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农业产品综合标准化一般要求(标准状态:被代替)

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农业产品综合标准化一般要求(标准状态:被代替)
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农业产品综合标准化一般要求(标准状态:被代替)

农业标准化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年第期总第3期 BU MEN GONG ZUO (农产品质量安全专栏)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经过不断的改革、发展,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农产品供应已经向数量、质量并重发展,农产品供求已从买方市场逐渐向卖方市场转变。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开始由资源约束转向资源与市场需求双重约束。近年来,党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解决农业发展的工作重点,适时提出建设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标准化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人类健康、安全和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标准化就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它是以科学研究和时间经验为基础,运用标准化原理规定标准、贯彻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通过标准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为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标准化的推广普及过程,就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 1.实施农业标准化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在WTO 框架下,实施农业标准化,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商品率,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对农产品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即适当让出部分产品的国际市场,把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减少到最低安全标准,同时将这些产品生产的资源转向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扩大具有竞争优势的国际市场,实现国内资源的最佳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实施农业标准化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市场农业还未真正形成,实施农业标准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双重的,它不仅会带来许多利益和机遇, 而且会带来一些严重的挑战。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着眼于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各有关环节,着眼于现实资源和技术条件的优化组合,以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最高利益,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为主要环节,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在各方面的协作下,对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实施农业标准化,必将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间配置要素的协调,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化则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约束的辩证关系。 3.实施农业标准化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标准化的实质就是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标准化的实施,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业标准化使每个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井然有序,避免混乱,克服混乱。一是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起到了杠杆作用。过去标准制定主要以满足农民销售、部门收购的需要,而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不适应,缺乏完整性及配套性,严重地制约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标准制定逐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相适应,使农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二是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起到了监督管理作用。在农产品收购、销售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质量标准,优质不优价、以次充好,农产品市场不够规范,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等生 产资料,使得坑农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利用标准化手段对农产品收购、储运、销售的各个环节实行监督,把计划的每一个环节用标准来约束和推动,让计划有标可依,有标能依,有标必依,对农贸市场加强监督管理,以维护农村经济秩序,保障农村商品流通的健康发展。到目前为止,农业系统己制订国家标准300多项,行业标准900多项,地方农业标准15000多项,标准的范围从原来的种子标准和产品标准延伸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的各个领域,标准的内容也从原来的种子标准和产品标准延伸到关键技术,以及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有效地制止了农产品假冒伪劣现象的发生。三是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实行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生产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标准,就能从技术和管理上把各方面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保障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标准化推动管理走向正规化、科学化,从而能促进整个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标准化迈进。 4.实施农业标准化有利于实现生产经营效益 第一,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中起到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我国农产品买难卖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关键是没有一套完整的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制定标准,引导农业生产从产品质量角度进行调整,为其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根据市场需要,运用标准手段,实行统一规范的种植、养殖和管理,保证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效益,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高质量农产品。例如: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口味、外观、农药残留量等质量安全指标都普遍高于国外市场的要 农业标准化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2009122818

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

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标准化工作是公司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和准则,做好标准化工作,对于推动公司技术进步,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公司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承担上级标准的制定、修订;在公司内部建立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切实加强标准化管理;公司应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标准化系统效应。 1.3 公司成立标准化委员会,统一负责公司标准化工作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标准化工作在技术副总经理的领导下,由产品开发部门归口管理,日常标准化工作由产品开发部门工艺研究所负责,管理标准由公司综合管理部门负责。2 公司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职能 2.1 贯彻执行上级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 2.2 贯彻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其实施进行监督。 2.3 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参加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讨论审定会议,对标准草案及时提出意见。 2.4 制定和修订企业标准。 2.5 进行企业新产品设计和老产品改进设计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工作。参加产品鉴定会议,发表标准化审查报告。进行定型后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工作。 2.6 负责对各部门、分厂(分公司)标准化工作业务指导,督促兼职标准化员做好对工艺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工作,提供有关标准化资料。 2.7 负责有关标准的宣贯和有关标准化知识的讲座。 3 标准化工作的管理要求 3.1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每月做好标准化工作实施计划的制定和总结,做好标准化工作的年度总结。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杨世铭-陶文铨)]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试 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 )(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 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 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 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6. 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到热。试分析 其原因。 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7. 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情况可能使热 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8.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A 与B ,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 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 答:B:杯子的保温质量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量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量少,经外部散热以后,温度变化很小,因此几乎感觉不到热。 第二章 思考题 1 试写出导热傅里叶定律的一般形式,并说明其中各个符号的意义。 答:傅立叶定律的一般形式为:n x t gradt q ??-=λλ=-,其中:gradt 为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n 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q 为该处的热流密度矢量。

