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生产工艺技术

乙醛生产工艺技术
乙醛生产工艺技术

乙醛生产工艺技术

制备原理:

通过控制乙醇的氧化可以获得乙醛。目前最重要的乙醛合成法是Wacker法。利用PdCl2、CuCl2作催化剂,使空气和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醛。

生产方法:

瓦克法(Wacker process),又称Hoechst-Wacker法,最早是指乙烯在含有四氯钯酸盐催化剂的水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醛的反应。[1][2][3][4][5][6]

这是第一个工业化的有机金属(有机钯)反应,亦是均相催化和配位催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反应,在1960年代后发展很快,在石油化工发达的国家已大幅取代了乙炔水合法,用于从烯烃制取醛、酮类。反应中的钯配合物与烯烃配合物蔡氏盐类似,不过后者是一个异相催化剂。

此反应形式上与氢甲酰化反应类似,都是工业上用于醛类的反应。但两者不同的是,氢甲酰化所用的是铑基催化剂,而且氢甲酰化是一个增碳过程。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汞盐(如HgSO4)的催化下,乙炔和水化合,生成乙醛。这种方法生产的乙醛纯度高,但操作人员容易发生汞中毒。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非汞催化剂,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2003年的全球乙醛产量约106吨/年,[6]而主要的生产方法为Wacker过程,即通过氧化乙烯制备:

2 CH2=CH2 + O2 → 2 CH3CHO

除此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在汞盐的催化下水解乙炔形成烯醇异构化得到乙醛。在Wacker过程发明之前,该合成方法也作为主要的生产工艺[7] 乙醛还可小规模的通过乙醇的脱氢反应和氧化反应进行制备。有些乙醛还可通过一氧化碳的氢化加成得到,但是该法无法用于商用生产。

这一反应很容易发生,将乙烯和空气通入含有铜盐的氯化钯(Ⅱ)-盐酸水中,乙烯几乎全部转化为乙醛。而氯化钯则被还原为钯,在氯化铜的作用下得到再生。氯化铜被还原生成的氯化亚铜又可被空气、纯氧或其他氧化剂再氧化为二价铜。这一过程形式上可以表示为:

工艺流程:

乙烯均相络合催化氧化制乙醛

以PdCl2-CuCl2为催化剂在水溶液中对烯烃进行氧化,生成相应的醛或酮的方法称为瓦克(Wacker)法。这是一种液相氧化法,由于反应在液相中进行,使用的又是络合催化剂,故又称作均相络合催化氧化法。氧化最容易在最缺氢的碳上进行,对乙烯而言,两个碳原子都具有两个氢,氧化时双键打开同时加氧,得到乙醛:

丙烯最缺氢的是第二个碳原子,双键打开后就得到丙酮,而不是丙醛:

同理,用1-丁烯或2-丁烯为原料均可得到甲乙酮:

以此类推,由1-戊烯可制得n-甲丙酮,由1-己烯可制得n-甲丁酮,由1-庚烯可制得n-

甲戊酮,由1-辛烯可制得n-甲己酮。但氧化速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减缓,例如,取乙烯反应速度为1,则丙烯为0.33,1-丁烯为0.25,2-丁二烯则为0.1。这可能与分子的位阻效应有关。

在瓦克法中,以乙烯制乙醛最为重要。用瓦克法制丙酮在技术经济方面难以与丙烯自氧化法和异丙醇法竞争,只有日本有2~3个工厂在进行生产,用此法丙酮的收率为92~94%,副产w(正丙酸)=0.5%~1.5%,w(氧化物)=2%~4%,w(CO2)0.8%~1.4%和w(其他)0.5%~1.5%等。用瓦克法由丁烯制甲乙酮则未见工业化报道。

乙醛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大量用来制造醋酸、醋酐和过醋酸,还用来制造乳酸、季戊四醇、1,3-丁二醇、丁烯醛、正丁醇、2-乙基己醇、三氯乙醛、三羟甲基丙烷等。

用瓦克法生产乙醛的反应如下:

烯烃氧化

Pd的氧化

第二个反应的反应速度比第一个低得多,上述的催化循环难以正常进行,为此可在第二个反应中添加铜盐作助催化剂,构成以下反应:

工业上有将烯烃氧化和Pd的氧化合在一起的一步法,有将它们分开在二个反应器中分别进行的二步法。

反应原理可以描述如下:

首先烯烃和水分子取代钯配位络合物中的氯阴离子并生成π-络合物的中间物

种:

式(3)中的π-络合物是弱酸,它会迅速解离

式(5)中的π-络合物经内部电子重新排列,π-络合物异构成σ-络合物。羟基离子攻击乙烯的一个不饱儿碳原子,同时氢离子向邻近碳原子迁移

+H3O+ (6)

由于σ-络合物的非均质分解(或异裂)而生成乙醛。Pd-Cl键的异裂反应是不可逆的。零价钯络合物不稳定,很快分解放出金属钯

根据乙烯氧化机理,用氯化钯进行乙烯氧化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如下:

Cl-离子含量对反应速度有重要影响,反应速度与氯离子浓度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减

少氯离子浓度可使反应速度增加。但是发现,当氯离子不够时会生成铜的羟基氯化物Cu(OH)Cl,它对零价钯的氧化活性低,难以将零价Pd0氧化。因此,在催化剂盐溶液中[PdCl2,CuCl2,Cu(OH)Cl],离子浓度应是[Cl-]∶[Pd]>100和1≤Cl∶Cu≤2。

