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docx

合集下载

老中医推荐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验方

老中医推荐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验方

老中医推荐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验方展开全文老中医推荐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验方•骨质增生是常见的骨骼疾病,老年人朋友是骨质增生的易发人群,骨质增生的发生给我们的生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那么我们该如何治疗骨质增生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专门治疗骨质增生的偏方!什么是骨质增生?骨质增生,俗称骨刺。

老年人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量大的颈、腰、膝关节、足跟,损伤的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

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这就是骨质增生,也叫骨刺。

骨质增生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颈、腰、胸椎、膝、手指、脚跟等处。

骨刺一般无症状,无需治疗,可一旦出现症状,就转化到了病理状态,严重时可致畸或致瘫。

偏方如何治疗骨质增生?1、脚趾骨质增生治疗偏方黄花菜50克,用醋二大碗文火煎20分钟取液趁热泡脚趾30分钟,每日一次,2--3次治愈。

2、膝关节增生治疗偏方川芎、透骨草各15克,乳香12克,威灵仙30克,丹参、防风、穿山甲各10克,草乌、细辛各5克,陈醋、白酒各50毫升,加水2公斤煎30分钟,熏洗、热敷膝关节60分钟,每日二次,每剂药用2天,6天为一个疗程,共治2--3个疗程,治疗上百例,治愈显效率97%。

3、颈椎腰椎骨质增生治疗偏方①透骨草根、葛根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药液合一起分三次服,服半个月治愈,同时也治高血压。

②鸡蛋6个,米醋1斤放在一起煮,当半熟时打破蛋壳继续煮熟,分成三次,每次吃2个鸡蛋、喝三分之一醋,每日一剂,三天为一个疗程,间隔一周,再服下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可治愈颈椎、腰椎骨质增生。

4、跟骨增生治疗偏方①红花、栀子各等份,研细混匀,取适量用黄酒调成糊状,敷在足跟部,外部包扎固定,药干后,再用黄酒浸湿,二天后取下,可治愈,若不愈,再敷一次必愈。

②没石子、牙皂各5克,研细混匀,用醋调成糊状,敷在患处,外部固定,每日换一次,二天治愈。

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方剂(外用颈腰膝)

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方剂(外用颈腰膝)

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药方剂(外用颈腰膝)骨质疏松是老年常见疾病,病情较轻的患者经过进行适当休息,病情可以得到缓解,看似治疗很容易,但是若没有及时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方法,不仅不能治愈疾病,反而会加重患者的负担,危害极大。

下面介绍有关骨质疏松治疗的中药方剂:1.川芎散取川芎45克,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装药末15克。

以药袋放在鞋里,直接与患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3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仍可再用。

2.川乌散外敷取生川乌30克(此为1足跟用量),研末加白酒(以粮食酒为好)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温水将脚洗净,把药平摊在足跟疼痛处,外以塑料纸包好,用药期间不作剧烈活动。

每天一次,一般连续用药2—3次。

病去即止,不可久用。

3.鲜苍耳叶外敷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以小片塑料薄膜包敷患处,干后换药,不拘次数,如有小泡发生,可按烫伤处理,伤好后继续敷药。

4.仙人掌外敷取仙人掌适量,将两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二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足跟部疼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半片。

冬天可将剖开的一面放在热锅内烘3—4分钟,待烘热后敷于患处,一般于晚上贴敷。

在治疗期间穿布鞋为宜,适当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5.灵仙狗脊汤威灵仙30克、鹿衔草30克、金毛狗脊45克,和去皮鸡胸肉250克堡汤饮用。

6.中药外敷治疗颈椎骨质疏松方药:透骨草12g,五加皮15g,五味子15g,山楂15g,当归12g,红花10g,赤芍12g,生地12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炮附子6g,花椒30g。

功效:活血化瘀,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主治:颈椎退行性变所致的颈项僵痛不适、肢体麻木、活动障碍等。

用法:将上述各药粉碎成粗末装入20×20cm的布袋中,缝上袋口,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5分钟后捞出待温度适宜放入颈背部湿热敷。

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药可连用4次,10袋为一疗程。

方源:徐军,汪玉平。

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完整版)

