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润滑油闪点与燃点课件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46757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 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1准备工作;测定仪使用前,请先把调节旋钮逆时针调到终点,关闭气阀,然后连接煤气管道或液化石油气罐,将试样注入油杯中到刻度线(试样向油杯注入时,不应溅出,而且液面以上的内壁不应沾有试样),最后将装好试样的油杯平稳地放在加热器上,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温度计支架上,并使温度计水银球与油杯底和试样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 2开启电源开关,顺时针调节旋钮,电路开始加温,同时电压表同步显示电压值,可根据实验要求控制加热功率。 3调节气阀,点燃点火器,使点火器火球达到标准要求的4mm。 4加热油杯,使试样逐渐升高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试样温度达到闪点前40℃

燃点、着火点、闪点

燃点,又称:着火点。 物质的燃点是指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开始并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表中所示的数据随试样的形状、测定方法不同而有一定差异。 燃点(着火点)-----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自行燃烧。火源移走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成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称着火点。 其他 在不同大气压下燃点也会有所变化,一般气压越低,燃点越高,如柴油机。柴油机正是通过将空气压缩,降低柴油的燃点,达到燃烧的目的。 闪点 燃油在规定结构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液面附近的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被 火星点燃时的燃油温度。 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 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火焰发生的内火现象)。 意义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C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C以上的为可燃品,女口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 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C,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 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C;

试验继续教育考试题-沥青

试题 第1题 在延度试验中,通常采用拉伸速率为 cm/min。 A.6?0.25 B.10?0.25 C.5?0.25 D.1?0.05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在沥青延伸度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应在水中加来调整水的密度与沥青试样的 密度相近后,重新试验。 A.食盐 B.洒精 C.甘油 D.丙酮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 沥青延度试验,当试验结果()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复现性试 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30%。 A.大于 B.小于 答案:B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4题 测定针入度值大于的沥青试样时,每次试验后需将针留在试样中,直到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

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A.150 B.200 C.250 D.300 答案:B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5题 测定沥青针入度的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 A.50g?0.1g B.50g?0.05g C.100g?0.05g D.100g?0.1g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6题 沥青针入度的单位为“°”1°=( )mm。 A.0.01; B.0.1; C.1.0; D.1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7题 沥青针入度试验温度控制精度为()℃。 A.?1 B.?0.5 C.?0.2 D.?0.1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作规 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准备工作;测定仪使用前,请先把调节旋钮逆时针调 到终点,关闭气阀,然后连接煤气管道或液化石油气罐, 将试样注入油杯中到刻度线(试样向油杯注入时,不应溅 出,而且液面以上的内壁不应沾有试样),最后将装好试 样的油杯平稳地放在加热器上,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 温度计支架上,并使温度计水银球与油杯底和试样液面的 距离大致相等。 2开启电源开关,顺时针调节旋钮,电路开始加温,同 时电压表同步显示电压值,可根据实验要求控制加热功 率。 3调节气阀,点燃点火器,使点火器火球达到标准要求

的4mm。 4加热油杯,使试样逐渐升高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试样温度达到闪点前40℃时能控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 5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钱10℃时,将点火器的扫划杆在水平面上沿着油杯内径作直线移动,从油杯的一边移至另一边所经过的时间为2~3S,试样温度每升高2℃重复一次点水试验。 6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应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 7测得试样的闪点之后,如果还需要测定燃点,应继续对油杯进行加热,使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然后用点火器的火焰进行点火试验。 8试样接触火焰后应立即着火并能继续燃烧不少于 5s,此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燃点的测定结果。

闪点、燃点、沸点、初馏点的定义

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意义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可燃性液体液面上挥发出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应用 临界点 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闪点和燃点