图3-1-45 纯氧和乙烯一步法生产乙醛的工艺流程图

一步法的工艺流程示于图3-1-45。以纯氧为氧化剂,反应器操作温度约为130℃,压力约为0.3MPa。为安全计,气体混合物组成

必需处在爆炸范围以外,因此氧约为Ψ(氧)=7%,而使用过量乙烯。乙烯的单程转化率为30%~40%,以保持O2转化掉,w(乙烯)≈0.5。以PdCl2-CuCl2水溶液为催化剂。采用鼓泡床塔式反应器,反应后物料不论气体、液体和催化剂全部上升进入分离器,经分离器分离,将气体和反应液分开。气体经冷却塔冷却、水洗涤塔洗涤,回收绝大部分乙醛(尾气中乙醛含量小于100ul〃l-1),大部分返回反应系统继续参与反应,少量排放至火炬烧掉。洗涤塔下部流出的粗乙醛进入粗乙醛贮槽。粗乙醛在轻组分蒸馏塔中分出低沸点物氯甲烷、氯乙烷及溶解的乙烯和CO2等,最终蒸馏塔塔顶出纯度为99.7%以上的精乙醛,侧线出丁烯醛等副产物。在反应中,有不溶性树脂和固体草酸铜留在反应液中,数量一多不仅污染催化液,而且使铜离子浓度下降,结果会影响催化剂活性。为此,操作中抽出少量在再生塔中再生,再生塔先通入氧和加入一定量盐酸,使一价铜氧化成二价铜,然后升温至170℃,借助催化液中的Cu2+的氧化作用将草酸铜分解,放出CO2并生成

Cu+。再生后的催化液送回反应器。该流程选择性为95%左右,催化剂生产能力约为150 kg乙醛/(m3催化剂·h)。

二步法工艺流程见图3-1-46。采用两台反应器,第一个反应器只通乙烯,不通空气,在100~105℃,0.81~0.91MPa下操作,此时乙烯几乎全部参与反应,不需循环。经闪蒸塔进行气液分离后,

图3-1-46 空气和乙烯二步法生产乙醛的工艺流程图

气相进后续工序,进行精制,获得乙醛产品。液体进入第二个反应器(图上的氧化器),用空气氧化催化液,使Cu+成为Cu2+。与一步法一样,催化剂也需再生,故流程中设有再生塔。氧化器反应温度100~110℃,压力1.0~1.2MPa。该法乙烯单程收率95%~99%,产品乙醛收率94.5%。

二法各有优缺点,例如一步法对原料要求甚高,又要空分装置,但少一个反应器,系统中没有氮气,设备可做得小一些,流程短,操作压力也比二步法低。一般认为,选择何种生产方法与当地资源和工业条件有关。当地有纯乙烯和氧气可供利用,则采用一步法为好,若无此条件则采用二步法为宜,但需解决好副产氮气的利用问题,以便降低生产成本。因为系统中有HCl、O2和CuCl2存在,两种方法的防腐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设备大多需用钛钢制造,输送催化液的泵也要选用钛泵。

核心设备:

乙烯氧化制乙醛气使用液鼓泡反应器,它由反应器和除沫器组成,反应器上部有接管与除沫器连通,除沫器底部有回液管与反应器下部相通,反应器底部有循环气管伸入至反应器内部,反应器和除沫器内壁分别衬贴有耐酸的筒壁砖,在伸入反应器内的循环气管的外壁包裹一层

聚四氟乙烯板。

采用具有外循环管的鼓泡塔式反应器,以达到良好的传质,气液间有充分的

接触表面,催化剂溶液有充分的轴向混合以达到整个反应器内浓度均一,并除去反应热的要求。

除热方式为籍产物乙醛和水的蒸发以带走反应热,反应液是处于沸腾状态

的,反应温度是根据设定的压力而自然确定的,即溶液的泡点。如增大压力,要保持反应液沸腾,

反应温度必须提高,因此反应压力要控制。

像这种反应液处于沸腾状态,产物以气相形态出料的在鼓泡式反应器的反应

温度是根据反应压力来控制的。

循环反应器,冷却塔,再生塔,分离器,洗涤塔,蒸馏塔,循环泵

啤酒生产工艺详细介绍

目录 啤酒生产仿真系统功能 ..................................... 第一章背景知识 ......................................... 1.1 啤酒的特点 ......................................... 1.2 啤酒的历史 ......................................... 1.3 啤酒的营养成分 ..................................... 1.4 啤酒的风格 ......................................... 1.5 啤酒酿造原料 ....................................... 第二章生产工艺流程 ..................................... 2.1 麦芽制造工艺流程 ................................... 2.2 啤酒酿造工艺流程 ................................... 第三章设备一览表 ....................................... 第四章主要操作条件及工艺指标 ............................ 第五章操作规程 (13) 5.1 糊化锅操作 .........................................

