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课奖励】成语故事

目 录

一、数字类成语 (1)

二、动物类成语 (22)

三、寓言故事类 (43)

四、历史故事类 (64)

一、数字类成语

释义

1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渡过大海。在中国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的谚语,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出处

2

明代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造句

3

在运动场上,运动员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

典故

4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去赴西王母的蟠桃会,途经东海,只见巨浪汹

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

大葫芦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上过海;韩湘子以箫投水而渡;吕洞宾、蓝

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长剑、花篮、纸

驴、芭蕉扇、玉板、莲花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

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就是根据这个传说而来的。

3

释义

1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很大,能起到很大作用。

出处

2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造句

3

父亲在我的印象里威严而又慈爱,一言九鼎。

4

典故

4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

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

命,已经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

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

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

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广,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

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心服口服,

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5

释义

1

意为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出处

2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造句

3

李红和弟弟因为一把尺子打得两败俱伤。

6

典故

4

战国时期,韩魏两国交战一年有余,但仍分不出胜负。秦惠王想出兵

干涉这件事,于是召集群臣征求意见。大臣们众说纷纭,秦惠王一时难以决

断。楚国的陈轸便给秦惠王讲了个卞庄子刺虎的故事:“一次,卞庄子看

见两只老虎在撕咬一头牛,就想拔剑刺它们。旅店中的伙计劝阻他说:

‘现在这两只老虎正在吃牛肉,吃得香时一定会为食物争斗起来。相斗

之后,必有死伤,那时再刺那只受伤的老虎,这样你就有杀死两只老虎

的结果了。’卞庄子觉得他说得很对,便停手静观事态发展。结

果,果然如店伙计所说,于是卞庄子一下杀死了两只老虎。”陈轸

继续说,韩魏相争,不也就像是这两只老虎吗?秦王一听,明白

了。最后韩魏两国斗得两败俱伤,秦国才出兵,大获全胜。

7

释义

1

“三令五申”是我国古代军事纪律的简称,指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出处

2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钺,即三令五申之。”

造句

3

他们不顾政府的三令五申,继续捕杀濒危鸟类。

8

典故

4

春秋时,孙武流寓于吴国,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

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

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

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

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

斩杀宠姬,孙武仍然杀了两个宠姬。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

不听号令了。

9

释义

1

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出处

2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造句

3

他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不知如何是好。

10

典故

4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无法突围,这天夜里,只听得

风声里还夹杂着唱歌的声音。项羽仔细一听,发现歌声是由汉营里传出来

的,唱的都是楚国的歌曲。四面传来的楚歌,让楚国将士以为刘邦已经占领

了楚地。于是士气涣散,四处逃亡。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连夜率领八百精

兵向南突围,结果被逼至乌江边上,只得拔剑自刎。

11

释义

1

意思是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

2

战国庄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造句

3

苏轼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大文学家。

12

典故

4

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有五辆马车之多,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

不当。他分析事物之一,说:“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的,称为‘大一’;小

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称为‘小一’。没有厚度,不可累积,但能扩大到千

里。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泽一样平。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

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

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

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连环可以解开。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

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泛爱万物,天地合为一体。”

13

释义

1

意思是形容人文才高超。

出处

2

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

造句

3

他是一位才高八斗的诗人。

14

典故

4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因政治上的失

意,从而寄情于山水,写有大量山水诗,与当时文章冠绝的另一个文人颜

延之齐名,并称为“江东第一”。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

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极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

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

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经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谢灵运为人

高傲轻狂,恃才傲物,曾于饮酒时自叹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

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15

释义

1

指结拜为异姓兄弟姐妹关系。比喻关系极为密切。

出处

2

宋代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造句

3

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为八拜之交,共图大业。

16

典故

4

宋代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故事:文彦博听说李稷待人十分

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应

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

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

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

你就对我拜八拜吧。”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

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成语“八拜之交”就由此而来。

17

释义

1

指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用于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

2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暴”同“曝”),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造句

3

我们养成好习惯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轻易放弃。

18

典故

4

孟子是战国时期有名的一位辩士,他帮助齐王施政,看到齐王昏庸、没

有主见、轻信小人谗言,很不满,就不客气地对齐王说:“大王,您太不明

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很容易生长的植物,但如果把它放在太阳底下

晒一天后,再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上十天,它还能存活吗?我在大王身边

的时间很短,即使您接受我一些好的建议,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但只

要我一离开,那些奸臣就会在您面前唱反调,哄骗您,大王又常常轻信

他们的谗言,这样怎么能让我有成就呢?”

