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英文对照表

建筑设计中英文对照表
建筑设计中英文对照表

建筑设计中英文对照表

目录:

Cover封面

Content目录

Design Explanation设计说明

Master Plan总平面

Space Sequence Analysis景观空间分析

Function Analysis功能分析

Landscape Theme Analysis景观景点主题分析图

Traffic Analysis交通分析

Vertical Plan竖向平面布置图

Lighting Furniture Layout灯光平面布置示意图

Marker/Background Music/Garbage Bin标识牌/背景音乐/垃圾桶布置图Plan平面图

Hand Drawing手绘效果图

Section剖面图

Detail详图

Central Axis中心公共主轴

Reference Picture参考图片

Planting Reference Picture植物选样

材料类:

aluminum铝

asphalt沥青

alpine rock轻质岗石

boasted ashlars粗凿

ceramic陶瓷、陶瓷制品

cobble小圆石、小鹅卵石

clay粘土

crushed gravel碎砾石

crushed stone concrete碎石混凝土

crushed stone碎石

cement石灰

enamel陶瓷、瓷釉

frosted glass磨砂玻璃

grit stone/sand stone砂岩

glazed colored glass/colored glazed glass彩釉玻璃

granite花岗石、花岗岩

gravel卵石

galleting碎石片

ground pavement material墙面地砖材料

light-gauge steel section/hollow steel section薄壁型钢light slates轻质板岩

lime earth灰土

masonry砝石结构

membrane张拉膜、膜结构

membrane waterproofing薄膜防水

mosaic马赛克

quarry stone masonry/quarrystone bond粗石体

plaster灰浆

polished plate glass/polished plate磨光平板玻璃panel面板、嵌板

rusticated ashlars粗琢方石

rough rubble粗毛石

reinforcement钢筋

设计阶段:

existing condition analysis现状分析

analyses of existings城市现状分析

construction site service施工现场服务

conceptual design概念设计

circulation analysis交通体系分析

construction drawing施工图

complete level完成面标高

details细部设计、细部大样示意图

diagram示意图、表

elevation上升、高地、海拔、正面图

development design扩初设计

façade/elevation正面、立面

general development analysis城市总体发展分析

general situation survey概况

general layout plan/master plan总平面

general nature environment总体自然分析

grid and landmark analysis城市网格系统及地标性建筑物分析general urban and landscape concept总体城市及景观设计概念general level design总平面竖向设计

general section总体剖面图

layout plan布置图

legend图例

lighting plan灯光布置图

plan drawing平面图

plot plan基地图

presentation drawing示意图

perspective/render效果图

pavement plan铺装示意图

reference pictures/imaged picture参考图片

reference level参考标高图片

site overall arrangement场地布局

space sequence relation空间序列

specification指定、指明、详细说明书

scheme design方案设计

sketch手绘草图

sectorization功能分区

section剖面

site planning场地设计

reference picture of planting植物配置意向图

reference picture of street furniture街

道家具布置意向图

设计描述:

a thick green area密集绿化administration/administrative行政administration zone行政区位

function analysis功能分析

arc/camber弧形

askew歪的、斜的

aesthetics美学

height高度

abstract art抽象派

artist艺术家、大师

art nouveau新艺术主义

acre英亩

architect建筑师

be integrated with与……结合起来

bisect切成两份、对开

bend弯曲

boundary/border边界

operfloor架空层

budget预算

estimate评估

beach海滩

building code建筑规范

《 建筑设计基础Ⅰ》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 《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部建筑装饰设计教研室 课程编号: 03122011 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 学分:6 总学时 112 (理论学时 40 ;实践(实验)学时: 72 )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就是为建筑学专业开设得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学设计系列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就是建筑设计入门得关键。 本课程得教学宗旨与目标就是通过系统得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课程作业过程训 练,培养学生对建筑形式语言得认知、运用、表达能力与初步得建筑设计构思能力,为学习后续得建筑设计课程打基础。 二、本课程得目得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就是建筑设计得启蒙 教育,就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得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即“悟性——理性——创造性”过程得重要环节,更就是建筑设计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得目得任务就是: 1.建立正确得建筑观; 2.对建筑设计体系得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得感性认识与一般了解,对名建筑得欣赏与评价; 3.掌握建筑设计得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即建筑功能、空间、环境得概念,平立剖面得含义以及规范表达,形式美得法则等; 4.建筑表现技能得表现:建筑制图、渲染技法、模型制作、徒手表现、建筑速写等。 三、本课程与其她课程得关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主导课程——建筑装饰设计系列课程得先修课程。本课程所讲授得内容与所进行得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得建筑

装饰设计课提供预备知识与技能。 四、本课程得基本要求 1.建筑表达部分: ·学习水彩渲染技法; ·学习模型制作方法,及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2.建筑形态构成部分: ·培养对建筑形体得认知与组合加工能力; ·培养对建筑空间得认知能力,学习设计、创造建筑空间得方法。包括认识不同空间类型(动、静、开敞、封闭、流动、引导……)与学习空间限定得手法(设立、下沉、升起、围合、覆盖……); ·加强对各种建筑形式要素(形状、色彩、尺度、质地、方向、位置)得直觉及相关性认识,培养用形式要素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学习建筑形式得加工方法( 附加、重复、穿插、切削、旋转、、、、)。 3.建筑美学部分: 学习美学原理,培养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将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训练贯彻于一切作业得环节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变化与统一得方法。 4.建筑设计入门部分: 初步了解建筑设计得程序与方法。 五、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建筑初识 (4学时) 了解重点:初步接触建筑概念,介绍与本课程相关得基本内容及工程字规范书写。 难点:学习这门课程得目得与达到何种标准。字体结构与笔画特点。 第二部分徒手线条练习 (4学时) 掌握重点:徒手线条得组织、排列、衔接、构图等表达。 难点:线条得流畅、间距得疏密、衔接得方法、黑白灰得对比关系等。 第三部分工具线条练习 (6学时) 掌握重点:学习用墨线综合表现得方法,训练构图能力,加强审美感觉。 难点:墨线线条衔接得当,图面精良。 第四部分建筑绘图练习 (10学时) 掌握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规划法规和风格回复1:建筑模数与300mm为模数,如房间的进深都是与300为模数,如:1.2m,1.5m1.8m,2.1m.....等,门窗也如此;2:风玫瑰图,是在建筑总平面图中才会出现的,它反映该地的风向,3:地震烈度是指该建筑物的设计抗震等级:4:人流宽度一般指通道大小,如楼梯多宽内廊同道多宽:5:日照间距是指两建筑物将不得挨得太近,要有一定的采光距离;6:设计观点是指本户型设计有怎样的优点啊;9:地基是指承载基础的土;10:基础是承载整个建筑物的;12:层高是指建筑某楼层面到上一楼层面的高度;13:楼地面到该层的楼板下距离;15:休息平台是楼梯与楼梯之间连接的平台;16:散水是在该建筑物的底层沿外墙地面一圈的,一般宽度600~1000mm;17:明沟是在散水外的排水沟渠;18:圈梁是提高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性围绕基础做成封闭的梁,分地圈梁和屋面圈梁;19:够构造柱一般有在砖混结构的房子中,主要提高建筑抗震能力;21:找坡在屋面中,主要是把平的楼面用砂浆找一定的坡度利益排水; 1、模数——模数指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共6个;分模数的基数为1/10M,1/5M, 1/2M共3个.使用3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统一模数制》中为了既能满足适用要求,又能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而规定的。 2、交底——由主管技术领导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待,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具体有 1、设计交底,即设计图纸交底。这是在建设单位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各施工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与各设备专业施工单位)进行的交底,主要交待建筑物的功能与特点、设计意图与要求等。 2、施工设计交底。 3、风玫瑰——总平面图中表明主要风向的玫瑰图。 4、人流宽度——单股人流的宽度,通常以普通成年人的肩膀宽度55cm为单位,即双股人流宽度为11Ocm,三股人流宽度为165cm。 5、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6、设计视点——设计师在初涉之处就已定的设计思路和侧重点。 7、地基——直接承受构造物荷载影响的地层。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 8、基础——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通常地基以上正负零以下统称为基础。 9、层高——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0、净高——净高是指室内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高度。 11、楼层平台——楼层与楼梯的连接平台。 12、休息平台——楼梯与楼层之间的转向平台。 13、披水条——在可能因为淋水而影响使用功能的部位用抹灰或其他方式施工的用于有计划的止水条,俗称“披水条”。 14、散水——与外墙勒脚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保护墙基免受雨水侵蚀。 15、明沟——没有盖盖板的沟道,用于排水的叫排水明沟,用于管道的叫明沟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专著类: 1、《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 2、《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3、《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4、《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注:有志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同学可以选读。 9、《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世界室内设计史》((美)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拙匠随笔》(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13、《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助于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由来。 1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注:已知最早的建筑设计理论著作,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著名的“坚固、美观、实用”的建筑三原则。 15、《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安藤忠雄连战连败》((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7、《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8、《负建筑》((日)隈研吾,山东人民出版社) 注: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辨。 19、《普利茨克建筑大师思想精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 住宅建筑设计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进行 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 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般应 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 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 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 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 它由设计说明书、 设计图纸、 投资估算、 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 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 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 型。 建筑方案 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 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 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 建筑方案设计的 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 建筑、结构、给水排 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 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 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 简图进行表示。 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 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 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 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 、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 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为: 1.封面; 2.扉页; 3.初 步设计文件目录; 4.设计说明书; 5.图纸; 6.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7.工程概算书。在可以用设计 也可以采取 建筑方案设计

