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组合仪表板控制系统设计
汽车仪表与报警信息系统结构与维修ppt课件

2.电子式车速里程表
电子车速里程表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汽车。它主要由车速传感 器、电子电路、车速表和里程表四部分绍成。奥迪、红旗轿车都采 用电子式车速里程表。
车速传感器由变速器驱动,能够产生正比于汽车行驶速度的电 信号。它由一个舌簧开关和一个含有4对磁极的转子组成。转子每转 一周,舌簧开关中的触点闭合8次,产生8个脉冲信号,汽车每行驶 lkm,车速传感器将输出4127个脉冲。
35/99
1 1
36/99
2.双金属式燃油表
指示表用双金属片。通过油面高低的变化可改变可变电阻值的 大小,从而改变与之串联的加热线圈电流,使双金属片变形推动指 针,指示相应的燃油液面高度。
37/99
五、车速里程表
车速里程表用来指示汽车行驶速度和累计行驶里程数的 仪表,有机械式与电子式两种。
38/99
43/99
44/99
六、转速表
为了检查和调整发动机,并监视发动机的工作状况,更好地掌握换档 时机,大多数汽车都安装发动机转速表。转速表信号源主要有两种,一种 信号取自点火系统初级电路的脉冲电压;另一种信号则取自安装在飞轮壳 上的转速传感器。
45/99
1.电容充放电式转速表
放电电流平均值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
在安装传感器时,必须使传感器壳上的箭头向上,不应 偏出±30°位置,使工作臂产生的热气上升时,不致对补偿 臂产生影响,造成误差。
26/99
三、水温表
水温表用来指示发动机冷却水工作温度。 它由装在气缸盖上的温度传感器和装在仪表板上的水 温表组成,水温表主要型式有双金属片式和电磁式。捷达、 桑塔纳等原为欧洲车都用双金属片式,美、日汽车多用电 磁式。
20/99
大多数汽车上电流表已被结构简单而价廉充电指示灯所取代。
汽车内饰

汽车内饰件的设计与制造作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李光耀李雪辰汽车的内饰与外部有很大的不同,外部主要体现视觉效果,是供他(她)人观赏的,而汽车的内部环境却直接与驾乘人员的身心感受密切相关;即因为汽车的外部是给别人看的,而人们真正享受的是汽车的内饰,内饰强调触觉、手感、舒适性和观赏性等等。
所以多数情况下,内饰的设计应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于一个成功的汽车外形设计,我们可以说“很漂亮”,而对于一个成功的汽车内饰设计来说,则评价为“很舒适”。
所以,汽车内饰设计必须以适应人的多种需要为出发点,达到乘坐舒适、驾驶安全和便利目的,并且具有可观赏性。
汽车内饰件包括仪表板、车门内护板、转向盘、座椅、顶棚、地垫、遮阳板、储物盒、烟灰缸等,另外还有一些附属设备如音响、空调、通信、电视、照明灯具等。
各种各样的设备,功能、形态与结构相差很大,怎样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美观的设计方案呢?这些都是设计人员要考虑的。
仪表板仪表板总成也叫仪表盘总成,它是汽车上主要内饰件,它壁薄,体积大,上面开有很多方孔、圆孔等仪表孔,且结构形状十分复杂;仪表板是全车操控与显示的集中部位。
仪表板的器件按其功能一般划分为驾驶操控区和乘用功能区两部分。
驾驶操控区即主仪表区,指操控车辆行驶的有关功能区,一般集中在转向盘前面,如行车仪表、灯光开关、刮水器开关等;乘用功能区即副仪表区,指空调旋钮、音响控制、储物盒等,一般集中在仪表板的中部及右部。
◆仪表板的设计在现代汽车中,绝大多数的操控开关都是驾驶员专用的,所以,仪表板的设计首先以驾驶员位置对仪表的可视性和对各种操控件的操作方便性为依据;仪表板的设计重点是对驾驶员操作区域的设计。
在视觉效果上,仪表板位于室内视觉集中的部位,其形体对驾乘人员也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
在布置仪表时,要根据相关标准来选用和确定所用仪表、显示器和主要操纵控制件的位置,此外还要从结构空间进行人机工程实验,其中包括视野性、手、脚活动范围、肘部空间、手伸界面、按钮区布局等诸多方面。
仪表板CAS设计校核