5.2 糖化锅操作 ......................................... 5.3 过滤槽操作 ......................................... 5.4 煮沸锅操作 ......................................... 5.5 旋沉槽操作 ......................................... 5.6 发酵罐操作 ......................................... 第六章操作界面 ......................................... 第一章背景知识 1.1 啤酒的特点 啤酒是以大麦芽和酿造水为主要原料,以大米、玉米等谷物为辅料,以极少量啤酒花为香料,经过啤酒酵母糖化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而起泡沫的低酒精度[2.5—7.5%(V/V)]的健康饮料酒。 啤酒含有一定量的CO2,一般>0.42%(m/m),可以形成洁白细腻的泡沫,使人感到有杀口感。它有特殊的啤酒花清香味和适口的苦味,有比较丰富的营养价值,即有较高的发热量(181.4KJ/100g啤酒)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有机酸及维生素等)。 啤酒与其他酿造酒有所不同。主要不同点是:使用的原料不同;使用的酿造方式和酵母菌种不同,啤酒有特殊或专用的酿造方法,发酵用的酵母是经纯粹分离和专门培养的啤酒酵母菌种;生产周期不固定,长短不一,可根据品种、工艺和设备条件而变化,短的仅14天,长的可达40天以上。 啤酒的酒精含量是按质量计的,通常不超过2—5%。国外为3—5g酒精/100g啤酒,一般不超过8g,在我国一般为3.4—4g酒精/100g啤酒(m/m)。啤酒度不是指酒精含量,而是指酒液原汁中麦芽汁浓度的质量百分比。这种标度方法仅见于中国啤酒,在外国啤酒中还没有。啤酒的浓度变化较大,在10—20°Bx之间。我国啤酒厂过去分别生产原麦汁浓度为8—18°Bx的10余种啤酒,其中原麦汁浓度为10—12°Bx的啤酒产量最大,生产厂家也较多。 1.2 啤酒的历史 啤酒是历史最悠久的谷类酿造酒。啤酒起源于9000年前的中东和古埃及地区,后传入欧洲,19世纪末传入亚洲。目前,除了伊斯兰教因宗教原因而不生产和不饮用啤酒外,啤酒几乎遍及世界各国。 最初的啤酒是不加酒花的。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曾用一种名叫格鲁特的药草及香料为啤酒提味,因这样做就需要医学知识及多种材料,故啤酒只能主要在修道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办法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办法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技术文件的标识、编制、审批、分类、回收、处置、更改、归档和 保管等要求,以确保公司体系有效运行起作用的各个场所使用有效版本的技术文 件和资料并能及时从所有场所撤回失效和作废的文件,以防止误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活动. 3.定义 3.1标识------是对公司的和顾客特定的主要资料的清楚分类. 3.2保管------包括更改服务和归档,而且要确保能查到所需的文件. 3.3审批------包括公司的和顾客规定之间的比较和转换,以及对文件形式和内容的检查,且经授权部门/人员的认同. 1. 职责 1.1 技术课负责技术文件和资料的分类标识、编制、审批、批准、分发、回收、 处置、更改、归档、保管及外来文件、图样的评审、转换等管理工作. 1.2 技术课主管负责技术文件建立的审核,制造部经理负责批准. 1.3 各部门、车间主管负责各自使用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的保管并有权根据生产现 状对技术提出更改意见. 2. 工作程序 2.1 技术文件和资料的分类与受控范围. 2.1.1 技术文件按其内容分为产品图样和产品质量控制文件两大类. a. 产品图样包括:产品图、工艺流程图、工艺卡片、工装图等; b. 产品质量控制文件包括:控制计划、PFMEA、检验指导书、试验规程、校检规程、操作规程、各类作业指导书等. 5.1.2 资料按其内容分为:标准资料、材料标准、外来图样和使用CAD的数据资料. 5.1.3 本公司的技术性文件和资料均应列入技术文件和资料分尖汇总表予以受 控. 5.1.4 纳入技术文件和资料分类汇总表的下发文件和资料均应盖有受控的控制 状态标识. 2.2 技术文件的编制 5.2.1技术课根据公司实际需要,由其主管及时落实编制技术文件的任务. 5.2.2 技术文件编制人员应按有关标准或顾客要求编制相应的工艺技术文件. 5.2.3形成的工艺技术应与有关标准或图样保持协调统一、正确完整. 5.2.4 当顾客提供的图样、规范中标出特殊特性符号时,编制人员地转换过程中,应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符号标注在相应的技术文件中. 5.2.5 技术文件编制人员在完成了技术文件的制作后,应将形成的技术文件和文件报批单递交技术课主管审核. 2.3 文件的审批、归档 2.3.1 技术主管接到新编制的技术文件和文件报批单,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核,必要时需递交顾客认可. 2.3.2 承办审核或认可的人员应把指导意见填写在文件报批单上,由制造部经理批准签署.

乙醛酸合成方法概述

摘要:概述了乙醛酸的合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进行了简单对比,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乙醛酸行业今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乙醛酸乙二醛草酸 乙醛酸是最简单的醛酸,兼有醛和羧酸的性质,化学性质活泼。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一、乙醛酸的工业生产方法 目前,乙醛酸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乙二醛硝酸氧化法,草酸电解还原法和臭氧氧化法。 3.臭氧氧化法 臭氧氧化法合成乙醛酸有多种路线,但主要以马来酸及其衍生物研究为主。 3.1马来酸臭氧氧化法 3.2马来酸酐(酯)臭氧氧化 马来酸酐臭氧氧化法是将马来酸酐溶于甲醇或甲酸中,通入氧气稀释的臭氧,在10℃以下进行氧化反应[3]。 该法收率在90%以上,其优点是产品质量好,能得到固体产品,“三废”排放量少,缺点是臭氧发生技术要求高,生产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且需用过量臭氧,给操作带来不便。 二、正在开发和研究中的新工艺 乙醛酸的新合成工艺较多,但大体分可为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和电化学合成法三大类。 1.乙醛酸的化学合成方法 1.1乙二醛过氧化氢氧化法 1.2乙二醛氯气氧化法 向含有1%以上hcl的乙二醛溶液中通入氯气,控制温度,压力,催化剂的量,反应如下:该法的选择性和转化率都较高,但产品中盐酸含量高,且腐蚀设备,产物分离困难,加上属于液-气反应,需用压力反应器。 1.3乙二醛次氯酸氧化法 将次氯酸钠加到乙二醛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乙醛酸和乙二醛的混合物。 该法反应液体积大,废水处理量大,生产成本高,次氯酸钠不稳定,产品收率太低,而且产品中存在的盐影响产品质量。操作工序多、不经济,不利于工业生产。 1.6乙醛氧化法 贺楚华等人[5]用硝酸氧化乙醛合成乙醛酸,该法原料价廉易得,成本低廉。但实验发现,反应温度、硝酸浓度等对乙醛酸收率有较大影响,过程分离难,流程较长。这些无疑会给工业生产带来较大不便。 1.7乙二醛金属催化空气氧化法 德国degussa公司等以空气为氧化剂,金属为催化剂,在液相中将乙二醛氧化为乙醛酸,工艺流程短,操作容易,无污染,通过选择适当的主、助催化剂、载体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2.乙醛酸的生物合成方法 乙醛酸的生物合成法主要是利用乙醇酸氧化酶将乙醇酸氧化成为乙醛酸。 2.1利用非微生物催化剂合成乙醛酸 1949年,n.e.tolbert等人用一种酶能够将乙醇酸氧化为甲酸和co2,中间产物为乙醛酸。后来美国杜邦公司将乙醇酸氧化酶作为酶催化乙醇酸制得乙醛酸。 该法具有的优点: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产物纯度高。缺点是反应时间较长,且酶很不稳定,易失活,回收再利用较困难。