房屋建筑学《名词解释》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的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勒脚: 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叫勒脚。 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指的是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0C时所延续的时间。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持力层:地基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防水,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 节能建筑 即在建筑中保持能源,意思是要减少能量的散失;要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通称为节能建筑。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高层建筑 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45-95)规定,10层和超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又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难度等,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圈梁及其作用 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梁。圈梁配合楼板共同作用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

小学设计说明

南宁市桂雅路小学设计方案说明 建筑篇 一、设计依据 1.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2.业主提供的项目任务书,用地红线范围及现状图; 3.《民用建筑通则》GB50352-2005;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45/T392-2007; 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 7.《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2; 8.国家、省及地方有关的法令、法规。 二、设计理念 1.背景介绍 南宁风岭新区介绍 凤岭新区位于南宁市东部,以商务和会展为主导功能,规划用地面积为28.783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凤岭新区将保持凤岭丘陵地貌特点,依山傍水进行居住布置,体现生态特点的居住环境,依托会展中心,设置一定规模的市级文化设施。凤岭片区以民族大道为界,南片区主要布置全市性的会议、展览、文化和体育设施,北片区主要布置体现生态特点的高档次的生态居住区。凤岭新区规划设置3条东西向和1条南北向的交通轴,即凤岭南路、民族大道、佛子岭路以及凤凰岭路接铜鼓岭路,其余道路以各功能区间的次干路和居住小区间的支路为主。 南宁市从2002年起,依托民族大道东延长线和竹溪大道的建成通车,开始大规模地开展凤岭新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设完成了凤岭北片区凤翔路、佛子岭路、凤凰岭路等10多条主次干路;投入资金9亿多元建设的长湖东路延长线、枫林路、高坡岭路等道路正在抓紧施工。凤岭南片区也配合会展中心和琅东客运站的建成使用,完成了会展路、龙盘路、青秀路等近10条主要道路建设。 基地概况 项目位于南宁市凤岭新区精英住宅区“荣和大地”内。项目用地位于住宅区北部中央,与住宅区紧密相连,西面为银杉路,南面为住宅区幼儿园。总用地面积为28000平方米。 有利条件 基地500米服务半径内均为高标准建设的居住小区。现已开始销售的楼盘有联盟新城、盛世名城等高端楼盘。周边小区居民主要为南宁市中高端收入者。社区整体规划状况良好,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不利因素 基地西侧为银杉路交叉口,车流量较大,噪音、空气污染对学校的环境有一定影响。基地紧邻小区北部用地边界,日后的建筑施工也将会对产生较大的噪音与空气污染。 地形因素 沿基地用地周边的规划道路标高最低点与最高点相差2米左右,但现状基地内地形较为平坦,标高最低点与最高点相差约1米。地块东侧为划中的住宅小区,小区场地标高设计高差为2.0米左右,北侧用地的东边为待建设用地。 2.设计理念 地域 因为项目位于我国南方城市的高端社区,我们希望建筑在符合南方通风透气需求的同时,让其建筑形式更富含时代性、文化性,成为一座具有现代感与人文关怀的地域特色学校,让学校不仅在建筑功能上与社区进行配合,还在建筑形式上成为社区景观中强有力的表现节点。

