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自考授课笔记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自考授课笔记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自考授课笔记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概述(上)

第一节先秦文学

先秦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这个阶段,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中国文学处于萌芽、奠基阶段,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和神话传说。

一、诗歌

(一)歌谣

1、歌谣的性质:歌谣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最贴近社会生活,直接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其中原始歌谣标志着我国诗歌的起源。

2、歌谣的文学价值:先秦歌谣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喜怒哀乐的感情。在艺术表现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如铺陈、比兴、夸张、谐音双关、对答等形式和手法的运用,都体现了人民的创造性,它对以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3、《弹歌》选自赵晔编的《吴越春秋》,语言古朴,音节短促,用四组动宾结构的短语,极为精练而概括地反映远古时代狩猎生活的情景。

(二)《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大概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诗经分为“风、雅、颂”,“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诗经》常用

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3、赋比兴和表现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自学辅导145)

①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直接叙事的如《七月》,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②比,一般说就是比喻。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③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4、《芣苢》,选自《诗经?周南》,作品采用叠章复沓的形式,在反复的咏叹中,准确地表达出欢快的劳动节奏。

5、《氓》选自《诗经?卫风》,这是一首早期的叙事诗,描写了一位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无端抛弃的女子的婚姻悲剧,是古代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忠于爱情、吃苦耐劳、性格刚强的中国古代妇女形象。三四章用了起兴的手法,用桑叶未落肥硕润泽的形象暗喻当时女子年轻貌美、两人情深

意浓的情形;用桑叶零落时枯黄衰败的形象暗喻眼下女子容颜憔悴、男子情意衰减的情形,两相照应,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展示出女子命运的前后变化,并为下文的抒情铺垫。

6、《硕鼠》选自《诗经??魏风》,这首怨刺诗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重敛盘剥的怨恨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歌把剥削者比作贪婪凶残、人人厌憎的大老鼠,极为形象、生动。

7、《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爱情诗。①最大的特点是营造艺术氛围,创造出纯美的意境。诗人描写笼罩在晨雾中的芦荻、霜露、秋水,展示的是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而清秋萧瑟景物的色彩,又为全诗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这种气氛和主人公离情别绪中的特定心境是一致的,有力地烘托出任务凄婉惆怅的情感。同时,人物的情感似乎投射到眼前的景物上,使得蒹葭白茫茫秋水都染上了主人公淡淡的忧愁,绵绵的情思。总之,客观景物和主观感情浑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而与此无关的景物和细节都去除了,也使诗歌具有了一种凄迷而朦胧的美。

②其次,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形式使感情的抒写不断深化。三章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暗示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了主人公焦灼的心情。“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蒹葭采采”也表现了芦荻不同的状态。“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宛在水中央”等三句则表现地点位置的变换,“溯洄从之”等在三章中的重复,则表现出主人公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三章只变换数字,但反复咏唱,不仅使感情的抒写不断加深,而且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

8、《无衣》选自《诗经??秦风》,这是一首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面对强敌的侵扰,共同对敌的大无畏气概,充满着慷慨激昂、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极有层次地展现了出征将士同心同德、共同杀敌的高昂战斗情绪。(三)楚辞

1、楚辞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楚地歌辞,产生在江汉一带。这一名称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二是指西汉刘向编辑的一部总集,收录了屈原、宋玉以及西汉作家的一些作品。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精神的最早典范。

2、楚辞的浪漫主义特色(辅导144页)①始终贯穿着诗人对“美政”理想的热烈追求;②糅合进神话传说;③想象丰富,情感强烈,词采瑰丽;④丰富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

3、《诗经》和《楚辞》的主要区别:①《诗经》以四言为主,句式比较整齐,《楚辞》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多样;②《诗经》篇幅较短,风格朴实;《楚辞》篇幅较长,风格绚丽;③《诗经》语言通俗、质朴、清新、自然;《楚辞》文采华茂,多采用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4、楚辞的代表作家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大多是人神恋歌。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离骚和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5、《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是写湘君等待湘夫人不至而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作者通过对人物微妙心理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其炽热而复杂的感情。(第一段的作用)

6、《国殇》选自《楚辞??九歌》,国殇指为国捐躯者。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扮饰受祭者的主巫的独唱,自述战场上激烈战斗的场面;第二部分是群巫的合唱,是对为国牺牲者的赞颂,充分体现楚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坚定决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7、《哀郢》选自《楚辞??九章》,记叙了诗人离开郢都的行程,想象着郢都被秦兵所毁,人民离散的惨状,表达对群小误国的愤恨、对故都的眷恋和思念、对楚国和楚国人民的热爱。

二、散文

(一)历史散文

1、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①初期的历史散文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先秦时称“书”,西汉初年加“尚”,上古之书。由《虞书》、《夏书》、《商书》、《周书》组成,以记言为主,大都是天子对臣下的演讲、命令、告诫等。《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我国史书创立了基本形式。鲁国史官撰写,孔子修订。

“春秋笔法”,作者在考察国家政事的成败得失,总结兴亡治乱的历史教训时,反映出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鲜明思想倾向性。记事简约、平实,一字之中往往寓褒贬,别善恶,这就是“微言大义”、“春秋笔法”。

②成熟期的历史散文以《左传》、《国语》为代表,《左传》是一部较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始于鲁隐公元年,到鲁悼公四年。传说是左丘明所著,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具有较强文学性,首先表现在记事艺术上,善于安排冲突,叙事中充满戏剧性;其次表现为对人物的刻画善于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内在品质,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性格特征。再次表现在语言生动流畅,词语丰富多彩,外交辞令委婉含蓄,曲折尽情(秦晋崤之战分析)。“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困兽犹斗”、“从善如流”、“唇亡齿寒”等词语出自于这本书。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西周末年到春秋末年周、鲁、齐等八国的史事,重在记言,笔录各国君臣谋议的得失。(《国语》和《春秋》的比较见自学辅导)(填空、选择、简答等)

③高峰期的历史散文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收录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辞及其活动。在文学上取得了较高成就,长于记人,能根据不同人物的处境、身份、修养,通过正比、对比、反衬、铺叙、细节等手法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极富特色,多用夸张、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还善于用寓言故事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狡兔三窟”、“鹬蚌相争”、“狐假虎威”、“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等出自于这本书。

2、《秦晋崤之战》选自《左传》,没有正面描写战场交锋,而是写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揭示战争胜负的必然性。善于用对话和行动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形象。

