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及分析

症状。 对 阿奇霉素引起的消化道症状也可 以考虑使用维生素 B 6
缓解 ,研究证 明维生素 B 在 减轻抗癌药和放 射治疗引起 的恶 心、 呕吐或妊娠呕吐等症状时有 效且效果好 。 3 . 3 本组 中 2例肝功能损 害者 均为 7 5岁以上 的老年人 ,
给予停药 , 口服葡 醛 内酯 、 复合维生素 B等保 肝治疗 , 2 d后来
感染 。 与第一代 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相 比较 , 其扩大 了抗菌范围 , 增强 和提高 了对革 兰阴性菌 的的抗菌活性 ,对多种致 病菌有
效 。阿奇霉素对酸稳定、 半衰期 ( ) 长、 生物利用度 高、 疗效显
著、 不需要做皮试 , 是急诊医师夜班的首选药 物。 同时不 良反应 ( A D R) 报道也不断增加 , 阿奇霉 素的不 良反应 率为 1 2 %。为了
机制是通过与敏感微生 物的 5 0 S 核糖体 的亚单 位结合 , 干扰其 蛋白质 的合成 , 对多种致病菌有效 , 不 仅用 于治疗盆腔炎 、 社 区 获得性肺炎 , 还用于呼吸道感染 、 泌尿 生殖 系统感染 、 胃肠道疾
病感染 、 皮肤软组织感染、 口腔感染等 。
肝细胞膜 上载体对胆 汁酸的摄入 、 运载 或排泄功 能 , 导 致肝 内
临床更合理地使用 阿奇 霉素 , 现将我 院应用阿奇霉 素出现的不 良反应分析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注 时间不少于 6 0 m i n 。 1 6 例 中只有 1 例拒绝再使用该药 物而终
止治疗 , 余1 5例均在 降低 阿奇霉 素浓度 后继 续治疗 , 未再 出现 穿刺部位 的红肿 、 疼痛 。 3 . 2 本组 中出现 胃肠道症状 的患者 ,联合维生素 B 注射
药物经肝肠循环被重吸收。 阿奇霉素主要以活性形式 聚集 和分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 不良反应的产生原 因进 行了深入 的分析 , 并采取合 理护理 措施 减轻患者痛苦。在 给药时一定要 注意患者是否产生 了异 常反应 , 要预防不 良反应 对患者的伤害 。比如 , 在用药前要 了 解 患者是否有这方面的过敏史 , 尽量减轻过敏 反应率。
4 讨 论
目前骨科护 理人 员髋 置换 术后 护理 的知识 水平 令 人担
忧, 骨科护理人员康复 知识薄弱 的现象应 引起重 视。骨科护 理人员髋置换术后护理知识水平有 待提高。 目前我 国康复方
面专业人才不足 , 根本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 而且 康复强调连 续性 , 护理 人员充当 了大部 分 的康复 工作。髋关 节置换手 术 发展到今天 , 已经有一整套完整的围手术期康复训练计划 , 不
松弛 , 特别是做后外侧入路( M o o r 切 口) , 稍不 注意体位 , 在 屈 曲内旋 位就容易发生后脱位。所以这部 分患者 比中青 年患者
下床要 稍晚一点 , 其 中骨质疏 松 的老人更 要注 意。翻修手 术
的患者术后 由于情况不 同, 甚至大相径庭 , 术后的护理 也不尽
相同。制定护理计划时需要医生的参与, 比如只做了假体更 换 的患者 , 仍可 以 像第一次手术患者那样早期下床活动 。 但 对 翻修时 有大转子劈裂 的患者 , 或 髋臼假体太 薄而植 了骨的患 者, 配合患者在术后 6 —8 周下床活动, 但床上的功能锻炼却在 术后 3周时就开始 , 在这其 中患者有任何一 点疑虑 , 极容 易产 生消极的心理 , 我们 不仅 对每一例患者 的情 况有所了解 , 而 且 对每一例患者察言观色, 掌握其心理动态 , 做到个性化的护理 。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我们都知道阿奇霉素是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药品,也是在同类药品中抗菌活性较强的一款,阿奇霉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衣原体所致的传播性疾病。
对于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摩拉卡他菌等所致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合并感染,肺炎等的有效率达90%,细菌清除率达85%.,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对肠胃刺激小,口服吸收较快的特点,也是近几年临床或是药店比较受欢迎的药品,是成人儿童都比较信赖的,但是大家知道阿奇的有哪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吗,哪些人是不适合吃阿奇的吗,下面由笔者简单的介绍一下。
一、阿奇霉素有什么作用阿奇霉素是一种抗菌素,主要是用于一些敏感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气管炎等症状,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沙眼衣原体所致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
阿奇霉素是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消炎症状。
二、阿奇霉素的特点阿奇霉素有着独特的药带动力学特点,他可以服用短期的阿奇霉素与服用5-10天的头袍相对比,药效非常大,这就是阿奇独特的药代动力学,从而产生了抗生素与吞噬细胞的协同杀菌作用,大大的提高了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
实验表明服用阿奇霉素的第3-5天直到第12天,白细胞里依然可以检测出一定浓度,正面体内还有一定药效。
口服给药:阿奇霉素口服药品时则一天一次就可以,因进食会影响吸收,服用时最好在餐前一小时或餐后2小时期间服用,6个月以上的儿童口服阿奇霉素通常口服剂量为10mg/kg,每日1次,连续用药3天即可;阿奇霉素口服制剂也可以用于2岁以上儿童治疗于咽炎或扁桃体炎等:口服剂量12mg/kg,每日1次,连续用药5天即可。
如果体重大于45公斤的儿童,用量可以酌量增加。
1.长期服用阿奇霉素的药物,通常达到60小时以上,如果连续服用阿奇霉素,会导致体内的药物超标,同时也会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提高,因此给一些长期服用的人民一些提示,不建议长期服用此药,可以采用吃3停4天的吃法,之后再吃3天,以此类推。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 : 在 临床输液过程中 , 患者出现不 良反应时 , 会造成 心理 影 响 , 护 士应 对患 者 和 家 属 进行 安抚 。 指 导 患 者放 松 心 情 , 给
予充分的心理支持 。 有 不 良症 状 出现 时 , 需 要 护 理 人 员 主动 安 慰
生 与 多 种 因 素有 关 : 患 者 的个 体 差 异 及 疼 痛 阈值 ; 患 者 的 心 理 因
素及是 否饱食 ; 护 士的穿刺 技术 和静脉滴注 的滴速 和滴 注时间 。
护 理 人 员 在 用药 前 对 患 者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 帮 助 患 者 消 除恐 惧 和焦 虑 心理 ; 输液 时 , 认 真选 择 好 血 管 , 并 根 据 患 者 基 本 情 况 选 择 合 适 的 药 物 浓 度 和 适 当 的输 液 速 度 , 剂量 不宜 过 大 , 浓 度 不 超 过 2 . 0 m g / m L ; 输 液 过程 中, 护理 人员 需要 严 密观 察 , 经常 巡视 , 以及 时发 现 不 良反 应 并 给予 处 理 。 总之, 有 效 的 护 理干 预 能 提高 患 者 用
染, 其 中发生不 良反应 4 2例 次 , 经观察与护理 , 临床症状得到缓
