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机的尾流分析

合集下载

单台风电机组尾流流场模拟

单台风电机组尾流流场模拟

单台风电机组尾流流场模拟李品;王东升;崔岩松【摘要】基于CFD的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单台风电机组的尾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尾流区中风速的分布规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Larsen尾流模型,计算得到尾流区风速分布,并将二者结果进行相互验证.结果表明,二者计算结果相符,该方法可为风电场微观选址,合理布置风电机组减少尾流效应不利影响提供参考,并得到Larsen尾流模型的适用条件.【期刊名称】《东方汽轮机》【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风力涡轮机;尾流流场;CFD数值模拟;微观选址【作者】李品;王东升;崔岩松【作者单位】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德阳,618000;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830 引言在风电场中,风经过旋转的风轮后会发生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这种对初始空气来流的影响称之为风力机的尾流效应。

尾流导致气流中附加风剪切和湍流强度,这会影响下游风力发电机组的疲劳载荷和结构性能等因素,减少风力机的输出功率,进而影响整个风电场的总输出功率。

因此,开展风电机组尾流场的研究对于合理布置风力发电机组,减少风力发电机组间尾流干扰,进而提高整个风电场的发电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风电机组的尾流效应开展了广泛研究,一类是尾流模型研究方法,这些模型是由学者提出的简化尾流模型,然后利用实验数据检验模型并且进行修正。

比如WAsP采用的Park模型、Ainslie提出的涡粘性尾流模型、Larsen 尾流模型、 Jensen模型、 AV(AeroViroment)尾流模型等等。

其中Larsen模型是基于旋转对称湍流边界层公式的渐进表达式的半解析尾流模型,尾流区边界非线性并且某一点的风速除了与风力机后距离有关还与距离中线的距离有关,更加符合实际,在欧洲风电机组项目标准中被推荐使用。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性能分析与优化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性能分析与优化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性能分析与优化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十分快速,风力发电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人们能源需求量的逐渐增加,风力发电由于具有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装机规模灵活、运维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应用,风力发电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

但多数机组在实际运行中的发电能力与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理论发电小时数相差较大,不能达到项目预期,经营收益低于期望值。

基于此,本文从风电机组运行性能评价、硬件改造和软件控制策略优化三个方面研究提升风电机组发电能力的方法,通过强化功率曲线、能量利用率对标分析和实施增效技改措施全面提升发电量。

关键词:风力发电;增效技改;性能评价引言风电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力发电的经济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风电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日益增大,各大风电运营企业不断提高成本意识,致力于减少风电与传统电力间的成本差异,推动产业发展。

对于已投运的风电项目,其运营效率的提高、风机质量和维护水平的提升等都能够起到降低风电成本的作用。

不同风电场根据各自的风资源情况选取相应类型的风电机组。

如果风电场在运营期间的风速低于可研风速,或所用机组与风资源情况不匹配,则会给风电场带来较大的损失。

针对这些风场的风电机组,如何通过能效分析和技术改造,优化、改善机组发电能力,使其能够吸收更多风能、提升发电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就显得非常重要。

1风力发电机发电性能评价性能评价主要针对风电机组的性能构建评价体系,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通常包括发电量、利用小时数、设备可利用率、损失电量、远动率、弃风率、能量利用率等,以便定位风电场发电量损失原因,发现设备性能、健康状态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性能分析的核心在于找到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可发电量的差距,并进行细化,因此风资源测量的准确与否,是机组性能分析的关键影响因素,应利用激光雷达测风仪等校验装置,对不同厂家、不同机型风电机组机场测风设备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开展在线的性能分析。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chenww.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chenww.