表现蹇叔的老谋深算、王孙满的机智过人、弦高的机智、秦穆公的刚愎自用。

3、《叔向贺贫》选自《国语??晋语八》,通过叔向贺韩宣子家贫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廉洁奉公,于国家、自己都有利,而贪赃枉法则不但祸及己身,而且祸害国家。叔向的说理,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举晋国历史人物的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比较,以不可辩驳的事实总结历史教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作者在情节安排上,善于设置矛盾和悬念,情节的发展常出人意料,富于戏剧性。文章刻画了冯谖具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又忠心为主的人物形象。

(二)诸子散文

1、诸子散文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是“语录体”,以《论语》、《墨子》为代表。篇章简短,质朴无华,蕴含深刻哲理。《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和生活面貌,多问答和谈话,篇幅短。

②第二阶段是“对话体”,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主要是对话式的论辩。《孟子》成书于战国中期,主要记载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主张,包括“性善论”、“仁政”、“王道”、民本。《孟子》富于论辩性,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观点鲜明,辞锋犀利,善用寓言,多用比喻和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语言明白晓畅。《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庄子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现实社会的彻底超脱。《庄子》文辞华丽,汪洋恣肆,独具风格,在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想象奇特而丰富,构思奇妙而新颖,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运用了丰富的寓言和比喻,

描写生动。

③第三阶段是“专论体”,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有论点、论据,逻辑严密,标志着诸子散文在文体上的成熟。《韩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大多为韩非自著。

2、《侍坐章》选自《论语??先进》,记录孔子和弟子讨论个人抱负的语录体文章,文章通过对人物语言及动作神态的描述,刻画不同的性格特征,孔子的循循善诱、和蔼亲切,子路的鲁莽直率,曾皙的淡泊洒脱,冉有、公西华的谨慎谦逊。

3、《齐桓晋文之事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怎样说服齐宣王((09考过))

4、《逍遥游》选自《庄子??逍遥游》,逍遥游是指放浪不拘、怡然自得、遨游于天地之间,也就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本文描述了庄子理想中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由自在、突破时空限制,也不受外物羁绊的精神自由。

5《庄子》的艺术成就表现:《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庄子》自言寓言占十分之九,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说服力、感染力。其次,《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逍遥游》中的大鹏展翅图景写来异常雄阔。再次,《庄子》的语言,在诸子中成就也最高,不仅嘻笑怒骂,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逍遥”、“浑沌”、“造化”、“志怪”、“小说”、“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等,至今还广为运用。

三、神话

1、神话传说是古代人民以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口头创作的神异故事,是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和超现实的形象描绘,表现了初民的原始理解力,是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并使之形象化的艺术结晶。散见于《山海经》、《淮南子》、等著作中。可分为四种:自然神话、创世神话、英雄神话和传奇神话。

第二节两汉文学

一、汉初政论散文

1、汉初是政论散文比较繁荣的时期,代表作家有贾谊和晁错,贾谊的代表作品是《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晁错的代表作品是《论贵粟疏》。

2、《过秦论》选自贾谊《新书》,“过秦”就是言秦之过,给汉王朝借鉴。

二、《史记》与《汉书》

1、《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全书记载了自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多以人物为中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历史人物为纲,以历史事件为纬的“纪传体”也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本纪是以编年的方式记叙历代天子皇帝的事迹;表是用表格的形式分列各个时期的大事;书是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世家是记叙诸侯王及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列传是记叙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的事迹。

《史记》的史学价值:略(06、09年已考过)

《史记》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①发愤抒情,全书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②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从帝王将相到下层人民,个个栩栩如

生;③运用各种文学手段叙事记人;④语言生动传神,简洁明快,富于表现力。

2、《汉书》是记载西汉一代史实的断代史,由帝纪、表、志、传四个部分组成,共100篇。

三、汉赋

1、汉赋是汉代最兴盛的一种文学样式,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汉赋经历了骚体赋、大赋和抒情小赋三个发展阶段。汉初的骚体赋以抒情为主,形式上带有楚辞的痕迹。代表性的作品是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的散体大赋内容大都描写帝王的狩猎游乐生活之盛,京都宫苑建筑之精,山川林木之美等。主要特点是:①形式上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②铺张扬厉,极尽排比、夸张之能事,③辞藻华丽,④体制宏大,⑤歌功颂德,劝百而讽一。代表作品有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长扬赋》、《甘泉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司马相如的赋代表了大赋的最高成就;东汉后期的抒情小赋主要是抒情写愤、借物咏怀,张衡的《归田赋》是转变的标志,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

四、乐府

1、乐府原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乐府有了采集民间歌曲的职能,南朝时人们把乐府机构收集的可以合乐演唱的诗叫做“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民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总集,主要保存在“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杂曲歌辞”三类中。

2、乐府的特色:①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②叙事诗的成熟;③形式自由多样,

语言朴素自然。

3、《陌上桑》:本诗赞美罗敷的高尚品德。塑造罗敷的形象,有以下几个艺术特点:采用侧面烘托和铺张手法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对话,以罗敷自身的言行来下面表现她的品德;全诗以外貌美和心灵美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罗敷,使其形象很完美。

4、《孔雀东南飞》: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梁徐陵编《玉台新咏》。叙述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成功的塑造了刘、焦等的人物形象;详细得当,复杂多变,结构完事的叙事艺术;巧妙运用对话、铺排、开头的起兴、结尾的象征手法等民间叙事艺术。

五、文人五言诗

1、汉第一首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文人五言诗的成素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编的《文选》),作者多是中下层文人,游子怀乡、思妇闺怨、及时行乐是这些诗歌共同的主题。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指汉献帝建安年间到隋建国之前四百余年的时间。这是中国历史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也是思想文化与文学艺术极活跃、极富于创新精神的时期。南北朝文学的鲜明特色是:①文学的觉醒与独立;②文学的士族化倾向;③文学的宫廷化倾向。

一、建安文学

1、建安风骨

当时的一些文人都集中在曹操的周围,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

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蔡琰为代表。他们亲身经历了社会动荡,作品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抒写了拯世救民、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形成了“慷慨悲凉”的时代特色,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建安风骨”。

2、建安文学中最杰出的是曹操和曹植。曹操的诗歌广泛而真实地反映汉末军阀混战的社会现实,诗境开阔,诗风刚健,语言质朴,,用乐府旧题写时事是他的创造,对后世影响很大。四言诗也大放异彩,如《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植的诗带有浓厚的文人化的特色,讲究形式的精致,重视语言的提炼雕琢,他的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社会的动乱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后期主要表现屡遭迫害、报国无门的忧愤感情。

二、正始文学

1、魏末晋初,统治者大肆铲除异己,名士多遭杀戮,正始作家对黑暗的政治满怀愤恨,但又不能直接吐露,他们的作品多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忧愤的感情,突出的是阮籍的《咏怀》82首,以隐晦曲折的手法,集中抒写嗟生忧时的思想感情。

