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应用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使用草甘膦注意事项

使用草甘膦注意事项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
然而,由于其毒性和环境潜在风险,使用草甘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草甘膦产品:市场上有多种不同的草甘膦产品,如草甘膦吗啉盐、草甘膦异丙胺盐等。
不同的草甘膦产品有不同的毒性和适用范围,使用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草甘膦产品,并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
2.遵循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草甘膦时,必须遵循正确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使用过少的草甘膦可能不会有效杀灭杂草,而使用过多的草甘膦可能对作物造成伤害,并且增加环境风险。
使用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建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3.避免喷雾飘散:草甘膦通常以溶液或悬浮液的形式喷洒在作物或土壤上,为了避免草甘膦溶液的飘散造成非目标植物的污染,使用者应注意在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进行施药,并采取适当的喷雾技术。
4.注意保护自身:使用草甘膦时,使用者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面罩、护目镜等,以防止草甘膦接触到皮肤、眼睛或呼吸道,造成伤害。
5.避免污染水源:草甘膦在土壤中具有较高的残留期,过量的使用或不当的施药可能导致草甘膦通过地下水或流入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使用者应避免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使用草甘膦,并在施药后确保没有水源受到污染。
6.注意农作物间隔期:草甘膦具有较长的残留期,使用者应了解不同作物对草甘膦的耐受性以及建议的间隔期。
在施药后,应等待足够的时间,让草甘膦有效分解或被土壤吸附,然后再种植耐草甘膦的作物,以防止残留的草甘膦对后续作物造成危害。
7.注意对目标作物的选择: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会对绝大多数植物产生杀伤作用。
在使用草甘膦前,使用者应仔细选择目标作物,并确保目标作物对草甘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8.安全存放和处置:在使用草甘膦后,剩余的药剂和包装物应妥善存放和处置。
未使用的草甘膦应远离儿童和宠物,并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储存。
用过的包装物应按照当地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使用草甘膦注意事项

使用草甘膦注意事项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田、园林、公园等地的除草工作。
然而,使用草甘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2.适当的剂量和浓度:根据作物或草地类型、目标杂草的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确定草甘膦的剂量和浓度。
使用不适当的剂量或浓度可能导致草甘膦在效果上过于弱或过于强,影响除草效果或产生不良影响。
3.避免喷洒至非目标植物上:草甘膦是非选择性除草剂,喷洒后会杀死吸收草甘膦的植物。
因此,在使用草甘膦时,应避免喷洒至非目标植物上,以免对周围的作物或植被造成不良影响。
4.注意风向和温度:在喷洒草甘膦时,要注意风向和温度。
避免在风速较大的天气下进行喷洒,以免草甘膦被风吹到非目标植物或水源中,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高温天气下,草甘膦的挥发性会增加,喷洒效果可能降低,因此也要注意温度条件。
5.避免雨水冲刷:在喷洒草甘膦后,应尽量避免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遇到降雨。
因为雨水可能冲刷掉刚施用的草甘膦,降低除草效果。
6.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草甘膦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与其他农药发生不良反应,导致农药效果降低或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草甘膦时,应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除非经过充分的测试和经验验证。