第3章风力机空气动力学3.1 概述风力机功率的产生仰赖于转子和风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第 2 章所述,风的流动可以看做是由均匀流动和剧烈波动叠加而成。

经验表明,风力机性能(指输出功率和平均负载)的主要是由均匀流动部分产生的气动力所决定。

周期性的气动力可以由切变风、偏轴风(off-axis winds)、转子旋转和由空气紊流和动力学影响诱发的随机脉动力引起,它是疲累负载的来源,也是影响风力机峰值负载的一个因素。

这些当然很重要,但是只有熟悉了稳态运行的空气动力学才能理解。

因此,本章首先关注的是稳态运行的空气动力学现象,关于非稳态空气动力学的复杂现象将在本章结尾简要介绍。

实际设计的水平轴风力机通过桨叶将风的动能转变有用的能量。

本章提供了相关背景材料,帮助读者理解浆叶工作中动力的产生,计算优化叶形,分析已知叶型和浆叶特性的转子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多位作者已经给出了预测风力机转子稳态性能的方法。

古典的风力机分析方法最初是由Betz和Glauert (Glauert, 1935)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的。

随后,理论被发展并且可以使用计算机求解(see Wilson and Lissaman, 1974, Wilson et al., 1976 and de Vries, 1979)。

在所有这些方法中,结合动量理论和叶片微元理论(blade element theory)形成的带流理论,能够计算转子环形截面的工作特性。

本章将运用带流理论,通过对每个环形截面的特性值求积分或求和得到完整转子的特性。

本章首先分析了理想风力机转子,介绍相关的重要概念并阐述了风力机转子及其绕流气体的一般特性。

这些分析也适用于确定风力机的理论极限性能。

之后将介绍一般的空气动力学概念,用于评价利用浆叶产生动力相对于其他方法的优势。

本章的大部分内容详细说明古典分析方法对水平轴风力机的分析,以及一些应用实例和应用。

首先详述了动量理论和叶片微元理论的发展,以及用它计算简单、理想运行状况下的最佳叶型。

高密实度H型风力机气动性能的数值分析

高密实度H型风力机气动性能的数值分析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F l u i d P o w e r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2 7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i mi n g a t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a e r o d y n a m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h e wi n d f a r m a r r a n g e me n t i s s u e s o f t h e h i g h s o l i d i t y H— t y p e wi n d t u r b i n e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n u mb e r s o f b l a d e s , t h e k - o J S S T t u r b u l e n t mo d e l wa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f t e r a n a l y s i s o f a e r o d y n a mi c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a r o u n d t h e t u r b i n e ,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t h e l f o w a n d t h e p e f r o m a r n c e o f t h e t u r b i n e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me t h o d wa s p r e s e n t e d t o c o n s i d e r t h e e ic f i e n c y a n d b e a i r n g s e c u i r t y w h e n d e s i g n e d .T h e t u r b i n e s a r r a n g e me n t w a s e v a l u a t e d o n t h e a n ly a s i s o f t h e w a k e l f o w

基于高斯分布的风电场尾流效应计算模型

基于高斯分布的风电场尾流效应计算模型

基于高斯分布的风电场尾流效应计算模型张晓东;张梦雨;白鹤【摘要】风电机组群的尾流效应一直是大型风电场设计与运行优化中不可忽略的问题.随着风电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风电场尾流模型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目前风电场设计软件中采用的尾流模型难以满足大型风电场尾流效应计算的工程需要.因此在Jensen模型基础上引入服从高斯分布的速度亏损模型,得到了一种新的适用于远场尾流的分析模型,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多台风电机组的三维尾流效应模型,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采用新的尾流模型和改进Jensen模型以及修正后的改进Jensen模型分别对丹麦Horns Rev风电场和大丰风电场的部分风电机组进行尾流模拟,将模拟计算的数据和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模型的模拟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模型.%The wake effect of wind turbines has always been a significant topic of large-sized wind farm design and optimizatio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nd power technology,resear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wake model of wind farms.As present common used wake models used in wind farm design software are hard to satisfy the project needs of wake effect calculation of large-sized wind farm,velocity deficit model following Gaussian distribution has been introduced based on Jensen type models,which is a new analysis model suitable for far-field analytical wake.With the above model as theoretical basis,researchers established 3D discrete wake effect model of more than one wind turbines and developed new calculation software.The new wake model and the improved Jensen model as well as the improved Jensen model after a second modification are used to conduct wake simulations for some windturbines from Denmark Horns Rev offshore wind farm and DaFeng onshore wind farm.The results show that simulation effect of the new mode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used improved Jensen model and its amended one by comparing simulated calculation result with actual operating data.【期刊名称】《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4)005【总页数】5页(P99-103)【关键词】风力发电;风电场;全场尾流模型;高斯分布;速度亏损;功率亏损【作者】张晓东;张梦雨;白鹤【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4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进步,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增大,风电机组群的规模也在增大。

