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理论
我国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综述

17 年 , 国学者密克尔 出版 了 《 94 美 生存的悲剧 : 文
学的生态学研究 》 书 , 一 首次提 出 “ 文学生态学” (ir y cl y 这一术语 , 出要研究 “ 1 a o g) t re o e 提 人类与
维, 激起人们 的生态环保意识 ,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 生态分析 , 使人们形成新的生态 观, 最终实现人与
文学批评界所取得 的一些发展 。
【 关键词】 生态环境 ; 生态批评; 文学批评
【 中图分类号】 1 9 1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4 1 ( 0 ) — 06 0 1 7 - 22 9 2 0 7- 3 6 1 0 0 0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起 , 伴随着全球生态思 潮意识的不断发展 , 美国的一些文学批评家也开始 将 生态批 评这 一观念 引入 文学 批评 范畴 , 文学研 使
究 的基础上 , 探讨生态批评 的研究 现状和发展趋 势 。
与 深 化 ,0世纪 言 论 的两大 主 题 是人 本 主 义科 学 2 主义 。而 随着 环境 恶化 , 来越 多 的作 品突 出 了环 越
他与 2 0 年通过电子邮件对美国生态批评的代表 04
布依尔做了访谈并发表了 《 打开中美 境这一主题 , 突出了 自 然的重要作用。那用什么视 人物劳伦斯 ・ 角来解 读这些作 品 呢 , 这也 是摆在 批评 家面 前 的一 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一访劳伦斯 ・ 布依尔 》 阎一文,
1 生态批评的形成原 因
11环 境 因素 .
2 纪 以来 ,随着人 类科 学技 术 的不 断发展 , O世
他们在创作 人类 的生存环境也在急剧恶化 : 全球变暖 , 温室效 的作家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 的重要性 , 应, 海面上涨 , 沙漠化扩张 , 各种污染增多 , 珍稀物 文学作品或是对文学作 品进行分析时, 自然环境 对 生态批评理论通过从生态环境 种濒临灭绝 ,日 趋严峻的生态危机正遍布全球 , 人 的倾斜也突显出来。 类 的生存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 的时代 角度对作品加 以分析 ,使文学作品回归于环境之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上海特氟龙加工/生态批评是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被称为“先知作家”的劳伦斯,在其早期的作品中有很多关于生态思想以及哲学思想的学说,很多作品当中也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层面,并且作为一个主题分析它的生态思想观。
本文重点分析劳伦斯的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和精神生态思想,以此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人类主宰自然的错误意识,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
一、文学中的生态批评在很多的文学文化批判理论当中,生态批判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理论,最早由欧美等国的主要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确定,并且传颂开来。
不过“生态批评”这一术语却先于其理论的提出。
如果要具体给“生态批评”作一个定义,至今还未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文学与环境教授”彻丽尔?格罗费尔蒂(Cheryll GotefIy)是最早给这一理论赋予定义的人,他指出,“生态批评”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文学与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这一关系中寻找到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从这条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几点关于生态批评的特征:第一,生态批判这一思想的中心主旨是自然界,是地球本身,而不是人类。
这与以往所有的文学批判理论是大相径庭的,有着截然相反的说法。
第二,生态批判重点研究的是自然界和文学以及文化之间的渊源。
第三,生态批判虽然自称为一门理论,但是它与自然科学当中的生态学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它不是生硬机械地依靠生态学理论去定义研究那些数据或者成果的。
著名学者王诺对此给出了极为精确的评价。
所有的生态学家,借助生态学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去分析解决文学文化当中的问题,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理论的延伸。
从某种角度说,生态哲学就是文学批判理论最为坚实的理论依据。
对此,我们要严格划分生态批判与生态相关的所有科学术语。
生态批判很多部分都借鉴了生态理论的内容,借助生态哲学的主旨思想,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和重新审视了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这一种失衡的社会问题,也是所有生态批判学者从文学内容角度出发,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根本关键所在。
生态批评的含义

生态批评是一个言人人殊的话语体。
大多数人认同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
”一般认为,“生态批评”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威廉·鲁克尔曼1978年首次提出,他的《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文章在《衣阿华评论》1978冬季号上刊出,以“生态批评”概念明确地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
1992年,“文学与环境研究会”在美国内华达大学成立。
1994年,克洛伯尔出版专著《生态批评:浪漫的想象与生态意识》,提倡“生态学的文学批评”(ecological literary criticism)或“生态学取向的批评”(ecological oriented criticism)。
1995年在科罗拉多大学召开了首次研讨会,会议部分论文以《阅读大地:文学与环境研究的新走向》为书名正式出版(1998)。
其后,生态批评的著作有如雨后春笋般地充斥文论界。
[3]1996年美国第一本生态批评论文集《生态批评读本》由格罗特费尔蒂和弗罗姆主编出版,其宗旨在于“分别讨论生态学及生态文学理论、文学的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的批评”,使得生态批评更具有文学批评的特征和范式。
在导言中格罗特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给生态批评加以定义:“生态批评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正如女性主义批评从性别意识的视角考察语言和文学,马克思主义批评把生产方式和经济阶级的自觉带进文本阅读,生态批评运用一种以地球为中心的方法研究文学。
”1998年英国第一本生态批评论文集《书写环境:生态批评与文学》在伦敦出版,分生态批评理论、生态批评的历史、当代生态文学三个部分。
这本由克里治和塞梅尔斯主编的著作认为:“生态批评要探讨文学里的环境观念和环境表现”。
1999年夏季的《新文学史》是生态批评专号,共发表十篇专论生态批评的文章,2000年出版的生态批评著作主要有默菲教授主编的论文集《自然取向的文学研究之广阔领域》,托尔梅奇等主编的《生态批评新论集》,贝特的《大地之歌》等。
科马克·麦卡锡《边境三部曲》的生态批评解析