19

《成语故事》读书指导课教案

悦读《成语故事》 【书籍简介】《中华传统经典之成语故事3》由金盾出版社出版。此书可以作为启蒙阅读的典范,内含成语60条,每则成语故事都含有专家的详尽解读,释义贴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每则故事还附有精美细腻的插画,让孩子百看不厌,更爱自主阅读。成语故事后还有“引导式造句示例”以培养孩子活学活用的阅读习惯。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阅读课型】鉴赏课、读书方法指导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成语故事,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2、学会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并能运用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 3、通过交流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浓厚兴趣。 【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因而适合儿童阅读。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成语故事中的形象,理解故事所包含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学生在读中悟,读中积累,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提高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两则成语故事的打印材料、成语故事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 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希望课堂上的你们能聚精会神,不会的问题不耻下问,学习课文字斟句酌,这样学过的内容才能融会贯通,学习成绩才能步步高。 我说话中运用了很多的成语,如果说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成语就是这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珍珠。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成语故事。(板书) 2、学生说成语 同学们,我们头脑里已记下不少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 3、学生猜成语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成语故事,不过只找到了它们的图片,你能根据图片猜一猜,它是哪个成语故事吗? 交流:它们分别是什么成语? (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精卫填海、坐井观天、愚公移山) 4、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

课前三分钟成语小故事

课前三分钟成语小故事 课前三分钟成语小故事1 张乖崖是崇阳县的县官。 一次,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史从仓库出来时,顺手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他立即派人把这小史抓来追问,并且下令用棍棒拷打。小史心里不服,大声嚷道:“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对我这么凶狠啊!” 张乖崖听了,就拿起笔来写了一条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一天一个铜元,一千日就是一千个铜元,这就像用绳子锯木头、水滴石头一样,日久天长,木头也会被锯断,石头也会被滴穿的。然后,他下令将这小史斩首。 成语“水滴石穿”是由这个故事来的。有时也写成“滴水穿石”,含义是一样的,故事原来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危害。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者办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水滴石穿”,战胜困难,得到成功。 课前三分钟的成语故事2 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

初中成语故事演讲稿.doc

初中成语故事演讲稿 语故事是大家童年的回忆吧,成语故事教会我们很多的道理。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几篇初中成语故事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初中成语故事演讲稿篇一 敬爱的老师、评委们,大家好! 我是丛台区实验中学初三二班的徐舒扬。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给大家讲讲《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典故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讲讲这个成语的由来。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燕国寿陵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但始终没有一件事能做好。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像现在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有一天,他在路上听到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一个美。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

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绝对不能像燕国寿陵人那样,盲目贬低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搬硬套,亦步亦趋,结果必然是人家的优点没学来,自己的长处却丢光了。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初中成语故事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请问,当你满怀热情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当你快活的跨进自家大门的时候,你是否在意过你的脚步,是优雅还是笨拙?是的,我知道,此时,多数人会觉得我的提问无聊、可笑。可是,就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少年,竟然特别在乎自己走路的姿势,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成语邯郸学步,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那是在两千多年前,古城邯郸的街头,走着一个左顾右盼、充满好奇的燕国寿陵少年,在他的眼里,邯郸人走路的样子真是美极了,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好,学;看到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大方,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年光景,他连自己如何走路也不会了。来时的路费早已花光,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篇一: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 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吃的)。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篇二: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篇三:安如泰山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关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bi)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拓展课成语故事教学案

百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2016-2017第一学期 王燕琼

《成语故事》课程纲要 一、学习目的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校本成语故事教学,我会与学生一起学习三类成语故事。 1.学习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故事 2.学习带有数字的成语故事 3.学习和历史名人有关的成语故事 三、教学内容 1-5周:《滥竽充数》 6-10周:《学弈》《半途而废》 11-16周:《狐假虎威》 17-20周:《揠苗助长》 三、教学基本步骤

这学期总共学习四个成语故事。 1、在学习成语故事之前出示要学习的成语故事,如果学生之前读过,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讲这则成语故事。 2、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则成语故事,学生默读。学生默读之后,老师可点名读或师读,学生初步了解这则成语故事。 3、观看成语故事动画,故事以更具体、更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学生了解故事并能知道故事的比喻意义。 4、在之后的学习中会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学以致用 5、每周做一期成语故事手抄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回家之后,把学到的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滥竽充数》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 2、教会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文档

