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检测指标

润滑油的检测指标

润滑油的检测指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1、磨损检验、

2、纯净度检验、

3、油质检验

4、添加剂检验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满意答案 相关答案 运动黏度,闪点,倾点,针入度,从这些数据上判定邮品的api质量等级和sae 黏度等级。一般润滑油外包装上会标示,比如API SM SAE5w40,就表示该油品质量级别是sm,黏度等级是5w30 2010-1-16 16:49 润滑油的主要指标有:粘度、粘度指数、倾点和凝点、闪点和燃点、灰分、残炭值。 1、粘度 粘度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润滑油流动的速度,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国际上采用40℃和100℃时的粘度作为标准。粘度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的指标,对质量鉴别和确定有决定性意义。 2、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 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均以℃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4、闪点 润滑油的闪点是润滑油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差,润滑油挥发性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重质润滑油的闪点如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入事故。从安全角度考虑,石油产品的安全性是根据其闪点的高低而分类的: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闪点在45℃以上的产品为可燃品。 5、燃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6、润滑油的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 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因此残炭

润滑油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一般理化性能 1、外观(semblance) 定义:油品的外在表观形象。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检测方法:目测。 影响因素:原料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与白土接触时间长短,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类型与用量。 2、色度(chromaticity) 定义:用来评价色质刺激。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其值由色度坐标或主波长(或补色波长)和纯度确定。

润滑油检测技术服务模板

润滑油检测技术服务协议 合同编号: 甲方:XX风能有限公司 乙方: 甲乙双方就甲方委托乙方对甲方风力发电机组所用润滑油进行分析检测事宜,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检验内容及检验所需资质 1.1甲方委托乙方对项目油样(具体如下表所示)进行分析检测,并形成报告。 1.1.1检测项目:40℃运动粘度、100℃运动粘度、水分、总酸值、光谱元素分析、污染度。 1.2 乙方确认,为进行上述检测,乙方已完整具备检测所需资质,具体为: 附件1: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证书; 附件2: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附件3:国家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认可证书。 1.3乙方将按照标准对油样进行检测,乙方确认,此标准已完全满足国家、行业对该油样的检测需求。 二、检测费用及支付 2.1 检测费用 2.1.1 乙方为甲方提供以下项目的成套检测项目服务:

检测费用合计为个×元= 元(大写:人民币元整) 2.1.2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如发生2.1.1款约定之外的其他项目的检测,乙方应将其他检测项目名称、检测原因、费用等内容书面通知甲方,甲方同意并书面回复后,乙方方可进行;如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予以检测的,检测费用视为已在油样检测费中,甲方不再另行支付。 2.2 费用支付:汇款 2.2.1乙方出具油样检测数据报告经甲方审核无异议后,乙方向甲方提供税务发票,甲方于收到发票和书面检测报告后一个月内付清检测费用。 2.2.2乙方提供账户信息如下: 户名: 开户行: 银行账号: 乙方保证上述信息的真实、准确性。 三、双方权责 3.1 甲方职责 3.1.1 负责现场采样; 3.1.2 正确标识油品的型号、取样时间、取样位置; 3.1.3 提供油样清单,主要是设备名称、使用油品型号、设备使用时间、油品使用时间等; 3.1.4 提供的每个油样数量不得少于【100】ml,对所取油样的标识应齐全可靠。 3.1.5 负责将油样邮寄到乙方实验室: 地址: 邮编: 收件人: 电话: 3.2 乙方职责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一.设备中使用的润滑油应定期检测 是对设备的润滑故障采取早期预防和对已发生的润滑故障采取科学的处置对策,分析润滑故障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对润滑故障进行监测和诊断。及时换油且应推行定期查,按状态维修或换油的办法,与维修体制一样,变定时为按状态(按质)换油,加强定期的检查和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二.油品检测指标的相关说明 1.理化指标检测:比如粘度、水分、酸值、抗乳化、闪点、机杂、腐蚀、抗氧化稳定性等等,与标准对比即可。 [粘度]:粘度增加可能是基于油品的氧化,不溶物含量增高,高粘度油品或水分的渗入。粘度降低可能是基于低粘度油品,水,冷剂或燃料的渗入;或是油品内高分子聚合物 受剪切力而产生变化。 [闪点]:闪点降低显示油品被燃物所稀释,或是油品过高温度而裂化。 [不溶物]:戊烷不溶物显示油品里固体物质的总含量,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甲苯能溶解大部分的有机物质,故此甲苯不溶物只包含污垢沙粒,磨损金属微粒及未燃烧碳屑。 戊烷与甲苯不溶物的差额代表胶质及氧化物的含量。通常戊烷不溶物超越某一限额 时才量度甲苯不溶物。 [颜色]:在极短时期内油品颜色变深显示油品被污染或开始被氧化。 [水分]:油品中有水显示系统穿漏或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水分会引起腐蚀和氧化,亦会使油品乳化。故此应以离心法,隔滤法或真空处理清除。 [酸性及碱性]:酸碱度(pH)—pH增高代表渗入了碱性油品。pH降低代表油品开始变酸。[总酸值(TAN)]:油品的总酸值是量度因氧化而产生酸性物质的指标。 [总碱值(TBN)]:总碱值增高,可能是被另一种含碱量高的油品污染所造成。总碱值降低,可能是因为高碱度添加剂的损耗,用于中和酸性的燃烧及氧化产物,或被渗入的水分冲走。金属元素分析用于验明污染情况,证实添加剂的含量及显示机件的磨损状 2磨屑检测: 光谱仪,分析油中金属磨粒的化学元素含量,对比使用时间和油中金属含量的增加速度,分析设备摩擦副中的磨损情况。特定是不需要对油样进行预处理,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读数准确。但是在判断磨损类型、预报故障部位等方面存在困难。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免费)

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 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汽轮机润滑油更换标准

如何决定运行中的汽轮机油是否需要更换 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国内关于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目前是GB/T 7596-2000标准,见表1: 1)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 1638规定8~9级或MOOC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壹个油箱,也用矿物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 2) 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 3)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

4) 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质量指标为 ≤200mg/L; 5) 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 由上表可知,不同装机容量的汽轮机组,对油质要求是不相同的。如250MW以上的机组提出了油品清洁度、水分、起泡性和空气释放性要求。 2.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 1996年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制定了SH/T 0636-1996 L-TSA换油标准见表2。本标适用于设备完好运行正常的汽轮机组中润滑油的换油指标。所提出的6项指标有一项不合要求就应换油。Array V1---表示新油40℃运动粘度 V2---表示运行油40℃运动粘度 然而石化总公司提出的换油指标并未为全国电厂所接受。其原因是,电厂用油质量变差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如:油品外观、颜色、浊度、泡沫、乳化情况、沉淀物等。以破乳化为例,油质乳化一般要有三个条 件:即水分、乳化剂及高速搅拌,而水分是主要条件。但有的电厂使用

国产汽轮机油,运行十七年,酸值0.19mgKOH/g,从外观看,油的颜色很深,但油质仍透明,不乳化,原因是不漏水。有的电厂使用美国汽轮机油,运行几十年,酸值已超过运行指标,油色也很深,但油质仍透明,虽然破乳化指标也超标,而运行中油不乳化,其原因也是该机组不漏水。这充分说明油质乳化主要是由机组漏水引起的。所以若机械照搬SH/T 0636-1996换油指标的规定(有一项不合格就换油),既不利于电厂长周期运转,其换油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3.电厂对使用油更换时间的判断 1) 综合判断:酸值连续上升;表面张力显著下降;旋转氧弹显著降低;油泥出现;乳化层牢固;容易起泡;颜色连续升高5个单位等。 2) 考虑换油: a、全酸值超过0.3mgKOH/g b、旋转氧弹在50分钟以下 a、b中有一项不合格则需换油。

