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idg调研报告

idg调研报告IDG调研报告: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的核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其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次调研报告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当前互联网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亿人,使用手机进行上网成为大多数人的主要方式。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推动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尤其是移动应用市场、移动支付和移动电商等领域。
未来,移动互联网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主导力量。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增加,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投入人工智能领域。
无人驾驶、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家居等应用不断涌现,为用户提供更智能、便利的服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将在互联网行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第三,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显著特征。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了人们购物的首选,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加速推进。
同时,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电子商务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将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
最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不断深化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重要趋势。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方案。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未来,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云服务和数据驱动的应用将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结起来,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未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不断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it行业调研报告

IT行业调研报告一、概述IT行业是指信息技术产业,是以计算机、通信、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等为主导的产业领域,是全球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篇报告主要以IT行业为调研对象,对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综述。
二、现状分析1.全球IT行业发展现状在全球范围内,IT行业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和持续变革的趋势。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最新数据,全球IT支出在2020年达到了4.17万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其中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兴业务为主要驱动力。
2.国内IT行业发展现状我国IT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时期,IT行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了GDP的15%。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数字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
3.主要IT企业行业现状在中国IT企业中,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是当今比较主流的企业集团。
另外,华为、小米、京东等企业也是在IT行业中备受瞩目的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中也有重要的影响力。
三、未来展望1.技术发展趋势随着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将会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此外,大数据技术也将会更深入的应用于企业、政府等领域,带动更多的行业进入到数字化转型中来。
2.商业模式革新不断涌现的新兴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大量投入,将会引发商业模式的革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目前,互联网+、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等新兴商业模式中正在成为一些企业探索的重要领域。
3.产业融合升级随着IT技术的深入应用,IT产业将和其它领域的产业进行更多的融合。
在移动支付、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领域,相应的融合产业正逐渐形成。
在未来,不同产业之间的信息将更加互通,生产和服务将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四、结语IT行业不仅是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区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多个领域取得明显工作成效,因此获得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称号。
在此基础上,区集中资源大力支持发展“互联网+”,在“互联网+”细分领域聚集了一批高成长企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新引擎。
笔者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推进区“互联网+”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区“互联网+”企业现状今年以来,区新增市场主体1700多家,其中仅“互联网+”企业就达到100余家,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
“互联网+传统产业”方面,成联电商创新“互联网+物流”产业电商模式,与中国物流协会共建“中国物流官网”,标志着国内第一个以城市为节点的全国性综合物流信息信息化平台上线运营,并与“中国耐材之窗网”(互联网+耐火材料)、“中国陶瓷官网”(互联网+陶瓷)形成三大官网平台,形成了独特的官网发展模式。
