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06春期《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期末闭卷笔试。
3.命题依据依据教材内容、市电大下发的教学实施意见和期末复习指导的有关要求命题。
4.考试要求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多媒体关键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研究。
5.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占30%),选择题(占20%),简答题(占30%),分析题(占20%)。
6、适用范围、教材本复习指导适用于成人专科计算机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
试卷编号:5069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陈明教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第1版《多媒体技术基础》教材。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一、重点名词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二、重点掌握1、多媒体的概念;2、多媒体关键技术的内容;3、多媒体系统的组成;4、多媒体技术的特征三、一般掌握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过程第二章多媒体信息的表示一、重点名词汉字输入编码,汉字内码,汉字字模码,数字音频,采样,量化,PCM,MIDI,位图,矢量图,RGB,动画,造形动画,帧动画,超文本,超媒体,节点,链。
超文本三层模型。
二、重点掌握1、多媒体数据的特点;2、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声音文件大小的计算方法;3、位图、矢量图形的定义;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形与图像的比较三、一般掌握1、西文和汉字编码;2、合成音乐MIDI标准及同数字化声音的比较;3、动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术参数;2、超文本与超媒体的基本概念、超文本的主要成分、超文本系统的结构3、第三章多媒体信息的压缩一、重点名词压缩,解压缩,编码,解码,信息量,信息熵,有损压缩,无损压缩,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线性预测,音频冗余,变换编码,DCT,JPEG标准,MPEG标准二、重点掌握1、压缩与解压缩的概念、数据压缩技术的重要指标、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4、Huffman编码方法、算术编码方法、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编码、变换编码的概念;三、一般掌握1、音频冗余和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2、JPEG压缩算法、MPEG压缩算法及两者之间的异同第四、五、六章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一、重点名词音频失真,音频编辑软件,淡入与淡出,图像编辑,数字视频处理,三维动画制作,多媒体创作系统,OCR,集成工具。
多媒体习题与答案(1)

第1章多媒体计算机和虚拟现实技术概论一、单选题1. 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立体声音乐A.(1)B.(1)、(2)C.(1)、(2)、(3)D.全部2.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1)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A.(1)(2)(3)B.(1)(2)(4)C.(1)(3)(4)D. 全部3.国际标准MPEG—II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
(1)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
(2)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
(3)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
(4)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
A.(1)B.(2)C.(3)D.(4)4.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
(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
(3)简单化,便于操作。
(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A.(1)、(2)、(3)B.(1)、(2)、(4)C.(1)、(3)、(4)D.全部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
A.多样性、集成性、可扩充性B.集成性、交互性、可扩充性C.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D.多样性、交互性、可扩充性6.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人们用来承载信息的媒体是()。
A.数值B.文字C.声音D.图形和图像7.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才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
A.19世纪初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末二、多选题1.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媒体信息是指( )。
A.数字、文字B.声音、图形C.动画、视频D.图像2.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特点有()。
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章新媒体概论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2、新媒体的技术依托:○1数字技术(新媒体的核心技术)○2计算机网络技术○3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3、新媒体的特征:○1数字化:最显着特征○2交互性:本质特征○3非线性传播:重要特征○4即时性与共享性打破时空界限○5个性化信息服务○6虚拟信息传播○7多媒体传播推动媒介融。
4、web1.0的概念:互联网“内容为王”的阶段称为Web1.0阶段,本质是聚合和搜索,用户主要通过互联网浏览器获取信息,依然是单向的传播模式。
5、web1.0的主要特征:○1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2web1.0的盈利都基于巨大的点击流量○3web1.0的发展出现了向综合门户合流现象○4 web1.0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5web1.0不以html为言,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6、web1.0与新媒体的发展:○1web1.0为新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受众平台○2web1.0为新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7、web2.0的概念: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此阶段互动应用成为主流,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8、web2.0的主要特征:○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3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第二章新兴媒体(一)网络媒体1、网络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也称第四媒体,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