润滑油的组成成分

润滑油 lubricating oil 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润滑油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 (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二、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项目检测含义

润滑油项目检测含义 润滑油(lubricating oil):是指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 科标能源实验室是专业的油品检测机构,可提供润滑油的各种性能检测,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某些检测项目的含义。 ◆铁谱分析 基本概念:检测在用油中磨损颗粒的形状、成分、大小和数量 检测方法:磁场沉积、显微镜分析判断。 检测目的: 1)对磨损颗粒形状的分析,判断设备磨损类型; 2)对磨损颗粒大小和数的分析,判断磨损程度; 3)对磨损颗粒成分的分析,判断设备磨损部位 ◆PQ指数 基本概念:检测在用油或润滑脂中铁磁性磨损金属颗粒数量。是一种物理分析方法。 检测方法:APTC/QTD-D83,铁磁线圈传感器检测。 检测目的:对在用油或润滑脂中铁磁性磨损金属颗粒数量进行定量检测,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油中铁磁性磨粒的浓度变化。推断设备的磨损量和磨损烈度。 ◆发射光谱元素分析 金属元素-发射光谱监测的定义: 发射光谱是测试润滑中各种元素的精密测量仪器(约23种不同元素),通过润滑油中的各

金属元素的测定直接反映设备的磨损状态以及润滑油的使用状态。 金属元素-发射光谱监测的意义: 通过润滑油中的各金属元素的测定直接反映设备的磨损状态以及润滑油的使用状态。通过添加剂的前后变化,对新油以及在用油的质量进行控制;通过磨损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对设备提供合理的润滑维护,避免严重磨损或失效事故的发生。 ◆红外光谱 氧化-FTIR的定义: 通过红外光谱仪对润滑油进行红外分析,得出相应红外谱图,进行相关氧化、水分、硝化、添加剂、积碳、燃油、冷却剂等的测试。 氧化-FTIR的监测意义: 新油质量控制,通过新旧油的红外谱图比对,确认是否加错油,且直接反映在用油的状态,分析快速,可对结果进行趋势分析,能形成很好的监测效果

润滑油检测的意义和目的

在近几年里,在多次故障调查中发现,都是因为使用劣质润滑油而导致昂贵的修理费用和停工。这些情形令人叹息。它们也是例外而不是普遍。有幸的是,今天通过经常性的废油分析发现了许多可能发展成为严重事故的问题。但是对某些设备来说,润滑油质量的偏差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润滑油的传输需要保证润滑油的品质,特别是在润滑可靠性非常必要时尤其重要。同样,一个有品质意识的润滑油供应商对来自那些进行油液质量分析的使用者的反馈,不管是好是坏,都会欣然接受的。 让我们看看润滑油质量怎样能出现偏差的: 配方错误 润滑油配方的改变有时是罪魁祸首,也就是说,添加剂供应商或配方设计师没有进行高级性能测试。这可能导致使用中添加剂冲突,或不能完全在基础油中溶解。按步混合工作的风险很大,或者当急于以配方改良来解决特别问题时,易出现问题。 混合错误 混合润滑油很像是做汤。你要准备那些基础的成分。对润滑油来说,这些成分包括一种或更多的基础油和添加剂(一些是提前混合的),这些成分的浓度可能没按配方,那么润滑油的性能就改变了。也可能是,一种独特的成分完全没加入或者错误加入。 交叉污染 交叉污染与不同的且不相容的润滑油配方混合有关。有时影响可以忽略,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润滑油的性能可能别削弱。交叉污染可以多种方式发生。因为许多混合工厂没有使用专用罐、软管、泵或滤清器。那就会存在以前产品的遗留物。储油罐常常仅靠重力排油。许多工厂通常尝试用大流量管来排出残油。即使再大的努力也会留下不容添加剂的残留物。对于大批船运的润滑油,不洁净的油罐和油罐间隔(或渗漏的间隔)都能导致交叉污染。

