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用药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药学分析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药学分析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药学分析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儿科感染疾病。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从药学角度分析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皮肤及粘膜等方面的反应。

消化系统方面,阿奇霉素可能引起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皮肤及粘膜方面,可能出现皮疹、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针对这些不良反应,首先要注意个体差异,针对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合理调整药物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的不良反应,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可暂停用药,积极处理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皮肤及粘膜不良反应,可采取抗过敏治疗等措施。

需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防止病情加重。

在药学分析方面,首先要重视患儿的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避免过敏源的暴露,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要关注患儿的肝肾功能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还要注意患儿的其他基础疾病及并发症,合理选择药物,并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阿奇霉素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其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较好,临床上仍广泛应用。

对于患儿的用药安全,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特点,密切观察患儿的用药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确保患儿的用药安全。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加强患儿及其家长的用药指导,详细介绍阿奇霉素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醒患儿及其家长密切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求助。

医护人员还应关注药物的来源和质量,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药物,确保用药安全。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从而确定科学的防治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5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并开展回顾性分析。

结果:不同的给药途径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不同,静脉给药49例(65.33%)口服给药26例(34.6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发生率和性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女性49例(65.33%),男性26例(34.6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最为常见的为胃肠反应,30例,占40%,过敏反应29例,占38.67%,神经系统损害12例,占16%,静脉炎4例,占5.33%。

结论:合理使用阿奇霉素,科学控制药物浓度,及时调整滴注的速度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24-02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在临床上有较强的稳定性,且半衰期较长,选择性较高,所以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且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该药物的临床使用量逐渐增加使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5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47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45±9.8)岁。

其中,呼吸道疾病患者39例,泌尿道感染17例,前列腺炎6例,盆腔炎4例,子宫肌瘤4例,胆结石5例。

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了指标检查,并确诊符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指征后予以用药。

1.2 研究方法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元病灶和临床表现进行全面总结,根据患者使用阿奇霉素的原因、不良反应出现的具体时间、转归、临床表现类型以及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科学的分析。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及分析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及分析

症状。 对 阿奇霉素引起的消化道症状也可 以考虑使用维生素 B 6
缓解 ,研究证 明维生素 B 在 减轻抗癌药和放 射治疗引起 的恶 心、 呕吐或妊娠呕吐等症状时有 效且效果好 。 3 . 3 本组 中 2例肝功能损 害者 均为 7 5岁以上 的老年人 ,
给予停药 , 口服葡 醛 内酯 、 复合维生素 B等保 肝治疗 , 2 d后来
感染 。 与第一代 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相 比较 , 其扩大 了抗菌范围 , 增强 和提高 了对革 兰阴性菌 的的抗菌活性 ,对多种致 病菌有
效 。阿奇霉素对酸稳定、 半衰期 ( ) 长、 生物利用度 高、 疗效显
著、 不需要做皮试 , 是急诊医师夜班的首选药 物。 同时不 良反应 ( A D R) 报道也不断增加 , 阿奇霉 素的不 良反应 率为 1 2 %。为了
机制是通过与敏感微生 物的 5 0 S 核糖体 的亚单 位结合 , 干扰其 蛋白质 的合成 , 对多种致病菌有效 , 不 仅用 于治疗盆腔炎 、 社 区 获得性肺炎 , 还用于呼吸道感染 、 泌尿 生殖 系统感染 、 胃肠道疾
病感染 、 皮肤软组织感染、 口腔感染等 。
肝细胞膜 上载体对胆 汁酸的摄入 、 运载 或排泄功 能 , 导 致肝 内

临床更合理地使用 阿奇 霉素 , 现将我 院应用阿奇霉 素出现的不 良反应分析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注 时间不少于 6 0 m i n 。 1 6 例 中只有 1 例拒绝再使用该药 物而终
止治疗 , 余1 5例均在 降低 阿奇霉 素浓度 后继 续治疗 , 未再 出现 穿刺部位 的红肿 、 疼痛 。 3 . 2 本组 中出现 胃肠道症状 的患者 ,联合维生素 B 注射
药物经肝肠循环被重吸收。 阿奇霉素主要以活性形式 聚集 和分

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姓名年级专业药学学习中心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摘要阿奇霉素,是15元环半合成含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机制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抑制蛋白合成。

其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杆菌具强杀菌作用,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及螺旋体等均敏感,对淋球菌、感杆菌、曲菌、门螺杆菌、肺炎支原体等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阿奇霉素具有对酸稳定、生物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等优点,临床上应用较多。