2020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文 档 SPEECH DRAFT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 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魅力演讲可以 让演说者能够更好的抓住核心,把握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演讲的效果,发 挥到极致,充分展现演讲魅力,释放能量,从而产生最大影响力!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篇一:哀鸿遍野 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 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

吃的)”。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篇二:安然无恙 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篇三:安如泰山 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课程设计题目及说明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原则上使用任课教师设计的用户板为基础进行设计。若个人能力允许,学生可独立开发硬件电路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但务实起见,不允许学生脱离硬件而只进行软件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分为教师指定的参考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两类。 课程设计成绩将根据学生完成课题情况由课程设计指导老师评判。成绩分优、良、中、差四个级别。课程设计成绩将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参考项,具体原则由任课教师决定。 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一、多功能电子时钟: 1、4个数码管显示小时、分钟; 2、LED或最右侧数码管小数点位置表示秒信息(即每秒闪烁 一次); 3、可通过键盘调节时间; 4、具有定时功能,可通过键盘设定及查询定时时间; 5、具有整点报时功能(由蜂鸣器实现); 6、定时时间到,有闹钟提示(由小喇叭实现)。 二、秒表设计: 1、开机显示0000; 2、按下某一键开始计时; 3、按下某一键停止计时;

4、连续按下某键可实现8个成绩计时,由LED表示对应名次; 5、设有清零键。 三、交通灯控制: 1、数码管负责显示一个直行方向的剩余时间(0~99秒); 2、八个LED表示四个方向的交通红绿灯; 3、键盘实现调节每方向通行时间; 4、用EEPROM保存通行时间,保证掉电后再来电能够正确工 作; 5、可由串行口实现定时时间的调节。 四、密码锁设计: 1、开机后要求输入密码;密码正确,则继电器输出开门信号, LED或小喇叭提示密码通过;密码错误,蜂鸣器报警; 2、连续输入十次错误密码,电路板锁定;必须由专业人员输 入超级密码方能解开锁定; 3、密码应保证掉电后不丢失。 五、简易电子琴设计: 1、键盘每个键代表一个音阶,按下按键后,小喇叭发出对应 音阶; 2、开始按键,喇叭即开始发音;释放按键,停止发音; 3、数码管显示所按下键对应的音阶符号; 4、LED可闪烁装饰。

小学二年级课前成语故事演讲

小学二年级课前成语故事演讲 小学二年级课前成语故事演讲篇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成语故事是《顺手牵羊》。 梁山泊好汉们在宋江的带领下打败辽国的入侵,又奉命清剿河北的田虎。在清剿的过程中,田虎的大将马灵会巫术,被公孙胜破解。马灵如飞逃去,戴宗作法也追不上。恰好碰到花和尚鲁智深,一禅杖把马灵打倒,顺手牵羊把他捆了交戴宗看押。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二年级课前成语故事演讲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汉语中有很多的成语,它们言简意赅,有很强的表现力。所以,人们在交际中都喜欢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不过你是否知道,很多成语背后都有优美动人的故事。今天,我就给大家揭开一个邯郸成语典故“小题大做”的面纱,共同体验它背后的魅力。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七国争霸,局势混乱。赵国不但是一个弱小国家,而且当时的统治者赵孝成还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燕国本来不是什么肥老虎,但是见赵国软弱可欺,便派将军高阳军率领十万大军向赵国进发,企图把赵国一举拿下。这个消息一传到赵王耳中,就把他吓得魂不附体,慌忙派人去请求齐国派大将田单到赵国率军开战,这可使赵国的将军们奇怪了。赵国再怎么弱小,也并不是没有将才,何必舍近求远,去求齐国派将应战呢?于是,文武群臣们力劝赵王,不要到齐国求将。可赵王一意孤行,结果,人家齐国逮住这个机会,想讹赵国一笔,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那就是用五十多座城池来聘请田单将军。赵王虽然也觉得条件苛刻,但一想到燕国会把赵国灭掉,心里就发毛。一咬牙便答应了。朝廷一下子沸腾起来,大臣们背地里都骂赵王昏了头,将军赵屠尤为不满,但又不敢公开反对,只好背地里对平原君发怨气:“赵王太糊涂了,赵国又不是没强 兵勇将,为什么要付出五十座城池的代价去换取田单将军呢?如果派我出战,我保证一百天内将燕军赶出赵国。再者说,田单再怎么英勇彪悍,那也是人家齐国大将,他会为赵国卖命吗?这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儿,怎么他赵王就不明白呢?”