受污染的或劣质的给料 许多混合工厂都定期检查他们的给料(像添加剂、基础油这样的原料)质量。然而,并不是所有工厂都有能发现一切潜在污染物的分析能力。例如,在混合工厂的实验室里几乎找不到颗粒计数器。甚至也没有原子散发分光计。一些工厂仅仅进行一些物理工具测试(粘度、闪点等)。 受污染的包装或运输工具 新润滑油的清洁度发生相当变化。新润滑油经常超越建议的使用中的润滑油的清洁水平。我见过一些混合厂清洁新润滑油时使用高性能的滤清器。我也见过不使用滤清器或使用劣质滤清器。很容易发现包装线或传输线上的容器在装罐和密封之前长时间敞着口(暴露在空气和尘土中)。大型运输卡车顶部的盖子在装载前、中和后也可能敞开着。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润滑油的颗粒和水分污染。 贴错标签 这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许多不同的润滑产品都要由混合厂和分销商来处理、分发和包装,润滑油可能被无意间错误包装或者包装上可能贴错标签。 最好是要求你的润滑油供应商提供那些用途特殊润滑油的分析证明(COA)。根据用途,COA可以确定以下几点: 1.基础原料的质量。这一般包括粘度和闪点两项物理特征。 2.添加剂质量和浓度(调配比例)。以正确的浓度加入添加剂,这可以特别的测试来测定。 3.润滑油的性能。这与基础油、添加剂和污染物,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反应 的综合影响有关。例如,适合的添加剂可以提高反乳化率,而不恰当的添加剂或者污染物可以削弱这一重要特性。 4.稠化性能。对于油脂产品,这没有特别的、与稠化和基础油及添加剂相关的仪器和测试方法。

车用润滑油在线监测方法与监测系统.

第 39卷第 6期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Vol. 39 No. 62009年 11月 Journal o f Jilin U niv ersity (Engineering and T echnolo gy Edition Nov. 2009 收稿日期 :2009-01-17. 基金项目 : 86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2006A A 04Z10 ; 长春市科技基金项目 (06G J14 . 作者简介 :刘玉梅 (1966- , 女 , 教授 . 研究方向 :车辆智能检测与诊断 , 车辆性能监测与虚拟测试技术 . 车用润滑油在线监测方法与监测系统 刘玉梅 1, 王庆年 2, 曹晓宁 1, 熊伟 3, 李雪海 1 (1.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 长春 130022; 2.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 长春 130022; 3.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长春 130025 摘要 :通过理论和试验分析的方法确定了介电常数作为润滑油品质衰变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 研发了准确检测润滑油介电常数的玻璃管型车载电容传感器及脉冲调宽式振荡检测电路 , 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润滑油综合性能在线监测系统 , 从而实现了车用润滑油的按质换油 , 克服了观察换油或按期换油的弊端。 关键词 :车辆工程 ; 润滑油 ; 介电常数 ; 电容式传感器 ; 在线监测系统中图分类号 :U 473.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497(2009 06-1441-05 Vehicle lubrication oil on -line monitoring method and monitoring system LIU Yu -mei 1, WANG Qing -nian 2, CAO Xiao -ning 1, XION G Wei 3, LI Xue -hai 1

工业润滑油部分性能指标参数

工业润滑油部分性能指标参数 一、密度与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给定定温度正气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值。对石油液体其标准物质是水。 二、粘度 液体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叫粘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大多数润滑油是根据粘度来分牌号的。粘度一般有五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帕/秒(Pa s)为单位。习惯用厘泊(Cp)为单位,1cp=10-3Pa s。 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m2/s为单位。习惯用厘斯(cst),1cst=1mm2/s。 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的小孔流出200mL 试增所需要的时间(s)与该粘度计测定水的值之比,以0Et表示。 雷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雷德乌德粘度计流出50mL试样所需要量的时间,以s为单位。 赛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赛波特粘度计流出所需要的时间,以s为单位。赛氏粘度分为赛氏通用粘度(以SUV表示)和赛氏重油粘度(以SFV 表示)。

