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解析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解析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解析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

一. 基本概念 (3)

1. 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

2. 构件与零件 (3)

3. 运动副 (3)

4. 运动副的分类 (3)

5. 运动链 (3)

6. 机构 (3)

二. 基本知识和技能 (3)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识别图 (3)

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性的判别 (3)

3. 机构的结构分析 (4)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6)

一. 基本概念: (6)

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6)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 (7)

一. 基本概念 (7)

(一)平面四杆机构类型与演化 (7)

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 (7)

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8)

第四章凸轮机构 (8)

一.基本知识 (8)

(一)名词术语 (8)

(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选用原则 (8)

三)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8)

二. 基本技能 (9)

(一)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 (9)

(二)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 (10)

(三)其他 (10)

第五章齿轮机构 (10)

一. 基本知识 (10)

(一)啮合原理 (10)

(二)渐开线齿轮——直齿圆柱齿轮 (10)

(三)其它齿轮机构,应知道: (12)

第六章轮系 (14)

一.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14)

二.基本周转(差动)轮系的传动比 (14)

三.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15)

第七章其它机构 (15)

1.万向联轴节: (15)

2.螺旋机构 (16)

3.棘轮机构 (16)

4. 槽轮机构 (16)

6. 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16)

7. 组合机构 (17)

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7)

一. 基本概念 (17)

(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17)

(二)构件的惯性力 (17)

(三)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矩)与总反力的作用线 (17)

二. 基本技能 (17)

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18)

一、基本概念 (18)

(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 (18)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 (18)

(三)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 (18)

(四)机构的平衡(机架上的平衡) (18)

二. 基本技能 (18)

(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 (18)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 (18)

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 (18)

一、基本知识 (18)

(一)机械的效率 (18)

(二)机械的自锁 (19)

二. 基本技能 (20)

第十二章机械的运转及调速 (20)

一. 基本知识 (20)

(一)机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20)

(二)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20)

(三)机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20)

二. 基本技能 (20)

(一)等效量的计算 (20)

(二)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20)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 基本概念

1. 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机器: 具有三个共性。

机构: 只具有机器的前两个共性。

2. 构件与零件

零件——制造单元

构件——运动单元

构件可以由一个零件或多个零件刚接而成

3. 运动副: 两构件通过表面直接接触而形成的可动联接。

运动副元素: 两构件表面直接接触的点、线、面

4. 运动副的分类:

平面运动副:两构件在同一平面内作相对运动

平面低副—两构件以面接触构成的可动联接

平面高副—两构件以点或线接触构成的可动联接

平面低副:转动副—联接的两构件只能作相对转动

移动副—联接的两构件只能作相对移动空间运动副:两构件在不同平面内作相对运动

5. 运动链: 多个构件以运动副联接而成的系统

分类:空间运动链、平面运动链

闭式运动链、开式运动链

6. 机构:有机架并有确定运动的运动链

分类:平面机构、空间机构

二. 基本知识和技能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识别图

在机构运动简图中:

运动副—按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代表符号画出

构件—用线段、小方块等简单图形画出

尺寸—按选定的比例画出

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性的判别

F = 3n - 2P L- P H

n —活动构件数

P L—低副数

P H—高副数

自由度计算时须注意:

(1) K个构件在同一处构成的复合铰链中有

( K - 1 )个转动副

(2) 局部自由度应去除(通常每个滚子有一局部自由度)

(3) 虚约束应去除。(注意虚约束出现的场合)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F > 0 能动

原动件数< F 机构运动不确定

原动件数= F机构运动确定

原动件数> F 机构运动相互干涉

F ≤0 不能动,为刚性构架

3. 机构的结构分析

(1)高副低代:

用一个构件,两个低副代替一个高副

须满足: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不变

高副低代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

曲线对曲线的高副低代

代替前后机构的瞬时运动不变

点对曲线的高副低代

曲线对直线的高副低代

点对直线的高副低代

2. 机构的结构分析

(1)基本杆组及杆组的级别

自由度为零的,不能再拆分的构件组

Ⅱ级杆组:二杆三低副组

Ⅲ级杆组:四杆六低副组含有一个带三低副的中心构件

(2)机构的拆组及机构的级别

从远离原动件的构件开始拆分杆组

机构的级别由机构中杆组的最高级别所决定

(3)机构的组成原理

把杆组依次与机架和原动件相联得到机构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一. 基本概念:

(一)瞬心

1. 瞬心的定义

瞬心是两构件的瞬时等速重合点

2. 机构中的瞬心数目

机构中,每两个构件有一个瞬心。

机构中的瞬心数N = k(k-1)/2

3. 机构中各瞬心的位置

(1)以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的瞬心位置

以转动副相联:瞬心在转动中心

以移动副相联:瞬心在垂直于导路的无穷远处

以纯滚动的高副相联:瞬心在高副接触点处

以一般高副相联:瞬心在高副接触点的公法线

(2) 不以运动副直接相联的两构件的瞬心位置

用三心定理(证明)确定——常需借助於瞬心多边形。在瞬心多边形中:

每一个点代表一个构件;

每两点间的连线代表该两构件的瞬心;

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所代表的三个瞬心在一直线上;

每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所代表的瞬心为两三角形中

另两个瞬心连线的交点

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不能作加速度分析)