基于Fluent的风力发电机和输电铁塔尾流仿真模拟

基于Fluent的风力发电机和输电铁塔尾流仿真模拟

134 EPEM 2021.1新能源New Energy基于Fluent的风力发电机和输电铁塔尾流仿真模拟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大理局 刘世增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邵太华 张文杰 胡昌盛摘要:应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两台风力发电机和输电铁塔的尾流情况,通过对风力发电机和铁塔下游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和湍流强度的变化情况来分析研究。

关键词:风电场;风力发电机;输电铁塔;尾流;数值模拟随着风力资源的持续开发和电网输电线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输电线路穿越或邻近风电场区域,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仅从风机倒塌角度考虑到架空输电线路保持1.5倍风机高度的安全距离,并未从其它方面研究两者间的相互影响。

2016年云南省大理州1条110kV 线路穿越九龙坡风电场,穿越风电场的线路导线多处出现断股现象,严重的甚至导致整基杆塔倾斜,而该线路未穿越风电场的区段未出现导线断股等现象。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风电场建成后风场的水平或垂直变化导致[1-3],也可能微风震动增大了线路本身抗振压力导致,又或者风场的不规则变化改变了覆冰程度导致。

因此研究风力发电机与输电线路铁塔的尾流效应可为输电线路和风电场设计、运行提供参考。

1 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风力发电机。

在SolidWorks 中建立1.5MW 风力发电机模型,风力机叶轮直径60m,转速为1.27rad/s。

在ANSYS 中导入风力机模型并建立尺寸为2700m×800m×500m 的长方体流体域,考虑两台风机串列的情况进行模拟。

将流场计算区域分为旋转域与外域两部分,旋转流场的旋转域部分建立成扁圆盘,叶轮位于旋转内域中央,由于主要考虑风力机下游流场的变化情况,故忽略塔架的影响。

根据上述建好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采用非均匀的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对旋转域和叶片表面进行局部加密处理(图1)。

输电铁塔。

采用猫头塔,塔高75m。

在ANSYS 中导入铁塔模型并建立尺寸为500m×300m×200m 的长方体流体域,对建好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采用非均匀的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对旋转域和叶片表面进行局部加密处理(图2)。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第四章解析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第四章解析

华北电力大学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17
§4-2:基础理论
与前面比较,本节考虑风轮尾流的旋转。 气流在风轮上产生转矩时,也受到风轮的反作用力,由此气流产生了 一个反向的角速度,使尾流以相反的方向转动。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 我国丰富的风资源与
政府的大力支持 ➢ 风能是有很强综合性的
技术学科
华北电力大学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3
§4-1:概述
研究内容
➢ 风力机空气动力模型; ➢ 风力机翼型空气动力特性; ➢ 风力机叶片空气动力设计; ➢ 风力机风轮性能计算; ➢ 风力机空气动力载荷计算; ➢ 风力机气动弹性稳定性和动力响应; ➢ 风力机空气动力噪声和风力机在风电场中的布置等。
图3-1 风轮流动的单元流管模型
华北电力大学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9
§3-2:基础理论
假设来自远前方的流管,在叶轮激盘处恰与激盘外径相切,并伸 向下游,如此建立控制体。
应用一维动量方程得
激盘前后区域应用伯努利方程
T m V1 V2
m 单位时间流经风轮的空气
风轮处的质量流量:VA ,那么
T AV V1 V2
V
2 3
V1
V2
1 3
V1
V2/V1
华北电力大学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13
风轮附近速度和压力的变化规 律
➢ 风力平面处的风速总比来流小 (风轮吸收了功率)
➢ 本模型假设尾迹不旋转,意味着 在转动尾迹的动能中没有能量损 失。
✓ 实际上肯定是有损失的。
➢ 即使对最佳设计的风轮也不可能 系数60%的风动能。
V12
V22
1 AV
2