7.储存和处理注意事项:在储存和处理草甘膦时,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避免直接接触草甘膦,以免引起皮肤刺激或其他不适。
储存草甘膦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并远离食品、饮料和动物饲料。
用完的草甘膦容器应彻底清洗并妥善处置,遵循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
正确使用草甘膦的方法和经验

正确使用草甘膦的方法和经验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田、园艺、草坪等领域,以控制杂草的生长。
正确使用草甘膦是确保除草效果的关键,下面将分享一些使用草甘膦的方法和经验。
1.控制草甘膦用量:草甘膦的用量需根据目标杂草种类、生长阶段、土壤性质和治理面积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每公顷用量在2-4升之间。
需注意的是,使用过多草甘膦可能导致植物叶片烧伤,有害物质积累,反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和环境健康。
2.选择适当的喷雾器材:草甘膦一般以喷洒液体的方式施用,故需要选择合适的喷雾器材。
常见的有手持式喷雾器和压力式背负式喷雾器。
喷雾器的选择应根据治理面积和作业场所大小来确定。
使用喷雾器前,需要确保喷雾器的喷嘴干净,以避免堵塞。
3.确保天气条件适宜:草甘膦喷洒期间,需确保天气条件适宜。
避免在高温、高湿度或多风的日子使用草甘膦,这可能导致草甘膦蒸发、扩散和流失,从而降低除草效果。
一般来说,气温在15-30摄氏度之间,风速小于5米/秒,降水少于24小时是最佳的使用时机。
4.注意保护作物: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会对非目标植物产生负面影响。
在使用草甘膦时,应尽量避免草甘膦与目标植物直接接触。
可以利用遮盖物、护栏等方式进行保护,并在喷洒前将非目标植物移走。
此外,还应注意喷洒目标的角度和距离,避免溅到非目标植物。
5.正确的混合和搅拌:在使用草甘膦前,需将草甘膦与适量的水混合。
一般来说,宜先将一半需添加的水倒入喷雾器中,再将草甘膦加入,最后加入剩余的水,搅拌均匀。
搅拌时可使用塑料棒或搅拌器进行,避免使用金属物品,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反应。
6.注意草甘膦的储存和处理:草甘膦是一种有毒农药,需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
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存放,防止草甘膦的有效成分分解。
在使用后,应注意清洗喷雾器具和处理废弃物(如草甘膦的残余液体和包装)。
7.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使用草甘膦时,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面具等装备,以避免皮肤和呼吸道接触草甘膦。
草甘膦除草剂使用方法

喷洒时间:为防治一年生杂草,在杂草叶上喷洒4-6片。
对于多年生杂草,在芽期和开花期施用杀虫剂。
用量:视杂草种类及生长情况而定。
喷洒技术:喷洒后12小时内不下雨。
添加剂:在总水量的基础上加入0.1%的洗衣粉。
分配用水:当药剂与土壤接触时,会降低其活性,因此应使用水。
草甘膦的应用1如何使用草甘膦1喷洒时间(1)由于草甘膦是茎叶的杀菌导电剂,对尚未出土的杂草没有控制作用。
只有当杂草的叶子长得更多,并能附着足够数量的药物时,草甘膦才能获得良好的除草效果。
(2)在一般群落中,一年生杂草得到控制。
当杂草完好无损,有4-6片叶子时,多年生杂草在出芽开花期得到控制。
在一定时间内,当雨后杂草的叶子上没有灰尘时,喷雾效果会更好。
2剂量(1)在此期间,可根据杂草种类和生长情况确定。
一般用10%草甘膦防治洋地黄、狗尾草、蓝草和牛膝草三种杂草。
适宜剂量为50倍左右。
艾蒿、车前草、日本莎草等的适宜用量约为液体的40倍,而防治羊茅、剪刀草等的适宜剂量约为液体的30倍。
(2)用10%草甘膦水防治一年生杂草,适宜用量为药液的50倍,防治多年生杂草。
适宜用量为液体的40倍,喷施30倍液可控制小灌木,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草甘膦的应用三。
喷涂技术(1)喷雾要均匀、周到。
(2)喷洒前查看天气预报,喷洒后12小时内不要下雨,否则需要再次喷洒。
(3)不宜在大风天喷洒,以免药液随风飘落在周围农作物上,造成农药损害。
(4)在进行定向喷射时,需要降低喷嘴或在喷嘴处安装一个小塑料碗,以便于定向喷射。
(5)喷洒时注意无杂草时间。
4添加剂在草甘膦溶液的配制中,可根据总水量加入0.1%的洗衣粉,增加溶液的附着力,提高防治效果。
草甘膦的应用5配水由于草甘膦与土壤接触时会降低其活性,因此在分配过程中必须使用干净的水,而不是脏水或带有泥浆的浑水。
6增加喷洒时间为防治多年生恶性杂草,可适当增加喷洒频率。