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泰兴市农技推广中心农产品质量建设办公室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迅速发展,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转移,农业结构有所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不断增加,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存在着一些前进中的薄弱环节,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体链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和卫生隐患。一些地区的农业环境受到工业“三废”和城市的废弃物污染,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添加剂等使用不当,加工技术和工艺不合理、陈旧落后,导致部分食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以其无公害、无污染、富有营养而独具魅力,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发展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为代表的绿色事业,能较好地协调资源、环境、食物、健康之间的关系,减少和防止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这是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 一、农业标准化 (一)标准的概念 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我们平时所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里的国法和家规实际上就是标准。 (二)标准的种类 ——按标准的层次或级别,可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按标准的对象,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按标准的用途,可分为基础标准、术语标准、试验标准、产品标准等; ——按标准的约束性,可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按标准的领域,可分为工业标准、农业标准、服务标准。 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强制性农业行业标准的代号为“NY”,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的代号为“NY/T”,江苏省强制性地方标准的代号为“DB32/”,江苏省推荐性地方标准的代号为“DB32/T”,泰州市农业地方标准的代号为“DB3212/”,企业标准的代号为“Q/”。 (三)农业标准 农业标准是指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是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准则和规定。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累计发布农业方面国家标准19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3400多项,各省市制定的农业地方标准5400多项。市农技推广中心至目前制定发布的各类标准15个。

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导则实用版

YF-ED-J492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导则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导则实 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 理水平,夯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根据 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 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湖南省建设工程 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 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 号)以及《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管理暂行办法》、《湖南省

建设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制度》,特制定本工作导则。 第二条本工作导则是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担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本工作导则所称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对保证施工安全的工作质量和实物质量实行标准化管理,包括企业内部施工安全日常管理、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等在内的工作责任和规程、工作质量和实体质量标准。 第二章企业施工安全管理 第三条企业应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

企业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导则

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 工作导则 湖南省铁路工程公司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公司施工安全管理 第三章公司分支机构施工安全管理 第四章公司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夯实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号)以及《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识别和控制管理暂行办法》、《湖南省建设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制度》、《湖南省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导则》,特制定本工作导则。 第二条本工作导则是在我公司承担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施工安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本工作导则所称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公司对保证施工安全的工作质量和实物质量实行标准化管理,包括公司内部施工安全日常管理、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等在内的工作责任和规程、工作质量和实体质量标准。

