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非拔牙矫治的典范-推磨牙向后
正畸名解

名解1.垂直生长型:2.个别正常牙合:凡轻微的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范畴。
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3.矫治器:一种治疗错合畸形的装置,或称正畸矫治器。
它可产生作用力,或是咀嚼肌口周肌的功能作用力通过矫治器使畸形的颌骨、错位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发生变化,以利于牙颌面正常生长发育。
4.预防性矫治: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以确保正常的建立。
预防性矫治包括预防错牙合畸形的宣传教育,牙弓内缺隙的保持,维持牙齿的正常替换,控制龋病及不良习惯等。
5.间接骨吸收:当矫治力过大时,则骨的吸收不在牙槽骨内面直接发生而在稍远处发生骨吸收。
6.牙型前牙深覆盖:指自下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离超过3mm者。
这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常伴有前牙深覆(牙合)。
7.阻断性矫治:除及时消除病因外,还要及时终止已经发现或正在发展中的畸形,以利重建正常 。
阻断性矫治则包括缩小了的缺隙再获得,阻断因牙齿数目、牙齿大小、唇系带异常及不良习惯等引起的错 或正在形成的错。
8理想正常牙合: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9.机械保持:为了巩固牙颌畸形矫治完成后的疗效、保持牙位于理想的美观及功能位置而采取的措施,叫做保持。
10.开牙合:上下前牙切端间无覆牙合关系,垂直向呈间隙者为前牙开牙合11.A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
12.记存模型:矫正前,矫正过程中某些阶段及矫正完成后患者牙牙合状况的记录,应制作精准,长久保存。
13.假性下颌前突:在第一恒磨牙萌出之前,多数乳磨牙缺失,迫使患儿多用前牙咀嚼,下颌则可能逐渐向前移位,形成近中错牙合,久之造成假性近中错合。
14.矫形力:作用力范围大、力量强,主要作用在颅骨、颌骨上,能使骨骼形态改变,能打开骨缝,对颜面形态改变作用大。
非拔牙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研究

非拔牙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研究魏 磊(安徽省淮北矿工总医院口腔科,安徽淮北 235000)摘要:目的 探讨对恒牙早期安氏Ⅱ错牙合中的边缘病例采用非拔牙矫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恒牙早期安氏Ⅱ患者17例,前牙覆盖5~7mm,伴有Ⅱ度拥挤。
用方丝弓矫治技术结合口外力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硬组织进行X线头影测量的分析比较。
结果17例中有4例面型不理想,改为拔牙矫治,其余13例采用不减数矫治完成后,拥挤解除、覆颌覆盖正常、磨牙中性关系、面型和谐。
结论 对安氏Ⅱ中的边缘病历进行骨骼、颌型及切牙位置分析,尽量采用非拔牙矫治,省时省力,效果肯定,有利于咬颌的完整、稳定。
关键词:非拔牙矫治;恒牙早期;边缘病历 安氏Ⅱ类错牙合前牙拥挤是较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形态和功能。
对于牙列较拥挤或前突较严重的病历一般采用拔除第一双尖牙的方法进行矫治。
但对于牙列拥挤度不高(不超过8mm),或深覆盖不大(不超过7mm)的病历,正畸治疗是否选择拔牙是正畸医生经常要面对的治疗抉择[1]。
恒牙早期患者尚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如能充分利用生长发育的潜能,协调牙、颌、面的关系,非拔牙矫治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本文试就一些处于临界状态的恒牙早期安氏Ⅱ错牙合采用非拔牙方法进行矫治。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正畸门诊中安氏Ⅱ类病例17例,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10.6~13岁,平均11.3岁。
①上下第一磨牙Ⅱ类关系(尖对尖),当下颌前移至中性牙合时,目测上下颌关系比较协调。
②前牙覆盖5~7mm、或上颌拥挤Ⅱ度以内,下前牙不前倾。
③X线头影测量分析,S NA角大致正常,S NB角显示下颌轻度后缩。
1.2 治疗方法 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①Ti-N i丝由细到粗排齐牙齿,上颌换0.018"不锈钢圆丝,在侧切牙远中弯制牵引圈,下颌换0.019"×0.025"不锈钢丝。
②12例用口外唇弓加Ⅱ类牵引,5例仅用Ⅱ类牵引。
决定拔牙不拔牙的八个因素—姚森

三、Spee’s曲线高度
在下颌牙弓模型上测量第二前磨牙颊尖至 下前牙与第二恒磨牙颊沟形成的平面之间的 垂直距离,为Spee曲线高度。 每整平 1 mm Spee’s曲线,需要1mm的牙弓间隙。
四、支抗磨牙的前移
在确定拔牙时应考虑到磨牙前移占去的 拔牙间隙。若采用拔牙矫治,关闭间隙时支 抗磨牙的前移是不可避免的。正畸医师采用 不同的措施可以控制磨牙前移的数量:采用 强支抗时,磨牙前移占去的间隙不超过拔牙 隙的1/4;使用中度支抗时为1/4—1/2; 弱 支抗时至少为1/2。