为防除羊茅、莎草等恶性杂草蛾类,首次施药后每隔30天喷洒一次,以达到良好的防除效果。
草甘膦 用途

草甘膦用途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常用于农田、园艺和草坪等地的杂草防控。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特定酶的活性,从而阻断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达到除草的效果。
草甘膦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在农田中进行杂草防控。
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各种杂草的生长,它们会竞争土壤养分和水分资源,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草甘膦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对农作物的竞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除了农田,草甘膦也被广泛应用于园艺领域。
在花卉和果树的种植中,杂草同样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草甘膦可以通过喷洒或施用到土壤中,抑制杂草的生长,保持园艺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
这对于花卉的观赏价值和果树的产量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草甘膦还被广泛应用于草坪的维护管理。
草坪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但杂草的生长会影响草坪的美观和使用效果。
草甘膦可以在草坪上喷洒,抑制杂草的生长,保持草坪的整洁和绿色。
这使得草坪能够更好地承受人们的活动和天气的影响,延长草坪的使用寿命。
除了以上的主要应用领域,草甘膦还可以用于森林和公共绿地的杂草管理。
这些地区通常面积较大,杂草生长较为猖獗,传统的人工除草方式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
草甘膦的使用可以提高除草效率,节省人力物力,保护和维护这些重要的生态环境。
然而,草甘膦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草甘膦对于不含目标酶的植物和生物是相对安全的,但对于一些敏感的植物和生物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草甘膦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剂量,并严格遵循使用说明。
其次,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较长,可能会对后续的作物种植产生影响。
因此,在使用草甘膦后需要注意土壤管理和农作物轮作,以减少其对后续作物的影响。
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田、园艺和草坪等领域的除草剂。
它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持园艺作物的生长环境,维护草坪的整洁和绿色,以及管理森林和公共绿地中的杂草。
然而,在使用草甘膦时需要注意合适的时间和剂量,并严格遵循使用说明,以减少对非目标植物和生物的负面影响。
草甘膦除草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草甘膦除草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 什么是草甘膦除草剂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能有效控制草本和木本杂草。
该除草剂是由化学公司硝化器公司(Monsanto)于1970年代末开发的,专门用于灭除草甸、庄稼地、果园和路旁杂草等。
草甘膦属于非选择性除草剂,对各种植物都有一定的毒性,不仅可以通过根、茎和叶子吸收,还可以透过树皮和果实表面渗透进入植物内部。
2. 草甘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使用草甘膦除草剂要注意以下几点:2.1 选择适宜的环境和时间草甘膦的使用环境和时间很重要。
通常情况下,适宜使用草甘膦的场合包括庄园、果园、草坪、岩石防波堤、公园、路旁绿化和大型农田等。
而且,使用草甘膦时,应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最好在上午或下午使用。
这是因为太阳从中午开始会使草叶子以外的部分变得比较厚,草甘膦很难吸收到内部,从而影响除草效果。
2.2 确定适当的浓度草甘膦除草剂的浓度和草甘膦的类型很重要。
检查花园或农田中的草坪或植物是否能够耐受草甘膦,草甘膦的浓度应根据目标植物的种类和草坪的大小来决定。