(二)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1. 运动学原理

(1)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用刚体平面运动原理求解

(2)两构件的重合点间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用点的复合运动原理求解

2. 矢量加法的图解法则

从原动件开始,按运动传递的路线,根据运动学原理写出

规范的矢量方程,按方程图解。

(三) 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1. 建立坐标系。

2. 画出杆矢量。

3. 列出矢量方程。

4. 写出位置方程

由矢量方程投影而得;

由复数矢量方程分别取实部、虚部相等而得。

5. 解出各构件的位置关系。

6. 对位置方程求导数并解出速度关系。

7. 对速度方程求导数并解出加速度关系。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

一. 基本概念

(一)平面四杆机构类型与演化

1. 类型

(1)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2)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曲柄滑快机构,转动导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

移动导杆机构,摇块机构。

(3)含两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

正弦机构,正切机构,双转块机构,双滑快机构等

(4)偏心轮机构

2. 演化方法

(1)改变构件形状

(2)改变构件相对尺寸

(3)改变转动副尺寸

(4)机构的倒置(取不同的构件作机架)

由四杆机构的演化理解各种四杆机构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性质分析结论直接用于分析其他四杆机构。

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

1. 整转副存在的条件——有曲柄的条件(证明)

必要条件——杆长和条件

充分条件——带整转副的构件作机架

2. 急回作用

(1)存在的机构——一般的三类机构

(2)产生的条件——θ≠0

(3)极位夹角θ的概念

(4)行程速比系数K 的定义

计算式

3. 传力性能

(1)压力角和传动角

定义,标注

(2)许用压力角和许用传动角

(3)机构最小传动角的位置

原动曲柄与机架的两个共线位置之一

4. 死点位置

(1)存在的机构——往复运动构件作原动件的机构

(2)机构的死点位置

连杆与从动曲柄的两个共线位置

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几种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一)图解法

1. 按给定连杆二、三个位置的设计

2. 按给定连架杆二、三组对应位置的设计

3. 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的设计

(二)解析法

会列出数学模型

第四章凸轮机构

一.基本知识

(一)名词术语

1. 基圆、基圆半径;滚子、滚子半径。

2. 推程、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远休止角;

回程、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近休止角。

3. 升程h;角升程ψ。

4. 偏距

5. 压力角

6. 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工作廓线)

(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选用原则

1. 等速运动

在运动过程开始与终止的两个瞬时有刚性冲击

2.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在运动过程开始、中间与终止的三个瞬时有柔性冲击

3. 五次多项式运动——无冲击

4. 简谐运动——余弦加速度运动

在运动过程开始与终止的两个瞬时有柔性冲击

5. 摆线运动(正弦加速度运动)——无冲击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基本方程

三)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1. 压力角与自锁

压力角α:凸轮给从动件的正压力的方向线与从动件上

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间所夹的锐角.

α↑,有效分力Ft↓,有害分力Fn↑ 当α加大到一定值时Fn造成的摩擦力Ff > Ft,机构自锁。为保证

机械设计知识点(经典)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一) 1.螺纹联接的防松的原因和措施是什么? 答:原因——是螺纹联接在冲击,振动和变载的作用下,预紧力可能在某一瞬间消失,联接有可能松脱,高温的螺纹联接,由于温度变形差异等原因,也可能发生松脱现象,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防松。措施——利用附加摩擦力防松,如用槽型螺母和开口销,止动垫片等,其他方法防松,如冲点法防松,粘合法防松。 2.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答:(1)降低螺栓总拉伸载荷Fa的变化范围:a,为了减小螺栓刚度,可减螺栓光杆部分直径或采用空心螺杆,也可增加螺杆长度,b,被联接件本身的刚度较大,但被链接间的接合面因需要密封而采用软垫片时将降低其刚度,采用金属薄垫片或采用O形密封圈作为密封元件,则仍可保持被连接件原来的刚度值。(2)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3)减小应力集中,(4)避免或减小附加应力。 3.轮齿的失效形式 答:(1)轮齿折断,一般发生在齿根部分,因为轮齿受力时齿根弯曲应力最大,而且有应力集中,可分为过载折断和疲劳折断。(2)齿面点蚀,(3)齿面胶合,(4)齿面磨损,(5)齿面塑性变形。 4.齿轮传动的润滑。 答:开式齿轮传动通常采用人工定期加油润滑,可采用润滑油或润滑脂,一般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根据齿轮的圆周速度V的大小而定,当V<=12时多采用油池润滑,当V>12时,不宜采用油池润滑,这是因为(1)圆周速度过高,齿轮上的油大多被甩出去而达不到啮合区,(2)搅由过于激烈使油的温升增高,降低润滑性能,(3)会搅起箱底沉淀的杂质,加速齿轮的磨损,常采用喷油润滑。 5.为什么蜗杆传动要进行热平衡计算及冷却措施 答:由于蜗杆传动效率低,发热量大,若不及时散热,会引起箱体内油温升高,润滑失效,导致齿轮磨损加剧,甚至出现胶合,因此对连续工作的闭式蜗杆传动要进行热平衡计算。措施——1),增加散热面积,合理设计箱体结构,铸出或焊上散热片,2)提高表面传热系数,在蜗杆轴上装置风扇,或在箱体油池内装设蛇形冷却水管。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 一. 基本概念 (3) 1. 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 2. 构件与零件 (3) 3. 运动副 (3) 4. 运动副的分类 (3) 5. 运动链 (3) 6. 机构 (3) 二. 基本知识和技能 (3)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识别图 (3) 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性的判别 (3) 3. 机构的结构分析 (4)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6) 一. 基本概念: (6) 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6)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 (7) 一. 基本概念 (7) (一)平面四杆机构类型与演化 (7) 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 (7) 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8) 第四章凸轮机构 (8) 一.基本知识 (8) (一)名词术语 (8) (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选用原则 (8) 三)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8) 二. 基本技能 (9) (一)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 (9) (二)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 (10) (三)其他 (10) 第五章齿轮机构 (10) 一. 基本知识 (10) (一)啮合原理 (10) (二)渐开线齿轮——直齿圆柱齿轮 (11) (三)其它齿轮机构,应知道: (12) 第六章轮系 (14) 一.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14) 二.基本周转(差动)轮系的传动比 (14)

