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模拟生产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生产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生产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生产验证

1概述:

对无菌灌装过程进行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通过对其污染率的测试,来确认预充式无菌灌装过程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能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

2目的与范围:

2.1无菌生产环境、人员消毒卫生状况与产品无菌保证的验证。

2.2用棉球擦拭的方法验证设备设施清洁消毒效果。

2.3验证的试验过程中监测底塞、卡式瓶的无菌性,使之始终符合卡式瓶生产工艺要求。2.4验证除菌过滤的可靠性,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中间体半成品。

2.5验证物料转移过程中物料的无菌性,使之满足卡式瓶生产工艺需要。

2.6模拟无菌灌装试验来考察灌装操作过程微生物的污染率不大于0.1%,进而证明灌装工艺条件符合无菌灌装的工艺要求。

2.7通过轧盖密封后瓶内抽真空进行气密性测试,证明与轧盖相关的工艺条件符合卡式瓶生产工艺要求。

3职责:

3.1相关生产人员必须依照本规程进行生产操作。

3.2生产部门负责人及QA负责指导与监查本文件的执行。

3.3文件的修定和定期审核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人员和QA负责。

3.4所有参与本验证过程的生产人员都必须依照本方案进行生产操作。

3.5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实需要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表1),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4参考文献:

4.1 Validation of aseptic filling for solution drug product

4.2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

5

6

7

7.1判断标准

产品无菌性的可信限:95%

产品允许污染的概率:警戒限为<0.05%,可信限为>0.1%

7.2培养基配制、灭菌和过滤:

7.2.1 按30g胰酪胨大豆培养基溶于1L蒸馏水的比例配制适量的培养基溶液,搅拌并加热溶解或直接量取70℃以上的蒸馏水,搅拌溶解后,,将盛放培养基的桶在蒸汽灭菌柜内121℃灭菌15分钟,待灭菌后自然冷却

7.2.2 配制用于验证分装生产线的无菌性的培养基溶液体积应满足灌装3000支以上的量(一般灌装5000支左右)。

7.2.3冷却后用已灭菌的0.22um的套筒过滤器过滤于已灭菌的相应容量的不锈钢桶中。注:过滤过程应遵守无菌操作。

7.3培养基无菌性试验:

将用于模拟灌装的胰酪大豆培养基另外用50ml试管配制4管(20ml/管),在121℃灭菌15分钟,盖塞、封口后将其中2管在20~25℃培养7天,另外2管在30~35℃培养7天。7天内若各试管中应无任何微生物生长,则判断合格。结果填于附表2

7.4培养基微生物生长性能试验:

将配制好的灭菌培养基分装于10支50ml 试管中(20ml/管),在其中4支管内接种<100CFU的枯草杆菌,和1支不接种枯草杆菌的TSB试管(空白对照)同时在30~35℃下培养7天,在另4支试管内接种<100CFU的白色念珠菌,和1支不接种白色念珠菌的TSB试管(空白对照)同时在20~25℃培养7天,培养过程中每天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七天内若50%以上接种的各试管的培养基应出现明显的所接种的微生物的生长,空白试验无菌生长,则判断合格。结果填于附表3。

7.5无菌灌装试验:

7.5.1无菌灌装所用的瓶和塞塞经灭菌处理后,进行模拟灌装、轧盖。每瓶和托盘都需标号,

每盘上记录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整个过程应严格遵守相应的无菌灌装生产的标准操作规程。模拟灌装生产的全部样品先在20~25℃培养7天,再在30~35℃下培养7天,一半倒置培养,一半正立培养。培养过程中应每天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若发现污染应明确记录瓶号、瓶数。

7.5.2阴性对照:

灌装过程中随机抽取2瓶不进行设备灌装直接手动加底塞、灌装培养基、封口,与试验样品同条件培养作为阴性对照。。

7.5.3随意地取出8支灌有培养基的灌装瓶,向挑选出来的4支瓶内逐个注入0.1ml的枯草杆菌混悬液(每0.1ml中CFU少于100个),在30~35℃下培养7天,向挑选出来的另4支瓶内注入白色念珠菌混悬液(每0.1ml中CFU少于100个),在20~25℃培养7天。如果在7天内,50%以上接种卡式瓶的培养基里都出现繁殖现象,则判为合格。对瓶内的繁殖情况要进行目检,对污染的卡式瓶要点清数量(如有污染菌的话)。污染了的卡式瓶必须仔细检查是否有瓶、塞、盖的损坏情况。

7.5.4试验结果评价

评价无菌模拟灌装试验结果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微生物污染率,其计算方法如下:

污染率水平=[微生物生长的瓶数/(总分装瓶数-破损瓶数)]×100%

如果在14天的培养期内,其污染率大于0.1%,则应立即停止生产,调查污染产生的原因应检查铝盖、底塞的密封情况,若有破损应记录并检查其破损原因。原因找到后立即重复进行无菌灌装模拟试验。重复模拟灌装试验连续进行3次,2次均符合要求才可以认为此灌装工艺过程符合无菌灌装要求。

7.5.5灌装原始纪录作为附件,试验结果如附表4填写

7.6内包材的无菌试验

a)卡式瓶无菌试验:试验前取灭菌后灌装前2支作无菌检查,试验过程中每灌大约1000瓶时在振料器上取2支作无菌检查,试验结束后在振料器上取2支作无菌检查。

b)底塞无菌试验:底塞灭菌卸料时取2支作无菌检查,试验过程中每灌大约1000瓶时理塞盘上取2支作无菌检查,试验结束后在理塞盘上取2支作无菌检查。

c) 复合铝盖无菌试验:灭菌卸料时取2支作无菌检查,试验过程中每灌大约1000瓶时

在理复合盖盘上取2支作无菌检查,试验结束后在理复合盖盘上取2支作无菌检查。

d)判断标准:阴性

e)按附表5填写结果。

7.7人员:

7.7.1参加人员:

7.7.2人员培训:查阅操作人员个人培训档案,确认上岗操作人员已按培训计划进行基本生产技术培训,并进行人员净化消毒效果的检查。

c)判断标准:①上岗操作人员已经接受了生产技术培训,②能按规程进行人员物料净化对设备设施正确清洗消毒③能规范操作,减少人员对环境造成污染。

间分别在试验前、试验过程中、试验结束用棉球擦拭法各取样1次检查操作人员上述部位细

7.8.1设备设施表面的微生物数量

7.8.1.1判断标准:

7.8.1.2

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润湿棉球,充分擦拭生产区最难清洁的部位,棉球取样面积为25cm2/个。然后棉球放入带有灭菌的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摇,然后进行微生物培养。

7.8.1.3将结果填入附表6

7.8.2HVAC状况监测

7.9物料转移

7.9.1检查方法:①工器具、洁服处理后的转移:衣服、不锈钢桶、玻璃容器用棉球擦拭法在卸料、转移后取样作无菌检查。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润湿棉球,充分擦拭,棉球取样面积为25cm2/个。然后棉球放入带有灭菌的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摇,然后进行微生物培养。

②灌装前药液的无菌转移:将注射用水从配料桶周转到配制罐,此时从配制罐内取水样,无菌培养。然后由无菌区周转到十万级再由十万级周转到卡式瓶的无菌区,此时从配制罐内取水样,无菌培养。具体详见《培养基模拟生产验证报告》。③内包材的无菌转移:将灭菌后的底塞、卡式瓶在卸料、转移后取样作无菌检验,底塞外包装作擦拭试验。④灌装用物料的无菌转移:输送药液所用硅胶管和灌装针头在卸料转移后取样作无菌检查。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0mL冲洗内壁,收集冲洗液,(注: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0mL冲洗后的硅胶管和灌装针头,试验结束后再用注射用水冲洗。)按无菌检查法中的薄膜过滤法检查。

7.9.2判断标准:各种物料在卸料后及转移后均应无菌。按附表8填写测试结果

8玻瓶的处理:已灌装培养基的玻瓶在验证结束后全部销毁。

9缺欠项及纠正措施

9.1目的

建立缺欠项及采取的纠正措施,使验证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

9.2内容

9.2.1按附表9格式总结缺欠项及纠正措施

9.2.2按附表10格式填写缺欠项纠正报告

10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验证小组根据验证情况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按附表11填写验证总结报告,由验证委员会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及负责发放验证证书(见附表12)。

a) 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

b) 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c) 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d)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

附表1

培养基无菌性试验结果

培养基生物生长性能试验结果

灌装培养结果

附表4

试验过程监测记录表

设备设施表面的微生物数量

附表6

HVAC监测记录

HVAC监测记录(空气沉降菌)

物料转移无菌监测记录一

物料转移无菌监测记录表二

缺欠项及纠正措施报告

附表9

欠缺项纠正报告

附表10

验证总结

附表11

验证证书

附表12

分装系统培养基分装验证记录:

熏蒸用的溶液:体积:

熏蒸前的室内温度:相对湿度: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开万级空调时间:开百级时间:

操作人:时间:

复核人:时间:注:熏蒸消毒结束后、在分装前至少要监测2天的静态环境,

在分装过程中要监测动态的环境。结果记录在制剂车间的环境监测表。

5.0水质监测:

确认纯化水检测是否合格□是□否

确认注射水检测是否合格□是□否

确认人:时间:

6.0培养基的配制和准备:

6.1蒸馏水的称量:

秤(天平)编号:

水温℃(70℃以上)

注入蒸馏水的50L不锈钢桶总重为 kg

- 50L不锈钢桶皮重 kg

= 所加蒸馏水重 kg

称量人:时间:

复核人:时间:

6.2培养基的称量:

秤(天平)编号:

倒入培养基后2L烧杯总重为 g,

- 2L烧杯皮重 g,

= 培养基净重为 g。

称量人:时间:

复核人:时间:

6.3将所称量的培养基缓慢倒入搅拌桶中,同时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搅拌总时间:

操作人:时间:

6.4培养基溶液的灭菌:

将装有培养基溶液的搅拌桶放入蒸汽灭菌柜内,121℃蒸汽灭菌15分钟。待灭菌柜压力下降至“零”时,取出该桶,使其在室温冷却。

操作人:时间:

复核人:时间:

6.5培养基的过滤: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分装的桶编号分别为,。

注:整个过程应遵从无菌操作。

操作人:时间:

7.0 玻瓶的处理:

7.1 玻瓶描述:。

7.2 检查操作开始前的场地、设备清洁及清场,确保上一批的所有玻璃瓶和记录都清走。

操作人:时间:

微生物计数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报告.doc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用培养基 适用性验证

目录 1.验证目的 (1) 2.参照标准 (1) 3.验证项目 (1) 4.验证工作小组及职责 (1) 5.试验材料 (2) 6.试验过程 (3) 7.验证周期 (4) 8.附件 (4)

1、验证目的: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用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应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适合需氧菌总数计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的测定。 2、参照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3、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4.验证小组及职责 4.1 验证小组 4.2 验证职责 5.试验材料 5.1验证所用培养基:

5.2验证用菌株培养 5.2. 仪器设备: 5.2.1. XXXXX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5.2.2.XXXX水平流净化工作台 5.2.3.XXXXXX干燥箱 5.2.4.XXXXX型霉菌培养箱 (20~25℃) 5.2.5. XXXXX电热恒温培养箱(30~35℃) 5.3. 稀释剂: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6.试验过程 6.1菌液制备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

养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孢子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6.2、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菌悬液与黑曲霉的孢子悬液(均不大于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适用性检查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用于检查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的需氧菌总数计数适用性。其中,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皿于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3天。接种白色念珠菌与黑曲霉的孢子的培养皿于30-3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 取白色念珠菌的菌悬液与黑曲霉的孢子悬液(均不大于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适用性检查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检查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适用性。培养温度为20-25℃,培养时间不超过5天。 上述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两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实验。 阴性对照 为确认试验条件符合要求,同时进行培养基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

培养基的灵敏度测试

培养基的灵敏度测试 培养基的灵敏度测试是其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检测部分。方法如下: 1.用于菌数计数的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的方法:对每个不同批号的脱水培养基均应进行灵敏度检查(促菌生长检查)。取预先制备好的琼脂培养基平皿3~5个,用表面涂布法每块平板表面接种30~100个试验菌,同时用已知质量保证的同型号培养基平皿3~5个(如较著名的如MERCK,DIFICOL产品)做对照试验,待培养基表面的菌液被琼脂培养基吸干或风干后,将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的使用温度下培养48~72小时,(也可采用浇碟法进行)取出培养后的平皿点计菌落数。样品培养基上的微生物数量应不得低于对照培养基上微生物生长数量的70%。否则,需重新检查,或该培养基被视为不符合促生长要求。 2.用于控制菌检查的富集培养基的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的方法:对每个不同批号的脱水培养基均应进行灵敏度检查。每100ml培养基内分别接入试验菌小于100cfu,每个菌种接种两瓶培养基,将接过种的培养基置于指定条件下培养。应在16~18小时后可明显观察到培养基内有微生物生长,则证明此培养基合格。 原则上无论是采用脱水培养基还是按相关处方配制的培养基,一旦制成成品培养基,则应对每个配制批号培养基进行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试验,以考察培养基的质量。按脱水培养基的生产批号做灵敏度检查是基于培养基的灭菌程序已经经过验证。 如果实验室使用的是商购的成品培养基,供应商应随培养基提供相应批次的培养基质量检测报告,报告包括培养基的PH值、无菌检查结果和促菌生长(灵敏度)试验结果等项目。建议在使用某一新的成品培养基(新供应商或新培养基品种)时,应至少考察三个不同批次的培养基质量,只有三批质量均合格方可使用该培养基。微生物限度检查用成品培养基一旦初试确认合格后,可审查供应商的质检报告,而不必每批再作无菌检查和灵敏度检查,但半年应至少检查一次,以复核其质量。用于无菌检查试验的每批培养基,均必须按规定进行灵敏度检查试验,此规定同样适用于实验室自行配制的培养基。。 建议在正式使用前即应完成对培养基的质量检查。如果在进行灵敏度试验的同时,也使用该培养基进行样品检查,那么,一旦培养基的无菌性或灵明度不符合规定,则检验结果应无效。无论这些质量控制检查试验何时完成,实验室都必须在相关产品放行之前或检验报告发出之前,对所用培养基的无菌性及灵敏度试验资料的完整性和合格予以确认。 灵敏度(促生长)检查试验用菌悬液,可用标准菌种制得,也可向具备适当资质的供应商购买。目前市场上的商用产品,如microball公司的培养基质量检查用的定量质控菌株,小瓶内一个小球上含有10~100CFU。此类产品使用简单,但操作者需严格遵守供应商的使用要求。另外,尽管所购试菌种均附有质量证书,正式使用前,仍必须用倾注平皿法或铺表面法等标准检测方法对菌悬液的微生物数量进行复核确认。

