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及陶瓷发光釉的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陶瓷色釉料与添加剂专利技术论文:我国陶瓷色釉料与添加剂专利技术的新特点和发展动态

陶瓷色釉料与添加剂专利技术论文:我国陶瓷色釉料与添加剂专利技术的新特点和发展动态

陶瓷色釉料与添加剂专利技术论文:我国陶瓷色釉料与添加剂专利技术的新特点和发展动态论文关键词陶瓷,色釉料与添加剂,研究新特点,发展动态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22年内(1985~2006年)陶瓷色釉料与添加剂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系统分析,归纳了其研究新特点,并对其发展动态作出了预测。

1前言我国的日用陶瓷和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就其产量而言,早已稳居世界第一,但传统产品仍以中低档为主。

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产品的装饰水平和材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则表现在作为主要装饰材料的色釉料以及各类陶瓷添加剂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陶瓷色釉料及添加剂的研究开发也十分热烈,呈现出“百舸争流、百花争艳”的蓬勃向上氛围和环境。

这一特点和趋势可从我国138件发明专利和207件实用新型专利(1985~2006年)所阐述的内容反映出。

本文分析和归纳了国内陶瓷色釉料及添加剂专利技术的研究新特点和发展动态,以资陶瓷行业相关人员参考。

2陶瓷色釉料专利技术的研究新特点和动向2.1 更加重视绿色环保以及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陶瓷产品的绿色环保和对人体健康影响等问题更加备受关注和重视,我国陶瓷色釉料专利“骨瓷用高光泽度无铅釉”、“骨质瓷用无铅熔块釉”、“高级日用瓷无铅熔块釉”、“适用于二次烧成用的无铅熔块釉”、“无铅无锌透明熔块釉”、“无铅琉璃釉的制备方法”、“无铅无镉陶瓷釉上颜料”、“一种高光泽无公害陶瓷装饰材料用熔剂的制备方法(无铅无镉无锌)”等专利均围绕了绿色环保这一中心。

2.2 色釉料的开发品种更齐全、色彩更丰富色釉料的开发品种和色彩覆盖“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所有领域,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工艺色釉料创新问世。

色釉料的不同品种可广泛适用于低温、中温和高温烧成,使产品更加绚丽多彩、巧夺天工。

其中,我国的陶瓷色釉料专利有“陶瓷用低温大红色釉料及其制造方法”、“釉下大红色釉料及其制备方法、陶瓷面釉及其制备方法和大红陶瓷釉下彩”、“陶瓷鲜红釉的制造方法”、“中温陶瓷大红釉的配制方法”、“陶瓷大红窑变釉及其应用方法”、“红色窑变天目陶瓷制造方法及其所使用的陶瓷釉”、“高温大红釉及其制备方法”等,仅红色釉料就种类繁多,覆盖低、中、高温,其中不乏有新意的专利。

发光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发光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发光材料的研究与进展发光材料是能够在外部能量的激发下发出独特光谱的材料。

自20世纪初以来,对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一直是科学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技术、量子点调控、生物成像等领域,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以下是对发光材料研究与进展进行的详细探讨。

首先,传统的发光材料主要包括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

荧光材料是一类能够吸收外部能量后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短寿命光的材料,如荧光粉。

而磷光材料是一类能够吸收外部能量后通过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释放长寿命光的材料,如荧光管。

这些传统的发光材料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受到发光效率低和色彩品质不理想等问题的限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发光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其中最为重要的进展之一是量子点发光材料的研究。

量子点是一类纳米材料,其具有晶格限制和量子限制效应,使其能够发出高纯度和高饱和度的光。

量子点发光材料具有调节发光色谱、发光效率高和发光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和生物成像领域。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量子点进行了表面修饰和低维小型化等方面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量子点发光材料的性能。

另外,有机发光材料也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有机发光材料具有可溶性、可加工性和低成本等优势,在照明和显示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其光电性能、延长其寿命以及减小其材料成本等方面。

近年来,通过结构的合理设计和小分子有机材料的研究,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寿命得到了大幅提高,为其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不断寻求新的发光机制和发光材料。