II 对靠后,ANB 角较大,为代偿这种骨酪不调 ,治疗结束时下切牙可以稍唇倾,下颌拔牙 应谨慎。
III 下颌相对过大,ANB 角较小,治疗结束时允 许上切牙稍稍唇倾,下切牙稍稍舌倾,以代 偿III类骨骼畸形,上颌的拔牙要特别慎重。
七、面部软组织侧貌
在确定拔牙与不拔牙矫治时,不能忽视对 软组织侧貌、特别是鼻-唇-颏关系的分析与 评价。比较常用者有以下两个测量指标。
,但对于低角病例却较为有利。
在决定拔牙的牙位时高角与低角病例也有 差别:高角病例若拔除靠后的牙齿有利于前
除靠牙弓前部的牙齿,这样不仅易于关闭拔 牙间隙,且有利于打开咬合。
六、矢状骨面型
当上下颌牙弓矢状关系协调、ANB 角正常时, 如果需要拔牙,通常是上下牙弓同时对称性拔除 (除非Bolton指数不调)。但若存在上下牙弓矢状 关系不调,决定是否拔牙时应考虑上下牙弓之间 的差异。
(1)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审美平面为鼻尖 与软组织颏前点连线构成。 (2)鼻唇角:鼻小柱点、鼻下点与上唇凸点 所形成的角。
测量值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男女 两性之间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恒牙早期 恒牙期 均 值 标准差 均 值 标准差 上唇-审美平面距(mm) -0.1 1.87 -1.4 1.87 下唇-审美平面距(mm) 1.4 1.93 0.6 1.87 鼻 唇 角 (度) 97.1 10.7 97.4 10.0
正畸

1、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2、个别正常合:凡轻微的错合畸形,生理功能无大妨碍者,都可以列入正常合范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合。
3、理想正常合: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的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
4、错合畸形的危害性局部危害性:①影响牙颌面的发育②影响口腔的健康③影响口腔功能④影响容貌外观全身危害:因咀嚼功能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及胃肠疾病,颜面的畸形对于患者可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5、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
①预防矫治:在牙颌颅面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后天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其发育而造成错合畸形,而采用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错合畸形的发生,是预防矫治的主要内容。
②阻断矫治:当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合畸形向严重发展,将牙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阻断矫治。
③一般矫治④外科矫治: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源性错合畸形需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治其错合。
6、错合畸形的矫治器。
①固定矫治器:指矫治器通过粘固剂将一些矫治附件粘固于牙面,通过矫治弓丝与牙齿上的矫治附件发生关系而来矫治牙齿。
患者不能自行取下。
②活动矫治器:由固位装置的卡环、邻间钩、基托、矫治弹簧等组成。
患者可自行摘戴,较多用于预防性矫治及阻断性矫治。
③功能性矫治器:主要特点是其矫治力主要来源于患者的口颌系统。
7、错合畸形的矫治标准:个别正常合矫治目标:平衡,稳定,美观8、生长发育区:是指发生生长变化的区域生长发育中心:指生长能自主的,独立的,有遗传控制的发生的部位,或者是指某个部位整体生长发育过程起着控制作用的区域。
9、第一快速期:3周~7个月——乳牙萌出第二快速期:4~7岁——第一恒磨牙萌出第三快去期:11~13岁——第二恒磨牙萌出第四快去期:16~19岁——第三恒磨牙萌出第二第三快去期在正畸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口腔正畸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口腔正畸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支抗设计在与矫治牙的同一牙弓内,利用一些牙作为支抗而使其他一些矫治牙移动,这种支抗是:A、枕部支抗B、颌外支抗C、黏膜支抗D、颌间支抗E、颌内支抗正确答案:E2.不是乳牙期矫治适应症A、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B、严重深覆(牙合),远中牙合C、对刃牙合D、后牙反(牙合)E、开牙合正确答案:C3.平面导板矫治器的适应症是A、前牙过高,后牙过低所形成的深覆牙合B、牙列拥挤C、下颌平面角较大的安氏Ⅱ类错牙合D、后牙反牙合E、前牙反牙合正确答案:A4.