闪点和燃点区别以及测试区别 闪点又叫闪燃点 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初次发生闪光时的温度。各种油品的闪点可通过标准仪器测定。闪点温度比着火点温度低些。 燃点又叫着火点 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闪点在一稳定的空气环境中,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被闪燃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就是可燃液体或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气并在所用容器内的液体或固体表面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燃油表面上蒸发的油气增多,当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以明火与之接触时,会发生短暂的闪光(一闪即灭),这时的油温称为闪点。测定闪点的方法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开口杯法测定的闪点要比闭口杯法低15—25℃,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待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用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定的闪点称闭口闪点,一般用以测定轻质油品。闪点越高越安全。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在储存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燃20~30℃。在油品使用过程中,闪点也有重要意义。例如:使用中的发动机油闪点显著降低时,说明发动机油已受到燃料稀释,应对发动机进行检修和换油。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油,当油温达到某温度时,润滑油的蒸气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火现象,最低的闪火温度,称为润滑油的闪点。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考虑润滑油的闪点高低,一般闪点应比使用温度高20至30度,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自然点、闪点、燃点资料

自燃点的概念:把油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后,使其与空气接触,在不同引火的条件下,油品因剧烈的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与闪点及燃点的不同之处,主要是不需引火,而后者则需要外部火源引燃。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氧浓度:混合气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越低;[/b][/color]催化:活性催化剂能降低自燃点,钝性催化剂能提高自燃点;容器的材质和内径:器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催化作用;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color=#ff0000][b]那么,环境压力越高,油品越不容易挥发,则油品上方空气中所含油品蒸汽越少,而导致氧含量浓度越高,所以会导致自燃点越低。同理,同温同压下,柴油的挥发度较汽油低,所以柴油上方空气中氧含量较汽油的高,自然其自燃点就小于汽油。[/b][/color][/size]J d&\2t g y_H5K. 闪点的解释相对就简单的多。因为,闪点不同自燃点,是由外部火源引燃,那么当油气在空气中达到一个最低限度是即可点燃,那么,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汽油远比柴油挥发度高;则在同压的条件下,汽油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在空气中达到其点燃的最低限度。[/b][/color][/size] 首先,要明白自燃点是自己能燃烧的温度,靠自身的温度来着火,闪点是有点火源能闪燃的温度,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这二者是不一样的,条件就不一样,一个是着火点温度,一个是物质达到一定温度,挥发后的气相能够被引燃,此时物质温度叫闪点。 举例子: 很明显,汽油肯定是引燃容易的多,要想让它自然难度很大而且汽油的闪点很低,但是自燃点很高,同样的汽油和柴油同样的温度下肯定是汽油容易被点燃,汽油易挥发,所以汽油的闪点低;_l6A/b C|[4f 自燃点汽油和柴油不好比,那可以用汽油和渣油比,常减压380度的渣油泄露出来就着火,380度已经达到渣油的自燃点了,但是同样的把汽油放到380度的管子上,马上就挥发了,所以着不了,渣油的自燃点比汽油低多了;M#u*p I D,w B y H/I k3s 但是汽油常温挥发后,在空间达到一定浓度后,一遇到火源马上爆炸,这也说明汽油的闪点很低,但是渣油不可能因为挥发就能在空气中闪爆,也说明渣油闪点很高。 F A*T+?| c 总结出来,那就是油越重自燃点越低,闪点越高,反之,亦然。 闪点: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并按一定的间隔用火焰在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上划过,能使油面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以℃表示。油品闪点的高低表明油品的易燃程度,易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气化程度以及它的安全性。油品的危险等级也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61℃以下的油品为易燃品,闪点在61℃以上的油品为可燃品。在贮运和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测定油品闪点的方法有两种: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两者主要的区别是闭口闪点仪是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油气,而开口闪点仪中的油品蒸气可以自由扩散到周围空气中,因而同一油品用两种仪器测得的闪点值不同,油品的闪点越高,两者的差别越大。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油品的闪点,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油品的闪点。(二)燃点:燃点又称发火点,是指油品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接近火焰后不但有闪火现象,而且还能继续燃烧5秒以上时的最低温度。燃点比闪点一般要高0-20℃。(三)自燃点:把油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后,使其与空气接触,在不同引火的条件下,油品因剧烈的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的最低