三、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反之亦然。 四、闪点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以℃表示。闪点的测定方法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润滑油的闪点;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润滑油的闪点。 五、凝点 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以℃表示。凝点是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 油品的凝点与蜡含量有直接关系,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越高。因此凝点在石油产品加工工艺中可以指导脱蜡工艺操作。 六、倾点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了的试油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倾点和凝点一样都是用来表示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 七、水分 水分是指油品中的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在石油产品分析标准中有好几

润滑油简单检测方法

农机使用润滑油质量的好坏,对农机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影响较大。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假冒伪劣润滑油,对农机的危害不小,而绝大多数机手没有必需的设备来检验油品的质量,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别人的介绍使用。这些经验往往不十分可靠。现介绍一些润滑油质量的简单检验方法。 一、杂质把润滑油装入试管中,观察有无悬浮的颗粒状杂质。粘度大的润滑油因颜色深,透明度差,悬浮的杂质不易被发现、这时可把这种润滑油用汽油或柴油稀释后再进行观察。 二、粘度将经化验合乎质量标准的润滑油装在试管中,并用软木塞及蜡封口、不要装满,要留5毫米左右高度的空间。把所要检验的润滑油装在另一试管中,所用试管的规格和装油量的多少应与前一试管相同,也用软木塞及蜡封口,同时将两支试管倒置过来,观察气泡的上升速度。如果比标准润滑油中气泡上升速度快,说明这种油的粘度偏低。反之,粘度偏高。 三、润滑性能润滑油润滑性能的好坏与润滑油的粘度有关。通常说没有粘度或粘度降低了,指的是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变差了。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降低以后,附着性或粘着性也相应变坏,这样就不能形成有足够强度的油膜,也就起不到良好的润滑作用。润滑油性能优劣的检验:将沾有润滑油的拇指和食指相互摩擦,如有粘稠的感觉.可以断定这种润滑油还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如有发涩的感觉,可以断定这种润滑油已失去了应有的润滑性能。 四、水分将润滑油装入试管里,观察它的透明度。如果不是清澈透明,而是呈现混浊状,就可以初步判定润滑油中含有水分要想确定油中到底是否含有水分、有两种可靠的方法: 1.将待检油品倒进试管中,油量为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用软木塞及蜡将试管口封死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如有气泡出现,同时发出“啪”、“啪”的响声,并且在油面以上的试管壁上凝结有水珠,就可说明油中有水分存在。 2.将无水硫酸钢(白色粉末)放进装有润滑油的试管中,如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这也能证明油中有水分存在。这两种方法不能给出所含水分的多少,只能根据润滑油在加热过程中冒泡的多少和所加硫酸铜的多少凭经验来估计。 润滑油的检测和鉴别方法 取出少量机油盛在无色透明的容器内,观察其颜色。正常的为棕色和蓝黑色。若呈 乳黄色,则表明机油中掺入了柴油或水分,应及时更换。若呈深黑色,则表明机油已经 变质,必须及时更换。 二、油斑法: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 GB/T391-1977发动机润滑油腐蚀度测定法 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 GB8022-19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8926-2012在用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 GB9170-1988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改进的克氏法) NB/SH/T0059-2010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测定诺亚克法 NB/SH/T0306-2013润滑油承载能力的评定FZG目测法 NB/SH/T0822-2010润滑油中磷、硫、钙和锌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NB/SH/T0824-2010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NB/SH/T0832-2010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SH/T0024-1990润滑油沉淀值测定法 SH/T0028-1990润滑油清净剂浊度测定法 SH/T0061-1991润滑油中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076-1991润滑油中糠醛试验法 SH/T0077-1991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102-1992润滑油和液体燃料中铜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120-1992酚精制润滑油酚含量测定法 SH/T0123-199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 SH/T0187-1992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法) SH/T0188-1992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轴和V形块法) SH/T0189-1992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 SH/T0191-1992(2000)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法 SH/T0193-2008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旋转氧弹法 SH/T0196-1992润滑油抗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197-1992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