对正中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个稳定可重复的位置B、是一个功能性的后边缘位C、髁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D、又称下颌后退位E、又称正中关系正确答案:E5.下列哪种矫治器属于阻断性矫治A、可摘保持器B、缺隙保持器C、带翼扩弓活动矫治器D、前庭盾改正口呼吸习惯E、阻萌器正确答案:D6.在牙体组织的反应中哪项反应与矫治力无关A、矫治力过大则可发生牙髓炎B、牙髓组织可发生轻度充血,对温度的变化敏感C、牙根特发性吸收D、牙根尖进行性吸收E、牙骨质的吸收与牙槽骨相比,其吸收范围小程度轻正确答案:C7.正畸应用弱支抗时,磨牙前移占去的间隙至少为拔牙间隙的A、三分之二B、四分之一C、三分之一D、四分之三E、二分之一正确答案:B8.不是乳牙期矫治适应症A、后牙反(牙合)B、开(牙合)C、严重深覆(牙合),远中牙合D、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E、对刃(牙合)正确答案:E9.Angle错牙合分类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尖牙C、上颌第一磨D、下颌第一前磨牙E、下颌尖牙正确答案:C10.上下牙弓狭窄其矫治原则为A、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二者并用B、矫正颌间关系C、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D、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E、扩大上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正确答案:E11.暂时性错牙合的临床表现是A、后牙反牙殆B、上颌侧切牙初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C、I度牙列拥挤D、个别前牙反牙合E、II度深覆牙合,I度深覆盖正确答案:B12.关于面弓低位口外后方牵引矫治器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推上颌磨牙向远中B、适用于下颌平面角较大的安氏Ⅱ类错(牙合)C、能抑制上颌骨的向前生长发育D、适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面角小者E、在拔牙病例中用于加强上颌磨牙支抗正确答案:B13.angle错牙合分类法是以哪颗牙为基准的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一前磨牙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上颌尖牙E、下颌尖牙正确答案:A14.矫治力来源于患者的口颌系统肌力的矫治器是:A、磁力矫治器B、功能矫治器C、活动矫治器D、固定矫治器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B15.下颌平面角是A、下颌平面与(牙合)平面的交角B、下颌平面与Bolton平面的交角C、下颌平面与FH平面的交角D、下颌平面与SN平面的交角E、下颌平面与腭平面的交角正确答案:C16.下列哪项不是简单功能性矫治器A、下颌塑料联冠式斜面导板B、前庭盾C、平面导板D、ActivatorE、上颌斜面导板正确答案:D17.下列哪项不是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诊断标准A、ANB角〈2°(替牙期)B、ANB角〈0°(恒牙期)C、近中磨牙关系,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D、NB角〉5°E、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形态、和位置异常正确答案:D18.Begg细丝弓矫治器控制切牙的转矩时使用A、欧米加曲B、垂直曲C、转矩辅弓D、排齐辅弓E、方丝上做转矩正确答案:C19.患儿,男性,7岁,下恒切牙、上恒中切牙萌出,无拥挤,其中左上中切牙为舌侧错位,反骀,反覆胎中度,余乳牙健康,颌骨关系协调。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疗效的系统评价

•论 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疗效的系统评价吴冬雪1,张倩倩1,马 萌1,魏亚珊1,施丹丽1,范 琦1,左祎怡2,陈 曦1(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陕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49)[摘要]目的:评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的临床有效性。
增加医生在初期设计治疗方案的可预估性,使其更好地运用于临床诊疗。
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和 Scopus 数据库,检索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的相关文献,最后检索日期为2019年4月10日。
文献筛选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若出现意见不同必须通过讨论解决或交由第三位研究者评判。
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进行前瞻性研究,共165例患者,其中女108例,男57例,平均年龄24.6岁。