第二章公司施工安全管理 第三条公司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公司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保持持续有效运行。 公司确立以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并报送其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机关备案。 第四条公司设立以法制安全科和工程科联合的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并依据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组织架构、实际生产情况及有关规定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施工安全专职管理人员;公司确保其管理架构能够有效保证施工安全管理的效率。 第五条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公司负责人、工程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参加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继续教育培训。 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施工管理、技术、作业人员参加相关培训考核,取得相关岗位证书,保证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培训。 公司依法申请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在参与投标及承揽建筑施工业务、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监督检查时主动出具公司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公司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被暂扣后,应立即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进行整改,及时组织自查,向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安全生产条件复查申请。公司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对公司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 第六条公司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政策文件的要求和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施工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标准,在公司内部强制统一执行。 (一)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对公司有关部门、各分支机构及其相关部门、各工程项目部的施工安全管理权限和责任;各分支机构相关部门岗位的设立;各工程项目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设立;负有施工安全管理责任的相关人员的施工安全管理权限和职责;层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二)施工安全防护保证标准。以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防护保证措施为主要内容,对公司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防护保证措施及具体技术形式作出详细规定。 (三)文明施工标准。对公司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布置、施工临建设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以及施工作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劳动保护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四)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查制度。对公司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传热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 1-3 宇宙飞船的外遮光罩是凸出于飞船船体之外的一个光学窗口,其表面的温度状态直接影响到飞船的光学遥感器。船体表面各部分的表明温度与遮光罩的表面温度不同。试分析,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与遮光罩表面发生热交换的对象可能有哪些?换热方式是什么? 解:遮光罩与船体的导热 遮光罩与宇宙空间的辐射换热 1-4 热电偶常用来测量气流温度。用热电偶来测量管道中高温气流的温度,管壁温度小于气流温度,分析热电偶节点的换热方式。 解:结点与气流间进行对流换热 与管壁辐射换热 与电偶臂导热 1-6 一砖墙表面积为12m 2,厚度为260mm ,平均导热系数为1.5 W/(m ·K)。设面向室内的表面温度为25℃,而外表面温度为-5℃,确定此砖墙向外散失的热量。 1-9 在一次测量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对的对流换热试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69℃,空气温度20℃,管子外径14mm ,加热段长80mm ,输入加热段的功率为8.5W 。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积传热系数为? 1-17 有一台气体冷却器,气侧表面传热系数95 W/(m 2·K),壁面厚2.5mm ,导热系数46.5 W/(m ·K),水侧表面传热系数5800 W/(m 2·K)。设传热壁可看作平壁,计算各个环节单位面积的热阻及从气到水的总传热系数。为了强化这一传热过程,应从哪个环节着手。 1-24 对于穿过平壁的传热过程,分析下列情形下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向:(1)0→λδ;(2)∞→1h ;(3) ∞→2h 第二章 2-1 用平底锅烧水,与水相接触的锅底温度为111℃,热流密度为42400W/m 2。使用一段时间后,锅底结了一层平均厚度为3mm 的水垢。假设此时与水相接触的水垢的表面温度及热流密度分别等于原来的值,计算水垢与金属锅底接触面的温度。水垢的导热系数取为1 W/(m ·K)。 解: δλt q ?= 2 .2381103424001113 12=??+=?+=-λδ q t t ℃ 2-2 一冷藏室的墙由钢皮、矿渣棉及石棉板三层叠合构成,各层的厚度依次为0.794mm 、 152mm 及9.5mm ,导热系数分别为45 W/(m ·K)、0.07 W/(m ·K)及0.1 W/(m ·K)。冷藏室的有效换热面积为37.2m 2,室内、外气温分别为-2℃和30℃,室内、外壁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可分别按1.5 W/(m 2·K)及2.5 W/(m 2·K)计算。为维持冷藏室温度恒定,确定冷藏室内的冷却排管每小时内需带走的热量。 解:()2 3 233221116.95.21101.05.907.015245794.05.1123011m W h h t R t q =+ ???? ??+++--=++++?=?= -λδλδλδ总 W A q 12.3572.376.9=?=?=Φ 2-4一烘箱的炉门由两种保温材料A 和B 做成,且δA =2δB (见附图) 。 h 1 t f1 h 2 t f2 t w δA δ B

