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规则与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性

合集下载

Markov区制转移“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在我国的非线性特征

Markov区制转移“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在我国的非线性特征

Markov区制转移“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在我国的非线性特征【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正文中,首先介绍了Markov区制转移模型,然后概述了“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

接着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现状,探讨了非线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我国非线性货币政策的应对策略。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货币政策的非线性特征,为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Markov模型、转移矩阵、泰勒规则、货币政策、非线性特征、我国、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应对策略、结论、未来研究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货币政策对于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过去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线性模型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线性模型往往无法准确描述货币政策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

引入更为灵活和适应实际情况的模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研究旨在探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与“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在我国的应用及其非线性特征,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揭示我国货币政策的非线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深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非线性特征,特别是针对Markov区制转移“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现状的分析,结合非线性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旨在揭示货币政策非线性特征的形成机制,深入了解我国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为我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非线性货币政策应对策略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体系,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货币政策关注资产价格波动了吗——基于泰勒规则的实证分析

中国的货币政策关注资产价格波动了吗——基于泰勒规则的实证分析

J un .2 01 3
中 国的货币政 策关注 资产价格波动 了吗
— —
基 于泰 勒规 则 的 实证 分 析
何 圣 财
( 漳 州 师 范 学 院 经 济 学 系 ,福 建 漳 州 3 6 3 0 0 0 )
摘 要 :在 较全 面地 梳理 了历 年 来关 于资产 价格 波动 与货 币政 策反应 有 关文献 的基 础上 ,运 用泰
格 中提 取 通 货 膨 胀 信 息 来 做 预测 的 信 号 。 M i s h k i n
( 2 0 0 7 )认 为货 币政 策要 对资 产 价 格 波 动 作 出反 应
将会 面 临如 下 困难 :一 是无 法精 确衡 量资 产价 格泡 沫 ,二 是关 注过 多 的 目标将 会使 央行 很难 决策 ,最 后 ,货 币政 策对 股价 的传 导作用 很 弱 。因此 ,央行 对 资产 价格 波动 作 出反应 很 不 现 实 并且 意 义不 大 。
定 ,而 以房 地产 、股 票为 代表 的资 产价格 却 波动剧 烈 。在 此背 景下 ,国内外 学者对 于 货币政 策 是否应 该 关注 甚至 干预 资产 价格 展开 了剧 烈 的讨 论 。 ( 一 ) 货 币政策 应该 关注 甚 至干预 资产价 格 P o o l e( 1 9 7 0 )认 为 当资 产 价 格 的 波 动 是 由 非
论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C e c c h e t t i( 2 0 0 0 )重复了 B e r —
时 ,他通 过一 个纳 入资 产价 格 的通 货 膨胀 预测模 型
对 多 个 国 家 进 行 了 检 验 ,发 现 预 测 效 果 甚 好 。 G o o d h a r t( 2 0 0 1 ) 更是 建立 了一 个 包 含 资 产 价格 的 金融状 况 指 数 F C I来 反 映 未 来 通 货 膨 胀 压 力 。 R i g o b o n a n d S a c k( 2 0 0 1 ) 通 过 一 定 的识 别 方 法 发 现 美联储 实 际上 已经 对 股 价 波 动 作 出 了反 应 。F i .

Markov区制转移“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在我国的非线性特征

Markov区制转移“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在我国的非线性特征

Markov区制转移“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在我国的非线性特征程建华;王冲【摘要】本文研究了“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在我国的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存在两个区制状态,即基于“泰勒规则”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调整既存在积极的区制状态,也存在消极的区制状态,并且利率没有起到调节产出的作用;具有马尔可夫区制转移的泰勒规则能更好地适用中国的实际政策规则.【期刊名称】《商业研究》【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69-73)【关键词】泰勒规则;区制状态;资本市场【作者】程建华;王冲【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合肥23060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2;C812一、引言货币政策形成的非对称性可能是多方面的。

Dolado(2004)认为导致货币政策非线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央银行的损失函数是非二次型的损失函数,也可能是供给曲线的非线性所致。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经济学人主观预期的非对称导致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理性的经济学人在经济衰退期和经济高涨期对经济前景形成不同的预期,从而导致了货币政策在调控过程中的非对称性。

例如,Liu、Waggoner和Zha(2008)研究表明,理性经济人对货币政策执政当局的政策风格发生变化时会做出反应,使得其对未来的预期贴现发生改变,而对未来预期的改变使得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明显的非对称性。