比如,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无机发光材料可以通过激发态和基态之间的共振能量转移而实现发光,从而提高了发光效率。

另外,一些新型的有机材料也被开发用于发光,如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有机荧光染料等。

这些新的发光材料的发展为照明和显示领域的应用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发光材料的研究与进展在科学界和工业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稀土元素的发色特性及其在陶瓷色釉料中的应用

稀土元素的发色特性及其在陶瓷色釉料中的应用

稀土元素的发色特性及其在陶瓷色釉料中的应用苑金生【摘要】主要介绍了稀土元素的特殊原子结构,发色特性以及其在陶瓷色釉料中作为发色剂、助色剂、稳色剂、变色剂和发光剂的应用.【期刊名称】《陶瓷》【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稀土;发色;陶瓷;色釉;应用【作者】苑金生【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建材工业局,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稀土元素又称稀土金属,是稀有元素中的一类。

稀土元素包括钪、钇和镧系元素,共有钪、钇、镧、铈、镨、钕、钜、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 17 种元素。

稀土元素的化学活性很强,能生成极为稳定的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等;在较低的温度下又能与氢、氮、磷、碳及其他元素作用生成各种化合物。

稀土元素的氧化物是呈各种颜色的粉状物质,经高温煅烧,不溶于水,难溶于酸,是优良的陶瓷色釉用原料。

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特殊,随着原子核电荷的增多即原子序数增加,其外层的O层、P层电子层结构几乎无变化,因为增加的电子都填充到尚未填满的较内的次亚层(即4f层)的轨道中。

由于外层电子的屏蔽作用,使稀土元素的离子或溶解于氧化物中的稀土,都能显示各自的颜色。

另外,稀土元素的电子层多而复杂,电子受光激发后,参加跳跃的电子除有4f层外,还有O层、P层的许多电子。

所以,稀土元素的光谱线就多于过渡金属元素的光谱线,电子能级和谱线都要比其它元素多种多样。

它们可以吸收或发射从紫外光,可见光到红外光区域的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

因此,稀土元素呈色多姿多彩,且颜色纯净,光透性强,有些元素还具有变色和发光效应,可作为陶瓷釉料中的变色和发光剂。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760~400 nm,色谱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顺序分布。

白光是复色光,波长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由两种或多种单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组成白光,组成白光的两种单色光称为互补光。

例如,KM nO4溶液对可见光中波长为525 nm的绿光有很强的吸收效果,对波长大于或小于525 nm的光波吸收逐渐减弱,直至不吸收,所以我们看见 KM nO4溶液的颜色为紫色,而紫色是绿色的互补色。

莹石在陶瓷釉料的用途

莹石在陶瓷釉料的用途

莹石在陶瓷釉料的用途莹石是一种在陶瓷釉料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硼酸钠和硅酸钠在高温下熔融形成的,具有低熔点、高耐热性和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莹石在陶瓷釉料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莹石可以用作陶瓷釉料的发光剂。

在釉料中加入适量的莹石粉末,可以使釉面产生较高的亮度和透明度。

莹石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能够吸收外界的光线,然后再次放射出更亮的光线,使陶瓷釉料呈现出闪烁的效果。

