括可疑龋)。

(2)病人其他牙,特别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

牙萌出后达到合平面即适宜作窝沟封闭,一般是萌出后4年之内。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在6~7岁,第二恒磨牙在11~l 3岁为最适宜封闭的年龄。釉质发育不全,窝沟点隙有初期龋损,验面有充填物但存在未作封闭的窝沟。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作封闭。总之,封闭的最佳时机是牙齿完全萌出,龋齿尚未发生的时候。

2.窝沟封闭的非适应症

(1)颌面无深的沟裂点隙、自洁作用好。

(2)患较多邻面龋损者。

(3)病人不合作,不能配合正常操作。

(4)牙齿尚未完全萌出,被牙龈覆盖。

三、操作流程:

理想的窝沟封闭手术应做3次,即三四岁时乳磨牙做1次,6岁左右第一恒磨牙做1次,12岁左右再做第二恒磨牙。步骤如下:

第1步、清洁牙面:进行窝沟封闭前,应清洁牙面。

清洁牙面主要指要清洁窝沟点隙中的食物残渣等。清洁牙面十分重要,为封闭剂密合充填打好基础。方法主要是使用橡皮杯和锥形小毛刷,蘸上适量清洁剂用低速手机清洁窝沟。

方法:NSK低速马达弯头装锥形或清洁毛刷蘸不含氟抛光膏适量放置待封闭牙的窝沟点隙以低速旋转(<350转/分)的方式进行清洁,清洁30-60秒,注意清洁到牙齿窝沟点隙所在的各个牙面。清洁完成后用无油三用枪高压冲洗20秒,同时配合吸唾。或用小毛刷清洁牙面,75%酒精擦洗,水冲净,隔湿,吹干。

第2步、酸蚀,使用30%磷酸凝胶或酸蚀液直接涂抹在牙齿表面,或用小毛刷(酸蚀液)蘸取酸蚀剂涂于窝沟点隙处,酸蚀范围可达牙尖斜面2/3。酸蚀时间为恒牙30秒,乳牙60秒。酸蚀后的牙面、菌斑、表面下有机膜及釉质表面的部分矿物晶体会被去除,酸蚀后,一般应该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酸蚀部位20秒钟以上,以免残余的酸蚀剂破坏其他牙体组织。

第3步、冲洗、干燥:这一步非常重要,,冲洗吸唾后立即用干棉卷放置于需封闭牙齿的颊侧和舌侧隔湿将牙齿与口腔环境隔离开来,上颌只放在颊侧即可,腭侧因无软组织影响故无隔湿的必要性,下颌一般颊侧和舌侧均需放置棉球隔湿;用三用气枪吹干。酸蚀牙面干燥后应呈白雾状,如无本现象应重新酸蚀、冲洗、干燥。

第4步、涂布封闭剂:先将封闭剂开启后倒立,根据封闭牙面的大小挤压封闭剂瓶体使其滴入一干净的凹槽内(封闭剂套装内附带有凹槽或器械盒内),用涂布毛刷蘸适量封闭剂涂布在需要封闭的部位,并且使它充分流到窝沟、点隙内,可用涂布毛刷尖端指向窝沟点隙反复震动以排气泡,或光照前可用探针来回划一下。。

第5步、固化:光固化前医师、助手应佩戴棕色避光眼镜,光固化机接通电源,在光固化灯头距牙尖1mm处开启电源,光照20-40秒,不同牙面要分别照射20-40秒。取出放置在患者口内的隔湿棉球,可嘱咐患者漱口。

第6步、调牙合:在不影响咬合的情况下尽可能有一定厚度,有时可能会有高点,但2天~3天就可自然磨去,若涂层太薄就会缺乏足够的抗压强度,容易被咬碎,过厚时咬合较高,用

咬合纸置于封闭牙位上,嘱患者轻轻咬合,张开,观察封闭牙牙合面上的高点,用高速手机配备桃形车针磨去高点,用咬合纸反复调试,直至患者感觉无明显高点即可。

第7步、抛光:将适量抛光膏置于器械盘内,用NSK低速马达弯头手机配备抛光杯蘸适量抛光膏对封闭牙面进行抛光,抛光杯内放满抛光膏,抛光杯垂直于封闭牙面,踩脚踏气开关,保持低速进行抛光,直至牙面光洁,嘱患者漱口。

四、注意事项及医嘱:

1、清洁牙面时不使用含氟清洁剂和含油清洁剂,并且清洁、酸蚀后注意冲洗干净,以避

免阻塞窝沟点隙,影响窝沟封闭质量和效果。

2、酸蚀剂冲洗后应立即放置隔湿棉球,牙面被吹干后不可再次被唾液污染,如唾液污染

牙面后应重新酸蚀,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3、封闭剂的涂布面积应大于酸蚀面积。

4、封闭剂在涂布时应用涂布毛刷反复震荡以避免产生气泡。

医嘱:

1、如发现封闭剂脱落应及时复诊,重新封闭。

2、3-6个月应定期检查。

3、封闭后头几天可能略微高牙合,属正常现象,咀嚼2-3天后可恢复正常,如3天后仍无

改观,可复诊调牙合。

4、注意口腔卫生保洁。

一、适应症:

1、乳磨牙或恒牙的深窝沟或可疑龋。

2、 3-4岁时对乳磨牙,6-7岁时对第一恒磨牙,11-13岁时对第二恒磨牙做窝沟封闭最合适。

3、龋活跃性敏感者。

二、禁忌症:

1、牙冠萌出不多,难以隔湿。

2、年龄幼小不能合作。

三、操作程序及方法

1、用低速小毛刷清洁牙面,75%酒精擦洗,水冲净,隔湿,吹干。

2、酸蚀:恒牙30秒,乳牙60秒,冲洗,吹干。

3、涂封闭剂。

4、固化完成:用湿棉球擦去表面氧化层。

四、注意事项:

1、按所用封闭剂的种类性能、操作要求进行,

2、涂布封闭剂应避免存留气泡,光照前可用探针沿窝沟来回划一下。

3、涂布酸蚀剂时,蘸上酸蚀剂置于牙面,不用力擦拭牙面,以破坏酸蚀面的牙釉面,降低粘固力。

5、操作过程中严格隔湿。

(九)制取印模及模型灌注

操作程序

1、用雕刻刀小心去除模型牙冠上的石膏瘤体

2、用石膏剪修整石膏底座 1、选择石膏、调和石膏 2、将印模置于石膏振荡器上,取少量石膏置于腭顶或舌侧较高部位,注意使石膏逐渐流入并充满印模的每一牙冠部分。

3、底座灌注和修整

一、 目的和要求:

1.了解印模和模型的种类及定义。

2.了解印模和模型材料的性质。

3.熟悉印模制取和模型灌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掌握印模和模型的基本要求。

5.了解模型修整的方法。

二、 术前准备:

1、医生、环境、照明等准备

2、口腔检查盘一套、漱口杯、消毒纱布、各型号印模托盘、红蜡片、雕刀、蜡刀、酒精灯、火柴、藻酸钠印模材料、各种石膏、橡皮碗、石膏调拌刀、玻璃板、铅笔、振荡器、石膏剪、84消毒溶液、白胶布等。

三、操作程序及方法

1、调整椅位:调整椅位,使患者头部直立不前俯或者后仰,张口使下颌牙合平面与水平面接近平行,术者立于患者右前方时,操作平面约处于术者的肘关节平面。

2、托盘选择和准备:这是印模质量好坏的关键。按照患者口内的牙弓形状和大小选择一副合

适的上下颌有牙颌托盘,要求托盘与牙弓内外侧之间有3~4mm的间隙,以便容纳印模材料。托盘的翼缘距前庭沟或口底粘膜转折应有2mm距离,托盘后缘在上颌盖过翼上颌切迹,下颌盖过磨牙后垫。若托盘边缘伸展不够,可用蜡片加长加深。若托盘大小稍不合适,可用长鼻钳作调改。最后拭干托盘,在托盘边缘贴一圈胶布。

3、沟通示范:嘱咐患者在取模时勿咬合,放松上下唇,教会如何后卷再前伸舌及作主动肌功能修整动作。

4、制取印模:

①上颌印模:取适量藻酸盐印模材料置于橡皮碗内,加适量石膏(二者体积比约为1:1), 用调拌刀调拌均匀后盛于托盘内。右手持托盘,左手持口镜牵开患者右侧口角,用旋转方式将托盘放入口内,取出口镜,使托盘柄正对面中线,尽量牵开上唇,均匀加压使托盘就位,用右手中指食指支持在两侧双尖牙区,以保持托盘稳定。趁印模材料未硬固前,左手将右上唇及右侧面颊肌肉向前下内拉动。再用左手中食指持托盘,用右手将左上唇及左侧肌肉向前下内拉动,完成被动肌功能修整。在肌功能修整过程中应保证托盘稳定无移位。待材料硬固后将托盘后缘向下翘动后取出托盘,检查印模是否清晰,边缘是否完整,伸展是否足够。

②下颌印模:用同样的方法制取下颌印模,嘱患者舌尖稍向后上卷,口镜牵开患者右侧口角,用旋转方式将托盘放入口内,取出口镜,使托盘柄正对面中线,尽量牵开下唇,均匀加压使托盘就位,用右手中指食指支持在两侧双尖牙区,以保持托盘稳定。趁印模材料未硬固前,嘱患者舌尖向前伸并轻微摆动。左手向前上内拉动右下唇,换左手持托盘,同法完成左侧肌功能修整。待材料硬固后将托盘前后向翘动后取出托盘,同法检查印模质量,必要时可做修补。

5、印模处理:先用自来水冲洗尽残余的唾液,必要时还应使用消毒剂消毒,灌模前吹干残余液体。

[附]围模(法灌注:用蜡条在印模边缘下2mm围一圈宽度为3~5mm的蜡条,然后在蜡条外再围一圈蜡片,蜡片的上缘距印模的最高点最少不少于10mm。围模的目的是为了形成模型的边缘和底座。

6、灌注模型:在橡皮碗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加入石膏粉(依照使用模型材料的不同水粉比例也不尽相同),用调拌刀搅拌均匀,振动橡皮碗几次,先排出空气。如采用真空调拌则可直接灌注。将印模置于石膏振荡器上,取少量石膏置于腭顶或舌侧较高部位,注意使石膏逐渐流入并充满印模的每一牙冠部分。继续灌注石膏,直至盛满整个印模并尽量多堆一些石膏,将剩余的石膏堆积在玻璃板上,然后将印模翻转置于石膏上,轻轻加压,使托盘顶部与玻板平面平行,修整周缘及下颌的舌侧石膏形成底座,置于湿箱内或以湿巾覆盖。约半小时待石膏发热再冷却凝固后,修整模型周缘包绕托盘外缘的石膏,分离模型,顺牙长轴方向小心脱模取出。

7、托盘清理:放置30分钟后,小心取出模型;对于难以取出的模型可先使印模与托盘分离,然后剥离印模材料,完整取出模型;去除托盘上的印模材料,清洗、消毒。

8、修整模型:应在石膏固化并达一定强度时进行。可用石膏打磨机或成品橡皮托等方法进行。具体方法可参见口腔技工工艺学相关章节的内容。

四、注意事项:

1、取模时术者如采用坐位则位于患者的右后方。

2、采用藻酸钠印模材料时托盘边缘应加一圈胶布以防止印模材料与托盘分离,灌注出的模型变形。

3、印模材料的固化时间因调拌比例及温度不同而变化。

4、取模时托盘应按试合时的位置就位,就位前尽量牵开口唇。取上颌印模时如患者发生恶心现象,可嘱其低头并用嘴哈气以缓解。

5、模型消毒清洗以后一定要吹干再灌注,否则会出现表面缺陷及强度下降。印模应及时灌注以防脱水及过分吸水膨胀变形。

6、灌注时应先使石膏逐一流入牙冠部位以防止产生气泡。制作模型底座时加压不可过大以防止印模变形。

7、如有孤立牙应加增力结构(如钢丝或火柴棒)以防脱模时石膏牙折断。

(十)义齿修理

1、基托折裂、折断。

2、卡环、颌支托折断。

3、人工牙折断、脱落或添加。

4、义齿咬合不良或低牙合。

主要用于基托折断

5、组织面不密合,需重衬者。

二、禁忌证

1、多次折断,基托缺埙大。

2、基托树脂老化。

3、基托多处翘动,极不密合。

三、操作程序及方法

(一)模型上修理

1、模型上修理:一般针对于添加人工牙或卡环、牙合支托折断等,处理时需要将义齿完全就位,制取印模;