目前对非线性的货币政策估计多是利用泰勒规则作为货币当局的政策规则。

早期对泰勒规则在中国的运用主要是估计线性泰勒规则在中国适用性。

对泰勒规则各种形式的估计发现,泰勒规则的利率变量具有很强的平滑性 (谢平和罗雄,2002;卞志村,2006;陆军和钟丹,2003)。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渐加速,利率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不断增强,于是一些学者对泰勒规则在中国的运用进行了拓展,加入汇率、资产价格、货币供应量等变量 (朱培金,2013;张庆坤,2012;郭福春和潘锡泉,2012;李琼和王志伟,2009),以期获得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泰勒规则。

基于泰勒规则的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析

基于泰勒规则的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析

基于泰勒规则的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析运用基于泰勒规则的汇率决定模型,利用中美两国相关宏观经济指标,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中美两国宏观经济波动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泰勒规则的汇率决定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利率、产出缺口以及上一季度的实际汇率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对外经济交往和制定相关政策过程中,必须关注宏观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标签:人民币汇率;泰勒规则;宏观经济指标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371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经济转型速度加快。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发生了很大改变。

2014年以来,人民币一改过去十多年间的单边升值趋势,对美元持续贬值。

截止2016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从1∶6.10贬值到1∶6.9左右。

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急剧变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顺利进行,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研究国内外宏观经济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机制,为做好人民币汇率预测,及早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近年来,部分学者把货币政策理论和汇率理论结合起来,利用泰勒规则和利率平价理论构建基于泰勒规则的汇率模型,解释宏观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现有研究证明,相对于其他基于宏观指标的汇率模型,基于泰勒规则的汇率模型的解释力最强(Ince,Molodtsova 和Papell,2016)。

陈平和李凯(2010)、邓贵川和李艳丽(2016)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他们的研究着重比较了各种模型的预测效果,没有分析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运用基于泰勒规则的汇率模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变动对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影响。

2研究设计Engel和West(2006)最早将泰勒规则和利率平价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宏观经济变量对汇率的决定。

Molodtsova和Papell(2009)对泰勒规则加以修正,并证明了修正后的模型预测效果比其他模型更强。

泰勒规则及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

泰勒规则及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

Finance金融视线 2018年3月053泰勒规则及其在我国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李小文摘 要: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其中泰勒规则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泰勒根据美国的实际经济数据提出的针对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泰勒规则为各国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依据,因此泰勒规则的适应性分析已成为了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制定货币政策时是否可以以泰勒规则为依据进行了分析,通过Eviews软件进行了模型的建立、估计和检验,发现目前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宜以泰勒规则作为依据,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介目标 货币当局 利率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053-03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等银行体系调整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调整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并间接地影响收入、就业、物价等最终目标变量,利率、货币供给量等这些变量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最初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兴起后,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作为依据,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政策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如果继续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那么政策就会出现重大失误。

因此,90年代起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泰勒规则”作为依据,确立了以实际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美国运用泰勒规则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依据,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泰勒规则及其政策含义1.1 泰勒规则泰勒规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John Taylor 于1993年提出的,泰勒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几个主要工业化国家在1985年~1992年的实际经济数据研究,发现真实利率是唯一能与物价和经济增长率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从而提出了针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

开放经济中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阀值协整检验

开放经济中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阀值协整检验

开放经济中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阀值协整检验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背景而设定泰勒规则阀值协整模型,并应用极大似然估计和仿真试验实现阀值协整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实际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协整关系的存在表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规则性。

进一步,央行能够根据货币政策的松紧非对称地调节利率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又具有相机决策特征。

调节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央行的上述调节效应很弱,不显著。

由此说明,现阶段以利率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不能保证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

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便更好发挥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泰勒规则 阀值协整 非对称调节实践经验表明,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最优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采取相机决策还是一定的规则却是久争不决的热点课题。

泰勒规则既涵盖了单一规则的理念,又秉承了相机决策的灵活性,因而得到西方学者的青睐,并成为许多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所遵循的规则。

从实际背景看,我国在1996年正式引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但实际运行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指标在可控性、可测性以及与最终目标的关联度上均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为此,有些作者提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借鉴泰勒规则,采用利率指标①。

进一步,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人民币汇率有管理浮动范围的放宽, 实施泰勒规则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也正逐步成熟。

国内一些学者已就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本文以现有研究为基础,针对我国的实际经济背景,扩展和改进国内外文献中有关泰勒规则的估计和检验方法,特别是应用非线性阀值协整(下称阀值协整)②,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长期均衡以及利率的非线性短期动态调节,并基于此结果提出货币政策建议。