因此,莹石被广泛用于灯具、装饰艺术品等需要具有独特发光效果的陶瓷制品中。

其次,莹石还可以用作陶瓷釉料的增白剂。

由于莹石本身具有很高的白度和透明度,加入适量的莹石粉末可以显著提高釉面的白度和透明度。

这对于制作白瓷、细瓷等需要无暇白色表面的陶瓷制品非常重要。

使用莹石作为增白剂,可以使陶瓷釉面呈现出明亮、纯净的白色,增加陶瓷制品的质感和审美价值。

此外,莹石还可以用作陶瓷釉料的流平剂。

在釉料中加入适量的莹石粉末,可以提高釉料的流动性,使其更容易均匀覆盖在陶瓷表面上。

莹石具有较高的润湿性,能够与陶瓷表面充分接触,从而使釉料更容易附着在陶瓷表面上。

这对于制作大面积的釉面、修复釉面缺陷等都非常有帮助。

最后,莹石还可以用作陶瓷釉料的稳定剂。

在一些复杂的釉料配方中,由于各种成分的相互作用,有时会导致釉料的不稳定,容易引起变色、烘干困难等问题。

莹石可以作为一种稳定剂,帮助陶瓷釉料保持稳定性。

它可以中和一些有害离子,减少离子交换和聚集,保证釉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莹石在陶瓷釉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发光剂赋予陶瓷釉面独特的发光效果,可以作为增白剂提高釉面的白度和透明度,可以作为流平剂改善釉料的流动性,可以作为稳定剂确保釉料的稳定性。

莹石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陶瓷制品的品质,还能够为陶瓷制品增添美感和艺术性。

陶瓷色釉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陶瓷色釉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陶瓷色釉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第一篇:陶瓷色釉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陶瓷色釉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点击:389添加时间:2012-04-14信息来源:陶瓷信息报陶瓷色釉料行业发展概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陶瓷(包括工艺美术陶瓷)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根据协会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0 年我国建筑陶瓷砖的产量75.7566 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为1.7784 亿件;日用陶瓷年产量达270亿件,其中艺术陶瓷产量50多亿件。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日用陶瓷都是世界第一生产制造大国、消费大国与出口大国。

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产品,每年消耗大量的陶瓷原材料,这些原材料主要是各种矿物原料:粘土、长石、石英、滑石、瓷石、透辉石、硅灰石等。

陶瓷砖产品平均每平方米消耗25公斤原材料计,2010年75.76亿平方米的陶瓷砖将需要1.9亿吨陶瓷原材料。

计上1.78亿件卫生陶瓷、270亿件日用陶瓷(包括工艺美术陶瓷)以及没有计入的琉璃瓦、西瓦等陶瓷产品,估计目前我国传统陶瓷行业每年消耗各种陶瓷矿物原料约3亿吨。

卫生陶瓷、日用陶瓷、琉璃瓦西瓦产品基本都是上釉产品,陶瓷砖产品至少三分之二也是上釉产品,而三分之一没有上釉的产品普遍大量使用坯体色料,可以说陶瓷色釉料几乎使用在每一件陶瓷产品中。

近几年随着仿古砖产品的流行,仿古砖产品的产量越来越大,陶瓷砖产品中上釉产品的比例逐年增加,陶瓷色釉料的品种、用量都在不断增长。

最近全抛釉产品、微晶产品及喷墨印花的流行,不仅增加了新的色釉料品种,也大大提升了色釉料的用量。

中国75.76亿平方米陶瓷砖的产值约2500亿元的产值,色釉料约占总产值的8%~10%,粗略估算我国陶瓷砖方面色釉料的产值约为200~250亿元,如果涵盖卫生陶瓷、日用陶瓷,我国陶瓷色釉料的市场总量约300亿元。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陶瓷产品所需的色釉料等装饰材料基本上由陶瓷生产厂家自行生产,自给自足。

发光材料论文

发光材料论文

发光材料论文发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在受到激发后发出光的材料,其在光电器件、显示器件、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光材料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发光材料主要包括有机发光材料、无机发光材料和钙钛矿发光材料等。

有机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可加工性,适合用于柔性显示器件和照明器件;无机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发光效率,广泛应用于LED照明和显示器件;钙钛矿发光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而备受关注。

各种发光材料在不同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发光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高效发光的需求不断增加,发光材料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未来,发光材料将朝着高效、长寿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同时,发光材料的多功能化、智能化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发光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用于生物成像、荧光标记等方面。

最后,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

发光材料在LED照明、显示器件、生物成像、光电器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特别是在新型光电子器件、生物医学成像、柔性显示器件等领域,发光材料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发光材料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材料,在未来将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发光材料必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本文能够对发光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启发,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陶瓷艺术材料的制备工艺——釉料制备成型篇