为什么要测闪点值

为什么要测闪点值 闪点是保证液体油品储运和使用的安全指标,也就是在低于这一温度时,可能蒸发的轻质组分浓度不能达到爆炸极限的指标,闪点也是说明蒸发倾向性的指标. 闪点是在规定的开口杯或闭口杯内,用规定数量的试油加热到它蒸发的油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中,在空气(大气压101.3kPa)中的分压达到666.7Pa左右的浓度,接触规定的火焰就能发生闪火时试油的最低温度.这时油气和空气混合气中的油气浓度,即为该油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 石油产品的沸点愈高,即馏分越重的闪点也越高.但重馏分中混入少量轻质馏分(甚至千分之几),也会使其闪点显著下降. 当火焰或炽热物体接近易燃或可燃液体时,液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会发生瞬间火苗或闪光,此种现象称为闪燃.由于闪燃是在瞬间发生的,新的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来不及补充,其与空气的混合浓度还不足以构成持续燃烧的条件,故闪燃瞬间即熄灭. 闪点是指易燃液体表面挥发出的蒸气足以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与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有关,物质的饱和蒸气压越大,其闪点越低.如果易燃液体温度高于它的闪点,则随时都有触及火源而被点燃的危险.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越大。闪点值和燃点值用于表示在相对非挥发或可燃性物质中是否存在高挥发性或可燃性物质,是石油产品运输、贮存、操作、安全管理的重要参数之一; GB/T267-88标准为采用开口杯法测定闪点的方法。适用于测定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 GB/T 3536-2008标准为采用克利夫兰开口杯法测定闪点的方法。适用于开口杯闪点高于79℃的石油产品。不适用于燃料油的闪点侧定。燃料油通常按照GB/T261-2008测定,可采用闭口闪点自动测试仪进行测定。 为了控制柴油的蒸发性不至过强,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各号柴油的闭口闪点,要求—35及—50号轻柴油的闪点不低于45℃,—20号轻柴油的闪点不低于60℃,其余各牌号的柴油的闪点均要求不低于65℃。美国柴油的闪点普遍较低,而我国轻柴油的闪点指标偏高,尤其10号、0号和—10号柴油闪点最高。闪点偏高对扩大柴油轻馏分、增加轻柴油产量会造成障碍,但从储存和运输来看,闪

影响闪点测定的因素

GB/T 3536—2008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GB/T 3536—2008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灰分的組成一般認為是一些金屬元素及其鹽類。灰分對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對基礎油或不加增加劑的油品來說,灰分可用于判斷油品的精制深度。對于加有金屬鹽類增加劑的油品(新油),灰分就成為定量控制增加劑加入量的手段。國外采用硫酸灰分代替灰分。其方法是:在油樣燃燒后灼燒灰化之前加入少量濃硫酸,使增加劑的金屬元素轉化為硫酸鹽。 :灰分对于不同的油品有着不同的概念,对于基础油或不含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来说,灰分可用于判断油品的精制深度,越少越好,对于加油金属盐类添加剂的油品(新油),灰分就可以作为定量控制添加剂加入量的手段,这时的灰分在指标意义上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应不低于某个值或范围。 测量标准:GB/T508-85(多用于基础油或不含有金属盐类添加剂油品的灰分检定); 燃烧试油时滤纸盖住试油的作用是什么? 1.避免试油燃烧时,含有矿物杂质的固体徽粒随气流带走。 2.滤纸浸透试油,在燃烧时起“灯芯”的作用。

软化点既是反映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的一项指标,又是沥青黏度的一种量度。 沥青马路 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 煤焦沥青 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即焦油蒸馏后残留在蒸馏釜内的黑色物质。它与精制焦油只是物理性质有分别,没有明显的界限,一般的划分方法是规定软化点在26.7℃(立方块法)以下的为焦油,26.7℃以上的为沥青。煤焦沥青中主要含有难挥发的蒽、菲、芘等。这些物质具有毒性,由于这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煤焦沥青的性质也因而不同。温度的变化对煤焦沥青的影响很大,冬季容易脆裂,夏季容易软化。加热时有特殊气味;加热到260℃在5小时以后,其所含的蒽、菲、芘等成分就会挥发出来。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根据提炼程度的不同,在常温下成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石油沥青色黑而有光泽,具有较高的感温性。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曾经蒸馏至400℃以上,因而所含挥发成分甚少,但仍可能有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未经挥发出来,这些物质或多或少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天然沥青 天然沥青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这种沥青大都经过天然蒸发、氧化,一般已不含有任何毒素。 沥青材料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地沥青又分为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天然沥青是石油渗出地表经长期暴露和蒸发后的残留物;石油沥青是将精制加工石油所残余的渣油,经适当的工艺处理后得到的产品。焦油沥青是煤、木材等有机物干馏加工所得的焦油经再加工后的产品。工程中采用的沥青绝大多数是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与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通常沥青闪点在240℃~330℃之间,燃点比闪点约高3℃~6℃度,因此施工温度应控制在闪点以下。危害 沥青是一种棕黑色有机胶凝状物质,包括天然沥青、石油沥青、页岩沥青和煤焦油沥青等四种。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其次有高沸点矿物油和少量的氧、硫和氯的化合物。有光泽,呈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状态,低温时质脆,粘结性和防腐性能良好。