①隐形矫治远移上颌磨牙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上颌第一、二磨牙的远移有效率分别为0.85[0.77,0.93]、0.86[0.79,0.93];②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远移2.2mm时,会伴有1.1mm的压低、0.8mm颊向倾斜、2.6°远中倾斜;上颌第二磨牙平均远移2.3mm时,会伴有1.3mm的压低、0.9mm颊向倾斜、3.1°远中倾斜;③将获取资料根据是否有二类牵引、隐形矫治器类型(国产隐形矫治器、隐适美)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二类牵引组和无二类牵引组上颌第一、二磨牙远移有效率分别为0.85[0.73,0.98]、0.85[0.75,0.94]和0.84[0.69,0.99]、0.87[0.70,1.05];隐适美组及国产矫治器组上颌第一磨牙远移有效率分别为0.85[0.77,0.94]、0.84[0.68,1.00];隐适美组及国产矫治器组上颌第二磨牙远移有效率分别为0.86[0.78,0.94]、0.87[0.70,1.03]。
正畸名解

正畸名解口腔正畸学(orthodontics):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错牙合畸形(malocclusion):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牙合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
也可在生长发育完成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原因而造成错牙合畸形。
现代的概念是指牙颌、颅面间关系不调而引起的各种畸形。
个别正常牙合(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
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人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又称~~。
理想正常牙合(ideal normal occlusion):有angle 提出的,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
预防矫治(preventive orthodontics )在牙颌颅面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后天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其发育而造成错合畸形,而采用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错合畸形的发生,是预防矫治(preventive orthodontics)的主要内容。
阻断矫治(interceptive orthodontics )当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合畸形向严重发展,将合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阻断矫治(interceptive orthodontics)。
一般矫治(corrective orthodontics)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可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一般矫治方法比较复杂,应由口腔正畸专科医师进行。
外科矫治(Orthognathic Surgery)或外科正畸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源性错合畸形通过口腔颌面外科与口腔正畸科的密切结合,共同矫治牙、颌、面畸形,同时解决合的问题。
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正AngleⅡ类错■

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正AngleⅡ类错■目的探讨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非拔牙矫正Angle Ⅱ类错■的疗效。
方法选取Angle Ⅱ类患者16例,在不拔牙的情况下使用Twin Block 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对其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在(18±2.0)个月完成主动矫正治疗,治疗后下颌前移、建立了Ⅰ类磨牙尖牙关系,覆合覆盖正常,下颌后缩患者矫治效果明显,容貌得到改善。
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SNB平均增大3.25°,SNA基本不变,ANB平均减小6.50°,IMPA平均减小6.95°,FMIA平均增大3.61°,FMA平均增大2.53°,Po-Co平均增大5.12 mm,Vits平均减小1.29 mm(P<0.05)。