草甘膦浓度过低,会导致除草效果不佳;草甘膦浓度过高,易出现过量使用问题,与农业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2.3 使用草甘膦滴定器草甘膦的使用一定要使用草甘膦滴定器,确保精准的滴注量,不使用草甘膦滴定器,可能会溅到非目标植物或者地面上,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和昂贵的设备损坏。
2.4 按照说明书使用使用草甘膦前请仔细研究使用说明书。
用户必须按照说明书明确的建议使用草甘膦,特别是对待保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等问题来说更为重要。
3. 草甘膦除草剂的注意事项使用草甘膦除草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避免误伤非目标植物虽然草甘膦除草剂对草本和木本杂草非常有效,但同时也会影响周边环境内的其他植物。
使用草甘膦时,应注意避免误伤非目标植物。
在使用草甘膦时,应保持距离其他植物足够远。
除草后,地面上草甘膦应洒上水,以防止溢出或流入地下水。
3.2 防止草甘膦溅入人体草甘膦是一种有害物质。
草甘膦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草甘膦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草甘膦(Glyphosat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和林业等领域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草甘膦的应用领域、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草甘膦首次于1970年代问市,由美国农业化学公司(Monsanto)所研发。
它主要通过干扰植物体内的芽分裂酵素,阻碍其生长发育,从而实现除草的效果。
与传统除草剂相比,草甘膦不仅能有效杀除广谱杂草,而且对许多农作物具有相对较好的耐受性。
因此,草甘膦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除草管理中,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有效控制杂草的生长。
草甘膦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农业、园林、林业和工业等。
在农业方面,草甘膦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棉花、蔬菜等农作物的除草管理中。
在园林和林业中,草甘膦被应用于公共绿地、园艺和林木的除草中,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保持绿地的整洁和景观效果。
在工业方面,草甘膦被用作铁路、道路及工地等生活和工作区域的除草剂。
草甘膦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芽分裂酵素EPSP合成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该酶是植物体内的一个关键酶,参与了芽分裂酶对花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了植物体内的破裂细胞壁蛋白质的合成。
草甘膦与该酶结合后,阻碍了破裂细胞壁蛋白质的合成,导致植物细胞的死亡和生长发育的抑制。
近年来,对草甘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相关的许多新发现和争议不断涌现。
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草甘膦可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草甘膦残留可能对水生生物和土壤微生物等造成毒害;草甘膦还可能对有益昆虫、鸟类和蜜蜂等造成间接伤害。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认为,草甘膦的毒性相对较低,正常使用下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危害。
针对草甘膦的应用和研究,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同的政策和立法进行控制和管理。
例如,欧盟在2017年重新批准草甘膦使用时,对使用量和残留限值进行了严格的约束。
使用除草剂草甘膦的注意事项.doc

使用除草剂草甘膦的注意事项
除草剂现在在农业上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了,但是有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要我们去注意。
1.草甘膦为灭生性除草剂,施药时应防止药雾漂移到附近作物上,以免造成药害。
2.药液应该用清水配制,兑入泥浆水时会降低药效。
3.施草甘膦后3天内请勿割草、放牧和翻地,施后4小时内遇大雨会降低药效,应酌情补喷。
4.草甘膦对金属有腐蚀性,在贮存与使用时应尽量用塑料容器。
5.低温贮存时,会有草甘膦结晶析出。
用前应充分摇动容器,使结晶重新溶解,才能保证药效。