异性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异性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内容摘要]异性建筑设计原理做为与传统建筑设计原理相异,但它以它创新设计理念不断征服人们眼球。它不仅打破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适用、美观、安全、舒适,又大胆创新将建筑设计构造外形艺术化。本篇文章将对异性建筑设计原理进行分析,使其更好服务于异性建筑设计。 [关键词] 异性;原理;眼球;艺术化 无论是传统异性建筑设计原理还是异性建筑设计原理,两者都必须遵循一定共同原理,同时作为异性建筑设计原理其有有所异。今天我们看到各种异性建筑设计,如法拉利专卖店、俄罗斯圣彼得堡码头、中国鸟巢等都以其异性建筑设计赢得世人赞叹。如下将对异性建筑设计原理进行分析。 一、异性建筑设计原理基本构成因素 在谈起异性建筑设计原理时,首先必须肯定异形建筑先是建筑然后才是异性建筑。这就使得异型建筑设计原理中必须要有一般设计原理基本构成要素。做为建筑设计居于首位考虑的是满足未来的适用功用,也就是讲求实用、安全、美艳。这是任何建筑设计所必需守一的原则。假使一建筑只讲求建筑美轮美奂奇异绝颜,而毫无适用与安全保障,结果人们对它评价不会因为美轮美奂奇异绝颜而高度赞扬,效果相反它会成为异性建筑中的奇葩,而受世人唾弃。在我国建筑业如今把适用、安全、美艳做为基本原则。适用要求舒坦、干净。在设计中安全也是重中之重。 异性建筑设计原理相对普通建筑设计原理,设计者们更是起决定作用,原因很简单,异性建筑设计讲究创造性,有时全靠建筑设计者们的把握,许多人可以说对那些异性建筑设计不理解,这在人们欣赏一异性建筑设计时,总感觉其构造不可思议,或者说感觉建筑隐隐约约不安全,就需要建筑者们的高度责任感。 异性建筑设计在普通建筑设计基础上更加讲求美观。使观赏者看到后不由自主发出感叹。在中设计中设计者们或者将人文气息或者注入生态意识,总之是艺术设计包含多层深意。增强其精神与物质完美协和。 二、异型建筑设计原理下异性建筑构造设计 在谈论异型建筑设计时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大体建造的艺术性。也即异型构造设计中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第一、异形建筑中的设计模型。模型做为构造中最重