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完整版)

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完整版)(一)辨证分型治疗1.肝肾阴虚证:主症:腰膝酸软,虚热往来,头晕耳聋,口燥舌干,舌红苔少等,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补益肾阴,强身壮骨。

方药:左归丸加减(《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制菟丝子、鹿角胶(炒珠)、龟版胶(炒珠)、川牛膝(酒蒸)。

上药共为粉末,炼蜜为丸,每丸梧桐子大小,每服百余丸,开水或淡盐水服下。

加减:真阴失守,虚火上炎者,可去枸杞子、鹿角胶,加女贞子、麦冬;火燥肺金,干枯多痰者,加百合;夜热骨蒸,加地骨皮;小便混浊不利加茯苓;气虚者加人参;血虚微滞加当归;腰膝酸疼加杜仲(盐水炒);阴平无火而肾气不充者,去龟版胶,加补骨脂、莲子肉(去心)、胡桃肉;如腰痛症状骤发,可先服左归饮(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茯苓、炙甘草,水煎服);症状缓解后,以左归九巩固疗效。

2.肾阳衰微证:主症:在肾阴亏虚的诸症基础上,兼见气怯补衰,腹痛腰酸,肢冷畏寒,舌淡,脉沉细等证。

治法:温补肾阳,强壮筋骨。

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熟地黄、炒山药、枸杞子(微炒)、鹿角胶(炒珠)、制菟丝子、杜仲(姜汁炒)、山茱萸(微炒)、当归(便溏勿用)、肉桂、制附子。

上药共为细末,先将熟地黄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2~3丸,淡盐汤送下。

加减:阳衰气虚加人参;阳虚便溏,加补骨脂(酒炒);五更肾泄加五味子、煨肉豆蔻;胃寒腹痛加干姜(炒黄)、炒吴茱萸;腰膝酸痛加胡桃肉;阴虚阳痿加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

3.血虚水盛证:主症:腰痛背酸,四肢关节痛或关节肿胀,乏力心悸,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养血利水。

方药: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当归、川芎、白芍、苍术、泽泻、茯苓。

加减:阳虚寒盛者加桂枝、干姜、淫羊藿等;乏力,口干者加天花粉、生龙骨、生牡蛎;湿重者加防己、羌活、独活。

4.气虚血瘀证:主症:身倦自汗,少气懒言,头晕目眩,腰背酸疼,或胸肋四肢关节刺痛,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细玄。

中成药配方详解:骨疏康胶囊

中成药配方详解:骨疏康胶囊

药典中药材:淫羊藿
炮制: 炼油)20kg。本品形如淫羊藿丝。表面浅 黄色显油亮光泽。微有羊脂油气。
药典中药材:淫羊藿
性味: 辛、甘,温。归肝、肾经。
药典中药材:淫羊藿
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 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 挛。
药典中药材:淫羊藿
用法: 6~10g。
来源: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全 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 茸毛(鳞片)。
药典中药材:骨碎补
性状:
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长 5~15cm,宽1~1.5cm,厚0.2~0.5cm。 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 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 及上表面均具突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 数有叶柄残基和须根残留。体轻,质脆, 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 排列成环。气微,味淡、微涩。
药典中药材:淫羊藿
来源: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 柔毛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夏、 秋季莲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阴干。
药典中药材:淫羊藿
性状:
淫羊藿: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长 3~8cm,宽2~6cm;先端微尖,顶生小叶 基部心形,两侧小叶较小,偏心形,外侧 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 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主脉7~9 条,基部有稀疏细长毛,细脉两面突起, 网脉明显;小叶柄长1~5cm。叶片近革质。 气微,味微苦
药典中药材:木耳详解>>>
木耳
药典中药材:木耳
: 药典暂未收录木耳。
药典中药材:黄瓜子详解>>>
黄瓜子
药典中药材:黄瓜子
: 药典暂未收录黄瓜子。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中医推荐7妙方补钙健骨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中医推荐7妙方补钙健骨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中医推荐7妙方补钙健骨人到了一定年纪身体陆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你发没发觉你的父母变矮了、背变驼了呢?这个是骨质疏松捣的鬼,那么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中医博大精深,那么它有没有什么好的妙方推荐呢?下面就让小编为你推荐7个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妙方吧!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中医7妙方补钙1、肝肾阴虚型症状: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患部瘘软微热,关节僵硬。