三、两晋文学

1、晋初,文人的文学意识有所增强,也出现了文学逐渐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形式主义的文风开始蔓延。重要作家有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太康诗人”,其中左思具有独特的成就,“左思风力”(钟嵘语),代表作《咏史八首》,咏史实为咏怀,开创了史诗的一个典型范式。

四、陶渊明

1、陶渊明的诗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两类,他以平淡朴素而又富有情趣的笔墨,

多角度地描绘田园风光,抒写他对田园生活的真切感受,被称为“田园诗人”,咏怀诗表现他对污浊的世俗社会的不满。诗歌总体风格是平淡自然,意境醇厚。另有《桃花源记》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

五、南北朝诗歌

1、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权力写山水诗的诗人。鲍照擅长七言和杂言乐府诗,代表作是《拟行路难》18首。

2、沈约等人根据汉语的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自觉地运用声律来写诗,再加上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的形式,形成了永明体的新体诗。

3、宫体诗:萧纲倡导的一种新诗风,专写女人的容貌、举止、情态、衣饰、器物等,其主要特征是内容轻艳,辞采浮华,风格纤弱,声律和谐。

4、庾信的代表作《拟咏怀》27首,反映了他的亡国之恨和身世之痛。

5、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西洲曲》、《子夜歌》,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有《木兰诗》、《敕勒歌》。

六、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

1、骈文讲究对偶、声韵、用典、藻饰,句式多为四字句和六字句

七、魏晋南北朝小说

1、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两类:志怪小说以记述鬼神怪异故事为内容,干宝《搜神记》;逸事故事以记录人物的逸闻琐事为内容,刘义庆《世说新语》。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述(下)

第一节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①唐王朝国力强大,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激发了诗人与作家的创作才情。②由于科举取士制度打破了宫廷贵族与世族地主的权力集中,也使文学从宫廷贵族的长期垄断中挣脱出来,逐渐转入到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之中。③统治者重视与提倡文学艺术。④唐代在思想文化方面,对内对外都相当开放,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局面,这是文学艺术得意繁荣的思想文化基础。⑤从文学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角度来看,唐代处在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成熟期。

一、唐代诗歌

1、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这一分法起于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成说于明人高棅的《唐诗品汇》。

2、初唐诗歌约略指从唐高祖开国至玄宗先天间(618-712)的诗歌创作,多数诗人仍因袭南朝风流余韵,写宫体诗。代表作家上官仪创作了“上官体”,以“以绮错婉媚为本”,讲究对仗,可以追求形式美,时人效之。稍后出现“初唐四杰”他们是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他们能真正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陈子昂以复古旗号呼唤革新,标举“汉魏风骨”、“风雅兴寄”,批判了齐梁以来“采丽竞繁,兴寄都绝”的诗风,他本人的诗歌古朴刚健,内容充实,感情激越,质朴清新,流泻奔放。反映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昭示了盛唐诗歌的到来

3、、盛唐诗歌起于玄宗开元间,至于安史之乱之后十余年,这是大唐的全盛时代,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高峰期,诗人们或以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来曲折反映盛唐气象,或以现实主义的深刻笔触真实地描绘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李白,才高放旷,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生活,其酷爱自由、追求精神解脱的独特个性,往往借助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表现出来,他的诗神奇莫测,极具浪漫色

彩,且感情充沛,气势雄浑,夸张、幻想是他喜爱的艺术手段,在继承前代浪漫主义精神的同时,更以叛逆的精神、豪放的风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学的浪漫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他以深切执着的忧国忧民之情与博大沉厚的艺术才力,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的诗风沉郁顿挫,素有诗史之称。

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又称为“王孟诗派”,王维能诗善画,精通音律与禅机,常常将描摹山光水色和阐发禅理相结合,意境幽深,飘渺朦胧,于清空灵透之中含无限意趣。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王维诗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孟浩然一生基本过着隐居生活,他长于艺术上非常精致,诗歌以冲淡清淳与简朴浑厚见长。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

4、中唐诗歌,中唐的大历唐诗出现了短暂的中衰,“大历十才子”诗风秀婉,气势不足,成就不高。贞元中唐诗出现了中兴,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突出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反映民间疾苦为诗歌的主要内容,以浅显平易的语言和乐府精神作为艺术追求,是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韩愈、孟郊诗派以奇险古拗见长,通过个人的生活遭遇来曲折反映社会现实,刘禹锡的诗雄奇精警,柳宗元的诗峻峭幽深;中唐浪漫派诗人以李贺为代表,他的诗富于奇异的想象。

5、晚唐诗歌,李商隐与杜牧的诗歌具有浓重的忧患意识和感伤情调。

二、唐代散文

1、古文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文体革命,其指导思想是文以载道,对唐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散文代表作有《师

说》、《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序》、《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散文构思奇特、寄寓深刻,注重语言精练而富于变化,长于寓言小品与山水游记,传记散文则立意高远,思想深刻,代表作有《三戒》、《小石潭记》、《捕蛇者说》。晚唐小品文代表作家主要有罗隐《英雄之言》、皮日休《皮子文薮》、陆龟蒙《笠泽丛书》,鲁迅称晚唐小品文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三、唐五代词

1、词原本是配乐的歌词,因而也有人称其为乐府,但词与汉魏六朝以来的乐府又有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所配合的音乐是“燕乐”,而“燕乐”的主要成分是北周、隋以来从西域传入的西北各民族的音乐,即所谓“胡夷、里巷之曲”,唐代称这种民间流行的曲唱的歌词为曲子或曲子词,简称词,后来逐渐形成了一套格律,演变为独具特色的新的诗体。

第二节宋金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具有明显的特点:①由于内忧外患频繁,激发了爱国主义文学,并贯穿始终,非常强烈;②“积贫积弱”的局势,使得宋代文学不再具有汉赋唐诗的恢弘气象,而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忧患意识,文人们关心民瘼,痛切、激愤中饱含着冷静而深刻的思考;③在改革与保守、主战与主和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文学被赋予了强烈地斗争性与现实针对性,现实主义文学个性张扬,并以凝重与悲愤为其主旋律,同时,文学作品的政治色彩与论辩锋芒得到强化;

④宋代都市的日趋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为适应市民需要的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乃至戏曲文学逐渐产生并日趋繁盛。

一、宋词

1、词是宋代成就最高、也最有代表性的文体。北宋初,晏殊、欧阳修沿袭晚唐

五代绮丽秾艳的词风;柳永汲取民间曲子词的营养,以通俗的语言描写市井民情风俗,并大量制作慢词;范仲淹用词调写边塞生活,可视为豪放词的先声;