XX海运有限公司润滑油检测须知

发布日期:2020.08.28 润滑油检测须知 编 号: XZ1004 修改号: 2.0 生效日期:2020.09.01 页 次: 1/1 上海XX 海运有限公司 操作维护手册 1 目的 本文件对润滑油的检测内容和周期作出规定,旨在防止由于润滑油质量的下降而引发柴油机故障,保证船舶柴油机的安全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的船舶。 3 职责 由船舶轮机长或大管轮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船舶主机采取油样,油样瓶标签应注明船名、机型、润滑油名称和牌号、取样部位、取样时间、与上次化验间隔时间、累计使用时间等。油样送交船舶技术处或经船舶技术处认可的化验单位。化验单位按照国标或部标的试验方法进行各个项目的测定,出具化验数据和处理意见,开具《油品化验报告单》。《油品化验报告单》由船舶技术处负责转交船舶。船舶负责润滑油的日常管理,船舶技术处负责宏观监控并负责具体指导。《油品化验报告单》复印件存船舶技术处。 4 内容 4.1 润滑油常规化验主要项目 4.1.1 系统油常规化验项目: 运动粘度,开口闪点,总酸值,水份,不溶物。 若需化验总碱度,盐份(氯化物),残碳等项目,应在油样瓶标签上注明。 4.1.2 汽轮机油常规化验项目: 运动粘度,总酸值,水份,不溶物。 4.1.3 液压油常规化验项目: 运动粘度,水份,不溶物盐份(氯化物),不溶物。 4.1.4 齿轮油常规化验项目: 运动粘度,水份,不溶物盐份(氯化物),不溶物。 4.1.5 冷冻机油和压缩机油常规化验项目: 运动粘度,总酸值,水份,不溶物。 4.1.6 船舶轮机长或轮机员,可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增删化验项目。 4.2 润滑油化验周期 4.2.1 应按照主、副机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化验润滑油或换油; 4.2.2 若发现润滑油有异状,如稀释、严重污染等,须随时取样化验。 4.3小型机械设备因润滑油总量较少,可用定期换油方式代替化验,但换油必须在《轮机日志》上予以记载。 5 记录与归档 XZ1004-01《油品化验报告单》,船舶保存三年。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油指标: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的NAS1638标准NAS1683:每100ml内最大颗粒数单位:微米

倾点

倾点是用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国际通用倾点。 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人们可以根据油品倾点的高低,考虑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储存、收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但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性能时,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 物理意义;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检测标准:GB/T3535-2006,该标准与ISO 3016-1994等效 燃料油倾点的定义 燃料油有一个技术指标叫做倾点[1],单位是℃。一般来讲所谓的燃料油倾点就是指它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我们都知道,燃料油随着温度的降低,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甚至达到某一温度时它就会凝固而失去流动性。通常讲,燃料油在低温度下的流动性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下降会增高;另外一个是燃料油中原来呈液态的石蜡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以固体的结晶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平时说的倾点有时也称之为“含蜡倾点”。根据定义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倾点越高,自然温度下该燃料油的流动性就越差。我们在实际中也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倾点下降剂来改善燃料油倾点。由于燃料油很多都是要经过长途运送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说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指标。 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 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油指标: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的NAS1638标准

倾点 倾点是用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国际通用倾点。 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人们可以根据油品倾点的高低,考虑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储存、收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但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性能时,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 物理意义;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检测标准:GB/T3535-2006,该标准与ISO 3016-1994等效 燃料油倾点的定义 燃料油有一个技术指标叫做倾点[1],单位是℃。一般来讲所谓的燃料油倾点就是指它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我们都知道,燃料油随着温度的降低,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甚至达到某一温度时它就会凝固而失去流动性。通常讲,燃料油在低温度下的流动性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下降会增高;另外一个是燃料油中原来呈液态的石蜡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以固体的结晶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平时说的倾点有时也称之为“含蜡倾点”。根据定义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倾点越高,自然温度下该燃料油的流动性就越差。我们在实际中也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倾点下降剂来改善燃料油倾点。由于燃料油很多都是要经过长途运送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说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指标。