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的测定方法

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的测定方法 闪点是表征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一项重要参数,在消防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闪点是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甲、乙、丙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施等的确定和选择要根据闪点来确定;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易燃气体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也要以闪点为依据。此外闪点还是选择灭火剂和确定灭火强度的依据。 1实验目的:通过大量的实验测试,研究混合液体闪点的变化规律。 2实验原理: 按照所用闪点测定器的型式,闪点可分为闭口闪点和开口闪点两种。每种油品是测闭口闪点还是测开口闪点要按产品质量指标规定进行。一般地,蒸发性较大的石油产品多测闭口闪点,因为测定开口闪点时,油品受热后所形成的蒸气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使测得的闪点偏高。对多数润滑油及重质油,由于蒸发性小,则多测开口闪点。

闭口闪点的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油杯中到环状标记处,把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很慢的、恒定的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隔,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中,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作为闭口闪点。 开口闪点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试验杯中到规定的刻线。首先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通过试杯,用试验火焰使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发生点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闪点的测定结果。 3实验部分: 3.1实验仪器(略) 3.2实验药品(略) 3.3实验方法:将可燃液体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进行测试。 3.4测试方法:取一定量试样,倒入夫利克兰杯中,使液面与夫利克兰杯内刻度线平齐,将温度计和温度传感器插入液面。打开电源,调整温度传感器位置,使刻度盘上显示温度与温度计位置一致。

燃点、着火点、闪点

燃点 燃点,又称:着火点。 物质的燃点是指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开始并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表中所示的数据随试样的形状、测定方法不同而有一定差异。 燃点(着火点)-----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自行燃烧。火源移走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成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称着火点。 在不同大气压下燃点也会有所变化,一般气压越低,燃点越高,如柴油机。柴油机正是通过将空气压缩,降低柴油的燃点,达到燃烧的目的。 闪点 燃油在规定结构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液面附近的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被火星点燃时的燃油温度。 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火焰发生的内火现象)。 意义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测定实验

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测定实验

实验二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测定实验 实验类型:综合型实验学时:4 实验要求: 选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可燃液体闪点、燃点的定义及液体存在闪燃现象的原因; 2.掌握用开口杯闪点测定仪测量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利用开口杯闪点测定仪测定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注意加热温度的控制和测量,明确闪点和燃点的区别。 三、仪器设备 基本部分:盛油样的容器、加热升温装置、控温电路、测温装置、点火源 手动开口杯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内坩埚、外坩埚、气体导管、温度计、电炉、电气装置、挡风板等 (1)内坩埚的材料是0.3优质碳素结构钢,上口内径为64±1mm,底部内径为38±1mm,总高度为47±1mm,在距上口边缘12mm及18mm内壁处各有一道刻线,表面镀黑。

(2)外坩埚的材料同于内坩埚,上口内径为100±5mm,底部内径为56±2mm,总高度为50±5mm,表面镀黑。 (3)气体导管喷口直径0.8~1.0mm,内孔表面光洁,能使火焰调节成直径为3~4mm的球形火焰,总高度为50±5mm。 (4)支架是由底座、立杆、电炉托、温度计夹组成,电炉托、温度计夹和紧固螺钉固定在支柱上,并可上、下调节高度,温度计夹应保证温度计位于电炉内孔中央。 (5)电炉部分由碳化硅电炉盘、碳化硅垫圈、220V/800W电热丝组成,根据使用要求,通过电气装置控制加热功率。 (6)电气装置由一套电子调压线路、指示灯、钮子开关、变压器、精密多圈线绕电阻器和交流电流表组成。 四、所需耗材 1.煤油 2.柴油 五、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当液体温度比较低时,由于蒸发温度低,蒸发速度慢,液面上方形成的蒸气分子浓度比较小,