2、北宋中期,婉约词走向成熟,晏几道工于小令,贺铸兼婉约豪放之长,擅长融情于景,秦观情韵兼胜,淡雅含蓄,幽邃深微;豪放词确据词坛,苏轼别为一宗,“以诗为词”;稍后,以周邦彦为首的大晟词人,着意于意境的浑厚,语言的富丽和音律的精严,对后来词人颇有影响。

3、南北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在艺术上独树一帜,清新工巧,感情真挚深沉。

4、南宋前期,张元干、张孝祥等爱国词人,浩歌慷慨,壮怀激烈。辛弃疾又有新的发展,不仅“以诗为词”,更“以文为词”,进一步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领域,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辛派词人”陈亮、刘过、刘辰翁、刘克庄等。

5、南宋中后期,姜夔、吴文英等婉约词人颇具特色,姜夔讲求格律,善用曲笔,以劲健的笔调写柔情,讲求已经清新空濛;吴文英的词意象空灵,笔调深曲,风格绵密清丽。

6、南宋末,周密、张炎、王沂孙等词人感慨悲凉,多用曲笔,寄托遥深,书法兴亡意绪,文天祥的词激愤凄楚,沉痛悲怆,与其诗同调,成为南宋爱国主义的最后歌声。

二、宋诗

1、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其长处在“理趣”。

2、宋初,出现了三个相继流行的诗派,就是“白体”(以王禹偁为代表,因学习白居易和元和体而得名)、“晚唐体”(以林逋为代表,因学习晚唐的贾岛、姚合而得名)、“西昆体”(以杨亿为代表,因杨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共同特征是刻意学唐,缺乏独创性。

3、北宋中期,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倡导诗文革新运动,针对西昆体的流弊,标举风格古朴、意境清新的诗风,欧阳修是宋诗特色的奠基者。

4、苏轼的诗歌随意挥写,自由奔放,富于浪漫色彩,题材广泛,手法多变,尤长于比喻,又能在奇妙比喻中蕴藏深刻的哲理,当视其为两宋第一大诗家。“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标榜“无一字无来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目的是“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江西诗派”的得名因为黄庭坚是江西人,最初是北宋末、南宋初吕本中提出的,后宋末元初方回又提出“一祖三宗”说,“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江西诗派”后来走向极端,陷入形式主义泥潭,为诗歌创作带来负面作用。

5、南宋中期,出现“中兴四大诗人”,包括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人,其中陆游的成就最大,陆游诗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的红线,内容十分丰富。

三、宋代散文

1、宋代散文是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无论内容、形式,还是语言、风格,都较唐代散文有新的开拓。基本特征是简易而厚重,委婉却畅达;长于说理,但曲尽其趣,可以说是各种艺术风格异彩纷呈。“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2、宋初,欧阳修等倡导诗文革新运动,针对当时文坛上沿袭晚唐五代骈体文盛行、文风浮艳柔弱的弊端,标举韩、柳古文,声势浩大、实绩显著。

3、欧阳修的议论文笔力雄健,既有史家风范,亦不乏文学色彩,气势宏阔,波澜迭起,如《五代伶官传序》,记叙、抒情散文往往字整句严,畅达精练,寓刚健于舒展之中,如《秋声赋》。

4、苏轼的散文不拘一格,诸体兼擅,“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前后《赤壁赋》,

借景抒情,情景之中又藏理趣,抒情小品《石钟山记》也写得瑰丽新奇,优美清秀。

四、宋话本

1、所谓“话本”,就是民间“说话”艺人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宋代的说话技艺分为四家,即四个流派:讲史、说经、小说、合生,其中讲史类与小说类影响最大,也最为下层人民群众所喜爱。讲史,就是演说历史故事,后来发展为我国古代通俗长篇章回小说。小说,一般是指短篇白话小说,多取材于市井间的现实生活,其中又以爱情与公案两类故事居多。话本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快嘴李翠莲记》、《碾玉观音》、《错斩崔宁》。著名的讲史话本则有《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以及《全相平话五种》。

五、金代文学

1、金代文学主要是诗歌与说唱文学成就较高。元好问有大量的“丧乱诗”,感情真挚,悲慨郁勃,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乃是受杜甫《戏为六绝句》而作,他所编的《中州集》也使金朝诗作大部分得以保存。

2、金代说唱文学中最有名的是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也称为《弦索西厢》或《西厢诌弹词》,文学史上称为“董西厢”。

第三节元代文学概述

一、元代杂剧

1、元曲就一般所指包括两部分:杂剧和散曲。二者在音乐和文字表现的性质上属同源,但从文学体裁来说却完全不同,杂剧是戏剧,散曲属于诗歌。元杂剧是在说唱诸宫调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诸种表演技艺而形成的新的戏曲形式。它不仅是一种代言体,而且有歌唱(曲词)、有念白(宾白)、有表演(科范)、

有舞蹈和音乐伴奏,他的剧本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将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展现给观众,这是我国古代民族戏曲成熟的标志。

2、元代前期是杂剧艺术的鼎盛时期,杂剧中心在大都(北京),著名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其中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和后期的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四大家的说法是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提出的。

3、“书会才人”