解, 现 将 护 理 措施 总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0 . 1 % 的情 况 下 , 基本 无 不 良反 应 。 大于 l 4岁 的 患 者 小 于 常 规滴 速( 4 0~ 6 0 滴) , 浓度 0 . 1 %, 大 部 分 患 者 均 无 不 良反 应 ; 药 物 浓 度 0 . 2 %、 滴速快 于正常者 , 患 者出现局部 痛 、 头昏、 眼花 、 胸闷、 恶 心、 呕 吐、 腹痛等症状 。 因此 , 阿 奇 霉 素 不 良反 应 的发 生 主要 取 决 于输 液 速 度 以及 药 物浓 度 。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致不良反应的护理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致不良反应的护理阿奇霉素是一种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强的抑制蛋白质合成和穿透细胞膜的作用,在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和组织间隙[1],它除了治疗支原体感染外,还对衣原体、军团菌感染及临床常见的各种呼吸道病原菌引起的肺炎也有很好的疗效,而且,阿奇霉素用药只需每天1次,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在临床上特别是急诊科应用广泛。
但该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总结我院急诊2011年1月—2013年12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急诊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患者共385例,年龄8—60岁,静脉滴注后出现不良反应48例占12.5%,患者静脉滴注速度均在为30—40滴/分。
不良反应发生最早为用药后5分钟,最迟为用药后2小时,39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患者出现头疼、头昏,3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肤发红、发痒,11例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急性静脉炎,经及时对症治疗与护理,不良反应均得以纠正。
2 护理2.1 做好用药前准备2.1.1 医护人员应重视阿奇霉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首先在用药前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充分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排除其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2.1.2 严格掌握药品适应症,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操作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在治疗中该药品要单独使用,不宜与其它药物同瓶混合静滴,保证安全用药。
2.1.3 有计划地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较粗直的血管,避免在同一条血管周围反复穿刺输液,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引起的不良反应。
2.2 做好用药前的健康指导2.2.1 加强护患沟通,在用药前护士应告知患者用药目的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对不良反应有正确地认识,减少或消除患者的顾虑。
2.2.2 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如: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避免空腹输液,在输液过程中不能随意调节滴速,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I)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似,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组织选择性和细胞渗透性强、半衰期长等药动学特点,抗菌谱较广,尤其对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较强,为红霉素的2~8倍。
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我院2005年3月~2006年12月用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盆腔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178例,门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33例次,经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临床症状缓解,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不良反应的观察1.1 过敏反应:1例患者在注射5分钟后出现过敏反应,护士巡视时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患者主诉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立即停止输液,取半靠卧位,吸氧,肌肉注射非那根25 mg,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观察10分钟后症状缓解。
1.2 过敏性药疹:一般与用药后几分钟或数小时,甚至几天后出现过敏性药疹。
多是先出现斑状丘疹,在四肢、面部、头部、颈部、躯干等部位弥漫红色小丘疹,搔痒,压之不褪色。
有的双眼发痒。
1.3 胃肠道反应:14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其中剧烈腹痛3例,其原因主要由本品0.5 g加入5%葡萄糖250 ml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浓度过高,每次静脉滴注时间少于60分钟。
1.4 局部反应:局部炎症是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8例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滴注速度较快或静脉较细时易刺激静脉内膜引起疼痛。
2 不良反应的护理2.1 静脉滴注过程中,根据年龄不同,调整滴速20~40滴/分钟。
此药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引起局部皮肤发红、疼痛、静脉炎时。
选用5号针头及较粗的外周静脉血管,进行缓慢静脉滴注,可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天气寒冷时用热水袋保暖,以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2.2了解病情,加强巡视。