海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分析考核试卷

海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分析考核试卷
A.海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更弱
B.海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更强
C.两者没有明显差异
D.取决于具体的地理位置
6.下列哪一项因素会影响海上风电场尾流效应的强度?()
A.风电场的规模
B.风力发电机组的高度
C.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材料
D.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颜色
7.在分析海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时,下列哪种模型应用较为广泛?()
C.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D.优化风电场的布局
10.下列哪种情况下,海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更为明显?()
A.高风速条件下
B.低风速条件下
C.稳定的气候条件下
D.多变的气候条件下
11.下列哪一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海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
A.增加风力发电机组的高度
B.增加风力发电机组的风速启动阈值
C.减少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距离
B.增加风力发电机组的数量
C.优化风电场的布局
D.采用大直径的风力发电机组
14.海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会导致风力发电机组下游的风速降低,这种现象通常称为?()
A.风速增加区
B.风速减小区
C.风速稳定区
D.风速波动区
15.下列哪种情况下,海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会减弱?()
A.风速增加
B.风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
C.风向与风电场布局方向一致
10.通过对海上风电场尾流效应的研究,可以优化风电场的______,提高整体发电效率。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海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是由于风电机组吸收了风能,导致下游风速减小的现象。()
2.海上风电场的尾流效应与陆地风电场相比,由于海上的空气密度较小,尾流效应会更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机尾流分析摘要在风电场场址选定的情况下,风电机组之间的尾流影响风电场风机的优化布置。

目前,国内外关于符合风电场风机实际尾流以及迭加模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一维线性模型及其迭加模型的实际应用。

为此,推导建立了更加完整合理的一维非线性扩张尾流模型,即尾流影响边界随距离非线性增大;此外,根据风机尾流迭加的实际情况,分别推导建立了完整的风机尾流迭加计算模型来适应现有风电场的不同情形。

通过相关工程算例结果与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风机尾流模型和尾流迭加模型更加合理,可有效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益。

结合制动盘理论与CFD方法,采用FLUENT软件对置于有限面积的风电场内的9台风力机尾流相互干扰情况进行数值模拟。

风电场内风力机机组呈梅花型排布,考虑入流角分别为0°、15°和30°代表风力机的偏航现象,利用FLUENT提供的FAN边界将风力机风轮简化为无厚度的产生压力跃降的制动盘,采用N-S 方程求解整个风电场的流场分布。

该文给出流场的速度分布、涡量分布及风力机机组周围的风能密度与湍流强度分布,反映了上游风力机机组的尾流会对下游机组的流场产生干扰的现象。

通过对风电场和风力机的成功模拟表明,制动盘理论结合CFD 的方法适用于风电场和风力机的流场模拟,可为风电场微观选址和风力机排布提供参考,且计算量远小于完全数值模拟方法。

关键词:风电场;风机优化布置;尾流模型;尾流迭加模型AbstractIn the case of wind farm site selection, layout optimization for wind turbine wake effects between wind turbine. At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abou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actual fan wake and overlay model of wind farm mainly focus on the one-dimensional linear model and its superposition model. Therefore, a more complete and reasonable derivation of one-dimensional nonlinear wake model, namely the slipstream boundary nonlinear increase with distance;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WTG wake, respectively, are established by the fuller WTG flow superposition to adapt to different situation of existing wind farm model. Through the project exampl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ind machine, the flow model and wake superposition model is more reasonabl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generation benefit of wind farm.Combined with the brake disc and CFD theory, using FLUENT software for wind farm in the limited area of the 9 sets of wind turbine wake interaction simulation. A wind farm wind turbine unit in the club arrangemen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yaw angle was 0 ° flow phenomenon, 15 ° and 30 ° representative wind machine, FAN boundary FLUENT provided by the use of the wind turbine is simplified to produce brake disc pressure jump down without thickness, by solving the N-S equation of the wind power field the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Wind energy density and turbulenc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flow field around the vorticity distribution an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reflect the will of the flow field downstream units generate interference phenomenon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upstream wake. The wind farm and wind turbine simulation shows that success, to simulate the brake disc theory combined with CFD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wind farm and wind machine, can provide the micro-siting wind turbine arrangement and reference for wind farm,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is far less than the amount of numerical simulation.Keywords: wind power; wind turbine layout optimization model; wake; wake superposition model引言随着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风力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比重的持续增加,大型风电场通常由几百台甚至上千台风电机组组成。

