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霍乱的诊断与治疗
肉种鸡顽固性禽霍乱的诊治

南 亩放房区
20 年第4 08 期
肉 种 鸡 固 悭 禽 霍 蓄 灼 诠 治 l J
一 李 章 军
( 苏省阜 宁县硕 集镇 农业 办公 室 , 苏 阜宁 2 4 0 江 江 2 4 5)
中 图 分 类 号 :8 83 512 ¥ 5 .1 . + 文 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0 6 40 (0 80 — 0 6 0 10 - 9 7 2 0 )4 0 1 - 1
禽 霍乱 又称 出血 性败 血症 ,多 杀性 巴氏杆 菌 病, 是鸡 、 、 和火 鸡一 种 急性 败血 性 传染 病 , 鸭 鹅 此
射 4只 ,8 2 小时后死亡 ,剖检死亡鸡呈急性败血症变 化, 肝肿大 , 心包膜 , 肠道出血 , 染色镜检同接种细菌。
病发病率 、 死亡率较高 , 急性型呈败血症 和剧烈下 痢 : 型发生 肉髯水肿 和关节 炎为特 征 。本县 某 慢性 鸡 场 去年 6 1 ~0月 , 续 反 复发 生 鸡 霍乱 , 多 次 连 经 病 原分离 , 敏试 验和选 择 敏感 药 物治 疗后 , 情 药 病 得 到 了暂 时控 制 。但 经过一 段 时 间后 又反 复 多次 发病 。最后利用本场分离的本病原菌制成禽霍乱 灭活 菌进行 紧急接种 , 病才得 到彻底 控制 。 该 1发 病 情 况 和 I 症 状 临诊 该 鸡 场 共 饲 养 80 0只 肉种 鸡 , 养 于 4栋 0 分 鸡 舍 .去 年 6月 .其 中 一栋 鸡 舍 的鸡 每 天 死 亡 2 ~ 5只 , 时达 9 03 多 0只 , 病 初 期 曾用 土 霉 素 治 发 疗 , 效 果 不理 想 。 但 病 鸡大多无 明显病状 而突然死 亡 , 有一些 鸡则 表现精神不振 , 独立一 隅 , 昏睡状态 , 困难 , 呈 呼吸 口 鼻流粘 液 , 烈腹 泻 , 便 呈 黄绿 色 , 冠 、 剧 粪 鸡 肉髯 发 绀。 体温升高到 4 ̄ , 1 天后衰竭死亡。 3 C 经 2剖检 病 理 变 化 经笔 者前 后 几次 剖 检 , 鸡均 肥 胖 , 病 体重 3 千克 : 病鸡腹膜 、 皮下组 织及腹 部脂 肪小点 出血 ; 心 包 内积 有不 透 明淡 黄液体 , 冠脂 肪 出血 明显 ; 心 肺 淤血 和 出血 ; 脏 肿 大 1 倍 , 地 变 脆 , 黄 棕 肝 质 呈 色, 肝脏 有灰 白色 针尖 状坏 死 点 ; 道 尤其 是 十二 肠 指肠呈 卡他 性 出血性 肠炎 , 系膜 出血 , 内容物 肠 肠 含有血液 : 囊 和肠管表 面 , 气 有黄 色干酷样 渗 出物 。 3实 验 室诊 断 3 镜检 取病变组织肺、 心血涂片, . 1 肝、 用革兰氏染色 后镜检可见 明显的革兰 氏阴性两极着浓染 的红色。
禽霍乱

6 防治
• 1.禽场内不随便引进成禽,同一禽场内不 饲养不同种类家禽,加强饲养管理,保 持禽场卫生,定期消毒,一旦有应激发 生,应适时使用抗应激药物。 • 2.目前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可用于预 防,但免疫期一般只有3个月,免疫保护 率也不理想。
6 防治
• 3.对已发病的禽群,可选用氟苯尼考、氯 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内服,或用青霉 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肌 肉注射,均有良好疗效。
5 诊断
•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 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 诊断
• 实验室诊断 • 病原分离与鉴定:涂片镜检(采取病禽肝、 脾、心血病料涂片,用瑞氏、美蓝或姬 姆萨染色液染色,可见两极着色的小杆 菌) • 动物接种试验(接种小鼠、鸽或鸡,观察 病变、镜检或做血液琼脂培养)、血液琼 脂分离培养。
1 病原学
• 该菌呈两极着色。 • 血清型:荚膜抗原分为A、B、C、D和F型,主 要是A及D型。禽多杀巴氏杆菌血清型为5:A、 8:A、9:A,其中以5:A最为多见。 • 存在于病禽的内脏器官、体液和分泌物中。
• 本菌对外界环境和物理化学的抵抗力不强。直 射阳光下数分钟死亡;一般消毒药在数分钟内 均可将其杀死。
急 性 型 突 然 发 病 , 表 现 为 厌 食 、 冠 紫
口鼻内有黏液
禽
乱
霍
病禽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稀便