本文通过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文献检索,例举各类型的不良反应,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阿奇霉素临床应用目录中文摘要 (I)1.引言……………………………………………………………………………………………12.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2.1一般性的胃肠道反应 (1)2.2严重胃肠道反应……………………………………………………………………………22.3严重腹胀 (2)2.4中毒性肝炎…………………………………………………………………………………22.5肝损害 (2)3.对皮肤的影响………………………………………………………………………………23.1 荨麻疹………………………………………………………………………………………23.2眼睑和喉头水肿……………………………………………………………………………24.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3)4.1急性肾衰竭 (3)4.2引起双肾区疼痛 (3)5.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3)5.1致肌无力危象………………………………………………………………………………35.2致四肢肌肉剧痛……………………………………………………………………………35.3致肢体末梢发绀……………………………………………………………………………46.对循环系统的影响…………………………………………………………………………46.1心律失常 (4)6.2过敏性休克 (4)7.神经系统损害 (4)7.1耳鸣…………………………………………………………………………………………47.2双侧耳闭 (4)7.3视物旋转、步态不稳………………………………………………………………………58.其他不良反应 (5)9.总结 (5)参考文献 (5)1.引言药品说明书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的介绍如下:【不良反应】1.本品常见不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腹泻、腹痛、稀便、恶心、呕吐等。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药学分析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药学分析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药学分析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中的感染治疗。

在应用过程中,阿奇霉素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药学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

阿奇霉素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1. 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且自限性的,大部分患者在用药后数天内症状会自行消失。

2. 肝功能损害:阿奇霉素可引起肝脏损伤,表现为肝酶升高、黄疸等症状。

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监测肝功能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停药。

3. 心脏问题:阿奇霉素可能引起心脏不良反应,如心律不齐、心悸等。

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在有心脏病史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需要格外注意。

4. 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药物热、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

药学分析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相互作用:阿奇霉素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浓度变化或药效增强。

阿奇霉素可能增加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需要调整剂量并监测凝血指标。

2. 肝肾功能调整剂量:对于肝功能损害或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调整阿奇霉素的剂量。

这是因为阿奇霉素主要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和排泄,如果这两个脏器功能不正常,药物可能在体内堆积,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3. 个体化用药: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原体敏感性等因素,个体化选择阿奇霉素的剂量和给药方案。

儿童和成人的剂量不同,需要根据相关指南进行调整。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中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药学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使用阿奇霉素时,需谨慎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进行剂量调整,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76例应用阿奇霉素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分析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年龄分布、性别比、给药途径等。

结果17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消化道反应占46.02%(81/176),呼吸系统反应占20.45%(36/176),过敏反应占11.36%(20/176),神经系统损害占6.82%(12/176),心血管系统损害占6.25%(11/176),皮肤及附件损害占5.11%(9/176),血液系统损害占3.98%(7/176)。

>60岁者占55.68%(98/176),18~69岁者占22.73%(40/176),<18岁者占21.59%(38/176)。

其中男性占48.30%(85/176),女性占51.70%(91/176)。

静脉给药占73.86%(130/176),口服给药占26.14%(46/176)。

结论阿奇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为主,多见于老年患者、静脉给药途径,与性别无明显关系。

关键词:阿奇霉素;不良反应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代表药物,属于红霉素的第二代衍生物,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在临床应用较广泛。

近年来随着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的不断完善,其不良反应报告也逐渐增多,给临床安全用药造成一定的隐患[1]。

本研究分析了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76例应用阿奇霉素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对象,包括男性85例,女性91例;年龄6岁~81岁,平均年龄(47.28±11.65)岁;体重15kg~84kg,平均体重(62.75±12.62)kg;用药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35例、肺部感染92例、泌尿系统感染49例;病程2d~5d,平均病程(3.65±1.13)d;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给药130例,口服给药46例。

50例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50例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临床用药常规 ,具有 明确 的法律 效力 ,是处理 医疗纠纷 的法律文件之

参考 文 献
[ 卫生部 . 管理 方 s. 卫 3 07

如 罗红霉 素胶 囊说 明书用法 为一 次 10 ,2 天 ;但 有些 医师 5mg 次/
用每 次30 ,2 天 。2 1年 随着 电子 处方 的普 及 ,以及 医院处方 0mg 次/ 01 管理办法 的不断完善 ,处方点评对 医师 促进作用 ,处方的规范性 及用
行 )》等相 关政策 ,使处 方点评工作更好促 进医 院合理 用药 ,从而保
du s i idctr[ ] n v : H u l ai s 9 3 22 . r g e n n i osR . e a u a Ge W O P bi t n , 9 : — c o 1 1 4
[ 朱 爱 华 . 院 门诊 处方 点评 及 不合 理 用 药分 析 [] 5 ] 我 J. 临 床研 中国
2 ・临床研 究 ・ 4 2
主要包括 : 方前记 、正文 、后记缺项 ,如科别 、患者姓名 、性 别、 处 年龄 、临床诊断和 日期等 ,未写剂 型、规格或药 名书写不规范 、不正 确等 ;用药不适宜处 方包括 :用法 用量 不适宜 ,如青霉素类 、头孢菌
Au u t 0 , 1 , .2 g s 1 Vo.0 No2 2 2 1 童 以及老年人 的安全用药 ;药剂科应强化 自身职能 ,开展 临床药学工 作 ,协助 临床合理用药 ,定期公示不合理 处方 ,及 时要 求医师改进 , 对纠正情 况进 行追踪 。世 界卫生组织警 示 ,不合理用 药 已经成为 当今 第 四号杀 手 ,不合理 用药引起的药 源性 疾病也在不 断上升 中。处方 点 评是直 接发现不合理 用药的重要手段 ,定期进行处 方点评分析 ,发现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药学分析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药学分析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药学分析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多种感染症,特别是儿科感染症。