男子阳强易举,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律,脉细数。

治则:滋阴壮骨,益肾填精。

方药:左归丸或滋阴大补丸加减。

熟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2克,鹿角胶12克,龟版胶12克,菟丝子12克,牛膝9克,知母8克,黄柏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3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2、脾气虚衰型症状:腰背酸痛,双膝行走无力,甚则轻微运动可引起胸背剧痛,或腰弯背驼,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补肾。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莲子肉8克,薏苡仁10克,砂仁3克,桔梗6克,白扁豆12克,茯苓15克,人参10克,甘草8克,白术10克,山药12克,陈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一般1—3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3、肾阳虚衰型症状: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

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委靡,面色苍白,或漆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

或阳痿,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满,全身肿胀,心悸咳喘等。

治则:温肾助阳补虚。

方药:右归丸加减。

熟地黄24克,制附子12克,肉桂6克,山药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烊化),枸杞子12克,杜仲炭12克,山萸肉9克,当归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3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YYXH/T50-135—2008》由于年老肾亏,气血不足,或复因寒湿之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络脉不通,筋骨失养,导致“骨痹”“骨痿”的发生。

基本病机是由于本虚,病位在骨,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弱,尤以肾虚为本,寒湿血瘀为标。

初起时以多见实证或虚证多见,发病日久则多虚实夹杂之证。

1.1.腰背酸痛初期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1.2.驼背身材缩短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1.3.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后果二证候诊断1、阳虚湿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气滞血瘀证:骨节痛苦悲伤,痛有定处,把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久病或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3、脾性健壮证:腰背酸痛,肢体疲倦无力,消瘦,少气懒言,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4.肝肾阴虚证: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哈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夫君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5.肾阳虚衰证:腰背冷痛,酸软无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泻不止,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

6.肾精缺乏证:患部辛酸隐痛,筋骨痿软无力,动作迟缓,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健忘,夫君精少,女子经闭,舌淡红,脉细弱。

7、气血两虚证:腰脊酸痛,肢体麻木软弱,患部肿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辩证挑选汤药或中成药1、阳虚湿阻证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方药:肾着汤加减干姜6甘草6茯苓12牛膝15苍术12仙灵脾15加减偏寒加附子6,偏湿加薏米12,防己9中成药:健步壮骨丸,口服,一次9克,日2次2、气滞血瘀证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疼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9羌活12香附9川芎15桃仁9没药9牛膝12地龙6甘草6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3、脾气虚弱证治法:健脾益气壮骨人参10茯苓15白术10山药12陈皮10薏苡仁10莲子8砂仁3桔梗6甘草8中成药:龙牡壮骨颗粒4、肝肾阴虚证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方药:左归丸加减熟地黄20山药15山茱萸12枸杞子12牛膝15茯苓12鹿角胶12(烊化龟甲胶12(烊化菟丝子12中成药:⑴知柏地黄丸⑵健步丸⑶虎潜丸5、肾阳虚衰证治法:补肾健阳,强身健骨方药;右归丸加减熟地黄20附子9(先煎肉桂6山药12山茱萸12枸杞子12杜仲12菟丝子12鹿角胶12补骨脂20中成药:金贵肾气丸6、肾精不足证治法:滋肾填精,养髓壮骨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紫河车粉3熟地黄15杜仲12天冬12龟甲9黄柏9炙牛膝6中成药:健肾壮腰丸6、气血两虚治法:气血双补,养髓壮骨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9白术12茯苓12川芎15当归15白芍15熟地黄15炙甘草6中成药:十全大补丸3、别的治法:1、灸法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大椎、大杼、命门、神阙、中脘、XXX痛地方属经头绪穴。

根治骨质增生绝项秘方

根治骨质增生绝项秘方

根治骨质增生绝项秘方处方:川续断 30克杜仲 30克核桃(带着皮)三个把上三样放在一起熬(核桃带着壳),煮好后喝汤,吃核桃(吃的时候再剥皮),一副就好,三副去根,方简力宏,希望还在受此痛苦折磨的朋友们赶紧试一下吧。

