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

论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
论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

论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

在现代教育的建设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围绕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教学中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制。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问题。

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一个人的成长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刚,毅,木,讷,近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等等从而使到自己达到全面发展成为当时的“君子”。王国维的认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可见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人应该是完整的人,不单单只需要知识上的富足,更需要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发展,这是源自于真实、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需要,也是人们不懈的追求。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单单需要智育,更需要德育、美育、体育等的教育。智育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培养探索的精神,使学生拥有智慧,能够独立思考,创造生活,改造世界;德育健全学生的性格品质,这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真善美的情操;体育使学生强身健体,精神饱满,意志坚强。这样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全面的人,符合教育理应是一种超越,一个期望和奋斗目,而非现实本身的理念,将教育的作用最大化的扩展。但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统一规格,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更不等于教师去单方面塑造学生。学生是主体性的人,人的智力结构,通常有很大差异,个人的性格喜好也会各有特色。我们要把“塑造”改变为“帮助”,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自主的思维,在生活学习中有其自主的选择和发展方向。

怎样真正做到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拿语文教学为例,教学目的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技术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为了考试而教学,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追求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思考怎样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思维能力发展,语言交际能力发展,道德意识提升等等,突破学科限制,致力于培养完整的人。教学过程把课程主体还给学生,做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思考学生要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教什么。丰富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各种感觉能力,审美能力,交流能力,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全的人。

尽管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的基本思想,但在现实情况下却显得困难重重。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用人机制多以文凭为先;社会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学的评价体系单一,更多地是以中考、高考成绩来衡量、评价学校教学;在学校里美术、体育作为中高考不算总分的副科,往往被忽略,甚至被语数英霸课;学生面对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已无心再去“陶冶情操”;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没有给子女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社会轻德的价值取向;校与城市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着区域不均,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也十分明显,城乡之间还存在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这些都使我们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遇到了重重困难。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反思,不要让全面发展成为一句空话,不要让孩子被塑造成统一规格的产品,不要让教育失去他的意义。加快教育机制改革,完善评价系统,丰富校园文化,提高教师素质,改善社会狭隘的教育观,给孩子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一点点的改变,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能让教育不再变味。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是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众多的个体的卓越发展才能让社会实现更高层次、更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学生自身能够有更美好的未来,只有普通个体的幸福生活,才会有和谐社会的产生。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评价机制 摘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对学生的日常评价改革是学生评价改革的关键,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标杆管理的原理应用于学生评价,在学校推行标杆管理和学生的评价机制,不仅有其可行性,而且是学校绩效提升的杠杆。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生评价;日常评价;标杆管理;全面发展1.问题的提出 学生评价历来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评价受到所有关心教育发展人士的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也明确提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可见,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课程,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强调的是评价的本体性功能,反对以评价的附加性功能取代评价的本体性功能,反对以选拔性评价代替日常性

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日常学生评价和选拔性的考试区分开来,使学生评价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发挥其最原始的本真功能。长期以来,在教育实践中,学生评价的选拔性功能被当作了学生评价的主要功能,致使学生评价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了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新课程倡导的日常学生评价和选拔性的考试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评价。日常学生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强调的是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进学生发展是其最终目的。它要求学生评价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反馈等方面都要凸显并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发展功能。这既是新课程学生评价的出发点,也是衡量学生评价改革成败与好坏的标准。学生评价中每一个具体措施的提出与落实,都要服务于这一目标。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对学生的日常评价改革是学生评价改革的关键,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从理论上认清日常评价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在实践中摸索日常评价的操作措施和实施方法,以推动学生评价改革的深入进行,确保课程改革的成功。 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在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中,不断尝试学生的评价机制,从2003年开始,在长乐初中进行农村初中“标杆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大胆改革了学生的评价机制,实施了学生标