2、取印模

3、灌注石膏

(二)无法修理:参考禁忌症

(三)直接修理

1、对缝:将义齿完全对位

2、502粘结:将502胶水滴于断处,保持不动10秒,

3、灌注石膏:在基托的组织面灌注普通石膏,石膏凝固后使用。

四、调自凝牙托粉:按所需多少调和自凝牙托粉。

五、修整义齿

1、磨除折缝两侧的部分基托,添蜡恢复,送热凝修补。

2、磨除折缝两侧的部分基托,直接自凝修补。

3、折缝两侧的基托内可加增力丝。

4、添加增力丝需在基托上制备沟槽

5、添加卡环应将义齿相应的组织面磨出1mm,以方便添加。

6、添加人工牙则先选择合适的人工牙,调磨,并将人工牙和需添处组织面用砂石粗糙。

7、在暴露的工作区石膏上涂分离剂。

8、人工牙完整脱落者可直接粗糙后备用。

六、固化

1、待自凝牙托粉到拔丝期时,先将粗糙后的组织面用自凝牙托水湿润,取适量的材料放于需处理处,用棉签蘸自凝牙托水塑形;添人工牙需将人工牙就位后塑形。

2、塑形完毕后等待固化;也可放入60度温水中加速固化。

3、义齿咬合不良可用自凝树脂在口内完成。

4、低牙合则应咬蜡牙合后,雕刻成形,热凝树脂修补。或者咬蜡牙合后上颌架,自凝造牙粉增高。

5、直接重衬者在口内进行,粗化组织面,自凝树脂修补。

6、间接重衬将印模材料放入组织面,戴入口内咬合修整,装盒热凝树脂修补。

七、打磨试戴:用低速金刚砂车针细细打磨粗糙边缘和磨光面等处,在患者口内试戴,调牙合。

八、抛光完成:试戴合适后,抛光,完成。

九、注意事项

1、有自凝树脂过敏史者需改用热凝树脂。

2、自凝树脂硬固时放热,要保护粘膜勿受灼伤。

3、直接重衬在口内进行,义齿应完全到位,防止升高咬合,破坏边缘封闭。

4、不能修补的义齿应予重做。

5、尽量在技工室操作,避免对患者口腔的刺激。

(十一)分牙

【适应证】

1、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错颌畸形,需要在某些牙齿上放置带环。

2、准备放置带环的牙齿与邻牙接触紧密。

【禁忌证】

牙周组织急性炎症期如(龈乳头炎,牙周脓肿等)。

【操作程序及方法】

1、铜丝分牙法

(1)将直径0.6~0.7毫米铜丝的一端弯成弧形,用持针器将铜丝自牙齿颊侧邻接点下楔状隙插入,自舌侧到颌面外展隙,围绕邻接点一圈。

(2)将穿过牙齿邻接点的一端与铜丝的另一端交叉后扭转结扎,直至紧密固定为止,于丝扭断3~4毫米处剪断,将断端向牙齿楔状隙内压入。

(3)分牙时间通常为2~7天,在放置带环前拆除分牙铜丝。

2、分牙弹簧分牙法

(1)用直径0.45~0.5毫米的不锈钢丝弯制分牙弹簧。分牙弹簧的下部直线部分由牙齿颊侧邻接点下楔状隙穿向舌侧,分牙弹簧的上部通过颌面后使小弯部钩入舌侧邻间隙,利用弹簧的弹力进行分牙。

(2)分牙时间通常为2~7天,在放置带环前拆除分牙弹簧。

3、橡皮圈分牙法

(1)用分牙钳子将分牙将分牙圈撑开拉大呈扁圆形,将圈的下方从牙齿的邻接点压入邻牙间隙内,随即松开钳子,使橡皮圈围绕邻接点,利用弹力分开牙齿。

(2)分牙时间通常为2~7天,在放置带环前拆除分牙橡皮圈。

【注意事项】

放置带环前,如果牙齿邻接点处的分牙装置已经脱落,应使用探针探查牙齿邻接点下方的楔状隙,看其内有无被压入的分牙装置。

(十二)粘接带环

【适应证】

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错颌畸形,需要在某些牙齿上放置带环。

【禁忌证】

1、牙周组织急性炎症期(如牙周脓肿)。

2、牙齿邻面有未治疗的龋洞或邻面充填体有大范围破损或充填体有悬突存。

【操作程序及方法】

1、将选好的带环在患者牙齿上试戴。

2、试戴时用带环推子将带环推入牙齿的邻间隙内,并使带环颊面管位置正确。

3、用带环推子挤压带环上部边缘,使其与牙齿牙合面边缘更加贴合。检查与对颌牙的关系,适当调磨带环边缘,尽可能去除早接触。

4、检查带环龈方边缘,如果过长需要进行适当修整。

5、取出带环吹干,在牙齿隔湿后,用玻璃离子粘固剂(或磷酸锌粘固剂)粘结带环。

6、调整带环至正确位置后清除牙齿龈牙合处多余的粘固剂。

【注意事项】

1、带环大小应合适,带环的固位不仅仅依靠粘固剂的粘接,更重要的是带环与牙齿较为紧密的贴合。

2、带环龈方的边缘切忌过长、过多深入牙龈沟内。

3、带环粘结后应注意检查其是否松动。对于已经松动的带环应重新粘结。

(十三)根尖片

一、适应症

主要用于龋病,牙髓钙化,牙内吸收,根尖周病变,牙发育异常,牙周炎,牙外伤,牙根折裂,较深大的修复体、种植体以及某些系统病累及牙周骨病变等的检查。

二、禁忌症

无特殊禁忌症,但重度开口困难者、严重颅脑损伤及因严重系统或其他病情严重无法配合者,不宜拍摄。

三、操作程序及方法

最常应用的根尖片投照方法为根尖片分角线技术,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患者位置

患者坐在专用口腔治疗椅上,椅座呈水平位,背托呈垂直位,调节椅子高度,使患者口角与术者腋部相平。患者坐位呈直立姿势,头部靠在头托上,矢状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上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之连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时,头稍低,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下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口角之连线(听口线)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底面垂直。

