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_严红梅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王佳辰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8(016)015
【摘要】检索近10年国内外治疗骨质疏松症新技术研究以及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试验研究的文献,总结近10年来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取得的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如: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报道多为疗效观察和验案总结,缺乏大样本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在中药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等问题.
【总页数】3页(P149-151)
【作者】王佳辰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2001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J], 陈辉阳;陈凯;陈海鹏
2.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J], 杨宗德;
3.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J], 牛建明;杜志锋
4.长链非编码RNA的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J], 林若慧;李生强;陈娟;谢丽华;葛继荣
5.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J], 苏奇;张文贤;王斌;严其凯;赵建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谈荣珍;胡梁深;杨盼盼;胡俊;张斌;肖茜琼;袁忠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24(30)11
【摘要】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高的骨病,对我国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研究其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目前,OP的西医治疗方法以药物和非药物疗法为主,其中药物治疗包括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及双重作用药物,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

而中医则采用中药、中医特色治疗等,常见中药方为补肾填精、补气养血、健脾益肾方等,中医特色治疗包括针刺治疗、灸法治疗、穴位贴敷、功法、食疗等。

未来可对OP的治疗方法进行深入探索,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总页数】6页(P1319-1323)
【作者】谈荣珍;胡梁深;杨盼盼;胡俊;张斌;肖茜琼;袁忠
【作者单位】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质疏松科;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运动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
【相关文献】
1.骨质疏松症及相关治疗药物对正畸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2.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和相关治疗药物对骨质疏松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3.从“温督启阳”
理论探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4.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5.补肾健脾活血方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单体及复方干预mTOR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中药单体及复方干预mTOR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中药单体及复方干预mTOR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Δ陈言1,2*,单留峰3,车文生4,刘昱君2,刘峙岐2,史晓雪2,冯志海1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郑州 450003;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郑州 450003;3.郑州市中医院糖尿病科,郑州 450006;4.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郑州 450053)中图分类号 R965;R285.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3)23-2934-05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23.21摘要骨质疏松症是导致骨骼弱化、易于骨折的重要原因,西医抗骨质疏松药物并不能逆转其进程,只能减少骨密度的流失,且长期应用伴随一定不良反应,而中医药注重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可弥补西医治疗的短板。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参与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过程,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多种中药单体(如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等)及中药复方(如补肾活血汤、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等)被证明能够通过调节mTOR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强骨细胞自噬,进而延缓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干预mTOR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单体及复方,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提供用药思路。

关键词中药;单体;复方;骨质疏松症;mTOR信号通路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 and formula in the mTOR signaling pathway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CHEN Yan1,2,SHAN Liufeng3,CHE Wensheng4,LIU Yujun2,LIU Zhiqi2,SHI Xiaoxue2,FENG Zhihai1(1. Dept. of Endocrin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3,China;2. First 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3, China;3. Dept. of Diabetes,Zhengzhou Hospital of TCM,Zhengzhou 450006,China;4. Dept. of TCM,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53, China)ABSTRACT Osteoporosis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bone weakness and susceptibility to fractures. Anti-osteoporosis drugs of Western medicine cannot reverse its progression,and can only reduce the loss of bone density;long-term use of them is accompanied by certain adverse reac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cuses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holistic approach,which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Western medicine’s treatment.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signaling pathway is involved in the growth,proliferation,and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cells,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steoporosis.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s (such as flavonoids, polysaccharides,alkaloids,etc.)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s (such as Bushen huoxue decoction,Liuwei dihuang pills,Erzhi pills,etc.)have been proven to promote bone formation,inhibit bone resorption,enhance bone cell autophagy,and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osteoporosis by regulating the mTOR signaling pathway. Therefore,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 and formula that intervene in the mTOR signaling pathway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order to provide medication ideas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 formula; osteoporosis; mTOR signaling pathway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质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23】孙浩,孙昊.补肾益骨丸与性激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比较
{J3.中国骨伤,1997,tO(1):35. 【24】王长海,张仲海,马靖,等.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J].中医药学报,1998,26(5):20. [25】王宗辉.翟献斌,苏睿.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 研究[J].中医正骨,2006.8(9):3.
2实验研究
2.1作用机理研究 2.1.1促性激素作用 沈霖等【5】研究采用肉苁蓉、补骨脂等
用,从而增进骨髓生成和增加骨质强度。李亚军等【2J研究发 现杜仲叶醇能增进大鼠骨髓生成和增加其骨质的强度。 2.2.4淫羊藿淫羊藿为传统的补肾壮阳中药,富含黄酮类 化合物,具有性激素样作用;直接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 使机体代谢处于骨形成大于骨吸收的正平衡状态。张荣华 等【13】对治疗骨质疏松症用药进行统计,筛选了有效方药3l 条,其中补阳药占整个补益药的40%,淫羊藿在统计的84味 用药中,使用频率在9次以上。 2.3复方疗效研究 沈霖等【14.1发现,密骨片可明显抑制去睾大鼠造成的骨质 丢失,治疗后大鼠骨载荷、骨挠度等生物力学指标与模型组比 较明显提高,骨检验指标也优于氟钙定对照组;谢雁鸣等C15J 的研究采用补骨生髓胶囊观察其对去势雄大鼠OP的模型的 影响,结果显示,中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大鼠腰椎及股骨骨密 度,改善大鼠骨结构力学及骨材料力学指标,有效抑制骨量丢 失,促进骨形成;王鑫国等【16】的研究采用益髓胶囊观察对维 甲酸致大鼠OP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可明显提高大鼠股骨 骨密度、骨小梁宽度及骨小梁面积,并有明显抗疲劳和提高痛 阈的作用;吴铁等【17】进行了壮骨肾宝进行防治醋酸泼尼松龙 所致的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预防组与激素 组相比,骨吸收率受到明显抑制,新骨形成增加,骨量明显增 加;罗为民等【18J将雌性新西兰兔人工去势制成绝经后高转换 型骨质疏松模型,用药6个月后,取髂骨骨块进行骨计量学研 究发现,健脾补肾中药治疗组骨量增加,骨形成率增高,四环 索双标记面及骨形成面显著增加。