教师要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领路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5800987.html, 教师要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领路人 作者:严家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07期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逐渐被师生所接受。本文就在自主学习方式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教师如何做好自主学习的领路人这一问题作了详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科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64-02 “应试教育”即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获取知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且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逐渐被师生所接受。那么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如何扮演好自己的领路人的角色呢,笔者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角度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教师要重视预习效果 波利亚曾经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便是做好预习工作,预习的目的是了解新知和发现疑难。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预习方法和足够的预习时间,既有课下的预习,也要有课前的预习,从而为课上自主探究做好铺垫。在预习中,学生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阅读文本掌握新内容的大意,二是于不理解处做好听课准备。学生在预习中要学会用符号标注,把重点、难点与疑点分别标示出来。要特别关注自己不能看懂的地方。因为,疑,思之始也。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教师也可以预留一些温故知新性质的预习作业,如在教学“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一课之前,因学生已学过相关内容,所以课前预习中,我布置了让学生收集最近几次体育课上自己小组的短跑成绩数据,整理制作成复式统计表,以备进一步学习探究之用。 二、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题材要广泛,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因地制宜地去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以引导他们的探究之趣,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在教学中,笔者常从生活中发掘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让同学们来解决问题。如:小明发现空调遥控器没电了,于是他去超市买了2节五号电池,付了6元,找回0.4元,请大家帮他算算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这样的习题来源于日常生活之中,解决这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相信很多家长、老师都明白,成绩和分数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力和素养,才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核心。 9月13日上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据透露,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以前我们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应该换成这句话,有了六大核心素养,走遍天下都不怕。到底有哪六大核心素养呢?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小学生全面发展工作总结_1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学生全面发展工作总结 篇一:学生全面发展计划、总结[1] 20XX学年上学期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工作要点为指导,以“以人为本,狠抓常规,规范发 展,提高质量”为工作思路,以落实“全面育人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以落实新课程,加强校本研究为重点,以深化导学思想,单元整组备课为突破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教师行为,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办学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入实施德育 工作模式,培养“活泼、向上、文明、感恩”的人格,切实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2、以培训活动为契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转变教师 的教育观念,全面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以及履职能力,进一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3、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4、加强体育、卫生、校园文化、校园艺术化工作,培养“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新人。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德育工作 1、工作重点 (1)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人。 (2)培有一定影响的具有不同特色的优秀班主任,打造德育 队伍,提升德育水平,使学生全面发展。 (3)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 要》,进一步促进和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2、具体工作措施 ①家庭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在开好全班家长会的基 础上,适时召开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家长会。进行走访学生家庭活动,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学校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全面落实德育 课程体系,每一学科都要做好德育渗透。既要抓好品德课程、学科课程等显性课程,又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等隐性课程。狠抓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通过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训练。 ③社会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基地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 ④自我教育:以行为规范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进一步加强体育、卫生以及艺术工作。 1、体育工作: (1)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 生体质。 (2)认真组织好学校活动,要加强体育器材的使用和管

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用心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精辟的解释为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心灵的工作。陶行知先生也说教育能够改良人之天性。的确,做为一名教师,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做人。作为班主任的我,越来越觉得,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关键的是我如何去引导他们,如何用心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用心来读懂我的每一个学生,用心来真诚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用心来与我的每一个学生对话。只要我真心、诚心、细心、耐心来关注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肯定能理解我,支持我,并且爱上我。 有幸,今年我能担任初一(1)班班主任,认识了我的45个知心朋友。军训时的不怕吃苦,运动会上的团结一心。每一次集体活动中的互帮互助,积极和谐,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真的被这一群学生所感动所振奋。他们团结一心,展示了他们的风采,锻炼了他们的胆量,更培养了他们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由于还处在七年级阶段,他们还属于一群天真幼稚的孩子。这些学生总喜欢围在我的身边,问这问那,有时阳光灿烂,一会又乌云密布,倾盆大雨。我也习惯了这些学生的各种性格,总是用小孩子的口气开导他们,引导他们。其中有个男孩叫马凯,身高一米三十五,成绩中等,平时做事积极认真。但有点偷懒,是个乐天派,也老总喜欢围着我,每一次愉快的让我分享他的快乐。就在4月份中旬的某一天早上,他告诉我他爸爸开车出车祸,住院在嘉兴,妈妈要照顾爸爸,为此他住到了叔叔家里。当时他也没有很伤心,是笑着小