结论Twin Block功能性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正早期Angle Ⅱ类错■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Twin Block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Angle Ⅱ类错■类错■是临床中常见的错■畸形,也是临床中比较难以矫正的错■畸形,常常表现在磨牙尖牙远中关系。
下颌后缩是此类错■的最明显特征,由于下颌的后缩往往影响正常的口腔功能和颜面发育,甚至影响呼吸功能,严重影响面容美观和心理健康[1]。
成年人无生长潜力,矫治难度更大,多数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而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选择生长高峰期[2],对其进行及早矫正,不仅仅能矫治错■,更为重要的能改善面形[3],达到满意效果。
本研究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对16例恒牙初期的AngleⅡ类错■患者采用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进行非拔牙矫正,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口腔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Angle Ⅱ类错■就诊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拔牙矫治的优势
当前口腔正畸的热点问题 治疗疗程相对短些 咬合关系较易达到尖窝相对 病人无病苦、无损伤 满足了患者、家长的心理需求
上颌推磨牙向远中
目前临床医生感兴趣的话题 解决拥挤的又一有效方法 患者、家长均乐于接受 费时费力但疗效尚好 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
推磨牙远移的适应证
第二磨牙尚未萌出者 牙性II类错合 轻、中度拥挤来源后牙的前移 下颌轻拥挤或基本正常 配合良好的患者 多用于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下颌鲜有使用
9、远移磨牙有增加牙弓宽度的作用,平均 增加2.9mm
10、远移磨牙的力值方向若通过牙齿的阻 抗中心,有减小磨牙倾斜的作用
11、温和而持久的力值是成功推磨牙的关 键
12、推磨牙的临床矫治方法不是万能的; 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各种负作用的产 生不容忽视。否则意与愿违。
推磨牙向远中的禁忌证
1、I类磨牙关系严重的上下牙到拥挤患者 2、面型较突的II类患者 3、高角病例和有开合倾向者 4、磨牙牙轴已明显向远中倾斜者 5、磨牙区已有拥挤但拒绝拔除任何牙齿者
磨牙远移的矫治方法
(一)口外弓推磨牙 替牙期的II类磨牙关系 后牙反合的患者 为颊、舌移位的前磨牙开辟间隙 口外弓与唇档联合疗效更好
(四)改良的钟摆式矫治器(Distal Jet)
定量化使用更加确切 组装“拼盘”更加便捷 国内已有厂家生产 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五)GMD技术
颊、舌两侧共同用力 磨牙远移平衡不旋转 支抗设计更应重视 此方法远移疗效好 场开发还需努力
(六)口外弓+滑动杆(Slide Jig)
白天、晚上连续加力 上牙列向远中移 下牙列向近中移 磨牙关系调整快捷 后期咬合调整更适合
推磨牙向远中注意事项
多用于上颌磨牙向远中 第二磨牙未萌更好 可以第一、二磨牙同时向远中 拔除第三磨牙有利于推磨牙远移 拔除第二磨牙有利于第一磨牙向远中 让第三磨牙自行调整至理想位置 推磨牙向远中应矫枉过正 应强调病人密切配合
正畸非拔牙矫治的典范
上颌推磨牙向远中移动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段银钟
非拔牙矫治获得间隙的方式
1、邻面去釉 3.0 ~ 5.0mm 2、扩大牙弓 5.0 ~ 7.0mm 3、推磨牙远移 3.0 ~ 6.0mm 4、旋转磨牙 1.5mm/每侧 5、唇展前牙区 每1mm获2mm间隙
唇展前牙 扩大牙弓
6、第二磨牙萌出与否与推磨牙的疗效无大 的差别;
也有研究认为:第二磨牙萌出前后与远移磨 牙与支抗牙前移有关
第二磨牙萌出前 2/3:1/3(磨牙后移:支抗牙前移) 第二磨牙萌出后1/3:2/3
7、在磨牙远移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垂直向变 化,有学者认为可升高磨牙有利于纠正 深覆合
8、磨牙区间隙分析是推磨牙的前提,拔除 第三磨牙或第二磨是常选择的手段
优点:简便实用 缺点:用力不能持续
(二)螺旋弹簧+口外J钩
24小时推磨牙向远中 口外J钩加强了支抗 白天配合II类颌间牵引 常用每侧350g力值 矫枉过正是明智选择 各阶段的衔接至关重要
(三)钟摆式矫治器(Pendulum)
美国Hilger首先报道 不使用口外力是其特点 靠腭托支撑反作用力 技术引进需要改良 国人疗效不基满意 加强支抗效果才好
推磨牙向远中重要的临床研究结果
1、将II类磨牙关系纠正为I类关系 需要5M左右时间 需要推磨牙3-6mm距离
2、年龄选择在12-13岁生长发育高峰期疗 效较好
3、支抗的设计与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4、推磨牙向远中过程中,所获得总间隙 71% 来自磨牙的远移 29% 来源于支抗牙前移
5、磨牙向远中移动每移动1.0mm则有 2.0°的远中倾斜,支抗前磨牙平均近 移1.3mm并伴有2.8 °的近中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