科马克·麦卡锡《边境三部曲》的生态批评解析摘要:以麦卡锡《边境三部曲》之《骏马》,《穿越》,《平原上的城市》为文本分析基础,结合生态批评理论,从三部曲中“反人类中心主义”,尊重动物生命及人文关怀三个角度,分析作品中体现的生态意识,展现作者在呼唤生态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唤起人们对于生态的关注。
关键词:生态批评;动物;自然;人文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201-03一、生态批评理论与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其他流派有所不同,生态批评源起的动力来自于全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的逼促。
自文艺复兴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引导下,人类把自然视为可以榨取的资源为所欲为,肆意地贬低自然的价值,夸大人的主观作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害,威胁到人类的生活生存环境。
生态批评思想是人类对于减轻生态灾难,保护生态环境在文学批评领域的表现,产生于文学研究者强烈的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形成并发展。
对于生态批评,多数人认同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罗特费尔蒂定义:“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批评。
”①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
麦卡锡的《边境三部曲》被美国《旧金山记事》称之为“具有本世纪最高文学成就的美国经典名著”,在美国本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这三部作品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声誉,不仅因为作品中雄伟壮阔的大自然描写,更因为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思想的内涵。
本文正是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作品中体现的生态意识,生态观念,以及作者对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所采取的解决办法。
二、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边境三部曲》(一)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引下,人类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在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
尽管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人类的经济科技各方面都取得了极大地进步。
欧美生态批评研究

欧美生态批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欧美生态批评的起源、发展、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应用。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批评方法,将生态学的理论和视角引入文学研究领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主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态度。
欧美生态批评作为全球生态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构建和实践成果对于全球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欧美生态批评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其从萌芽到成熟的关键阶段和重要事件。
接着,本文将重点分析欧美生态批评的核心理论观点,包括生态整体主义、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等,并探讨这些理论如何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
本文还将关注欧美生态批评在不同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其在处理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方面的独特视角和价值。
通过对欧美生态批评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揭示其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文学批评创新以及引导社会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也期望能为全球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生态批评在全球范围内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
二、欧美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欧美生态批评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生态学和文学批评两个领域的交叉融合。
这一批评方法不仅强调生态学的核心观念,如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借鉴了文学批评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从而构建了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框架。
在生态学方面,欧美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生态整体主义、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伦理等概念。
生态整体主义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认为人类应当尊重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态系统服务则关注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各种益处,如提供食物、水和空气等生存必需品。
生态伦理则进一步拓展了人类道德关怀的范围,将非人类生物和整个生态系统纳入道德考虑之中。
在文学批评方面,欧美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则主要包括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文学作品的生态解读和生态文学的创作与研究等。
英美文学中的生态批评认识

浅谈英美文学中的生态批评认识【摘要】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人类文明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却在日益被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峻。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生态批评文学逐渐诞生。
在文学领域通过作品创作及文学研究来探讨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是文学批评理论的一种。
通过文学研究与生态保护意识有机结合,开创了文学研究中的绿色化的新视角。
本文重点对英美文学中的生态批评认识进行细致剖析,从而深入解析生态批评在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主要特征、表现形式以及社会意义。
【关键词】生态批评;英美文学;文学理论一、引言生态批评是生态中心主义的哲学观点在文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在文学中将人类、自然、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紧密整合在一起,并深刻揭示了人类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态危机,而这一生态危机也在影响着人类文明系统。
提倡整个社会要尽快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中跳出来,关注生态、共同携手化解生态危机,维护人类文明的稳定性。
本文重点分析了当下主流的英美文学中生态批评的常见表现形式,重点解析了“自然中心文学”“自然主体性创造文学”以及“生态预言文学”三种文学批评方式,以进一步促进对英美文学中的生态批评认识。
二、生态批评理论概念解析(一)生态批评概念生态批评理论是文学批评理论中一个理论派系,作者在文学创作及文学研究中深入融入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文学表达,深刻揭示地球生态危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等情况,并用文学创作来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拯救地球生态。
(二)生态批评发展情况生态批评首先出现在上世纪中叶的英美文学中。
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快速扩张,工业革命全面崛起,人类社会在经济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系统性的生态危机问题也日益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生存环境面临污染、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以及可用资源日趋枯竭等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向人类的生存发起了严峻挑战。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面临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的生态危机事件,如美国核电泄漏事故、印度农药泄漏事件、莱茵河污染事故、非洲大灾荒,这些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引起了越来越多生态保护主义者的关注与担忧。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白鲸》解读摘要:《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该书为读者展现了大海的博大恢宏、捕鲸业的惊险刺激,以及人与自然的纠葛。
本文将从生态批评视角重新解读这一作品,即通过对亚哈和以实玛利价值尺度的探讨,重新分析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从而探寻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义以及小说中内含的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
《白鲸》不仅是对海洋问题的警告,同时也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新思考。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白鲸》中所体现的生态思想越发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白鲸》;生态批评;大海;人与自然;和谐一、生态批评理论生态批评被认为是当代文学作品研究中的重要学派。
生态批评理论第一次实现了把生态理论与文学作品的结合。
文学来源于时代,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文学作品中往往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
而生态问题的反应也必然被会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生态批评理使人们开始以新的视角,分析文学作品,结合生态理论,分析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文学作品能达到呼吁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重视生态的目的。
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迅速,特别是在七十年代,生态批评理论随着生态环境被破坏而逐渐受到了重视,在生态批评理论出现的二十年以后产生了很多以此为主题的文学。
对于生态批评目前学界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理解,本文所使用的生态批评理论指的是对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主要从文学的角度探讨,我们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与我们自身发展出来的文化存在一定的联系。
这个人认为只有从人类自身的思想深处寻找原因才能够找到目前的自然环境发生危机的原因。
人类最深刻的思想最多的体现就是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所以还是要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去寻找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生态批评理论最重要的任务是从文学当中寻找到人类与自然的答案。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息息相关。
在当今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首的时代,我们是否能正确的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不和谐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是生态批评理论想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想要传达的重要信息。
生态批评的源起与建设前景