开放经济中的泰勒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

开放经济中的泰勒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

实证分析 , 因而缺乏坚 实 的理 论基础 ; Cai 以 l d (97 r a等 19 , 20 ) 0O 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就把研究方 向转 向现代 经济 学理 论模 型 , 且通 过 严格 的数 理模 型推 导得 到 了类 似 并
于泰 勒 法 则 的利 率 反 应 函 数 。 世 界 经 济 的 高 速 发 展 使 全 球 各 个 国 家 ( 地 区 ) 经 或 的
上 , 展 了标 准 泰 勒 法 则 的 内涵 , 试 图 用 中 国 货 币 政 策 发 并
数 据 对 泰勒 法则 的 扩 展 型 进 行 实 证 检 验 。
泰 勒 (9 3 曾提 出 一 个 非 常 具 体 而 又 简 单 的 货 币 政 19 ) 策 规 则 , 时 利 用 此 规 则 考 察 了 美 国 18 19 同 97 92年 的 货 币 政 策 , 且 发 现 这 种 规 则 和 美 国 货 币 政 策 的 实 际 操 作 并 拟合 得 很 好 , 就 是 著 名 的 “ 勒 规 则 ” 近 来 的 许 多 研 这 泰 。 究也 表 明 , 规 则 能 较 好 地 反 映 西 方 国 家 成 功 的 货 币 政 该 策 实 践 的实 质 , 以 实 际 上 也 已 经 成 为 美 联 储 、 洲 中 央 所 欧
本 文的第二部 分将 介 绍标 准的 泰勒 法则 , 时 提 出 同
扩展型泰勒法 则 的具 体形 式 ; 三部 分是 利用 中 国货 币 第 政策 的实际数 据对 泰 勒法 则进 行计 量 检验 ; 后 一部 分 最
提 出本 文 的 主 要 结 论 和 需 要 改进 的方 向 6
银行 、 英格 兰银 行和 加 拿大 银行 操作 货 币政 策 的理论 依
m n tr u h r y s o l o e lc h nl e c fU A i h r c s fd s n n t o n mo ea y o ea y a t oi h u d n tn ge tte if n e o S n te p o e s o e i i g i w n tr t u g s

泰勒规则在我国基准利率确定中的应用

泰勒规则在我国基准利率确定中的应用

泰勒规则在我国基准利率确定中的应用徐冯璐【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强化利率调控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如何科学确定基准利率成为货币政策中关注的焦点.以美国为代表的利率市场化国家把泰勒规则作为利率调控的重要依据.本文在深刻比较中关两国泰勒规则实施背景差异的基础上,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分割点,就危机前后及整体层面的非线性视角对泰勒规则在我国20年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泰勒规则在我国是一个稳定的利率规则,可以作为央行利率调控的参考.但利率对产出缺口的反应很小,说明利率传导机制存在阻碍.而且,危机前后泰勒规则出现某些结构性变化,说明国际冲击对我国金融市场有较大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期刊名称】《兰州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3)004【总页数】9页(P32-40)【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泰勒规则;分阶段检验;货币政策【作者】徐冯璐【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1996年我国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已过了20年,央行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定价机制和传导机制日趋成熟,在市场中利率价格杠杆作用不断加强。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过程中,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会更倾向于利率调节,建立以短期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体系,如美国奉行以泰勒规则来调整实际利率,作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在实践中,泰勒规则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的央行所接受,已成为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和加拿大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尺度。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强化利率调控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如何科学确定基准利率成为货币政策中关注的焦点。

我国利率是否也遵循类似的泰勒规则?如果是,又是怎样的具体形式?泰勒规则能否为我国货币政策基准利率的确定提供参考?下一步,我国是否可以参照泰勒规则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这些都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中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缺口的ADF单位根检验 t一统计量 1%临界值
一4.10 一3.53 -4.13
P值
O.00 O.00 O.oo
AIC l 2 l
一5.1l 一4.9l 一4.7l
结论 I(1) I(0)
I(I)
(三)结构变化的断点识别 除了随机趋势,结构变化是造成时间序列不 稳定的另一个因素。在现实中无论政策调整还是 制度变化或者外部冲击,如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 转变为浮动汇率、金融危机、石油危机等等,都 有可能造成经济数据的结构性变化。计量经济学 对这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对数 据和经济事件的观察做出主观判断来确定结构变 化点,如Chow检验。另一种是为了克服已知断
Taylor对1985--1992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研 究发现,如下形式的利率规则很好地描述了联邦 资金利率的动态变化…。
r=p+0.5y+0.5(p-2)+2 (1)
其中,r为联邦基金利率,P为前四个季度 的平均通货膨胀率,Y为实际产出缺口。 泰勒规则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第一,中央 银行要在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的波动性,而不是 在二者的水平之间权衡。两者组合形成一个效率 边界,即泰勒曲线。沿着这条曲线,与产出围绕 其自然水平每次波动相对应,是通货膨胀的波动 性,二者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即要使通货膨胀 的波动性越小,付出的代价是产出缺口的波动性 也就越大。典型的例子是,石油危机这类供给冲 击,使中央银行在稳定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陷入 顾此失彼的两难抉择。第二,中央银行把短期利 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根据产出偏离潜在产出,
第4期(总第341期) 2012年4月
财经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Number
4(General
Serial NA 341)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g.cues
April,2012
泰勒规则与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性