培养基模拟灌装方法

精心整理*ml灌装线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审批 目录 1.介绍…………………………………………………………………………………………….............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目的……………………………………………………………………………………………..错误!未指定书签。 3.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 4.职责……………………………………………………………………………………………..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生产部职责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质量保证部职责 (4) 4.3质量控制部职责 (4) 4.4.设备部、物资管理部门各职责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法规和指南……………………………………………………………………………………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法规.................................................................................................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指南.................................................................................................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参考文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7.生产工艺描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7.12.风险评估 ................................................................................................. 7.13.工艺风险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模拟项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1模拟灌装过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2灌装机各分装器具经灭菌后的无菌组装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3模拟最多进入灌装间的人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4人员干预..................................................................................................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5模拟人员活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4.6模拟最差条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版药典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版药典培养基适用性验 证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培养基验证文件 药 有 限 公司 制药有限公司 验证立项申请表

验证方案的审批 验证方案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验证范围 4、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5、验证合格标准 6、试验材料 7、菌液制备 8、适用性检查 9、验证记录 10、验证结论及综合评价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验证方案 1. 验证目的: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是否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测定。 2. 参照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5. 合格标准: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 试验材料: 6.1. 被验证产品: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6.2. 仪器设备: 6.2.1. YXQ-LS-100G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6.2.2. GHT-00双人净化工作台 6.2.3. BSC-110011A2-X 生物安全柜 6.2.4. MJ-250I型霉菌培养箱 (20~25℃) 6.2.5. LRH-250生化培养箱 (30~35℃) 6.2.6. 电热恒温干燥箱 6.2.7微波炉 6.3. 验证用培养基 6.4. 验证用菌株:(第代) 7. 菌液制备 按6.4规定程序培养各试验菌株。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 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将孢子洗脱。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制成约为50~100cfu∕ml的黑曲霉孢子悬液。 8. 适用性检查:

无菌培养基灵敏度验证

××公司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验证资料 文件编号:YZ-GC -004

1.验证目的:为证明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营养肉汤、改良马丁培养基适合于细菌,真菌的无菌检查,特制定本验证方案。 2.参照标准:2005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 H无菌检查法。 3.验证项目: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营养肉汤、改良马丁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4.验证小组 4.试验材料: 4.1. 被验证培养基: 品名: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规格:批号:生产厂家: 品名:营养肉汤培养基 规格:批号:生产厂家: 品名:改良马丁培养基 规格:批号:生产厂家: 4.2. 仪器设备: 4.2.1. YM50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4.2.2. SW-CJ-2F双人净化工作台 4.2.3. JC101型电热鼓风干燥箱 4.2.4.JY-B型生化培养箱(23~28℃) 4.2. 5.PHX-DHS-40x50恒温培养箱(35~37℃) 4.3. 稀释剂: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4.4. 验证用培养基:

4.5. 验证用菌株: 5.菌液制备: 5.1.取经培养18~24小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营养肉汤新鲜培养物1ml加入到9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小于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5.2.取经培养24~48小时的白色念珠菌的改良马丁培养物1ml加入到9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小于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6.菌液计数:(每种菌液接种2个平皿) 分别取上述制备的金黄色葡萄糖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ml加入培养皿,每种菌液平行做2皿,注入不超过45℃营养琼脂培养基15~20ml,置30~35℃培养箱培养二天,取上项制备的白色念珠菌菌液1ml加入培养皿,平行做2皿,注入不超过45℃的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约15~20ml,置23~28℃培养箱培养三天。 7.无菌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 7.1培养基的配制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配制: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29.25g,加1L蒸馏水,加热煮沸使其完全溶解,摇匀分装到试管中,每只试管装量12ml。 营养肉汤培养基的配制: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18g,加1L蒸馏水,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摇匀分装到试管中,每只试管装量12ml。 改良马丁培养基的配制:取改良马丁培养基28.5g,加1L蒸馏水,加热搅拌使其完全