中医药通过作用破骨细胞调控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中医药通过作用破骨细胞调控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中医药通过作用破骨细胞调控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张宁;董一平;袁强;林继红;李无阴;张颖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24(45)1
【摘要】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是绝经后女性由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失衡而引起的常见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以活动受限,浑身疼痛甚至骨脆性增加易骨折为主。

临床上我们常选用西医治疗为首选方法,但随着大家对中医的了解加深,中医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上的优势逐渐被发现。

现重点对近几年研究的中药及其复方作用破骨细胞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制加以归纳总结,为临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与方法,并为后续中医药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上有更好的运用提出展望。

【总页数】4页(P136-138)
【作者】张宁;董一平;袁强;林继红;李无阴;张颖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116
【相关文献】
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调控破骨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中医药基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调控破骨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3.单味中药调节成骨/破骨细胞分化平衡防治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4.中医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5.牙周炎症状态下不同B细胞亚群对破骨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十年中医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十年中医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十年中医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以全身性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为主要病理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

随着现代社会人口的日趋老龄化,OP作为一种退行性的老年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人类健康问题。

但目前没有相关药物或者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故防大于治。

中医药治疗老年OP具有独特的优势,且副作用小,推广性和治疗耐受性强,近些年,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332;R2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002-02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全身性骨量减少、骨密度损失及骨组织的微观结构破坏为主要病理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骨折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们饮食、作息的改变,世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OP目前已成为困扰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其在全世界居常见病第六位,WHO将骨质疏松症视为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二大致死的健康问题[1]。

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女性90%,男性61%,并由此引发的骨折、残疾率日益增多,目前治疗OP的药物基本以双磷酸盐、钙制剂及鲑鱼降钙素等为主,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毒副作用和依赖性,且远期疗效不肯定,而中医中药毒副作用和依赖性低,具有明显优势,且注重整体观念,治病求本,对OP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方法有了一定进展。

1.中医辩证论治传统中医中无“骨质疏松”病名的记载,可归属于“骨瘘”、“骨痹”、“骨枯”等范畴,《素问·痿论》曰:“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从中医理论讲,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肾脏、脾脏、肝脏有关,因肾主骨,肝主筋,脾统血,其病机主要包括肝肾精亏,肝郁脾虚,血瘀脉络等[2],李氏[3]总结为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生的根本,脾胃虚弱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病机,血瘀则是骨质疏松症的促进因素。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能 的调 节 、 抗菌 、 抗 病 毒 以及 对 心 血 管 方 面 的作 用 有 了更 为深
[ 7 ] 戴桂 馥 , 马文艳 , 刘宏 民 , 等. 穿 心 莲 内酯 衍 生 物 体 外 抗 肿瘤作用及构效 关系研究 [ J ] . 中国新 药杂 志 , 2 0 1 1 , 2 O
( 4): 3 6 2 3 66 .
9 8
3 结 语
西 北 药 学 杂 志 2 O l 3 年 1 月 第 2 8卷
(1 0): 7 90 一 , 9 4.
第 1期
穿 心莲 内酯 具 有 广 泛 的生 物 活 性 , 近年来 , 随 着 人 们 对 其 衍 生 物 的 密 切关 注 , 穿 心 莲 内酯 及 其 衍 生 物 在 非 特 异 免 疫 功
饰改造 , 会 对 构 效 关 系 的研 究 提 供 一 种 新 的思 路 , 发 现 更 多 的
c e u t i c a l c o mp o s i t i o n s c o n t a i n i n g t h e m: US , 6 4 8 6 1 9 6 [ P ] .
活 性 的 构效 关 系 研 究 [ J ] . 西北 药 学 杂 志 , 2 0 1 0 , 2 5 ( 6 ) :
449 - 4 51 .
6 4 1 0 5 9 0 [ P ] . 2 0 0 2 — 0 6 2 5 . [ 1 3 ]韩光, 谢 松强 , 张忠 泉 , 等. 穿心莲 内酯衍 生 物 I ) A P - N a 的 药 效 学研 究 _ J ] . 中 国现代 应用 药学 , 2 0 0 5 , 2 2 ( 2 ) : 1 2 6 — 1 2 9 . [ 1 4 ]庞龙 , 王明芳 , 李翔. 穿琥 宁 注 射 液 临床 应 用 现 状 [ J ] . 中 医药 学 报 , 2 0 0 1 , 2 9 ( 4 ) : 5 2 — 5 3 .

