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老城区滨水空间浅析
济南市内涝问题分析及对策_胡月

2013年第6期(11月)第31卷近年来,气候的变化让暴雨一次次侵袭着中国各大城市。
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事件使我们再次深刻体会到: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济南市低洼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内涝问题,仅2007年7月18日发生的强降雨灾害,使济南市死亡37人,倒塌房屋1805间,毁坏道路1.4万m 2,直接经济损失达13.2亿元,给市民带来极大恐慌。
因此对济南市内涝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减少内涝灾害发生的频率,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1济南市雨后积水成因分析对近几年济南市汛期内涝灾害发生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以下内涝发生的原因:1.1南高北低的地理环境济南市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同时胶济铁路横穿城区中间。
整个城区南部山丘地势较高,山峰海拔在300~900m ,而城区北部为地上黄河,海拔为36.4m ,南北最大高差达800多m 。
强降雨发生时,城区南部因地势高,坡度大(从二环南路至北园大街长度10km ,高差96m ,道路平均坡降接近10‰),因此雨水易在短时间内向地势低洼处汇集,顺着地势坡度下泄,又由于胶济铁路贯穿中间,就会在铁路沿线以南的部分低洼区域积水成涝。
1.2泄洪河道淤积失去排洪能力济南市区现在有67条河道,主城区一共有17条河道,横跨济南的小清河成为济南市泄洪的主要渠道。
小清河源于济南市,干流自睦里闸起,自西向东流经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至寿光羊角沟入海,全长237km ,控制流域面积10336km 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流域内工业发展迅速,河道侵占严重,大部分城市污水都直接或间接地排入小清河,小清河水体污染严重。
河道规划防洪标准虽为100年一遇,但实际防洪能力仅为20年一遇,不能满足防特大洪水的要求。
近几年济南市政府虽对小清河进行了整治,拓宽了河道,但由于河道下游淄博、潍坊等流域仍然淤积严重,一旦下游地区发生强降雨,小清河下游水位上涨,对济南段河道产生顶托,济南市区的洪水将不能及时外排,造成河水漫溢,导致低洼区域内涝[2]。
基于SWOT分析的济南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济南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生态旅游需求的增加,黄河湿地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
济南作为黄河中游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潜力巨大。
本文将基于SWOT分析对济南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进行研究,为济南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SWOT分析1.1 优势(Strengths)济南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济南地处黄河中游,湿地资源丰富。
济南的湿地面积较大,湖泊、河流、沼泽等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价值。
济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济南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泉城历史名城、千佛山、大明湖等著名旅游景点,为黄河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济南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济南地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与其他城市相连。
济南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重视,基础设施完善,为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2 劣势(Weaknesses)旅游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
虽然济南的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在旅游接待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景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一些景区的管理水平较低,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保护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景区管理,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增强景区吸引力。
营销力度不足。
济南的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在国内外知名度较低,缺乏有效的营销推广,导致游客流量不足,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1.3 机会(Opportunities)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对生态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游客需求持续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生态旅游需求持续增加,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济南-城市老城区旧城更新改造理论相关探究

城市老城区旧城更新改造理论相关探究—以济南为例摘要:老城区作为城市固化的产物,侵染着风雨沧桑,承载着文化积淀,保存着历史记忆,有城市化石之称谓。
尤其是经过最近十几年的探索研究,旧城更新改造也日趋成熟,通过寻找老城区的特色文脉,使得老城区与现代城市城区能够自然过渡,达到和谐统一。
结合济南老城区的特色,对旧城更新改造以相关探究,以期能够使旧城改造更新理念更好的服务于老城区的规划建设之中。
关键词:旧城更新;改造;空间;参与1. 前言自从20世纪的后半叶以来,旧城更新改造逐渐成为城市工作者研究的主题,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旧城更新改造已经不可避免,这给老城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尽管我国部分地区如“上海新天地”改造,“成都宽窄巷子”改造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也滋生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改造,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恣意的破坏、损害甚至于直接拆除,使得老城区被破坏的满目疮痍。
老城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活化石,保护好其原有特色有重要意义。
但是如何在保护好老城区的同时寻找一个新的活力点,使其自身的价值和活力重新得到激活,能够在相对竞争激励的城市发展中有属于自己特有的一席之地,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济南老城区区别于数万城市的魅力是它的泉文化所在。
理应追随济南特色泉文化,使老城区能够自然的过渡,与现代文明接轨,保护好老城区原有肌理的同时使其活力再现,实现对老城区合理而有效的更新改造。
2.国内外的旧城更新理念相关探究国外的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一些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在旧城更新与改造方面逐渐趋于成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及改造的建议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积累了许多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的经验。
2.1 国内—上海“新天地”的更新改造新天地的设计理念是以石库门里弄建筑为标志,改变了原有的居住功能,赋予商业性功能。
使得其对传统的建筑的风貌与特色有一定的保护,并且也满足其开发的需求,与现代化的结合使新天地成为上海的一个新地标。
其成功之处在于:(1)规划功能转换与结构整合。
济南泉域边界条件、水循环特征及水环境问题