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 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 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 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可燃性液体液面上挥发出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化合物闪点查询方式: 化工空间网可以按照名称、简称、CAS号查询化合物闪点。[1] 临界点 临界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危险等级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 以上的为可燃品。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安全性质 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闪点越高越安全。在储存 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

润滑油四种简单有效检测方法以及添加技巧

机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械杂质的污染和来自外界的灰尘,运转机件磨损下来的金属屑以及零件受侵蚀而形成的金属盐会使机油变质。 机油变质后呈深黑色、泡沫多并已出现乳化现象,用手指研磨,无粘稠感,发涩或有异味,滴在白试纸上呈深褐色,无黄色浸润区或黑点很多。若不及时更换会加速零部件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经常检查机油是否变质并及时更换尤为重要。 这里介绍几种简易鉴别方法: 1、油流观察法 取两只量杯,其中一个盛有待检查的润滑油,另一只空放在桌面上,将盛满润滑油的量杯举高离开桌面30-40厘米并倾斜,让润滑油慢慢流到空杯中,观察其流动情况,质量好的润滑油油流时应该是细长、均匀、连绵不断,若出现油流忽快忽慢,时而有大块流下,则说润滑油已变质。 2、手捻法 将润滑油捻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反复研磨,较好的润滑油手感到有润滑性、磨屑少、无摩擦,若感到手指之间的砂粒之类较大摩擦感,则表明润滑油内杂质多,不能再用,应更换新润滑油。 3、光照法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用螺丝刀将润滑油撩起,与水平面成45度角。对照阳光,观察油滴情况,在光照下,可清晰地看到润滑油中无磨屑为良好,可继续作用,若磨屑过多,应更换润滑油。 4、油滴痕迹法 取一张干净的白色滤试纸,滴油数滴在滤试纸上,待润滑油渗漏后,若表面有黑色粉末,用手触摸有阻涩感,则说明润滑油里面杂质已很多,好的润滑油无粉末,用手摸上去干而光滑,且呈黄色痕迹。

在对汽车维修保养时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莫过于润滑油。优质的润滑油除了能节省汽油的开销,减少换油的次数外,还能很好的保护发动机。然而车友们往往对润滑油有着各种误解,造成因润滑油使用不当而引起的汽车故障。 误解一:润滑油能多加就多加 润滑油并非越多越好,油量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度线之间。一方面过多的话会增加曲轴连杆的搅拌阻力,使燃油消耗增大。另一方面润滑油过多就会从气缸与活塞的间隙中窜入燃烧室燃烧形成积炭。这些积炭会提高发动机压缩比,增加产生爆震的倾向;积炭在汽缸内呈红热状态还容易引起早燃,如落入汽缸会加剧汽缸和活塞的磨损,还会加速污染润滑油。 误解二:什么时候润滑油变黑了,就该换油了 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对于没有加清静分散剂的润滑油来说,颜色变黑的确是油品已严重变质的表现,但有些汽车使用的润滑油一般都加有清静分解剂。这种清静剂将粘附在活塞上的胶膜和黑色积炭洗涤下来,并分散在油中,减少发动机高温沉淀物的生成,故润滑油使用 一段时间后济南雷克萨斯颜色容易变黑,但这时的油品并未完全变质。 误解三:润滑油经常添不用换 经常检查润滑油是正确的,但只添不换只能弥补机油数量的不足,却无法完全补偿润滑油性能的损失。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污染、氧化等原因质量会逐渐下降,同时还会有一些消耗,使数量减少。 误区四:添加剂用处大 有些车主会有喜欢自行添加添加剂的习惯,这并非是件好事。这种做法不仅不能给车辆带来额外保护,反而易与机油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造成机油综合性能的下降。真正优质的润滑油是具备多种发动机保护功能的成品,配方中已含有多种添加剂,其中包括抗磨剂,而且润滑油最讲究配方的均衡以保障各种性能的充分发挥。