三.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15) 第七章其它机构 (15) 1.万向联轴节: (15) 2.螺旋机构 (16) 3.棘轮机构 (16) 4. 槽轮机构 (16) 6. 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17) 7. 组合机构 (17) 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7) 一. 基本概念 (17) (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17) (二)构件的惯性力 (17) (三)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矩)与总反力的作用线 (17) 二. 基本技能 (18) 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18) 一、基本概念 (18) (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 (18)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 (18) (三)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 (18) (四)机构的平衡(机架上的平衡) (18) 二. 基本技能 (18) (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 (18)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 (18) 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 (18) 一、基本知识 (19) (一)机械的效率 (19) (二)机械的自锁 (19) 二. 基本技能 (20) 第十二章机械的运转及调速 (20) 一. 基本知识 (20) (一)机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20) (二)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20) (三)机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20) 二. 基本技能 (20) (一)等效量的计算 (20) (二)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20)

(完整版)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对绘制好的简图需进一步检查与核对(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来检查)。 2.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判断所设计的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是本章的重点。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目。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对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机械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 (1) 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时组成的运动副。 正确处理方法:k个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的构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个。 (2) 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是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的自由度。局部自由度常发生在为减小高副磨损而增加的滚子处。 正确处理方法:从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也可以将滚子及与滚子相连的构件固结为一体,预先将滚子除去不计,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自由度。 (3) 虚约束 虚约束是机构中所存在的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 正确处理方法:计算自由度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用自由度公式进行计算。 虚约束都是在一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这些几何条件有些是暗含的,有些则是明确给定的。对于暗含的几何条件,需通过直观判断来识别虚约束;对于明确给定的几何条件,则需通过严格的几何证明才能识别。 3.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基本概念:速度瞬心、绝对速度瞬心和相对速度瞬心(数目、位置的确定),以及“三心定理”。 2.瞬心法在简单机构运动分析上的应用。 3.同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之间及加速度之间矢量方程式、组成移动副两平面运动构件在瞬时重合点上速度之间和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式,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 4.“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的应用条件。 5.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以及构件上某点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6.哥氏加速度出现的条件、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确定。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基本概念:“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及“动态静力分析” 、“平衡力”或“平衡力矩”、“摩擦角”、“摩擦锥”、“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角”(引入的意义)、“摩擦圆”。 2.各种构件的惯性力的确定: ①作平面移动的构件; ②绕通过质心轴转动的构件;

机械原理总复习题-重点题目

00绪论 一、简答题 1、机器应具有什么特征?机器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二、填空题 5、从运动的角度看,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运动或运动的形式。(传递转换) 9、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的的组合,叫机器。(确定有用构件) 三、判断题 4、只从运动方面讲,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6、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0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运动副?运动副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高副?什么是低副? 3、机构自由度数和原动件数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5、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二、填空题 4、两构件之间作接触的运动副,叫低副。(面) 5、两构件之间作或接触的运动副,叫高副。(点、线) 6、回转副的两构件之间,在接触处只允许孔的轴心线作相对转动。(绕) 7、移动副的两构件之间,在接触处只允许按方向作相对移动。(给定) 13、房门的开关运动,是副在接触处所允许的相对转动。(回转) 15、火车车轮在铁轨上的滚动,属于副。(高)

三、判断题 1、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2、凡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相互联接的都叫运动副。(×) 3、运动副是联接,联接也是运动副。(×) 4、运动副的作用,是用来限制或约束构件的自由运动的。(√) 6、两构件通过内表面和外表面直接接触而组成的低副,都是回转副。(×) 9、运动副中,两构件联接形式有点、线和面三种。(×) 10、由于两构件间的联接形式不同,运动副分为低副和高副。(×) 11、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14、若机构的自由度数为2,那么该机构共需2个原动件。(√) 15、机构的自由度数应小于原动件数,否则机构不能成立。(×) 16、机构的自由度数应等于原动件数,否则机构不能成立。(√) 四、选择题 1、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形成的,称为运动副。(A) a.可动联接; b.联接; c.接触 2、变压器是。(C) a.机器; b.机构; c.既不是机器也不是机构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C) a.自由度数目>原动件数目; b.自由度数目<原动件数目; c.自由度数目= 原动件数目 4.图示机构中有_(A)_虚约束。 (A)1个(B)2个(C)3个(D)没有