4、关汉卿是最具代表性的前期杂剧作家,一生写有杂剧六十余种,现存十八种。从思想内容方面,关汉卿剧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残暴,歌颂人民群众反抗与斗争的作品,如《窦娥冤》、《蝴蝶梦》等;第二类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以及她们的斗争与反抗,最终总是靠她们的勇敢和机智,战胜恶势力,如《救风尘》;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为代表。关汉卿剧作的艺术特色是:首先是现实主义的描绘与浪漫主义理想的有机结合,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现实主义精神;其次,关剧矛盾冲突集中而尖锐,情节紧凑,结构严谨,线索分明,主线突出;第三,关汉卿善于塑造人物,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极富个性特征,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第四,关汉卿驾驭戏曲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语言通俗明畅,熔铸口语、方言、市井俗语俚谚,还汲取古代诗词的有用营养,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戏曲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王实甫通过这部剧喊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就是《西厢记》的主题,他的戏曲语言风格被喻为“花间美人”,既华美又自然。白朴和马致远的杂剧有共同处,那就是在杂剧中饱含着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自考复习资料全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06090 1.人员素质测评:狭义的人员素质测评,是通过量表、面试、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人事考核等多种手段测评人才素质的一种活动。广义的人员素质测评还包括企业的测评制度。 2.“自我实现人”假说:“自我实现人”又称“自动人”,它是阿吉利斯、马斯洛、麦格雷戈尔等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人性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斯洛。“自我实现人”,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3..当量量化:就是先选择某一中介变量,把诸种不同类别或并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进行统一的转化,对它们进行近似同类同质的量化。 4.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也叫人员素质测评要素,是指能反映测评对象的测评深度和广度的一系列质量检测点,它实质上是用人准则的具体化。 5.测评结果的转换:就是运用某种转换方法对原始分数(汇总值或平均值)进行调整,形成种种不同的分数形式,以克服原始分数的弊端。 6.效度:一个测验在测量某项心理特征时所具有的正确程度。即测评的有效性,反映了运用某种技术得出的测评结果所真正衡量被测评对象的准确和真实程度。 7.信度:又称可靠性,主要测量测评的一致与稳定程度。若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的测评,结果大体一致,则说明测评结果稳定可靠,信度高。 8.笔试法:是让被测评者在试卷上笔答事先拟好的试题,然后由主测评人根据其解答的正确程度予以评定成绩的一种测评方法。 9.面试法:又被称为口试、面审、面谈等,是主测评人经过事先精心设计,在选择的特定场景下与被测评者面对面地交谈并进行观察,由表及里地测评被测评者的知识、能力、经验等相关素质的测评方法。 10.社会称许性:指被测评者在作答时,故意按照社会评价标准中被认为好的或积极的特征做出回答。 11.投射测验:是向被测评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测评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出他的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的结果,就可以推断他的某些个性特征。在这里,刺激情境对决定被测评者的反应并不重要,它的作用只是像银幕一样,被测评者把他的个性特点投射到这银幕上来。因此,利用这种投射技术编制的测验叫做投射测验。 12.人事考核法:是指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政治觉悟、品德、学识、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人格特征以及健康状况等各个方面所进行的考察与评价的人员素质测评方法。 13.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是指一组被测评者在给定的时间里和既定的背景之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一个小组意见。 14.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著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 15评价中心法:是以管理素质为测试核心,将被测评者置于一个模拟的工作情境中,采用多种技术,由多个主测评人观察和评价被测评者在这种模拟工作情境中的行为表现的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评活动。 16模拟面谈:是评价中心技术常采用的人员素质测评方法——角色扮演的一种形式。一般是由主测评人的一名助手扮演与被测评者谈话的人,这个人是经过了培训的,他的行为将遵循一种标准化的模式。被测评者必须与这个人进行交谈以解决他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主测评人对面谈的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价。 17角色游戏:是评价中心法一种比较复杂的测评形式。它要求被测评者扮演一定的角色,模拟实际工作情境中的一些活动。通常是采用一些非结构化的情境,在被测评者之间进行交互作用。 18投射技术测验法:是一种用非结构任务作为刺激材料,通过对被测试者对有关材料的知觉和解释来分析,测定其个性品质倾向的测评方法。 19非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的容,程序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试者可以根据被试者的具体情况以及面试的需要随机提出问题,根据被试者回答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彻底,多层次的了解。 20测评:即测量和评定,测量是指以量化的方式对人的能力倾向,个性特征进行测评,评定是以定性的方式对人的能力倾向、个性特征进行鉴定和判定。所以测评就是把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测量和评定。 21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测评是人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2工作生活质量:组织中所有人员的参与感,工作满意感,和精神压力的状况。 23心里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组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通俗地说,心理测验就是借助心理量表,对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典型部分进行测验和描述的一种系统的心理测量程序。 24职务:重要性相当的一组职位的统称。 25心理素质: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具体特征及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倾向性的具体特征。 26数字反应能力:运用数学符号进行推理的能力。 27职业生涯:一个人在其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职务,或职业的总称。 28气质:一个人表现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它是在生理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心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及答案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评价和其他要素。 2、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 3、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和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 4、目前,新的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级构成。 5、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6、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教学模式。 7、辛德等在1992年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它们是忠实观、互动调适观和生成观。 8、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9、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 10、课程设计,指按照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11、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12、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

13、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它包括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14、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是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16、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等五个要素。 1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和体态等来表达。 18、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19、为了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0、按照古德来德的观点,课程可分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和经验课程五个不同层面。 21、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 22、泰勒提出课程目标有三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建议。 23、人种学研究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其基本过程有:确定被研究的现象和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24、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学者斯坦豪斯。2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26、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工商企业管理本科自考课程

工商企业管理本科自考课程 一、工商企业管理本科自考课程代码及名称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52组织行为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11390工商企业管理实习5 06999毕业论文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58市场营销学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二、自考课程设置 必考课程14门,共74学分;选考课程0门,共0学分;加考课程6门,共34学分 1、港澳考生可不考001课程,但须加考231课程。 2、工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至205课程,已取得相同名称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免考。 3、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三、自考报读要求 本专业主要是为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在各类企业或相应部门独立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应考者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四、自考报名报考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学历、身体健康状况、居住地等限制,均可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报考,但考生在申请本科毕业时必须具有国家承认本科学历。

(精选)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课程代码06090) 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用数字或符号对特定个体及群体的相关特征进行描述的过程是 A.测量 B.评价 C.归纳 D.推理 2. 人力资源测评的重点是对象的 A.生理特征 B.身高及外貌 C.群体生理属性 D.心理特征 3. 最能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的的人力资源测评类型是 A.预测性测评 B.选拔性测评 C.配置性测评 D.开发性测评 4. 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同个性的是 A.根源特质 B.独特特质 C.表面特质 D.共同特质 5. 具有想象、冲动、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有创意和不重实际等人格特征的职业类型属于 A.实际型 B.研究型 C.艺术型 D.社会型 6. 成就测评属于 A.能力测评 B.预测性测评 C.显示性测评 D.绩效评估 7. 考察被试者对事物的辨别和判断的能力宜用 A.简答题 B.选择题 C.论述题 D.案例题 8. 对指标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是 A.测评标志 B.测评标度 C.测评权重 D.测评量表 9. 以数字形式出现的硬资料是 A.量化的资料 B.质化的资料 C.间接资料 D.直接资料 10. 采用二值记分估计题目难度时,P值越大则难度越 A.大 B.小 C.不确定 D.平均 11. 最适合于评估学业成就测验的效度评估方法是 A.结构效度 B.复本效度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 1、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着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的原理》? C、《怎样编制课程》? D、《儿童与课程》 ?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 3、“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 A、观察? B、审议? C、实践? D、规定 ? 4、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兴趣? 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 D、价值兴趣?