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试卷答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方案考试卷 一、填空题(5分/题,共50分) 1. 本次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为新改建的洁净厂房内实施,为培养基模拟试验的首次验证,因此通过连续三批模拟灌装实验及结果有限性的评价,确认结果的重现性。 2. 对无菌灌装区的设备台面及可能接触到的表面进行无菌程度的检查,其合格标准为:灌装机设备台面微生物数量<3个,设备输送带<5个。 3. 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无菌服、五指手套、口罩等部位微生物数量进行检测, 其合格标准为:五指手套微生物数量<3个,一个操作人员双臂、前胸微生物总数<5个,口罩微生物数量<3个。 4. 粉针剂无菌分装间应控制合适的温度及相对湿度,其合格标准为:房间温度:20-22 ℃,相对湿度:45-50%。 5. 模拟分装过程:采用先灌装乳糖、再注入液体培养基的方式,其阳性对照样品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 6. 微生物培养条件:将全部样品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14天,先在较低的温度(23-28℃)培养7天,然后在较高的温度下(30-35℃)培养7天,在第三天和第七天之间至少观察培养基样品的微生物的生长情况,通过最后一天的观察,确认有无微生物生长。 7. 对于培养基/乳糖样品的培养结果,若发现污染应明确记录瓶号、瓶数,同时应检查胶塞、铝盖的密封情况;若有破损应记录并检查其破损原因。对于被污染的样品进行鉴别试验,至少包括菌落数、细胞形态学记革兰染色特性等。 8. 试验结果与评价:评价无菌模拟灌装实验结果的主要指标就是污染水平,不管实验的数量有多少,其结果污染瓶均要为零,如果连续三批实验结果均出现1瓶,应进行再次实验,培养结果如出现2瓶以上,应停止生产,进行污染调查。 9. 对于已投入使用的粉针剂生产线,每年至少进行2次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其生产线的每一位员工至少每年参加一次成功的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 10. 当生产设备、设施、操作人员的结构、操作方法发生变动时,必须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已确认其变动没有对该生产线的无菌保证产生影响。 二、问答题(50分) 1.简述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方案验证内容(15分)。 答:①培养基制备及无菌性检查,②培养基促生长实验,③无菌原料的制备、无菌性及抑菌性检验,④模拟灌装最差条件选择,⑤模拟分装过程,⑥灌装产品的培养,⑦根据培养,⑧结果确定本次模拟灌装实验的有效性,⑨模拟灌装过程记录。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 2011年08月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起草 验证委员会审阅会签 方案批准 目录 1概述 (3) 2.验证目的 (3) 3风险评估 (4) 4验证参考标准 (5)

5.验证范围 (4) 6.验证职责 (5) 7验证前提条件 (5) 8 验证批次和时间 (7) 9 验证步骤 (8) 10培养基的培养和检查 (14) 11试验结果评价 (14) 12试验结果分析 (15) 13风险的评估与接受 (15) 14验证结果评审和结论 (15) 15方案修改记录 (14) 16再验证周期 (14) 17附件 (14) 1概述 本次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是以灭菌的乳糖粉末分装到10ml西林瓶中,整个过程模拟正常的粉针剂品种的分装状态,在盖塞前将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灌入瓶内,压塞轧盖后进行培养,确认无菌分装工艺的无菌可靠性。 2.验证目的 在各种干扰和最差条件下,评估灭菌工艺、人员更衣、行为习惯、A/B级气流模式、无菌环境的建立、消毒维持方法和物料的传递控制等整个流程的无菌保证水平。

3风险评估 经验证小组人员共同对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了预防和纠正措施建议,具体见下表: 评估人年月日 4.验证参考标准 4.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4.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指南 4.3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4.4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 5.验证范围 本方案适用粉针车间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人员更衣、各房间的清洁消毒、物料传递、容器工具的处理、内包材的处理、中控取样、动态下环境监测、无菌分装、轧盖过程,并在分装过程中模拟正常与非正常干扰活动。方案中还规定瓶子、胶塞和铝盖灭菌后存放有效期的验证。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无菌检查使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 责任:QC化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内容: 1、概要: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检查及灵敏度检查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检查同时进行。 2、材料及设备 2.1 生化培养箱 2.2 生物安全柜 2.3 中国浊度标准管(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2.4 灭菌试管、灭菌注射器 2.5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2.6 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聚山梨酯80 0.05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氯化钠至100ml,混匀,灭菌即可。3、无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3.1无菌性检查 取新鲜配制灭菌的培养基各5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20~25℃,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3.2灵敏度检查 3.2.1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