GBT1.1 -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 6.1.1 封面 封面为必备要素,它应给出标示标准的信息,包括:标准的名称、英文译名、层次(国家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字样)、标志、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部门等。 如果标准代替了某个或几个标准,封面应给出被代替标准的编号;如果标准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还应按照GB/T 20000.2的规定在封面上给出一致性程度标识。 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显著位置应按附录C中C.1的规定,给出征集标准是否设计专利的信息。 6.1.2 目次 目次为可选要素。为了显示标准的结构,方便查阅,设置目次是必要的。目次所列的各项内容和顺序如下: a) 前言; b) 引言; c) 章; d) 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 e) 附录;

f) 附录中的章(需要时列出); g) 附录中的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 h) 参考文献; i) 索引; j) 图(需要时列出); k) 表(需要时列出); 目次不应列出“术语和定义”一章中的术语。电子文本的目次应自动生成。 6.1.3 前言 前言为必备要素,不应包含要求和推荐,也不应包含公示、图和表。前言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 a)标准结构的说明。对于系列标准或分部分标准,在第一项标准或第1部分中说明标准的预计结构;在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或分部分标准的每一部分中列出所有已经发布或计划发布的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名称。 b)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提及GB/T 1.1。 c)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给出被代替的标准(含修改单)或其他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d)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以国外文件为基础形成的标准,可在前言中陈述或相应文件的关系。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的标准,应按照GB/T 20000.2的有关规定陈述与对应国际文件的关系。

农业标准化试题库

2009年质监护农“春雷行动” 全省农业标准化知识竞赛 标准化人员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标准化工作应纳入()计划。 2.不符合()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3.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而擅自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由()责令停止销售,并处罚款。 4.根据《标准化法》,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 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 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自()年起实施。 6.制定企业标准应当充分听取()、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意见。 7.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 期一般不超过()。 8.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应该按照()标准执行。 9.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管理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的,给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为准。 11.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为基础。 12.()是草拟标准、审查标准的有效组织形式。 13、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应当优先采用。 14、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除等同、修改外,还包括()。 15、对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按照()的规定实行标志制度。 16、"国家鼓励"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采用()的产品制定必要的鼓励政策和提供必要的优惠条件。 17、国家标准由()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18、国际标准化组织于()年7月发布的ISO第二号指南(第四版)中规定了标准化的定义。 19、ISO国际标准必须严格经过()个阶段的审批后,才能成为正式的ISO标准。 20、对企业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实行()制度。 21、国家标准由()出版。 22、截止2000年,ISO共有技术委员会(TC)()个,分技术委员会584个。 23、凡符合条件的采标产品,企业可以使用采标标志,并在采标产品的包装、标识、标签或产品说明书上自行印制()。 24、采标的我国标准文本,必须是产品的性能指标和( )等技术内容都采用了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标准。 25、()统一设计采标标志图样。 26、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直属企业,向其主管部门或当地()备案。 27、企业在使用采标标志期间,如发现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质量达不到采标标准要求时,应()使用采标标志,并报告受理备案部门。 28、对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情况进行()。 29、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每年()月提出编制下年度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原则要求,下达给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与管理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0、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于()年发布。

企业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导则实用版

YF-ED-J968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企业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 导则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企业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导则实 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 平,夯实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根据国务 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 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 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 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号) 以及《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 源识别和控制管理暂行办法》、《湖南省建设 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制度》、《湖南省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导则》,特制定本工作导则。 第二条本工作导则是在我公司承担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施工安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本工作导则所称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公司对保证施工安全的工作质量和实物质量实行标准化管理,包括公司内部施工安全日常管理、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等在内的工作责任和规程、工作质量和实体质量标准。 第二章公司施工安全管理 第三条公司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公司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保持持续有效运行。 公司确立以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

传热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

传热学习题_建工版V 0-14 一大平板,高3m ,宽2m ,厚,导热系数为45W/, 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 w1t 150C =?及w1t 285C =? ,试求热流密度计热流量。 解:根据付立叶定律热流密度为: 2 w2w121t t 285150q gradt=-4530375(w/m )x x 0.2λλ??--??=-=-=- ? ?-???? 负号表示传热方向与x 轴的方向相反。 通过整个导热面的热流量为: q A 30375(32)182250(W)Φ=?=-??= 0-15 空气在一根内经50mm ,长米的管子内流动并被加热,已知空气的平均温度为85℃,管壁对空气的h=73(W/m 2.k),热流密度q=5110w/ m 2, 是确定管壁温度及热流量?。 解:热流量 qA=q(dl)=5110(3.140.05 2.5) =2005.675(W) πΦ=?? 又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w f hA t=h A(t t )qA Φ=??-= 管内壁温度为:

w f q5110 t t85155(C) h73 =+=+=? 1-1.按20℃时,铜、碳钢(%C)、铝和黄铜导热系数的大小,排列它们的顺序;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最大为多少列举膨胀珍珠岩散料、矿渣棉和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数值。 解: (1)由附录7可知,在温度为20℃的情况下, λ铜=398 W/(m·K),λ碳钢=36W/(m·K), λ铝=237W/(m·K),λ黄铜=109W/(m·K). 所以,按导热系数大小排列为: λ铜>λ铝>λ黄铜>λ钢 (2) 隔热保温材料定义为导热系数最大不超过 W/(m·K). (3) 由附录8得知,当材料的平均温度为20℃时的导热系数为: 膨胀珍珠岩散料:λ=+ W/(m·K) =+×20= W/(m·K); 矿渣棉: λ=+ W/(m·K) =+×20= W/(m·K);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适用)

本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 15796 企业标准体系 GB/T 15497 企业标准体系 GB/T 15498 企业标准体系 GB/T 19273 企业标准体系 3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任务 3.1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要求 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评价与改进 3.1.1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每个企业的生产都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存在絮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约束条件, 而在企业内部各部门、 各环节之间又存在一 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整体, 所有这些外部约束和内部依存制约关系, 只有通过制定和 实施一整套标准(包括偶国家、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及企业工作标准) 才能实现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和内部的协调, 从而建立起最佳生产经营秩序。 通过制定企业 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使企业科学化、有序化、规范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因此企业标准 化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 3.2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3.2.1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322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3.2.3实施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强制标准坚决贯彻实施, 推荐性 标准一经采用应严格贯彻执行。 3.2.4企业的服务、运行、和物资采购、营销、设备、财务等工作应尽快纳入标准化轨道, 制定出积 极、可靠、有效的企业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并贯彻实施。 3.2.5应根据经营需要和企业标准体系提出的制修订标准项目做好规划和计划, 列出标准项 目名称。主要内容说明,工作进度、要求及负责起草的单位等。 326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应有计划和措施。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任务、 人员素质与职责、企业标准化规划与 计划的管理、企业标准的制修订管理、企业标准体系总要求、 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管理、标准 实施监督、检查的管理、标准及标准化信息资料的管理、 际标准工作的管理、企业标准化成果给管理等规定。 企业标准化人员培训管理、采用国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的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传热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传热学习题_建工版V 0-14 一大平板,高3m ,宽2m ,厚0.2m ,导热系数为45W/(m.K), 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w1t 150C =?及w1t 285C =? ,试求热流密度计热流量。 解:根据付立叶定律热流密度为: 负号表示传热方向与x 轴的方向相反。 通过整个导热面的热流量为: 0-15 空气在一根内经50mm ,长2.5米的管子内流动并被加热,已知空气的平均温度为85℃,管壁对空气的h=73(W/m2.k),热流密度q=5110w/ m2, 是确定管壁温度及热流量?。 解:热流量 又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管内壁温度为: 1-1.按20℃时,铜、碳钢(1.5%C )、铝和黄铜导热系数的大小,排列它们的顺序;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最大为多少?列举膨胀珍珠岩散料、矿渣棉和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数值。 解: (1)由附录7可知,在温度为20℃的情况下, λ铜=398 W/(m·K),λ碳钢=36W/(m·K), λ铝=237W/(m·K),λ黄铜=109W/(m·K). 所以,按导热系数大小排列为: λ铜>λ铝>λ黄铜>λ钢 (2) 隔热保温材料定义为导热系数最大不超过0.12 W/(m·K). (3) 由附录8得知,当材料的平均温度为20℃时的导热系数为: 膨胀珍珠岩散料:λ=0.0424+0.000137t W/(m·K) =0.0424+0.000137×20=0.04514 W/(m·K); 矿渣棉: λ=0.0674+0.000215t W/(m·K) =0.0674+0.000215×20=0.0717 W/(m·K); 由附录7知聚乙烯泡沫塑料在常温下, λ=0.035~0. 038W/(m·K)。由上可知金属是良好的导热材料,而其它三种是好的保温材料。 1-5厚度δ为0.1m 的无限大平壁,其材料的导热系数λ=100W/(m·K),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稳态导热时如下两种情形的温度分布并分析x 方向温度梯度的分量和热流密度数值的正或负。 (1)t|x=0=400K, t|x=δ=600K; (2) t|x=δ=600K, t|x=0=400K; 解:根据付立叶定律 无限大平壁在无内热源稳态导热时温度曲线为直线,并且 x x 02121t t t t t dt x dx x x 0 δ δ==--?===?-- x x 0x t t q δλ δ==-=- (a ) (1) t|x=0=400K, t|x=δ=600K 时 温度分布如图2-5(1)所示 图2-5(1)