成语故事推荐课

成语故事交流 指导思想:1、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 2、教会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 研究主题:课外阅读指导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专题课外阅读?如何提高课堂使用效率以增强专题阅读教学的渗透力?) 一、谈话导入 1、简单解释成语的由来 2、简要说明成语的定义(举例) 二、引导学生自由反馈,进入“成语王国” 1、在我们的课本当中也有很多成语,你们记得吗?谁来说说看。 2、那么,除了这些大家都学过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收集的最多?指名反馈。 3、老师这里也有很多成语要跟大家分享呢!下面跟老师一起去“成语王国”看看吧。(多媒体显示) (1)、首先,介绍给大家的朋友是“数字宝贝”(出示与数字有关的成语)指名读,齐读,学生补充。 (2)、成语王国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动物们呢!让我们去“动物世界”看看吧。(出示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指名读,齐读,学生补充。 (3)、接下来,我们再去认识一些朋友吧!它们在“植物天地”等着我们去做客呢!(出示与植物有关的成语)指名读,齐读,学生补充。 三、引出成语故事 1、看来,在这段时间,同学们都长了不少学问。我们刚刚在“成语王国”又认识了那么多“朋友”,你们知道它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吗?你都看过哪些成语故事呢?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指名反馈。 2、说出你最喜欢的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相机补充。(在讲故事之前,先简单解释一下成语的意思。) 3、集体评议,(让学生听完故事后说说自己的看法)小结。 4、有很多同学都准备了自己拿手的成语故事想和同学们分享,那么,就请你们课后把好听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吧! 5、听了同学们那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老师也想跟你们一起读一则成语故事。所以,今天,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多媒体显示:买椟还珠) 指名读题。 6、(出示该成语故事)自读故事内容,指名读。 7、说说你的体会。生自由反馈。 8、总结发言。(出示故事蕴含的道理) 9、小游戏:趣味谜语。 四、交流读成语的益处 1、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很多成语故事了,能说说成语故事都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吗?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2、总结多读成语的好处。 1成语接龙2猜成语

成语故事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成语故事,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2、学会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并能运用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想、悟的方法学习成语故事,体会成语故事。 情感态度志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成语的意思。 2、凭借故事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3、激发积累成语的兴趣,掌握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读书笔记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一定积累了不少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运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 我们祖国的语言就像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成语就就这宝库中璀

璨夺目的珍珠。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成语故事。(板书) 二、走进“成语王国” 老师这里也有很多成语要跟大家分享呢!下面跟老师一起去“成语王国”看看吧。(课件出示) 1、首先,介绍给大家的朋友是“数字宝贝”(出示与数字有关的成语)指名读,齐读,学生补充。 2、成语王国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动物们呢!让我们去“动物世界”看看吧。(出示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指名读,齐读,学生补充。 三、引出成语故事 1、我们刚刚在“成语王国”又认识了很多“朋友”,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老师也想跟你们一起读一则成语故事。(出示:八仙过海) 四、初读《八仙过海》 1、提出学习目标。 (1)、了解成语故事的出处,轻声读故事,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决。 (2)、想想这个成语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3)、知道成语的意思,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4)、成语活用。 2、学生自学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三、精读故事,边读边思。 1、知出处:民间故事,《西游记》有引用。