我在此也代表所有的朋友祝大伯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供方人:王焕同大伯)【转帖】根治一切骨病秘方——麻黄艾叶粉配方:麻黄10克、艾叶10克、乌梢蛇15克、蕲蛇15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威灵仙50克、千年健10克、钻地风1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牛夕15克、当归12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木瓜12克、葛根15克、穿山甲15克、蚂蚁5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一口钟80克金樱子15克、甘草15克。

药店加工成粉。

用法:每天服3次,按各人病情轻重每次5到10克(一小汤勺或两小汤勺)三餐前半小时服用。

一到三副药可以根治。

作用: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四肢麻木、肌肉萎缩、股骨头坏死、椎间盘突出、腰腿痛等一切骨科疾病。

根治骨质增生绝顶秘方川芎山奈川芎1斤(500克),山奈2两(100克),陈醋(或白醋、醋精均可)1瓶(500克)备用。

用法:将川芎、山奈两味药混合一起打成粉未备用。

每次取一小抓药粉(约50克药粉,用量视敷处面积大小而定,如敷膝盖处药少,一小杯足矣,而敷颈椎处面积大,约需两小杯),用少许醋精调和、揉搓成面团状,用手抓捏时不干涩、不粘手、不滴水,象做包子的面筋便可。

川芎幼株此时用透气性好的纱布包裹好该“面团”两层做成“药布包”,放在锅里蒸(最好有蒸笼,如无蒸笼,则须注意防止被水浸泡,可将“药布包”置于小碗里,再在小碗上盖上一个大一点的碗“罩住”,既要保持小碗透气又要防止蒸气遇冷化成水后反滴入小碗里浸泡“药布包”。

山奈植株如此一起架放于锅里,锅底盛少许水,盖好锅盖,文火而蒸)。

水开后,约蒸5-6分钟,取出,稍冷,平摊于纱布上,趁热(以皮肤能受得了为度)敷于骨质增生处,绑扎固定,外面可再垫上一层塑料,以防药水渗出污染衣裤。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19个奇方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19个奇方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19个奇方1.龟鹿补骨方组成:鹿角胶6g,龟甲6g,熟地黄15g,怀山药15g,山萸肉10g,枸杞10g,菟丝子10g,煅狗骨10g。

方解:本方由《景岳全书》左归丸加减化裁而得,适用于肾阴虚者。

方中鹿角胶补肾壮阳、益精补血,龟甲滋阴潜阳、补益筋骨,二味为血肉有情之品,阴阳双补,生气血精髓,共为君药;熟地黄补血滋阴,怀山药补脾固本,煅狗骨强筋壮骨,为臣药;佐以山萸肉、枸杞、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共奏育阴涵阳、补骨强身之功。

主治: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2.抗骨质疏松合剂组成:巴戟天9g,淫羊藿9g,骨碎补9g,鹿角胶6g,生牡蛎15g,生龙骨15g,鸡血藤9g,枸杞12g,黄瓜子12g。

方解: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痿”的范畴,治宜补肾壮骨、益精养血为原则。

方中以四大南药之一、福建地道药材巴戟天为君药,具有补肾阳、壮筋骨之功效。

淫羊藿、骨碎补、鹿角胶补益肝肾、填精生髓,为臣药。

佐以生牡蛎、生龙骨益肾精,补骨髓,调和阴阳;鸡血藤、枸杞益精养血。

黄瓜子润肠续骨,为使药。

诸药共奏补益肝肾、益精养血、抗骨质疏松之功。

主治: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

用法:水煎服,1日1剂;或制成颗粒剂,1日1剂,分2次服。

3.余氏滋肾活血汤组成:熟地黄30g,枸杞15g,山茱萸10g,女贞子10g,玄参10g,沙参15g,麦冬15g,桃仁10g,骨碎补15g,牡丹皮10g,当归10g,川芎10g,红花10g。