宇,李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本文利用泰勒规则分析我国利率变化与通货膨胀波动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利率 规则总体上还是处于被动适应状态,但1999年以后,利率规则无论反应力度还是平滑程度比以 往有所改善,这部分解释了我国通货膨胀波动性渐趋缓和的现象,但反应力度不足以发挥实际 利率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造成我国高通货膨胀惯性的重要因素。其政策含义是加
Clarida等旧1对(3)式进行改进,以反映货 币当局的前瞻性行为的前瞻式泰勒规则:
iT----i7+13..址(E[订t+k

n。]一百’)+p。。+qE[xt+q

Q1]
(4)
其中,iT是t期货币政策名义利率目标,
订m表示从t期到t+k期的通胀变化率,1r1。为通 胀目标。Xt+q表示t期到t+q期的平均产出缺口, E是期望因子,Q。表示在t期掌握的信息集,rT 为通货膨胀和产出处于目标水平时的均衡名义利 率。目标利率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反应取决 于系数p。和p。。如果p。>l,p。>O,那么利率
收稿日期:2012-02—15
作者简介:王宇(1970一),男,黑龙江大庆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通货膨胀等方面的研究。E.mail:wxym@y・h咄m
万方数据
泰勒规则与我国通货膨胀的波动性
19
定汇率目标的结论口J。货币当局主要是根据对 于未来通货膨胀和产出预期调整利率,利率水平 是通货膨胀预期和产出预期的函数。Orphanides 研究显示,引入前瞻项有助于改善联邦利率对产 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缺口的反应,但随着预测区间 长度增加,效果明显下降H J。Nelson将历史分析 法与反应函数法结合起来,在分析货币历史数据 基础上估算中央银行反应函数HJ。这些研究涉 及到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和德意志联 邦银行。此外,其他如汇率、价格水平、资产价 格等经济变量也相继引人泰勒规则,以增进其解 释能力和估计效果。Taylor把汇率变量纳入泰勒 规则,研究发现,对汇率直接反应的货币政策规 则并没有增进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稳定性,效果有 时不如传统的泰勒规则明显”J。二是从非线性 关系的视角考察参数的结构性变化和时变通货膨 胀目标对泰勒规则的影响。Davig和Leeper扩展 具有区制转移的前瞻性泰勒规则,认为中央银行 并非始终遵守泰勒原则,使反应函数的参数一直 保持在积极式区制状态,而是可能为了应对金融 危机等问题转入被动式区制,这将导致通货膨胀 的波动性比稳态时显著上升哺J。上述研究对泰 勒规则做了进一步拓展,形成了后顾式、前瞻 式、非线性和混合式等多种类型。 国内学者基本上沿着上述思路对泰勒规则及 其拓展形式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检验。谢平和罗 雄运用历史分析法与反应函数法把我国货币政策 运用于检验泰勒规则,认为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 的偏离之处恰恰是政策操作滞后于经济形势之 时,建议把泰勒规则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参照尺 度,用以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o 7I。赵进文和高 辉对1993--2002年我国货币政策利率规则进行 估计,考虑了汇率对长期目标通胀率的影响,构 造了动态季度目标通胀率【8】。刘斌建立了混合 型货币政策模型,研究得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偏重 对产出的考虑,中央银行的相机决策行为,往往 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的结论【9J。王胜和邹恒甫 构建开放条件下的泰勒规则,把美、日、欧盟等 作为影响我国经济的外部因素,经验分析表明在 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受到美国经济金融 状况影响较大【101。张屹山和张代强基于目前我 国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事实,把货币 增长率引入泰勒规则,结果发现这个反应函数较 好地描述同业拆借利率、存贷款利率及两者利差
p=仉,同时用r。和1T1。分别代替上式中2%的均 衡利率和通货膨胀目标,对(1)式调整后得到: i:=(r’+1r1)+1.5(霄。一1r1)+o.5(y,-y:) (2) 令iT=r‘+1r’,进一步简化得到一般形式的
泰勒规则: i:=i1+b,.o(订。一1r1)+b。.o(y。-ytP)
(3)
二、泰勒规则及其扩展形式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的泰勒规则是在美国货币 政策经验分析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由于各国经济 金融结构不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市场化程度与 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这些差距必然在总体经济 模型的参数上有所反映,因此这里对泰勒规则做 一般化处理。
令r=^y=x。=ytmy?,其中y?为潜在产出,
表1 变量 利率 通货膨胀 产出缺口
ADF
估计潜在GDP,产出缺口为塑生毛芸11,其中