石油产品闪点的测量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ONTROL AND INSTRUMENTS IN CHEMICAL INDUSTRY 1999年第25卷 第2期Vol.25 No.21999 石油产品闪点的测量 曹树德 摘要 叙述油品闪点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测量方法,介绍国内外两种闪点分析器的原理、构成和在炼油装置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石油产品 闪点 测量 分析器 炼油装置 The Measurement of Flash Point for Petroleum Products CAO Shu-de (Zhenhai Refining &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Refining Works,Ningbo,315207) The action and its measuring method of flash point in production process are described.The principle,constitute and application refining installation for two flash point analyzer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manufacture are introduced. 1 概述 闪点是表征石油产品火灾危险性的安全指标。因为闪点是出现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度,闪点愈低,燃料愈易燃,火灾危险性也愈大。按照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运送、储存和使用燃料时的防火安全措施。 闪点又是判断油品馏分组成的重要质量指标。一般来说,油品蒸汽压越高,馏分的组成越轻,则油品的闪点越低;反之,馏分组成越重的油品,则具有较高的闪点。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油品的闪点就能够调整操作指标,以便提出其中所含的轻质馏分。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分成闭口法和开口法。闭口闪点是用闭口法测得的;而开口闪点是用开口法测得的。通常蒸发性较大的轻质油品多用闭口法测定。因为用开口法测定时,油品受热后形成的蒸汽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使测得的闪点偏高。对于多数润滑油和重质油,尤其是在非密闭的机件或较低温度条件下使用时,即使有极少量轻质掺合物,在使用过程中也会蒸发掉,不至于构成着火或爆炸的危险,所以它们都采用开口法测定。 在某些润滑油的规格中,规定有开口和闭口闪点两种质量指标,其目的是利用两种闪点的差值,去检查润滑油馏分的宽窄程度和低沸点混入物的含量。一般情况下,开口闪点要比闭口闪点高20~30℃,如果两者相差太大,说明有轻质馏分混入,或是蒸馏时有裂解现象,或是溶剂脱蜡过程中溶剂分离不完全等。 记录闪点温度有三种方法:①当点火发生时,将记录仪的热电偶短路;②当点火发生时,把电位差记录仪正在重新平衡的电机断开;③在点火发生时采取温度信号,并把选取的峰值信号送给拾峰器的保持电路。 2 44624/5型集成式闪点系统 2.1 构成和工作原理

闪点燃点

闪点燃点 flash point 在一稳定的空气环境中,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被闪燃时的最低温度闪点就是可燃液体或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气并在所用容器内的液体或固体表面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闪点又叫闪燃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初次发生闪光时的温度。各种油品的闪点可通过标准仪器测定。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闪点温度比着火点温度低些。从消防观点来说,液体闪点就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引起火灾的危险性越大。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用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定的闪点称闭口闪点,一般用以测定轻质油品。闪点越高越安全。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在储存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燃20~30℃。在油品使用过程中,闪点也有重要意义。例如:使用中的发动机油闪点显著降低时,说明发动机油已受到燃料稀释,应对发动机进行检修和换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油,当油温达到某温度时,润滑油的蒸气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火现象,最低的闪火温度,称为润滑油的闪点。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考虑润滑油的闪点高低,一般闪点应比使用温度高20至30度,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美孚车用机油系列的闪点都很高,一般都在200度以上。(此段话详见《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第30页)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开口闪点,以℃表示。常用于测定润滑油。闭口闪点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闭口闪点,以℃表示。常用以测定煤油、柴油、变压器油等。 国标0号柴油 规格/牌号:国标柴油 详细说明:类别轻柴油 凝点0(℃) 十六烷值47 运动粘度3~8(cst) 灰分0.01(%) 硫0.2(%) 闪点57(℃)