考研机械原理选择+填空题(含答案)总结

考研机械原理选择+填空题(含答案) 1.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同一构件的各点,而不能应用于整个机构的各点。 2.在右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机构以AB杆为机架时,Array则为双曲柄机构;以BC杆为机架时,则为 曲柄摇杆机构;以CD杆为机架时,则为双摇杆 机构;以AD杆为机架时,则为曲柄摇杆机构。 3.在凸轮机构推杆的几种常用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有刚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和余弦加速 度运动规律有柔性冲击;高次多项式运动规律和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没有刚性冲击也没有柔性冲击。 4.机构瞬心的数目N与机构的构件数k的关系是N=k(k-1)/2. 5.作相对运动的3个构件的3个瞬心必然共线。 6.所谓定轴轮系是指所有轴线在运动中保持固定,而周转轮系是指至少有一根轴在运动中位置是变化的。 7. 渐开线齿廓上K点的压力角应是法线方向和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2、作用于机械上驱动力的方向与其作用点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锐角,钝角,直角或其他)。 3、当回转件的d/b>5时需进行_静_____平衡,当d/b<5时须进行__动____平衡。 4、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5、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具有刚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具有柔性冲 击。 6、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参数为标准值。 7、国家标准规定将蜗杆分度圆直径标准化是为了__减少蜗轮滚刀的数量__。 8.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与模数,齿数和螺旋角等参数有关。 1、齿轮齿廓上压力角的定义为啮合点受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标准压力角的位置在分度圆上, 在齿顶圆压力角最大。 2、标准齿轮的概念是m、a、h a*、c*四个基本参数为标准值,分度圆齿厚与槽宽相等,具有标准齿顶高和 齿根高。 3、渐开线齿廓的正确啮合条件是m1=m2,α1= α2;标准安装条件是分度圆与节圆重合;连续传动条件是应 使实际啮合线段大于或等于基圆齿距,此两者之比称为重合度。 4、齿轮传动的实际啮合线为从动轮齿顶与啮合线交点B2,一直啮合到主动轮的齿顶与啮合线的交点B1为 止,理论啮合线为两齿轮基圆的内公切线,即啮合极限点N1与N2间的线段。 5、与标准齿轮比较,变位齿轮的齿厚、齿顶圆、齿根圆等参数发生了变化,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参数没 有发生了变化。在模数、齿数、压力角相同的情况下,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较,下列参数的变化是: 齿厚增加;基圆半径不变;齿根高减小。 7、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如重合度等于 1.3,这表示啮合点在法线方向移动一个法节的距离时, 有百分之 30 的时间是二对齿啮合,有百分之70 的时间是一对齿啮合。 8、对无侧隙啮合的一对正传动齿轮来说,两轮分度圆的相对位置关系是相离,齿顶高降低系数大于零。 9、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发生根切的原因是刀具的顶线超过了啮合起始点。 10、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啮合角的数值与节圆上的压力角总是相等。 1、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联接称为运动副。 2、使不平衡的转子达到静平衡,至少需要在一个平衡面上进行平衡配重;如要达到动平衡,则至少需要 两个平衡面。 3、在机械运转的启动阶段,总驱动功大于总阻力功;在停车阶段,总驱动功小于总阻力功。 4、平行四边形机构有两个个曲柄。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章概述 一、计算机中的数制 1、无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1)十进制计数的表示法 特点:以十为底,逢十进一; 共有0-9十个数字符号。 (2)二进制计数表示方法: 特点:以2为底,逢2进位; 只有0和1两个符号。 (3)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法: 特点:以16为底,逢16进位; 有0--9及A—F(表示10~15)共16个数字符号。 2、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 (1)非十进制数到十进制数的转换 按相应进位计数制的权表达式展开,再按十进制求和。(见书本1.2.3,1.2.4)(2)十进制数制转换为二进制数制 ●十进制→二进制的转换: 整数部分:除2取余; 小数部分:乘2取整。 ●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 整数部分:除16取余; 小数部分:乘16取整。 以小数点为起点求得整数和小数的各个位。 (3)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六进制数 3、无符号数二进制的运算(见教材P5) 4、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 特点:按位运算,无进借位 (1)与运算 只有A、B变量皆为1时,与运算的结果就是1 (2)或运算 A、B变量中,只要有一个为1,或运算的结果就是1 (3)非运算 (4)异或运算 A、B两个变量只要不同,异或运算的结果就是1 二、计算机中的码制 1、对于符号数,机器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数X的原码记作[X]原,反码记作[X]反,补码记作[X]补。

