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艰难历程【英文】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总结

中国近代史总结

中国近代史总结一、何谓中国近代史?1.基本概念一部中国近代史(1840-1949),是中国倍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不息、也是中国人民抗争不息、探索不止,探索不止,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命胜利的历史。

关键词: 侵略、抗争、探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多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多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封建主义”:地主阶级 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 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反动势力 “人民大众”: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进步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3.近代中国人民的基本任务彻底反侵略(后可以表述为反帝)反封和实现国家近代化)反封和实现国家近代化 4.基本结论: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二、基本线索—— 三条线(脉络)(1)屈辱史—— 列强侵略(英、法、美、俄、日、德等)经济 政治(军事) 思想文化 侵略 侵略 侵略(2)抗争史—— 彻底的反侵略反封,重获民族独立。

(3)探索史—— 向西方学习,寻求富国强兵的近代化之路。

向西方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学习 政治: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思想:(1)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2)马克思主义(3)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甲午中日战争) 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民族资产阶级: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近代社会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三、中国近代史的发展阶段(分期):四、近代中国政权的沿革晚清政权(1840-1911年) 北洋军阀政权(1912-1928年) 南京国民党政权(1927-1949年)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五、基本概念:▲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半殖民地”是政治的,“半封建”是经济的。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一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一
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 四个派别: 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
五大人物: 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六场运动: 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材料连接
1、 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16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 虎门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 决心。
B、第二次鸦片战争
D、五四运动
6、1896年的某天,苏州后家日本工厂内机器 轰鸣„„这种情形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7、20世纪初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到:“这 中国,哪一点,还有我的份?这朝廷,原 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 长官„„”作者说这番话主要由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 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上海轮船招商局(或江南制造总局)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 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
13、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没有学 习西方的
A、政治制度
C、近代教育
B、科学技术
D、生产技术
14、“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 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 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 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B、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5、下列对辛亥革命结果的叙述中,正 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笔记]十九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

[笔记]十九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

十九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阮芬历史01级内容摘要:19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展变化很大,大致经历了文化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三个阶段。

由于德意志的分裂和法国的影响,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逐渐形成、发展。

拿破仑战争时德意志的惨败激发了德意志人的民族情感,强烈要求国家、民族的统一,德意志民族主义由文化领域转到政治领域。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强权政治,威廉二世的统治,使得民族主义开始走向极端的一面。

关键词: 19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nationalism greatly diversified in nineteenth century. There were cultural nationalism, political nationalism and extreme nationalism. For disunion of Germany and influence of France, German cultural nationalism developed gradually. Napoleon’s army defeated Germen’s. It shocked Germen, so they strongly demanded unity of state and nation. And German nationalism changed from culture to politics. The power of Prussia used in unifying Germany and the rule of WilliamⅡmade nationalism begin to develop extremely.Key Words: nineteenth century; Germany; nationalism民族主义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历经不同的发展,因而关于民族主义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民族振兴 英语作文带翻译带翻译

民族振兴 英语作文带翻译带翻译

民族振兴英语作文带翻译带翻译"The country is prosperous and strong, the nation is revitalized, and the people are happy." this is the Chinese dream.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several generations, it has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that hav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It is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at has stood tall, high-efficiency and high-quality in the east of the world.We must not be complacent or slack. We must make persistent efforts, move forward,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inue to striv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ina has been oppressed and invaded by the aggressors, and the Chinese people are in great pain. At this time, there were many passionate men who served the country and organized the army to fight the invaders. Among them, a team that cares about the people and follows Marxism has quietly sprung up, which is the Communist Party.The emerg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has saved millions of people. So that the brutal and merciless fascists have withdrawn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forever. So that we, the Han people and the 56 ethnic minorities, can establish a regional powe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ince then, no one dares to invade China, nor does any country dare to harass China, because they understand that China has a strong fighting capacity, which is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 has outstanding leaders. China is confident and self-improvement. China believes that the Chinese dream will be realized."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a to achieve revitalization and the foundation for prosperity.As early as the 1970s, Deng Xiaoping put forward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for all and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China's prosperity". The Chinese people are working hard! The Chinese nation is struggling! Fighting!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China is now fully modernizing its chemical industry and increasing its gross national product. Since joining the WTO in 2001,China has been moving towards prosperity and rejuvenation step by step. China has expanded its overseas trade market and absorbed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Today, China's aerospace industry and nuclear industry have an indelible position in the world. China has developed step by step and become one of the fiv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we must take the Chinese road; Must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spirit; We must pool China's strength.“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是中国梦。

中国近代史——精选推荐

中国近代史——精选推荐

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湛江2011二模)15.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2、(广州2011二模)15.“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消弱了清政府的权威,但是,清政府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