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 6、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着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学记》? 7、提出“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罗杰斯 ? 8、学习过“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儿童,通过学习“菱形”这一概念,知道了“菱形是四边形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是奥斯伯尔所提出的(?)? A、尚未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结学习 9、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随着后天经验的增长,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成功驱力? B、自我提高驱力? C、附属驱力? D、认知驱力? 10、下列属于行为控制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A、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B、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C、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设计模式? D、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 11、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实物强化” D、“奖励强化” ? 12、“学生将通过陈述而证明已掌握了五个逗号规则的知识,并能在逗号被删除的句子中正确插入逗号。”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属于(?)? A、行为目标? B、普遍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 13、课程开发以当代社会的需求为基点、强调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

自考工商管理大专有哪些科目

自考工商管理大专有哪些科目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 息系统、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营管理、创业学、国际贸易原理 与实务。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 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削减商业成本,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如何根据市场前景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这些都是工 商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工商管理的主体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管理信息 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产业经济学、西方企业管理(英文)、运作管理、质量管理、跨国公司管理、商务策划、组织行为学、研 究与开发、项目管理、管理沟通、企业管理专题、企业管理软件、 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此外,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该专业还有很多外出实习、实践的机会,如:进行社会调查,到企业进行管理实习,或为地方中小企 业提供管理咨询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掌握管理学、经 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实际工作的能力。 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习和应考过程中,应本着先打基础,然后拓展专业知识宽度的原则安排学习和考试的先后顺序。第一阶段 应首先进行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

江苏自考人员素质测评大纲提要以及笔记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大纲要求(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 (二)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 (三)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 二、考核要求 (一)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 1、识记:(1)素质;(2)素质的构成;(3)素质测评; 2、领会:(1)素质的特性;(2)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关系。 (二)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 1、识记:(1)选拔性素质测评;(2)配置性素质测评;(3)开发性素质测评;(4)诊断性素质测评;(5)考核性素质测评。 2、领会:(1)选拔性测评的特点;(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3)配置性素质测评的特点;(4)开发性素质测评的特点;(5)诊断性素质测评的特点;(6)考核性素质测评的特点;(7)运用考核性测评时应注意的原则。 3、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五种类型及特点。 (三)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 1、领会:(1)素质测评评定的功能的具体表现;(2)素质测评诊断反馈功能的正向发挥的主要表现。 2、应用: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 第二章素质测评的历史与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与方法 (二)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素质测评思想研究 (三)中国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 (四)素质测评方法改革的趋向 二、考核要求 (一)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与方法 1、识记:(1)古代人员测评的内容。 2、领会:(1)古代人员测评的指标;(2)古代人员测评的技术。 (二)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素质测评思想研究 1、识记:(1)察举、贡举、保举、试举;(2)九品;(3)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和委任官职的四大形式。 2、领会:(1)正的六条标准(2)九品中正制的测评思想;(3)科举制的测评思想;(4)科举的程序。 (三)中国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 1、识记:(1)干部测评的标准;(2)公务员的测评方法;

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6)

. 2002年4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最新自考课程与教学论_重点归纳__知识点归纳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泰勒。由于泰勒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1914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3、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是通过合法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对于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其核心是控制。 4、科学结构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 1959年9月,主席布鲁纳:讨论怎样改进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问题。 5、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6、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7、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德国教育家。

8、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家,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1623年《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论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本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定。 9、卢梭的教学论:《爱弥儿》影响深远。指导思想:出自造物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10、裴斯泰洛奇:瑞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1)教育教学原理:1.自我发展原理2.直观原理 (2)教学的心里学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里学化的思想,推动了教学论科学化的进程。 11、19世纪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1)观念心理学—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 (2)教学的形式阶段,必定有两种基本的心理活动:专心、沈思,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 A.明了即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 B.联合即把新的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 C.系统即把已建立起的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一形式具有逻辑性德、结构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观念体系。

工商企业管理自考资料

企业管理概论 第一章对企业的基本认识 1、企业:指适应市场需要以获取盈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 担民事责任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组织。 2、企业的类型: A: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分:①公有制企业、②非公有制企业 B:按企业所属行业分:①农业企业、②工业企业、③商业企业等 C:按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分:①劳动密集型企业、②资金密集型企业、 ③技术密集型企业、④知识密集型企业。 D:按企业规模分:①大型企业、②中型企业、③小型企业 E:按企业组织形式分:①简单综合性企业、②简单专业化企业、③多元专业化企业、 ④跨行业综合性企业。 F:按市场类型分:①商品市场、②金融市场、③技术市场 G:按企业运用的主体技术分:①传统技术企业、②高新技术企业 3、企业集团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①具备一个实力雄厚、对集团成员企业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 ②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一般分文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四个层次 ③多渠道影响和控制成员企业,以资产联结为主。 分类:产品辐射型、多元复合型、项目成套型、经营服务型、出口导向型。 4、企业经营方式:是指处理企业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经济关系的方式,亦称企业资产经营形式。就国家与国 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言,经营方式就是指通过规范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责、权、利关系所确立的企业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责任制形式。 5、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两权分离是企业经营方式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两权分离的根本原因:①是企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复杂化; ②是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股权的分散化。 第二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 1、企业管理的二重性:①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一般职能; ②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特殊职能。 2、企业管理的职能: A基本职能:①一般职能(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职能);②特殊职能(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 B具体职能:①计划、②组织、③用人、④指挥、⑤控制 3、企业管理的任务: ①、必须始终把经济取得的成就放在首位; ②、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取得成就; ③、履行社会责任。 4、企业管理的内容: A纵向看:①经营战略、决策与计划管理(高层管理); ②专业管理(中层管理); ③作业管理(基层管理)。 B横向看:①技术开发管理、②生产管理、③物资供应管理、④市场营销管理、 ⑤财务管理、⑥人力资源管理等。 5、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基础:①系统论、②信息论、③控制论 6、企业管理的一般方法: ①按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分:①行政方法、②经济方法、 ③法律方法、④教育方法

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 (一)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 1、识记: (1)素质: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 (2)素质的构成:素质结构的基本划分,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 (3)素质测评: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试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2、领会: (1)素质的特性:①基础作用性,②稳定性,③可塑性,④内在性,⑤表出性,⑥差异性,⑦综合性,⑧可分解性,⑨层次性与相对性; (2)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关系。 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相比,只有一字之差,大同小异.相异的地方是测评所指向的范围不同,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指向的范围具有交叉关系.可是,它们在测评理论、方法与技术上却是相同的. (二)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 1、识记: 一.选拔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 活动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素质测评。 二.配置性素质测评:以合理人事配置、人尽其才、才得其用的目的进行. 三.开发性素质测评:主要目的是开发人员素质,有针对性地挖掘人的潜力、发挥 人的特长,从长远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员工发展. 四.诊断性素质测评:是以了解素质现状和素质开发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从测 评方面找出相关原因,帮助企业解决现实问题. 五.考核性素质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 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经常穿插在选拔性素质测评与配置性测评之 中. 2、领会: (1)选拔性测评的特点:①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②测评标准刚性最强,③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④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⑤测评结果是分数或等级; (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①公平性②公正性③差异性④准确性⑤可比性原则;