生产工艺技术先进性说明

生产工艺技术先进性说 明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工艺、技术先进性说明 车间全部实现半自动生产线作业,工位设计精简合理,生产设备简便智能,便于员工操作;员工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产品放置盒,实行五个流周转放置,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产品堆积现象;所有产品实行100%全检,严格按照品质要求进行质量管控,保障产品质量。以下是对生产设备的具体说明 一、打顶杆设备:打顶杆设备上装有光电感应器,当无产品或产品未放到位,感应 器未感应到时,按动启动按钮设备不会动作;当顶杆未打到位时,设备会发出报警信号,另外设备有自检功能,可以检测出顶杆是否完全打入套管。 二、旋齿盘设备:设备装有光电感应器,未感应到产品时,按动启动按钮设备不会 动作;设备有限位功能,可以精确控制齿盘旋入量。 三、点油设备:设备为自动化点油装置,可以精准控制油量,并且可以通过调试程 序来精确控制点油路径,达到快速精准的注油目的。 四、压合设备:设备装有感应器,未感应到产品时,按动启动按钮设备不会动作; 设备具有限位功能,可以有效避免产品被压伤。 五、老化测试:老化时间可调,时间继电器控制调整。采用直流稳压电源控制测试 高低电压输出,依照产品的特性电压0-30V可调,电流0-5A可调,并且有电 源正负输出切换功能。独特双层,三排机构,减少了整体老化时间,每组可以单独控制电压和老化时间,有独立的启动和停止按钮。老化完成时,每层指示灯由常量变为闪烁状态,并报警。 六、电性能测试:机台对产品感应,当产品未安装到位时,按下启动按钮,设备不

乙醛酸的氧气-硝酸联合氧化制备及快速分析

乙醛酸的氧气-硝酸联合氧化制备及快速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26T10:14:09.35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作者:杨卫红 [导读] 在氧气辅助下,硝酸选择性氧化乙二醛制备了乙醛酸。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通氧速率、保温反应温度、硝酸用量等因素对乙二醛转化率和乙醛酸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乙醛酸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通氧速率50mL/min,保温反应温度60℃,硝酸与乙二醛物质的量比0.59。在此条件下,乙二醛转化率为99.00%,乙醛酸收率为84.00%。与传统的硝酸氧化生产工艺相比,硝酸物质的量降低近1 杨卫红 广州玖翼贸易有限公司 摘要:在氧气辅助下,硝酸选择性氧化乙二醛制备了乙醛酸。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通氧速率、保温反应温度、硝酸用量等因素对乙二醛转化率和乙醛酸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乙醛酸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通氧速率50mL/min,保温反应温度60℃,硝酸与乙二醛物质的量比0.59。在此条件下,乙二醛转化率为99.00%,乙醛酸收率为84.00%。与传统的硝酸氧化生产工艺相比,硝酸物质的量降低近10%,乙醛酸收率提高了5%以上。 关键词:乙醛酸;氧气辅助;乙二醛;高效液相色谱 引言 乙醛酸(glyoxylicacid,G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香料、医药、农药和染料等领域。工业生产GA的主要方法有乙二醛的硝酸氧化法、顺丁烯二酸酐加氢法和草酸电解还原法。乙二醛的硝酸氧化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故被工业化生产广泛使用。但其突出的问题是难以精确控制乙二醛的氧化深度,氧化剂硝酸加入量过大时,则有相当量的乙醛酸产品被过度氧化为副产品草酸;而硝酸加入量不足时,则乙二醛转化率下降,残留的乙二醛会严重影响乙醛酸的品质。现有的硝酸氧化工艺普遍存在乙醛酸产品中草酸含量过高的问题,低温放置后会有草酸结晶析出,所以改善乙醛酸的制备工艺刻不容缓。 1试验 1.1仪器与试剂 仪器: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AminexHPX-87H(300mm×7.8mm,5μm)型色谱柱,流动为pH=2.5的硫酸-去离子水溶液(硫酸质量浓度为0.16g/L),流速0.6mL/min,柱温3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iodearraydetector,DAD),检测波长210.16nm,进样量20μL。 试剂:乙二醛(工业级,质量分数为40%)和乙醛酸(工业级,质量分数为50%);乙醛酸一水合物(质量分数为98%);盐酸(质量分数为30%)、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和硝酸(分析纯,质量分数为40%);亚硝酸钠(分析纯,质量分数为99%);重铬酸钾(分析纯,质量分数为99%);碘化钾(分析纯,质量分数为99%);草酸(分析纯,质量分数为98%);硫代硫酸钠(分析纯,质量分数为98%的);氨水(分析纯,质量分数为25%);氧气(工业级,体积分数为99.5%)。 1.2合成方法 按照乙二醛与盐酸、亚硝酸钠、硝酸物质的量比为1∶0.22∶0.05∶(0.56~0.68),依次向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40%的乙二醛溶液78.5mL(0.71mo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17.2mL(0.16mol)和30.0mL蒸馏水。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氧气并用转子流量计设置氧气流速为30~90mL/min,通氧5min,然后加热到50℃,再加入2.5g(0.036mol)亚硝酸钠固体。升温至60℃,开始滴加47. 0mL(0.42mol)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溶液(滴加速度为2.0mL/min,约23min滴加完毕),保温反应2h。再升温至75℃,保温30min,氧化反应结束。降至室温,称量反应液总质量并测量密度。对所得反应液进行减压浓缩,过滤掉结晶出来的草酸,滤液为乙醛酸粗品(含有极少未结晶出来的草酸)。用氢氧化锌作为精制剂对乙醛酸粗品进行精制。采用化学滴定法检测反应液中乙二醛的质量分数,计算乙二醛的转化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乙醛酸和草酸的质量浓度,按照标准曲线方程推算出乙醛酸收率和草酸收率。 1.3乙醛酸与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1.3.1乙醛酸和草酸的色谱峰 乙醛酸和草酸混合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配制1.0mg/mL乙醛酸和0.2mg/mL草酸混合溶液进行定量分析检测,其高效液相色谱图见图1。由图1可知:在所建立的液相色谱条件下,基线很平,两种物质的分离度较大,且峰形较对称,不会相互发生干扰。图1中保留时间7.090min对应的峰为乙醛酸的色谱峰,保留时间9.637min对应的峰为草酸的色谱峰。 1.3.2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色谱定量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样品中某组分的质量浓度。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当操作条件一定时,某组分的质量浓度与检测器的峰面积成正比。 1.3.3乙醛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确称取0.6200g固体乙醛酸(质量分数为98%的一水合乙醛酸)加入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配制成10mg/mL的乙醛酸母液。用移液器依次移取0.5mL、1.0mL、1.5mL、2.0mL和2.5mL母液定容于5mL的容量瓶,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的乙醛酸标准溶液。用进样器将样品送入色谱柱中测定峰面积,每组样品平行检测3次,求峰面积的平均值。 1.3.4草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确称量0.5000g草酸(oxalicacid,OA)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制得10mg/mL的草酸待测母液。用移液器分别移取0.2mL、0.4mL、0.6mL、0.8mL和1.0mL的草酸母液,定容于5mL容量瓶中配制草酸标准溶液。用进样器将样品送入色谱柱中测定峰面积,每组样品平行检测3次,求峰面积的平均值。 2结果与讨论 2.1反应机理 氧气的通入不仅使得亚硝酸可以循环使用,节省原料,而且可以减少一氧化氮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在氧气控制的环境下,可以减少硝酸的使用量,减弱硝酸的氧化性,从而避免产物乙醛酸被进一步氧化,提高产物的收率,同时大幅度减少硝酸对生产设备