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00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501]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B) 6494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 9800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003] 3.2.2菌液制备 3.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制备 3.2.2.1.1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新鲜传代菌种一支待用。取一支灭菌中试管,加入3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把新鲜传代菌种培养物用接种环轻轻刮取,在加入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壁上研磨,使之成为均匀悬液。 3.2.2.1.2 取菌悬液1ml于比浊管中,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逐步稀释至与标准管的浊度一致。记录下所加入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余下的2ml菌液盖上试管塞以备用。 3.2.2.1.3 打开试管塞,取1ml菌液于中试管中,加入比浊时所需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一致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此时试管中的细菌浓度与标准比浊管相一致。根据细菌浊度标准菌数表的菌数,将菌悬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系列稀释至不大于100cfu/ml。 3.2.2.1.4 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制备方法同金黄色葡萄球菌。 3.2.2.2 生孢梭菌菌悬液的制备 3.2.2.2.1取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一支灭菌中试管,用灭菌注射器吸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底部三分之二处的新鲜菌液1ml,加入

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操作SOP

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操作SOP 1 目的建立培养基灵敏度试验的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统一培养基灵敏度检测,确保微生物检测准确、安全进行。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2015版中国药典培养基灵的敏度检查。 3 责任者QC检验人员。 4 内容 4.1 试验设备及用具: 无菌培养皿、移液枪或无菌注射器、无菌玻璃涂布器、培养箱等。 4.2 使用的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生孢梭菌CMCC(B)64941, 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 黑曲霉CMCC(F)98003, 培养基灵敏度检测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4.3 检测频率 每批新买的培养基配制、灭菌后均应做灵敏度测试。 4.4 操作方法 4.4.1 对照标准培养基 用已经过试验证明合格的培养基或购买的有质量证书的成品平皿培养基作为对照标准培养基。 4.4.2 试验培养基 将琼脂类的试验培养基加热融化后,冷却至45℃左右,以无菌的方式在无菌培养皿中注入15~20mL,备用。液体类的培养基直接使用。 4.4.3 菌悬液的制备 购买对应的商业化定量菌株。使用时直接稀释成规定菌含量的菌悬液。目前有进口的bioball和国产的microball等。使用方便,定量精确。

4.4.4 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实验 4.4.4.1 琼脂类培养基的生长促进试验 每株菌用2个试验培养基平皿,用表面涂布法在每个平皿表面接种0.1-0.5mL的菌悬液(约10-100CFU试验菌),同时用2个对照标准的培养基平皿做对照,接种相同量的菌悬液试验,在规定温度下培养,取出平皿点计菌落数。试验培养基上的微生物数量应为对照培养基上微生物生长数量的70%-150%范围内。(注:每种培养基生长促进实验的具体菌株见附录1) 4.4.4.2 液体类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实验 每株菌用2管(或瓶)试验培养基,接种0.1-0.5mL的菌悬液(约10-100CFU试验菌),同时用2个对照标准的培养基或用已知合格的酪蛋白大豆消化琼脂平皿做对照,接种相同量的菌悬液试验,在规定温度下培养,对比或计数,在规定时间内能生长菌落为合格。 4.4.5 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和抑制特性试验 4.4. 5.1 液体培养基的生长促进特性试验 接种0.1-0.5mL的菌悬液(约10-100CFU试验菌)于一定量适合的培养基。在特定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不超过试验中规定的最短期限。与对照标准的培养基获得的微生物生长相比,接种微生物的生长应明显。 4.4. 5.2 固体培养基的生长促进特性试验 采用表面涂布法,在每一块平皿上接种0.1-0.5mL的菌悬液(约10-100CFU试验菌)适宜微生物。在特定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不长于试验中规定的最短期限。接种微生物的生长与对照标准的培养基获得的微生物生长相当。 4.4. 5.3 液体或固体培养基的抑制特性试验 用适当培养基接种至少100 CFU适宜微生物。在特定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至少为试验中规定的最长期限。无受试微生物生长。

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11

分发部门: 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小组

一、概述 厂区无菌操作生产线,按2010版GMP 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 某某产品因无法进行F 0≥8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 ≤10-6 ,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故采用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无菌生产工艺是制药领域中最难的工艺之一,确保产品无菌是该工艺最大的难点,减少无菌工艺药品污染风险的两项重要措施为:①人员的培训 ②无菌工艺验证。 按SFDA 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培养基灌装验证是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故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某某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1 本次验证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图 2 验证原理 将培养基暴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关键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际生产完成工艺操作。对装有培养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养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价结果,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对于失败的验证进行菌种分析并调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后,重新进行验证。 3验证次数 按2010版GMP 附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厂区设施,为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故需进行