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1、锥入度 锥入度是评价润滑脂稠度的常用指标,它是在规定负荷、时间和温度的条件下,标准锥体沉入润滑脂的深度,单位为0.1mm。锥入度愈大,表示润滑脂稠度愈小,反之则稠度愈大。 润滑脂的稠度等级是按锥入度来划分的,国内、外都采用美国润滑脂协会(NLGI>按工作锥入度划分的润滑脂稠度等级,润滑脂的级号愈小,锥入度愈大,润滑脂愈软。 2、滴点 在试验条件下,润滑脂从杯中滴下第一滴或成柱状触及试管底部时的温度,称为润滑脂的滴点。滴点是衡量润滑脂耐温程度的参考指标,一般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要低于滴点20-30℃,这样才能使润滑脂长期工作而不至于流失。 润滑脂滴点的高低,主要撒于稠化剂的种类和数量。 3、保护性能 润滑脂的保护性能是指保护金属表面、防止生锈的作用,它包括三个方面:①本身不锈蚀金属;②抗水性好,即不吸水、不乳化、不易被水冲掉;③粘附性好、高温不滑落、低温不龟裂,能有效地粘附于金属表面而将空气和腐蚀性物质隔绝。 4、安定性 润滑脂的安定性包括胶体安定性、化学安定性和机械安定性。润滑脂

在贮存和使用中的抑制析油的能力,称为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胶体安定性差的润滑脂,析油严重,不宜长期贮存。发现润滑脂轻度析油时,可将其搅拌均匀后尽早使用。润滑脂在贮存和使用中抵抗氧化的能力,叫做润滑脂的化学安定性。皂基脂比较容易氧化,严重氧化的皂基脂,颜色变深,有恶臭,对金属产生腐蚀,自身变软或结块。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受到机械剪切时,稠度立即下降,当剪切作用停止后,其稠度又可恢复(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程度)。机械安定性差的润滑脂,其使用寿命短。 5、流变性 润滑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流动的性能,称为流变性,其参考指标有强度极限和相似粘度。从降低机械摩擦力和便于管道供脂出发,润滑脂的强度极限和相似粘度不宜过大。 6、蒸发损失 润滑脂在使用中常常由于流失、蒸发和氧化变质而逐渐消耗,特别在高温工作时蒸发更易成为严重的问题。蒸发夺去了脂中的润滑液体成分,从而改变了润滑脂组织影响其使用性能。 润滑脂的蒸发性对既需要在高温同时也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零下低温工作的润滑脂,其基础油的粘度和凝点都要求很低,而大多数低粘度、低凝点的矿油都含有较轻的馏分,在不高温度(100℃)时就会大量蒸发。因此,宽温度范围使用的润滑脂常常只能用合成润滑油作基础油。 将蒸发损失和滴点结合起来,可以较好地评价高温润滑脂的高温性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项目润滑油检测标准 东标能源检测中心润滑油检测项目有:外观、色度、密度、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倾点、酸碱值、中和值、水分、机械杂质、灰分、硫酸灰分、残炭、泡沫性、凝胶指数、过滤性、承受能力、清洁度、液相锈蚀、抗擦伤试验、初馏点、油膜质量、蒸发量、防腐蚀性、硬化实验等等。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标检测中心是一家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提供润滑油检测分析服务,出具国家认可第三方检测报告。可以检测的润滑油产品包括:机油、润滑剂、齿轮油、液压油、白油、润滑脂等。 外观(色度)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密度 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粘度 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闪点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凝点和倾点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但是特别还要提及的是,在选用低温的润滑油时,应结合油品的凝点、低温粘度及粘温特性全面考虑。因为低凝点的油品,其低温粘度和粘温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但也有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