“互联网+选矿选煤”方面,熙元科技的“中国选矿选煤网”,集选矿选煤技术设备、矿产、药剂等服务,开设了24个频道、200个栏目,拥有注册用户8、2万余家,日平均浏览量1、6万人次。
“互联网+医疗”方面,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去医院”服务云平台在工人医院正式上线,可以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实现预约挂号、排班查询、报告查询、手机支付、叫号查询、医院导航等各项便利功能,帮助用户省心、省时、省力地就医。
中软智通开发的居民健康卡集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于一体,可实现居民健康卡身份识别、跨地区(机构)就医、居民健康信息存取和医疗费用结算四大功能,目前已在市内部分县区发放350万张投入使用,发卡量全国领先,年底前将达到500万张。
“互联网+教育”方面,华发教育建立了智能设备+云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旗下的华发网络教育资源云平台为小学到高中段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服务,可为各级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内容。
现有注册用户近1万人,总访问量达到4万多人次,发布资料近2、5万套。
互联网企业现状调研报告

互联网企业现状调研报告1. 引言互联网企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行业之一,其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了解互联网企业的现状,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市场格局、竞争优势等方面的情况,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2. 行业发展趋势互联网企业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普及,其发展趋势依然充满潜力。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互联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断提高,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互联网企业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浪潮。
其次,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提供更可靠的服务。
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也成为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用户和市场,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市场格局分析目前,互联网企业市场格局多元化,竞争激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依然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BAT分别在搜索引擎、电商和社交媒体等领域拥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
其次,互联网创业公司涌现,不断挑战行业格局。
一些创业公司在细分领域中不断崛起,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吸引用户,并有望在未来成为行业的新兴力量。
此外,国际互联网巨头也在中国市场发力,加剧了市场竞争。
像谷歌、亚马逊等国际互联网企业也将中国市场视为重要的增长机会,并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4. 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优势互联网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是其技术实力和数据资产。
首先,互联网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有效利用这些数据。
数据资产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用户黏性和忠诚度。
cnnic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网上自动搜索主若是对域名、网站数量及其地域散布等指标进行技术统计,而统计上报数据要紧包括IP地址数和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IP地址总数
IP地址分省统计的数据来自亚太互联网信息中心(APNIC)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P地址数据库。将两个数据库中已经注册且能够判明地址所属省份的数据,按省别离相加取得分省数据。由于地址分派利用是动态进程,所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同时,IP地址的国家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会要求中国IP地址分派单位(如中国电信(微博)等)每半年上报一次其拥有的IP地址数。为确保IP数据准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会以后自APNIC的统计数据与上报数据进行比较、核实,确信最终IP地址数。
省内采取样本自加权的抽样方式。各地市州(包括所辖区、县)样本量依照该城市固定住宅覆盖的6周岁以上人口数占全省总覆盖人口数的比例分派。
关于电话覆盖群体,抽样方式与固定群体类似,也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省内依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派样本,使省内样本分派符合自加权。
为了保证每一个地市州内的住宅号码被抽中的机遇近似相同,使住宅多的局号被抽中的机遇多,同时也考虑到了访问实施工作的操作性,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电信企业的报表制度,按期取得中国各运营商与其他国家和地域相连的网络出口带宽总数。《中国互联网络进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纳入了这些上报数据。
二、报告术语界定
◇ 网民:过去半年内利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
◇ 电话网民:指过去半年通过电话接入并利用互联网,但不限于仅通过电话接入互联网的网民。
◇ 调查数据截止日期:本次统计调查数据截止日期为XX年6月30日。
第二章 网民规模与结构特点
2021年互联网调研报告3篇

2021年互联网调研报告3篇随着央行的连番降息,p2p网贷凭借着高收益、低门槛的特点一跃成为了最热门的理财投资方式。
但在行业井喷现象的背后,行业风险也随之而来。
走进新的一年,在市场的系列管制政策出台后,互联网金融未上3.15晚会,却上了新闻联播,这着实让从业人员兴奋了一把。
不过,面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偌大的商机,平台运营商要做怎么样的准备,才能在市场发展中把握商机,继续推动市场走向另一个高峰?3月底,帝友将在北京主办一场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盛会。
峰会报名活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以中国互联网金融开放与创新服务联盟名义发起的p2p行业深度调研也有条不紊地一同开展。
本次调研深度剖析了行业问题和用户心声,为即将到来的先行探路,助力网络金融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
报告中披露了怎么样的数据信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p2p行业配套服务的关注焦点:一条龙的安全服务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开放与创新服务联盟发起的行业调查中,官方随机抽取了49份问答为样本进行分析。