注意:对正数,三种表示法均相同。 它们的差别在于对负数的表示。 (1)原码 定义: 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 数值位:真值的绝对值。 注意:数0的原码不唯一 (2)反码 定义: 若X>0 ,则[X]反=[X]原 若X<0,则[X]反= 对应原码的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求反 注意:数0的反码也不唯一 (3)补码 定义: 若X>0,则[X]补= [X]反= [X]原 若X<0,则[X]补= [X]反+1 注意:机器字长为8时,数0的补码唯一,同为00000000 2、8位二进制的表示范围: 原码:-127~+127 反码:-127~+127 补码:-128~+127 3、特殊数10000000 ●该数在原码中定义为:-0 ●在反码中定义为:-127 ●在补码中定义为:-128 ●对无符号数:(10000000)2= 128 三、信息的编码 1、十进制数的二进制数编码 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有两种表示法:压缩BCD码和非压缩BCD码。(1)压缩BCD码的每一位用4位二进制表示,0000~1001表示0~9,一个字节表示两位十进制数。 (2)非压缩BCD码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位十进制数,高4位总是0000,低4位的0000~1001表示0~9 2、字符的编码 计算机采用7位二进制代码对字符进行编码 (1)数字0~9的编码是0110000~0111001,它们的高3位均是011,后4位正好与其对应的二进制代码(BCD码)相符。

机械原理重点复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体、正方体有关知识系统化的整理过程,巩固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实践、讨论探索、观察想象丰富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沟通与理解的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并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勇气。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梳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提升。 课前交流: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魔方界的天才,大家都叫他“菲神”,他曾多次刷新多个世界吉尼斯纪录,一起来看:(视频) 然而,就在去年11月,来自中国的选手杜宇生以3.47秒打破了菲神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的骄傲。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画) 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一个长方体和一个

正方体,上课之前老师搜集了比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画长方体1. (1)普通画图(展示作品1) 你来说一下,怎样画的? (生展示画图过程) 画的真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一个长方体。可是,前面我们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时候知道:他们都有几个面?几条棱?几点顶点?在这里,只画了3个面、9条棱、7个顶点,怎么就说他是长方体?其他的哪儿去了?怎样才能把挡住的部分画出来? (2)透视图 你为什么用虚线?实线画的是看得见的,虚线画的是看不见的。(3)纠错 这位同学的呢?哪里有问题?(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样改过来是不就好了?再来看一下这个正方体,有没有问题? 2.画正方体 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这个图形应该怎样改正? 3.相同点、不同点、联系 我们来看长方体和正方体,(指图)他们之间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生回答)正方体是一个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机械原理知识点

1构件:具有确定运动的单元体组成的,这些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零件:组成构件的制造单元体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的可动联接 构件的自由度:构件的独立运动数目 运动链:若干个构件通过运动副所构成的系统 机架:固定的构件 原动件:机构中做独立运动的构件 从动件:机构中除原动件外其余的活动构件 运动链→机构:将运动链中的一个构件固定,并且它的一个或几个构件作给定的独立运动时,其余构件便随之作确定的运动,这样运动链就成了机构 2机构运动简图:表示机构中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机构运动简图必须与原机械具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特性。 示意图:只为了表明机械的结构,不按比例来绘制简图 3约束和自由度的关系:增加一个约束,构件就失去一个自由度 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自由度等于机构的原动件数 5瞬心:在任一瞬间,两构件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绕某一重合点的相对转动,该重合点称为他们的瞬心速度中心 绝对瞬心:运动构件上瞬时绝对速度为零的点 相对瞬心:两运动构件上瞬时绝对速度相等的重合点 6摩擦力增大并不是运动副元素材料间摩擦因数发生了变化,而是运动副元素的几何结构形状发生变化所致。 7摩擦圆:对于一具体的轴颈,r和fv为定值,因此ρ为定值,以轴心O 为圆心,ρ为半径做一圆,该圆成为摩擦圆。 8机械自锁:由于摩擦的存在,会出现无论施加多大的驱动力,都不能使机械沿驱动方向产生运动的现象。自锁条件:η≤0 机械发生自锁 9连杆机构(低副机构):若干个构件通过低副联接所组成的机构 10平面四杆机构基本形式:铰链四杆机构 11曲柄:在两连杆中能做整周回转机构 摇杆: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的构件 周转副:将两构件能做360°相对转动的转动副 摆动副:不能将两构件能做360°相对转动的转动副 12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2连架杆和机架中有一杆是最短杆 13最短杆为连杆时,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最短杆为连架杆时,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最短杆为机架时,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14有急回运动:θ≠0时,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和导杆机构 无急回运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机械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第一篇、机械原理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 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戒骄戒躁,态度端正,虚心认真?.要永远的记住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一、温故而知新。课程设计发端之始,思绪全无,举步维艰,对于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的我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想起圣人之言“温故而知新”,便重拾教材与实验手册,对知识系统而全面进行了梳理,遇到难处先是苦思冥想再向同学请教,终于熟练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领悟诸多平时学

机械原理重点复习 ()