2、胶片分配

成年人进行全口牙齿检查时,需用14张3cm×4cm胶片,如儿童进行全口牙齿检查时,一般用10张2cm×3cm胶片。

3、胶片放置及固定

胶片放入口内应使胶片感光面紧靠被检查牙的舌(腭)侧面。投照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高出切缘7cm左右,投照12时,应以1的切缘为标准,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边缘高出牙合面10mm左右。留有这些边缘,其目的是能使照片形成明显的对比度及避免牙冠影像超出胶片。胶片放好后,嘱患者用手指固定或用持片夹固定。

儿童全口检查根尖片胶片分配

成人全口检查根尖片胶片分配

4、X线中心线

(1)X线中心线角度:使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的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垂直。为了精

部位X线倾斜方向X线倾斜角度

上颌切牙位向足侧倾斜42°

上颌单尖牙位向足侧倾斜45°

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向足侧倾斜30°

上颌第二、三磨牙位向足侧倾斜28°

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和胶片之间夹角的分角线的角度称为垂直角度,应尽量呈直角投照。X线中心线向牙近、远中方向所倾斜的角度称为X线水平角度。由于个体之间牙弓形态可以有较大区别,X线水平角必须随患者牙弓形态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使X线与被检查牙的邻面平行,以避免牙影像重叠。如X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的邻面不平行,向远中或近中倾斜,则在照片上所显示牙的邻面影像将相互重叠,影响诊断。

(2)X线中心线位置:投照根尖片时,X线中心线需通过被检查牙根的中部,其在体表的位置如下:

①投照上颌牙时,以外耳道口上缘至鼻尖连线为假想连线,X线中心线通过部位分别为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投照上单侧中切牙及侧切牙时,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之连线的重点,投照上单尖牙时,通过投照侧鼻翼,投照上前磨牙以及第一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颧骨前方,投照上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外眦向下的垂线与外耳道口上缘何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颧骨下缘。

②在投照下颌牙时,X线中心线均在沿下颌骨下缘上1cm的假想连线上,然后对准被检查牙的部位射入。

四、注意事项

1、如果牙排列不整齐、颌骨畸形或口内有较大肿物妨碍将胶片放在正常位置时,可根据牙的长轴和胶片所处的位置改变X线中心线倾斜角度。

2、如遇腭部较高或口底较深的患者,胶片在口内的位置较为垂直,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减少;而全口无牙、腭部低平、口底浅的患者,则胶片在口内放置的位置较平,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增加。

3、儿童因牙弓发育尚未完成,腭部低平,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增加5-10度。

(十四)乳牙拔除术

【适应症】

一、不能保留的患牙

1、牙冠破坏严重,已无法再修复的乳牙,或已成残冠、残根者。

2、生理性替换的露髓牙,牙根吸收1/3以上,根管感染不宜做根管治疗者,根尖、根分叉区骨质破坏范围广,尤其炎症已涉及后继恒牙牙胚,或后者牙根已大部分形成,乳牙根尖周感染致其牙根吸收受影响,受后继恒牙萌出力的推压,使患牙根尖露出龈外,甚至使局部粘膜发生创伤性溃疡。

3、乳牙外伤致牙根近颈部1/2区折断,或外伤牙处于骨折线上不能治愈的乳牙。

4、有病灶感染迹象而不能彻底治愈的乳牙。

二、因咬合诱导需拔除

1、后继恒牙即将萌出或已萌出,乳牙松动明显或成滞留牙。

2、影响恒牙列正常形成的乳牙,如低位乳牙或为减数顺序拔牙需拔除者、

三、其他

多生牙及不能保留的新生牙。

【禁忌症]】

1、全身症状

① 白血病、血友病、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病患者。

②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者。

③ 患心脏、肾脏等疾病的患者。

④ 急性感染、发热者。

2、局部因素

① 患牙根尖周组织和牙槽骨急性炎症明显,应先用药物控制。

② 患者伴急性广泛性牙龈炎或严重口腔黏膜疾病,应控制症状消炎后再行拔牙术。

【操作程序及方法】

1、术前准备

(1)医生、器械准备

10分钟即可

口腔技术标准化流程操作

基础篇 为实习进修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主要包括:窝洞预备技术、龋病治疗原则、垫底、牙髓活力测试、玻璃离子充填术、牙髓失活术、超声波洁治术、窝沟封闭术、制取印模、乳牙拔除、义齿修理、分牙、粘固带环、根尖片拍摄等14个内容.