根据这份p2p调研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p2p调查者均表示,在选择平台系统开发及运维商时,关注焦点都在于是否能提供平台搭建、支付、安全管理等一条龙的服务。
同时,受访者还认为,服务的专业性也非常重要,专业团队将更有利于平台运营的长期发展。
紧接其后的则是拥有互联网基因的系统开发商,他们将更受青睐,也为投资者的参与投资加大了信息,更有利于平台招揽交易客户。
由此可见,与传统机构不同,在互联网金融中,平台运营商在选择系统开发运维商时,价格已经不再是关心的第一因素,平台运营商正向着更高的服务素质和专业操作方向发展。
从业人员经验和平台规模决定风控水平风控问题一直是用户选择平台的首要考虑因素,但将判断一个平台是否安全的侧重点放在平台的规模上,却是不可取的。
因为规模大小反应出来的,只是平台的背景与资金实力,平台的安全与否关键在于对风控的把控力。
在这次调研中,p2p平台规模在1个亿一下的占据了67.3%,也就是说,大部分p2p平台都是中小企业在运营,仅有6.1%的p2p平台在50亿以上。
腾讯行业调研报告

腾讯行业调研报告标题:腾讯行业调研报告:解读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引言:互联网行业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不断推动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行业现状与趋势,腾讯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调研。
本报告将综合分析调研结果,从创新技术、消费行为、企业竞争等方面,解读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创新技术驱动着互联网行业发展中国互联网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推动了互联网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人工智能在社交、游戏、电商等领域的应用,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二、消费行为的变化引领着互联网行业的转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
线上线下融合、O2O等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便利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腾讯通过多样化的产品矩阵和全面的生态布局,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移动支付、社交电商等新兴业态迅速崛起,为互联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企业竞争逐渐从产品到生态的竞争转变在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中,企业之间的角力不再只是产品层面的竞争,而是生态的竞争。
腾讯将生态建设作为重要战略,通过布局不同领域的企业和平台,形成了强大的生态系统。
这一生态系统将用户、内容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了各个领域的互通互联,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四、互联网发展的挑战与前景展望虽然中国互联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数据安全、用户隐私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互联网行业的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然而,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行业的前景依然充满着希望。
新技术的应用将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语:本报告通过腾讯公司的调研结果,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全面解读。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分析报告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进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公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进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第一章:调查介绍:一、调查方法(一)网民个人调查1.1调查总体中国有住宅固定电话(家庭电话、小灵通、宿舍电话)或者手机的6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样本规模用户调查总体样本30,000个,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手机用户各15,000个,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总体细分调查总体划分如下:子总体A:被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包括:住宅固定电话覆盖的居民+小灵通用户+学生宿舍电话覆盖用户+其他宿舍电话覆盖用户】;子总体B:被手机覆盖人群;子总体C:手机和住宅固话共同覆盖人群【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和手机覆盖人群有重合,重合处为子总体C】,C=A∩B。
1.2抽样方式CNNIC针对子总体A、B、C进行调查,为最大限度地覆盖网民群体,采纳双重抽样框方式进行调研。
采纳的第一个抽样框是固定住宅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A。
采纳的第二个抽样框是移动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B。
关于固定电话覆盖群体,采纳分层二时期抽样方式。
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省内采取样本自加权的抽样方式。
各地市州(包括所辖区、县)样本量依照该都市固定住宅电话覆盖的6周岁以上人口数占全省总覆盖人口数的比例分配。
关于手机覆盖群体,抽样方式与固定电话群体类似,也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省内按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配样本,使省内样本分配符合自加权。
为了保证每个地市州内的住宅电话号码被抽中的机会近似相同,使住宅电话多的局号被抽中的机会多,同时也考虑到了访问实施工作的操作性,在各地市州内住宅电话号码的抽取按以下步骤进行:手机群体调研方式是,在每个地市州中,抽取全部手机局号;结合每个地市州的有效样本量,生成一定数量的四位随机数,与每个地市州的手机局号相结合,构成号码库(局号+4位随机数);对所生成的号码库进行随机排序;拨打访问随机排序后的号码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调研报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08317934" 一、研究背景及方法 PAGEREF _Toc108317934 \h 1HYPERLINK \l "_Toc108317935" 二、对互联网的看法和态度PAGEREF _Toc108317935 \h 3HYPERLINK \l "_Toc108317936" 2.1 对互联网的印象 PAGEREF _Toc108317936 \h 3HYPERLINK \l "_Toc108317937" 2.3 网络的内容可靠吗? PAGEREF _Toc108317937 \h 4HYPERLINK \l "_Toc108317938" 2.4 互联网是否需要管理和控制?PAGEREF _Toc108317938 \h 