3 临床症状
• 3、慢性型:老疫区或由急性转变而来, 表现为食欲不振,冠髯苍白、肿胀变硬, 粪便时干时稀,体重减轻。有时表现为 局部关节炎,表现关节肿大、疼痛、跛 行。可长期带菌,生产性能不易恢复。
• 心包积液 • 肝肿大,表面布满针尖大小黄色或灰白色坏死 灶。
• 肠道充血出血,尤以十二指肠最严重;
巧用大黄苏打治鸡痛风病

一 辽宁 省北镇 市动物 卫生 监督所 ,北镇
110 一 2 3 o
巧用大黄苏 治 打 鸡痛风病 俞 慧 民 ~ 隐 性 禽 霍 乱
( 海省 乐都 县动 物检疫 站 。乐都 8 7 0) 青 1 0 0
DO I 0 3 6 / . : .9 9J I 1 SSN.6 1 6 2 .0 2 0 .7 1 7 — 0 72 1 . 30 4
害, 使尿酸盐在体 内蓄积 , 引起鸡痛风。
1 管理不善 . 2
动不足。
饲养在潮湿和阴暗鸡舍 中的鸡饮水不足 , 运
13长期或过量授 给磺胺 类药物等。 .
2 治 疗 方 法
●
2 1 年 第 3期 02
( )以败 血症为主要病 变特征 , 1 心外膜有 出血点 , 肝脏
3 禽霍乱病的治疗
方案 1“ :笔者在生产 中使用天津恒基利得公司生产的杆
支一绝饮水 、 氟琦 +肠炎清 +肠 胃速安 ” 等药物效果不错 ; 饲
料 中拌 入 10 P 的 喹 乙 醇连 续 3 。 5Pm d
表 面有针尖大小的灰黄色或者 白色坏死 点。皮下脂肪 、 肠粘 膜、 均有 出血 点 , 腹腔 、 气囊 、 肠系膜上 常见纤维素性 或干酪
采食后发生突然死亡。
刘
2 隐性禽 霍乱 . 3
隐性禽霍乱 的临床表现不很 明 显, 当鸡群患病 时 , 表现 出产 蛋率无
高峰期( 高峰期 持续不长 ) 或 。病鸡 剖 亚急性型禽霍乱病 . 2
病鸡表现 为精 神沉郁 、 羽毛蓬 乱 、 颈闭眼 、 缩 翅膀下垂 、 不爱动 、 离群 呆立 、 呼吸急促 、 口鼻 中流 出混有 泡沫 的粘液 ,
代谢性疾病 , 多发生于 肉仔鸡和笼养鸡。血液中蓄积大量的
鸡霍乱的防治

86鸡霍乱的防治朱英(四川省中江县东北镇畜牧兽医站618100)摘要:鸡霍乱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感染鸡主要表现全身出血性败血症的症状,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春秋两季发病率更高,根据病鸡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对本病进行确诊,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鸡场的饲养管理,按程序对鸡群接种疫苗,对巴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可用于本病的治疗,产蛋鸡群建议使用中药,以防药物在鸡蛋中产生残留。
关键词:鸡;霍乱;巴氏杆菌;防治鸡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而引发的鸡的一种出血性败血症,本病流行广泛,我国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有过本病报道,不同品种、日龄和性别的鸡都能感染,对养禽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阻碍[1]。
为了能帮助大家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下面就其防治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春季和秋季由于气温变化较快,本病发生率较高。
鸡群的饲养密度越大,本病暴发的可能性越高,通常呈散发流行[2]。
除了鸡之外,鸭、鹅、火鸡以及各种野鸟等都能感染,且大多以急性发病为主,病死率高。
病鸡和隐性带菌鸡是最主要传染源,病原经直接接触传播和血液传播,呼吸道、消化道以及体表伤口等是重要传播途径。
鸡群如果由于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善、运动受限、天气突变等原因导致抵抗力下降时,本病就容易暴发。
2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短则1~2d,长的在一周以上,根据发病缓急程度,临床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2.1最急性型最急性型霍乱常发生于本病暴发的初期,潜伏期1d左右,以产蛋期的蛋鸡群最易发生。