济南泉域边界条件、水循环特征及水环境问题孙斌;彭玉明【摘要】济南泉域是市区泉水的汇流及蓄水范围,在其北部城区中心地带出露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和珍珠泉四大泉群。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济南泉域内岩溶地下水,文章对济南泉域的边界条件、岩溶主径流通道、地下水循环特征及水质变化几个敏感问题进行探讨。
利用泉群流量相关分析、流场特征分析、回灌补源分析及自备井调查等手段,重新界定了济南泉域的东边界,将其北部透水段向东扩展至原边界以东约4 km。
通过对钻孔岩溶分层统计及缓冲区分析,在山前地带沿党家庄-十六里河-千佛山断裂泉城公园方向地下埋深100~150 m 发现一条补给四大泉群的岩溶地下水集中径流带。
研究发现,五龙潭和珍珠泉以深循环为主,补给主要来自岩溶地下水,而趵突泉和黑虎泉同时受深循环和浅循环影响较大,趵突泉主要补给来自西部和南部岩溶地下水和地表水,除此以外黑虎泉在东南方向上还有一定量的岩溶地下水补给。
目前岩溶水水质变差,南部岩溶裸露区,尤其水库河道周边地带,生态环境亟待治理。
%The Jinan spring region is the area in Jinan City with spring flow and subterranean water storage. Four springgroups,namely,Baotu,Heihu,Wulongtan and Zhenzhu,are identified in the center of the northern city area.Protection of karst groundwater in the Jinan spring region is critical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In thispaper,several sensitive aspects of the karst area,including boundary conditions,underground channels in karst,water cycl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are discussed using spring flow analysis,analysis of the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artificial groundwater recharge estim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self-drilled wells.The boundary conditions in theJinan spring region were re-defined.The eastern boundary was extended 4 km eastward in the northern permeable section of the original ing karst stratified statistics and buffer analysis of drilling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100 to 150 m deep groundwater flow zone in the direction of Dangjiazhuang,Shiliuli river and Qianfoshan fault (Quancheng park section).Additionally,the water cycle of Wulongtan and Zhenzhu springs is dominated by deep circula-tion,while Baotu spring and Heihu spring are affected by both shallow and deep circulation.Baotu spring is mainly recharged by karst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in west and south Jinan,while Heihu spring re-ceives a certain amount of karst water from the southeast region.It is notable that the karst water quality is deteriorating.Therefore,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karst area in the southern Jinan spring region, and particularly the surrounding rivers and reservoirs ,needs to be addressed urgently.【期刊名称】《中国岩溶》【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8页(P272-279)【关键词】岩溶通道;水循环特征;水质;济南泉域边界【作者】孙斌;彭玉明【作者单位】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0 引言济南泉域行政区划隶属济南市,覆盖市中区、历下区、历城区、槐荫区及长清区大部,泉域内主要泉点集中分布于市区中心地带,形成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和珍珠泉四大泉群。
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河空间综合改造研究—以河南登封少林河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河空间综合改造研究—以河南登封少林河为例发布时间:2021-09-06T05:37:48.257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10期5月下作者:冯凡[导读]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生态和环保问题的关注,滨河景观的治理和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河空间改造,除河道自身综合整治外,还应重视塑造历史文化和滨水空间之间的联系,创新文化表达手法进行古今对话。
上海蓝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冯凡上海市 200092摘要: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生态和环保问题的关注,滨河景观的治理和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河空间改造,除河道自身综合整治外,还应重视塑造历史文化和滨水空间之间的联系,创新文化表达手法进行古今对话。
本文以河南登封少林河为例,探讨少林寺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入口段的少林河如何以生态修复为前提,通过对登封文化的深度挖掘,呈现独具特色的滨水公共空间,并从文化传承创新、空间活力营造、游憩系统、植物种植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滨水公共空间;城市活力;生态修复;文化;少林河引言自城市产生之时起,就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滨河空间是一个包括了陆域、水域和湿地三种形态的复合区域。
滨水空间景观建设是体现城市风貌的重要部分,随着新时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当下人居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的景观提升改造在国内外逐渐受到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的重视.历史文化名城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具有着独特且优质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承载城市记忆,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及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弘扬地域文化,并将之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成了当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优化发展的新命题。
1 目前我国城市滨水空间综合改造提升存在的问题 1.1文化的传承创新不够自中华文明伊始,河流就被誉为中华历史、文化、经济的孕育者,如长江、黄河等河流,更被誉为母亲河。
滨水地区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

滨水地区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摘要:本文针对滨水地区的特征,结合乐陵西部新城城市设计实例分析,提出滨水区城市设计应突出滨水区的功能定位及开发,寻求公共空间特色塑造的立足点,营造亲水空间,强调公共空间的串联及轮廓线的控制,从而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滨水空间。
关键词:滨水地区;公共空间;乐陵盘河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waterfront area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western leling metro city design example analysis, proposed waterfront city design should highlight the function lo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seek to shape characteristics foothold, create a hydrophilic space, emphasizing public space series and contour control, so as to create to meet the people’s needs waterfront space.key words: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leling river中图分类号:tu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地域,是城市临近水体的部分。
滨水区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滨河、滨江、滨湖和滨海。
城市滨水空间的形象,直接体现城市空间的特色,同时也是城市中最具商业开发价值的黄金地段。
城市滨水空间塑造的研究一直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热点,受到规划工作者及城市建设者的亲睐。
济南旧城保护利用现状调查及更新建议