小学二年级课前成语故事演讲

小学二年级课前成语故事演讲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成语故事是《顺手牵羊》。 梁山泊好汉们在宋江的带领下打败辽国的入侵,又奉命清剿河北 的田虎。在清剿的过程中,田虎的大将马灵会巫术,被公孙胜破解。 马灵如飞逃去,戴宗作法也追不上。恰好碰到花和尚鲁智深,一禅杖 把马灵*,顺手牵羊把他捆了交戴宗看押。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二年级课前成语故事演讲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汉语中有很多的成语,它们言简意赅,有很强的表现力。所以, 人们在交际中都喜欢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不过你是否知道,很多成语背后都有优美动人的故事。今天,我就给大家揭开一个 邯郸成语典故“小题大做”的面纱,共同体验它背后的魅力。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七国争霸,局势混乱。赵国不但 是一个弱小国家,而且当时的统治者赵孝成还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燕国本来不是什么肥老虎,但是见赵国软弱可欺,便派将军高阳军率 领十万大军向赵国进发,企图把赵国一举拿下。这个消息一传到赵王 耳中,就把他吓得魂不附体,慌忙派人去请求齐国派大将田单到赵国 率军开战,这可使赵国的将军们奇怪了。赵国再怎么弱小,也并不是 没有将才,何必舍近求远,去求齐国派将应战呢?于是,文武群臣们 力劝赵王,不要到齐国求将。可赵王一意孤行,结果,人家齐国逮住 这个机会,想讹赵国一笔,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那就是用五十多 座城池来聘请田单将军。赵王虽然也觉得条件苛刻,但一想到燕国会 把赵国灭掉,心里就发毛。一咬牙便答应了。朝廷一下子沸腾起来,

大臣们背地里都骂赵王昏了头,将军赵屠尤为不满,但又不敢公开反对,只好背地里对平原君发怨气:“赵王太糊涂了,赵国又不是没强 兵勇将,为什么要付出五十座城池的代价去换取田单将军呢?如果派 我出战,我保证一百天内将燕军赶出赵国。再者说,田单再怎么英勇 彪悍,那也是人家齐国大将,他会为赵国卖命吗?这连三岁小孩都知 道的事儿,怎么他赵王就不明白呢?” 这个成语比喻日常生活中把小事情当作大事情来处理,所以最后 得到的教训是:遇到一只蚂蚁,可千万别召集全村人来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二年级课前成语故事演讲篇三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二年级二班的徐舒扬。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 我给大家讲讲《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典故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下面,我就 来跟大家讲讲这个成语的由来。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燕国寿陵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 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 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 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但始终没有一件事 能做好。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像现在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 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有一天,他在路上听到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 势那叫一个美。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 走路去了。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 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

三分钟成语故事演讲

三分钟成语故事演讲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三分钟成语故事演讲篇一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汉语中有很多的成语,它们言简意赅,有很强的表现力。因此,人们在交际中都喜欢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然而你是否知道,不少成语背后都有优美动人的故事。今天,我就给大家揭开一个邯郸成语典故“小题大做”的面纱,共同体验它背后的魅力。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七国争霸,局势混乱。赵国不仅是一个弱小国家,而且当时的统治者赵孝成还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燕国本来不是什么肥老虎,但是见赵国软弱可欺,便派将军高阳军率领十万大军向赵国进发,企图把赵国一举拿下。这个消息一传到赵王耳中,就把他吓得魂不附体,慌忙派人去请求齐国派大将田单到赵国率军开战,这可使赵国的将军们奇怪了。赵国再怎么弱小,也并不是没有将才,何必舍近求远,去求齐国派将应战呢?于是,文武群臣们力劝赵王,不要到齐国求将。可赵王一意孤行,结果,人家齐国逮住这个机会,想讹赵国一笔,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那就是用五十多座城池来聘请田单将军。赵王虽然也觉得条件苛刻,但一想到燕国会把赵国灭掉,心里就发毛。一咬牙便答应了。朝廷一下子沸腾起来,大臣们背地里都骂赵王昏了头,将军赵屠尤为不满,但又不敢公开反

对,只好背地里对平原君发怨气:“赵王太糊涂了,赵国又不是没强兵勇将,为什么要付出五十座城池的代价去换取田单将军呢?如果派我出战,我保证一百天内将燕军赶出赵国。再者说,田单再怎么英勇彪悍,那也是人家齐国大将,他会为赵国卖命吗?这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儿,怎么他赵王就不明白呢?” 这个成语比喻日常生活中把小事情当作大事情来处理,所以最后得到的教训是:遇到一只蚂蚁,可千万别召集全村人来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三分钟成语故事演讲篇二敬爱的老师、评委们,大家好! 我是丛台区实验小学三年级二班的徐舒扬。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给大家讲讲《邯郸学步》这个成语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典故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下面,我就来跟大家讲讲这个成语的由来。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燕国寿陵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但始终没有一件事能做好。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像现在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有一天,他在路上听到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