国家标准-沥青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 一、适用范围 本试验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灌入时间5s,以0.1mm计。用本方法评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融混均匀的样品。 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砝码的总质量为100±0.01g,试验温度问25℃,针入度贯入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入采用其他核试验条件是,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侧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 1、把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刻度调零。 2、开动秒表5s后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0.1mm。 3、平行试验至少进行3次,各点之间及与试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4、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发在其他温度下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 三、计算 用画诺模图法测出针入度。 四、应报告标准(25℃)时的针入度T以及其他试验温度T25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公式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沥青延度试验 一、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试验通常采用的温度为25℃、15℃、10℃或5℃,拉伸速度为5cm/min±0.255cm/min. 二、主要试验步骤

1、准备好试模,灌模后保温在恒温水槽。 2、将试模固定在延度仪上,开动延度仪,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度数,以厘米表示。 三、报告 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样不少于3个,如每个都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若其中有一个小于100cm时,且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四、精密度要求 当试验结果小于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复现性试验的允许铲为平均值的30%。 沥青软化点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经蒸馏或软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软化点。 二、主要步骤 若软化点<80℃ 1、将试样连同试样底板置于恒温水槽中。烧杯内注入蒸馏水。 2、将试样同环架放入烧杯,把烧杯移到石棉网加热,将钢球放在试样中央,立即开动振荡搅拌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山上升的温度值。 3、当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 若软化点>80℃ 1、将试样置于甘油中恒温,把钢球、定位环等也置于其中。 2、从恒温中取出试样环,下面同以上步骤。 三、报告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941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 本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安全操 作规程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准备工作;测定仪使用前,请先把调节旋钮逆 时针调到终点,关闭气阀,然后连接煤气管道或液化 石油气罐,将试样注入油杯中到刻度线(试样向油杯 注入时,不应溅出,而且液面以上的内壁不应沾有试 样),最后将装好试样的油杯平稳地放在加热器上, 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温度计支架上,并使温度计 水银球与油杯底和试样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 2开启电源开关,顺时针调节旋钮,电路开始加 温,同时电压表同步显示电压值,可根据实验要求控 制加热功率。

3调节气阀,点燃点火器,使点火器火球达到标准要求的4mm。 4加热油杯,使试样逐渐升高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试样温度达到闪点前40℃时能控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 5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钱10℃时,将点火器的扫划杆在水平面上沿着油杯内径作直线移动,从油杯的一边移至另一边所经过的时间为2~3S,试样温度每升高2℃重复一次点水试验。 6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应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 7测得试样的闪点之后,如果还需要测定燃点,应继续对油杯进行加热,使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然后用点火器的火焰进行点火试验。

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测定实验(精)