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技术介绍、特色

第一章前言 1.1商用空调行业发展综述 商用空调在世界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有20多年的应用时间,然而真正引起国内企业关注还是近几年。目前国内市场家用空调领域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价格战连绵不断,在家用空调领域几乎已经无利可图的企业纷纷开始在中央空调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 2003年商用空调(含户式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将达到85亿元,2005年达到200亿元以上。市场空间迅速巨大,而利润至少是40%以上。这对于众多在市场上艰难逐利的企业,尤其是仍在价格战中挣扎的家电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其诱人的。 与家用空调行业相比,中央空调仍保持较高利润空调,这使得由原来约克、大金、开利等国外品牌所占领的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开始发生变化,国内一些品牌也纷纷进入这个领域。 1.2中国商用空调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空调生产制造大国。20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空调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超过美国,在90年代末期,超过日本,已经成为全球空调器制造基地,产销量居世界首位。2002年我国空调器产业完成销售额接近700亿元,总产量超过3050万台,在全球比重占到60%。空调产业是典型的全球性产业,1993年以来,空调器出口量以平均66%的速度在增长,成为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2002年,我国空调器出口量超过800万台,出口额接近13亿美元,经过十年努力,中国的调产业竞争力也有极大增长。 中国空调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能力,优势有限,而且与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差距也显而易见。虽然空调出口增长速度超常,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

乙醛生产工艺技术

乙醛生产工艺技术 制备原理: 通过控制乙醇的氧化可以获得乙醛。目前最重要的乙醛合成法是Wacker法。利用 PdCl2、CuCl2作催化剂,使空气和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醛。 生产方法: 瓦克法(Wacker process),又称Hoechst-Wacker法,最早是指乙烯在含有四氯钯酸盐催化剂的水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醛的反应。[1][2][3][4][5][6] 这是第一个工业化的有机金属(有机钯)反应,亦是均相催化和配位催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反应,在1960年代后发展很快,在石油化工发达的国家已大幅取代了乙炔水合法,用于从烯烃制取醛、酮类。反应中的钯配合物与烯烃配合物蔡氏盐类似,不过后者是一个异相催化剂。 此反应形式上与氢甲酰化反应类似,都是工业上用于醛类的反应。但两者不同的是,氢甲酰化所用的是铑基催化剂,而且氢甲酰化是一个增碳过程。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汞盐(如HgSO4)的催化下,乙炔和水化合,生成乙醛。这种方法生产的乙醛纯度高,但操作人员容易发生汞中毒。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非汞催化剂,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2003年的全球乙醛产量约106吨/年,[6]而主要的生产方法为Wacker过程,即通过氧化乙烯制备: 2CH2=CH2+O2→2CH3CHO 除此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在汞盐的催化下水解乙炔形成烯醇异构化得到乙醛。在Wacker 过程发明之前,该合成方法也作为主要的生产工艺[7]乙醛还可小规模的通过乙醇的脱氢反应和氧化反应进行制备。有些乙醛还可通过一氧化碳的氢化加成得到,但是该法无法用于商用生产。

这一反应很容易发生,将乙烯和空气通入含有铜盐的氯化钯(Ⅱ)-盐酸水中,乙烯几乎全部转化为乙醛。而氯化钯则被还原为钯,在氯化铜的作用下得到再生。氯化铜被还原生成的氯化亚铜又可被空气、纯氧或其他氧化剂再氧化为二价铜。这一过程形式上可以表示为: 工艺流程: 乙烯均相络合催化氧化制乙醛 以PdCl2-CuCl2为催化剂在水溶液中对烯烃进行氧化,生成相应的醛或酮的方法称为瓦克(Wacker)法。这是一种液相氧化法,由于反应在液相中进行,使用的又是络合催化剂,故又称作均相络合催化氧化法。氧化最容易在最缺氢的碳上进行,对乙烯而言, 两个碳原子都具有两个氢,氧化时双键打开同时加氧,得到乙醛: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操作规范及工艺文件

精心整理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 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a、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压件)。冲压工序按加工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b、冲压工序可分为四个基本工序: 冲裁:使板料实现分离的冲压工序(包括冲孔、落料、修边、剖切等)。 弯曲:将板料沿弯曲线成一定的角度和形状的冲压工序。 拉深:将平面板料变成各种开口空心零件,或把空心件的形状、尺寸作进一步改变的冲压工序。 局部成形:用各种不同性质的局部变形来改变毛坯或冲压成形工序(包括翻边、胀形、校平和整形工序等)。 c、几种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 四翼左/右前翼子板