三分钟的成语故事演讲

三分钟的成语故事演讲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三分钟的成语故事演讲希望能帮助到你! 三分钟的成语故事演讲篇一列子名叫列御寇,是战国初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战国时代,史疾为韩国出使楚国,楚王问他:“你在研究什么学问”史疾说:“我在研究列御寇的学问。”楚王问:“列御寇主张什么”史疾说:“主张正名。”楚王问:“这可以用来治理国家吗”史疾说:“当然可以。”楚王又问:“楚国盗贼很多,用它可以防范盗贼吗”回答说:“当然可以。”楚王接着问:“怎么用正名来防盗”这时正好有只喜鹊飞来停在屋顶上,史疾说:“请问你们楚国人把这种鸟叫什么”楚王说:“叫喜鹊。”史疾又问:“叫它乌鸦行吗”楚王说:“不行。”史疾说:“现在大王的国家设有柱国、令尹、司马、典令等官职,任命官吏时,一定要求他们廉洁奉公,能胜任其职。现在盗贼公然横行却不能加以禁止,就因为各个官员不能胜任他的职位,这就叫做:‘乌鸦不称其为乌鸦,喜鹊不称其为喜鹊啊!’” “名正言顺”这个成语出自《论语》,表示名义正当,道理就讲得通,也表示作事理由充分。3一挥而就 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扞王璘呴复为鸟散馀花落诗二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飚所卷,泥滓沾渍,不胜舒卷。璘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馀篇矣。”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后因以“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2)《三字经》是儿童的启蒙读物,内容非常丰富。自南宋到民国,经元、明、清三朝的七百余年之中,这部书一直是儿童上学的启蒙书之一,几乎家喻户晓。但对于作者,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这部书的作者是南宋学者正应麟。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正应麟任会试主考官时发现的人才。正应麟向当时的皇帝宋理宗推荐文天祥的文章时说:“此人肝胆如铁石,文章如龟鉴。”意思是意志坚强如钢铁和石头,文章简直如同经典著作。文天祥这份殿试考卷一万多字,是不加思索一挥而就的。文章针对时弊作了全面中肯的针砭,令人读后耳目一新,有拨云见日的感受。 文天祥的文章写得如此之好,又如此之快,一方面是文思敏捷,更重要的是他平日读书之外,留心天下大事,关注民间疾苦。 三分钟的成语故事演讲篇二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人住着一个伏虎长老。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 他登上祝融峰,见到一座佛寺里,果然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很热情,一定要留马拯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正巧用完了。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买油盐。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门。马拯独自一人站在寺边观赏山景。这时,从山下又来了一个叫马沼的隐士。两人互通姓名之后,马沼说他在半山腰看见一只猛虎在叫人马拯问了那人的年龄、容貌、衣着,惊叫道:“那是我的童仆!”马沼又说:“奇怪的是,那猛虎吃了人后,忽然变成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不一会,老和尚

成语故事汇报课教案

《成语故事》汇报课 孙小妹 【设计意图】 成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因而适合儿童阅读。。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成语故事中的形象,理解故事所包含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学生在读中悟,读中积累,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提高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成语故事,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2、学会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并能运用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 3、通过交流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成语的意思。 2、凭借故事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难点】 激发积累成语的兴趣,掌握阅读成语故事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 在这寒风袭人的早晨,三年级二班同学却个个精神抖擞,希望课堂上的你们专心致志听讲,不会的问题不耻下问,学习课文字斟句酌,这样学过的内容才能融会贯通,学习成绩才能节节攀升。 我说话中运用了很多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四字成语,如果说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成语就是这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珍珠。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成语故事。(板书) 2、学生说成语 同学们,我们头脑里已记下不少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 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 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设计意图】导入既复习学过的成语,又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使求知的欲望愈发强烈,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 二、整体感知《程门立雪》 1、提出课内预习要求。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借助字典解决。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小组讨论。 2、学生自学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4、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成语故事教案

成语故事 第一课水滴石穿 一、教学目的: 1、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2、理解故事的愿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指名学生说一说。 生1:我知道这则成语故事“水滴石穿”讲的是宋朝的一个县令张乖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对他说的话。 生2:“水滴石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但累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生3: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2、学习“水滴石穿”这个成语: ⑴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⑵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⑶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相机加以说明:“水滴石穿”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中县令张乖崖的故事,是说他看见仓库管理小吏私自把一枚铜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而严加询问,写出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批语。意思缺点错误虽小,但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后来也比喻做事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3、知识的拓展延伸