房屋建筑学常见名词解释

`1、大量性建筑:规模不大,但建造量较多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校、小型商店等。 2、袋形走道: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走道(或单向疏散的走道)。3、勒脚: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交界处的竖向保护构件。 4、无梁楼板:等厚的平板直接支承在墙上或柱上。 5、湿法连接:在板材边缘预留钢筋,施工时将这些钢筋相互绑扎或焊接,然后浇灌混凝土而连接成整体的一种做法。 6、封闭式楼梯间: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的楼梯间。 7、大厅式组合:以主体大厅为中心穿插布置辅助房间的组合。大厅式的特点是主要房间突出,主从关系分明且联系紧密,适用于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单元式的特点是平面集中、紧凑,易于保持安静,单元之间互不干扰,适用于住宅、幼儿园等建筑。 8、散水: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向外倾斜的排水构件。 9、结构找坡:将屋面板倾斜搁置在下部的墙体或屋面板及屋架上的一种做法。 10、大模板建筑:用工具式大型模板来现浇混凝土楼板和墙体的一种建筑。 11.模数:它是为了使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和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使不同的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式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而人为制定的统一标准,用M为单位。 12、房间的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3. 基础是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建筑物土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及本身的重量一并传给地基。基础下面支撑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14.耐火极限是指在规定耐火试验条件下,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是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15.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我国规定:地震烈度为6度、 7度、8度、9度的地区要进行抗震设计。 16.风玫瑰:即风向频率玫瑰图,是依据该地区多年来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的平均日数的百分数按比例绘制而成的,一般用16个罗盘方位表示 17.圈梁:砖混结构的建筑中,用于增强建筑水平方向刚度的连续的、封闭的梁,一般位于楼板下方的墙体内。 18.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是凹凸相间的钢衬板与现浇混凝土组合的楼板,支撑在钢梁上构成整体性楼板支撑结构,主要适用于大空间、高层民用建筑及大跨度工业厂房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19.立框法与塞框法:门窗安装中,先立框,后砌墙的施工方法叫立框法;先砌墙、后将框安装到预留的洞口的施工方法叫塞框法 20.工业建筑:是指从事各类工业生产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房屋,是工业建筑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或回答这类房屋一般称为厂房、车间及仓库等。 21.分仓缝:为防止平屋顶刚性防水屋面的防水层产生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构造 22、建筑模数是建筑中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23 框架结构的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支承建筑空间的骨架如梁、柱是承重系统,而分隔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墙是不承重的。 24 板材墙是预先制成墙板,施工时安装而成的墙,例如预制混凝土大板墙、 25 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温度缝或伸缩缝。 26 隔墙是分隔室内空间的非承重构件。 27.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建筑物是指人们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 构筑物是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 28.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个房间合理地组合起来。 29.设计视点是指按设计要求所能看到的极限位置,以此作为视线设计的主要依据。30.韵律是任何物体各要素重复或渐变出现所形成的一种特性 31.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32.建筑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3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把楼板分成若干构件,在工厂或预制场预先制作好,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34.梯段长度是每一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 35.当肋梁楼板两个方向的梁不分主次,高度相等,同位相交,呈井字形时则称为井式楼板。 36. 块材墙是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而成,例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 37. 刚性防水屋面是指用细石混凝土做防水层的屋面 38. 单个房间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确定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以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39. 在二物之间彼此相互衬托作用下,使其形、色更加鲜明、此即称为对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41.顶棚是指楼板层的最下面部分,起装饰室内空间,改善室内采光和卫生条件等作 42.雨篷设置在建筑出入口处,起遮挡雨雪、保护外门、丰富建筑立面等作用。 43.材料找坡是指屋面板呈水平搁置,利用轻质材料垫置

方案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泗阳县地处苏北腹地,介于东经118°20′——118°45′,北纬33°23′——33°58′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临沭阳县,西与宿迁市宿城、宿豫区毗邻。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0.38%;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00 地面积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工业区规划设计规范》 4.《工业建筑设计规范》 5.《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8.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9.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10.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源的目的。 6.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厂区应该是一个人和自然有机协和的统一体,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息,生态与经济共繁荣的持续发展的文明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持续发展作为必须具有意识和行为准则。 7.安全智能———实现厂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

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避免造成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 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用地沿徐淮路布置办公楼、展示厅、门卫处,内部合理布置了科技木工厂房、干燥整理房、多层板房、科技木精品房、蒸煮房、锅炉房、成品库、锯木房、刨切房、旋切房、保温房、五金 库、机修房、宿舍、餐厅、厕所等。 四、整体规划布局 景观绿化系统。 3.厂房布局 识别性与认同感———厂房布置上综合地形与南北向的因素,采取较为丰富的布局形态,使整个厂房的整体感更加明确。强调空间、体量、轮廓线的塑造,点与线的结合,既强化了厂区内部空间的丰富、动感与流畅,又丰富了社区空间的轮廓与城市肌理。 4.配套公建布局