5HYPERLINK \l "_Toc108317939" 三、互联网的采用与使用 PAGEREF _Toc108317939 \h 7HYPERLINK \l "_Toc108317940" 3.1 互联网采用 PAGEREF_Toc108317940 \h 7HYPERLINK \l "_Toc108317941" 3.11 性别 PAGEREF_Toc108317941 \h 7HYPERLINK \l "_Toc108317942" 3.12 年龄 PAGEREF_Toc108317942 \h 7HYPERLINK \l "_Toc108317943" 3.13 受教育程度 PAGEREF_Toc108317943 \h 8HYPERLINK \l "_Toc108317944" 3.15 在职状况 PAGEREF_Toc108317944 \h 9HYPERLINK \l "_Toc108317945" 3.17 个人收入 PAGEREF_Toc108317945 \h 10HYPERLINK \l "_Toc108317946" 3.17 个人收入 PAGEREF_Toc108317946 \h 11HYPERLINK \l "_Toc108317947" 3.18 互联网使用经验 PAGEREF _Toc108317947 \h 11HYPERLINK \l "_Toc108317948" 3.2 互联网使用 PAGEREF_Toc108317948 \h 12HYPERLINK \l "_Toc108317949" 3.21 上网时间 PAGEREF_Toc108317949 \h 12HYPERLINK \l "_Toc108317951" 3.23 网络行为 PAGEREF_Toc108317951 \h 13HYPERLINK \l "_Toc108317952" 3.25 搜索引擎 PAGEREF_Toc108317952 \h 15HYPERLINK \l "_Toc108317953" 3.26 语言 PAGEREF_Toc108317953 \h 15HYPERLINK \l "_Toc108317955" 四、互联网的影响 PAGEREF_Toc108317955 \h 16HYPERLINK \l "_Toc108317956" 4.1 网络与媒介使用 PAGEREF _Toc108317956 \h 16HYPERLINK \l "_Toc108317957" 4.11媒介使用概况 PAGEREF_Toc108317957 \h 16HYPERLINK \l "_Toc108317958" 4.12 媒介的地位 PAGEREF_Toc108317958 \h 24HYPERLINK \l "_Toc108317959" 4.13 网络使用与媒介使用时间PAGEREF _Toc108317959 \h 30HYPERLINK \l "_Toc108317960" 4.14 上网场所与媒介使用 PAGEREF _Toc108317960 \h 31HYPERLINK \l "_Toc108317961" 4.15 用网程度与媒介使用 PAGEREF _Toc108317961 \h 32HYPERLINK \l "_Toc108317962" 4.16 网络经验与媒介使用 PAGEREF _Toc108317962 \h 33HYPERLINK \l "_Toc108317963" 4.18 网络对媒介使用的影响PAGEREF _Toc108317963 \h 34HYPERLINK \l "_Toc108317964" 4.19 网民阅读网络新闻的内容PAGEREF _Toc108317964 \h 35HYPERLINK \l "_Toc108317965" 4.2 网络与媒介信任 PAGEREF _Toc108317965 \h 39HYPERLINK \l "_Toc108317966" 4.21 人们对不同媒介的信任程度PAGEREF _Toc108317966 \h 39HYPERLINK \l "_Toc108317967" 4.22 媒介信任的人口分布PAGEREF _Toc108317967 \h 39HYPERLINK \l "_Toc108317968" 4.24 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信任程度PAGEREF _Toc108317968 \h 43HYPERLINK \l "_Toc108317969" 4.3 网络交流工具的使用状况PAGEREF _Toc108317969 \h 45HYPERLINK \l "_Toc108317970" 4.31 电子邮件 PAGEREF_Toc108317970 \h 45HYPERLINK \l "_Toc108317971" 4.32 ICQ/ICQ/QQ PAGEREF_Toc108317971 \h 46HYPERLINK \l "_Toc108317972" 4.33 聊天室 PAGEREF_Toc108317972 \h 46HYPERLINK \l "_Toc108317973" 4.34 微软MSN PAGEREF_Toc108317973 \h 47HYPERLINK \l "_Toc108317974" 4.35 论坛(BBS) PAGEREF_Toc108317974 \h 47HYPERLINK \l "_Toc108317975" 4.36 博客 PAGEREF_Toc108317975 \h 48HYPERLINK \l "_Toc108317976" 4.4 网络与政治参与 PAGEREF _Toc108317976 \h 48HYPERLINK \l "_Toc108317977" 附件1 PAGEREF _Toc108317977 \h 49HYPERLINK \l "_Toc108317978" 附件2 PAGEREF _Toc108317978 \h 51一、研究背景及方法从1995年至今,中国民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0年的历程。
目前,按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已经达到1亿,网民总数仅次于美国。
互联网应用正在中国的城市中迅速普及,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并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网络正在改变传统的媒介使用;正在改变人们日常交流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改变政府和民众交往的方式;并且作为一种开放的技术,互联网也正在对中国相对封闭的传统、文化和体制产生深刻的影响。
调查和研究互联网络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成为当务之急。
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 Internet 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与大多数有关互联网的商业调查相比,“全球互联网项目”有以下特点:不仅关心互联网的使用现况,而且关心其社会影响不仅关心互联网用户的现况,而且关心非用户的情况,并且将二者进行比较不是一次性的调查,而是对同组人群逐年进行的长期追踪调查不仅是在某一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研究,而且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研究机构采用类似方法、有可能进行跨国比较的调查研究2000年12月,美国方面公布了以《调查数字化未来》(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为题的第一份互联网年度调查报告( HYPERLINK"/" / ),由此开始了全球范围内长期合作研究互联网的发展和影响。
目前,已经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智利、中国、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对各自的具体情况,采用类似的方法对互联网的使用现状及影响进行研究( HYPERLINK"/"/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并于当年年底报国家信息化办公室。
在当时的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的支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发布了研究成果郭良、卜卫:《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