知识要点 第1章?绪论 基本要求:明确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掌握机构和机器的概念。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构件、运动副(高、低副)、运动链和机构的概念;能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能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掌握机构可动和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要点: 1.? 基本概念:构件、自由度与约束、运动副及其类型、运动链、机构。 2.?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 3.?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重点:机构自由度计算。 难点:计算机构自由度时注意事项的判断。 ?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速度瞬心的概念,熟知三心定理的内容,能求出一般平面机构的全部瞬心并用速度瞬心法进行速度分析(图解法)。了解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Ⅱ级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要点: 1.?速度瞬心即同速点的概念。 2.?瞬心数目、位置的确定及三心定理的使用。 3.?同一构件两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关系及其图解。(理解) 4.?两构件重合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关系及其图解。(理解) 重点:速度瞬心的求法,机构运动分析的图解法。 难点:?图解法中科氏加速度、构件放大找重合点的问题。? 第4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进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图解法),了解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要点: 1.? 基本概念:驱动力、阻抗力、运动副反力、平衡力、惯性力、摩擦角、摩擦圆等。 2.构件惯性力的确定和质量代换的概念。 3.考虑摩擦时运动副中反力作用线方向的确定。 重点:构件惯性力的确定及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第5章?? 机构的效率和自锁 基本要求:掌握用力和力矩表达和计算机构机械效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明确自锁的概念和几种常见机构自锁时在力学上或几何上的特征有哪些。 要点: 1.? 用力和力矩表达和计算机构机械效率。 2.? 机构串并联的效率计算。 3.? 机构自锁与摩擦角和摩擦圆。 4.? 机构自锁时可以克服的生产阻力和机械效率。 5.? 机构的自锁与原动件和机构位置。 重点:用力和力矩表达和计算机构机械效率;简单机构自锁条件的确定。 难点:分析机构自锁时切入点的把握与选择。 第6章????? 机械的平衡 基本要求:了解挠性转子动平衡,掌握刚性转子动、静平衡的条件和计算的方法。 要点: 1.?机械平衡的目的和内容 2.?刚性转子的静平衡 3.?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对绘制好的简图需进一步检查与核对(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来检查)。 2.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判断所设计的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是本章的重点。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目。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对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机械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 (1) 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时组成的运动副。 正确处理方法: k个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的构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个。 (2) 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是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的自由度。局部自由度常发生在为减小高副磨损而增加的滚子处。 正确处理方法:从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也可以将滚子及与滚子相连的构件固结为一体,预先将滚子除去不计,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自由度。

(3) 虚约束 虚约束是机构中所存在的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 正确处理方法:计算自由度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用自由度公式进行计算。 虚约束都是在一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这些几何条件有些是暗含的,有些则是明确给定的。对于暗含的几何条件,需通过直观判断来识别虚约束;对于明确给定的几何条件,则需通过严格的几何证明才能识别。 3.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基本概念:速度瞬心、绝对速度瞬心和相对速度瞬心(数目、位置的确定),以及“三心定理”。 2.瞬心法在简单机构运动分析上的应用。 3.同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之间及加速度之间矢量方程式、组成移动副两平面运动构件在 瞬时重合点上速度之间和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式,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 4.“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的应用条件。 5.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以及构件上某点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 向的确定。 6.哥氏加速度出现的条件、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确定。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基本概念:“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及“动态静力分析” 、“平衡力”或“平衡力矩”、“摩 擦角”、“摩擦锥”、“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角”(引入的意义)、“摩擦圆”。 2.各种构件的惯性力的确定: ①作平面移动的构件;

机械原理(第七版)试题及概念总结

机械原理(第七版)重要概念总结(附)及复习试题 (认真看完,考试必过) 卷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个 ,最小 约束数为 1 个。 2、 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相对速度瞬心在 转动副中心 处。 3、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若以连杆为机架,则该机构演 化为 曲柄摇块机构 。 4、 传动角越大,则机构传力性能越 好 。 5、 凸轮机构推杆的常用运动规律中,二次多项式运动 规律具有 柔性 冲击。 6、 蜗杆机构的标准参数从 中间平面 中取。 7、 常见间歇运动机构有: 棘轮机构 、 槽轮 机构 等。 8、 为了减小飞轮的重量和尺寸,应将飞轮装在 高 速 轴上。 9、 实现往复移动的机构有: 曲柄滑块机 构 、 凸轮机构 等。 10、 外啮合平行轴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为: 212121n n n n m m ααββ==-=,, 。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何谓三心定理? 答: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的三个瞬心必位于同一 直线上 。 2、 简述机械中不平衡惯性力的危害? 答:机械中的不平衡惯性力将在运动副中引起附加的动 压力,这不仅会增大运动副中的摩擦和构件中的内应 力,降低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而且会引起机械及其基 础产生强迫振动。 3、 铰链四杆机构在死点位置时,推动力任意增大也不 能使机构产生运动,这与机构的自锁现象是否相 同?试加以说明? 答:(1)不同。 (2)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指:传动角=0度时,主动 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 而不能使从动件转动,出现了顶死现象。 死点本质:驱动力不产生转矩。 机械自锁指:机构的机构情况分析是可以运动 的,但由于摩擦的存在,却会出现无论如何增大驱动力, 也无法使其运动的现象。 自锁的本质是:驱动力引起的摩擦力 大于等 于 驱动力的有效分力。 4、 棘轮机构与槽轮机构均可用来实现从动轴的单向间 歇转动,但在具体的使用选择上,又有什么不同? 答:棘轮机构常用于速度较低和载荷不大的场合,而且 棘轮转动的角度可以改变。槽轮机构较棘轮机构工作平 稳,但转角不能改变。 5、 简述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答:相互啮合传动的一对齿轮,在任一位置时的传动比, 都与其连心线被其啮合齿廓在接触点处的公法线所分 成的两段成反比。 三、计算题(共45分) 1、绘制偏心轮机构简图(草图),并求机构自由度。(10分) 1 2 3 4 A B C