方解:绝经后骨质疏松者,常见腰背疼痛剧烈,或轻微用力造成脊椎骨折。

痛点固定,叩击痛明显,翻身转侧困难,一侧或两胸胁窜痛。

可伴有全身骨痛、肢体酸楚、乏力,驼背、身长短缩,下肢肌肉痉挛痛,五心烦热,颧红口干,不寐盗汗,小便黄少,大便干结,唇红,舌质红,无津,苔少或无苔光滑,脉细数或细弦。

治宜滋肾填精,化瘀生骨。

方中熟地黄、枸杞滋肾填精补髓,为君;骨碎补、牡丹皮、当归、川芎、红花、桃仁活血祛瘀生骨,为臣;山茱萸、女贞子、玄参、沙参、麦冬养阴补肝生津,为佐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转载 )(一 ) 目前国内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1、健肾地黄丸【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 6 粒重 1 克。

口服,每服60 粒( 10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2、归肾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 克。

口服,成人每服 1 丸( 9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3、苁蓉健肾丸【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 粒重 1 克。

口服,每次 3 ~ 9 克,每日 2 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

4、鱼鳔补肾丸【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 克,口服,每次服 1 丸,每日2~ 3 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5、复方补骨脂冲剂【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用法与用量】冲剂,每袋重20 克,口服,每次服20 克( 1 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温补肝肾,强壮筋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肝亏虚者,临床表现以腰痛酸软无力、眩晕、耳鸣为主者。

6、健骨冲剂【药物组成】牡蛎、首乌、龟板、丹参等。

【用法与用量】每袋8 克,每次 1 袋,每日 2 次。

【功能与主治】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起着雌激素样作用,可增加肠钙吸收,牡蛎中含碳酸钙、锰、铝等微理无素,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7、肾骨胶囊【药物组成】牡蛎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 1 次 1~ 2 粒, 1 日 3 次;孕妇和儿童遵医嘱。

【功能与主治】具镇静安神之力,又有收敛固涩,软坚散结之效。

适用于肾虚骨瘦所致的筋疲骨软,腰酸背痛,下肢酸痛,形寒肢冷及创伤后或骨质疏松。

8、龙牡壮骨颗粒【药物组成】龙骨、牡蛎、龟板、党参、黄芪、山药、白术、麦冬、五味子、茯苓、乳酸钙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6 克,每日 3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

用于老年人内分泌失调所致的骨质疏松。

9、健步虎潜丸【药物组成】熟地黄、龟板、锁阳、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杜仲炭、人参、黄芪、秦艽、防风、当归、白芍、木瓜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1 丸,每日 2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通络。

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痿软、腰膝酸痛、足膝无力、行走艰难、四肢麻木。

10、知柏地黄丸【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花、山药、茯苓、泽泻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9 克,每日 2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等。

11、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

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12、补肾健骨胶囊【药物组成】狗脊、骨碎补、牛膝、桑寄生、延胡索、续断、茯苓、木瓜、蜈蚣、熟地黄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4粒,1日3次。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肝肾不足证候。

13、骨疏康颗粒【药物组成】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黄芪、丹参、木耳、黄瓜子、糊精。

【用法与用量】口服, 1 次 10 克, 1 日 2 次,饭后开水冲服。

【功能与主治】补肾益气,活血壮骨。

主治肾虚,气血不足所致的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伴有腰脊酸痛,足膝酸软,神疲乏力。

14、骨松康胶囊【药物组成】淫羊藿、仙茅、知母、黄柏、巴戟天、川芎、当归、制川乌、制草乌、炙甘草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4 粒,每天 3 次。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

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肝肾不足证候。

15、骨松康合剂【药物组成】鸡子壳、大叶骨碎补、杜仲、广山药、蜂王浆、食醋、蜂蜜等。

【用法用量】口服, 1 次 30 毫升, 1 日 3 次。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调节中老年人因肾虚所致的性激素分泌不足而防止钙的流失。

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16、密骨片【药物组成】杜仲、胡桃肉、补骨脂、淫羊藿、干地黄、淮牛膝等。

【用法与用量】密骨生髓。

适用于骨质疏松症,肾虚腰背痛。

17、骨痹丸【药物组成】熟地、申姜、大芸、乳香、马钱子、麻黄等。

【用法与用量】 1 日 4~ 7 克,口服。

【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阳,活血化瘀,通风活络。

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18、健肾地黄丸【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 6 粒重 1 克。