二、验证目的 1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新设计厂房采用既定的无菌生产工艺能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2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无菌操作相关人员资格,降低人员带入无菌的风险; 3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法规要求。 三、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 1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厂区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前某某品种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活动; 2计划验证实施时间为2013年3月~4月连续三个批次。 四、验证小组和职责 1 验证小组 根据验证的内容和验证管理文件要求,成立验证小组,验证小组成员见下表,小组人员应在最终验证报告中签名确认。在验证实施前,方案起草人应对所有相关参与人员进行验证方案的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并将记录附于验证报告后。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培养基适用性 验证 方案起草人: 方案审核人: 方案批准人: XXX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验证目的 (2) 2. 参照标准 (2) 3. 验证项目 (2) 4.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3) 5. 验证可接受的标准 (3) 6. 验证步骤 (3) 7. 菌液制备 (6) 8. 适用性检查 (6) 9. 控制菌检查 (7) 10. 操作方法 (8) 11.结论 (11)

1. 验证目的: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及控制菌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及测定和控制菌适用性检查。 2. 参照标准: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控制菌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4.1验证小组人员: 4.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 4.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4.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4.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4.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 4.3.1验证领导组职责 4.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4.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4.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4.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4.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4.3.2验证工作小组职责 4.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4.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4.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4.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4.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4.3.3质量部职责 4.3.3.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4.3.3.2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4.3.3.3负责验证中各项检测工作,提供验证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对验证过程中的各项 检验工作负责。 4.3.3.4负责验证资料和报告的审核工作。 4.3.3.5负责验证文件回收、归档管理工作。 5. 合格标准: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 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 试验材料: 6.1. 被验证产品: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三糖铁琼脂培养基、肠道菌增菌液培养基、RV沙门菌增菌液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6.2. 仪器设备: 6.2.1. LXD型压力蒸汽灭菌器 6.2.4.JMP-250霉菌培养箱(20~25℃) 6.2.5. SHP-250生化培养箱(30~35℃) 6.2.7 101-1电热鼓风干燥箱

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操作规程

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培养基灵敏度试验的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统一培养基灵敏度检测,确保微生物检测准确、安全进行。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3 责任者 QC 检验人员。 4 内容 4.1 试验设备及用具:无菌培养皿、无菌刻度吸管或无菌注射器、无菌玻璃涂布器、酒精灯 等。 4.2 使用的菌株: EP 检测用 ATCC 的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 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ATCC 8739 沙门氏菌 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 ATCC 14028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ATCC 16404 培养基灵敏度检测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4.3 检测频率 每批新买的培养基配制、灭菌后均应做灵敏度测试。 4.4 操作方法 4.4.1 对照标准培养基 用已经过试验证明合格的培养基或购买的有质量证书的成品平皿培养基作为对照标准培养基。 4.4.2 试验培养基 将琼脂类的试验培养基加热融化后,冷却至45 C左右,以无菌的方式在无菌培养皿 中注入15?20mL,备用。液体类的培养基直接使用。 4.4.3 菌悬液的制备 4.4.3.1 细菌菌悬液的制备

取细菌的斜面培养物1耳匙接种在酪蛋白大豆消化肉汤培养基中30-35C培养18-24h,取上述培养物用无菌水按10倍系列稀释,分别制成10-7-10-8的菌悬液备用。 4.4.3.2 霉菌菌悬液的制备 取黑曲霉的斜面培养物加入无菌水 4mL 制成孢子悬液,取上述孢子悬液按 10 倍系列稀释,分别制成 10-6-10-7的菌悬液备用。 4.4.4 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实验 4.4.4.1 琼脂类培养基的生长促进试验 每株菌用 2 个试验培养基平皿,用表面涂布法在每个平皿表面接种 0.1-0.5mL 的菌悬液(约10-100CFU 试验菌),同时用 2个对照标准的培养基平皿做对照,接种相同量的菌悬液试验,在规定温度下培养,取出平皿点计菌落数。试验培养基上的微生物数量应为对照培养基上微生物生长数量的 70%-150%范围内。(注:每种培养基生长促进实验的具体菌株见附录 1) 4.4.4.2 液体类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实验 每株菌用2管(或瓶)试验培养基,接种0.1-0.5mL的菌悬液(约10-100CFU试验菌),同时用 2 个对照标准的培养基或用已知合格的酪蛋白大豆消化琼脂平皿做对照,接种相同量的菌悬液试验,在规定温度下培养,对比或计数,在规定时间内能生长菌落为合格。 4.4.5 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和抑制特性试验 4.4. 5.1 液体培养基的生长促进特性试验 接种0.1-0.5mL的菌悬液(约10-100CFU试验菌)于一定量适合的培养基。在特定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不超过试验中规定的最短期限。与对照标准的培养基获得的微生物生长相比,接种微生物的生长应明显。 4.4. 5.2 固体培养基的生长促进特性试验 采用表面涂布法,在每一块平皿上接种0.1-0.5mL的菌悬液(约10-100CFU试验菌)适宜微生物。在特定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不长于试验中规定的最短期限。接种微生物的生长与对照标准的培养基获得的微生物生长相当。 4.4. 5.3 液体或固体培养基的抑制特性试验 用适当培养基接种至少 100 CFU 适宜微生物。在特定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至少为试验中规定的最长期限。无受试微生物生长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页眉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 2011年08月 (10ml)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页脚