本文将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药学分析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1.肝毒性反应在长期或高剂量使用阿奇霉素时,可能发生肝损害。

轻度肝功能异常不常见,但严重肝功能损害和黄疸等症状可发生,需监测肝功能指标。

2.心律失常阿奇霉素的心律失常风险可能较高,主要体现为心房颤动或心室性心动过速等症状,对心脏病患儿要格外谨慎使用。

3.泌尿系统不适阿奇霉素也可能引起泌尿系统不适,如尿色异常、尿频、尿痛等症状,其病因假定与药物肾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有关,应密切观察。

4.过敏反应阿奇霉素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面部水肿、呼吸急促等症状,需及时停药,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有哮喘和荨麻疹家族史者慎用。

5.其他不适阿奇霉素也可能引起腹泻、头晕、头痛、疲乏等不适症状,但多数轻微且不需要特殊处理。

注射剂可能导致注射现场疼痛、痉挛、红肿等反应,可改变给药方式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二、药学分析方面1.药代动力学阿奇霉素口服后极易吸收,在小肠上段达到峰值,可转移进入组织液及细胞内,在肝脏被代谢,大部分经肾排出。

阿奇霉素的作用时间长、半衰期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效果。

2.药物相互作用由于阿奇霉素主要由肾脏代谢排泄,因此肾功能障碍可明显影响药物排泄,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建议使用更少的药物剂量,或者增加药物给药间隔时间。

临床上有与哌嗪类治疗脑膜炎患儿时应特别注意,使用两种药物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死亡。

3.药物毒理学阿奇霉素毒理学效应可能与细胞内酶类有关,其能影响肝细胞的酶类活性,导致肝损害;此外,阿奇霉素可能引起可逆性心肌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引起心律失常,对心脏患儿应格外谨慎使用。

综上,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是较为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对于肝功能异常、心脏病患儿、荨麻疹和哮喘患儿等要格外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减少阿奇霉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阿奇霉素的合理应用已引起 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当代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主要研究内容、应用价值、改进及创新
本课题将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及一系列问题进行调研;从药房、药店收集售出 该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反馈情况,从药物药理药性、病人身体情况、联合用药情 况、服药前后进食种类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产生因素;并借鉴国外先进观念,结合国 内试验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合理用药,以期为减少应用阿奇霉素所产生的不良反 应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5(9):53-54. [5] 罗钦宏,梁锦枝,黄艳琼,古子娟.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 疗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202-203. [6] 王兆丽,刘屹,王艳霞.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研究[J].不良反应监测,2009,6(5): 115-116. [7] 乔红梅,成焕吉,尤海龙,赵凯姝,刘肖君,鲁继荣.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 童 肺 炎 支 原 体 肺 炎 临 床 疗 效 对 比 分 析 [J]. 中 华 临 床 医 师 杂 志 , 2011,5 ( 5 ): 1751-1752. [8] 王晓瑜,杜文民,王宏敏,徐建龙,戚秋鹏. 164 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0):1551-1552. [9] ILIJA KUZMAN,IVAN SOLDO,SLAVKO SCHONWALD,JOSIP CULIG.Azitheomycin for Treat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used by legionella pneumophila: A Retrospective Study[J].ORIGINAL ARTICLE,1995(27):504-505. [10]Rajesh Gandhi,Omathanu Pillai,Ramasamy Thilagavathi,Bulusu Gopalakrishnan,Chaman Lal Kaul,Ramesh Panchagnula.Characterization of Azithromycin hydrates[J].European Joumal of Pharmacewical Sciences, 2002(16):183-184.
指导教师意见: 该生选题符合毕业论文要求,结构合理,逻辑严谨,紧扣专业方向,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有完成选题的能力和条件,研究方法及计划基本 合理,难度适合。
同意该课题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张俊,王春婷,纪立伟,梁雁,杜晓曦.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分析报告[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1 ,9(3):44-46. [2]张涛.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80 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1,17(10):57. [3]张婉迎.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8(9):706. [4]潘明安,张天托,朱家馨,黄静,刘慧.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情况及其对阿奇霉素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
本课题采用文献查阅法、实践调研法。通过查阅反映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文献, 分析阿奇霉素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企业实习,调研医院、药房等反馈的阿奇 霉素不良反应情况,找出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合文献查阅、 项目调研,探讨如何合理应用阿奇霉素。
四、进度安排
2015 年 1-2 月:检索文献,确定论文题目; 2015 年 3 月:搜集资料,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完成开题报告; 2015 年 4 月:调研、实践,进行论文写作及中期检查报告; 2015 年 5 月:探讨对策,完成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
华北理工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用药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冀唐 班


201234640206


2016 年 3 月 20 日
一、题目来源背景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 成。临床主要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由于其抗菌疗效 显著,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该药品的不 良反应屡见报道,并且呈多样化趋势,甚至引起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