声告诉我的。事后,我也一直在观察他。乐天派的他也仍旧和往常一样,我想应该不成问题。在期中考试中,成绩也没有多大变化,仍处于班级中上水平。有一天,我向语文老师了解班中上语文课及作业的情况。语文老师说起马凯,其他同学都在进步,但是马凯仍处在原地。于是我把他的情况告诉了语文老师。午休时,马凯趴在桌上,哭个不停。我想,语文老师肯定找他谈话了,谈起了他父亲的事。边上的同学也告诉我,他已哭了半个小时了。当时我也难过极了,我该怎么办呢。我稍微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轻轻地摸了他的肩膀。他微微抬起了头,抽泣得更加厉害了。我示意他出来,他低着头跟我走出了教室。首先我们来到了办公室,我拿了块毛巾让他把眼泪擦干,停止哭,但是很难。“我爸爸明天就要截去第二个大拇脚指头”他哭的更加厉害了。当时我已眼泪打滚,我把他搂进了自己的怀中,“你就哭吧,大声的哭吧!”大概5分钟之后,他平静了许多。我们坐着聊开了,“你必须坚强,因为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有泪不轻弹。”马凯能够停止哽咽,“想想地震中的孩子,我们是幸运的。车祸是不幸的,但你爸爸也是幸运的,应该说对他以后的生活影响不大。你必须面对现实,学会坚强。”他开始振作起来,“知道吗?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爸爸也由于开拖拉机,不小心截去了半个手指头,后来我干妈由于在工厂里不小心,一个手臂卷进了机器,现在只有一个臂膀。”于是我把我自己亲身感受亲人伤残的事告诉他,“事实发生了,我们不是无所而为,我们更要懂得珍惜回报.”他震惊地看着我“老师,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吗?”“是的,当时我也哭的特厉害,但是最终我还是接受了

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

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 启东市南阳小学姚艳学生首先是人,是活生生的人,这一睁眼就能看见的生活化的事实需要教师领悟其中的教育意蕴。全人的教育观认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是生命整体的三维,其中每一维都是全息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包容和嵌套、相互融通,共同构成人的完满的生命”。因此,我们眼里的学生必须是一个完满的生命,忽略生命任何一维的教育都是残缺的、失败的教育,甚至可能造成对学生的摧残。 学生自然生命的发展更多地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教育规律,人的天性只能是“守护”而不能“开发”。人们常说,玩是孩子的天性。其实,学习也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做的就是在遵循生命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尊重儿童的天性,养护儿童的身心。学生该睡觉的时候就要让他们睡觉,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辛苦学习、不足七小时的睡眠,这种对中小学生身心的摧残该结束了;连课间十分钟也要“霸占”的拖堂老师理应遭到批评,因为学生上厕所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小学生在自习课上一句话也不许说,“万马齐喑”的局面其实比“闹翻天”的课堂更加悲哀…… 学生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几乎被悬置于现代化教育之外。日益功利化的目标使得教育日益成为一种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一种目的。教育一旦成为手段,学校管理的企业化倾向就日益严重,学校就变成了“学店”、“工厂”,此时的学生已经失去了人所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

精神生命是超越自然生命的内在生命,它表现为个体的完美人格;而应试教育的熔炉往往炼不出人格丰满的人。学生总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因此,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会认知”,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即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所以,“社会生命的教育,是使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成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成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的教育。它包括社会化的教育、共同生活的教育、生存的教育等”。 学生是人,不是物,就不可施以物化的教育方式。是人,就不能当作物来加以规训,而应以教育、爱心去教化。学生是人,就有人的人格和尊严,其人格尊严理应得到尊重和爱护。学生是人,是公民,就要培养其具备一定的公民意识。学生是人,是人就有差异,就要用一样的眼光看学生,但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学生。 当然,学生还是孩子,他们还不成熟。但是每个学生都是有潜能的。每个学生都有做好孩子的良好愿望。学生正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教育就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既然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就要既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也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教师无法对孩子的过去负责,但可以也应当对孩子的现在和将来负责。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全球教育基础会议上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主题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正是为了准备未来。”柏拉图说:“一

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评价(精选3篇)

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评价(精选3篇) 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评价(精选3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我们经常会被要求写一份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会自我督促,促使我们维持自我的一致性。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自我评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评价(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评价1 这个学期,我在学校见到老师就问好。我在品德、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生活中能帮助同学,热爱劳动。但是我的缺点也不少,写字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学习不主动。以后我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评价2 我是一个x年级的小学生,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帮助同学;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虚心;积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主动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一个学期以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在学习和品德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我成绩不是很好,但我一直很努力,我特别喜欢数学。当然,我知道自己存在许多不足,如学习上没有足够的耐心,上课有时会做小动作。今后我会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于改正,争取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评价 3 这学期我在各方面表现特别好,上课听讲认真,能积极回答问题,我对老师非常尊重,对同学很关心,大家都喜欢我。我觉得本学期我收获最大的是我读书读得特别多,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这学期收获特别大!我在学校很活泼,爱打乒乓球,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我非常尊敬老师,每次上学、放学我一见到老师就会主动向老师问好,如果见到我校外来的客人时不时也会向客人问好。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发言,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会认真完成,在家里我积极做练习题。每到课余我会喜欢看别人打乒乓球。我还参加兴趣比赛,钢琴演奏会得了“最佳进步奖”,“小记者故事大赛”拿了奖杯,“预防碘缺乏病知识网上有奖问活动”得了“优秀奖。” 我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例如课余爱追逐,上课有时候会不听课有时测验成绩不理想。我决