为准确分析大型风电场的动态行为,机组间尾流效应值得关注。

当研究风电场等值模型或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时,通常假定风电场内所有风电机组的风速相同。

实际上,当风吹过风力机时会损失部分能量,表现为风速的降低。

在风电场中,前面的风电机组要遮挡后面的风电机组,因此,处于下风向风电机组的风速小于上风向风电机组的风速。

在风力机运行的风电场中,风经过旋转的风轮后会发生方向与速度的变化,这种对初始空气来流的影响称之为风力机的尾流效应。

风力机之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上游风力机的尾流效应对下游风力机的影响。

空气来流通过风力机叶轮时,对叶轮施加的旋转力矩会向叶轮后的空气施加一个等值且相反的力矩,这个施加的力矩会使风轮后的空气沿着与风轮对应的方向旋转;这样,风轮后的空气微粒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的方向与空气来流方向相同,另一个力的方向为旋转的切向,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风力机尾流形成的原动力,它使风力机后的空气形成涡流。

由于空气中大气微粒的不规则运动,使涡流在尾流形成的方向上横向扩散,其扩散程度与大气的稳定程度有关。

一个风电场中所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多达数10台,上游机组产生的尾流效应对风场内的空气流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下游风力机组的出力。

由于风力机的尾流效应,增加了空气来流的湍流程度。

处于尾流区域的风轮在涡流中运行,叶片受到升力、阻力的不均匀性影响随着叶片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从而增大风轮叶片的内应力,影响叶轮的使用寿命。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尾流对风力机的影响,以使风电场中风力机的布局得到优化。

目录第一章基本理论 (4)1.1尾流动量理论 (4)1.2 叶素理论 (5)1.3 叶素-动量理论(BEM) (6)1.4尾流柱涡理论 (7)第二章风力机尾流的气动特性及模型 (10)2.1风轮几何参数 (10)2.2 假设风轮尾流不旋转的气动特性 (10)2.3 制动桨盘概念 (11)2.4 推力(轴向力)系数 (11)2.5考虑风轮后尾流旋转的气动特性 (11)2.6尾流旋转 (12)2.7输出最大功率 (12)2.8尾流角动量引起的转动盘面静压损失 (13)第三章风机恒速运行叶片优化设计 (14)3.1 叶尖损失 (14)第一章 基本理论1.1尾流动量理论动量理论可用来描述作用在风轮上的力与来流速度之间的关系。

流经转动盘面的整个气体流速的变化 ()a U U d -=∝1乘以质量流率,即是整个气体流动量的改变:()d d w U A U U ρ-=∝动量变化率 (1- 1)动量的变化完全来自于制动桨盘的静压的改变,而且整个流管周围都被大气包围,上下静压差为0,所以有:()()()a U A U U A p p d w d d d --=-∝∝-+1ρ (1- 2)通过贝努利方程可以获得此压力差-+-d d p p ,因为上风向和下风向的能量不同,贝努利方程表示在稳定条件下,流体中的整个能量由动能、静压能和位能组成。

不对流体做功或流体不对外做功的情况下,总能量守恒,因此对单位气流,有下式成立:.tan 212t cons gh p U =++ρρ (1- 3) 上风向气流有:d d d d d gh p U p gh U ρρρρ++=+++∝∝∝∝∝222121 (1- 4) 假设气体未压缩d ρρ=∝,并且在水平方向d h h =∝ 则+∝∝+=+d d p U p U 222121ρρ (1- 4a) 同样下风向气流有:-∝+=+d d w p U p U 222121ρρ (1- 4b) 两方程相减得到:()()2221w d d U U p p -=-∝-+ρ (1- 5) 代入方程(1-2)得()()()a U A U U A U U d w d w --=-∝∝∝12122ρρ (1- 6) 这样可导出: ()∝-=U a U w 21 (1- 7)可以看出,一半的轴向气流损失发生在流经制动桨盘时,另一半在下风向如下图 1.1所示图 1.1能量吸收制动桨盘和气流管状图1.2 叶素理论叶素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将风轮叶片沿展向分成许多微段,称这些微段为叶素,如前面所述,多个圆环,半径r ,径向宽r 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