发病前基本看不出任何症状,发病后鸡突然倒地,两翅不自主扑打,最后死亡,整个病程不到2h。
有些鸡场在巡场的前一天晚上还无异常,次日早上喂料时发现大批死亡鸡的尸体,损失非常大。
2.2急性型急性型霍乱临床最为常见,感染鸡体温上升至43℃~44℃,采食量严重下降,萎靡不振,眼睛半闭,羽毛蓬乱,两翅下垂,口鼻不断流出带有泡沫的黏液,呼吸急促,机体缺氧[3]。
鸡冠和肉垂发绀发紫,后期还会出现肿胀,指压后会留下一个坑。
鸡霍乱

鸡霍乱鸡霍乱又叫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败,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播的烈性传染病,是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症,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
流行特点禽霍乱的发生常为散发性,间或呈流行性,各种家禽和多种野鸟如麻雀、啄木鸟、白头翁等都可感染,家禽中最易感的是鸡、火鸡、鸭和鹅,其中鸭特别易感。
病禽、带菌禽(健康带菌禽痊愈)以及带菌的猪、犬、猫、鼠等是传源体,他们经常地或间歇地从分泌物和或排泄物中排菌、污染周围环境、饲料、饮水、料车、蛋盘和兽医、技术人员、饲养员的衣服、鞋子,等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易感禽。
此外,苍蝇、蚊虫、蜱和螨等吸血昆虫也是传播本病的媒介。
鸡、鸭人工授精时也可以传播本病。
禽群感染发生本病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
当引进带菌的禽只或带菌的猪、犬、猫、鼠及野鸟自由出入禽场或禽群,就可能发生外源性的发病;当禽群中健康带菌禽由于天气、环境恶劣、饲养员管理不善、其他疾病以及营养不良等应激而使抗病力降低时,健康带菌禽的机体和病菌平衡被打破病菌大量繁殖、增强毒力、进入血流于是发生急性败血症是为内源性发病。
主要症状根据病禽的抵抗力、病菌的致病力以及疾病的流行时期,可以分为三个病型最急性型多发生于病开始爆发最初阶段,鸡群中往往突然死亡一至数只,见不到任何明显症状,跳跳蹦蹦死去,或头晚上好好的,翌晨死于鸡舍,这些死鸡生前都是长的最快,最肥壮,最讨主人喜欢的。
急性型在少数几只最急性病鸡死亡之后,陆续出现急性型病例。
病鸡萎顿,躲于一隅,瞌睡,垂羽、羽毛松乱,废食,但渴欲增加。
呼吸急促,口和鼻流出混有泡沫粘液。
腹泻、稀粪黄绿或是石灰色。
冠髯发绀,髯常肿胀,发绀、疼痛。
一般经1-3天在痉挛或昏迷中死去。
急性型多发生在流行的早、中期。
慢性型大多发生在流行的后期,但也可由急性不死转变而来。
病多局限在某部位,如病鸡的肉髯显著肿胀;有的腿部关节肿胀化脓而发生跛行;有的鼻窦肿大,鼻出粘液,喉部蓄积分泌物,影响呼吸;主要发生呼吸道症状。
鸡白痢的名词解释

鸡白痢的名词解释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也被称为鸡霍乱。
它主要通过细菌感染引起,对鸡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对鸡白痢进行较为详细的名词解释和相关内容的描述。
一、鸡白痢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鸡白痢的主要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和副溶血性大肠杆菌。
它们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给鸡只。
感染主要发生在鸡只的消化道,并引起消化系统炎症和腹泻症状。
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鸡白痢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食欲不振、脱水、精神萎靡等。
鸡只的粪便通常呈黄色或绿色,质地稀薄,有时可见黏液和血液。
诊断鸡白痢通常依靠病理学观察和细菌学检验。
三、鸡白痢的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在感染后,鸡只的消化道黏膜会出现炎症和溃疡。
这些病变导致鸡只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引起腹泻和脱水。
细菌的毒素还会对肠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加重病情。