仪表板CAS设计校核汤灏;孙成武【摘要】仪表板系统的设计包括造型CAS校核、结构数据设计及产品验证,文章重点介绍了造型CAS的设计校核,以法规项为首并包括相关标准项及经验指南项,通过对CAS的可行性分析,指导最终的造型冻结,为后期的结构数据制作和产品验证打下基础.【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4页(P82-85)【关键词】仪表板;CAS校核;可行性分析【作者】汤灏;孙成武【作者单位】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601;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610.16638/ki.1671-7988.2016.09.031CLC NO.: U463.6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6)09-82-0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审美、个性要求的提高,汽车内饰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汽车内饰设计已经成为整车开发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
仪表板系统是内饰很重要、也是结构和制造工艺最复杂的部件之一,它直接面对驾驶员或者乘员,与座椅、安全气囊等一起保护着车内人员的安全,是车厢内最吸引人注目的部分,直接影响驾乘人员对内饰的评价。
因此,仪表板的设计不仅要满足造型、质感和舒适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以保障乘员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被伤害。
仪表板系统是非常独特,它是集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与装饰性于一身的部件,它位于前排座椅和前挡风玻璃之间。
车上的各种驾驶仪表、操控踏板、控制开关、空调、音响娱乐系统、安全气囊等附件通常都是安装在仪表板管梁和仪表板本体上。
1.1 设计流程仪表板的设计是汽车正向设计的典型,需经过造型、可行性分析、结构数据至最终产品,其设计的校核包括外观造型认可、法规布置校核及工程可行性分析,具体的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1.2 法规及安全要求1.2.1 碰撞性能需要满足GB 11552和ECE R21要求,关键影响因素:PAB布置位置和PAB支架刚度,如图2所示。
汽车油门防误踩智能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应用探究

汽车油门防误踩智能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应用探究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控制系统被应用到汽车中,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而汽车油门防误踩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就成为了当前汽车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这项技术的应用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加安全和稳定的驾驶体验,同时也能够减少因误操作而导致的事故风险。
本文就对汽车油门防误踩智能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应用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系统方案设计汽车油门防误踩智能控制系统是基于车辆电子系统和传感器技术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安装在汽车油门踏板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驾驶员的脚踏力度和踩踏位置,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然后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控制汽车油门的开合。
具体的系统方案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需要具备高精度和高灵敏度,能够准确地感知驾驶员的踏踩动作,并及时地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传感器技术包括电容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等,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技术。
2.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汽车油门防误踩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需要能够准确地分析驾驶员的踏踩动作,并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
通常会采用PID控制算法或者神经网络算法等,以实现对汽车油门的精准控制。
3.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人机交互的问题,即如何让驾驶员感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操作方式。
可以通过仪表盘显示、声音提示或者振动反馈等方式来实现人机交互,让驾驶员清晰地了解系统的工作情况和自己的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二、系统应用探究汽车油门防误踩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并不仅仅是为了防止驾驶员的误操作,更重要的是提高驾驶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
具体的应用探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防误启动:在停车、起步或者换挡时,驾驶员容易出现误踩油门的情况,特别是老手动挡的驾驶员。
汽车油门防误踩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驾驶员的踩踏动作,及时地检测到误操作并进行干预,以防止车辆出现猛烈的冲击和失控情况。
汽车仪表的车规级安全设计要求

车辆中的电子组件数量不断增长,不仅增加故障率,也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更大风险。
这种风险的增大迫使汽车行业将功能安全标准融入到汽车设计中。
ISO 26262标准对车载电子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功能安全要求做出规定。
它为汽车系统/组件提供从A级到D级的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风险评估, D级为最高。
ASIL的具体要求随应用不同而改变。
汽车仪表板必须显示来自车内各传感器和致动器(actuator)的关键信息,同时必须符合ASIL B级标准。
还有一些仪表板显示信息,如制动、指示器和变速箱速档选择器(PRNDL)信息,也必须符合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
先进的汽车仪表板技术为了简化和加速开发,新一代仪表板技术采用功能安全关键技术,为汽车应用提供符合ISO 26262标准的完整开发平台。
例如,图1所示的可重配置数字仪表板,配备了汽车MCU支持的1280x480分辨率显示器。
此外,该仪表板还采用故障安全NOR闪存存储器,以及符合所有功能安全要求的图形化人机界面(HMI)。
图1:符合ISO 26262标准的汽车仪表板解决方案主要系统特性新一代汽车仪表板既要高性能,更要确保安全和容错运行。
它们需要对所有安全关键型图形进行检测并予以纠正,然后再将这些图形显示在屏幕上。
这些系统内的图形存储在支持关键要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支持安全快速的启动过程。
3.安全启动第一项要求是安全启动。
在众多现代仪表板中,汽车MCU与NOR闪存器件搭配,共同用于存储启动代码和图形内容。
如果在初始化或配置过程中发生断电,某些情况下NOR闪存器件可能会受损或不能做出响应。
采用故障安全NOR闪存可以防止运行故障。
它可以报告器件初始化故障及配置失败,并提供从故障中恢复的方法。
2.即时启动第二项必需的仪表板功能是“即时启动”。
仪表板显示器应能在上电或重置后立即显示准确数据,不应存在延迟。
通过将汽车MCU与高速NOR闪存存储器控制器相结合,并设计高效率图形显示方案,可以做到即时启动。
电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