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既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教育思想的继承和传扬,又是对十七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凝练和深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自古以来对教师的定义有着明确而精准的诠释,教师通过对知识较深的掌握,对道德和法律较高的理解,并且以传播知识和塑造道德理念为己任,从而对社会输送人才和传承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这一职业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内涵更加丰富,教师专业化发展已逐渐被业内外人士所认同。教师越是向专业化发展,那么对教师的要求越高。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如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课题也摆在了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面前,当然学生的“引路人”不仅仅是老师,也可以是家长,是朋友,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并刺激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在学校如何引导学生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正确价值导向理所当然地落在了教师的肩上。教师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体现在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上。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教师师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引路人。 一.立德为上,立德是修身之根本、价值之基石。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教师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人们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比任何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要高,纵观现实,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可谓众说纷纭。有表扬赞美之声,有客观中肯之言,亦有批评谩骂之声,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学生需求,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修养是一个人内在的素质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它包括思想品德修养,文化修养,专业修养等各个方面。古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现代社会也不乏其客观存在的道理。教师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教书者不读书,修养不加强,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育人?因而教师要从加强自身修养做起,不仅要讲的了好课,同时要以自己良好品德去教育感染学生。平时在钻研好教材教好课的同时,多读书,读修身养性之书,读有浩然之气又不乏宽容善解之书,多一些平和,少一些浮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纵然世界再物欲横流,我当恪职谨守,保持一个教师的本分,要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远见和卓识,不能人云亦云,趋炎附势,追名逐利,干一些败坏行业风气的事,惹得了众怒。近来社会上关于教师的丑闻也是此起彼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业内人士的警示,社会上的褒贬声侧面推动着教育改革,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针对教师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加强管理是一方面,而为师者加强自身修养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的教师本职就应该以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品行去感染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受世俗风气的影响,追名逐利干一些脱离本职的事情。二.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教师的关爱不仅是对心灵的呵护,更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知,如果教师不热爱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逆反,情感上裂痕、意识上障碍、品德上滑坡,智慧上压抑。对于后进生来说教师之爱,是他们的甘露、源泉,是动力,是发动机,有激励、感化、调节的功能。教师之爱,能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能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不足,能促使他们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对受挫的心灵产生蔚籍。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就是师魂。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

分层设计作业对学生全面发展重要意义

分层设计作业对学生全面发展重要意义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存在最大的误区是教师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教师一直把作业作为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法宝”之一,把它当作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相当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所谓小学数学分层布置作业,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既注重他们在同一班级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作业分层设计的重要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布置作业,是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体现,是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的体现,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世界上没有安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也是这样,每个学生在个性特征等许多方面都有差异,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施教,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2、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现阶段我们的教学工作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尤其是对人数多的“大班”而言,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做到“因人而教”,极大地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分层教学无疑是最佳教学策略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确立了“分层教学研究”的主题,并做了一些有成效的探索。 二、分层数学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1、摸底调查,划分层次。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各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一般以1∶2∶1为好,也就是把全班学生中的1/4学习、思想较好的编为A组,1/2一般(中等)的学生编为B组,1/4较差的学生编为C组,重新编排座位。考虑到C组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组同学坐在中间,与A组同桌,这样有利于A组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组学生,使C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 要向学生说明这种分组和座位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会不间断调整。为防止分层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上,

做好学生引路人征文

我愿是一盏明灯 ---做好学生引路人 鹤壁市淇滨区福源小学贾珊珊 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精辟的解释为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心灵的工作。陶行知先生也说教育能够改良人之天性。的确,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做人。作为班主任的我,每天都在处理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的不同事情,渐渐地,我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关键是我如何去引导他们,如何用心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他,是我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的接触的最让我印象最深的男孩儿。上课不听,课下打架,作业不写,成绩不用提了。我苦口婆心地劝呀劝,可是效果不明显,人家依然我行我素。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他的家长聊了一会儿天,我突然意识到,使他成为这样来自他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态度。我无力改变他的家庭,也无法扭转他父母根深蒂固的老思想。可是,我不想在职业生涯的第一年留下遗憾,更不想放弃这样一个令人令人心疼的孩子。 之后,在细致观察后,我发现,他十分爱看课外书,各种各样的。发现他看什么书时,我也看看。然后,趁着课余时间,跟他一块聊书里的内容。慢慢地,他愿意跟我交流他更多的想法。机会来了,我找他说了过去及现在他在我眼中的样子,以及我想改变他的办法。听过后,这个男孩儿沉默了好久,接着他哭着说我永远也忘不了的话:“老