页眉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起草 方案批准

录目.......................................................................................................................................... 3 . 1概述.. (4) 验证目的2.页脚 页眉 3风险评估 (4) 4验证参考标准 (5) 5.验证范围 (5) 6.验证职责 (5) 7验证前提条件 (6) 8 验证批次和时间 (7) 9 验证步骤 (8) 10培养基的培养和检查............................................................................................................. 14 11试验结果评价........................................................................................................................ 14 12试验结果分析........................................................................................................................ 15 13风险的评估与接受................................................................................................................. 15 14验证结果评审和结论............................................................................................................. 15 15方案修改记录........................................................................................................................ 15 16再验证周期............................................................................................................................ 15 17附件....................................................................................................................................... 15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法的验证.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法的验证 文件编号 制订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云南云科药业有限公司A:验证方案 方案制订 制订日期 方案编号 方案审核 审核日期 方案批准 批准日期 云南云科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1.验证项目名称 2.验证组织 3.概述 4.验证目的 5.参照标准 6.验证程序 7.验证报告、评价及批准 1.验证项目名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法的验证 2.验证组织: 姓名部门职务分工 3.概述: 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根据培养基及菌的特性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验证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验证标准。若符合,按验证的方法和条件

进行培养基适应性检查;若不符合,重新建立制订检验方法和检验条件,再进行验证,直至验证结果符合设立的验证标准。 4.验证目的: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适合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培养基适应性检查,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现有的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5.参照标准: 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J 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6.验证程序: 6.1适用范围:适用于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6.2被验证产品: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6.3试验材料: 6.4试验菌株:

6.5合格标准: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6验证方法: 培养基在使用前应进行适用性的检查,通过对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比较,以确认所采用方法的可行 性。 6.6.1菌液的制备: 6.6.1.1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上述营养肉汤新鲜培养物1ml加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10-7约为50~100cfu/ml 的菌悬液备用。 6.6.1.2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于23~28℃培养24~48小时。取上述改良马丁新鲜液体培养物1ml加入9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10倍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6.6.1.3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5~7天,加入3~5 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ml的孢子悬液备用。 6.6.2菌液的计数:(每种菌液接种2个平皿)

2015版药典培养基适用性验证

培养基验证文件 验证文件名称验证文件编码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验证方案TS-YZ-2522-01 制药有限公司

制药有限公司 验证立项申请表 验证立项题目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验证立项编号TS-YZ-2522-01验证形式验证 立项部门质量部申请日期年月日验证对象计数培养基适用性 验证目的及验证内容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是否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 主管部门 审核意见 同意对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试验方案进行验证。 年月日 对验证方案的编制及实施要求验证方案编制应科学,合理,方法应切实可行,实施必须按照方案进行。 验证总负 责人批准 经审核批准对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进行验证。 签字:年月日

验证方案的审批 起草部门签名日期化验室 质量部 批准部门签名日期质量部 验证总负责人

验证方案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验证范围 4、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5、验证合格标准 6、试验材料 7、菌液制备 8、适用性检查 9、验证记录 10、验证结论及综合评价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验证方案 1. 验证目的: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是否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测定。 2. 参照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人员组成姓名部门职务/职称职责 组长质量部副部长 负责验证期间各部门的协调及整个验 证过程的具体实施。 成员化验室主任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及具体实施,确 保验证过程能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 行,负责各种验证资料(检查结果) 的整理,负责验证报告的编写。 化验室化验员 化验室化验员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及批准;负责出具检 验报告;审查验证报告及发放验证报告; 负责验证文件的管理 化验室化验员 负责验证报告的编写规范;审查验证 报告及发放验证报告。 5. 合格标准: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 试验材料: 6.1. 被验证产品: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6.2. 仪器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