乙二醛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分析

乙二醛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分析 目前,乙二醛的生产方法较多,有乙炔氧化法、乙烯氧化法、草酸还原水解法、乙二醇气相氧化法及乙醛硝酸氧化法等。其中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乙二醇气相氧化法和乙醛硝酸氧化法两种。 2.1. 乙二醇气相氧化法 乙二醇气相氧化法是生产乙二醛的传统方法,目前我国的乙二醛生产厂家均采用该方法进行生产。乙二醇预热气化后,与循环气混合进入催化反应器,在650-670℃下反应,产物以水激冷,形成乙二醛水溶液,再经过脱色、真空吸滤等后处理过程得到乙二醛产品。乙二醇的单程转化率为80%-85%。以尾气循环量来调节含氧量,产品含乙二醛的浓度一般为30%-40%。该法原料乙二醇易得、工艺流程短、过程简单,不足之处是产品质量较差,含有一定量的甲醛、醇和酸等杂质,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纯化处理,才能满足医药等行业的质量要求。 目前,乙二醇气相氧化法制备乙二醛的技术进展,主要表现在新型催化剂的研制以及后处理两个方面。 2.1.1催化剂的研究 对乙二醇法氧化部分的研究主要是对催化剂的研究,提高乙二醇的转化率和生成乙二醛的选择性,降低甲醛的生成。所用催化剂主要有磷-铜催化剂和电解银催化剂。磷-铜催化剂具有来源广、价格低、收率高等优点(收率在50%以上),最初国内生产厂家大多采用该催化剂,但该催化剂副反应多、质量差、乙二醇消耗高。电解银催化剂是一种较理想的催化剂,国内湖南衡阳第二化工厂曾采用,其产品各项质量指标明显优于磷-铜催化产品,但成本较高。 大连轻化工研究所研制的磷锡铜催化剂与磷-铜催化剂相比,在空速、乙二醇与空气(或氧气)物质的量比基本相同条件下,具有反应时间短、温度低、得

率高的优点,尤为突出的是转化为甲醛的量仅为磷-铜催化剂的1/10-1/15。另外,还研制开发出银-磷催化剂,研究表明,在乙二醇进料速度3 L/min,反应温度600℃,乙二醇浓度90%,空气流量3 000 m3/h时,采用磷-银催化剂,可以使乙二醛收率达到80%以上。 复旦大学邓景发等发明了一种银-磷催化剂,该催化剂是将电解银浸渍于磷酸或磷酸钠盐中,再干燥、焙烧制得或将磷蒸汽缓慢通到灼热的电解银上制得。将该催化剂用于乙二醇制备乙二醛的反应中,当反应温度为550℃,乙二醇、氧、氮和水的分子比为1∶1.5∶80∶34时,乙二醛的收率为81.4%,二氧化碳的收率为13.3%。采用该催化剂,在乙二醇溶液中不需要再添加磷化合物,在制醛过程中,催化剂中的磷不会产生损失,而且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较长,经过22 d试验,发现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没有发生变化,另外,使用该催化剂,原有的生产设备也无需进行改动。 湖北恒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段小六等开发出一种由乙二醇氧化生产乙二醛的银/磷/硒复合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制备是将电解银用30%的磷酸浸渍8 h,在120-150℃条件下干燥制得银-磷催化剂,再加入0.06%的稀土金属硒,然后在500-600℃下焙烧、造粒制得银/磷/硒复合催化剂。将空气、循环气、惰性气体经过混合后,与乙二醇一起进入混合过滤器,经过净化混合,进入置有银/磷/硒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床进行氧化催化反应,反应生成的气体经过急冷后送入吸收塔反复吸收,得到乙二醛水溶液,再分别用活性炭、阴离子树脂、阳离子树脂脱色、过滤得产品。催化床置有的银/磷/硒催化剂的质量百分组成分别为99.8、0.14和0.6,催化反应温度为590-610℃,反应气急冷到200-250℃送入吸收塔反复吸收,可以得到含量为39.5%-40.5%的乙二醛水溶液。采用该催化剂催化氧化乙二醇的反应中,银表面有两个活性中心,一种能催化醇生成醛,另外一种能使醇深度氧化生成副产物二氧化碳。而加入磷后,含磷化合物与银表面通过强相互作用,在表面某些位置上形成一稳定的表面化合物,消除了部分引起醇深度氧化的银表面活性中心,因此磷的加入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再加入稀土金属硒,使催化剂的选择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反应活性好,还可以保护乙二醇氧化生成乙二醛后不被深度氧化而生成酸,从而对生成的醛起到保护作用。与银-磷催化剂相比,

啤酒的生产工艺概述

啤酒得生产工艺概述 摘要:啤酒就是人类最古老得酒精饮料之一,就是水与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得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就是根据英语Bee r 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得饱含二氧化碳得低酒精度酒,被称为“液体面包”,就是一种低浓度酒精饮料。啤酒乙醇含量最少、故喝啤酒不但不易醉人伤人、少量饮用反而对身体健康有益处。本文就是根据工业啤酒发酵生产过程及方法,介绍其原料、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工艺操作条件及工艺指标。 关键词:生产工艺生产现状工艺流程 引言:啤酒就是以麦牙、大米、酒花、啤酒酵母与酿造水为原料,它得主要特点就是酒精含量低,含有较为丰富得糖类、维生素、氨基酸、钾、钙、镁等营养成分,适量饮用,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好处。 啤酒具有较高得水含量,可以解渴;同时,啤酒中得有机酸具有清新、提神得作用。一方面可减少过度兴奋与紧张情绪,并能促进肌肉松弛;另一方面,能剌激神经,促进消化;除此之外,啤酒中低含量得钠、酒精、核酸能增加大脑血液得供给,扩张冠状动脉,并通过提供得血液对肾脏得剌激而加快人体得代谢活动。而且,啤酒还有“防病”功能,据美国加州医疗中心得试验表明:适度饮啤酒得人比禁酒者与酒狂可减少心脏病、溃疡病得机率,而且可防止得高血压与其她疾病。 但因为啤酒得酒精含量虽然不高,一旦过量,酒精绝对量增加,就会加重肝脏得负担并直接损害肝脏组织,增加肾脏得负担,心肌功能也会减弱。长此以往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乱等。 1啤酒工业简史及发展状况 1、1啤酒得定义 1、1、1传统说法 啤酒就是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以大米或其它谷物为辅助原料,经麦芽汁得制备、加酒花煮沸、并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得,含有二氧化碳、起泡得、低酒精度(2、5%~7、5%)得各类熟鲜啤酒。 但在德国则禁止使用辅料,所以典型得德国啤酒,只利用大麦芽、啤酒花、酵母与水酿制而成。小麦啤酒则就是以小麦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得。