(完整版)微机原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1.所谓的接口其实就是两个部件或两个系统之间的交接部分(位于系统与外设间、用来协助完成数据传送和控制任务的逻辑电路)。 2.为了能够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接口应具备以下功能:数据缓冲及转换功能、设备选择和寻址功能、联络功能、接收解释并执行CPU命令、中断管理功能、可编程功能、(错误检测功能)。 3.接口的基本任务是控制输入和输出。 4.接口中的信息通常有以下三种: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5.接口中的设备选择功能是指: 6.接口中的数据缓冲功能是指:将传输的数据进行缓冲,从而对高速工作的CPU与慢速工作的外设起协调和缓冲作用,实现数据传送的同步。 7.接口中的可编程功能是指:接口芯片可有多种工作方式,通过软件编程设置接口工作方式。 8.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无条件传送方式(同步传送)、程序查询传送(异步传送)、中断传送方式(异步传送)、DMA传送方式(异步传送)。 9.根据不同的数据传输模块和设备,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无条件传输、程序查询传送方式、中断传送方式、DMA方式。 10.总线根据其在计算机中的位置,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片内总线、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局部总线、外部总线。 11.总线根据其用途和应用场合,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片内总线、片间总线、内总线、外总线。ISA总线属于内总线。 12.面向处理器的总线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处理器和外设的特点设计出最适合的总线系统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13. SCSI总线的中文名为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它是 芯的信号线,最多可连接 7 个外设。 14. USB总线的中文名为通用串行接口,它是4芯的信号线,最多可连接127个外设。 15. I/O端口的编码方式有统一编址和端口独立编址。访问端口的方式有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PC机的地址由16位构成,实际使用中其地址范围为000~3FFH。 16.在计算机中主要有两种寻址方式:端口独立编址和统一编址方式。在端口独立编址方式中,处理器使用专门的I/O指令。 17. 74LS688的主要功能是:8位数字比较器,把输入的8位数据P0-P7和预设的8位数据Q0-Q7进行比较。如果相等输d出0,不等输出1。 主要功能:把输入的8位数据P0-P7和预设的8位数据Q0-Q7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有三种:大于、等于、小于。通过比较器进行地址译码时,只需把某一地址范围和预设的地址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说明该地址即为接口地址,可以开始相应的操作。 18. 8086的内部结构从功能上分成总线接口单元BIU和执行单元EU两个单元。19. 8086有20地址线,寻址空间1M,80286有24根地址线,寻址空间为16M。20. 8086/8088有两种工作模式,即最大模式、最小模式,它是由MNMX决定的。21.在8086/8088系统中,I/O端口的地址采用端口独立编址方式,访问端口时使用专门的 I/O指令。

(新)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 1构件:具有确定运动的单元体组成的,这些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零件:组成构件的制造单元体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的可动联接 构件的自由度:构件的独立运动数目 运动链:若干个构件通过运动副所构成的系统 机架:固定的构件 原动件:机构中做独立运动的构件 从动件:机构中除原动件外其余的活动构件 运动链→机构:将运动链中的一个构件固定,并且它的一个或几个构件作给定的独立运动时,其余构件便随之作确定的运动,这样运动链就成了机构 2机构运动简图:表示机构中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机构运动简图必须与原机械具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特性。 示意图:只为了表明机械的结构,不按比例来绘制简图 3约束和自由度的关系:增加一个约束,构件就失去一个自由度 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自由度等于机构的原动件数 5瞬心:在任一瞬间,两构件的运动都可以看作是绕某一重合点的相对转动,该重合点称为他们的瞬心速度中心 绝对瞬心:运动构件上瞬时绝对速度为零的点 相对瞬心:两运动构件上瞬时绝对速度相等的重合点 6摩擦力增大并不是运动副元素材料间摩擦因数发生了变化,而是运动副元素的几何结构形状发生变化所致。 7摩擦圆:对于一具体的轴颈,r和fv为定值,因此ρ为定值,以轴心O为圆心,ρ为半径做一圆,该圆成为摩擦圆。 8机械自锁:由于摩擦的存在,会出现无论施加多大的驱动力,都不能使机械沿驱动方向产生运动的现象。自锁条件:η≤0 机械发生自锁 9连杆机构(低副机构):若干个构件通过低副联接所组成的机构 10平面四杆机构基本形式:铰链四杆机构 11曲柄:在两连杆中能做整周回转机构 摇杆: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的构件 周转副:将两构件能做360°相对转动的转动副 摆动副:不能将两构件能做360°相对转动的转动副 12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2连架杆和机架中有一杆是最短杆 13最短杆为连杆时,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最短杆为连架杆时,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最短杆为机架时,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14有急回运动:θ≠0时,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和导杆机构

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16235741.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钟山晚步王安石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1623574晚步西园范成大料峭轻寒 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1623574(1)简要分析诗句“细红如雪点平沙”的表达效果。(2)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细红”代指楝花的色彩,“如雪”喻指楝花在轻风中轻盈飘飞的姿态,“点平

沙”生动地描写出楝花坠落平地的美态。. 1623574(2)王诗是闲适之情,“时见”一词显得悠闲,“晚步”赏景见情趣;范诗表达的是一种“怨”情,怨春风吹开红紫花赏景见情趣、理趣。”晚步“朵又吹落,有情也无情, 1623574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623574秋思赠远(其一)王涯当年只