四、鸡白痢的病害控制和治疗方法预防和控制鸡白痢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提高鸡只的免疫力。
鸡白痢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如磺胺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
同时,饮食调整和补充电解质以维持鸡只的水平衡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鸡白痢的危害与防控鸡白痢对养鸡业的危害不容小觑。
它会导致鸡只生长迟缓、体重下降,从而减低养殖效益。
此外,鸡白痢还可能导致鸡只死亡率上升,增加饲养成本。
因此,加强鸡白痢的防控工作对维护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鸡白痢与人类健康的关联鸡白痢主要感染家禽,目前尚未发现它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威胁。
然而,由于家禽产品是人类的主要肉食来源,控制鸡白痢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因此,及时发现和控制鸡白痢的疫情是非常必要的。
七、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鸡白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精确和高效的鸡白痢诊断方法的开发,以及更为安全和有效的疫苗的推广和应用。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鸡白痢的危害,提高饲养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鸡白痢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对养殖业和食品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
鸡霍乱的诊治
感病毒灭活疫苗( 5 1 H N 亚型) 进行了免疫接种。 2 病理 变化 \ 2 只死鸡 的病理变化相似 :心冠脂肪有针尖状 出血点 , 肝脏质地脆弱 , 用镊子一夹便烂 , 表面有许、 多灰黄色坏死点 , 肠粘膜脱落 , 十二指肠粘膜下层 有 点状 出血 。
31 镜 .
\ 片兰 色微 北 纷 露 ,萎 重 成 、氏 显 涂革 染 镜 , 下
某饲养的 1 只鸡先后有 7 2 只发病 , 死亡 3只。 8日 1 下午畜主将 2只死鸡带到县 防检 中心化验室要求 确 诊 , 将诊 治过 程报告 如下 : 现 1 临床 症 状 : 只鸡 第 1 表 现 正 常 , 2 上发 现 死 于窝 d 第 d早 内 , 2只 鸡呆 立 , 下垂 , 神 萎靡 , 欲 废绝 , 另 翅 精 食 排 灰绿 色稀便 , 出咯 咯声 , 程 1 d b 7年秋季 发 病 ~2。2o
一
.菌 培 圆 养 细 蚕 鸡 羹/ 接 脂康 脂 薹 霍 种 液 和 凯 茎 蚕 季 琼 麦琼耋 于 血
32
接种
、 ,凯上 望宗 U 后 麦 淼生 量乐 誊 \ 琼不 ,鬈 康脂 长 乱 观 盘 % 察
、
全村 的鸡均用鸡 新城疫 中等毒力灭活疫苗和重组禽流 、
DOI 0 3 6 / . : .9 9J I 1 SSN.6 — 0 72 00 .9 1 71 6 2 .01 .5 0 9
21 00年 2 2 , 月 5日 齐齐哈尔市一鹅场购进雏 鹅 10 余只 , 00 场主为确保不发生小鹅瘟病 , 3月 于 1 t 每 只雏 鹅 皮 下 注 射 05 0E给 . mL自制 的抗 小 鹅瘟 血 清 ,每 50只鹅 使 用一 个针 头 。第 2 0 d即 3 1 月 1 日雏 鹅开 始零 星发病 , 平均 每 天增加 4 8只左右 。畜 主自 行使用“ 先锋 10 拌料 , 1” 并在 3 1 月 3日, 对发 病鹅追加注射 0 m . L自制血清 , 5 但病情不能有效控 制, 病鹅数仍逐 日 递增。 月 1 3 5日, 我局接到报告后 送到防疫站去化验。 1 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萎靡 , 部分腹泻 , 出淡黄色稀便 , 排 病 重的雏鹅脚瘫 ,0只雏鹅有神经症状 , l 表现为抽搐 , 隔离的病鹅也无一好转。 2 剖检变化 打开 1 只病死鹅的胸腹腔 , 0 脏器外表无病变 , 肠管粗细基本正常 ,剪破 肠管 ,在 回盲肠 的肠段 61 肠 液 中漂 浮着 一些似 细碎 的未 消化 的豆粕 屑 。 /0 3 诊 治 由于不能排除小鹅瘟病 , 我们遂建议使用另一 种鹅场的抗小鹅瘟血清做治疗性试验 。3 1 月 6日 晚, 病情似有好转 , 月 1 早上病鹅全部康复。 3 7日 遂