PTA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

PTA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简述 【作者:千木】 目前世界PTA生产厂家采用的技术虽有差异,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1)精PTA工艺 此工艺采用催化氧化法将对二甲苯(PX)氧化成粗TA,再以加氢还原法除去杂质,将CTA精制成PTA。这种工艺在PTA生产中居主导地位,代表性的生产厂商有:英国石油(BP)、杜邦(Dupont)、三井油化(MPC)、道化学-因卡(Dow-INCA)、三菱化学(MCC)和因特奎萨(Interquisa)等。 (2)优质聚合级对苯二甲酸(QTA、EPTA)工艺 此工艺采用催化氧化法将PX氧化成粗TA,再用进一步深度氧化方法将粗TA精制成聚合级TA。此工艺路线的代表生产厂商有三菱化学(MCC)、伊斯特曼(Eastman)、杜邦(Dupont)、东丽(Toray)等。生产能力约占PTA总产能的16%。 两种工艺路线差异在于精制方法不同,产品质量也有所差异。即两种产品所含杂质总量相当,但杂质种类不一样。PTA产品中所含PT酸较高(200ppm左右),4-CBA较低(25ppm左右),而QTA(或EPTA)产品中所含杂质与PTA相反,4-CBA 较高(250ppm左右),PT酸较低(25ppm以下)。两种工艺路线的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均用于聚酯生产,最终产品长短丝、瓶片的质量差异不大。目前,钴-锰-溴三元复合体系是PX氧化的最佳催化剂,其中钴是最贵的,所以目前该方面的一直进行降低氧化催化剂能耗的研究。PTA生产过程中所用TA加氢反应催化剂为Pd/C,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工业化的精对苯二甲酸制备工艺很多,但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成为制备精对苯二甲酸的最主要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在对苯二甲酸的制备工艺中占有绝对优势。对二甲苯高温氧化工艺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副反应较多;而且由于温度高、压力大对设备本身的要求就高。因此工艺改进主要就集中在降低氧化反应温度和降低氧化反应的压力两个方面。目前,拥有这一专利技术的公司主要有美国Amoco公司、英国ICI公司和日本三井油化公司,我国曾在不同时期引进过这三家公司的专利技术。近年,我国对苯二甲酸的工艺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对二甲苯(PX)高温氧化法。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由氧化、精制和辅助系统组成。该工艺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经空气催化氧化、加氢精制、结晶分离等工序制成。催化氧化是对二甲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于190-230℃,压力 1.27- 2.45MPa的条件下,用空气氧化得到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是将对二甲苯氧化过程中尚未反应完全的4-羟基苯甲醛(4-BCA)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甲基苯甲酸,然后除去。加氢精制反应要在较高压力(约6.8MPa)和较高温度(约280℃)的条件下进行。对苯二甲酸加氢产物再经结晶分离和干燥,就得到可用于纤维生产的精对苯二甲酸。 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流程简单,反应迅速,收率可达90%以上。 (2)高温氧化工艺改进。Amoco公司对高温氧化法工艺进行了改进,使氧化反应温度降至193-200℃的范围,反应压力也相应降到1.45MPa。改进后每吨PTA的PX消耗量减少14kg。三井油化公司在Amoco高温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三井Amoco工艺。该工艺提高了催化剂中钴/锰比和溶剂比,同时为保持溶剂浓度稳定,氧化反应器顶部增加分离塔,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水。这种工艺可将氧化反应温度降至185-195℃,反应压力降至0.9-1.1MPa,相应副反应减少,同时母液循环比相应提高,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减少了催化剂的用量。 (3)温和反应条件的对苯二甲酸工艺。高温氧化工艺需要高温、高压,很多公司尝试开发反应条件温和的对苯二甲酸工艺,这些工艺中比较成功的有三菱公司开发的QTA工艺, 日本丸善公司开发的MTA工艺以及鲜京公司开发的SPTA 工艺。 MTA工艺适当地加大催化剂的锰/钴比、溶剂比和氧化空气用量,氧化后的产品再实行补充氧化,并添加少量三聚乙醛,强化氧化反应设备,使中间产物转化为最终产物。通过充分氧化使得工艺不需要再进行加氢还原精制。这种工艺反应条件温和,但反应时间较长,原料PX、催化剂和乙酸的消耗较高,并且产品中杂质对羧基甲醛的含量较高,产品只能用于制备纤维级聚酯。 QTA工艺采用高活性催化剂进行对二甲苯氧化。催化剂以铈替代高温氧化工艺中的锰,同时附加镧催化荆,并采用了无机溴化物。对二甲苯氧化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过程中还要对中间产品进行补充氧化。该工艺对二甲苯、催化剂

生产工艺文件编制指导书--范文

生产工艺文件编制指导书—范文 1. 目的 对产品制造工艺文件编制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确保编制的产品制造工艺满足产品图纸的设计要求。 2. 范围 本文规定了编制工艺文件的基本要求、依据和程序。 本文适用于浙江金港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 3. 编制工艺文件的主要依据 3.1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 3.2产品生产纲领、计划、质量计划; 3.3相关的法规、标准; 3.4产品生产性质和公司现有生产条件; 3.5工业卫生和环境控制要求; 3.6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有关先进工艺技术资料。 4. 编制工艺文件的基本要求 4.1工艺文件是直接指导现场生产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4.2在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 4.3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 4.4编制工艺文件应考虑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 4.5各专业工艺文件在编制过程中应协调一致,不得相互矛盾; 4.6工艺文件中所用术语、符号、代号及计量单位应符合有关标准、法规规定,字体应端正,文字符合国家标准简化字; 4.7在工艺文件编制中,应以文字、图示等方式明确规定工艺评定标准。不宜用方案、图示表达清楚时,可在工艺文件上标明样品评定。