GBT33000_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 (GB/T33000-2016) 1、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保持与评定的原则和一般要求,以及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8个体系的核心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关行业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评定标准,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科研、管理和规划等。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等可参照执行。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 安全色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5768 (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 GB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 GB/T15499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 AQ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 AQ/T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规 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物理因素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 GBZ/T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Chin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企业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3.2安全生产绩效 work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目标,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等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3企业主要负责人 key person(s) in charge of the enterprise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长,以及对生产经营活动有决策权的实际控制人。 3.4相关方 related party 工作场所外与企业安全生产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单位,如承包商、供应商等。 3.5承包商 contractor 在企业的工作场所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单位。 3.6供应商 supplier 为企业提供材料、设备或设施及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单位。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传热学》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试写 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λ -=,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 ) (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 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 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 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 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烧 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农业标准化

第七章农业综合标准化 农业综合标准化是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于农业标准化产物,是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和实施标准综合体的标准化活动。 第二节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一目标性二协调性三系统性 第三节推行农业综合标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 基本原则是:必须把农业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开展工作。 应以系统的整体利益最佳为目标,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矛盾时,应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的范围应明确并相对完整。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全过程应围绕确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农业标准综合体的标准之间因贯彻低层次符合高层次的要求。应充分选用现行标准,必要时可对现行标准提出修订要求。 农业标准综合体内各项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日期、有效期、标准水平应相互配合、协调。积极采用农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农业标准。 农业标准综合体所包含的标准可以是不同级别的,即可包括国家标准,也可有行业标准地方和企业标准,以及直接或间接采用的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但农业综合标准体所包含的标准的数量应当适当,尽力做到保证实现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整体的目标的情况下,使农业标准的数量维持在最低程度。 实施步骤:在国际水平和国内现状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本行业、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实际,选择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立项。立项是开展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的前提。 成立农业综合标准化项目领导小组。

设计农业综合标准体系表。 确定农业综合标准化目标。 制定与实施标准。 经济效果分析。 第四节农业综合标准表 农业综合标准体表系大都以农产品龙头,围绕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相关要素制定的一整套标准。这套标准是以综合标准体系的整体目标为出发点,按照体系的内在联系和层次机构将该整套标准用图表表示出来,形成了该产品的综合标准体系表。非产品则以其核心内容为龙头。 第八章农业监测和农产品的质量监督 农业监测体系是指提高农夫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由各类具备农业产业技术和监测能力的检验、测试机构组成的监测网络。 第一节农业产品质量监督的种类 一国家监督1把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直接实施的监督检查 2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进行的行业内部的监督检查3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监督抽查 二社会监督1社会团体监督2新闻舆论监督3消费者监督 第二节农产品质量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1 从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来看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和农业部门通过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种子和农业生产资料,保护农民的利益 2贯彻农业技术标准来看,建立能够行使监督职能的机构,建立起必要的监督制度,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