1、适应症 2、禁忌症 3、术前准备 ①医师自身的准备: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是解除患者疾苦的主要因素,但医生的形象是患者的第一印象,是患者能够信任的关键。因此,医生要衣着整洁,精神状态良好,还必须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并洗手消毒,戴消毒手套。 ②椅位调整:调节椅位既是为了患者舒适安全,又使医生操作方便和减轻疲劳。检查治疗时,患者半卧或平躺于椅上,上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约成45°角,下颌牙牙合平面应与地面平行,医生的肘部应与患者的头部高度大致相同,若以时钟的字码表示其位置,患者头位为12:00,医生应位于9:30~12:30之间,而助手的位置应在12:30~2:30之间。医生检查时,脚底平放于地面,大腿下缘和双肩与地面平行,背部挺直,头部略向前倾。 ③照明:光线由助手调节,口腔检查时必须有适宜的照明,不同的检查部位对光线需有不同的照明要求,最好完全利用自然光线,在进行其他检查时,往往自然光不能充分满足照明的需要,而需辅以灯光照明,通常选择光线能比较集中照到口腔的冷光源。 ④器械准备:口镜、镊子、探针各一支,口杯、纸巾一套、高速手机一支、小号金刚砂球钻一根、裂钻一根、无菌脱脂棉球若干、75%酒精、 4、设计窝洞 5、开扩洞口及病变区 6、去除大部分病变组织 7、设计和预备洞的外形: 8、建立抗力形:是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获得足够抗力,在承受正常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主要有: (1)洞深:窝洞必须要有一定深度,使修复体有足够厚度,从而具有一定强度,洞底必须建立在牙本质上,一般洞底要求在釉牙本质界下0.2mm-0.5mm,但根据窝洞的部位和修复材料的不同洞深也不一样。 (2)盒状洞形:底平,侧壁平直与洞底垂直,点线角圆钝的盒状洞形是最基本的抗力形,它使咬合力均匀分布,避免产生咬合力集中。 (3)阶梯的预备:双面洞的牙合面洞底与邻面洞的轴壁应成阶梯,髓壁与轴壁相交形成的轴髓线角应圆钝,邻面的龈壁与牙长轴垂直,并要有一定深度,至少1mm。从而分散牙合力和保护牙髓。 (4)去除无基釉和避免形成无基釉:无基釉缺乏牙本质支持,在承受咬合力时易折裂,除前牙外,一般情况下都应去除所有无基釉。同时,窝洞预备时侧壁应与釉柱方向一致,防止形成无基釉。 (5)薄壁弱尖处理:薄壁弱尖是牙的脆弱部分,应酌情降低高度,减少牙合力负担,防止折裂。 9、预备固位形:防止修复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主要有:(1)倒凹固位:倒凹是在洞底的侧髓线角或点角处平洞底向侧壁牙本质做出的潜入小凹,充填体突入倒凹,形成洞底略大于洞口的形态,从而防止充填体与洞底呈垂直方向脱位。倒凹一般位于牙尖下方。 (2)鸠尾固位形:多用于双面洞,借助于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止充填体从与洞底呈水平方向脱位。要求: ①、鸠尾大小与邻面缺损大小相匹配,使修复体受力时保持平衡; ②、鸠尾应有一定深度,尤其是在鸠尾峡处,以获得足够抗力; ③、鸠尾预备时应沿牙合面的窝沟扩展,避让牙尖、嵴和髓角; ④、鸠尾峡宽度一般在后牙为所在颊舌尖间距的1/4-1/3,前牙为邻面洞舌方宽度1/3-1/2;

口腔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口腔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基本要求 1、诊室应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工作质量。 2、医务人员应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门诊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3、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4、凡接触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5、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大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6、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 消毒。 7、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8、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9、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和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 10、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11、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诊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消毒工作程序 1、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者灭菌、贮存等工作程序。 2、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当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式应当采用手工刷洗或使用机械清洗设备进行清洗。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3、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后应当擦干并进行维护和保养,对手机手机和特

口腔技术操作规程

口腔技术操作规程 一、基本要求 (一)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二)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空腔诊疗器械,包括口径、探针、牙科镊子等空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清洁、消毒。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三)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 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四) 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 规定进行处理. (五)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医疗工作 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消毒工作程序及要点 (一)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者灭菌、贮存等工作程序。 (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工作要点是: 1、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式应当采用手工刷洗或者用机械 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2、有条件的医院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 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3、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三)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后应当对口腔器械维护和保养,对特殊的口腔机械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并检查器械的使用性能。 (四) 根据采用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日期。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科不封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五)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者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对不耐湿热、能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者灭菌.在器械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

口腔门诊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口腔门诊常用技术操作规程 口腔门诊是口腔医院中进行日常诊疗和治疗的地方。在门诊中,医生和护士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技术操作规程,使其能够规范、高效地进行工作。下面是口腔门诊常用技术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患者接待和初步评估 1. 患者接待时应礼貌待人,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2. 初步评估患者的口腔状况,包括口腔清洁情况、疼痛程度、牙列情况等。 3. 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需求,安排相应的诊疗项目。 二、口腔检查 1. 安排患者坐在检查椅上,保持舒适的姿势。 2. 使用口腔检查镜、探针等工具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检查。 3. 检查口腔时应注意细心,观察患者牙齿的数量、大小、形态、颜色等。 三、口腔摄影 1. 准备好摄影设备,包括相机、特殊口腔镜头等。 2. 给患者讲解口腔摄影的目的和方法,以获得患者的合作。

3. 操作时应掌握好光线和角度,确保拍摄的照片清晰可见。 四、口腔印模 1. 准备好印模材料和相应的工具。 2. 给患者说明印模的目的和具体步骤。 3. 操作时应注意保持印模材料的温度、湿度和操作时间,以获得高质量的印模。 五、口腔洁治 1. 对于需要进行洁治的患者,先给予口腔局部麻醉。 2. 使用洁治器械对患者牙齿进行清洁,包括牙周袋的清理和牙石的去除。 3. 洁治操作时应注意操作的力度和方法,以避免对口腔组织的损伤。 六、牙齿修复 1.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口腔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 2. 对于需要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先给予局部麻醉。 3. 根据牙齿损伤的程度,使用相应的器械和技术进行修复。 七、牙齿拔除 1. 对于需要拔除的牙齿,先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评估。 2. 选择合适的拔牙器械和方法进行拔牙操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口腔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口腔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口腔技术操作规程 一、基本要求 1.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和个人防护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2.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和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3.所有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在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所有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空腔诊疗器械,包括口径、探针、牙科镊子等空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在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5.送技工室操作前,所有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必须消毒。