近十年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近十年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近十年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及其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4-22T12:56:03.1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4期作者:杜绪田琦[导读]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杜绪田琦遵义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贵州遵义 5630001、概述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对近10年来骨质疏松中医药治疗及其研究综述如下:2、中医认识在中医古籍中无“骨质疏松症”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大致与中医文献中“骨痿”、“骨枯”、“骨痹”、“骨极”相类似。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言:“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合也。

髓者,发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中,髓足则骨强”。

故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根本病机,因此肾精乏源,骨骼失养可致骨质疏松症。

《灵枢·本藏》中提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可见骨骼也必须依靠经脉中之气血营养自身,若气血瘀滞,脉络瘀阻,可致筋骨关节失养而出现疼痛、痿废。

中医学认为血瘀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促进因素。

3、中医药治疗3.1口服中药汤剂中药仍是目前治疗重度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程金莲{1}等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独活-桑寄生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活性成分,其结果显示独活和桑寄生配伍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通过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从而治疗骨质疏松症。

边瑞民等{2}在研究中对骨质疏松患者以二仙汤联用淫羊藿治疗,发挥了补肾壮骨的作用,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

安玉兰等{3}采用金匮肾气丸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患者,可提高雌二醇水平,升高骨密度,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能调节骨代谢指标,还能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

刘源等{4}认为骨质疏松的本质与脏腑衰败,气血亏虚有关,故提倡从虚治疗骨质疏松症,其主张补肾、补肝、健脾、益气、养血等治疗原则,方可选左归丸、右归丸(补肾),虎潜丸(补肝),健脾补肾方(健脾),十全大补汤(益气养血)等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45卷 第8期 2014年4月

·1174·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严红梅1, 2,张振海1,孙 娥1,宋 捷1,贾晓斌
1, 2*
1.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 南京 210028
2.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利用中药及复方制剂防治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近几年医药界研究的热点,并越来越得到认可。检索近几年国内外中
药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实验研究文献,从现代医学角度,整理了防治骨质疏松症常用中药及复方制剂并进行分类,探
索其发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并分析了目前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骨质疏松症;雌激素;骨细胞
中图分类号:R284;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4)08 - 1174 - 0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08.023

Research progress on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using Chinese materia medica
YAN Hong-mei1, 2, ZHANG Zhen-hai1, SUN E1, SONG Jie1, JIA Xiao-bin1, 2
1. Key Laboratory of New Drug Delivery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28, China
2.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46, China

Key word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ompound preparation; osteoporosis; estrogen; bone cell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
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
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现阶段对骨质疏
松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钙剂、维生素D和骨吸收抑
制药(包括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
膦酸盐等)等三大类药。但是研究表明,长期使用
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患乳腺癌、冠心病等疾病的几
率,其他临床上使用的化学合成药物均存在一定的
副作用
[1]。因此,利用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防治并探讨其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近几年医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检索了近几年国内外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文献,从现代医学角度,整理了常用中药及复方制剂并进行分类,探索其发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并分析了目前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抗骨质疏松的常用中药 1.1 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的中药 研究表明,卵巢激素分泌不足,雌激素水平下降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表现的最重要原因[2]。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细胞中均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3],雌激素可以作用于上述细胞的雌激素受体,从而进一步影响与骨吸收和骨形成有关的若干种细胞因子,起到骨保护的作用[4]。近年来,植物来源的一类与雌激素化学结构和效应类似的化学成分——植物雌激素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5]。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骨质疏松作用[6]
。大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较早被作为雌激素

受体调节剂使用的植物雌激素样化学成分[7]。染料
木素(又名金雀异黄素),其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
相似,能与雌激素α、β 2种受体结合,发挥雌激
素样作用
[8]
。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中药中都存在具