Y为季节调整后的实际GDP,Y‘为潜在GDP。 2.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经济数据非平稳性带来的 伪回归问题,本文使用ADF单位根检验进行平 稳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通货膨胀不存 在单位根,利率和实际产出缺口的一阶差分序列 检验结果显示在l%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单位根 假设,即差分后的变量为平预期产出率 的反应不足【l¨。上述研究大多认为现阶段我国 的泰勒规则具有不稳定性特征,这启发了一些学 者尝试考察经济变量的结构变化对泰勒规则估计 结果的影响。王建国运用Chow检验发现,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名义利率的弹性明显增 强【I 2l。郑挺国和刘金全把泰勒规则扩展为具有 时变通胀目标的区制转移模型,研究发现我国的 货币政策规则存在“惰性”和“活性”两个区 制,后者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泰勒规则[131。
其中,参数B卜。∈(0,1)反映平滑调整 的程度,v。表示均值为零的外生利率冲击的随机 扰动项,i。是货币当局设定的当前利率水平。 把(4)式代入(5)式,得到引入利率平 滑机制的泰勒规则为:
i。=(1-13i.一1)(i1一B。.+k1T1+13宵.“耵t+k+p。,+qx呐)+Bi (L)it_l+8。 (6)
万方数据
财经问题研究
2012年第4期
总第341期
态‘2|: i。=p;(L)i。,+(1-13i。一1)i:+v。
(5)
供求状况,而且与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之间互为 因果。因此,本文沿用谢平和罗雄¨1的方法, 把银行间市场7天期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作为市场 利率的代理变量。1994p1995年的数据选取上 海融资中心同业拆借利率。之后的7天同业拆借 利率数据取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各期, 季度平均后得到季度同业拆借利率。 (2)通货膨胀率。选用CPI作为衡量通货 膨胀率的指标。对CPl月度数据进行三项移动平 均求出季度CPI数据,即可求出通货膨胀率= (季度CPI-1)×100%。 (3)产出缺口。季度GDP为当季发生数, 即用本季的当年累计数减去上年的当年累计数。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把名义季度GDP转 化为实际值,方法为:实际季度GDP=名义季度 GDP/(CPI/100)。为了避免季节变动对实际 GDP的影响,利用X—12方法对实际GDP进行 季节调整,之后利用HP滤波方法(入=l 600)
点检验带有的主观性,把数据结构变化点内生化 的未知断点检验方法,如Zivot-Andrews的单结 构断点检验。随着技术和算法的进步,Bai和 Perron又提出多结构变化断点检验方法。考虑到 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经历过两次金融危机以及 汇率制度改革等重大经济事件,本文使用Qua-
dt—Andrews未知断点检验,对CPI的AR(1)模
其中:
£。=一(1-13i,一I){p。.“(1rt+k—E[订。“I Q。])+p州 (x,.q-E[竹m Q。])}+H
由于用t一1期数据的信息集与t期的信息集 无关,故E【y¨IQ。】=o。我们使用GMM方法对 (7)式估计向量13。’+k,p"k,p¨。,pt._。,工 具变量为通胀、产出缺口、利率的滞后项和通胀 的4个滞后值。
E[i。一(1一Bi,一1)(Bo.“+13,.+k霄.+k+13。.qx¨q)一 Bi(L)it.1 Z。]=0 (7)
三、数据处理及相关检验 1.数据选取 本文选用1994--2010年的相关季度经济数 据进行实证检验,共68个样本数据。 (1)短期名义利率。目前我国利率处于市 场化进程中,国债市场总体规模相对较小,还不 足以发挥引导市场利率的基础作用。而同业拆借 市场利率和债券回购利率、票据贴现利率的利率 市场化程度较高,三者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程 度。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相对于 其他两个市场更健全,能够反映货币市场的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