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1623574(1)这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2)“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答案(1)张诗是以思妇的口吻写的,王诗是以征夫的口吻写的。(2)“漫漫”句渲染了朦胧幽静的氛围,衬托出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唯看”句由新月联想到远方的妻子,写出了思念和无可奈何的怅惘。.1623574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

回答问题。吴城览古陈羽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注[ 1623574馆娃宫怀古皮日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馆娃宫: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宫以西施得名。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砚石山建造宫殿以馆西施,吴人谓美女为娃,故曰馆娃。. 1623574(1)诗人指责越王“大有堪羞处”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结合标题,说说两首怀古诗在

机械原理考试知识点.doc

机械原理》考试知识点 第一篇基本机构及常用机构的运动学设计 第一章绪论 1.了解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2.了解机械原理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机械原理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与综合 1.掌握有关机构的概念,如构件、运动副、运动链、杆组等;2.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实际机械正确绘制机构运 动简图; 3.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及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并注意复合铰 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等情况; 4.掌握平面机构中高副低代的方法,要求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和机构的瞬 时运动不变; 5.掌握平面低副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组成原理,能根据给定的机构运动简图进行 拆杆组,进行机构的结构分析,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应用及其主要特点; 2.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特别是它的基本形式——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概 念和基本知识及其演化方法和应用; 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和传力特性:如有曲柄的条件、急回特性和行 程速度变化系数、压力角与传动角、死点位置、运动连续性等; 4.掌握等视角定理及几何法刚体导引机构的设计;5.掌握机构的刚化反转法及几何法函数生成机构的设计;6.掌握急回机构的设计;

7.掌握用速度瞬心法作平面机构的速度分析方法; 8.掌握用相对运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 9.掌握用复数矢量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的方法。 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掌握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 2.掌握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设计原则; 3.掌握凸轮机构的反转法原理; 4.掌握图解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 5.掌握解析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 6.掌握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及基本尺寸的设计。 第五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0. 掌握标准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特点及其基本尺寸的计算。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 1.掌握轮系的类型及功用; 1. 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2. 3. 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掌握渐开线的形成及其性4. 5. 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特点,包括: 1)定传动比; 2)啮合线 与啮合角; 3)中心距的可分性; 3)正确啮合条件; 4)连续传动条件; 标准中心距和安装中心距; 6)无侧隙啮合条件等。 6. 掌握渐开线齿轮的范成法切齿原理、根切现象及最少齿数; 7. 8. 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变位和变位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掌握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传动特点及标准几何尺寸计算; 9. 掌握蜗杆蜗轮传动的特点及其基本尺寸的计算;

机械原理知识点

选择 1.具有确定运动的差动轮系中,其原动件书目至少2个。 2.如果作用在轴颈上的外力增大,那么轴颈的摩擦圆不变。 3.机械出现自锁是由于机械效率小于零。 4.下列铰链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是曲柄摇杆机构。 5.正弦加速度运动既无柔性冲击,也无刚性冲击。 6.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模数、压力角和螺旋方向均相同。 7.圆锥齿轮当量齿数:Zv=z/cosa。 ` 8.齿轮经过变为修正后,其分度圆同未修正时相比,分度圆不变。 9.渐开线齿轮中心距稍有改变,其角速度比扔保持原值不变的 原因是基圆不变。 10.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是使惯性合力为0,惯性力合力偶矩也为0. 11.基本杆组是自由度等于0的运动链。 12.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传动角等于零。 13.外槽轮:0.5-1/z;内槽轮:0.5+1/z。 ! 14.减小凸轮基圆半径,则压力角增大。 15.回转件的平衡问题,主要是讨论机构的惯性力和惯性矩对 从动件的平衡。 16.渐开线标准直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为Zmin=2ha/sina^2. 17.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时,其啮合角恒等于齿轮 分度圆压力角。 18.飞轮安装在高速轴上可以减轻重量。 《 19.阿基米德圆柱蜗杆与涡轮传动的中间平面模数,应符合标准值。 20.标准压力角和标准模数均在分度圆上。21.滚子半径应小于理论轮廓线的最小曲率半径。 22.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 23.棘轮机构的主动件是棘爪。 2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中心距不影响传动比。 填空 》 1.机械是机构和机器的总称。 机器是一种用来变换和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的机构的组合。 10.什么叫构件?机械中独立运动的单元体 2.平面四杆机构有6个速度瞬心,其中3个是绝对瞬心。 3.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模数、压力角和螺旋角 分别相等。 4.根切现象:用范成法切制齿轮时,有时刀具会过多的切入齿轮的底部,因而将齿轮的渐开线 ! 切除一部分的现象。 5.一对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 直齿轮: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应分别相等,m1=m2=m ,d1=d2=d 斜齿轮: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应分别相等,还有他们的螺旋角必须满足:外啮合B1=-B2, 内 啮合B1=B2. 锥齿轮:当量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与锥齿轮断面的模数和压力角相等。 蜗轮蜗杆:Mx1=Mt2=M Dx1=Dt2=D : 当蜗杆和涡轮的轴线交错角为90°时,还需保证蜗杆的导程角等于涡轮的螺旋角,即使y1=B2, 并且螺旋线的方向相等。 6.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相互啮合传动的一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