6.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清洁、消毒。 7.在清洗、消毒或灭菌口腔诊疗器械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二、消毒工作程序及要点 1.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灭菌、贮存等工作程序。 2.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后,应擦干或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3.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后,应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并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检查器械的使用性能。 四、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 口腔诊疗器械应根据采用的消毒和灭菌方式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日期。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可将器械裸露灭菌后存放在无菌中备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牙科手机和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对于不耐湿热、能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采用化学方法浸泡消毒或灭菌。使用前应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 五、操作规范 在口腔科诊疗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和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和操作后应严格洗手或手消毒。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对于接触病人完整粘膜和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均为一次性用品。操作前和结束后应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如果有条件,可配备官腔防回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口腔诊疗区域应保持环境整洁,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或空气净化。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应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每周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1、保持口腔及牙齿清洁、清除口臭、促进食欲; 2、预防口腔感染,防止并发症,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有无异常,便于了解病情变化; 评估: 1、询问、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病情,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及身心状态。 2、重点评估口腔粘膜情况(如口唇有无干裂、出血、口腔有无疱疹、溃疡、口臭等)。 3、患者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 4、环境:安静、清洁、整洁、安全。 准备: 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用物治疗盘一个、治疗碗2个(一个盛漱口液浸湿的棉球,一个盛漱口液)、弯盘2个、弯血管钳1把、无齿银1把、棉签、压舌板、吸水管、手电筒、治疗巾、污物桶、必要时备开口器及PH试纸、手消液、纱布/面巾、外用药(石蜡油、冰硼散等)、漱口液(1-4%碳酸氢钠溶液、0.02% 咲喃西林、生理盐水、2-3%硼酸溶液等)、治疗卡。 操作流程:

接到医嘱处置并查对。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并解释(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遵医嘱需要给你做口腔护理,这样使你口腔清洁,更舒适些,请你配合一下好吗?),若是昏迷患者要向其家属解释。松开被尾,协助患者侧卧或仰卧头偏向一侧,面向护士,手消。治疗巾铺于病人颌下,弯盘置于口角旁,根据病情,用弯止血钳夹取湿棉球并清点数量(17个左右),湿润口唇及口角。嘱病人张口,一手持手电筒,一手用压舌板轻轻撑开颊部(观察口腔粘膜有无出血、溃疡、有无真菌感染等)。昏迷患者或牙关紧闭者用开口器打开并固定。协助患者漱口(有活动义齿者,协助取下浸泡在冷开水中,若是昏迷患者禁止漱口,以防误吸),擦净口周,嘱患者咬合上下齿,用弯血管钳夹取含漱口液的棉球拧干,用压舌板轻轻撑开左侧颊部。(4分)按左上外侧〜左下外侧一右上外侧一右下外侧面,顺序从磨牙至门齿处纵向擦洗(擦洗顺序一般为先上后下)。嘱患者张口,依次擦洗牙齿的左上内侧面一左上咬合面一左下内侧面一左下咬合而,再弧形擦洗颊部。同法擦洗右侧,弧形擦洗硬腭。由内向外擦洗舌面,舌下襲周围(勿触及软腭及咽部,以免引起病人恶心),擦洗口唇,清点棉球数量,再漱口擦净口周,再次观察口腔状况,酌情使用外用药,润唇,擦洗完毕。撤去弯盘及治疗巾。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手消。再次核对(XX,现在口腔护理已做完,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评估 1.病人病情、神志可否清楚,可否合作,有无凝血功能阻挡。 2.口腔粘膜、舌有无伤害、假牙及口腔异味等。 3.可否有传染性疾患。 4.病人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自理能力及口腔护理的知识水平。 5.病人的心理反应。 二、用物 口腔护理盒或包(弯盘2个、弯血管钳、镊子、压舌 板、吸水管、棉球≥15个、治疗巾)漱口液、白腊油、龙胆紫、棉签、手电筒、必要时备张口器、舌钳。

三、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 2.查对医嘱,明确目的。 3.通知病人并评估,向病人讲解。 4.准备并检查用物,点棉球,倒液体。 5.推车携物至病人床旁,查对床号、姓名。 6.翻张口腔护理盒[包]。 7.病人侧卧或头偏向护士侧,颌下铺治疗巾。 8.弯盘置吵嘴旁,以湿棉球擦口唇,检查口腔情况(有无假牙、出血、溃疡)。 9.协助清醒者温水漱口,漱口水吐在弯盘内。

10.每次用镊子夹取棉球,在吵嘴旁弯盘内与弯血管钳 将棉球稍绞干,并包裹血管钳前端。镊子放回盛干净棉球的 弯盘内。 11.将压舌板平放入口再翻转撑开颊部,擦洗序次从对 侧到近侧,由外到里。 左唇侧:上牙龈、牙齿→左唇侧:下牙龈、牙齿→左侧颊粘摸(弧形擦洗) 右唇侧:上牙龈、牙齿→右唇侧:下牙龈、牙齿→右侧颊粘摸(弧形擦洗)嘱病人张口 左舌侧:上牙龈、牙齿、咬合面→左舌侧:下牙龈、牙齿、咬合面 右舌侧:上牙龈、牙齿、咬合面→右舌侧:下牙龈、牙齿、咬合面 硬鄂→舌面→舌下→口唇

12.清点棉球,协助漱口,擦净面部,检查口腔,需要时涂药。 13.再次查对,整理用物,合理部署病人,整理床单位。 14.整理用物,洗手。 四、注意事项 1.对意识阻挡病人,操作前、后数棉球,防范棉球遗误口腔。 2.昏迷病人禁忌漱口,擦洗时棉球不可以过湿,以防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 3.擦洗动作要轻,防范伤害。使用压舌板时注意病人的安全。 4.在评估和操作中,要随时咨询病人的感觉。 5.有假牙者,操作前应取出。