师,我都这样了,我爸妈都不管我,你还管我干嘛。”说完他就跑了。 回到教室,我什么也没说,就当刚才什么也没发生。看他时,他却避开了。再往后,他也不再跟我谈论什么书好看,哪个漫画更有趣。但我们所有人都发现他变了。课堂上,再也不趴着睡觉了,作业按时交了,同学间和睦相处了。知道集体荣誉感了…… 我高兴极了,他在用自己的努力告诉我:老师,我变了。虽然,他地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我知道,他在用他最大的努力向我们所有人证明他也是可以很棒的! 改变习惯是一个很难得过程。他的变化也有松懈甚至不干回到原点的时候,每当这时,我和班里的学生一起鼓励他,有时也给他点时间放纵下。我们大家都在坚持着。虽然,到最后,他不是班里最优秀的几个中的一个,但他是我们公认的最棒的一个。 之后的教学中。我时时刻记着用心来读懂我的每一个学生,用心来真诚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用心来与我的每一个学生对话。因为只要我真心、诚心、细心、耐心来关注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肯定能理解我,支持我,并且爱上我。 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真心与学生交流,耐心听取他们的倾述,认真的对待他们,用爱来呵护他们,他们脸上绽放出的笑脸,是我做为班主任最大的快乐,工作着,努力着;追求着,我更幸福着,因为我是一名班主任。 我更愿自己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中,给你一束光芒;在寒冷中,给你一丝温暖。

学校环境与人的发展

学校环境与人的发展 学校:广州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教育管理 班级:16春教育管理(本科) 学号:1644101213712 姓名:李月珩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前言 (1) 二、学校环境 (1)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 (1) (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1) (三)、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1) 三、学校环境的影响 (2) 四、学校环境的发展 (2) 五、人的发展 (3) 六、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学校环境与人的发展 李月珩 【摘要】: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特定的场所,学校环境的优劣,对孩子的全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开发学生智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只有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才可以培育出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环境与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学校环境;人;发展; 一、前言 学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合部分,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有着无可代替的推动作用。学校环境是一所学校的窗户,是办学素质和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环境是人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为学生创设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等,努力实现环境与人。但是,我们同事不能夸大社会环境对人影响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校园环境有“孩子的第三任教师”之称,它的优劣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校舍建设、场馆设施、花草树木等一切有形的物体。精神环境主要是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校风校纪等。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育人的作用 环境教育是指学校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一切因素的综合。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心理,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心情愉悦,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合理科学的规划校园环境,让校园绿化和教育有机地相结合,不仅增加校园的绿化环境,还可以达到育人的双重目的。 (三)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演讲稿范文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演讲稿范文 争做好老师,首先要有坚定地理想信念,要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用好课堂讲台,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经验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带领他们走向真善美。只有拥有理想信念才能做四有好老师。 争做好老师,其次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教师需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和业务学习,严谨治学、敬业爱生、言行雅正,树立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良好师表形象,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品德和情操,在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学生成长、推进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好老师应该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表率,从小事做起,常说“谢谢”,常献爱心,不说脏话,尊老爱幼,尊师重道。 争做好老师,还要有扎实学识。拥有扎实的学识功底是成为好老师的基本素质,好老师应该用自己的学识魅力吸引学生,除去教会学生课本内的丰富知识还需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让他们的课外学习变得丰盈而有趣。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向学生推荐不同种类的课外书,例如冰波的童话《蓝鲸的眼睛》,李娟的散文《阿勒泰的角落》,梁实秋的随笔《雅舍谈吃》,丁午的漫画《小艾,爸爸特别特别想你》等等,我一直秉持着自己读书再推荐学生读书的理念,每周在班级开