5.工艺文件的编制程序 5.1产品工艺方案的设计程序 5.1.1产品工艺方案由产品开发部主管工艺工程师根据设计依据中规定的资料提出几种方案; 5.1.2产品开发部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项目责任人讨论确定最佳方案,一般方案由产品开发部经理审核,报至技术中心总监批准; 5.1.3重大项目由技术总监审核。 5.2产品工艺路线设计程序 产品工艺路线由产品开发部主管工艺人员根据设计依据中规定的资料及产品工艺方案,原则上要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经过分析、优化、对比选择最佳方案,报产品开发部经理审批。 5.3专用工艺规程编制程序 5.3.1熟悉编制工艺规程的所需资料; 5.3.2选择原材料形式和制造方法; 5.3.3选择工序中各工步的加工内容和顺序; 5.3.4选择或计算有关工艺参数; 5.3.5选择设备或工艺装备,提出设计明细表、专用工艺装备明细表、外购工具明细表; 5.3.6工位器具明细表和专用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等; 5.3.7编制工艺定额; 5.3.8编制作业指导书等指导性工艺文件。 5.4典型工艺规程编制程序 5.4.1熟悉编制工艺所需的资料; 5.4.2分析产品零部件并将其分组; 5.4.3确定每组零部件的代表件; 5.4.4根据每组零部件的生产批量,设计其代表件的工艺规程。 5.5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过程)工艺文件的编制程序 5.5.1关键工序的确定依据 a)产品主要质量特性; b)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乙醛酸

乙醛酸的合成及 在医药中的应用 1合成方法 乙醛酸的合成基本分为2大类,化学合成和电化学合成,其中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为化学合成中的乙二醛硝酸氧化法、顺酐臭氧氧化法和电化学合成中的草酸电解还原法。 1.1化学合成法 1.1.1 乙二醛硝酸氧化法 乙二醛硝酸氧化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成熟,设备投资少,为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厂家所采用,但是该法废酸分离困难,产物纯度低,质量较差。硝酸腐蚀设备,浓度高时易出现暴沸,未反应完成的硝酸使乙醛酸缓慢氧化分解,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污染环境,未转化的乙二醛干扰乙醛酸的缩合反应,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河北宏源化工有限公司的王银华等针对上述不足对工艺条件进行了改进,开发出独特的复合催化剂A,提高了乙二醛氧化反应的选择性和乙醛酸的收率。同时将原有的低压氧化改为常压空气和硝酸联合氧化,这样既解决了操作的安全性问题,又降低了氧化氮的污染。过程为:向25 ~30 乙二醛水溶液中加入催化剂A,通入空气,40~60℃条件下,慢慢滴加硝酸,控制乙二醛转化率98 以上,将反应液蒸发、冷却至0℃、结晶、离心分离副产品草酸,即得4O 乙醛酸水溶液。乙二醛硝酸氧化法虽然只有一步氧化反应过程,但对氧化工艺条件和过程控制要求很高,催化剂的选择至关重要。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李建生和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精细化工研究所的宋海燕采用不同的催化剂、通过硝酸氧化乙二醛生产乙醛酸,探讨了催化剂作用机理,并研究了各种催化剂对乙醛酸产率的影响。情况如下: (1)亚硝酸钠作催化剂 目前工业生产乙醛酸工艺中一般采用亚硝酸钠作催化剂,催0.1 ~0.2 。在实验室装置上用亚硝酸钠作催化剂进行对照实验,乙醛酸产率73.9 。亚硝酸钠的作用是与反应液中硝酸反应产生亚硝酸(HNO ),真正的催化剂是HNOz。实验中如果不加入任何催化剂,硝酸氧化乙二醛的氧化反应在40~45℃不能引发。通入空气、高温和提高反应液中硝酸浓度等手段虽然能使氧化反应随机引发,但随机引发的氧化反应处于难以控制状态,常导致跑料,反应产物中乙醛酸含量很低,主要生成草酸和二氧化碳。对于硝酸氧化乙二醛生产乙醛酸反应,亚硝酸起至关重要的作用。HNO 作为氧原子的给予体,自身被还原为NO,在溶液中NO又被硝酸或氧气氧化再生生成HNO 。 (2)无机酸作辅助催化剂 无机酸溶液中NO溶解度增加,有助于HNO 生成和浓度提高,理论上可作为辅助催化剂加快硝酸氧化反应速度和提高产率。分别用盐酸、硝酸和硫酸等对硝酸氧化乙二醛生产 乙醛酸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在硝酸氧化乙二醛生产乙醛酸过程中,用无机酸作辅助催化剂能够提高乙醛酸产率7.3 ~10.7 ,其作用强度顺序为HCl>HNO。>H SO 。氧化反应完成后可以用电渗析方法分离除去多余的无机酸辅助催化剂,该方法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对于对羟基苯海因等产品生产,多余的无机酸辅助催化剂不必分离可以直接进行后续反应。无机酸作辅助催化剂能够提高乙醛酸产率,是因为氧化反应产生的NO在无机酸中溶解度较大。NO在溶液中既可以被氧气氧化产生HNO ,又可以被硝酸氧化产生HNO ,从而提高了溶液中HNO 浓度,加快了主反应速度,副反应相对减弱。在HC1溶液中HNO 转化为溶解度更高的NOC1分子作为氧原子的给予体,所以其作用强度最大。在H SO 溶液中HNO 浓度最低,所以其作用强度最小。 (3)固体酸作辅助催化剂 固体酸能够催化空气氧化NO生成HNO ,从理论上推测,可用作辅助催化剂来提高氧化选择性。分别用五氧化二钒(V Os)和二氧化铈(CeO )等固体酸对硝酸氧化乙二醛生产乙醛酸过

啤酒生产工艺详细介绍

目录 第一章背景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啤酒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啤酒的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啤酒的营养成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啤酒的风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啤酒酿造原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生产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麦芽制造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啤酒酿造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设备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主要操作条件及工艺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糊化锅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糖化锅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过滤槽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煮沸锅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旋沉槽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酵罐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操作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