陶瓷艺术材料的制备工艺——釉料制备成型篇

陶瓷艺术材料的制备工艺——釉料制备成型篇邵宏【摘要】通过对陶瓷釉料工艺技术的探索,给陶瓷艺术制备及创作带来的价值.了解陶瓷釉料及制备的传统与现代工艺,科学掌握其基本性能,通过实验建立起自身工作室,材料与工艺的体系,更好的创作出当代陶艺美术品.【期刊名称】《影像技术》【年(卷),期】2017(029)003【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陶瓷釉料的制备工艺;配制技术【作者】邵宏【作者单位】天津感光空间现代雕塑艺术研究院,天津300220;天津鑫光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3002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4.6+1;TQ174.6+2釉料是一层玻璃深化于陶瓷表面,未烧成的釉料呈液体状,被涂于素胎表面,水分很快被胎体吸收,在表面留下一层干粉,在窑炉的高温下,釉料在胎体表面熔化。

施釉的目的在于胎体提供一层防水层,既卫生又美观。

陶瓷釉料的色料制作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

在古代中国的唐朝和明朝和17至19世纪的埃及人一直认为颜色是一种神秘的艺术,尽管我们今天研究使用的原材料金属着色的氧化物和盐类的纯度的使用,那个时代的人还未知道。

早期陶器烧制品只有棕色和红色,也就是说早期人制陶利用铁的着色能力进行装饰。

天然的铁是变化最多样的装饰原素。

直到18世纪,金和铜元素才开始使用。

钴化合物在陶瓷界很早就出现了,钴金属应用于中国陶瓷是在唐代。

钴元素既稳定又鲜艳,古代釉料中使用非常多。

15世纪法国人开始做钴玻璃,用砷酸钴和氧化钴的混合物,同时代英国人做出了深蓝色。

随现代科技发展产生了一种高温下稳定的锆钒兰,但钴仍是主要的蓝色着色剂。

氧化铜着色剂源于中国,成熟的烧制工艺以至生产出非常著名的祭红。

铜被古代中国运用,用来做绿、青绿、兰色着色剂。

锑的应用是在中国明代黄色釉料中,加入锡才有更好的稳定性。

铬直到1802年才被发现,法国人用它制作深绿色色料,接着铬锡红和紫红被英国人生产出来。

法国药剂师布朗格特研制出了一种有趣的铬铝红,在很高的陶瓷烧成温度中具有稳定性,其中主要依赖于铬、锌、铝的晶体结构。

国内外有关陶瓷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有关陶瓷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有关陶瓷的研究综述国内外对陶瓷的研究综述导言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古至今,陶瓷一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艺术品都离不开陶瓷的存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陶瓷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对陶瓷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陶瓷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技术进展。

一、陶瓷的定义和分类陶瓷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由粘土、石英和长石等天然矿物质制成。

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特性,可以将陶瓷分为多个类别,如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和装饰陶瓷等。

1. 结构陶瓷结构陶瓷是指用于支撑、承载或隔热等结构应用的陶瓷材料。

这种陶瓷具有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损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高速列车等领域。

近年来,新型结构陶瓷材料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如纳米陶瓷和多孔陶瓷等。

2. 功能陶瓷功能陶瓷是指具有特定性能和功能的陶瓷材料,如磁性陶瓷、电介质陶瓷和敏感陶瓷等。

这些陶瓷能够在磁场、电场或热场中表现出特定的响应和效应,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和储能设备等领域。

3. 装饰陶瓷装饰陶瓷是指用于装饰和艺术品制作的陶瓷材料,如瓷砖、陶艺和瓷器等。

这些陶瓷通常以其美观的外观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代表着一定时期和地区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二、陶瓷的制备技术陶瓷的制备技术是陶瓷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陶瓷的制备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改进。

1. 传统制备技术传统的陶瓷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手工制作和传统窑炉烧制。

这些技术虽然历史悠久,但制作过程繁琐,生产效率低下。

2. 现代制备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陶瓷的制备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变。

如现代陶瓷材料的制备常常采用机械成型、注浆成型和胶结烧结等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工艺,大大提高了陶瓷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陶瓷的应用领域陶瓷作为一种多功能材料,其应用领域广泛。

无论是在传统行业中还是在现代技术领域,陶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材料工程领域陶瓷在材料工程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的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