电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摘要首先,根据电动汽车的特点,给出了电动汽车的设计思路,分析了城市交通的特点,提出了小型纯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设计了小型纯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总体,对各个控制单元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其次,建立了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数学模型,基于电池组输出能量与电动汽车消耗能量相等的原则,给出了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计算方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再次,探讨了电动汽车的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整车及各个组件的数学模型和Simulink仿真模型。
最后,基于PLC和变频器设计了驱动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该控制系统能够对电动汽车的转向、前进、倒车、停止、制动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可以为电动汽车驱动控制器的设计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电动汽车,参数优化,系统仿真,自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1绪论纯电动汽车是以二次电池为储能载体,二次电池以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为主。
由于二次电池目前在储电量、充放电性能、使用寿命、成本等方面无法与内燃机相比,因此近一时期以来,研究进展不大,大多数研究单位已将研究目标转为混合动力汽车。
续驶里程有限: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一般为100~300km,且这个数字通常还需要保持适当的行驶速度及具有良好的电池管理系统才能得到保证,而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在一般行驶环境下的续驶里程只有50~100km。
比起传统燃油汽车而言,电动汽车的较短续驶里程成为其致命的弱点。
成本过高:目前各式电动汽车能示范运行的,都是在原燃油汽车的底盘、车厢基础上改装而成的,即将发动机、油箱等系统全数拆下,然后装上电机、电池等相关配套设备就形成电动汽车。
电池、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复杂,其成本太高,另外也由于采用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致使电动汽车的造价居高不下。
蓄电池性能难以满足要求:电动汽车使用的普通蓄电池的寿命最多为4年,与燃油汽车的寿命相比太短。
若采用动力足、寿命较长的电池,其成本较高。
内蒙古科技大学——智能仪表课设-智能小车

摘要该系统以AT89C51为主控核心,以实现按键控制功能。
运用PWM直流电机调速技术,通过L298N芯片来驱动直流电机的转动,完成对汽车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控制,同时还利用霍尔传感器实现了对运动距离的测量,并用静态显示电路显示小车的运动路程。
基于一些完备而可靠的硬件设计,实现了小车的自动控制。
关键词:PWM直流电机调速; AT89C51 ; 速度和方向的控制目录摘要 (I)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 (2)2.1总体设计 (2)2.2 系统原理图 (2)第三章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4)3.1小车控制芯片选择 (4)3.1.1 AT89C51芯片介绍 (4)3.1.2 L298N芯片介绍 (7)3.2 驱动电源 (8)3.3 PWM调速原理及工作方式 (9)3.4直流电机构成及工作原理 (9)3.5 单片机最小系统 (10)第四章智能小车软件设计 (12)4.1 软件程序组成 (12)4.2 软件的编程 (13)4.3系统仿真及PCB图 (16)第五章:总结 (19)参考文献 (20)附录硬件原理图 (21)第一章绪论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的发展已经遍及机械、电子、冶金、交通、宇航、国防等领域.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在不断探讨、改造、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由此发展起来的智能小车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极大的兴趣。
智能小车,也就是轮式机器人,最适合在那些人类无法工作的环境中工作,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动车,无人生产线,仓库,服务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
作为20世纪自动化领域的重大成就,机器人已经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因此为了使智能小车工作在最佳状态,进一步研究及完善其速度和方向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环境信息获取方面,采用摄像头、超声波两种非接触式传感器。
摄像头主要采集智能小车前方的实时画面,超声波主要采集智能小车与障碍物的距离信息。
电动汽车中控台控制电路设计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课题名称电动汽车中控台控制电路设计姓名学号班级专业所在系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1.12.31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电动汽车中控台控制电路设计完成期限:2010年10 月31日至2010年12 月31日姓名指导教师专业职称工程师所在系系主任接受任务日期2011.10.28批准日期2011.10.31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1)一引言 (2)1 课题背景 (2)2 课题的目的、意义 (3)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二控制电路的系统设计 (4)1 组合仪表的总体结构设计 (4)2 系统的功能和要求 (5)3 系统的硬件设计 (6)(1)微处理器的选型 (6)(2)电源电路和掉电保护电路的设计 (6)(3)输入脉冲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8)(4)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的设计 (9)(5) LED驱动模块的电路设计 (11)(6) LCD驱动模块的电路设计 (12)(7) CAN通信模块的电路设计 (14)(8)故障诊断电路的设计 (16)4 系统的软件设计 (20)(1) 软件开发工具介绍 (20)(2)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思路 (20)(3)主程序的设计 (31)(4)输入脉冲捕捉程序的设计 (23)(5) Flash擦写程序的设计 (25)(6) CAN通信程序的设计 (26)(7)本章小结 (28)三结束语 (29)四致谢 (29)五参考文献 (30)电动汽车中控台控制电路的设计摘要摘要:汽车仪表是驾驶员与汽车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接口和界面,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有很大影响,因而控台控制电路的设计非常重要。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的发展,汽车仪表越来越趋向数字化。
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在所要显示的信息方面有所保留但又有一定程度的区别。
本文是以Freescale公司的MC9S12DG128单片机为基础,进行组合仪表系统控台控制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即进行各典型电路模块的设计和相关芯片驱动程序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