口腔技术标准化流程操作-基础篇

1、1%碘甘油涂布 2、派丽奥 3、口腔脱敏剂 4、漱口水 ①常规准备 ②器械准备 ③检查、调试设备 ④含漱剂使用 ①口腔卫生宣教 ②洗牙的好处 ③洗牙的方法 1、术前检查 2、术前交流 3、术前准备 超声波洁治术操作细则 一、简介 1、超声波洁冶术是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的最有效方法,消除了菌斑和牙石的刺激,可使牙龈炎症完全消退或明显减轻。 2、超声波洁牙机由超声波发生器(主机)和换能器(手机)组成,主机发生振荡,转换成超声波振动,使刀头振动2.5-3万次/秒,从而震碎牙石,刀头附带的喷水一方面冷却刀头,另一方面冲走震碎的牙石和血污。 3、手机中的换能器按性能与工作原理分为压电陶瓷式和磁制声锁式。压电陶瓷式功率7W ,寿命1-2年,使用时酸痛感强,价格低。磁制声锁式功率16W ,寿命6-10年,价格贵,如登士柏等进口机。 4、有的洁牙机附带喷砂功能,手机喷出的高速石英砂可使牙面变白并起到抛光的作用,但喷砂会造成牙面划痕,有时对牙龈也有损伤。 5、正确的技术操作一般而论不会造成牙齿的损伤,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洗牙后釉质上可形成较细的刻痕,一般1-2周后由于唾液的再矿化作用而完全修复, 6、超声波洁治术禁用于放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对于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患者慎用。普通刀头禁用于种植牙洁治。 二、操作方法: 超声波洁治 喷砂 洁治 抛光 局部用药 术后检查 术后医嘱 1、牙结石多、烟渍少选用超声波洁治 2、烟渍、茶渍多、牙石少选用喷砂洁治 3、牙石、烟渍均有两项均选 4、牙石、烟渍较多、牙龈出血严重应安排二次洁治 适应症 禁忌症 术前准备 设计洁治方案 超声波洁治禁用于放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对于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患者慎用。普通刀头禁用于种植牙和瓷修复体洁治。

口腔医学标准化项目流程(树脂补牙 牙齿矫正 牙齿种植)

树脂补牙流程 1.选择树脂颜色 2.窝洞预备(快速手机、车针) 3.窝洞消毒、清理 4.隔湿,涂自酸蚀粘结剂,吹,光照10S 5.树脂填充,分层填充,光照。 6.调合 7.抛光 成人根管治疗流程 第1步:术前X光片。 第2步:局麻(活髓或叩痛+++时);合面降低1.5~2.omm。完全去龋 材料:麻药注射器碘酊棉签高速手机车针盒 第3步:开髓、去尽冠髓。操作要点:去除髓室壁倒凹、彻底暴露根管口。 材料:次氯酸钠冲洗生理盐水冲洗锐利挖勺,( 第4步:根管口探查。 材料:根管口探针(或小号扩大针、锉) 第5步:测量根管长度,并拍摄插针定位X光片。 材料:根管治疗器械盒(K及H锉手扩套装、10# 和8#针或锉)根尖定位仪第6步:根管预备(可选择手扩、机扩) 材料:相应的根扩系统减速马达(或根管治疗机)根管预弯器根管治疗多用途尺EDTA液(或根管润滑软膏)次氯酸钠冲洗生理盐水冲洗 第7步:彻底干燥根管后,封“氢氧化钙”根管消毒糊剂2周(或CP棉球1周)材料:“氢氧化钙”根管消毒糊剂纸捻光滑针暂封王(或氧化锌)粘固粉充填器 第8步:根管充填,并拍摄X光片验证 材料:标准锥度牙胶尖碧兰根充糊剂(或“Vetapex”)螺 旋输送器根管治疗多用途尺根管治疗专用测量尺慢速弯手机 侧方加压器 乳牙根管治疗流程 第1步:术前X光片(严格控制适应症) 第2步:局麻(活髓或叩痛+++时);开髓,去冠髓;如根管渗出较多或患者不配合时可开放3-5天 材料:高速手机车针盒双氧水冲洗生理盐水冲洗麻药注射器

第3步:测量根管长度(推荐使用X光摄片“比例法”)。 第4步:根管预备操作要点:严禁超出根尖口(宁欠勿超)以拔髓为主、扩根为辅材料:根管治疗器械盒次氯酸钠冲洗生理盐水冲洗 第5步:根管消毒5天 材料:纸捻光滑针CP 暂封王 第6步:根管充填(不用牙胶尖),并拍摄X光片验证 材料:VITAPAX(空管糊剂)磷酸锌粘固粉F XⅡ咬合纸高速手机车针盒成型片成型夹凡士林 烤瓷牙修复流程 第1步:比色。 材料:标准器械配备3D比色板 第2步:备牙前调合(前伸及侧向咬合,以防止崩瓷) 材料:红蓝两种咬合纸快速手机车针套装 第3步:局麻;取两付工作侧印模(其一用湿纱布覆盖、用于制作临时冠;其二翻制模型用作加工所制作冠外形的参考,以期尽量减少患者的异物感) 材料:麻药注射器碘伏棉签普通铝托盘藻酸盐印模材量筒橡皮碗调 拌刀普通白石膏振荡器细条长木棍 第4步:备牙(此时仅备龈上肩台)。操作要点:定量制备。 第5步:000#排龈线排龈。操作要点:360°排龈。 材料:000#排龈线排龈器 第6步:带线制备龈下肩台。操作要点:360°肩台、深度常规位于龈缘下0.5mm。 第7步:检查共同就位道;取模前再次排龈(视龈沟深度决定双线或是单线)操作要点:360°排龈、排龈时间10分钟。 材料:00#排龈线0#排龈线 第8步:取模。 方法1 :硅橡胶印模。带线取硅橡胶初印模→修整硅橡胶→取出排龈线→用硅 橡胶注射枪将轻体注射到龈沟及印模上→完成硅橡胶印模 方法2 :藻酸盐。待助手调藻酸盐时取出排龈线→完成印模。 材料硅橡胶硬体同种硅橡胶注射型软体硅橡胶注射枪有孔不锈钢托盘 第9步:制作临时冠。 材料:临时冠材料慢速直手机慢速磨头咬合纸 第10步:粘固临时冠 材料:临时冠暂粘材料 拔牙 第1步:术前X光片(全景片)操作要点:结合临床检查、分析阻力、制定手术计划 第2步:局麻(阻滞或局部侵润),局部消毒,铺洞巾 材料:麻药注射器针头碘付(粘膜消毒)碘酊+ 酒精(口