课程与教学论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科目:课程与教学论 1.1.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2.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1.3.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 1.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 1.5.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 优点。 1.6.简述施瓦布的“折中的艺术”。 1.7.“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程理论存在的缺陷是什么? 1.8.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 1.9.卢梭的发现教学论的内涵是什么? 1.10.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是什么? 1.11.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是什么? 1.12.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怎样? 1.1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是什么? 1.1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1.15.“主动作业”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 1.16.教学的涵义是什么? 1.17.课程与教学相分离产生的弊端是什么? 2.1.什么是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 2.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3.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依据的来源是什么? 2.4.怎样通过分析当代生活以得出教育目标? 2.5.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6.简述编制理想的评价工具需要经过的阶段。2.7.简述过程模式中的“过程原则”。 2.8.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9.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 习和保持表现在哪些方面? 2.10.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2.11.简述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 则。 2.12.范例的基本特征及其选择原则 是什么? 2.13.构成泰勒原理中课程开发的四 个环节的关系怎样? 2.14.赞科夫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2.15.程序教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2.16.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 念。 2.17.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旨及基本特 征是什么? 3.1.简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 与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3.2.教育目标的功能是什么? 3.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什 么? 3.4.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 标的来源需要注意认识哪些问题? 3.5.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3.6.艾斯纳是怎样区分“教学性目标” 和“表现性目标”的? 3.7.简单叙述“学术中心课程”、“儿 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各 自的涵义。 3.8.简单叙述艾斯纳与斯腾豪斯课程 目标观的相同之处。 3.9.就目前看来,将当代社会生活的 需求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需要 贯彻的原则是什么? 3.10.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 节是什么? 4.1.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的关系如 何? 4.2.科学、艺术、道德的关系如何? 4.3.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 识之间的关系如何? 4.4.“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 “超越论”各自的涵义是什么? 4.5.怎样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以作为课 程内容? 4.6.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4.7.教学方法的涵义及其本质是什 么? 4.8.简述提示型教学方法的涵义、价 值及局限性。 4.9.简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 涵义及价值。 4.10.课堂讨论的性质及组织策略是 什么? 4.11.简述自主型教学方法的涵义及 价值。 4.12.怎样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 4.13.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涵义及其 应符合的要求。 5.1.课程组织的标准中,课程的整合 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5.3.什么叫科目本位课程?其特点是 什么? 5.4.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 有何特征? 5.5.经验课程有哪些基本特征? 5.6.简述学科课程的涵义及特征。 5.7.简述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5.8.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如 何? 5.9.“全球性”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 么? 5.10.当今时代大力倡导综合课程的 基本依据是什么? 5.11.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是什 么? 5.1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如 何? 5.13.选修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 5.14.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个性 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5.15.隐性课程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 5.16.开发隐性课程时应注意什么? 5.17.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关系如 何? 5.18.什么是班级授课组织?其基本特 征是什么? 5.19.简述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 型。 5.20.简述凯勒个别化教学体系的特 征。 5.21.简述分组学习的特点。 6.1.简述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 6.2.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的基本特征 是什么? 6.3.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的基本 特征是什么? 6.4.课程实施的课程创生取向的基本 特征是什么?

自考本科《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阶段测评1 1.单选题 1.素质测评的评定功能单独发挥时仅表现为激励作用,然而当它与()结合发挥时,就表现为选拔作用。 a 诊断反馈功能 b 预测功能 c 分析功能 d 应用功能 2.对一个组织而言,在职业适应性测评中,_____测评有助于预测员工的行为表现、稳定性,为有效管理人员和选拔人员提供重要的信息。 a 生活特性测评 b 动机测评 c 职业兴趣测评 d 职业能力测评 3.()是指生活方式和目标,或者说期望什么和不期望什么。 a 兴趣 b 理想 c 价值观 d 信念 4.KSAO是知识、()、能力和其他个性特征的英文缩写,它是指与工作有关的个人特征。 a 素质 b 资格 c 技能 d 特质 KSAO是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个性特征的英文缩写,它是指与工作有关的个人特征。 5.结构化面试又叫_____ a 标准化面试 b 集体面试 c 单独面试 d 非结构化面试 6.()是一个用于工作者定位的工作分析系统。它由六组187个工作元素组成,每组元素所描述的都是与工作相关的工作者行为。 a 工作要素分析法 b 职能分析系统 c DOL系统 d 职位分析问卷 7.西方现代人才测评思想与技术发端于西方的_____ a 定性分析方法 b 定量分析方法 c 现代心理测量 d 类推分析方法 8._____是将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相匹配的模式。 a 人才培训工作 b 人才测评工作 c 人员配置模型 d 人才资源配置

9.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品德素质的心理形式大致表现为16种行为特征。 a 冯特 b 卡特尔 c 瑟斯顿 d 哈特威 10.在人员测评的类型中,()主要具有勘探性、配合性、促进性等特点。 a 选拔性测评 b 配置性测评 c 考核性测评 d 开发性测评 11._____指对安全、稳定、依赖的需求。 a 生理需求 b 社会需求 c 安全需求 d 自我实现的需求 12.1921年卡特尔、桑代克和()建立了第一个较大的心理测验公司,将心理测验向社会推广。 a 武德沃斯 b 斯特朗 c 比奈 d 舒尔茨 13.按测评技术与手段划分,人员测评包括定性测评、定量测评及包括()在内的中性测评。 a 综合测评 b 多元测评 c 层次测评 d 模糊综合测评 14.()是把素质测评对象同时划分到事先确定的每个类别中去,根据该对象的隶属程度分别赋值。 a 顺序量化 b 类别量化 c 模糊量化 d 当量量化 15.狭义的素质又称为_____ a 遗传素质 b 气质 c 素养 d 态度 16.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是一种_____ a 黑箱模式 b 开放模式 c 公开模式 d 半开放半隐藏 17.()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评语式的测评结果无助于区分功用的发挥,这一点特别明显不同于其他测评类型。 a 选拔性测评 b 配置性测评 c 考核性测评 d 开发性测评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将课程开发的方法视为“工作分析”的是 A.博比特 B.哈罗普 C.贾德 D.查特斯 2.提出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的是 A.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B.存在现象学课程论 C.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D.批判课程论 3.下列属于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的是 A.实物教学 B.非指导性教学 C.教育性教学

D.学案导学 4.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卢梭 5.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教学设计理论是 A.科学教学论 B.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 C.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 D.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 6.要学会在高二历史课和高二地理课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这种学习经验的组织过程是 A.纵向组织 B.横向组织 C.圆圈组织 D.三角组织 7.先行组织者策略常见于 A.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B.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C.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D.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