”“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A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B .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C .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D .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3、(肇庆2011一模)14.右为《天朝田亩制度》书摘,从“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银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语,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是A .共产与民主B .共产与平等C .平等与自由D .民主与科学4、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形象。

解析右图,该新闻事件应该A .甲午中日战争B .巴黎和会C .抗日战争D .明治维新(2)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1、(湛江2011一模)18.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北京、南京、武汉、广州、中山都想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京的理由是A .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B .在南京实现了第一次图共合作C .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并颁布《临时约法》D .三民主义在南京提出2、(韶关2011一模)15.印度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如是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道路:“日本成功地发扬了传统使之适应新的时代,……;而中国选择的是放弃传统,破旧立新。

”其立论主要着眼于中国的A .明治维新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3、(湛江2011二模)16.N .佩弗《远东》一书认为:“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

近代中国的磨难心得体会

近代中国的磨难心得体会

近代中国的磨难心得体会近代中国的磨难心得体会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构成到瓦解的历史。

它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这本书的作者是蒋廷黼。

他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为什么呢?他出生于1895年,也就是说,他写的都是他身边发生的事情。

这就厉害了,他领悟了许多我们过了这么久可能还没有领悟到的道理,那他真是太伟大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生生的被他变成了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所以这是我十分敬佩他的其中一点。

他写的书十分有逻辑,并且感觉思维既贴近当时那个时代,又超出了那个时代。

我跟我父母讨论了一下这本书,虽然我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很深刻的体会,可是我父母却说这本书写的很好。

我询问了他们原因,他们以前受过的教育都是:从一个角度评判整个历史,相对来说,角度比较单一。

那里面并没有否认他们是英雄,而是客观的给予他们一个正确的评价。

就比如林则徐:老式教育是,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这本书里写的是,苛刻的,不考会虑大局的。

可是他自我意识到了,可是人民却陷下去了。

那为什么我的父母觉得这本书很好,可是我的感觉却不深呢?这是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正是因为此书写的与他们学的不一样,他们才有深刻的体会。

可是我们从小就受到这种良好的教育,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此书出版与中国华侨出版社,利用政治学和历史学结合所写,新华书店经销,字数188千字,特点是精炼油和经典,19年5月第13次印刷。

这本书受人追捧,也值得读好多遍!近代中国的磨难心得体会这个学期我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短短几个月的学习与积累,我收获颇多,也深有感触。

中国近现代史(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含答案)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2012——2013学年第 1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0中要考5道}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占有很少的土地,需要租种地主土地缴纳高额的地租,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闭眼尖锐;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答:2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3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主。

4 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5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在这一矛盾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特性。

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有声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封建王朝的任何改良措施,便再也难以挽救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答: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有三通俗的说即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权民生民族。

3、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1. 进步意义。

戊戌变法颁布的法令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

近代亚洲的殖民统治与民族独立斗争

近代亚洲的殖民统治与民族独立斗争

近代亚洲的殖民统治与民族独立斗争近代亚洲历经了殖民统治与民族独立斗争的历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与挣扎。

殖民统治带来的压迫和剥削,催生了亚洲各国民族独立的意识,进而推动了民族独立斗争的兴起。

本文将从历史视角中回顾这一时期,并探讨其主要影响。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亚洲各地相继陷入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军事力量入侵亚洲国家,强行控制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在这个时期,亚洲各地的社会经济结构被彻底改变,大量的资源被掠夺,人民沦为殖民统治者的奴隶。

这种殖民统治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亚洲各国陷入了长期的动荡和贫困。

然而,在殖民统治下,亚洲民族主义的种子也在悄然埋下。

作为沦为殖民地的亚洲国家的人民,开始逐渐觉醒,开始反抗殖民统治者的压迫。

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恢复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逐步形成了反殖民主义的意识和行动。

亚洲各国的人民相互启发和交流,激发了更强烈的民族独立斗争的意愿。

在亚洲各国的民族独立斗争中,以印度为代表的抗英独立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20世纪初,印度一度成为英国殖民地的明珠,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然而,正是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了腐败、贫困和歧视,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强烈不满。

领导者甘地、尼赫鲁等先知先觉的革命家相继崛起,发动了一系列的抗英斗争。

经过长期的斗争,印度最终于1947年获得了独立,标志着亚洲国家民族独立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除了印度,中国的民族独立斗争也给亚洲其他国家带来了启示。

中国的近代历史充满了血泪与抗争。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剥削和压迫。

然而,在中国国内,不断有爱国志士崛起,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殖民和革命运动,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开辟了道路。

其中,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武装暴动,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进程奠定了基础。

在亚洲各国的民族独立斗争中,还有一些国家通过非暴力抵抗取得了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