建筑设计基础--答案-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徒手画的特点是:P170 2.法国巴黎圣母院采用了一种叫飞券结构和骨架劵 3.结构是建筑的骨架,结构的坚固程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P17 4.角梁分为两层:下面称为老角梁,上面为—仔角梁 5.建筑形态要素是: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P23 6.把各个开间左右延续,上下叠合,使建筑显得完美和谐,富于韵律感,人们把这种处理手法称为7.西方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是 8.流水别墅的设计者是赖特 9.明清时期的彩画多做在檐下及室内的梁、枋、斗拱和天花与柱头上 10.形的基本要素分为概念要素和视觉要素 11.宿舍楼,教室楼就空间的组织形式而言属于—并列关系 12.在制定古典建筑各部分和各种构件的大小尺寸时,度量的基本单位是—母度 13.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的发明人是古罗马人 14.古代常用的框架材料是中国木材西方石材 15.古代建筑物的平面形式一般都是长方形,度量长度的一面称为面阔,短的一面称为进深 16.中式传统建筑的屋顶不包括(包含硬山悬山庑殿歇山重檐庑殿卷棚单坡圆攒尖等等)17.雅典的卫城它的建筑群组是由山门和什么共同组成---三个神庙 18.希腊的柱式包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19.苏式彩画又称“园林彩画”起源于南方园林 20.正殿前左右对立着的称为配殿或厢房 21.意大利建筑师帕拉蒂奥是哪个时期的著名建筑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22.在建筑结构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是柱、梁板和拱券结构 23.属于人文环境的是 24.对于建筑而言,其主要目的考虑的是(使用功能) 25.建筑设计的方案构思采用 26.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建造技术采用了飞券结构和骨架劵 2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除了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广为流传外,历史上还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28.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设计者是...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 年)建筑师:密斯凡德罗29.建筑施工包括: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新建的建筑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原则 ㈠指导思想 按照市教育局“文化育人,特色立校”教育理念和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在“文化”和“特色”上做文章。有人说:“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文化育人”,文化是有力量的,学校文化及其所产生的力量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如果把和谐学校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优美和谐的环境和完善的硬件设施等环境文化就是这棵大树的繁枝密叶,良好的行为文化是树的树干,全面和规范的制度文化是树的茎脉,丰富的校园文化是树的深根,学校精神文化是大树的灵魂。因此,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碎片上升为文化的整体并积淀成为文化底蕴,进而锻造成一种独特的学校精神,是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全力打造学校品牌形象的关键。 ㈡校园文化建设的四项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2.和谐共进的原则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统筹兼顾的原则 ㈢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传承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2.建设严肃活泼的良好校风3.营造芬芳浓郁的文化氛围4.形成井然有序的校园环境㈣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把握1.把握时代特征

2.把握地域特色 3.把握学校特点 ㈤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结合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2.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3.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4.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㈥校园文化建设的特征 1.先进性:学校具备文化水平高、知识丰富、精神境界高、思想敏锐、品德高尚的优势,因此应该立足于本地文化界的高端位置,并能够继承和发扬古今文化的精华。

2.规定性:校园文化是在一定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亚文化形态,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治需要、法律法规和文化背景的限制。 3.教化性: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阵地,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教育场所,其根本任务是育人,是提高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4.辐射性:校园文化融合了学校管理目标和成员的价值取向,融合了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等文化特点,从而形成了特定的校风、教风、学风,对全校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通过全校成员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㈦校园文化建设的五个作用 1.导向作用:是由校园文化的先进性和规定性共同作用决定的。校园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确立后,能够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目标意识,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明确的高尚的方向发展。

住宅建筑设计理论知识(doc 18页)