1-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一章-概述教程文件

数字媒体艺术
第1章 理论-概念-类型
课程内容简介
加拿大著名媒介大师麦克卢汉在其著名的《理解媒介》一书中曾 经深刻指出“媒介即信息”和“媒介是人的延伸”。根据麦氏理论, 口语、印刷、电子和数字文化塑造了不同时代人类行为的特征,由此, 媒介文化开始成为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心态为人们所重视。
作为艺术设计院校的专业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旨在提高学 生对媒介与社会、技术与媒介的理解和认知,加深对科技、未来趋势 和新媒介的兴趣,并自觉使用数字媒介语言来创新媒体。本课程将系 统介绍媒体的发展;数字媒体与新媒体和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课程还 针对当代科技、文化与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矛 盾,使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思考或研究实践加深对当代数字文化与新 媒介的理解。
电影、电视、收音机、视频、 动画、音乐、游戏……
移动社区、虚拟漫游
1.1 媒体与媒体艺术
传播史:人类信息传播的历程
Review of media & communication history
• 什么是媒体? • 媒体的演化和特征? • 如何进一步理解数字媒体
媒体与技术革命
“媒体”,又被称为“媒介”、指的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 或实体,譬如语言、符号、声音、图像等。“媒体”一般都是指承载 信息的综合性物质或实体,是集文字、图形、静像、动像、声音、语 言等多种形态媒介的综合体。
机器可以大规模复制信息,使社会传播成 为可能;使文字信息传递到社会公众之中。 信息流通的视觉通道受到重视。
克服时空限制,传播距离扩大; 1920年,美国KDKA广播电台,标志无线电广播事业 的诞生。1936年,英国BBC建立第一座电视台;50年 代出现彩色电视,60年代出现卫星电视。
新媒体概论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综合门户
传统媒体
聚合媒体
垂直媒体
1.3.3 按传播形态进行分类
7.自媒体 自媒体(又称“公民
媒体”或“个人媒体”) 是一种以现代化、电子化 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 数人或者特定的个人传递 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 新媒体的总称。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31
1.3.3 按传播形态进行分类
自媒体具有以下3 个基本特性。
购物直播
购物直播也称为消费直播,类似于电视购物,这 类直播以网红主播展示并讲解商品为亮点,使用 户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商品,以激发用户的消费欲 望,从而达到将商品售出的目的
1.3.3 按传播形态进行分类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28
5.短视频
短视频是一种视频长度以秒计数,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与美化编辑,可在 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短视频既可以代替图文作为信 息的传播介质,如新闻时事,也可以单独作为一种娱乐内容,如短视频里面的个人秀或者生活 中的片段。
OPTION 和视频通信工具。
03 互联网。互联网是人类通信技术和媒介传播的革命性技术发展的产物,其主要功能就是人类的
OPTION 信息交流和传播。
1.1.3 传播媒介的类型和特点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9
1.传播媒介的类型
01 按媒介出现的历史顺序划分。按照媒介出现的历史顺序可以将传播媒介划分为符号媒介、
OPTION 语言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
02 按传播对象划分。按照传播对象可以将传播媒介划分为个体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媒介,
OPTION 大部分的媒介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为个体时,才被称为个体传播媒介。
03 按传播目的划分。按照传播目的可以将传播媒介划分为公益性媒介和营利性媒介。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开放小教本科适用,54学时)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是开放专业小学教育的一门选修课。
内容涉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课件开发环境、课件开发素材的制作和编辑、课件开发的方法、实例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较熟练地用有关课件制作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层次在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层次上,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计划学时数为54学时,各部分内容学时数建议分配如下:序教学内容授课实验备注号1 第1章多媒体CAI概论 12 第2章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开发 33 第3章多媒体CAI课件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3 14 第4章PowerPoint课件制作——幻灯型课件的开发 3 25 第5章Flash课件制作——动画演示型课件的开发 5 66 第6章Dreamweaver MX课件开发—网络课件的开发 4 57 第7章Authorware课件开发8 88 第8章Visual Basic课件开发 3 2合30 24计二、课程考核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作业、实验成绩相结合作为本门课程的考核成绩的方式。
其中:平时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70%。
学生期末卷面考试、平时成绩均合格才获得本课程的学分。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涉及的应用软件较多,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效果,建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以实践为主。