6.使用草甘膦时,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和柴油,可增强除草效果,节省用药量。
7.使用草甘膦应遵守一般农药的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如皮肤和眼睛接触该药液时,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眼眼睛不少于15分钟,最好请医生治疗。
为了能让大田的野草减少,我们应该选择快速除草,药效持久的除草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沾附在植物叶片表面 ,更容易发挥药效 ,从而达到省工省水的目的 。此外 对其防除时 ,缩小雾滴直径对提高药效将会有更加显著的影
响 。例如 ,用工农 - 16 型喷雾器 (装液量为每桶 16 kg) 在山上进行幼林抚育 ,用常规喷片 ,需 3
桶液量才能喷施 0. 067 hm2 ,工效太低 。据象牙山林场的经验 ,改用 0. 7~1. 0 mm 孔径喷片喷 施作业 ,每桶药液至少可喷 0. 10~0. 13 hm2 。一个工作日可喷 0. 27~0. 40 hm2 。这方面的技
去一次割草的用工 。
1. 4 用药时期
在药量 、液量相同的条件下 ,对不同优势植被用药的最佳时期显然是不同的 。在西江地
区 ,防火线化学除草最佳施药时期是 4~6 月 ,因此时被施药植物的根部易于腐烂 ,同时受药害
枯萎和腐烂的植物易于被雨水冲走 ,不会发生防火线反而变成引火线的现象 ;又因西江地区防
0. 13
80
43
注 :4~5 片叶期喷药 ;30 天后查干枯率 ;90 天后查死亡率 。
但减少液量后往往不能喷完所规定的面积 ,生产中可改用较小孔径的喷片喷药 。因喷雾 — 28 —
器在压力一定时 ,药液流量与孔径大小成正相关 (见表 2) 。由表 2 可见 ,孔径变小后每分钟的
药液流量就明显下降 ,如 1. 3 mm 孔径喷片改为 0. 7 mm 孔径喷片 ,其流量就下降 58. 7 %。同
但是植物世界是多样的 ,秋冬之际有些植物根部能贮藏大量的淀粉和糖分 ,如白茅 ;有些 植物能形成某种氨基酸 ,如棕叶芦根部能积累酪氨酸 。据 J aworski 1972 年的报导 ,认为芳香 类氨基酸能和糖分一样对草甘膦起拮抗作用 。白茅在春季时大量萌生 ,至夏季时旺盛生长使 其生物量大大增加 ,结果大量消耗了体内积累的糖分 ,故此时施药对其防除效果最佳 。董兴国 对海南白茅根茎含糖量的测定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论断 。一年中白茅根茎中含糖量最高有两个 时期 ,即 2~3 月和 11~1 月 ,根茎含糖量均 > 110 mg/ ml 。4~10 月含糖量均 < 100 mg/ ml 水 平 。我们对棕叶芦根茎内酪氨酸水平进行的初步测试发现 ,一年中 2~4 月 、10~1 月 ,棕叶芦 根茎内酪氨酸水平最高 ,均 > 1. 0μmol/ g 干重的水平 ,5~9 月含量均 < 0. 8μmol/ g 干重 。
消灭深根性恶性杂草 ,施药的最佳时期应是该杂草正处于生长的旺盛期 ,因此时它有较大 的叶面积可接受药液 ,且又远未达到成熟期 ;同时有机质运输主要是向根部流动 ,供应根部生 长 。在广东 ,对多数植物而言 ,于 4~6 月施药灭除应是较理想的时期 。草甘膦到达根部后 ,主 要是抑制根尖细胞合成细胞分裂素的能力 ,因而实际上是抑制根尖细胞分裂形成新根的功能 , 故草甘膦能杀灭多年生深根性恶性杂草如狗牙根 、白茅 、马唐 、大芒等植物 。能达到斩草除根 的目的 ,也是草甘膦成为目前林业上化学除草之当家品种的原因 。
综上所述说明 ,在喷药时期的选择上 ,除了考虑工作方便以外 ,还需考虑被喷植物的生物 学特性这一重要的因素 。相信随着更多的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 ,今后化学除草工作会更有把 握地进行 。 1. 5 气候因子
草甘膦的传导属韧皮部输导型 ,它在植物体内的传导速度是较慢的 。而另一些除草剂如 威尔柏 、西玛津 、阿特拉津 、阔叶净则属于木质部输导型 ,药液随水流流动 ,故其传导速度比前 者快许多倍 。草甘膦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喷施后 6~8 h 最怕遇上下雨 ,也就是说最能影响其 药效的气象因子就是天气状况 。
1 影响草甘膦除草效果的因子
1. 1 剂 型 草甘膦纯品是几乎不溶于水的 ,生产厂家多用碱类将之中和为某种盐类 。在剂型上有水
剂和粉剂之分 ,水剂中又有钠盐 、铵盐 、二甲胺盐和异丙胺盐等区别 。市场上常见的有 10 %硫 酸胺盐水剂“草甘膦”、41 %异丙胺盐“农达”和 50 %可溶性粉剂草甘膦等 3 种 。实践证明在相 同剂量条件下它们的杀草谱是有差异的 ,一般而言 ,异丙胺盐草甘膦能杀死部分蕨类植物 ,如 里白 、狗脊 、幼嫩乌毛蕨等 。其机理是因为有机胺与草甘膦所形成的盐 ,具有较强的亲酯性 ,能
火线上的杂草多为鸭嘴草 、野古草 、鹧鸪草 、马唐 、千金子 、雀稗 、狗尾草及皱叶狗尾草等为主 ,
除芒箕 、岗松 、山芝麻 、算盘子 、黑面神 、桃金娘等灌木难以防除外 ,一般 4~6 月施药是完全适
合的 。但棕叶芦以 5~9 月防除最佳 。据董兴国的经验 ,白茅以 8~10 月防除最佳 。
选定用药的最佳时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同种植物在一年的不同时期中所处的生理状况