鸡新城疫与霍乱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2016年第9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263财经◎畜牧兽医鸡新城疫俗称假鸡瘟、亚洲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属于副黏病毒科,以春季发病较多,呈地方流行性,死亡率高达90%。
鸡巴氏杆菌病又称鸡霍乱、鸡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的鸡的传染病[1]。
某鸡场发生了以呼吸困难,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进一步的病原分离鉴定及HI ,确诊为鸡新城疫病毒与巴氏杆菌的混合感染。
1 材料与方法1.1 病料来源:无菌采集该场濒死病鸡的心、肝、肺等典型病变部位、随机采集10份鸡血并分离血清。
1.2 试验材料:染色液、培养基、9~11日龄鸡胚、单道移液器、微型振荡器、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反应板(96孔V 型有机板)1.3 临床诊断:流行特点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1.4 细菌分离培养:用病料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将病料以无菌操作按常规方法接种于血清营养肉汤、麦康凯琼脂平板,并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 。
1.5 药敏试验:按常规培养基扩散法,测试该场分离到的细菌对强力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磺胺嘧啶、先锋霉素、金霉素、环丙杀星等药物的敏感性,观察并记录结果。
1.6 HI :对10份血清,按照β—微量法测定新城疫抗体的效价。
1.7 病毒分离与鉴定:将病料混合研磨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反复冻融3次,离心取上清液,加青、链霉素各1000IU ,接种于5枚9~10日龄鸡胚尿囊腔内每枚0.2ml ,另取2枚作空白对照。
在37℃条件下培养,每8h 照蛋一次,弃去24h 内死亡的鸡胚,取死亡鸡胚尿囊液做HA ,并观察鸡胚病变。
同时用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与具有血凝性的鸡胚尿囊液进行HI 并按1∶20比例混合,以37℃作用30min 后每枚0.2ml 接种鸡胚5枚,继续孵育,并收集鸡胚尿囊液测定其血凝性,记录结果[2]。
自拟黄连解毒散防治鸡霍乱
疾病一星期后死亡"
在一线工 作 中 对 鸡 疫 病 诊 疗 达 '% 余 万 羽 例 !其
1,2 预 防 #从 病 例 资 料 中 分 析 !自 拟 黄 连 解 毒 散
中采用自拟黄连解毒散防治鸡霍乱约 $ 万余羽!
备用药以 07-0,&+比例拌料!每半月添加在饲料
治愈率达 "$(左右" 介绍如下#
中给药一次!可预防本病的流行和发生"
投稿须知
'中兽医学杂志( 是一份以中国传统 兽医学%即中兽医学&及中西结合兽医为 主要专业范围的科技期刊"内容包括中兽 医基础理论$兽医中草药及方剂%含中草 药饲料添加剂$中兽药成方制剂&$兽医针 灸技术$中兽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兽医结合 临床病证诊疗!有关的试验研究$临床金 鉴$临症资料$专题论述$文献综述$调研 报告$实践探索$点滴经验等"
!" # $%&
!"#$%&'()*+,
张合全和义瑞
% 云 南 省 大 理 州 剑 川 县 羊 岑 乡 农 业 综 合 服 务 中 心 !5402%&&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鸡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急性
症状 精神萎顿! 呼吸困难! 鸡冠发紫$发
体会 在鸡霍乱的防治中!鸡群大多以多羽
黑!缩头!闭眼!口流粘液!厌食!趐膀下垂!呆立!