说说学习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 4、作业: 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 “水滴石穿”是一个成语故事,目的是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近文本,深入文本,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去理解“水滴石穿”的精神,从而有所启发、感悟。在教学中,学生的理解有时很肤浅,他们只从表面上了解石头是被水滴滴穿了,水滴很顽强,但在“水滴石穿”的过程中水滴所表现的内在精神却被抛在一边,而“水滴石穿”精神的理解则是学生这节课有感而发的基础。 第二课滥竽充数 教学目标: 1、学习,《滥竽充数》的生字词。 2、详细讲解前这则成语故事。 3、让学生认真领悟这则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1、理顺故事发展的思路,把握重点字词句。 2、让学生体会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不少成语了,谁来说几个给大家听听? 生回答 师:同学们积累得还真不少,那有同学知道成语的来源吗? 生思索回答 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民间口语,一是书本记载,本记载包括故事,典故,寓言。 师:今天啊,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成语故事》。带领学生读课题。 二、引读导悟《滥竽充数》 1、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故事。板书课题(滥竽充数)让学生齐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把课文读一读,你们思考一下你们在读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 生:画出本课生字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第一课水滴石穿 教学目的: 1、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2、理解故事的愿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指名学生说一说。 生1:我知道这则成语故事“水滴石穿”讲的是宋朝的一个县令张乖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对他说的话。 { 生2:“水滴石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但累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生3: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二、学习“水滴石穿”这个成语: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加以说明:“水滴石穿”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中县令张乖崖的故事,是说他看见仓库管理小吏私自把一枚铜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而严加询问,写出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批语。意思缺点错误虽小,但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后来也比喻做事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 3、知识的拓展延伸说说学习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 4、作业: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 “水滴石穿”是一个成语故事,目的是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近文本,深入文本,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去理解“水滴石穿”的精神,从而有所启发、感悟。在教学中,学生的理解有时很肤浅,他们只从表面上了解石头是被水滴滴穿了,水滴很顽强,但在“水滴石穿”的过程中水滴所表现的内在精神却被抛在一边,而“水滴石穿”精神的理解则是学生这节课有感而发的基础。 , 【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完整篇.doc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非常适合儿童阅读。因为文字浅显易懂,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学生熟练朗读,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领学生练习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成语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从而理解故事所包含的意思。 其中,《画龙点睛》的中心人物是张僧繇,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围绕人物展开的,理解了人物,自然理解了成语“画龙点睛”的含义。 课上,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想象说话:游客们是怎样说服张僧繇为龙画上眼珠子的?当天气突变,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后,游客们又会有何反应?会说些什么?学生的表现十分踊跃,口语表达还真是不错,想了许多的理由,张僧繇被说服了,游客们对他的点睛之笔赞叹不已。在课堂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学习的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课中只需稍作点拨、引导,学生的灵气,学生的创造性才得到了真正的释放。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两节课教三篇成语故事,我总担心来不及。所以课前,我进行了认真备课,结合大小练,将重难点全部拎出,以备上课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最感兴趣,他们对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举动感到十分有趣,于是,我就让他们多读几遍,随后边读边表演,体会南郭先生当时的心理活动。一部分学生说,他当时虽然滥竽充数,不过心里还是紧张的,因为充数也要在腮帮、手指上都和别人达到一模一样,所以不警惕不紧张的话,也很容易穿帮。一部分学生说,南郭先生虽然有点紧张,但是他还是非常得意的,心想这么容易就得到了奖赏,还要继续骗下去。这个可以从“每当”“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等词看出,南郭先生“装”的本事很大。这个环节,学生们的表达欲望十分强烈,学习气氛也得到渲染。