8.人本主义教育家心目中的教育目标是 A.学习成绩提高 B.安度生活 C.自我实现 D.参与政治生活 9.学生能够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包含的文字信息的目标行为或者反应。这一目标领域属于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技能 D.知识领域 10.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是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11.目标问题是学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其中,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包括“训练”、“教学”和“引导”三个过程的教育家是 A.布卢姆 B.斯腾豪斯 C.艾斯纳 D.彼得斯 12.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被称为 A.课程目标 B.课程选择

工商管理大专自考科目有哪些

工商管理大专自考科目有哪些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 息系统、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营管理、创业学、国际贸易原理 与实务。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 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削减商业成本,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如何根据市场前景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这些都是工 商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工商管理的主体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管理信息 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产业经济学、西方企业管理(英文)、运作管理、质量管理、跨国公司管理、商务策划、组织行为学、研 究与开发、项目管理、管理沟通、企业管理专题、企业管理软件、 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此外,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该专业还有很多外出实习、实践的机会,如:进行社会调查,到企业进行管理实习,或为地方中小企 业提供管理咨询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掌握管理学、经 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实际工作的能力。 参加工商管理专业的自学考试要处理好提高能力和通过考试的关系,侧重知识拓展和能力提高。自考生应在学习中培养自己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述观点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判断及把握机 会的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等现代管理工具的能力。

超全面-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它分为现实的 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行为的生产潜能。 3.选拔性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测评。 4.配置性测评:是一种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为目的的测评。 5.开发性测评:是一种以开发素质潜能与组织人力资源为目的的测评。 6.诊断性测评:是一种以了解组织人力资源现状或诊断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为目 的的测评。 7.考核性测评:是一种以验证是否具备素质或具备程度为目的的测评。 二、填空 1.人力资源的分类:现实的人力资源、潜在的人力资源。 2.职业发展阶段包括: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创业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 3.人员素质测评的核心思想是:“人—岗匹配”或“人—组织匹配”。 4.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选拔性测评、配置性测评、开发性测评、诊断性测评、考核性测评。 5.人员素质测评的三大功能:辨识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和激励功能。 6.人员素质测评的辨识功能的具体表现:预测与选拔、人员配置。 三、简答 1.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针对心理属性 (2)人员素质测评属于间接测量 (3)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不是绝对的 2.选拔性测评的特点: (1)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 (2)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一旦实施绝不允许有丝毫变动 (3)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4)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 3.诊断性测评的特点: (1)测评内容相对深入(2)测评结果不宜公开(3)测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4.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 (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3)分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4)自陈与投射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原理 一、名词解释 1.信度:指的是可靠性程度,通过某项测试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效度:是指测评工具所测到的是否反映了测量目标的程度,简而言之就是测评有效性程度。 3.项目分析:在编制人员素质测评量表时,首先就面临着需要挑选测评项目的问题,即哪些项目适用于对被测评者进行测评,哪些项目不适用于对被测评者进行测评,这就是项目分析。 4.内部一致性信度:具体表现为被测评者在各个题目上所得成就的一致性。 二、填空 1.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原理:信度、效度、项目分析。 2.效度的估计方法: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预测效度。 3.心理测评的类型:智力测评、能力测评、人格测评、投射测评。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试题与答案一、填空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评价和其他要素。 2、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 3、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和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 4、目前,新的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级构成。5 、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6、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教学模式。 7、辛德等在1992 年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它们是忠实观、互动调适观和生成观。 8、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9、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 10、课程设计,指按照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11、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12、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人种学 研究法。 13、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它包括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14、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是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16、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等五个要素。 1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和体态等来表达。 18、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2016---2018自学考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历年真题【精编】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代码06090) 第一部分选择题 1、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容易掌握所有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全部信息,本着“部分能 够反映总体”的原则,属于人力资源测评特点的(A) A.抽样性 B.复杂性 C.间接性 D.相对性 2.人格类型理论的创立者是(C) A.帕森斯 B.威廉森 C.霍兰德 D.卡特尔 3.具有合作、友善、助人、负责、圆滑、善社交、善言谈和洞察力强等人格特征的人 格类型是(D) A.实际型 B.研究型 C.艺术型 D.社会型 4.把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几个类别中,然后每个类别都赋予不同的数字,该量 化形式是(B) A.一次量化 B.类别量化 C.二次量化 D.顺序量化 5.利用二值记分估计评测题目的难度时,P指越小,表示难度越(A) A.大 B.小 C.平均 D.不确定 6.1904年率先提出双因素论的心理学家是(A) A.斯皮尔曼 B.艾斯顿 C.卡特尔 D.吉尔福特 7.心理测量的第一人是(A) A.卡特尔 B.戴维 C.弗农 D.高尔顿 8.追求并致力于职位晋升,倾心于全面管理,独立负责一部分,可以跨部门整合其他 人的努力成果,具有这种特性的人属于(B) A.技术型职业锚 B.管理型职业锚 C.自主型职业锚 D.安全型职业锚 9.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内在动力指的是(C) A.权力动机 B.亲和动机 C.成就动机 D.需要动机 10.家庭的组成、家庭的气氛、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子女的数量等是影响人格的(B) A.孕育环境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11.代表社会价值的人格部分,是个体在生活中受社会规则及道德规范影响形成的,这是(B) A.自我 B.超我 C.先我 D.本我 12.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的题目共有(A) A.566道 B.576道 C.586道 D.596道 13.对如同装配线或流水线上简单而又重复的工作,测验其适应能力的是(B) A.书写能力测评 B.操作能力测评 C.机械能力测评 D.创造能力测评 14.注意力属于(C) A.思维能力 B.操作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15.评价者倾向于仅仅使用评价尺度中的一部分来进行评价,而导致结果出现的误差属于(C) A.偏见误差 B.对比误差 C.分布误差 D.晕轮误差 16.评价者拿一个人的绩效与其他人进行比较,该绩效评估方法是(A) A.比较法 B.特质法 C.行为法 D.作业标准法 17.绩效评估的信息来源不包括(D) A.上级管理者 B.同事 C.内外部顾客 D.亲属 18.要求被试者根据所提供的虚拟环境和身份作答,考察其潜在素质和应变能力的面试是(B) A.常规面试 B.情景面试 C.压力面试 D.行为描述式面试 19.个体不可能全部吸收他所观察到的所有信息,而只能从接受到的零碎信息中根据自 己的兴趣、背景、经验和态度进行主动地有选择性的接受,该面试误区称为(C)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选择性知觉 D.他人影响 20.主试集中提出若干问题,测试被试对拟应聘机构的了解程度,了解其求职动因、专 业技术能力、知识水平等,属于面试的(C) A.热身阶段 B.熟悉阶段 C.核心考察阶段 D.结束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