住宅建筑设计理论知识(doc 18页)

住宅建筑设计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 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 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

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设计总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中予以论述。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进行必要的内部作业,有关的计算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计算资料、方案比较资料、内部作业草图、编制概算所依据的补充资料等,均须妥善保存。 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要求: 1.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 2.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 3.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 4.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依据; 5,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 6.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2日(建设[1992]102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设计方案而编制的可供进行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或首页)、图纸、工程预算等。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2日(建设[1992]102号)文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有关部分执行。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

小学方案设计说明

易地新建盐官镇丰市中心小学工程项目方案设计 项目概况 本项目选址位于01省道南,原丰士镇政府以北,丰兴路东,中三里港西区块,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8080平方米,地块内地势平坦,用地状况良好;规划用地性质为教育科研用地。 建筑后退东侧用地红线要求为20米,后退北侧用地红线要求为15米,后退南侧用地红线要求为5米,后退西侧用地红线要求为2米;周边道路的人流与车流主要来自包王南路和区一路。 学校建设规模为30班。 规划设计思想 本项目充分考虑该地块的地形与周边现状情况,努力实现校园内功能布局合理、紧凑;交通流线方便、快捷。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一个“阳光、健康、绿色、舒适” 的校园环境。1、以人为本、创造适宜的使用空间 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感受、设计空间及色彩注意明亮畅快,提供舒适的使用空间。 2、设计新颖、富于特点的建筑 根据所处的位置和特点,立面用色注意使用一些明快清爽的色彩,造型上较轻盈雅致,区别于普通的建筑,设计一个有鲜明个性的建筑。 3、建筑与自然紧密结合,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 作为城市的建筑,结合城市总体环境考虑,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内外均考虑相应的环境绿化,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 4、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畅通 学校功能相对较为简单,因此,设计时注意各个出入口分别设置,既分离又方便的联系,强调流线的合理与畅通。 5、简洁务实设计,同时适当超前考虑 创建简洁,具有时代感的现代化建筑。本建筑群采用现代简洁的

手法表达建筑,强调其简洁性,突出建筑的个性。注意利用建筑材料的配合,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充分反映出建筑的气质。 总体布局设计 根据规划要求,拟建教学楼、办公楼、风雨操场和展示厅等其他辅助用房,把校园功能合理区分为教学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和后勤区。 从动静的合理分区考虑,基地的东侧和北侧为城市道路,相对喧闹,宜设置体育运动区,而基地的西部和南部比较安静,适合布置教学行政区。由此形成我们现在的布局: 即南面设置专用教学楼,往北西面设置两幢教学楼,东面设置行政综合楼。教学区北面设置体育馆和食堂,东北部为体育运动区,中心位置为钟楼。学校主入口位于南侧,方便教师、学生出入;次入口位于北侧,靠近后勤用房。教学楼与行政综合楼由走廊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相对围合的教学行政空间。错落的绿化空间给教师、学生不一样的记忆。 功能布局 三个功能区域为教学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后勤区三大部分。 A、教学行政区位于整个用地的南侧,由三幢四层教学楼和一幢四层行政楼互相串联组成,报告厅融入其中。 B、体育运动区位于整个用地的东北部,有一个200m跑道的运动场、四个篮球场和一个网球场组成,运动设施齐全。体育运动区与教学行政区分区明显,避免了噪音干扰,不会对其他教学活动产生影响。体育馆与食堂同为一栋建筑。 C、后勤区位于地块西北部,食堂与体育馆同为一栋建筑。一层为车库,二层、三层为餐厅和其他用房。 绿化景观设计 在校园景观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方案的用地布局特点,将师生的可参与性放在首要位置,以钟楼水景景观为节点,创造出一个多样化、人性化的景观系统。 本项目的绿化设计为集中绿地结合分散绿地的方针。主要在道路