口服,每服60 粒( 10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19、归肾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 克。

口服,成人每服 1 丸( 9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20、苁蓉健肾丸【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 粒重 1 克。

口服,每次 3 ~ 9 克,每日 2 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

21、鱼鳔补肾丸【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 克,口服,每次服 1 丸,每日2~ 3 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22、复方补骨脂冲剂【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用法与用量】冲剂,每袋重20 克,口服,每次服20 克( 1 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温补肝肾,强壮筋骨。

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肝亏虚者,临床表现以腰痛酸软无力、眩晕、耳鸣为主者。

23、健骨冲剂【药物组成】牡蛎、首乌、龟板、丹参等。

【用法与用量】每袋 8 克,每次 1 袋,每日 2 次。

【功能与主治】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起着雌激素样作用,可增加肠钙吸收,牡蛎中含碳酸钙、锰、铝等微理无素,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24、肾骨胶囊【药物组成】牡蛎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 1 次 1~ 2 粒, 1 日 3 次;孕妇和儿童遵医嘱。

【功能与主治】具镇静安神之力,又有收敛固涩,软坚散结之效。

适用于肾虚骨瘦所致的筋疲骨软,腰酸背痛,下肢酸痛,形寒肢冷及创伤后或骨质疏松。

25、龙牡壮骨颗粒【药物组成】龙骨、牡蛎、龟板、党参、黄芪、山药、白术、麦冬、五味子、茯苓、乳酸钙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6 克,每日 3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

用于老年人内分泌失调所致的骨质疏松。

26、健步虎潜丸【药物组成】熟地黄、龟板、锁阳、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杜仲炭、人参、黄芪、秦艽、防风、当归、白芍、木瓜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1 丸,每日 2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通络。

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痿软、腰膝酸痛、足膝无力、行走艰难、四肢麻木。

27、知柏地黄丸【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花、山药、茯苓、泽泻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9 克,每日 2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等。

28、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

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29、补肾健骨胶囊【药物组成】狗脊、骨碎补、牛膝、桑寄生、延胡索、续断、茯苓、木瓜、蜈蚣、熟地黄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4粒,1日3次。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肝肾不足证候。

30、骨疏康颗粒【药物组成】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黄芪、丹参、木耳、黄瓜子、糊精。

【用法与用量】口服, 1 次 10 克, 1 日 2 次,饭后开水冲服。

【功能与主治】补肾益气,活血壮骨。

主治肾虚,气血不足所致的中老年骨质疏松症,伴有腰脊酸痛,足膝酸软,神疲乏力。

31、骨松康胶囊【药物组成】淫羊藿、仙茅、知母、黄柏、巴戟天、川芎、当归、制川乌、制草乌、炙甘草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 4 粒,每天 3 次。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

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肝肾不足证候。

32、骨松康合剂【药物组成】鸡子壳、大叶骨碎补、杜仲、广山药、蜂王浆、食醋、蜂蜜等。

【用法用量】口服, 1 次 30 毫升, 1 日 3 次。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调节中老年人因肾虚所致的性激素分泌不足而防止钙的流失。

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33、骨痹丸【药物组成】熟地、申姜、大芸、乳香、马钱子、麻黄等。

【用法与用量】 1 日 4~ 7 克,口服。

【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阳,活血化瘀,通风活络。

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34、强骨胶囊【药物组成】骨脆补总黄酮。

【用法与用量】每次0.5 克, 1 日 2—3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骨止痛,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35、金天格胶囊【药物组成】人工虎骨。

【用法与用量】每粒 0.42 克,每次 3 粒, 1 日 2— 3 次,口服。

【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骨止痛,适用于骨质疏松症。

(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验方1、骨痿灵【药物组成】熟地、山萸肉、虎骨(狗骨加倍)、杜仲、赤芍、川芎、香附、泽泻、黄芪各10 克,当归、茯苓各15 克,鹿茸、肉桂各 3 克,牛膝、地龙各 12 克,柴胡 8 克,龟板 30 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