或全群发病!病证显示属热实毒侵证候!治则以
46 拉黄$青白水样稀粪"
肉鸡霍乱临床诊治技术
柳林 吴文君 范燕/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畜牧兽医站 226403摘 要:现一些传染性疾病,其中就包括肉鸡霍乱病。
该疾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
引发该病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饲养管理不当、气候变化导致抵抗力下,都容易使鸡只患有该病,患病之后的死,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肉鸡;禽巴氏杆菌;临床;综合防治随着鸡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许多传染性疾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就包括肉鸡霍乱病。
该疾病的发病率高,影响肉鸡的健康生长发育,一旦患病,可能在整个养殖鸡场蔓延,对肉鸡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为此,必须采取科学的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减少该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1 发病特点该疾病主要危害成年肉鸡,低龄肉鸡发病比较少,可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
诱发该疾病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气温突然发生变化、饲养管理不当和养殖环境恶劣等。
该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细菌的毒性比较强,感染之后患病鸡会出现败血症状,急性死亡等,死亡率可达30%~40%。
散发的巴氏杆菌的毒力比较弱,呈现隐性感染的状态,引发鸡只慢性发病,在不良应激等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病,死亡率不高,呈现零星散发。
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养殖环境卫生差和饲养管理不科学都会诱发该病。
2 流行病学该病呈现明显的地方流行性特点,且具有散发性。
患病鸡和隐性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除了鸡能感染该疾病之外,巴氏杆菌还会感染鸭鹅等动物,危害极大。
染病之后会影响肉鸡的繁殖,并且在代谢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毒素,破坏红细胞,造成组织的损伤,使鸡出现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该病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如果皮肤粘黏膜受损,也会增加患病几率。
在疫苗注射或者药注射的过程中,如果针头没有消毒,也能造成病原菌的扩散,导致疾病的传播蔓延。
因为受到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肉鸡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加之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养殖密度过大、饲料营养不均衡造成鸡的抵抗力下降,也会加速该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 患病 鸡剖 检 时 . 可 见心外 膜 有小 出血 点 . 皮 下组 织 和腹部 脂 肪 、肠 系膜 、浆 膜 等处 常有 小 出血 点 。慢 性患病 鸡 剖检 可见关 节 、 腱鞘 、 卵巢等 发 炎和
肿胀。
4 . 3 小 鼠接 种试 验
将鸡病料用生理盐水作 1 0 倍稀释 . 皮下接种 2 组 小 鼠( 每组 2只) 。第 1 组 每 只注射 0 . 2 m L , 第 2组 每只 注射 0 . 1 m L . 对 照组 每 只皮下 注射 无 菌 肉汤 0 . 2
出物 和 干 酪样 坏 死 , 常 见 关 节面 粗 糙 。 关 节 囊增 厚 。 内含 红色 浆液 或灰 白色 、 混 浊 的黏 稠液 体 。
1 发病情 况
鄄 城 县某 专业 户 饲 养 的 2 0 0 0羽蛋 鸡 ,采 用 粗