住宅建筑设计名词解释

住宅建筑设计(名词解释z) 住宅建筑设计 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3.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11.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为:1.封面;2.扉页;3.初步设计文件目录;4.设计说明书;5.图纸;6.主要设备及材料表;7.工程概算书。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对本专业内容的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技术上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设计总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中予以论述。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进行必要的内部作业,有关的计算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计算资料、方案比较资料、内部作业草图、编制概算所依据的补充资料等,均须妥善保存。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要求:1.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2.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3.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4.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依据;5,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6.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初

建筑学课程

建筑设计初步Basic Architectural Design 素描Sketch 建筑力学I Building Mechanics I 建筑构造I Building Construction I 建筑设计基础理论I Theory I: Architecture Design 建筑制图Architectural Drawing 建筑学概论Conspectus of Architecture 建筑设计I Architectural Design I 建筑力学ⅡBuilding Mechanics II 建筑构造ⅡBuilding Construction II 建筑设计理论ⅡTheory II: Architectural Design 建筑材料Building Materials 建筑结构Building Structure 建筑设计ⅡArchitectural Design II 建筑构造ⅢBuilding Construction III 建筑设备Building Equipments 建筑物理I Building Physics I 公共建筑设计理论Principles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中国建筑史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外国建筑史I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I 建筑设计ⅢArchitectural Design III 城市规划原理Principle of Urban Planning 建筑物理ⅡBuilding Physics II 外国建筑史Ⅱ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II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Principle of Housing Design 专业外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根据建筑学专业教学内容要求,开设课程如下: 1、专业基础课:建筑制图、建筑概论、美术、专业外语、计算机基础及计算机绘图、建筑构成等; 2、专业主干课: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 3、专业理论课:建筑设计原理、工业建筑设计原理、园林与景观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等; 4、专业技术课: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经济、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 5、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建筑工地实习、美术实习、古建筑测绘、设计院实习、设计实践、毕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建筑设计专业术语大全

建筑设计专业术语大全 1.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外围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如果计算多、高层建筑面积,则是各层建筑面积之和。建筑面积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积、墙体柱体占地面积、楼梯走道面积、其他公摊面积等。 2. 【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指各层平面中直接供用户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计算使用面积,可以比较直观地反应建筑物面积的使用状况,但在住宅买卖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积来计算价格。计算使用面积时有一些特殊规定:跃层式住宅中的户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不包含在结构面积内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内墙面装修厚度计入使用面积。计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积计算。 3. 【公用面积】公用面积是指楼内为人员出入方便、正常交往、保障生活所设置的公共走廊、楼梯、电梯间、水箱间等所占面积的总和。开发商在出售商品房时计算的建筑面积存在公共面积的分摊问题。 4. 【实用面积】它是“建筑面积”扣除公共分摊面积后的余额。。 5. 【居住面积】住宅的居住面积是指住宅建筑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居室净面积之和。所谓净面积就是要除去墙、柱等建筑构件所占有的水平面积(即结构面积)。一般作为衡量居住水平的面积指标。 6. 【套内面积】俗称“地砖面积”。它是在实用面积的基础上扣除了柱体、墙体等占用空间的建筑物后的一个内容空间的概念。 7. 【辅助面积】辅助面积是指建筑各层中不直接供住户生活的室内净面积。包括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贮藏室等。 8. 【共有建筑面积】房屋系指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9. 【实用率】实用率是套内建筑面积和住宅面积之比,大于使用率。即实用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 10. 【开间】房间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0米——3.9米,砖混结构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开间5米以上,进深7米以上的大开间可为用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便于灵活隔断、装修改造。 11. 【进深】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进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为了保证建成的建筑物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大。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12. 【层高】它通常包括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 13. 【净高】净高是指层高减去楼板厚度的净剩值。 14. 【标准层】标准层是指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15. 【阳台】阳台是指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 16. 【平台】平台是指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17. 【走廊】走廊是指住宅套外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 18. 【地下室】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 19. 【玄关】玄关就是登堂入室第一步所在的位置,它是一个缓冲过渡的地段。居室是家庭的“领地”,讲究一定的私密性,大门一开,有玄关阻隔,外人对室内就不能一览无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