3
目前,生态批评已经渗透到文学、哲学、社会学 、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成为一种跨学科的研 究方法。
核心思想与原则
生态批评的核心思想是“生态中心主义”,即 认为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内在的价值和意 义,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
生态批评的原则包括: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系 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揭示文学作品中的自然 主题和生态思想;倡导环保意识和生态行为。
实践应用的拓展
生态批评将继续揭示人类对自然 的破坏和掠夺,倡导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和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贡献力量。
THANKS
感谢观看
20XX-01-28
生态批评的源起与建设前景
汇报人:XX
目录
• 生态批评概述 • 生态批评的源起 • 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 • 生态批评的实践应用 • 生态批评的建设前景 • 结论与展望
01
生态批评概述
定义与背景
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的方 法,它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之间 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学作品如何表现 这种关系。
生态广告
探讨生态广告在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环保产品、提高公众环保意 识方面的创意和策略。
社会现象中的生态问题探讨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以 及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探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 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气候变化的调节
生态系统通过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 速度,同时调节区域气候,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1
环境污染
02
资源过度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批评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在70年代初出版的《生存的戏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中,美国学者约瑟夫・密克尔提出“文学生态学”(literary ecology)这一术语,主张应当探讨文学所揭示的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要细致并真诚地审视和发掘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1978年,威廉・鲁克尔特在《爱荷华州评论》第9期上发表题为《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的试验》的文章,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ecocriticiam)这一概念,认为应该把生态以及和生态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
此后。
生态批评迅速发展,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
到90年代,生态批评逐步成为了文学批评理论中的显学。
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批评概念的界定所广泛采用的是美国文学与环境教授彻丽尔・格罗费尔蒂下的定义,“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问,……按地球中心的方法人手来研究文学”。
前者可以看作是对生态批评对象的界定,以文学和物理环境(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后者则意在说明研究的方法,“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文学”可以理解为站在地球生态的立场上来研究文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创作更多的生态文学作品,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从而建构一种更为合理的生态理念。
生态批评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之中,属于后现代批评理论,受到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它挑战、揭露、批判“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中心,颠覆传统。
生态批评攻击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主流哲学文化价值观,
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以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为前提,主张人是自然的主宰、世界的中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自然是人类统治、驾驭的对象,自然界作为“他者”没有任何“内在”价值。
“人才是一切价值的主体,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和承担者”。
这是一种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它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极度拔高,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严重扭曲了人与自然合理的生态存在关系。
这种价值观在人类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的生活活动还不足以对自然构成巨大威胁的历史时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于是,近代文艺复兴以来,出现了培根的“命令自然”、笛卡儿的“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以及康德的“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等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突出表述,这也表明了近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形成。
然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制造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饱尝着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苦果。
对此,人们不禁感到困惑,人类拥有比以前更为强大的科技力量,但面对当下困境却束手无策,人类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生存?人与自然到底应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存关系之中?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生态生存理念?文学是人学,理应思考当下人与自然关系语境下人的问题,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可以认为,生态批评的提出和建构在最为根本的意义上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努力。
它旨在挖掘并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
竭泽而渔式的行为,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
从根本上来说,生态批评主要是一种生态危机现实迫切需要的思想批评,是以生态整体观、系统观、动态平衡观作为主导思想的,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文化批评。
应该说,这样的一种批评形态和方法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视角,它拓宽了文学研究的领域,将自然纳入文学批评的范畴,使得自然的地位、特性和价值得到了张扬和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