面授须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四、教学和实验软硬件配置建议硬件:多媒体电脑内存:64MB以上显卡:有16M以上显示内存的显卡有声卡、音箱、话筒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xp,Windows NT 4.0教学软件:1.IE6.02.Photoshop6.0以上版本;3.Cool 3D、超级解霸、GoldWave、Snagit、HyperCam、premiecne等软件;4.Flash MX或以上版本;5.Dreamweaver MX或以上版本;6.Office2000以上版本;7.Authorware6.0以上版本;8.VisualBasic6.0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教学内容第1章多媒体CAI概论1.1 CAI的产生和发展1.2 多媒体与多媒体CAI1.3 多媒体CAI课件中的信息表达元素1.4 多媒体CAI系统构成1.5 习题第2章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开发2.1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2.2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的原则2.3 多媒体CAI课件的开发流程2.4 多媒体CAI课件系统结构的设计2.5 多媒体CAI课件的脚本设计2.6 习题第3章多媒体CAI课件素材的获取与编辑3.1 文本素材的获取与编辑3.2 声音素材的获取与编辑3.3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编辑3.4 动画视频素材的获取与编辑3.5 上机指导3.6 习题第4章PowerPoint课件制作——幻灯型课件的开发4.1 PowerPoint 2000基础知识4.2 课件创建与管理4.3 幻灯片添中与管理4.4 在课件中添加教学内容4.5 课件美化4.6 控制课件的放映4.7 课件的打包与解包4.8 PowerPoint课件制作实例4.9 上机指导4.10 习题第5章Flash课件制作——动画演示型课件的开发5.1 Flash MX界面及术语5.2 Flash MX动画制作基础5.3 Flash MX图形处理5.4 Flash MX文字处理5.5 Flash MX声音处理5.6 Flash MX交互控制的设计5.7 Flash MX课件制作实例5.8 上机指导5.9 习题第6章Dreamweaver MX课件开发——网络课件的开发6.1 网络课件概述6.2 站点的建立与管理6.4 表格的编辑6.5 框架的处理6.6 图像的编辑6.7 层的应用6.8 使用超链接6.9 插入表单6.10 添加多媒体6.11 网络课件示例6.12 上机指导6.13 习题第7章Authorware课件开发7.1 Authorware简介7.2 各种媒体素材的引入7.3 二维动画的实现7.4 交互控制的实现7.5 分支、导航的设置7.6 知识对象的使用7.7 函数的使用7.8 课件实例7.9 上机指导7.10 习题第8章Visual Basic课件开发8.1 Visual Basic 6.0概述8.2 Visual Basic编程基础8.3 文字处理8.4 声音处理8.6 课件制作实例8.7 上机指导8.8 习题第四部分实验安排本课程安排了24学时的实验课时,具体内容为:1.多媒体CAI课件素材的获取与编辑1学时2.PowerPoint课件制作——幻灯型课件的开发2学时3.Flash课件制作——动画演示型课件的开发6学时4.Dreamweaver MX课件开发—网络课件的开发5学时5.Authorware课件开发8学时6.Visual Basic课件开发2学时第五部分教材名称:多媒体CAI开发技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刘光然编著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郑炜2006年9月。
多媒体——第1章 制作Powerpoint课件

一、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 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 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 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 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 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 练过程。 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 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具有交互性、集成 性、可控性等特点,它只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
主讲人:张晓华
引言
一、多媒体教学 二、多媒体数学课件 二、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
一、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是指在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据 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 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
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 并
二、 多媒体数学课件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 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出的数学 多媒体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 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 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它能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 使静态变成动态,使抽象化为具体。 扩大课堂信息 量,增加教学容量,扩大课堂信息量,增加教学容 量,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单调模式。
作业3:在幻灯片上输入图中所示内容,要 求设置动画,使幻灯片中的内容按照学 习目标、知识目标等顺序依次出现。
效率也更高。
第1章 制作Powerpoint课件
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非常简单、明了,教师不需
要 掌握编程技巧,就可以制作出包含文字、声音、 图像、动画的多媒体CAI课件。 本章通过实例,较为详细地介绍课件制作的全过程, 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学习,了解课件制作的过程,并 学会 PowerPoint制作中学数学课件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章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入门(共75张PPT)

• 4、音频制作软件
录音机、超级解霸、cool edit 、 MP3编辑软件等
• 5、影像方面的软件
Flash 、 director、3D MAX、Gif Animator、屏幕录象专家、格式工 厂等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软件
• 演示型课件制作工具—PowerPoint
• 网页型课件制作工具—FrontPage
建立项目文件、框架页面制作、导入或链接事先制作好的各种素材、设计交互、制作效果、作品打包等 设置脚本目的是利于理清教学思路,给制作者提供依据。
的蓝图。设计者应根据教学目标 当在课件中有部分解说词时,需要控制背景音乐的音量,其音量大小以不影响听清楚解说词为限
它的作用相当于影视剧本。 全能型课件制作工具—Authorware 在多媒体课件中使用文字的基本要求就是精确、简洁、富有感染力。
和学习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 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引人入胜的多媒体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在课件的进行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声效,从而
增加课件的吸引力,并为反映课件的主旨服务。 多媒体CAI课件使用环境
和组织教学。设置脚本目的是利 2多媒体CAI课件制作
3 多媒体CAI课件美化、优化 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刺激被动地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 1、操作系统
• 2、课件制作软件
将文字、图片、音频、动画等素材集 成在一起,制成多媒体CAI课件必须依 赖于课件制作软件。常用的课件制造 软件有:powerpoint、flash、 frontpage、 dreamweaver 、 authorware、几何画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