展读书分享会,与学生交流看过的书,相互分享推荐。只有自己拥有扎实的学识才能做四有好老师。 争做好老师,更要有仁爱之心。我的大学校训是“爱满天下,知行合一”。“爱满天下,知行合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爱满天下,体现的是一种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爱学生的大爱精神和博爱情怀,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我有一位特殊的学生,怎么特殊了呢?他上课从来不听,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有时候能爬到桌子上,有时候能躺在地上……他常常会拿同学的东西,拿了之后要么扔掉要么放在其他同学的书包里,自己的书包常年锁了一把锁。鉴于他的种种不正当行为,班上学生无论丢什么东西都会指认他。我跟同学们说,要有证据再指责,不能因为以前的错误全盘否定一个人。还有调皮的孩子欺负他来我这告状,以为老师也会盲目的指责他,而我问清楚情况后让调皮孩子给他道歉。我以为这些事情就会这么过去,没想到在他身上看到了变化特,从那天开始他特别听我话,我说什么他都积极响应,上课居然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要造句,没而且造了一个非常棒的句子,全班惊呼并且自发给他鼓掌。然后我发现他上我的课开始期待的看着我了,我就继续

做学生最好的领路人

做学生最好的领路人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 学的东西太多,而做为年轻教师的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教师只 有再度做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 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 更重要的是毅力。 怀着激动的心情,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编 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我不由地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才是 最好的老师呢?我想“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 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我们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修炼教师之贤,做最好的自己, 成为最好的教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 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 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每天都不是 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我想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

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书中所提到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 曾说过:“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 入于学生,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即当教师者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教员的,也要真正做到学 而不厌”。 在现实的工作当中,我们需要怎样地去做到自己的最好呢? 一、爱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去的人 都能幸福一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 承认教育的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是充满人情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习李老师那种关爱,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习、成长,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有的 老师却为了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的尊严,却在不经意中拉开了师生 间的距离,只能让学生越来越疏远,感情也越来越生疏。 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通道;爱,是创造优化的教育环境 和心理环境的瑰宝。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 有崇高的灵魂和蓬勃的朝气。所以,我们要时时地保持着一颗爱心,要尝试着放下自己心中所谓的尊严,多以学生的视角同他们零距离 接触,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去赢得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当前教育界最火爆的“热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今后在学校教育中到底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

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今后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比如,今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做好学生引路人演讲稿4篇

做好学生引路人演讲稿4篇“做好学生引路人”师德演讲交流材料:我的教育二十年 有句话说:“十年磨一剑”,按字面的说法,我走上工作岗位已经二十年,应该磨成了两把剑,那么,我做到了吗? 工作的第一个十年,我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出好成绩,我开始了蜡烛燃烧般的教师生涯,每一天都兢兢业业地工作。严厉地要求学生:上课决不能走神,作业要按要求完成,测验必须合格,否则被罚站、请家长、写检查……记得一个叫涛的男生,一次,他没有认真写作业,我气呼呼地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拿着手里的作业猛拍他的背,一瞬间,我看到了他眼里充满惊恐,随后是眼泪……十年里,我通过这样的方式果然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众人的赞誉。但是,在夜深人静时,我无数次叩问自己,教育只能这样做吗?我追求的高分是由学生身心恐惧做代价的呀!一些曾经的后进生,被我数次大声的批评、指责,可他们长大后,不也是发挥着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价值吗?一个叫金的女孩,数学从初一入学就是个位数,可是长大的她的却是室内装潢的金牌设计师,越想越觉得到我磨的“剑”已经“偏锋”做好学生引路人演讲稿4篇。 著名作家周国平说过:“我们的教育,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天赋,不能像流水线一样,制造一个个统一的产品!”

于是在第二个十年,我开始学会克制急躁、减少指责,我耐心地等着口吃的本元吃力地说完每一句话,坤考试不合格,我弯下腰,悄悄地问他,有什么困难?众所周知,凡事都有两面,以前我看到令人不安的一面,而这个十年我学会了看它的另一面。赵林同学初一时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追随着他们去打架,我没有像以前一样看到所谓的品质有问题,而是看到一个社交能力很强的孩子,我就像唐僧收孙悟空一样,接纳他,感化他,拥抱他,后来他成了一名责任心极强的班干部,毕业时,他给我的留言是:“老师,您是改写我命运的人”,这十年,这样的例子我可以列出许多,我自豪我磨出的一把真正的剑! 前些日子,要参加高考的栋来看我,聊起高考意向,他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像您一样当老师,考师范大学”,他走后,同事调侃说:“都是你影响的,将来像咱们一样,过清贫累心的一生,你可把人家害了!”做好学生引路人演讲稿4篇。我知道,同事是开玩笑的,但是却是极现实的话,我给裴栋发一条短信:“做老师,你准备好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修养”。 北京卫视有一档节目《我是演说家》,一名叫董仲蠡演说者的一段话给我,给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大大地提了个醒:“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提高个人的修为,增强我们对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更好地认知自己,提高自己。”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 “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主体,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