济南旧城保护利用现状调查及更新建议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1济南旧城概况“泉城”济南坐落于古济水与泰山之间,以分布在城内的72名泉名扬天下,自古以来就有“济南潇洒似江南”的美誉,保存至今的济南旧城是泉城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1.1历史沿革相传舜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1];最早出现史册上的名称为“泺”[2];春秋战国时代,济南为齐国之泺邑; 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3]。
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的治所所在地。
明代济南府城面积仅3.26km2[4],属于自然形成的湖沼和河谷湿地,宛如南方水乡之境。
清代济南府城在明代内城城墙基础上,向四周外扩修建外围城墙,形成了内城外郭的城市结构。
其范围内覆盖了济南的绝大部分泉水出冒地带,这种山、泉、湖、河、城紧密交织的城市泉水聚落环境形了济南闻名天下的“泉城”景观特色。
民国时期,济南城市向西拓展,于外城之外新建带状新城。
而旧城内的原有水系及街巷肌理基本延续清朝时期。
建国后,旧城原有城墙被拆除,城市迅速向四周蔓延生长。
快速城市化破坏了旧城原有水系及街巷肌理,大量水面被填平、侵占,泉水停涌,河水淤塞;历史特色民居也正在遭受着私搭乱建、拆迁等威胁。
1.2旧城特色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济南的城市空间体现出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特色。
南部自然山体,中部名泉荟萃、湖光山色,北部是黄河及鹊山、华山等众多平地而起的山头。
“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家家泉水、户户垂杨”[1],这既是对济南城市风貌高度的艺术概括,也是真实的写照。
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济南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
济南旧城区的传统街区和民居,宛若江南的建筑风格,轻盈飘逸。
商埠区的日耳曼式、英吉利式、日本式及中西合璧的形形色色的近代建筑,反映着济南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积淀,东西并列的古城和商埠,一中一洋,一古一新,有着鲜明的特色。
基于济南泉水文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3.3… 营建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滨水空间 近年来,生态环境建设成为济南城市建设的重点,水 生态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泉水 文化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题,要利用目前已存在的景 点,如城市风貌发展轴中环城水系、趵突泉、大明湖等重 点特色景点。济南市的城市河流相对孤立,河流本身并 未发挥其景观性作用,如西泺河作为城市泄洪道,在其泄 洪功能消逝后并未对其进行景观整治。济南的众多城市 河流也未形成相互间的联系,城市整体的文化主线也不 够清晰,泉文化仅仅围绕主城区附近的泉群。景观景点 的设置、滨水空间的营造应像城市设计一样成为统一的 整体,不能只关注泉水主题,从而形成单一功能和单一景 观效果的城市空间。基于整体才能融合地域文化特色, 设计出具有泉城特色文化特征的滨水空间。 4… 结语 第一,打造既有生态美又有活力的滨水景观,塑造城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1.2… 泉水文化景观设计的空间特征 1.2.1 自然山水性 济南的泉群历久弥新,设计者与管理者对其的改造 大都是在原有景观基础上对空间序列的更新。泉水的外 观与景致得到提升,局部改造并未改变其纯天然的本质 属性,如大明湖公园的湖水是四大泉群与环城水系汇流 而成的天然湖泊,周围环绕各种文化古迹、文人故居,如 超然楼、明湖居等[6]。大明湖公园将泉水文化容纳其中, 以虽由人作但宛自天开的艺术手法进行景观营造,形成 独特自然的山水空间,充分印证了其自然山水的属性。 1.2.2 布局脉络性 由于泉水文化影响附属的活动场所与景观空间,泉 水周围的景观都被赋予文化属性,泉水文化与周围景观 脉络相连,这就是布局脉络性。济南的整体泉群景观的 空间分布脉络严整,如泉眼保护时侧重自然,减少人工干 预;景观营造时采用协调统一的文化元素等。济南的泉 群与泉水景观的空间布局独具魅力,最精妙之处在于其 既大同小异,又有空间差异,而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结果,即对象风格不同,但在文化气息上协调统一。 1.2.3 文化特殊性 在泉水文化的衍生与发展历史进程中,经由不同的 人进行改造与景观营造,不断吸纳文人所赋予的文化价 值,最终积淀形成济南的特色与独特风格。由于其历史 发展阶段个性迥异,泉水景观的个性也有所不同,在景观 设计中呈现出多层次的泉城文化识别体系。泉水文化不 仅在公园、景区里,更是融于日常生活中,“家家泉水,户 户垂杨”,儿童嬉戏于清泉石上,老人们清泉泡茶话家常, 泉水已经成为济南人生活的一部分。泉水直饮分布街头, 得到外来游客的好评,先观后饮的泉水入户也指日可待, 泉水滋养了一座城市,也孕育了特有的城市文化,让济南 这座唯一的泉水之城更具辨识度和特色(图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