输液前,要询问患者是否空腹,如空腹,一定要叮嘱患者在输液前或输液中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以防止引起胃肠道反应,大多数患者经过减慢滴速后,上述症状可缓解。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不良反应观察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不良反应观察目的:对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全部患者均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速度输入,观察组给予减慢速度输入,比较两组输入阿奇霉素速度对胃肠道、皮肤、局部及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胃肠道、局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及其他方面的反应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受到滴入的浓度和速度的影响,适当减慢其滴入速度,可以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保障输液的安全。
标签:静脉滴注;奇霉素;不良反应阿奇霉素,也称阿红霉素或者阿奇红霉素,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的抗生素,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厌氧菌等均起到一定的抗菌效应。
阿奇霉素在临床上的运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对各种感染的治疗有显著疗效[1]。
但是在进行静脉滴注时其自身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的恐惧不安。
本文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速度输入,观察组给予减慢速度输入。
对照组中男29例,女31例,患者年龄5个月-56岁,平均年龄2.5±35.7岁;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4个月-52岁,平均年龄1.7±3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1.2.1阿奇霉素药液浓度配置方法将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40080辽宁天龙药业有限公司)与注射用水合理配置成浓度为0.1g/ml的溶液,遵照医嘱加入规格为5%的葡萄糖或者0.9%氯化钠,配置成浓度为1-2mg/ml的注射液。
点滴阿奇霉素注意事项

点滴阿奇霉素注意事项点滴阿奇霉素注意事项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疾病,特别是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
它可通过口服或点滴的方式给药,但点滴给药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点滴阿奇霉素必须由医生或护士进行操作。
点滴给药需要专业技术,因此不得私自进行。
保证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医疗背景和相关培训,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其次,点滴阿奇霉素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在进行点滴给药前,操作人员应进行彻底的手部消毒,并佩戴消毒手套和口罩。
同时,点滴瓶、注射器、针头等设备应事先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环境下的操作。
第三,点滴阿奇霉素的剂量和给药速度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剂量和给药速度。
在点滴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给药速度或进行其他必要的处理。
第四,点滴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需要密切关注。
阿奇霉素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晕、皮疹等。
如果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点滴,并告知医生或护士。
医生会根据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停药或调整剂量。
第五,点滴阿奇霉素期间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阿奇霉素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和排泄,因此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保持药物的浓度稳定和有效,以及减少药物对肾脏的损伤都非常重要。
患者应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并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含糖的饮料。
最后,点滴阿奇霉素期间还应注意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与阿奇霉素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在进行点滴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守医生的嘱咐,避免自行服用其他药物或保健品。
综上所述,点滴阿奇霉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生素,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保证无菌条件下的给药。
剂量、给药速度、不良反应以及水分摄入等都需要密切关注。
同时,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只有正确使用阿奇霉素,才能更好地治疗感染疾病,保障患者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静滴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6月~9月进行阿奇霉素输液治疗的1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前9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后就诊的9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施行不同护理模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4%,患者满意度76.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4%,患者满意度92.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使静滴阿奇霉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标签: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护理对策
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广谱抗生素,在体内分布广泛,吸收快,组织浓度高,药物半衰期长,而且用药次数少,免于皮试,临床疗效良好[1]。