实验二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测定实验 实验类型:综合型实验学时:4 实验要求:选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可燃液体闪点、燃点的定义及液体存在闪燃现象的原因; 2.掌握用开口杯闪点测定仪测量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利用开口杯闪点测定仪测定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注意加热温度的控制和测量,明确闪点和燃点的区别。 三、仪器设备 基本部分:盛油样的容器、加热升温装置、控温电路、测温装置、点火源 手动开口杯闪点和燃点测定仪:内坩埚、外坩埚、气体导管、温度计、电炉、电气装置、挡风板等 (1)内坩埚的材料是0.3优质碳素结构钢,上口内径为64±1mm,底部内径为38±1mm,总高度为47±1mm,在距上口边缘12mm及18mm内壁处各有一道刻线,表面镀黑。 (2)外坩埚的材料同于内坩埚,上口内径为100±5mm,底部内径为56±2mm,总高度为50±5mm,表面镀黑。 (3)气体导管喷口直径0.8~1.0mm,内孔表面光洁,能使火焰调节成直径为3~4mm的球形火焰,总高度为50±5mm。 (4)支架是由底座、立杆、电炉托、温度计夹组成,电炉托、温度计夹和紧固螺钉固定在支柱上,并可上、下调节高度,温度计夹应保证温度计位于电炉内孔中央。 (5)电炉部分由碳化硅电炉盘、碳化硅垫圈、220V/800W电热丝组成,根据使用要求,通过电气装置控制加热功率。 (6)电气装置由一套电子调压线路、指示灯、钮子开关、变压器、精密多圈线绕电阻器和交流电流表组成。 四、所需耗材 1.煤油 2.柴油 五、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当液体温度比较低时,由于蒸发温度低,蒸发速度慢,液面上方形成的蒸气分子浓度比较小,可能小于爆炸下限,此时蒸气分子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遇到火源是不能被点燃的。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蒸气分子浓度增大,当蒸气分子浓度增大到爆炸下限的时候,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遇到火源会发生一闪即熄灭的现象,这种一闪即灭的瞬时燃烧现象称为闪燃。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发生闪燃时所对应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在闪点温度下,液体只能发生闪燃而不能出现持续燃烧。这是因为在闪点温度下,可燃液体的蒸发速度小于其燃烧速度,液面上方的蒸气烧光后蒸气来不及补充,导致火焰自行熄灭。 继续升高温度,液面上方蒸气浓度增加,当蒸气分子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能够燃烧且持续时间不少于5秒时,此时液体被点燃,它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燃点。 从消防观点来看,闪燃是火险的警告,着火的前奏。掌握了闪燃这种燃烧现象,就可以很好地预防火灾发生或减少火灾造成的危害。 六、实验步骤 基本步骤:装试样→放置在电炉上→装温度计→加热升温(按规定)→点火试验→记录数据 手动开口杯闪点测定仪 (1)将内坩埚放入装有细纱的外坩埚中,使细纱表面距离内坩埚的口部边缘约12mm,并使内坩埚底部与外坩埚底部之间保持厚度5~8mm砂层。 (2)将试样注入内坩埚中,对于闪点在210℃和210℃以下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2mm(即内坩埚内的上刻度线处),对于闪点在210℃以上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8mm(即内坩埚内的下刻度线处)。注意:首先把坩埚平放在实验台上,然后将药品倒入小烧杯中,再用小烧杯往坩埚里加,加到快与刻度线平齐时,改用滴管滴。注试样时不应溅出,而且液面以上的坩埚壁不应沾有试样。 (3)将装好试样的坩埚平稳地放置在支架上的电炉上,再将温度计垂直固定在温度计夹上,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内坩埚中央,与坩埚底和试样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 (4)打开可燃气阀门(注意阀门不宜开得过大),将点火器点燃(点火器的火焰长度为3~4mm,不宜太长),点火器距离试样液面约10~14mm(即点火器与坩埚相切但不摩擦)。接通闪点测定仪的加热电源进行加热升温,使试样温度逐渐升高。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40℃时,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即控制电流为1A)。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10℃时,开始扫描点火,点火

沥青继续教育试题资料

第1题 在延度试验中,通常采用拉伸速率为 cm/min。 A.6?0.25 B.10?0.25 C.5?0.25 D.1?0.05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 在沥青延伸度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应在水中加来调整水的密度与沥青试样的密度相近后,重新试验。 A.食盐 B.洒精 C.甘油 D.丙酮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 沥青延度试验,当试验结果()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30%。 A.大于 B.小于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 测定针入度值大于的沥青试样时,每次试验后需将针留在试样中,直到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A.150 B.200

C.250 D.30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测定沥青针入度的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 A.50g?0.1g B.50g?0.05g C.100g?0.05g D.100g?0.1g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6题 沥青针入度的单位为“°”1°=( )mm。 A.0.01; B.0.1; C.1.0; D.1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7题 沥青针入度试验温度控制精度为()℃。 A.?1 B.?0.5 C.?0.2 D.?0.1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8题 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不应超过。 A.175℃ B.170℃ C.180℃ D.160℃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9题 在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中水煮法宜将集料过( )筛,水浸法试验宜将集料过()筛。 A.13.2-19mm,9.5-13.2mm B.9.5-13.2mm,13.2-19mm C.13.2-16mm,9.5-13.2mm D.9.5-13.2mm,13.2-16mm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0题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等级高,说明沥青混合料。 A.粘附性好 B.粘附性差 C.使用的是碱性矿料 D.使用的是酸性矿料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