时 ,孔径变小后雾滴会变细 ,在相同液量的条件下就增加了喷雾的覆盖面积 。而且 ,粗大的雾 滴 (1. 3 mm 孔径喷片的雾滴直径一般 > 250μm) 本身重量大 ,容易从叶面堕落到土壤中 ,使药 效反而差些 。若改用孔径 0. 7 mm 的喷片则雾滴直径明显变小 ,一般只有 150~200μm ,更容
表 1 不同液量草甘膦对白茅的防效
药 量 (有效剂量 g/ hm2)
液 量 ( kg/ hm2)
浓 度 ( %)
茎叶干枯率 ( %)
根茎死亡率 ( %)
2400
150
1. 6
95
79
2400
300
0. 8
97
80
2400
600
0. 4
90
73
2400
1200
0. 2
85
54
2400
1800
喷片孔径 ( mm)
0. 7 0. 9 1. 0 1. 3 1. 6
药液流量
(ml/ min)
240~260 340~360 440~530 580~630 680~730
时 ,用 大 孔 径 喷 片 ( 如 1. 6 mm) 、以 高 浓 度
(1. 0 %) 草甘膦 ,每丛喷药液 20~30 ml ,可达到 90 %以上的防效 。如掌握在春季施药还可省
传导为主 ,从而使幼叶 、幼芽受害 ,表现为施药后杂草很快死亡 。但因其根部受药少 ,若属根系
发达 、深根性的恶性杂草 ,则很可能经一段时期后会“死灰复燃”重新萌发 。叶片受草甘膦影响
的生理表现是细胞失水 ,气孔关闭 ,CO2 的吸收减少 ,以及叶绿素的形成受抑制 ,最终导致光合
— 29 —
作用无法运转 ,从而使植物饥饿而死 。其典型症状是受害植物萎蔫 、变黄 、枯萎死亡 。当杂草 处于成熟期 ,植物吸收草甘膦后主要随有机质流大量向花或幼果方向流动 ,向根部的传导仍然 较少 ,故深根性的杂草仍然难于死亡 。
对以上三类杂草防治的有效剂量 ,可控制在每公顷 750 g 、2 250 g 及 1 500 g 的范围内 。 影响不同的植物需不同的用药剂量的因子 ,首先是植物地上 、地下部分的生物量 ,即单位 鲜重或干重所分配到的草甘膦药量 。显然生物量大的需药量就多 ;其次是决定于不同种植物 的生物学特性之差异 。比如在幼林抚育中常观察到具有膨大地下球茎的山菅兰就具有较强的 抗草甘膦的能力 。而芦苇在受药后第 5 周其植株会全部烂死 ,但在第 7 至第 8 周又可从根部 发出新草 ,说明其根部含某种拮抗草甘膦的物质 ,因而具有较强的抗药性 。 1. 3 液 量 实践中往往错误地认为单位叶面积上所喷药液的液量越大越好 ,故操作时往往对所要消 灭的植物喷施过量的药液 。其实植物是通过角质膜 ,主要是通过气孔对药液进行吸收 ,而草甘 膦是一种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从理论上讲并不需要将整株植物淋透 ,只要大部分叶片被喷上药 液就足够了 。 草甘膦在相同剂量下 ,兑不同的水量其防治效果见表 1 。由表 1 可见 ,草甘膦药效的发挥 不是随液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同死亡率的前提下 ,较少的液量也可达到最佳的防除效果 ;较高 浓度雾滴的药效显著大于多个低浓度雾滴的药效 。即说明喷施草甘膦并不需要完全覆盖植 物 ,而适当减少液量 ,增加浓度是提高药效的有效途径 。
不同 ,因而其对草甘膦的吸收规律也不同 。草甘膦经植物角质膜和气孔吸收后 ,其主要的运输
形式是经韧皮部的有机物运输 。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慢 ,而且可四面八方地向根部 、正在生
长中的幼叶幼芽运输 ,而更多的是向成熟的叶部运输 。至于如何分配 ,则与一年中该植物所处
的生长发育阶段有极大关系 。当杂草处于幼嫩期 ,植物吸收草甘膦后是以随有机质流的向上
如要达到相同的防治效果 ,显然不同的植物种类需要不同的剂量 。根据对草甘膦的反应 情况 ,一般可以将杂草分为以下几类 。
(1) 敏感类杂草 : 如蔓生莠竹 、淡竹叶 、皱叶狗尾 、狗尾 、马唐 、雀稗 、圆果雀稗 、两耳草 、千 金子 、李氏禾 、看麦娘 、野古草 、鹧鸪草 、鸭嘴草 、纤毛鸭嘴草 、胜红蓟 、一点红 、蒲公英等 。
广东林业科技 1998 年第 14 卷第 3 期
草甘膦应用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徐声杰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 510642)
黎桂潮 李锦权 苏永新 黄 恩
(西江林业局)
摘要 草甘膦是目前林业上化学除草药物的主要当家品种 ,以其杀草谱广 、高效安全及价 格低廉而得到林业工作者的广泛应用 。文章基于多年的应用经验 ,并从理论的角度对草甘膦 的应用技术进行较全面的总结 ,目的是希望将化学除草进一步推广到全省林业生产各个环节 中去 。
关键词 草甘膦 化学除草 理论与实践问题
草甘膦 (glyphosate) 属有机膦类除草剂 ,是 1972 年由美国孟山都 ( Monsanto) 公司所开发 , 由于具优良的特性很快便被推广应用 ,曾被誉为除草剂在 70 年代的一大突破 。
我国在 80 年代初开始引进草甘膦生产线 ,至 1985 年的不完全统计 ,在林业 、果园的除草 面积达到了 300 万 hm2 。到 1995 年则至少达 666. 7 万 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