但静滴阿奇霉素易发生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本研究表明,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使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保证阿奇霉素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临床使用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6月~9月进行阿奇霉素输液治疗的180例患者,平均年龄(43.2±6.5)岁。
按就诊顺序前9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后就诊的9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47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44.8±5.2)岁,干预组患者男性4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1.6±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容易给患者带来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对患者和家属应及时进行安抚,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
②输液前护理: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史,提前告知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患者避免空腹静滴阿奇霉素,不宜私自随意调整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务必及时报告。
③健康宣教:适时给予健康宣教,开展教育专栏,可配合使用安全手册,为患者细致讲解阿奇霉素基本用药常识,耐心解答患者遇到的问题,并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相信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3满意度评定[2] 采用我院自定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00,满意:90~100,比较满意:70~89,不满意:<70。
1.4观察项目[3]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度。
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结果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在施行不同护理模式下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发现对照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出现输液部位疼痛5例,胃肠道反应6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4%;观察组患者出现输液部位疼痛1例,胃肠道反应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满意度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可发现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2.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阿奇霉素为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在红霉素基础上经过修饰后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其抗菌范围广,对多种致病微生物尤其对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产生抗菌作用,具备理想抗生素的条件;为小儿患者及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提供了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衣原体感染[4]。
随着临床的推广,阿奇霉素应用后出现不良反应事件逐渐增多,因为阿奇霉素有独特的药效学动力性[5]:制剂中含有的天门冬氨酸,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错乱,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静滴阿奇霉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疼痛阈值及是否饱食;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心理因素;护理人员才穿刺技术及药物静滴的时间和速度等。
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与患者以及家属充分沟通,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要主动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心理压力;在输注过程中,护理人员认真选择血管,根据患者基本情况调节的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嘱患者避免空腹输液,不可私自随意调节输液的速度;护理人员需要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征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6]。
综上,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降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郝洁,田小军.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34-35.
[2]谷晓玲,元新.健脾和中的综合护理缓解小儿输注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4(18):1713-1715.
[3]沈雅萍.乳糖酸阿奇霉素用于小兒输液200例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3,22(11):76-77.
[4]刘璇,谢秋梅,刘惠贤,等.应用山莨菪碱消除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效果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4(1):17-18.
[5]胡乘凤,贾巧.阿奇霉素联合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支原体肺部感染的观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8):176-177.
[6]毛细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疗效观察及护理[J].海峡药学,2012,24(12):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