口腔临床实践技术操作规范.doc

医疗护理操作规程 一、洁治术的护理 1.术前准备 1)常规用物:检查盘三用枪手套口罩围兜; 2)洁治用物:洁治手机、洁治头、慢速弯手机、龈上下洁治器大小吸唾器、抛光杯,必要时备 喷砂枪、喷砂粉; 3)其它用物:碘棉球或1‰洗必泰漱口液 3%H2O2冲洗液一次性注射器毛巾牙线。 2.护理配合 1)引导病人坐上椅位,必要时询问病史。打开检查盘,装上三用枪; 2)把无菌手套和口罩递给医生,帮病人系好围兜,同时装好吸唾管,放好口杯; 3)打开内窥镜,供医生检查及留病史记录用; 4)洁治前根据医生需要准备碘棉球,供术前消毒口腔或嘱病人用1‰洗必泰含漱液含漱1min; 5)装好洁治装置(注意检查好各装置的完好,如洁治头是否拧紧,各手机与牙椅连接是否到位); 6)告知注意事项:同牙体预备注意事项; 7)洁治过程中注意吸唾,保持术野清晰。小吸唾可挂在病人左边口角,护士左手持大吸唾协助 医生牵拉口角并吸去多余的唾液及冷却液,防止外溅。(注意掌握大小吸唾的使用方法);8)术中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如病人有不适,则停止操作让病人稍作休息,必要时作相应的处 理。如病人需要漱口,则把牙椅调整到漱口位,协助病人起身漱口,完毕后及时递上纸巾,并及时处理病人用后的纸巾; 9)超声波完成后,遵医嘱递送手工洁治器、牙线(清洁牙间隙)、抛光膏,注意协助清洁洁治器 及病人口角周围,并保持术野清晰; 10)根据病人的炎症情况,遵医嘱准备3%双氧水冲洗液,在给病人冲洗时,注意吸去冲洗液,尽 量避免病人不适; 11)如需要喷砂,则装好喷砂装置,给病人戴好防护镜,过程中注意吸唾。(大小吸唾的使用); 12)结束操作,递上内窥镜,供医生使用,作洗牙前后对比; 13)若炎症严重者,嘱病人几天内注意避免进食过刺激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抗生素; 14)引导病人交费。 3.注意事项: 1)术中切忌用力过大或用力不当。先用手腕的力来轻轻地接触牙石的表面,然后利用超声波的

2020年口腔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最新课件)

口腔临床技术操作规 范 一、洁治术的护理 1.术前准备 1)常规用物:检查盘三用枪手套口罩围兜; 2)洁治用物:洁治手机、洁治头、慢速弯手机、龈上 下洁治器大小吸唾器、抛光杯,必要时备喷砂枪、喷砂粉; 3)其它用物:碘棉球或1‰洗必泰漱口液 3%H2O2冲 洗液一次性注射器毛巾牙线。 2.护理配合 1)引导病人坐上椅位,必要时询问病史。打开检查 盘,装上三用枪; 2)把无菌手套和口罩递给医生,帮病人系好围兜,同 时装好吸唾管,放好口杯; 3)打开内窥镜,供医生检查及留病史记录用; 4)洁治前根据医生需要准备碘棉球,供术前消毒口腔 或嘱病人用1‰洗必泰含漱液含漱1min; 5)装好洁治装置(注意检查好各装置的完好,如洁治

头是否拧紧,各手机与牙椅连接是否到位); 6)告知注意事项:同牙体预备注意事项; 7)洁治过程中注意吸唾,保持术野清晰。小吸唾可挂 在病人左边口角,护士左手持大吸唾协助医生牵拉口角并吸去多余的唾液及冷却液,防止外溅.(注意掌握大小吸唾的使用方法); 8)术中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如病人有不适,则停止 操作让病人稍作休息,必要时作相应的处理。如病人需要漱口,则把牙椅调整到漱口位,协助病人起身漱口,完毕后及时递上纸巾,并及时处理病人用后的纸巾; 9)超声波完成后,遵医嘱递送手工洁治器、牙线(清 洁牙间隙)、抛光膏,注意协助清洁洁治器及病人口角周围,并保持术野清晰; 10)根据病人的炎症情况,遵医嘱准备3%双氧水冲洗 液,在给病人冲洗时,注意吸去冲洗液,尽量避免病人不适; 11)如需要喷砂,则装好喷砂装置,给病人戴好防护 镜,过程中注意吸唾.(大小吸唾的使用); 12)结束操作,递上内窥镜,供医生使用,作洗牙前后 对比; 13)若炎症严重者,嘱病人几天内注意避免进食过刺

口腔技术标准化流程操作

基础篇 为实习进修人员必须掌握的容,主要包括:窝洞预备技术、龋病治疗原则、垫底、牙髓活力测试、玻璃离子充填术、牙髓失活术、超声波洁治术、窝沟封闭术、制取印模、乳牙拔除、义齿修理、分牙、粘固带环、根尖片拍摄等14个容. (一)窝洞预备技术

1、适应症

2、禁忌症 3、术前准备 ①医师自身的准备: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是解除患者疾苦的主要因素,但医生的形象是患者的第一印象,是患者能够信任的关键。因此,医生要衣着整洁,精神状态良好,还必须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并洗手消毒,戴消毒手套。 ②椅位调整:调节椅位既是为了患者舒适安全,又使医生操作方便和减轻疲劳。检查治疗时,患者半卧或平躺于椅上,上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约成45°角,下颌牙牙合平面应与地面平行,医生的肘部应与患者的头部高度大致相同,若以时钟的字码表示其位置,患者头位为12:00,医生应位于9:30~12:30之间,而助手的位置应在12:30~2:30之间。医生检查时,脚底平放于地面,大腿下缘和双肩与地面平行,背部挺直,头部略向前倾。 ③照明:光线由助手调节,口腔检查时必须有适宜的照明,不同的检查部位对光线需有不同的照明要求,最好完全利用自然光线,在进行其他检查时,往往自然光不能充分满足照明的需要,而需辅以灯光照明,通常选择光线能比较集中照到口腔的冷光源。 ④器械准备:口镜、镊子、探针各一支,口杯、纸巾一套、高速手机一支、小号金刚砂球钻一根、裂钻一根、无菌脱脂棉球若干、75%酒精、 4、设计窝洞 5、开扩洞口及病变区 6、去除大部分病变组织 7、设计和预备洞的外形: 8、建立抗力形:是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获得足够抗力,在承受正常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主要有: (1)洞深:窝洞必须要有一定深度,使修复体有足够厚度,从而具有一定强度,洞底必须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