有雌激素样作用的化合物,发挥着抗骨质疏松作用
(表1)。
1.2 直接作用于骨细胞的中药
成骨能力下降而骨吸收加快是骨质疏松的主要
病理基础,提高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功能
对其治疗骨质疏松症有相当重要且直接的意义[21]。

收稿日期:2013-11-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4088,81303275)
作者简介:严红梅,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Tel: (025)85608672 E-mail: yanhongmei0716@163.com
*通信作者 贾晓斌,研究员。Tel/Fax: (025)85637809 E-mail: jiaxiaobinpharmacy@163.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45卷 第8期 2014年4月

·1175·

表1 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抗骨质疏松作用
Table 1 Active constituents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with class estrogen-like effect and their anti-osteoporosis activity

中药 活性成分/部位 作用 文献
葛根 葛根总异黄酮 增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 9
葛根素 刺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活性,提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水平,防止BMD和BMC减少,提高
股骨骨小梁结构

10

淫羊藿 淫羊藿提取物 增加子宫系数 11
淫羊藿苷 增加子宫质量,升高雌激素水平和血清睾酮水平 12
红车轴草 红车轴草异黄酮 升高雌二醇(E
2
)值,降低血清磷(P)、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水平
13-14

丹参 丹参酮 减缓雌激素水平降低,抑制骨高转换 15
蛇床子 蛇床子素 增加血清睾酮水平 16
骨碎补 骨碎补总黄酮 抑制骨密度下降 17
补骨脂 补骨脂酚 增加子宫和肾上腺系数,升高E
2
值,降低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

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
18

人参 人参皂苷 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的增殖 19
杜仲 杜仲总黄酮 防止骨质流失和骨小梁微结构恶化 20

ALP是成骨细胞分化的特异性标志之一,骨形成
是成骨细胞能够分泌出大量的ALP来参与骨的矿
化,所以可以从ALP的活性看出成骨细胞的活跃
状况
[22]
。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是高度分化

的多核巨细胞,直接参与骨吸收,是骨组织吸收
的主要功能细胞。TRACP的活性反映骨吸收的能
力[23]。而成骨细胞还参与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故
骨重建过程的相对稳定是通过破骨细胞的破骨作
用(骨吸收)与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骨形成)的
平衡实现的。研究表明,许多中药中都含有能够促
进成骨细胞增殖或抑制破骨细胞生成以及双向调
节的活性成分。此类中药的代表有淫羊藿、葛根、
蛇床子、牛膝、续断、山茱萸、黄芪等,其活性成
分及作用机制见表2。其中淫羊藿中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多[48],研究发现与淫羊藿中其他黄酮苷类化合物相比,淫羊藿素抗骨质疏松活性最强,综合比较抗骨质疏松活性,其强弱次序为淫羊藿素>宝藿苷I>淫羊藿苷>淫羊藿总黄酮[49]。 1.3 影响细胞因子分泌的中药 白细胞介素-1(IL-1)、IL-6是由骨原细胞和基质细胞产生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加快骨吸收。IL-1α基因变异会影响到骨密度,致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5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以由骨原细胞产生,又可以由其他因子诱导产生,其功能也是促进破骨细胞的生成,从而加速骨吸收[51]。在对补骨脂中4种组分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考察中,柴丽娟等[52]发现这4种组分的抗炎作用与补骨脂雌激素样活性无关,其中补骨脂酚能降低TNF-α和IL-6的分泌,补骨脂素和corylifol A能降低IL-1β的分泌,新补骨脂异黄酮能降低IL-1β和IL-6的分泌,4种组分对脂多糖刺激引起的炎症因子的释放均有抑制作用。 1.4 具其他作用的中药 除了以上3种作用,有些中药如牛膝、骨碎补等也通过其他方面的作用抗骨质疏松。研究表明,牛膝提取物可以通过降低骨转换因子如ALP、OC水平来加快骨再生率,抑制骨丢失,提高骨的生物力学表现[53]。骨碎补是骨伤科常用药,它可以通过干
预抗氧化平衡、色氨酸和苯丙酸在小鼠体内的代谢
来防治骨质疏松症
[54]

1.5 具有综合作用的中药
从以上抗骨质疏松中药的分类中可以发现,淫
羊藿、葛根等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存在多种作用。
淫羊藿苷既具有类雌激素作用,也能促进成骨细胞
增殖并抑制破骨细胞生成。葛根中的葛根素是一种
植物雌激素,能够刺激ALP活性,提高MAPK水
平,防止骨密度和骨矿含量降低,提高股骨骨小梁
结构,也能通过作用于TGF-β1、Smad2/3及
OPG/RANKL系统来促进骨形成,并能够抑制1,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