三分钟成语故事演讲稿.doc

三分钟成语故事演讲稿 成语是我们中国的历史精粹,短短的几个字就包含了一个小故事大道理。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几篇三分钟成语故事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三分钟成语故事演讲稿篇一:举案齐眉 东汉时期,有一位叫梁鸿的年轻人,他的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可他的志向却很高远,他发奋读书,一直读完了太学。 梁鸿从太学院毕业后,并没有求官入士,而是回到家乡,埋头苦读经史,学问更加渊博。家乡一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都钦慕梁鸿的贤德,纷纷托人前来提亲,可都被梁鸿回绝了。 家乡有位姓孟的姑娘,长得又黑又丑,但心地善良厚道,她已年过三十,尚未嫁人。父母要为她提亲,她却说:"除非像梁鸿那样才学渊博、品德贤良的人,我才愿意出嫁!" 梁鸿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同意娶她为妻。到了出嫁那天,孟家姑娘身着绫罗绸缎,脸上搽满香粉,坐着花轿来到梁家,梁鸿见花轿里走出来的竟是位浑身珠光宝气的女子,不禁大失所望,说:"这哪里是我梁鸿要娶的妻子!"说完,拂袖走进书房,几天不与妻子说话。 结婚后的第七天,新婚妻子脱掉艳装,抹去脸上的脂粉,换上一身粗布衣裳。接着她亲自下厨煮了碗小米粥,盛放在一只托盘上,用手托着走进梁鸿的书房。梁鸿只顾低头看书,理都不理新婚娘子。妻子跪在梁鸿面前,把托盘举到与眉毛平齐的地方,轻声说道:"请

相公用餐!" 梁鸿见妻子这身打扮,吃了一惊,楞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妻子继续说道:"我听说相公的志向很高,选择妻子的条件不同一般,我能被您选为妻,倍感荣幸,可您七天不与我说话,我一定是犯了什么过失,请您向我指明!" 梁鸿诚恳地解释道:"我想娶的是俭朴厚道、能与我隐居深山的女子。可结婚那天,你却戴金披银,搽脂抹粉,这哪是我所希望的呢?"梁鸿刚说完,妻子就抿嘴笑了:"相公,那天我之所以那样穿戴,只是想看一看你的志向是真是假啊!" 听了妻子这番话,梁鸿方才明白,原来妻子是有意试探自己的呀!他忙扶起妻子,兴奋地说:"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好妻子呀!"他高兴之余,还给妻子起了个名字叫孟光。不久,他们夫妻二人一起来到霸陵山,在那里过起了闲适的隐居生活。 三分钟成语故事演讲稿篇二:按兵不动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卫国由于国力微弱,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当时在位的国君是卫灵公,卫灵公不愿长久地处于屈辱的地位,便毅然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从而与晋国断绝了关系。 卫灵公的这种做法让当时晋国的执政者赵简子非常恼火。赵简子立即调集军队,想要讨伐卫国的都城帝丘,迫使卫灵公屈服。大军出发之前,赵简子先派出大夫史默前往卫国暗中了解情况,并命令他一个月内回国报告。可是,一个月很快过去了,史默还是没有回国,

简短的四字成语故事三篇

简短的四字成语故事三篇 【呕心沥血】 唐朝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 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 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 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 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 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 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 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楚人渡河】 楚国人预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打算渡过澭河抄近道走,以 便趁宋国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举获胜。 楚国经过周密谋划,先派人到澭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 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部队在经 过澭河的时候依旧照着原来作的标记渡河。加上又是夜间,结果,士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使楚军措手不及。他们被湍急的澭 河水搅得人仰马翻、惊骇不已。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马嘶、一片混乱,简直像数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这样,楚国军队被淹死1000多人,侥幸没死的也无法前进,只好无功而返。

先前,楚国人在设置标记的时候,当然是准确的。假如河水不涨,他们是可以依照标记渡河的。可是后来,情况变了,因为河水暴涨, 水位升高了许多,而楚国人在不了解变化的情况下仍按原来的线路渡河,当然只能惨败。 情况是在持续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该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 而变化。人们必须随时依据新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否则就会吃亏、跌跤。 【金钩桂饵】 在春秋时代的鲁国,有个人非常喜爱钓鱼,他在自己的钓具和饵 料上花了不小的功夫:他用馥郁芬芳的名贵香料肉桂制成鱼饵,用黄 金打造出极其精致的鱼钩,并且在鱼钩四周镶嵌上白银丝线和青绿色 的美玉,而钓鱼绳则要用极其珍贵的翡翠鸟的羽毛来装饰一番。 每当钓鱼的时候,他总是早早地来到小河边,寻好一个位置,摆 好架势,正襟危坐。假如单从他手持钓竿的姿势和选择的钓鱼位置来看,毫无疑问都是极其标准规范的,甚至还能显示出钓者的某种优雅 和闲适来。不过他即使这样坐上一天,直至傍晚收竿时,别人往往都 能满载而归,而他钓得的鱼却没有几条,有时甚至空手而返。 鲁国人钓鱼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假如只将注意力单纯 放在外在的形式上,而忽视了其实际的效用,过分追求搭花架子装点 门面,这是很难有所收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