放 式管 理 , 4 8日龄 时陆 续 发病 ,畜 主 以为是 大 肠 杆
文章编号 : 1 0 0 7 — 2 7 3 X( 2 0 1 3 ) 0 8 - - 0 0 2 1 - 0 2
鸡 霍 乱又称 鸡 巴氏杆菌 病 . 鸡 出血性 败血 症 。 俗 称为 禽 出败 它是 由巴 氏杆 菌 引起 的一种 急 性败 血 性传 染病 该 菌在 自然 界 中广泛 分 布 ,饲养 管 理不 鸡、 鸭、 鹅 等 能够互 相感 染 , 且一 年 四季都 能发 病 , 以 春秋 季 节为 多见 。该病 如 不及 时治 疗 , 可呈 散发 性 、
将 鸡病 料用 生 理盐 水作 l O倍稀 释 .静 置 2 0 h
淡竹 叶 2 5 g , 制 成每袋 3 4 0 g的散 剂 。 每 1 0 0 k g 饲 料 放 2袋 中药 , 连续 给药 3 5 d 。
时 发生 以急 性死 亡 、肝脏 肿大并 有 点状 坏死 、卡他
性一 出血性 肠炎 为特 征 的疾病 .初 步诊 断为 鸡霍 乱 。
死灶 , 有些 病例 有点 状 出血 , 肠 道充 血 、 出血 。 尤 以十
后经采取综合 防制措施 . 使疫情得到控制 。 现将诊疗 情 况介 绍如 下
二指肠最严重 ; 慢性病例鸡冠和 肉垂淤血 、 水肿 , 质 地变硬 , 腿和翅膀等部位关节肿大 . 变形 , 有炎性渗
4 实验 室诊 断
4 . 1 抹 片镜检
菌感染 , 使用药物治疗后没有明显的效果。 发病第 3 天 出现 死亡 . 该批 蛋 鸡 已免疫 过新 城疫 、 法 氏囊 等 多
价 疫苗 。
取病死鸡 的肝 、 心血抹片镜检 。 均见到两端稍圆, 单个存 在 的小杆 菌 . 多数菌体 呈典型 的两极着 色[ 1 ] 。
作者 简介: 李 雪梅 ( 1 9 7 6 一) , 女, 山东鄄城人 , 兽医师, 主要从 事动物防疫 检疫工作 。
湖 北 畜 牧 兽 医
4 . 4 鸡 只接种 试 验
梗2 5 g 、 赤芍 2 5 g 、 玄参 2 5 g 、 知母 3 0 g 、 甘草 1 5 g 、
Au g u s t 2 0 1 3
鸡霍乱的诊断与治疗
李 雪梅
( 山东省 鄄城县动物 防疫监督所 , 山东 鄄城 摘要: 对霍乱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 了介 绍。
关 键词 : 鸡 霍乱 ; 诊 治
2 7 4 6 0 0 )
中图分类号 : ¥ 8 5 8 . 3 1
文 献标识码 : B
m L 。结果 试 验组 的小 鼠分别 于 注射后 1 4 2 0 h 、 1 6 2 4 h 死亡 , 对照组则健活。 死亡小鼠取样镜检 . 均有
下颚软部肿大 . 舌肿胀 . 流泪 , 眼球 凹陷 , 食道膨大积 上 述形 状 的小杆 菌存 在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1 8
食 不化 , 膝关 节 肿胀 , 周 围脓肿 。排 出大 量铜 绿 色或 灰 白色 稀粪 、 恶臭 , 有 时粪 中混 有血 液 。少数 出现神 经 症状 , 抽搐 致 死 , 病 程长 达几 周 。 雏 鸡多 发关 节炎 ,
良、气温突变和鸡抵抗力降低时都能引起发病。在 食 欲 与体 温正 常 , 关 节肿胀 , 瘦弱 , 发育迟 缓 。
4 . 2 病鸡 剖检
2 临 床 症 状
最 急性 型 的病鸡 往往 无任 何症 状 .即突然 翅 膀 拍 动几 下 即倒 地死 亡 急性 型病程 l 3 d . 病 鸡体 温 上升 到 4 3 c I 二 以上 , 频 频 饮水 . 很 少 采食 , 精 神 不振 , 羽毛蓬 乱 , 蹲坐 弓背 , 头 藏于翅 下 , 不能走 动 。常有剧 烈腹泻 , 粪 便 为粥 状 或 稀水 状 , 并 常混 有 血 液 , 最 后 衰竭 而死 或转 变为 慢性 。慢 性 型病例 可 见病 鸡 形体 消瘦贫 血 。 精神 萎顿 , 冠 髯苍 白, 离群 , 尾 翅下垂 , 羽 毛 松乱 . 采食 明显 减少 . 饮水 增 多 , 口腔或 鼻 孔 常 流 出 泡沫样 液体 。病 鸡 常呼吸 困难 , 甚 至张 V I 呼吸 , 甩头。
第3 4卷第 8 期
2 0 1 3年 0 8月
湖 北 畜 牧 兽 医
Hu b e i J o u na r l o f An i ma l a n d Ve t e r i n a r y S c i e n c e s
Vo 1 . 3 4 No . 0 8
3 剖 检 变 化
最急性病例常无特征性病变 :急性型病例以败
血症 为 主要变 化 .皮下 、腹 腔浆 膜 和脂肪 有 小 出血
点,肝 脏肿 大 .表 面散 在 针 尖大 小 黄 色或 灰 白色 坏
地方性流行 . 死亡率可达 5 0 %~ 8 0 %, 严重危害养鸡 业 鄄 城县 某专 业户 饲养 的 2 0 0 0羽 蛋鸡 于 4 8 3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